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5819U - 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5819U
CN220025819U CN202320053839.6U CN202320053839U CN220025819U CN 220025819 U CN220025819 U CN 220025819U CN 202320053839 U CN202320053839 U CN 202320053839U CN 220025819 U CN220025819 U CN 220025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fixing
wall
fixedly connected
tracheal cath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538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涛
刘增力
李锋
陶恒
黄春江
陈涛
顾海潮
任峻江
罗俊力
赵宣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nna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nna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nna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00538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5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5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5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夹紧装置和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圆柱形的固定管、连接固定管外壁的固定机构;夹紧装置包括连接固定管内壁的气囊、连接气囊外壁的摩擦块、贯穿固定管左端外壁且连接气囊外壁的充气机构;气管导管连接气囊内部且气管导管外壁设置有刻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囊、充气机构,实现对不同管径的气管导管进行固定,使用简单方便;通过设置牙垫,实现了在将固定器植入口腔后,在气管位置变动时,牙垫结构仍能够相适应地改变而起到固定作用,并且不会对患者口腔软组织,牙齿造成损伤,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管导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颌面外科手术,譬如眼手术,耳手术,鼻窦手术,颌骨手术等等,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手术,除外一些简单的手术局麻可以满足,大多数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进行;首先给患者进行静脉诱导,将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患者神志、呼吸消失后,从患者口腔插入一根气管内导管,导管通过声门置入气道;气管插管成功后,固定气管导管,连接麻醉呼吸机,由麻醉机通气给氧,控制患者的呼吸,从而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停止麻醉药,患者自然苏醒,呼吸恢复,再把气管导管拔除。
气管导管是连接患者和麻醉呼吸机的通道,给患者施行气管插管后,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非常重要。传统的气管导管固定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医用胶布牙垫固定方法:气管导管插入患者的气管后,将牙垫置入患者的上下门齿之间,与气管导管并排,用胶布将气管导管和牙垫一起捆绑,胶布十字交叉贴在患者面峡部的皮肤上;2)用透明贴膜直接将气管导管贴附在患者口腔周围的皮肤上;3)气管导管外用固定器:一般用类似颈托的圆形、比较窄的装置,固定在患者的颈部和口腔,将固定的栓子插入口腔的上下门齿之间,气管导管从固定装置的中间穿过,用胶布把导管固定到装置上,固定装置需要绕过颈部完成固定。
但是目前可用于颌面外科手术的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上述方法在实际使用时,胶布敷贴,外用固定器都固定在口腔周围,存在对面部皮肤部位阻挡的情况,不能满足手术术野的需求,给手术医生的手术操作带来不便;2)、长时间使用胶布,透明贴膜固定,容易造成口角压疮或接触性皮炎;患者口腔、鼻腔的分泌物,皮肤消毒时使用的消毒液,涂抹到胶布和敷贴上,引起粘性丧失,影响气管导管的固定,并且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时可能意外触碰气管,导致气管导管移位,甚至气管从中脱出;手术中气管导管脱出,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将危及患者生命;3)当患者苏醒,要拔除气管导管时,需要撕除胶布和敷贴,可能造成患者面部皮肤撕拉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用于对经过全身麻醉后需要气管插管的病人,气管插管成功后,实现固定气管导管,保证气管导管不发生移位,脱出;实现不遮挡手术视野,为面部手术的操作创造良好的手术视野;方便手术操作,尽可能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夹紧装置和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圆柱形的固定管、固定连接固定管外壁的固定机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固定管内壁的气囊、固定连接气囊外壁的摩擦块、贯穿固定管左端外壁且固定连接气囊外壁的充气机构;所述气管导管固定连接气囊内部且气管导管外壁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固定管上下两端的牙垫、固定连接牙垫外表面的硅胶垫层。
进一步的,所述牙垫沿固定管的轴线方向为槽深变化结构,在由固定管的外管口指向内管口的方向上,牙垫为阶梯形且有至少两道以上牙槽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牙槽中,越接近外管口的牙槽,其槽底位置处的尺寸越大。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气囊且贯穿固定管左端的充气管、固定连接充气管左端的充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口内部设置有采用篮球充气密封原理的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囊、充气机构,实现了在将固定器植入口腔前可以根据所需要固定的气管导管外径大小,控制充气量,实现对不同管径的气管导管进行固定,使用简单方便;通过设置具有多道牙槽的牙垫,实现了在将固定器植入口腔后,梳齿状结构可与牙齿、牙龈等形成相互限位作用的结构,气管导管可与固定器相贴合,并通过气囊调节气管导管和固定器之间的松紧程度,若体位改变或者手术原因造成气管位置变动,牙垫结构仍能够相适应地改变而起到固定作用,减少气管滑脱风险;通过设置硅胶垫、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装置对造成患者口腔软组织,牙齿造成损伤;并且本装置使用时放置在患者口腔内,不阻挡手术视野,不改变患者面部皮肤的形态,不影响损伤医生进行颌面部手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最大管径气管导管夹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最小管径气管导管夹持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B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固定装置;11、固定管;12、固定机构;121、牙垫;122、硅胶垫层;123、牙槽;2、夹紧装置;21、气囊;22、摩擦块;23、充气机构;231、充气管;232、充气口;232a、橡胶垫;3、气管导管;31、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1、夹紧装置2和气管导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圆柱形的固定管11、固定连接固定管11外壁的固定机构12;所述夹紧装置2包括固定连接固定管11内壁的气囊21、固定连接气囊21外壁的摩擦块22、贯穿固定管11左端外壁且固定连接气囊21外壁的充气机构23;所述气管导管3固定连接气囊21内部且气管导管3外壁设置有刻度31。
