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3098U - 一种电加热单元与风电叶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加热单元与风电叶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3098U
CN220023098U CN202321553175.6U CN202321553175U CN220023098U CN 220023098 U CN220023098 U CN 220023098U CN 202321553175 U CN202321553175 U CN 202321553175U CN 220023098 U CN220023098 U CN 220023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heating
electric heating
heating unit
metal f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531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卓
刘江
孙丰艳
宋传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huangyi Industrial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huangyi Industrial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huangyi Industrial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Chuangyi Industrial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531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3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3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3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单元与风电叶片,电加热单元用于固定于风电叶片的叶片主体上对叶片主体进行加热,电加热单元包括两个金属箔、两个小加热部件与一个大加热部件;金属箔用于连接供电装置,为条状,贯穿整个电加热单元;各小加热部件分别覆盖且连接各金属箔,且固定于叶片主体上,用于导通金属箔与大加热部件以及固定金属箔;大加热部件同时连接两个小加热部件,为主要发热元件。本实用新型电加热单元加热快速,运行可靠,且加工、安装与维修均非常方便。使用该电加热单元的风电叶片也因此受热快,运行可靠,能有效防止结冰与快速融化覆冰。

Description

一种电加热单元与风电叶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加热单元与风电叶片。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风电产业是我国的新兴产业之一,在政策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全国风电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随着风电技术的成熟,更多的风能资源将会被开发和利用。
但目前风电技术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风电叶片的覆冰问题普遍存在,覆冰会影响机组的出力,机组功率曲线偏差较大。叶片覆冰的不均匀性还会影响叶轮的平衡,可能致使机组故障停机,甚至叶片折断,导致电量损失。目前,存在多种叶片防覆冰技术,包括电加热、涂覆防冰涂层以及气热防覆冰,特别是电加热技术利用较多。目前采用电加热技术的风电叶片均是在叶片本体表面覆盖一层碳纤维布,碳纤维布直接通过接线端子连接供电装置。但在实践中发现,该方案覆盖面积有限,只能去除小面积覆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快速的电加热单元与风电叶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加热单元,用于固定于风电叶片的叶片主体上对叶片主体进行加热,电加热单元包括两个金属箔、两个小加热部件与一个大加热部件;金属箔用于连接供电装置,为条状,贯穿整个电加热单元;各小加热部件分别覆盖且连接各金属箔,且固定于叶片主体上,用于导通金属箔与大加热部件以及固定金属箔;大加热部件同时连接两个小加热部件,为主要发热元件。
进一步地,各金属箔的其中一端分别连接有接线端子,以通过接线端子连接供电装置。
进一步地,两金属箔相互平行,安装时沿风电叶片纵向设置。
进一步地,小加热部件也为条状,宽度大于金属箔。
进一步地,大加热部件为矩形,覆盖两个小加热部件。
进一步地,小加热部件与大加热部件均为石墨烯玻纤布,包括呈网格状排布的导电石墨烯玻纤丝以及涂布于石墨烯玻纤丝上起固定作用的树脂。
一种风电叶片,包括叶片主体,叶片主体上下表面在靠近前缘的位置均设有多块如上所述的电加热单元。
进一步地,最接近风电叶片叶尖的电加热单元与叶尖末端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3米。
