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3855U - 一种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3855U
CN220023855U CN202320895176.2U CN202320895176U CN220023855U CN 220023855 U CN220023855 U CN 220023855U CN 202320895176 U CN202320895176 U CN 202320895176U CN 220023855 U CN220023855 U CN 220023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ultry
hermetia illucens
bed body
culture
culture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951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传清
刘芸
刘欣
苏明星
徐庆贤
陈德局
张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FA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F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FA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FAAS
Priority to CN2023208951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3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3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3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禽饲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包括至少一组家禽饲养笼及其下方的黑水虻养殖床;所述黑水虻养殖床包括养殖床本体,其两端分别拼接有左限位槽、右限位槽,所述养殖床本体内设有可沿其长度方向水平滑动的翻料机构,且所述左限位槽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养殖床本体上方沿其长度方向架设有益生菌喷雾管,所述益生菌喷雾管上间隔设有朝向所述养殖床本体内的喷雾嘴。本实用新型利用黑水虻实时取食家禽产下的粪便,将之转化为昆虫蛋白,结合有益微生物的利用,达到家禽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禽饲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从2015年起,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均超过387亿t,成为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畜禽粪便排放造成空气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给动物、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我国于2014年1月1日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5年4月16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随后农业农村又颁布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农牧发[2017]11号)。畜禽粪污的治理和利用已成为养殖业必须面对的生产环节。
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利用稻壳、锯末、秸杆等作物废弃物做成发酵床。动物粪便排放于发酵床上,被垫料吸附、消解。这种养殖方法不需要建设高成本的沼气池、污水池和粪场,也无需冲洗畜禽舍和处理沼液,还降低了畜禽舍的氨气、硫化氢和病原菌含量。但原位发酵床不能完全避免动物与粪便直接接触而感染病源生物,而且发酵产热在夏季会造成动物尤其是鸡、鸭的热应激。舍外异位发酵床在冬季效率低,易发生死床现象。利用高床架养殖或网上养殖,在网下设置发酵床,即低位发酵床,可以降低动物与粪便的直接接触,冬天也可为发酵床维持较高温度。但通过发酵床或堆肥将粪污与作物废弃物混合发酵,其资源化利用形式为有机肥,价格并不高,而垫料的收集转运成本日益增加,造成发酵床运行成本较高。
黑水虻(Hermtia illucens)是重要的资源昆虫,其幼虫食性广,能取食动物粪便、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虫体可作为蛋白饲料原料,而成虫不携带病原菌,也不侵入屋内,对人类安全,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可用于处理畜禽粪便及餐厨垃圾的优质资源昆虫。在家禽低位发酵床上,投放黑水虻,让其即时取食上层家禽养殖层或养殖笼落到低位发酵床的禽粪,通过黑水虻幼虫生长获得饲料用昆虫蛋白,不仅利用了粪污的营养物质,还利用了刚刚排放的粪污热能,并减少了垫料使用量,将总体上大幅降低粪污治理成本。
