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2365U - 一种能源供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源供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2365U
CN220022365U CN202321122263.0U CN202321122263U CN220022365U CN 220022365 U CN220022365 U CN 220022365U CN 202321122263 U CN202321122263 U CN 202321122263U CN 220022365 U CN220022365 U CN 220022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oles
energy supply
supply apparatus
dust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222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清森
陈俊灵
李小河
古汉奕
陈扬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v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v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v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v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222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2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2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2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供给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源供给设备。能源供给设备包括主壳体和防尘网板;主壳体上开设有用于通风散热的第一风孔,防尘网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风孔;防尘网板安装时朝向第一风孔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一弹性臂,两个第一弹性臂相对设置,且可弹性形变;两个第一弹性臂插入到第一风孔中,并可拆卸地限位在第一风孔中,以使防尘网可拆卸地安装在主壳体上并罩住第一风孔。防尘网板可拆卸地安装在主壳体上并覆盖第一风孔,当能源供给设备中的热量过大需要进一步加快散热时,可以不借助拆卸工具快速将防尘网板拆卸下来,增加空气流通,从而加大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能源供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供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源供给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能源供给设备是一种便携式电源设备,它通常由锂离子电池组成,具有较大的电容量。使用移动能源供给设备,用户可以在外出时为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提供充电服务,让用户无需担心电量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于其可靠性和便携性,许多户外爱好者和旅行者也将其作为必备装备之一,以保持他们在野外活动期间的电力供应。
目前的能源供给设备在其壳体的散热孔处罩设有防尘网板,可以防止杂物通过散热孔进入到能源供给设备内部。但防尘网板会影响能源供给设备散热,且安装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源供给设备,防尘网板不影响能源供给设备散热,且安装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源供给设备,能源供给设备包括主壳体和防尘网板;主壳体上开设有用于通风散热的第一风孔,防尘网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风孔;防尘网板安装时朝向第一风孔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一弹性臂,两个第一弹性臂相对设置,且可弹性形变;两个第一弹性臂插入到第一风孔中,并可拆卸地限位在第一风孔中,以使防尘网可拆卸地安装在主壳体上并罩住第一风孔。
可选地,第一弹性臂包括内凹部,内凹部朝靠近另一第一弹性臂的方向弯曲凹陷设置。
可选地,第一弹性臂还包括外凸部,外凸部与内凹部连接;外凸部朝远离另一第一弹性臂的方向弯曲凸起设置。
可选地,第一弹性臂插入到第一风孔中时,内凹部位于第一风孔中,外凸部位于第一风孔的内侧。
可选地,第一弹性臂还包括插入部,插入部与外凸部连接;两个插入部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外凸部之间的最大间距。
可选地,可拆卸连接件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包括连接子部和外端部,两个内凹部的一端通过连接子部连接,外端部与连接子部的端部连接;外端部的宽度大于连接子部的宽度。
可选地,安装部具有两个,其一安装部与其一第一弹性臂的内凹部连接,另一安装部与另一第一弹性臂的内凹部连接;两个插入部连接。
可选地,安装部具有一个,两个内凹部分别与安装部连接,两个插入部之间分离设置。
可选地,防尘网板的边沿朝远离第一风孔方向翘起形成避让空间。
可选地,安装部边缘至最接近安装部的第一风孔的最小间距为1-2cm。