进一步地,各电加热单元之间具有间隙,分别以并联方式与供电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靠近尖端的大加热部件采用加热功率密度较高的材料,而远离尖端的大加热部件采用加热功率密度较低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加热单元利用设置依序连接的两个金属箔、两个小加热部件与一个大加热部件,从而加热快速,运行可靠,且加工、安装与维修均非常方便。使用该电加热单元的风电叶片也因此受热快,运行可靠,能有效防止结冰与快速融化覆冰。并且各电加热单元之间具有间隙,分别以并联方式与供电装置连接,能显著提升施工效率,节省材料,降低能耗,且运行更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加热单元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加热单元中金属箔与接线端子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加热单元中金属箔、接线端子与小加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电叶片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风电叶片中电连接装置(未画保护盒)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风电叶片中电加热系统(只画出部分电加热单元)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风电叶片中保护盒的主视图。
图8为图7所示保护盒的侧视图。
图中,1-电加热单元,11-金属箔,12-小加热部件,13-大加热部件,14-接线端子,2-叶片主体,21-叶尖,3-电连接装置,31-连接线,311-输入部,312-中间部,313-输出部,314-对接头,32-光纤测温元件,321-光纤,33-保护盒,331-前容纳槽,332-中容纳槽,333-后容纳槽,334-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用于风电叶片的电加热单元1包括两个金属箔11、两个小加热部件12与一个大加热部件13。金属箔11为条状,优选铜箔,贯穿整个电加热单元,其长度可根据风电叶片长度而定,如可为5米。两金属箔11相互平行,安装时沿风电叶片纵向设置,两金属箔11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风电叶片宽度而定,如可为0.35米。各金属箔11的其中一端分别连接有接线端子14,以通过接线端子14连接供电装置。
小加热部件12也为条状,覆盖且连接金属箔11,宽度大于金属箔11。小加热部件12固定于叶片主体2上,其作用为导通金属箔11与大加热部件13以及固定金属箔11。
大加热部件13为矩形,覆盖且同时连接两个小加热部件12,为主要发热元件。两接线端子14分别通过所连接的金属箔11、与该金属箔11连接的小加热部件12以及连接两小加热部件12的大加热部件13进行导通,从而实现大面积的加热。
本实施例中,小加热部件12与大加热部件13均可采用石墨烯玻纤布,石墨烯玻纤布包括呈网格状排布的石墨烯玻纤丝以及涂布于石墨烯玻纤丝上起固定作用的树脂。石墨烯玻纤丝可以导电,且在通电后发热。并且,靠近尖端的大加热部件采用加热功率密度较高的材料,而远离尖端的大加热部件则采用加热功率密度较低的材料。
如图6所示,各电加热单元工作时,电加热单元通电(图6中,假设电流从下方的金属箔条流向上方的金属箔条)。通电后电流先经下方的接线端子14到达下方的金属箔条11(沿图6中箭头A方向),再经大加热部件13流至上方的金属箔条11(沿图6中箭头B方向),然后再经上方的接线端子14流回供电装置(沿图6中箭头C方向)。电流流动过程中,在大加热部件13中产生热量,实现对叶片主体的大面积加热。
相对于现有的碳纤维布直接通过接线端子连接供电装置的方案,本实施例电加热单元具有如下优点:
1、因为采用条状贯穿整个电加热单元的金属箔连接供电装置,金属箔导电能力强,使电流能经其中一个金属箔条快速流动,再经大加热部件流至另一金属箔条,故能实现快速加热;
2、相对碳纤维丝,金属箔强度高、韧性好,导电能力强,能避免因碳纤维丝断裂造成整个电加热单元不导电的情况发生,故运行更为可靠;
3、金属箔使用前可以采用成卷包装,加工容易,安装与维修也非常方便;先用小加热部件将金属箔固定,再用大加热部件覆盖整个加热区域,这种方案安装与维修也非常方便。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风电叶片包括叶片主体2,叶片主体2上下表面在靠近前缘的位置均设有多块电加热单元1形成电加热组件,各电加热单元1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如0.02米),从而不相互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个电加热组件包括六块电加热单元,最接近叶尖21的电加热单元与叶尖21末端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3米。各电加热单元分别接电,并联连接,独立供电。
相对于现有的整块碳纤维布方案,本实施例风电叶片具有如下优点:
1、因为分成多块电加热单元,安装与维修都是分别进行,所以施工相对现有技术方便很多,效率能得到显著提升(现有整块方案的安装需5至6天,本方案只需半天左右),材料成本也更低;
2、各部分的材料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例如靠近尖端温度较低,更容易结冰,故靠近尖端的大加热部件可采用加热功率密度较高的材料,而远离尖端的大加热部件则可采用加热功率密度较低的材料,从而能节省材料,降低能耗;
