CN220028186U - 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8186U
CN220028186U CN202321468088.0U CN202321468088U CN220028186U CN 220028186 U CN220028186 U CN 220028186U CN 202321468088 U CN202321468088 U CN 202321468088U CN 220028186 U CN220028186 U CN 220028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olid waste
waste treatment
motor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680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贞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ing Xiadu Garde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ing Xiadu Garde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ing Xiadu Garde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ing Xiadu Garde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680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8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8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8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固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包括粉碎箱、物料架和入料箱,所述物料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粉碎箱的顶部左侧,所述入料箱固定连接在所述物料架的顶部左侧中间,所述粉碎箱的底部中间插接有出料管,该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结构设计合理,使得在固废处理过程中对垃圾进行处理时,能够将垃圾进行彻底粉碎,避免大型的垃圾卡在粉碎设备内,使其能够快速有效进行粉碎,便于其进行加工操作;使得在固废处理固废处理过程中,可以对固体垃圾进行持续上料,不需要将固废处理设备暂停或调慢也不需要登高,即可将垃圾倒入固废处理设备内进行处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环保工程是指特定为环境保护所做的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在环保工程中防止垃圾污染需要将固体垃圾进行处理加工,固废处理是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而在固废处理过程中对垃圾进行处理时,需要将垃圾进行粉碎,但大型的垃圾容易卡在粉碎机设备内,使其无法快速有效进行粉碎,使其无法进行有效加工;且固废处理设备在对固体垃圾进行粉碎过程中,需要对固体垃圾进行持续上料,需要将固废处理设备暂停或调慢,或登高将垃圾倒入固废处理设备内进行处理,使得工作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而在固废处理过程中对垃圾进行处理时,需要将垃圾进行粉碎,但大型的垃圾容易卡在粉碎机设备内,使其无法快速有效进行粉碎;且固废处理设备在对固体垃圾进行粉碎过程中,需要对固体垃圾进行持续上料,需要将固废处理设备暂停或调慢,或登高将垃圾倒入固废处理设备内进行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包括粉碎箱、物料架和入料箱,所述物料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粉碎箱的顶部左侧,所述入料箱固定连接在所述物料架的顶部左侧中间,所述粉碎箱的底部中间插接有出料管,所述粉碎箱的右侧壁上侧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变频电机,所述粉碎箱的内侧壁左右侧之间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粉碎轴,所述粉碎箱的右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变频电机,且自前向后依次排列,所述粉碎箱的内侧壁左右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粉碎轴,且自前向后依次排列,所述物料架的内侧壁前后侧之间左下侧和右上侧转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物料架的后侧壁左下侧和右上侧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所述物料架的内侧壁左下侧和右上侧前后侧之间转动连接有主动轴,且所述从动轴位于所述主动轴的内侧之间,所述主动轴的外侧壁中间之间套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且呈均匀分布,所述物料架的底部右侧插接有下料管,所述入料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箱的后侧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入料箱的内侧壁前后侧之间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压筒。
所述粉碎箱的前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且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第一变频电机、所述第二变频电机、所述驱动马达和所述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变频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粉碎箱的右侧壁右上侧,并向左侧延伸,且所述第一变频电机的输出端依次与所述第一粉碎轴的右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变频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粉碎箱的右侧壁右下侧,并向左侧延伸,且所述第二变频电机的输出端依次与所述第二粉碎轴的右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依次贯穿后侧所述物料架的后侧壁左下侧和右上侧,且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轴的后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入料箱的后侧壁左右两侧,并向前侧延伸,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筒的后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通过增设的第一变频电机、第一粉碎轴、第二变频电机、第二粉碎轴、伺服电机和压筒,可以通过两侧伺服电机驱动压筒的转动,将固体垃圾压扁,再通过第一变频电机驱动第一粉碎轴的转动,使得第一粉碎轴对压扁后的垃圾进行初步粉碎,通过第二变频电机驱动第二粉碎轴的转动,使得第一粉碎轴对初步粉碎后的垃圾进行进一步粉碎,使得在固废处理过程中对垃圾进行处理时,能够将垃圾进行彻底粉碎,避免大型的垃圾卡在粉碎设备内,使其能够快速有效进行粉碎,便于其进行加工操作。