本实用新型的能源供给设备主壳体上设有第一风孔以通风散热,当安装防尘网板时,可拆卸连接件的两个第一弹性臂经过弹性形变插入到第一风孔中,并可拆卸地限位在其中,从而使防尘网板可拆卸地安装在主壳体上并覆盖第一风孔,当能源供给设备中的热量过大需要进一步加快散热时,可以不借助拆卸工具快速将防尘网板拆卸下来,增加空气流通,从而加大散热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网板不影响能源供给设备的散热。安装时,也能够不借助安装工具快速把防尘网安装到主壳体上,达到防尘效果。并且,防尘网板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第一风孔与可拆卸连接件的两个第一弹性臂配合实现可拆卸安装,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壳体和防尘网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壳体的部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尘网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拆卸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6是图5可拆卸连接件的正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源供给设备的剖视图(省略内部其他部件);
图8是图7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尘网板的另一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尘网板的另一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拆卸连接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12是图11可拆卸连接件的正侧视图。
其中,1、主壳体;11、第一风孔;12、遮挡凸条;2、防尘网板;21、第二风孔;22、边沿;23、避让空间;3、可拆卸连接件;31、第一弹性臂;311、内凹部;312、外凸部;313、插入部;4、安装部;41、连接子部;42、外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能源供给设备,能源供给设备包括主壳体1和防尘网板2;主壳体1上开设有用于通风散热的第一风孔11,防尘网板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风孔21;防尘网板2安装时朝向第一风孔11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连接件3。可拆卸连接件3包括两个第一弹性臂31,两个第一弹性臂31相对设置,且可弹性形变。两个第一弹性臂31插入到第一风孔11中,并可拆卸式地限位在第一风孔11中,以使防尘网可拆卸地安装在主壳体1上并罩住第一风孔11。
本实用新型能源供给设备的主壳体1上设有第一风孔11以通风散热,当安装防尘网板2时,可拆卸连接件3的两个第一弹性臂31经过弹性形变插入到第一风孔11中,并可拆卸地限位在其中,从而使防尘网板2可拆卸地安装在主壳体1上并罩住第一风孔11。当能源供给设备中的热量过大需要进一步加快散热时,可以不借助拆卸工具快速将防尘网板2拆卸下来,增加空气流通,从而加大散热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网板2不影响能源供给设备的散热。安装时,也能够不借助安装工具快速把防尘网安装到主壳体1上,达到防尘效果。并且,防尘网板2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第一风孔11与可拆卸连接件3的两个第一弹性臂31配合实现可拆卸安装,结构更加简单。
具体而言,第一弹性臂31插设到第一风孔11中可以限制防尘网板2的位置,确保防尘网板2覆盖第一风孔11并保持稳定,避免防尘网板2松动或移位。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网板2拆卸和安装通过可拆卸连接件3中的第一弹性臂31实现。结合图8所示,在拆卸时,只需要轻轻拉出第一弹性臂31即可将防尘网板2从主壳体1上取下,拆卸省力且方便;在安装时,只需将防尘网板2对准第一风孔11,并将第一弹性臂31插入到第一风孔11中进行限位,即可完成安装,安装方便简单。
第一风孔11是主壳体1上原有的通风散热孔,在本实用新型中则进一步被用作防尘网板2的固定位置,通过充分利用原有的第一风孔11,避免了对能源供给设备结构进行大规模改动或增加新部件,减少成本和维护难度。
第一风孔11可以位于能源供给设备最易产生热量的位置,例如与电池或电路板发热位置相靠近的主壳体1上。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风孔11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第一通风孔在主壳体1的侧面呈矩形阵列排列,而防尘网板2将所有的第一风孔11罩住。上下相邻的第一风孔11之间可以设置遮挡凸条12,遮挡凸条12可以一定程度上遮挡第一风孔11,让来自于上方或者斜上方的视线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第一风孔11。
可选地,如图5至图6或图11所示,第一弹性臂31包括内凹部311,内凹部311朝靠近另一第一弹性臂31的方向弯曲凹陷设置。在本方案中,内凹部311朝靠近另一第一弹性臂31的方向弯曲凹陷设置,可以在第一风孔11中起到限位的效果,提高防尘网板2的安装牢固程度,防尘网板2不容易轻易脱离或晃动。内凹部311朝靠近另一第一弹性臂31的方向弯曲凹陷的设置也可以提高第一弹性臂31的弹性形变能力。具体地,内凹部311为弧形状。内凹部311的宽度和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地,如图5至图6或图11所示,第一弹性臂31还包括外凸部312,外凸部312与内凹部311连接;外凸部312朝远离另一第一弹性臂31的方向弯曲凸起设置。在本方案中,第一弹性臂31插入到第一风孔11后,外凸部312可以和第一风孔11卡位,从而限制第一弹性臂31从第一风孔11中脱离出来。外凸部312朝远离另一第一弹性臂31的方向弯曲凸起的设置也可以提高第一弹性臂31的弹性形变能力。而通过凹陷部和外凸部312的配合,凹陷部和外凸部312连接后的整体呈类似“S”形状,第一弹性臂31具有足够的形变力,且可以稳定地卡在第一风孔11中,保证防尘网板2安装的稳定性。具体地,外凸部312为弧形状。外凸部312的宽度和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具体地,如图5至图6所示,结合图8,当第一弹性臂31插入到第一风孔11中时,内凹部311位于第一风孔11中,外凸部312位于第一风孔11的内侧,从而使得第一弹性臂31插设在第一风孔11中。其中,内凹部311位于第一风孔11中可以使得防尘网板2安装好后,内凹部311与第一风孔11抵紧,保证防尘网板2的安装牢固。而外凸部312位于第一风孔11的内侧则起到限位作用,第一弹性臂31不会轻易地从第一风孔11中脱离出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风孔11的内侧是第一风孔11背离防尘网板2的一侧,即是主壳体1朝向能源供给设备内部的一侧。