3、因叶尖1米以内为雷击集中区域,本方案最接近叶尖的电加热单元与叶尖末端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3米,从而能有效避开雷击集中区域,降低雷击风险;
4、因为多块电加热单元并联连接,相互独立,因此各块电加热单元均独立运行,在某块电加热单元在遭受雷击等情况损伤时,其它电加热单元仍然可以正常工作,来进行防冰除冰,故运行更为可靠。
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风电叶片每个表面上的各电加热单元1是通过电连接装置3与供电装置连接的。电连接装置3包括连接线束、光纤测温元件32与保护盒33。连接线束包括12根连接线31,分别与六块电加热单元的两接线端子14连接。每根连接线31包括与用于供电装置连接的输入部311、用于与接线端子14连接的输出部313,以及连接输入部311与输出部313的中间部312。输入部311与输出部313末端的芯线均剥皮露出且镀锡形成对接头314。靠近前缘的六根连接线的中间部以及远离前缘的六根连接线的中间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一起(例如利用排线,排线中相邻线分别粘接在一起),中间设有间隙(如2厘米)。各连接线的输入部相互分离,以使其末端对接头方便与供电装置相连接。各连接线的输出部分别在预定位置由中间部末端弯折90度,使靠近前缘的六根连接线的输出部朝前延伸,远离前缘的六根连接线的输出部朝后延伸,且均延伸预设长度使其安装后末端对接头正好在对应接线端子位置。
光纤测温元件32设置于靠近前缘的六根连接线的中间部以及远离前缘的六根连接线的中间部之间的间隙中,包括光纤321以及相关元件,它利用光纤321中反射光的强度与反射点的温度的相关性来测量温度。光纤321沿纵向贯穿整个电加热组件且呈弯曲状能变形,以测量叶片本体各电加热单元所在区域的温度。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光纤测温元件,而是采用其他测温装置来测量叶片本体各电加热单元所在区域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保护盒33为塑胶材质,纵向呈长条状,其长度与整个电加热组件的长度基本相等,横向成型成多道弯折的薄壁状,且分别形成前容纳槽331、中容纳槽332、后容纳槽333,以分别容纳靠近前缘的六根连接线的中间部、光纤测温元件、远离前缘的六根连接线的中间部。前容纳槽331、中容纳槽332、后容纳槽333的相邻槽壁之间设有活动槽334,使前容纳槽331、中容纳槽332、后容纳槽333能相对转动有一定活动空间,以更好地容纳相应元件。光纤321宽松容纳于中容纳槽332中,只是被保护盒33包裹,而不被保护盒33以及叶片本体2固定,使光纤321具有一定的变形余量,不会因为热胀冷缩而牵扯受损。
安装时,先将连接线束与光纤测温元件32固定于保护盒33中,然后一起固定在叶片本体2上。
本实施例中,供电装置、电连接装置、电加热组件组成电加热系统,其形成一个电流回路,回路上有六条并联电路,每条并联电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电加热单元。该电加热系统运作时,电流从供电装置经电连接装置到达各接线端子,在各小加热部件与大加热部件上转换为热能,对叶片本体进行加热,以防止叶片本体结冰以及融化叶片本体上的覆冰。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供电装置包括电源与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以分别控制每条并联电路。其控制方式可以是只控制每条并联电路的断开与闭合,也可以通过调节电压大小的方式分别调节每条并联电路上的电流。
当只控制每条并联电路的断开与闭合时,每个电加热单元的电阻可设置为不同,靠近叶尖的电加热单元电阻较小,根据公式“功率=电压2/电阻”,其功率密度更大,产生的热量也更大,使得温度较低的靠近叶尖区域能获得较大热量,从而能使叶片各部分都能得到合适的受热,有效防止叶片本体结冰,同时能减低系统的自耗电。控制每条并联电路的断开与闭合可采用开关电路。控制装置控制的时机可以根据环境温度与湿度来决定。例如设定某个温度与湿度的阈值(如温度低于2度,湿度高于50%),通过温湿度计测量环境温度与湿度,当环境温度与湿度达到该阈值时,触发电加热系统运行,使电加热组件对叶片本体进行加热,以防止叶片本体结冰。
控制装置也可以是能分别调节每条并联电路上的电压,使每个电加热单元产生需要的热量。这样,能使得能耗得以进一步降低。控制装置控制的时机可以根据叶片本体温度来决定。光纤测温元件连接控制装置,当光纤测温元件测得某电加热单元所在区域的温度低于某低阈值(如5度)时,控制装置通过调高电压的方式增加加热单元的发热功率;当光纤测温元件测得某电加热单元所在区域的温度高于某高阈值(如15度)时,控制装置通过调低电压的方式降低加热单元的发热功率。从而在实现防冰的同时减低系统的自耗电。

Claims (10)

1.一种电加热单元,用于固定于风电叶片的叶片主体上对叶片主体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电加热单元包括两个金属箔、两个小加热部件与一个大加热部件;金属箔用于连接供电装置,为条状,贯穿整个电加热单元;各小加热部件分别覆盖且连接各金属箔,且固定于叶片主体上,用于导通金属箔与大加热部件以及固定金属箔;大加热部件同时连接两个小加热部件,为主要发热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各金属箔的其中一端分别连接有接线端子,以通过接线端子连接供电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两金属箔相互平行,安装时沿风电叶片纵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小加热部件也为条状,宽度大于金属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大加热部件为矩形,覆盖两个小加热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小加热部件与大加热部件均为石墨烯玻纤布,包括呈网格状排布的导电石墨烯玻纤丝以及涂布于石墨烯玻纤丝上起固定作用的树脂。