利用黑水虻幼虫原位转化上层落下来的禽粪,有过相关专利申请和技术报道。已公布的有关黑水虻幼虫原位转化禽粪的技术有如下有待改进之处:(1)在黑水虻养殖过程中没有搅拌养殖堆体,黑水虻幼虫生长不一致。(2)禽粪湿度难以调节,影响黑水虻生长,并导致黑水虻虫体难与物料分离。(3)多数靠排气除臭,污染环境,且冬天不利于节约电能。(4)有些技术也利用益生菌除臭,但其益生菌是通过喂饲上层饲养的家禽来除臭,限制了黑水虻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利用。此外,多数已公布的相关技术不可以通过搭积木的方式组装,需要现场设计建造,降低了养殖场建设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包括至少一组家禽饲养笼及其下方的黑水虻养殖床;所述黑水虻养殖床包括养殖床本体,其两端分别拼接有左限位槽、右限位槽,所述养殖床本体内设有可沿其长度方向水平滑动的翻料机构,且所述左限位槽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养殖床本体上方沿其长度方向架设有益生菌喷雾管,所述益生菌喷雾管上间隔设有朝向所述养殖床本体内的喷雾嘴。
进一步地:
所述左限位槽、所述右限位槽上均设有可水平伸缩的限位挡板,且所述限位挡板分别与所述左限位槽、所述右限位槽为可分离式连接。
所述养殖床本体的两侧壁沿长度方向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翻料机构两端设置的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牵引绳,使所述牵引绳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滑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右限位槽的一侧壁外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侧壁内的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滑块相对应;所述左限位槽在同一侧壁内设有与所述滑块相对应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绕设有所述牵引绳。
更进一步地,所述翻料机构包括连接两端所述滑块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等间隔垂直连接有若干个桨柄,所述桨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翻料桨叶,且所述桨柄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桨柄的顶部垂直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对应各个桨柄的位置设有限位槽,从而固定所述桨柄;所述限位杆通过在两侧设置滑杆,从而沿两侧滑杆上下滑动,并通过弹簧栓固定于所述滑杆。
具体地,所述桨柄上设有两个翻料桨叶,且相邻两个桨柄上的翻料桨叶相互接触,进而使所有翻料桨叶沿某一方向上的转动停止。
具体地,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限位柱,使限位后的所有翻料桨叶近乎垂直于所述连接板。
具体地,所述桨柄与所述连接板通过直线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方,且位于所述直线轴承上方的桨柄上设置一凸起。
进一步地:
所述家禽饲养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内设有横穿的水线,所述笼体外设有料线;所述料线包括槽体,并通过一隔板将所述槽体分隔成外槽和内槽,所述隔板与槽底之间设有缝隙,所述外槽的底部向所述隔板倾斜。
更进一步地,所述料线还包括位于所述槽体上方的进料管,且所述进料管底部的出料口对应于所述外槽,所述进料管内设有进料绞龙。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槽上设有用于清理饲料残渣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与所述内槽的底部相贴合,使所述滑块沿所述内槽水平滑动。
具体地,所述滑块呈L型。
具体地,所述内槽的侧壁设有导轨条,所述导轨条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导轨条的上端与所述内槽固定连接,所述导轨条的下端与所述滑块的上端相楔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黑水虻实时取食家禽产下的粪便,将之转化为昆虫蛋白,结合有益微生物的利用,达到家禽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具体如下:
(1)通过将黑水虻幼虫投放于家禽养殖笼下层的养殖床上(养殖床上放置颗粒细小的麦麸、草粉、菌糠等垫料),并根据需要向养殖床喷洒含益生菌的溶液,不仅有利于调节养殖堆体含水量,还提高了除臭效果。
(2)本实用新型在养殖床内设置了翻料装置,可通过控制时间、时程自动翻动养殖堆体,并在黑水虻长至可收获时将虫、物料等养殖堆体移出黑水虻养殖床。
(3)本实用新型可进行组合式搭建,或事先预制,规模可大可小,大大提高养殖场建设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家禽饲养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料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黑水虻养殖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拼装示意图。
