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6015U - 一种组合式健腹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健腹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6015U
CN220026015U CN202321097181.5U CN202321097181U CN220026015U CN 220026015 U CN220026015 U CN 220026015U CN 202321097181 U CN202321097181 U CN 202321097181U CN 220026015 U CN220026015 U CN 220026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ercise wheel
connecting frame
roller
groov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971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玲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0971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6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6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6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健腹轮,包括健腹轮本体、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肘部支撑垫,支撑板可拆分的安装在健腹轮本体的上方,健腹轮本体包括手柄连接杆、连接架、滚轮,滚轮安装在连接架上并能够绕滚轮的轴线自由转动,手柄连接杆从连接架的两侧伸出并与滚轮的轴线平行,支撑板的底部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两侧,第一凹槽的形状与连接架的形状相对应,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手柄连接杆形状相对应,健腹轮本体与支撑板组合时,连接架部分嵌入在第一凹槽中,手柄连接杆嵌入在第二凹槽中。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健腹轮结构简单、适配人群广、使用方法丰富。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健腹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健腹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健身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健腹轮作为一种小型健身器材,对锻炼所需要的场地要求简单,适合居家使用,对腹部、腰臀部以及手臂等部位均有锻炼作用。
常见的健腹轮有单轮和双轮,虽然结构简单但对于使用者而言需要有一定的身体基础方能使用,对于新手和手臂力量不足的使用者,使用不当反时容易失稳摔倒造成受伤,此外健腹轮的锻炼内容比较单一,长期锻炼反而会让使用者感到倦怠,锻炼不能持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健腹轮使用难度较高并且锻炼内容单一的现象,提出了一种组合式健腹轮,不仅提高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可以满足从初学者到进阶型选手的使用需求,同时丰富器械能提供的锻炼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健腹轮,包括健腹轮本体、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肘部支撑垫,所述支撑板可拆分的安装在所述健腹轮本体的上方,所述健腹轮本体包括手柄连接杆、连接架、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并能够绕所述滚轮的轴线自由转动,所述手柄连接杆从所述连接架的两侧伸出并与所述滚轮的轴线平行;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架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手柄连接杆形状相对应,所述健腹轮本体与所述支撑板组合时,所述连接架部分嵌入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手柄连接杆嵌入在所述第二凹槽中。对初学者而言使用时可以将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健腹轮本体组合后将肘部放置在支撑板上以增加锻炼过程中的身体稳定性,待锻炼经验丰富且身体逐渐适应后,可以将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健腹轮本体分离,单独使用健腹轮本体进行锻炼,而拆分下来的支撑板仍然可以用于进行平板支撑等训练,丰富了使用者的锻炼内容。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支撑肋,所述支撑肋与所述连接架抵接。所述支撑肋抵接连接架后有效放置了所述支撑板相对连接架的前后摆动,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在组合状态下的稳定性。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凹槽中设有防脱凸块,所述手柄连接杆嵌入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时,所述防脱凸块与所述手柄连接件抵接并阻止所述手柄连接件脱出所述第二凹槽。防脱凸块能够防止本实用新型在组合状态下时所述健腹轮组件的突然脱离。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连接杆贯穿所述连接架并从所述连接架的两侧伸出。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连接杆为两根,所述连接架上设有插入孔,所述手柄连接杆插入所述插入孔。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设有竖直握把。增加竖直握把可以丰富支撑板的使用方法,使用者可以在所述支撑板在分离状态下时将所述支撑板放置在地面利用所述竖直握把进行俯卧撑等动作的锻炼。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前端握把,所述前端握把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前侧。所述前端握把便于使用者将肘部放置在支撑板上时双手持握所述前端把手使双臂保持稳定,在使用者进行健腹轮锻炼或平板支撑时均可持握。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的前侧设置有沿所述滚轮前进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前段握把插入所述滑轨并通过螺丝与滑轨固定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架上设有手机支撑板。当使用者单独使用所述健腹轮本体时,可以将手机或其他平板设备放置在所述手机支撑板上。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计数器/计时器。计数器/计时器可以帮助使用者在锻炼中合理安排训练量以及监控锻炼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对于力量较小的初学者可以利用支撑板进行肘部支撑在保证身体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锻炼,对于力量较大的使用者可以将支撑板与健腹轮本体分离单独使用健腹轮本体,使用者从初学至进阶不需要因为身体素质的提高而更换设备,同时拆下来的支撑板可以另用于进行平板支撑或者俯卧撑锻炼,丰富了本实用新型可进行的锻炼内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健腹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健腹轮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健腹轮的整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健腹轮的整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健腹轮的支撑板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健腹轮的连接架与支撑板组合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健腹轮的防脱凸块阻止脱离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使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组合式健腹轮,包括健腹轮本体1、支撑板2,支撑板2上设有肘部支撑垫3,支撑板2可拆分的安装在健腹轮本体1的上方,健腹轮本体1包括手柄连接杆4、连接架5、滚轮6,滚轮6安装在连接架5上并能够绕滚轮6的轴线自由转动,手柄连接杆4从连接架5的两侧伸出并与滚轮6的轴线平行;支撑板2的底部上设有第一凹槽7和第二凹槽8,第二凹槽8设置在第一凹槽7的两侧,第一凹槽7的形状与连接架5的形状相对应,第二凹槽8的形状与手柄连接杆4形状相对应,健腹轮本体1与支撑板2组合时,连接架5部分嵌入在第一凹槽7中,手柄连接杆4嵌入在第二凹槽8中。对初学者而言使用时可以将支撑板2与健腹轮本体1组合后将肘部放置在支撑板2的肘部支撑垫3上以提高锻炼过程中的身体稳定性,待练习经验丰富且身体逐渐适应后,可以将支撑板2与健腹轮本体1分离,单独使用健腹轮本体1进行锻炼,而拆分下来的支撑板2仍然可以用于进行平板支撑等训练,丰富了使用者的锻炼内容。本实施例中健腹轮本体1采用双滚轮6结构,连接架5呈倒“V”型,连接架5的两端各连接一个滚轮6,如图2所示。