所述固定机构12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固定管11上下两端的牙垫121、固定连接牙垫121外表面的硅胶垫层122。可以实现防止装置放入患者口腔内后装置棱角对患者口腔内壁及牙龈造成伤害。
所述牙垫121沿固定管11的轴线方向为槽深变化结构,在由固定管11的外管口111指向内管口112的方向上,牙垫121为阶梯形且有至少两道以上牙槽123的结构。可以面对不同患者手术期间口部张合情况选择合适牙槽123作为固定槽。
所述多个牙槽123中,越接近外管口111的牙槽123,其槽底位置处的尺寸越大。可以防止患者口腔较小,无法将最大牙槽放置入患者口腔内,造成装置无法使用。
所述充气机构23包括固定连接气囊21且贯穿固定管11左端的充气管231、固定连接充气管231左端的充气口232。可以对气囊21进行充气,通过往气囊21内充入气体体积大小对不同外径气管导管进行夹持和控制夹持松紧。
所述充气口232内部设置有采用篮球充气密封原理的橡胶垫232a。可以防止充入气体通过进气口逸散,造成无法对气管导管进行夹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对装置使用做进一步叙述,上述固定管11和气囊21配合对气管导管3进行固定;气囊21在充气膨胀后最小可以对2.2mm外径的气管导管3进行固定;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气管导管3上所设置的刻度31在患者体外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3的插入深度(气管导管尖端到门齿的距离(cm)),然后通过装置对气管导管3的进行夹紧;根据小儿的计算公式为:12+年龄/2,成年人是21-23cm;将装置固定在导管中上段合适的位置。
实施例3
使用方法:使用装置前,在气管插管前根据患者所需准备合适气管导管3,将装置从气管导管3的前端向上套,根据气管导管3的管璧上设置刻度标注,将装置固定在合适位置(比如成年人在22cm的位置);气管导管3插管时,由于麻醉手术中,患者处于意识消失状态,上下牙齿闭合,通过医护人员手动将患者口腔打开,将装置放入患者口腔内部,并根据患者口腔张合大小选择合适牙槽对装置进行固定;通过患者牙齿、牙龈等可与梳齿状结构的牙槽123形成相互限位作用的结构对整个装置进行限位固定,此时固定管5的外管口7这一端露于口腔外部,牙垫1这部分位于口腔内部,当因为体位改变或外力拉扯到气管导管而受力时,不同规格的环槽123起到缓冲和限位的作用,而设置在牙垫121表面的硅胶垫层122有较大的摩擦力,并且可随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形,不易对患者造成伤害且具有较好的使用感受。

Claims (6)

1.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1)、夹紧装置(2)和气管导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圆柱形的固定管(11)、固定连接固定管(11)外壁的固定机构(12);所述夹紧装置(2)包括固定连接固定管(11)内壁的气囊(21)、固定连接气囊(21)外壁的摩擦块(22)、贯穿固定管(11)左端外壁且固定连接气囊(21)外壁的充气机构(23);所述气管导管(3)固定连接气囊(21)内部且气管导管(3)外壁设置有刻度(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2)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固定管(11)上下两端的牙垫(121)、固定连接牙垫(121)外表面的硅胶垫层(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垫(121)为沿固定管(11)轴线方向槽深变化结构,在由固定管(11)的外管口(111)指向内管口(112)的方向上,牙垫(121)为阶梯形且有至少两道以上牙槽(123)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牙槽(123)中,越接近外管口(111)的牙槽(123),其槽底位置处的尺寸越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23)包括固定连接气囊(21)且贯穿固定管(11)左端的充气管(231)、固定连接充气管(231)左端的充气口(2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口(232)内部设置有采用篮球充气密封原理的橡胶垫(232a)。
CN202320053839.6U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Active CN220025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3839.6U CN220025819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3839.6U CN220025819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5819U true CN220025819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5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53839.6U Active CN220025819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5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6026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using a light wand and curved guide
US5056515A (en) Tracheostomy tube assembly
EP0746368B1 (en) Cuffed oro-pharyngeal airway
RU2355433C2 (ru) Фикс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ндотрахеальной трубки
CA2997226C (en) Sealing mechanism for anaesthetic airway devices
CN106860998A (zh) 一种气管插管牙垫
WO2019162024A1 (en) Snorkel ventilating airway and bite-block
KR100902666B1 (ko) 기관튜브 고정장치
EP2812060B1 (en) Tracheal aid
CN220025819U (zh) 一种气管导管固定装置
EP2915554B1 (en) Intubation device
CN215916073U (zh) 适用于无牙患者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CN205084170U (zh) 一种医用插管固定保护装置
Greenberg Facemask, nasal, and oral airway devices
CN212439656U (zh) 气管导管拔管隔离面罩
KR100902665B1 (ko) 기관튜브 고정장치
Tripathy et al. Supraglottic Airway Devices
CN213526994U (zh) 麻醉通气面罩
CN217067310U (zh) 一种重症医疗装置
KR20150005827A (ko) 내시경용 기도유지장치
CN214260296U (zh) 一种符合解剖学特性且安全的气管插管咬口
Gupta et al. Masks and Airways
CN105079932A (zh) 一种多功能气管插管
CN111544732A (zh) 气管导管拔管隔离面罩及其工作方法
Kirilloff et al. Guide to respiratory care in critically ill adul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