7.一种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主体,叶片主体上下表面在靠近前缘的位置均设有多块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电加热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最接近风电叶片叶尖的电加热单元与叶尖末端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等于3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各电加热单元之间具有间隙,分别以并联方式与供电装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靠近尖端的大加热部件采用加热功率密度较高的材料,而远离尖端的大加热部件采用加热功率密度较低的材料。
CN202321553175.6U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电加热单元与风电叶片 Active CN220023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3175.6U CN220023098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电加热单元与风电叶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3175.6U CN220023098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电加热单元与风电叶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3098U true CN220023098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0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53175.6U Active CN220023098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电加热单元与风电叶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30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195661A1 (en) Fixation of a heating mat to a blade of a wind turbine
US9415875B2 (en) Heating mats arranged in a loop on a blade
CN110198574B (zh) 防雷电热融冰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叶片和风力发电机组
CN108843523A (zh) 一种带除冰功能的风力发电涡轮机叶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9563806B (zh) 堆叠布置结构中的汇流条
CN220023098U (zh) 一种电加热单元与风电叶片
CN220151468U (zh) 一种防雷风电叶片
CN220189913U (zh) 一种电连接装置及电加热系统与风电叶片
CN106321372A (zh) 适用于风力发电机叶片防冰/融冰的复合碳纤维发热元件
CN116498507B (zh) 一种风电叶片的电加热控制方法与电加热系统
CN110481792A (zh) 一种新型等离子体冰形调控装置、方法及防结冰型飞行器
CN116480539A (zh) 一种风电叶片电加热系统及电加热方法
CN104332928B (zh) 分裂导线经济电流防冰除冰方法
CN111963393B (zh) 叶片电热装置、叶片、风力发电机组及叶片融冰方法
CN106351790A (zh) 风力发电机的横向加热融冰叶片和融冰设备及其融冰方法
CN208138099U (zh) 一种风电叶片加热融冰装置的导电接头结构
CN115614233A (zh) 基于低阻金属材料的风力机叶片除冰系统、叶片除冰控制方法、叶片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06487595U (zh) 风力发电机的径向加热融冰叶片和融冰设备
CN218407687U (zh) 一种风电叶片加热除冰系统
CN216894755U (zh) 一种实现自控温的风力发电机叶片除冰装置
CN202058742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
CN112054465B (zh) 一种opgw融冰系统
CN113931812A (zh) 实现自控温的风力发电机叶片除冰装置
CN221591144U (zh) 叶片加热装置
EP3530937A2 (en) Electric heating module structure, installation method and forming method thereof, and wind turb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