图7为翻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翻料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笼体1’、水线2’、料线3’、隔板31’、外槽32’、内槽33’、绞龙34’、缝隙35’、滑块36’、导轨条37’、推拉门4’、养殖床本体1、滑轨11、翻料机构2、滑块21、连接板22、直线轴承23、翻料桨24、凸起25、限位杆26、圆柱27、弹簧栓28、限位柱29、左限位槽3、档板坞卡口31、出料口32、滑轮33、右限位槽4、档板坞卡口41、电机42、绕线管43、限位挡板5、支撑滑杆51、螺栓52、弹簧53、牵引绳6、盖板7、档板坞8、直线轴承81、喷雾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所述系统为一养殖架,每个养殖架含功能结构一致的养殖组件2-3套,整体通过支架固定支撑。每套养殖组件含上下养殖层,上养殖层为家禽饲养笼,配有水线及改进的料线,禽粪下落至下养殖层。下养殖层为黑水虻养殖床,其上面铺以颗粒细小的麦麸、牧草粉、菌糠、豆渣、锯粉、虫砂等其中1种或几种粉料作为垫料,具有一个微型发酵床功能,不仅能调节禽粪湿度,还能抑制恶臭气体的产生。再加入3-4日龄黑水虻幼虫,黑水虻幼虫取食上层家禽饲养笼下落至此层的禽粪。
其中:
(1)黑水虻养殖床配有翻料装置,用以翻搅养殖床上的黑水虻、垫料等养殖堆料,并在需要时将养殖堆料从出料口刮出,移出养殖床进行料虫分离处理,清空的黑水虻养殖床开始新一轮黑水虻饲养。
(2)通过设置牵动翻料机构来回运动的牵绳和电机,使翻料装置沿黑水虻养殖床内侧壁的滑轨水平滑动,以及防上物料积留养殖床两端的左端限位弹板和右端限位弹板。
(3)黑水虻养殖床配有喷雾装置,用以喷洒益生菌,达到抑制臭气产生并促进黑水虻生长的目的。
以肉鸡饲养为例,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家禽饲养笼包括笼体1’,所述笼体内设有横穿的水线2’,所述笼体外设有料线3’;所述料线3’包括槽体,并通过一隔板31’将所述槽体分隔成外槽32’和内槽33’,所述隔板31’与槽底之间设有缝隙,所述外槽32’的底部向所述隔板31’倾斜。
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笼体1’是由多条肉鸡笼接续成的肉鸡饲养笼,肉鸡笼为市售肉鸡饲养笼,规格:宽约100cm×长约125cm×高45cm,并配置市售家禽饲养水线;所述水线2’包括沿鸡笼长度方向固定布设于鸡笼内部的水管,所述水管上间隔连接有饮水盆。
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如图2、图3所示,通过绞龙34’料线输送饲料,并暂贮于料槽内。料槽横截面类似“w”形状,中间隔板将料槽分成两个小槽,靠近鸡笼一侧亚槽为内小槽33’,其槽底水平;离鸡笼较远一侧的小槽为外小槽32’,其槽底倾斜;中间隔板31’与槽底之间有一缝隙35’。绞龙34’料线管架于外小槽32’上,将饲料输送到外小槽32’暂时贮存。外小槽32’中的饲料通过中间隔板31’与槽底之间的缝隙35’,流到内小槽33’至一定高度(内小槽饲料厚度堵住缝隙35’后,饲料自然停止从外小槽流入内小槽)。当鸡取食过程中,外小槽32’饲料又开始补充至内小槽33’。这样可防止饲料发生霉变。
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内小槽33’还放有一L型滑块36’,用于清理内小槽饲料残渣。所述滑块36’顶部截面呈凹字形,中间内凹部分与内小槽32’上的导轨条37’滑动连接,使滑块36’沿内小槽33’长度方向来回滑动,清理槽内残渣。
所述家禽饲养笼的优点在于:
1、通过设置外槽和内槽,外槽里的饲料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从隔板与槽底之间的缝隙滑入内槽,直至内槽饲料颗粒将缝隙堵住,使家禽仅取食内槽上的饲料,内槽饲料因家禽啄食而减少,使缝隙露出,外槽饲料通过缝隙自动向内槽补充饲料,可减少家禽啄食后的剩余饲料量,并减少再次加料对剩余饲料的覆盖,进而减少饲料的霉变。
2、通过在外槽上设置进料管,可减少饲料槽的开放空间,减少与空气中湿气的接触,进而减少饲料的霉变。
3、通过在外槽上架设绞龙进料管,将饲料定时输送到外槽。通过绞龙输送饲料,可避免传统自走式料线因距离长而吱吖作响,容易损坏,或因距离短而增加设备成本。
4、通过在内槽上设置清理滑块,可用于清理内槽上的饲料残渣,减少饲料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黑水虻养殖床,包括养殖床本体1,其顶端、左端和右端均为敞口。所述养殖床本体1内设有翻料机构2,所述养殖床本体1的两侧壁沿长度方向上设有滑轨11,所述滑轨11与所述翻料机构2两端设置的滑块21滑动连接,所述养殖床本体1的两端分别拼接有左限位槽3、右限位槽4,所述左限位槽3、所述右限位槽4上均设有可水平伸缩的限位挡板5,且所述左限位槽底部设有出料口。
具体结构如下:
养殖床本体1呈U型,高为30cm,长度为190cm。养殖床本体1与左右限位槽进行拼接,通过在各拼接的截面上设置半圆形凹槽,用以放置圆柱形橡胶密封条,以便准确拼接,并防止液体渗出。
养殖床本体内侧两面,离养殖床底面15cm处各装1条圆形滑轨11,作为翻料机构滑轨。翻料机构2的两侧滑块21在牵引绳6的牵引下,沿滑轨运动。
—翻料机构2:如图3所示,两块滑块21间用连接板22固定连接。连接板22长45cm,在其纵轴面中线上每隔10cm开一圆孔,在每个孔的上端安装一个直线轴承23(直径1.2cm,长度4-6cm)。每个直线轴承23套入1个翻料桨24,还可在直线轴承23上方的翻料桨柄上设置凸起25,用于防止翻料桨脱离限位杆26后行至出料口32时处掉落。翻料桨24的桨柄呈圆柱形,末端两侧削一斜面(如图4所示),上面套以定位槽(未图示)。定位槽设置于限位杆26上,且限位杆26通过两根圆柱27架设于连接板22左右两侧,限位杆26可以沿两根圆柱27上下移动,并靠弹簧栓28固定于某一位置。翻料机构两侧可设置朝向两侧并覆盖滑块的盖板7,所述盖板7延伸至养殖床本体1底部,防止物料堆积在两侧。