第一凹槽7内设有支撑肋9,支撑肋9分两个方向排布,如图5所示,组合时,连接架5的“V”型尖顶部分嵌入第一凹槽7中并与第一凹槽7中的支撑肋9抵接。支撑肋9抵接连接架5后有效防止了支撑板2相对连接架5的前后摆动,保证了组合式健腹轮在组合状态下的稳定性。
第二凹槽8中设有防脱凸块10,手柄连接杆4嵌入在第二凹槽8中时,防脱凸块10与手柄连接杆4抵接并阻止手柄连接杆4脱出第二凹槽8。防脱凸块10能够防止组合式健腹轮在组合状态下时健腹轮本体1的突然脱离,如图7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连接杆4贯穿连接架5并从连接架5的两侧伸出。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柄连接杆4可以为两根,在连接架5上设插入孔,将手柄连接杆4插入插入孔。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的两端设有竖直握把11。增加竖直握把11可以丰富支撑板2的使用方法,使用者可以在支撑板2在分离状态下时将支撑板2放置在地面利用竖直握把11进行俯卧撑等动作的锻炼。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前端握把12,前端握把12可拆卸的连接在支撑板2的前侧。前端握把12便于使用者将肘部放置在支撑板2上时双手持握前端握把12使双臂保持稳定,在使用者进行健腹轮锻炼或平板支撑时均可持握前端握把12。
支撑板2的前侧设置有沿滚轮6前进方向延伸的滑轨13,前端握把12插入滑轨13并通过螺丝与滑轨13固定连接。
连接架5上设有手机支撑板14。当使用者单独使用健腹轮本体1时,可以将手机或其他平板设备放置在手机支撑板14上。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上设有计数器15。计数器15可以帮助使用者在锻炼中合理安排训练量以及监控锻炼效果,计数器15可以记录健腹轮本体往复运动的次数,也可以结合额外的红外传感器,对使用者的俯卧撑数量进行计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健腹轮,包括健腹轮本体、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肘部支撑垫,所述支撑板可拆分的安装在所述健腹轮本体的上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健腹轮本体包括手柄连接杆、连接架、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并能够绕所述滚轮的轴线自由转动,所述手柄连接杆从所述连接架的两侧伸出并与所述滚轮的轴线平行;
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架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手柄连接杆形状相对应,所述健腹轮本体与所述支撑板组合时,所述连接架部分嵌入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手柄连接杆嵌入在所述第二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支撑肋,所述支撑肋与所述连接架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中设有防脱凸块,所述手柄连接杆嵌入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时,所述防脱凸块与所述手柄连接杆抵接并阻止所述手柄连接件脱出所述第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连接杆贯穿所述连接架并从所述连接架的两侧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连接杆为两根,所述连接架上设有插入孔,所述手柄连接杆插入所述插入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所述的组合式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设有竖直握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健腹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端握把,所述前端握把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前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前侧设置有沿所述滚轮前进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前端握把插入所述滑轨并通过螺丝与滑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上设有手机支撑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计数器/计时器。
CN202321097181.5U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组合式健腹轮 Active CN220026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7181.5U CN220026015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组合式健腹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7181.5U CN220026015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组合式健腹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6015U true CN220026015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2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97181.5U Active CN220026015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组合式健腹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6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5765B (zh) 一种健美操柔韧性辅助训练装置
CN220026015U (zh) 一种组合式健腹轮
CN202105376U (zh) 脚踩杠铃架
CN208031749U (zh) 一种户外体育健身器材
CN202237053U (zh) 按摩荡板
CN206675885U (zh) 一种卧式体育器械
CN113274714B (zh) 一种短跑摆臂训练装置
CN202219065U (zh) 手臂拉动练习器
CN220558483U (zh) 一种组合式健腹轮
CN205586445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户外体育健身车
CN202105367U (zh) 摇摆架
CN205379595U (zh) 拉线式健身器
CN213131779U (zh) 一种腿部拉伸锻炼装置
CN204034176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材
CN203139497U (zh) 一种健骑机
CN202761977U (zh) 一种左右摆臂运动器械
CN113198136A (zh) 一种可调阻力的双侧上肢联动康复训练器
CN203483779U (zh) 高尔夫转腰动作练习仪
CN202654619U (zh) 上肢划船机
CN206334273U (zh) 家用运动收腹机
CN215387332U (zh) 一种下肢术后床上功能训练装置
CN202169050U (zh) 背拉式健身器
CN201906391U (zh) 手扶蹦跳练习器
CN204034179U (zh) 双推蹬伸练习器
CN203447714U (zh) 一种体育健身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