2、该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通过增设的物料架、从动轴、驱动马达、主动轴、传送带、挡板、下料管、入料箱、入料管、伺服电机和压筒,可以通过入料箱将垃圾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压筒转动后,将垃圾压扁后落入物料架内,由驱动马达驱动主动轴进行转动,配合从动轴使得传送带将垃圾上传,并通过挡板将垃圾上提,并通过下料管落入粉碎箱内,使得在固废处理固废处理过程中,可以对固体垃圾进行持续上料,不需要将固废处理设备暂停或调慢也不需要登高,即可将垃圾倒入固废处理设备内进行处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粉碎箱;110、控制面板;120、出料管;130、第一变频电机;140、第一粉碎轴;150、第二变频电机;160、第二粉碎轴;200、物料架;210、从动轴;220、驱动马达;230、主动轴;240、传送带;250、挡板;260、下料管;300、入料箱;310、入料管;320、伺服电机;330、压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使得在固废处理过程中对垃圾进行处理时,能够将垃圾进行彻底粉碎,避免大型的垃圾卡在粉碎设备内,使其能够快速有效进行粉碎,便于其进行加工操作;使得在固废处理固废处理过程中,可以对固体垃圾进行持续上料,不需要将固废处理设备暂停或调慢也不需要登高,即可将垃圾倒入固废处理设备内进行处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请参阅图1-4,包括粉碎箱100、物料架200和入料箱300;
请再次参阅图1-4,粉碎箱100的底部中间插接有出料管120,出料管120用于对粉碎后的垃圾进行排放,粉碎箱100的右侧壁上侧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变频电机130,第一变频电机130用于驱动第一粉碎轴140进行转动,粉碎箱100的内侧壁左右侧之间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粉碎轴140,第一粉碎轴140用于对连接进行初步粉碎,粉碎箱100的右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变频电机150,且自前向后依次排列,第二变频电机150用于驱动第二粉碎轴160进行转动,粉碎箱100的内侧壁左右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粉碎轴160,且自前向后依次排列,第二粉碎轴160用于对连接进行彻底粉碎,粉碎箱100用于安装连接物料架200和入料箱300;
请再次参阅图1-4,物料架200的内侧壁前后侧之间左下侧和右上侧转动连接有从动轴210,从动轴210用于驱动传送带240进行传送,物料架200的后侧壁左下侧和右上侧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220,驱动马达220用于启动从动轴210进行转动,物料架200的内侧壁左下侧和右上侧前后侧之间转动连接有主动轴230,且从动轴210位于主动轴230的内侧之间,主动轴230用于配合从动轴210带动传送带240进行传送,主动轴230的外侧壁中间之间套接有传送带240,传送带240用于对垃圾进行传送,传送带24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250,且呈均匀分布,挡板250用于对垃圾进行放脱落,物料架200的底部右侧插接有下料管260,下料管260用于对传送的垃圾输入粉碎箱100内,物料架200固定连接在粉碎箱100的顶部左侧,物料架200用于连接进行上料;
请再次参阅图1-4,入料箱3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料管310,入料管310用于将垃圾投放至入料箱300内,入料箱300的后侧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320,伺服电机320用于启动压筒330进行转动,入料箱300的内侧壁前后侧之间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压筒330,压筒330用于对垃圾进行压扁,入料箱300固定连接在物料架200的顶部左侧中间,入料箱300用于对压筒330进行安装连接。
综上所述,通过增设的第一变频电机130、第一粉碎轴140、第二变频电机150、第二粉碎轴160、伺服电机320和压筒330,使得在固废处理过程中对垃圾进行处理时,能够将垃圾进行彻底粉碎,避免大型的垃圾卡在粉碎设备内,使其能够快速有效进行粉碎,便于其进行加工操作。
请再次参阅图1-4,粉碎箱100的前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10,且控制面板110与第一变频电机130、第二变频电机150、驱动马达220和伺服电机320电性连接,通过控制面板110启动第一变频电机130、第二变频电机150、驱动马达220和伺服电机320。
请再次参阅图1-4,第一变频电机130的输出端贯穿粉碎箱100的右侧壁右上侧,并向左侧延伸,且第一变频电机130的输出端依次与第一粉碎轴140的右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变频电机130与第一粉碎轴140进行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1-4,第二变频电机150的输出端贯穿粉碎箱100的右侧壁右下侧,并向左侧延伸,且第二变频电机150的输出端依次与第二粉碎轴160的右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变频电机150与第二粉碎轴160进行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1-4,驱动马达220的输出端依次贯穿后侧物料架200的后侧壁左下侧和右上侧,且驱动马达220的输出端与主动轴230的后端固定连接,通过驱动马达220与主动轴230进行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1-4,伺服电机320的输出端贯穿入料箱300的后侧壁左右两侧,并向前侧延伸,且伺服电机320的输出端与压筒330的后端固定连接,通过伺服电机320与压筒330进行连接。