—左限位槽(三面围挡):左限位槽3、右限位槽4与养殖床本体1同宽,且可以与养殖床本体1紧密吻合。左限位槽3、右限位槽4两侧上端分别设有档板坞卡口31、41。左限位槽3底部设有下料口32,物料从下料口32移出养殖床。左限位槽3左上角内侧壁,与滑块21相对应的地方装有牵引绳滑轮33(即从动轮),翻料机构滑块的牵引绳6左端绕于滑轮33。
—右限位槽(两侧围挡):右限位槽4内侧板外装有电机42,在槽内与滑块相对应的地方设有绕线管43(即主动轮)并与电机42的输出轴连接。翻料机构滑块的牵引绳6右端绕于绕线管43上,由电机42带动绕线管43牵引翻料机构2左右滑动。
—档板5:高20cm,与养殖床本体1的底部垂直,档板5两侧设有用于穿过导轨的通孔。挡板5顶部设有支撑滑杆51,支撑滑杆51底端两侧与左、右限位槽两侧上端相互楔合,使支撑滑杆51可沿左、右限位槽两侧滑动,并带动挡板5左右活动。支撑滑杆上固定有两个螺栓52,螺栓外套设有弹簧53。档板坞8为L形板,其底部两翼向下垂直,用于卡住左、右限位槽两侧的卡口外侧,其垂直面设有2个圆孔,圆孔上固定有直线轴承81,用于套设在螺栓53外。
应用时,将档板坞8放置于左右限位槽的档板坞卡口31、41(卡口垂直面位置应在出料口前方,避免将物料翻至出料口)上,档板5放置于养殖床本体1左右两端,档板5上的螺栓52穿过档板坞直线轴承81而套于档板坞8上。翻料机构2运动到养殖床本体1两端时,继续运动,推动档板5向档板坞8靠近。当翻料机构2离开后,被压缩的弹簧53将档板5回推到原来位置,这样可以避免养殖床两端的物料翻动。
具体实施如下:
(1)通过前方设置的两个左右推拉门4在家禽饲养笼内引入鸡、鸭等家禽;在料斗(未图示,设置于绞龙的进料端)里加满饲料,开启料线3,家禽伸出栏杆外取食;在水箱里注入干净的动物饮用水,开启水线2,进行家禽饲养。
(2)在黑水虻养殖床上添加少量的细颗粒垫料,如麦麸、牧草粉、菌糠等物体,铺满养殖床约2-4mm厚。
(3)将事先用麦麸或饵料饲养好的黑水虻4-5日龄幼虫,连同饵料条放置于黑水虻养殖床的垫料上。施放后暂不翻料,让黑水虻幼虫自行扩散。同时开启喷雾装置9,喷入益生菌溶液,并控制喷雾量,防止养殖床物料含水量超过70%。
(4)投放黑水虻幼虫后第二天开启翻料装置,每日早晚翻料一次。在翻料期间,将限位杆26下移,其底面内凹的V形卡槽(如图6所示)卡住翻料桨桨柄末端,将翻料桨24固定在一个方向,此时所有翻料桨叶上下端垂直于所述连接板22。启动电机42,使翻料机构2来回运动。Z型或S型翻料桨叶在翻料时使物料能倾倒,搅拌地更加均匀。
(5)在黑水虻长至老熟幼虫时将养殖堆料从出料口刮到收集器里,转移出养殖舍进行料虫分离处理,清空的黑水虻养殖床开始新一轮黑水虻饲养。
需要将虫体及物料移出养殖床时,人为拉开弹簧栓28,将限位杆26上移,使得翻料桨24可以一定范围内自由转动。翻料机构2向左运动时,翻料桨叶顺时针转动,直至受阻于相邻翻料桨叶,各翻料桨将虫与物料刮出养殖床。电机反向转动,带动翻料机构2向右端运动,翻料桨叶逆时针转动80-85。时遇到翻料桨限位柱29而停止,直至右限位槽4时电机42再转向运动。几翻来回,翻料机构可将虫与物料刮移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特点:
(1)与传统家禽养殖架相比,本发明在家禽饲养笼的料线上进行了创新,可避免传统自走式料线因距离长而吱吖作响,容易损坏,或因距离短而增加设备成本;同时易于预制、组装不同规模的养殖舍。
(2)本发明的黑水虻养殖床为U形结构,在养殖系统中承接上层家禽落下的粪污并用以饲养黑水虻;与传输带相比,它可以避免粪污渗出养殖架外,影响环境卫生和病菌传播,还可以避免黑水虻幼虫逃逸。
(3)本发明的黑水虻养殖床可添加牧草粉、麦麸等细颗粒垫料,调节禽粪湿度,以便更适合黑水虻生长。
(4)本发明的黑水虻养殖床设有专门施用益生菌的喷雾装置,便于利用有益微生物治理粪污的空气污染。
(5)黑水虻养殖床上的翻料装置可在翻料和刮料两种功能间切换,便于黑水虻幼虫生长过程中翻料,促进黑水虻幼虫更均匀地获得氧气,长势更一致。
(6)本发明的养殖系统同时养殖家禽和黑水虻两种动物;并用黑水虻和微生物两种生物处理禽粪,故称其为双元养殖架。基于双元养殖架的家禽养殖方法,具有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高,能耗低且零排放零污染等优点。
(7)养殖系统各主要部件单独制作,再相互组合。组合好的单体可相互连接成更大的养殖系统。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家禽饲养笼及其下方的黑水虻养殖床;所述黑水虻养殖床包括养殖床本体,其两端分别拼接有左限位槽、右限位槽,所述养殖床本体内设有可沿其长度方向水平滑动的翻料机构,且所述左限位槽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养殖床本体上方沿其长度方向架设有益生菌喷雾管,所述益生菌喷雾管上间隔设有朝向所述养殖床本体内的喷雾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限位槽、所述右限位槽上均设有可水平伸缩的限位挡板,且所述限位挡板分别与所述左限位槽、所述右限位槽为可分离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床本体的两侧壁沿长度方向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翻料机构两端设置的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牵引绳,使所述牵引绳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限位槽的一侧壁外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侧壁内的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滑块相对应;所述左限位槽在同一侧壁内设有与所述滑块相对应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绕设有所述牵引绳。