可选地,如图5至图6,或图11所示,第一弹性臂31还包括插入部313,插入部313与外凸部312连接;两个插入部313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外凸部312之间的最大间距。在本方案中,两个插入部313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外凸部312之间的最大间距,这样,插入部313可以方便地插入到第一风孔11中。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6所示,两个插入部313之间的间距指的是两个插入部313正侧视角下的间距a,两个外凸部312之间的间距指的是两个外凸部312正侧视角下的间距b。在其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两个插入部313之间、两个外凸部312之间皆正相对时,两个插入部313之间间距即为间距a,两个外凸部312之间间距即为间距b。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两个插入部313之间、两个外凸部312之间皆相错设置时,在它们的正侧视角下的间距即分别为间距a、间距b。如图12所示,两个插入部313之间相错设置时,它们的正侧视角下重合时,其之间的间距为0。
可选地,如图5或图11所示,可拆卸连接件3还包括安装部4,两个内凹部311的一端通过安装部4连接,可拆卸连接件3通过安装部4安装在防尘网板2上。安装部4设置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件3的安装提供更充足的安装空间,让可拆卸连接件3的安装更加容易,安装更加牢固。具体地,安装部4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丝等紧固件固定在防尘网板2上。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件3也可以不设置安装部4,而是两个第一弹性臂31直接通过例如注塑等工艺固定在防尘网板2上。
更具体地,如图5或图11所示,安装部4包括连接子部41和外端部42,两个内凹部311的一端通过连接子部41连接,外端部42与连接子部41的端部连接;外端部42的宽度大于连接子部41的宽度。连接子部41用于连接两个内凹部311,而在连接子部41进一步设置外端部42可以进一步增大安装部4的整体面积,例如通过焊接将安装部4固定在防尘网板2上时,安装部4与防尘网板2的接触面积更大,可拆卸连接件3的固定更加牢固。并且,外端部42的宽度大于连接子部41的宽度,可以再进一步地增大安装部4的整体面积,进一步增大安装部4与防尘网板2的接触面积,可拆卸连接件3的固定更加牢固。
对于安装部4的具体设置,在其一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安装部4具有一个,两个内凹部311分别与安装部4连接,两个插入部313之间分离设置,弹性形变的能力好。该实施例中的可拆卸连接件3在正侧视图视角中呈类似的U形状。具体地,在该实施中,连接子部41的两端皆设置有外端部42。对于安装部4的具体设置,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安装部4具有两个,其一安装部4与其一第一弹性臂31的内凹部311连接,另一安装部4与另一第一弹性臂31的内凹部311连接;两个插入部313连接。在该实施例中,两个安装部4分离设置,并分别固定在防尘网板2上,两个第一弹性臂31相错开,两个插入部313连接,可拆卸连接件3的整体结构强度高。该实施例中的可拆卸连接件3在正侧视图视角中呈类似的n形状。
可选地,如图9所示,防尘网板2的边沿22朝远离第一风孔11方向翘起形成避让空间23。避让空间23一是可以为操作者提供拆卸和安装时的操作空间,便于防尘网板2的拆卸和安装,二是可以在不拆卸防尘网板2的情况下,让更多的空气通过避让空间23流通,提高通风散热效果。
可选地,如图4所示,安装部4边缘至最接近安装部4的第一风孔11的最小间距为1-2cm,即如图4所示,安装部4边缘与最接近的第一风孔11之间留出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并不开设第一风孔11,一是提供足够的、安装可拆卸连接件3的空间,二是保证该区域的结构强度,保证可拆卸连接件3的安装牢固性,并且在拆装时,该区域在推拉防尘网板2过程中即使受力较大也不容易损坏。优先地,安装部4边缘至最接近安装部4的第一风孔11的最小间距为1.6cm。
具体地,如图4或图10所示,可拆卸连接件3设置有四个,四个可拆卸连接件3呈矩形排列设置,可以保证防尘网板2的安装牢固性。可拆卸连接件3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材质,第一弹性臂31可以为金属弹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能源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供给设备包括主壳体和防尘网板;所述主壳体上开设有用于通风散热的第一风孔,所述防尘网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风孔;所述防尘网板安装时朝向所述第一风孔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连接件,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一弹性臂,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臂相对设置,且可弹性形变;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臂插入到所述第一风孔中,并可拆卸地限位在所述第一风孔中,以使所述防尘网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壳体上并罩住所述第一风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内凹部,所述内凹部朝靠近另一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方向弯曲凹陷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源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还包括外凸部,所述外凸部与所述内凹部连接;所述外凸部朝远离另一