综上所述,通过增设的物料架200、从动轴210、驱动马达220、主动轴230、传送带240、挡板250、下料管260、入料箱300、入料管310、伺服电机320和压筒330,使得在固废处理固废处理过程中,可以对固体垃圾进行持续上料,不需要将固废处理设备暂停或调慢也不需要登高,即可将垃圾倒入固废处理设备内进行处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具体的使用时,本技术领域人员现将大型垃圾通过入料管310投放至入料箱300内,点击控制面板110使得两侧伺服电机320驱动压筒330的转动,将垃圾压扁后落入物料架200内,由驱动马达220驱动主动轴230进行转动,配合从动轴210使得传送带240将垃圾上传,并通过挡板250将垃圾上提,并通过下料管260落入粉碎箱100内,再通过第一变频电机130驱动第一粉碎轴140的转动,使得第一粉碎轴140对压扁后的垃圾进行初步粉碎,通过第二变频电机150驱动第二粉碎轴160的转动,使得第一粉碎轴140对初步粉碎后的垃圾进行进一步粉碎,再通过出料管120进行下料,即开始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箱(100)、物料架(200)和入料箱(300),所述物料架(200)固定连接在所述粉碎箱(100)的顶部左侧,所述入料箱(300)固定连接在所述物料架(200)的顶部左侧中间,所述粉碎箱(100)的底部中间插接有出料管(120),所述粉碎箱(100)的右侧壁上侧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变频电机(130),所述粉碎箱(100)的内侧壁左右侧之间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粉碎轴(140),所述粉碎箱(100)的右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变频电机(150),且自前向后依次排列,所述粉碎箱(100)的内侧壁左右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粉碎轴(160),且自前向后依次排列,所述物料架(200)的内侧壁前后侧之间左下侧和右上侧转动连接有从动轴(210),所述物料架(200)的后侧壁左下侧和右上侧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220),所述物料架(200)的内侧壁左下侧和右上侧前后侧之间转动连接有主动轴(230),且所述从动轴(210)位于所述主动轴(230)的内侧之间,所述主动轴(230)的外侧壁中间之间套接有传送带(240),所述传送带(24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250),且呈均匀分布,所述物料架(200)的底部右侧插接有下料管(260),所述入料箱(3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料管(310),所述入料箱(300)的后侧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320),所述入料箱(300)的内侧壁前后侧之间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压筒(3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箱(100)的前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10),且所述控制面板(110)与所述第一变频电机(130)、所述第二变频电机(150)、所述驱动马达(220)和所述伺服电机(320)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频电机(130)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粉碎箱(100)的右侧壁右上侧,并向左侧延伸,且所述第一变频电机(130)的输出端依次与所述第一粉碎轴(140)的右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频电机(150)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粉碎箱(100)的右侧壁右下侧,并向左侧延伸,且所述第二变频电机(150)的输出端依次与所述第二粉碎轴(160)的右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220)的输出端依次贯穿后侧所述物料架(200)的后侧壁左下侧和右上侧,且所述驱动马达(220)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轴(230)的后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320)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入料箱(300)的后侧壁左右两侧,并向前侧延伸,且所述伺服电机(320)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筒(330)的后端固定连接。
CN202321468088.0U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 Active CN220028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68088.0U CN220028186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68088.0U CN220028186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8186U true CN220028186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2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68088.0U Active CN220028186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8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4614A (zh) 一种固态垃圾处理装置
CN215512404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废旧金属打包机
CN215243068U (zh) 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
CN220028186U (zh) 一种环保工程用固废处理设备
CN106957184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垃圾就地处理系统
CN212663661U (zh) 一种便捷式化工设备废料处理装置
CN214716934U (zh) 一种用于非金属废料回收设备
CN112044914A (zh) 厨余垃圾分离降解系统及方法
CN215233406U (zh) 一种可避免积热的金属废料烘烤机用上料机构
CN211304204U (zh) 一种垃圾处理系统
CN210340668U (zh) 一种淤泥废浆烘干生产线
CN215783741U (zh) 一种环保垃圾处理用自动化高效运输设备
CN217889032U (zh) 一种工程建设用废料回收装置
CN216360461U (zh) 一种具有发酵仓的垃圾处理设备
CN214973625U (zh) 一种填埋场矿化垃圾综合处理装置
CN212579002U (zh) 一种废弃塑料加工装置
CN216704515U (zh) 一种用于坚果生产的废弃果壳环保处理装置
CN212068891U (zh) 一种垃圾处理设备
CN218803365U (zh) 一种废旧塑料加工回收再生装置
CN215087835U (zh) 一种工业废料快速处理装置
CN219768836U (zh) 一种塑料粉碎压缩机
CN217549934U (zh) 固废二次利用粉碎装置
CN217368726U (zh) 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用的上料组件
CN211051590U (zh) 一种固体垃圾回收装置
CN216610191U (zh) 一种金属废料打包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