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机构包括连接两端所述滑块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等间隔垂直连接有若干个桨柄,所述桨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翻料桨叶,且所述桨柄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禽饲养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内设有横穿的水线,所述笼体外设有料线;所述料线包括槽体,并通过一隔板将所述槽体分隔成外槽和内槽,所述隔板与槽底之间设有缝隙,所述外槽的底部向所述隔板倾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线还包括位于所述槽体上方的进料管,且所述进料管底部的出料口对应于所述外槽,所述进料管内设有进料绞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上设有用于清理饲料残渣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与所述内槽的底部相贴合,使所述滑块沿所述内槽水平滑动。
CN202320895176.2U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 Active CN220023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5176.2U CN220023855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5176.2U CN220023855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3855U true CN220023855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2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95176.2U Active CN220023855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3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91620B1 (en) Method for bio-conversion of putrescent wastes
CN112772575B (zh) 畜禽粪便处理和黑水虻立体养殖组合自动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10051021B (zh) 一种生物蛆蛋白标准工业化生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1631193A (zh) 利用黑水虻实现畜禽粪污快速减量及干化处理的自动化设备及应用
CN113439714A (zh) 新型黑水虻自动化养殖流水线及转运方法
TWM603681U (zh) 食腐性昆蟲自動化循環養殖系統
CN211960613U (zh) 一种黑水虻幼虫养殖装置
CN112830824A (zh) 一种黑水虻虫肥结合多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
Pain et al. Glossary of terms on livestock manure management
AU2021103017A4 (en) A fermentation bed for ecological breeding cows
CN212039937U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粪便处理装置
CN220023855U (zh) 一种组合式家禽/黑水虻双元养殖系统
CN111202031A (zh) 一种黑水虻幼虫养殖装置、方法
CN111777434A (zh) 一种畜禽养殖粪污发热微生物腐熟方法及其腐熟装置
CN102499190A (zh) 一种通风搅拌式黑水虻生物处理器
CN1045017A (zh) 粪便饲虫和昆虫体蛋白饲料的工厂化生产设施
CN214546527U (zh) 一种养殖设备
CN215684296U (zh) 昆虫养殖箱
CN215302444U (zh) 一种模块化可加热黑水虻养殖槽
CN215302341U (zh) 一种黑水虻与鸡联合养殖的生态循环养鸡房
CN212345032U (zh) 利用黑水虻实现畜禽粪污快速减量及干化处理的设备
KR100306441B1 (ko) 가축분퇴비화용파리알접종및부화자동장치
CN219741610U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床
CN113287575A (zh) 昆虫养殖箱
CN112021190A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自动加水添食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