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5609U - 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及应用于其上的接药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及应用于其上的接药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5609U
CN220025609U CN202320716427.6U CN202320716427U CN220025609U CN 220025609 U CN220025609 U CN 220025609U CN 202320716427 U CN202320716427 U CN 202320716427U CN 220025609 U CN220025609 U CN 220025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cavity
medicine
machin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164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斌
曾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Zhiyuan Lingc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iyuan Lingc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iyuan Lingc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iyuan Lingc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164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5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5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56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及应用于其上的接药杯,药液制取机包括主机、锅腔、发热腔、导风壳、出风口、进风口、发热盘,导风壳上设置有第一导热金属板、导风壳与发热腔相连通,杯腔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导热金属板抵接的第二导热金属板,从而可以将对发热盘散热所形成的热空气通过第一导热金属板和第二导热金属板传递至放置在杯腔内的接药杯上,从而充分利用余热来对接药杯进行预热或对接药杯内的药液进行保温。而应用在该药液制取机上的接药杯则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热金属板抵接的后金属导热壁,从而便于接收传递而来的热量来进行预热或保温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及应用于其上的接药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及应用于其上的接药杯。
背景技术
在家进行中药熬制是一个艰难等待的过程,而且熬制出的中药往往无法一次性将药材中的成分完全熬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需要多次煎熬,就形成了所谓的二煎药、三煎药。为此发明人发明了一款家用的药液制取机,将民众从熬药中解放出来,专利号为202320328948.4,但是采用该药液制取机需要用到发热体,而发热体是需要散热的,如果直接将热量散失至空气中,则导致该部分热量被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散热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的药液制取机和应用至该药液制取机上的接药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包括:
主机,所述主机上设置有前开口的锅腔,所述主机上设置有机头,所述机头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机头下方设置有与锅腔平行的杯腔,所述杯腔后侧壁为第一导热金属板,所述主机上设置有位于锅腔下方的发热腔;
导风壳,所述导风壳设置于主机内并位于杯腔后侧,所述导风壳底部与所述发热腔相连通,所述导风壳前端面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热金属板后侧壁贴合的第二导热金属板,所述导风壳后端面上方设置有出风通道,所述主机后端面上方设置有与出风通道相连通的出风口;
药锅,所述药锅沿前开口活动插设至所述锅腔内;
液体泵,所述液体泵设置于主机内,所述液体泵上设置有分别连通药锅和出液口的导液管;
发热盘,所述发热盘设置于发热腔内并位于锅腔正下方,所述主机底部设置有与发热腔相连通并位于发热盘正下方的进风口;
导风扇,所述导风扇设置于所述导风壳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杯腔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发热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上均设置有风网。
一种应用至上述任一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上的接药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后端面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热金属板抵接的后金属导热壁,所述后金属导热壁的前端面形成杯腔内壁的一部分,所述杯体前端设置有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杯体顶部设置有杯盖,所述杯盖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斗状,所述斗状底部设置有滤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只煎熬一服中药的情况下,将接药杯放置在杯腔中,使后金属导热壁贴合至第一导热金属板上,发热盘对药锅加热从而对药材熬制的过程中,导风扇带动空气沿进风口进入发热腔,然后进入导风壳并从出风口鼓出,从而对发热盘进行散热,散热过程中形成的热空气在进入导风壳内后,与第二导热金属板接触,从而将热量沿第二导热金属板-第一导热金属板-后金属导热壁的顺序传递至接药杯中,从而起到热杯的效果,使药材加工完后,将药液泵入接药杯内时更加不易凉掉。本产品最佳的使用范围是需要连续熬制不同药材的场景,即连续熬制两服以上中药的情况,第一服中药熬制完成后,药液接入接药杯中,然后在熬制第二服中药时,可以将装有第一服中药的接药杯放置在杯腔中,从而使散热过程形成的热空气起到对第一服中药进行保温的效果,特别适合家中有两名以上病人的家庭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状态隐去底部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隐去背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包括:
主机10,所述主机10上设置有前开口的锅腔,所述主机10上设置有机头,所述机头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机头下方设置有与锅腔平行的杯腔12,所述杯腔12后侧壁为第一导热金属板121,所述主机10上设置有位于锅腔下方的发热腔11;
导风壳40,所述导风壳40设置于主机10内并位于杯腔12后侧,所述导风壳40底部与所述发热腔11相连通,所述导风壳40前端面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热金属板121后侧壁贴合的第二导热金属板41,所述导风壳40后端面上方设置有出风通道,所述主机10后端面上方设置有与出风通道相连通的出风口;
药锅20,所述药锅20沿前开口活动插设至所述锅腔内;
液体泵,所述液体泵设置于主机10内,所述液体泵上设置有分别连通药锅20和出液口的导液管;
发热盘30,所述发热盘30设置于发热腔11内并位于锅腔正下方,所述主机底部设置有与发热腔11相连通并位于发热盘30正下方的进风口;
导风扇42,所述导风扇42设置于所述导风壳40内。
本方案还公开了一种接药杯,该接药杯是应用至上述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上的。其包括杯体50,所述杯体50后端面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热金属板121抵接的后金属导热壁51,所述后金属导热壁51的前端面形成杯腔12内壁的一部分,所述杯体50前端设置有把手52。