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方向弯曲凸起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源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插入到所述第一风孔中时,所述内凹部位于所述第一风孔中,所述外凸部位于所述第一风孔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源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还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外凸部连接;两个所述插入部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外凸部之间的最大间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源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件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连接子部和外端部,两个所述内凹部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子部连接,所述外端部与所述连接子部的端部连接;所述外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子部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源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具有两个,其一所述安装部与其一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所述内凹部连接,另一所述安装部与另一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所述内凹部连接;两个所述插入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源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具有一个,两个所述内凹部分别与所述安装部连接,两个所述插入部之间分离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能源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板的边沿朝远离所述第一风孔方向翘起形成避让空间。
10.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能源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边缘至最接近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第一风孔的最小间距为1-2cm。
CN202321122263.0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能源供给设备 Active CN220022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2263.0U CN220022365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能源供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2263.0U CN220022365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能源供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2365U true CN220022365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9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22263.0U Active CN220022365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能源供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2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72021B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0854957A (zh) 腕戴设备
CN220022365U (zh) 一种能源供给设备
CN212177453U (zh) 便携式风扇
CN209992824U (zh) 一种超薄led电子机芯
CN116292352A (zh) 一种服务器风扇模组
CN214504288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可拆卸键盘面板结构
CN108693932A (zh) 一种计算机用防尘机箱
CN217011091U (zh) 电竞音响
CN211698516U (zh) 液晶显示屏装置
CN216490673U (zh) 一种扫描枪
CN216216978U (zh) 基于WiFi信号增强智能手机
CN210804253U (zh) 一种防震抗压的电脑机箱
CN213182027U (zh) 一种人体存在传感器以及人体存在传感系统
CN208969593U (zh) 一种可拆卸电脑散热器
CN219392960U (zh) 一种无线智能共享网络硬盘
CN203135622U (zh) 一种用于小型玩具的直流电动机
CN219392637U (zh) 一种暖手鼠标垫
CN213751752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立体显示屏模组
CN220915602U (zh) Led显示装置
CN216491479U (zh) 校园教学数据智能化采集智慧盒子
CN217789664U (zh) Wifi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518158U (zh) 一种边缘计算一体机
CN217641619U (zh) 一种电池组安装结构
CN220481739U (zh) 一种胸腔控制结构以及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