本产品在只煎熬一服中药的情况下,效果相对有限,将接药杯放置在杯腔12中,使后金属导热壁51贴合至第一导热金属板121上,发热盘30对药锅20加热从而对药材熬制的过程中,导风扇42带动空气沿进风口进入发热腔11,然后进入导风壳40并从出风口鼓出,从而对发热盘30进行散热,散热过程中形成的热空气在进入导风壳40内后,与第二导热金属板41接触,从而将热量沿第二导热金属板41-第一导热金属板121-后金属导热壁51的顺序传递至接药杯中,从而起到热杯的效果,使药材加工完后,将药液泵入接药杯内时更加不易凉掉。
但是在连续熬制两服以上中药时,本产品具有相当好的效果,即第一服中药熬制完成后,药液接入接药杯中,然后在熬制第二服中药时,可以将装有第一服中药的接药杯放置在杯腔12中,从而使散热过程形成的热空气起到对第一服中药进行保温的效果,因此本产品最佳的使用范围是需要连续熬制不同药材的场景,特别适合家中有两名以上病人的家庭使用。
而且后金属导热壁51还起到在用户需要服药的过程中,加快药液散热的效果,使用户在饮用药品时不会过烫。
当然,普通杯子也可以应用在本方案所公开的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上。
在本方案中,优选所述杯腔12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发热体,通过第二发热体起到进一步对接药杯保温的作用,而且由于利用了发热盘30散热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因此第二发热体的功率可以布置的相对较小,使整体功耗较小。
进一步优化,为了安全,优选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上均设置有风网13。
进一步优化,优选所述杯体50顶部设置有杯盖53,所述杯盖53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斗状54,所述斗状54底部设置有滤孔55,从而在接药过程中,通过杯盖53起到对药液过滤的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10),所述主机(10)上设置有前开口的锅腔,所述主机(10)上设置有机头,所述机头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机头下方设置有与锅腔平行的杯腔(12),所述杯腔(12)后侧壁为第一导热金属板(121),所述主机(10)上设置有位于锅腔下方的发热腔(11);
导风壳(40),所述导风壳(40)设置于主机(10)内并位于杯腔(12)后侧,所述导风壳(40)底部与所述发热腔(11)相连通,所述导风壳(40)前端面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热金属板(121)后侧壁贴合的第二导热金属板(41),所述导风壳(40)后端面上方设置有出风通道,所述主机(10)后端面上方设置有与出风通道相连通的出风口;
药锅(20),所述药锅(20)沿前开口活动插设至所述锅腔内;
液体泵,所述液体泵设置于主机(10)内,所述液体泵上设置有分别连通药锅(20)和出液口的导液管;
发热盘(30),所述发热盘(30)设置于发热腔(11)内并位于锅腔正下方,所述主机(10)底部设置有与发热腔(11)相连通并位于发热盘(30)正下方的进风口;
导风扇(42),所述导风扇(42)设置于所述导风壳(40)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腔(12)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发热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上均设置有风网(13)。
4.一种应用至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上的接药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体(50),所述杯体(50)后端面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热金属板(121)抵接的后金属导热壁(51),所述后金属导热壁(51)的前端面形成杯腔(12)内壁的一部分,所述杯体(50)前端设置有把手(5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药杯,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体(50)顶部设置有杯盖(53),所述杯盖(53)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斗状(54),所述斗状(54)底部设置有滤孔(55)。
CN202320716427.6U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及应用于其上的接药杯 Active CN220025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6427.6U CN220025609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及应用于其上的接药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6427.6U CN220025609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及应用于其上的接药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5609U true CN220025609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7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16427.6U Active CN220025609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及应用于其上的接药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56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25609U (zh) 一种利用散热余热的药液制取机及应用于其上的接药杯
CN206403623U (zh) 茶吧机
CN205107378U (zh) 一种搅奶器发热盘结构
CN201969032U (zh) 一种智能煎药器
CN211748909U (zh) 一种可快速预热的冲煮头
CN204864027U (zh) 一种中药煎制陶瓷壶
CN219517859U (zh) 一种挤压式中药萃取机
CN209235785U (zh) 液体加热电器
CN208463692U (zh) 多功能饮水机
CN218074519U (zh) 电热水壶
CN109260018A (zh) 一种滚筒式中药煎煮提取装置
CN211609413U (zh)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11459775U (zh) 一种供水烹煮机
CN208447251U (zh) 泡奶机
CN220256286U (zh) 一种可蒸汽加热的滴漏式茶咖机
CN211512697U (zh) 一种能够加快散热的中药煎药装置
CN217067056U (zh) 一种中药药房煎药用快速降温结构
CN210963064U (zh) 一种中医科煎药设备
CN220070187U (zh) 一种中药机
CN210748878U (zh) 一种具有抽真空的破壁料理机
CN211983639U (zh) 一种内桶可用于盛装的双桶式煮料机
CN217987347U (zh) 一种多士炉与空气烤箱一体机
CN213721436U (zh) 一种蒸馏咖啡机
CN213488341U (zh) 一种多功能电热水壶
CN217390479U (zh) 一种锅炉加热式咖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9

Address after: Room 1147, No. 1512 Fengxi Road, Beixing Village, Changxing Town,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 202150 (Taih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hiyuan Lingc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Room 1147, No. 1512 Fengxi Road, Beixing Village, Changxing Town,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 202150 (Taih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Zhiyuan Lingc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