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1538U - 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1538U
CN220021538U CN202320367853.3U CN202320367853U CN220021538U CN 220021538 U CN220021538 U CN 220021538U CN 202320367853 U CN202320367853 U CN 202320367853U CN 220021538 U CN220021538 U CN 220021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
collection
branch
acquisition
signal acqui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78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涛
卫云峰
韩莉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Etc Batt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Etc Batt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Etc Battery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Etc Batter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678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1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1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1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模组技术领域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电压信号采集插件(1)连接长短不同的多根电压信号采集线,温度信号采集插件(2)连接长短不同的多根温度信号采集线,每根电压信号采集线端头分别设置电压采集端子(B),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端头分别设置温度采集端子(C),相邻采集线设置一个粘贴板(D),电池模组采集线束(6)包括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为非对称布置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有效提高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的安装简易性和可靠性、防错防呆性,提高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模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以及石油能源的衰竭,世界各国对环保要求的越来越高,促使电动汽车及混动车必将取代传统燃油车。汽车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力电池模组则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动力能源。当前,动力电池由复数个电池串并联而成,需要对其进行监测控制,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电压采集线束传递信号进行监测,以实现对电池箱的充放电管理和电池检测,从而对动力电池进行智能管理,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现有的采集线束线路多并且散乱,在电池箱组装过程中容易出现采集线路接错的现象,这就会造成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从控模块采集信息不准,引起安全事故。而且,在使用中采集线束与箱体结构存在摩擦,若不将采集线束固定在锂离子电池模组上会造成损坏将影响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有名称为“一种动力电池模组信号采集结构”、公开号为“205607434U”的技术,包括PCB基板,所述PCB基板上设有用于汇总所有采样点输出的引出线公端、用于采集采样点的温度以及电压的第一镍片和多个小于所述第一镍片的第二镍片,所述PCB基板上贴设有温度传感器。该技术没有涉及本申请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的安装简易性和可靠性、防错防呆性,提高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包括电压信号采集插件和温度信号采集插件,电压信号采集插件连接长短不同的多根电压信号采集线,温度信号采集插件连接长短不同的多根温度信号采集线,每根电压信号采集线端头分别设置电压采集端子,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端头分别设置温度采集端子,相邻的采集线设置一个粘贴板。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包括采集线束第一分支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采集线束第一分支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为非对称布置结构。
所述的电池模组上设置多个铝巴。
每根电压信号采集线的电压采集端子连接在电池模组上对应一个铝巴上;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的温度采集端子连接在电池模组上对应一个铝巴上。
所述的采集线束第一分支包括多根温度信号采集线和多根电压信号采集线,采集线束第二分支包括多根温度信号采集线和多根电压信号采集线。
所述的采集线束第一分支上设置多个粘贴板,采集线束第二分支上设置多个粘贴板。
所述的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的一个分支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分开走线,另一个分支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合拢走线。
每根电压信号采集线的电压采集端子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电池模组上对应一个铝巴上;
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的温度采集端子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电池模组上对应一个铝巴上。
所述的电压信号采集插件和温度信号采集插件分别连接电池管理系统。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采集线束包括采集线束第一分支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采集线束第一分支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设计时采用了不同走线方式:一侧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分开走线,另一侧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合拢走线,使得采集线束第一分支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为非对称的结构。这样,当采集线束和锂离子电池模组进行安装之前先布置在锂离子电池模组上,如果电压信号采集端子和温度信号采集端子连接到各自位置线长不够时,则说明安装错误,需重新调整布置方向,只需要将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翻转180°,即将采集线束第一分支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吊环位置即可。这样,相对于传统锂离子电池模组采集线束,具有防错、防呆设计,提高了生产安装的准确性和效率性,节约了人力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电压信号采集插件、多个温度信号采集插件和电池箱管理系统对应插件对插后,即可实现锂离子电池模组电压、温度的信号传输,以实现电池电压、温度等信号可靠传递给电池管理系统从控模块,最终进行动力电池智能管理。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与电池模组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B、电压采集端子;C、温度采集端子;D、粘贴板;E、采集线束第一分支;F、采集线束第二分支;1、电压信号采集插件;2、温度信号采集插件;3、温度信号采集插件Ⅰ;4、温度信号采集插件Ⅱ;5、温度信号采集插件Ⅲ;6、电池模组采集线束;26、电池模组;27、铝巴;28、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6包括电压信号采集插件1和温度信号采集插件2,电压信号采集插件1连接长短不同的多根电压信号采集线,温度信号采集插件2连接长短不同的多根温度信号采集线,每根电压信号采集线端头分别设置电压采集端子B,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端头分别设置温度采集端子C,相邻的采集线设置一个粘贴板D。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6包括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为非对称布置结构。上述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技术方案。当前,动力电池内部往往由几十上百串单体模组组成,每个单体都需要通过采集线束连接采集单体模组数据传输给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从控模块,如果采集线束在安装错误,存在问题会导致电池管理系统(BMS)从控模块采集数据异常,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造成人力、财力、时间资源上的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采集线束设计阶段就把防错、防呆考虑进去。在现有环境下,普遍的做法采集线束呈树状从主干向两侧发散,不会考虑防错,防呆问题,所以存在着线束端子安装错误,间接导致物料产品的损坏,照成物料的浪费。本实用新型实现采集线束防错防呆设计:采集线束包括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设计时采用了不同走线方式:一侧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分开走线,另一侧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合拢走线,使得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为非对称的结构。这样,当采集线束和锂离子电池模组进行安装之前先布置在锂离子电池模组上,如果电压信号采集端子和温度信号采集端子连接到各自位置线长不够时,则说明安装错误,需重新调整布置方向,只需要将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翻转180°,即将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吊环位置即可。这样,相对于传统锂离子电池模组采集线束,具有防错、防呆设计,提高了生产安装的准确性和效率性,节约了人力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电压信号采集插件1、多个个温度信号采集插件和电池箱管理系统对应插件对插后,即可实现锂离子电池模组电压、温度的信号传输,以实现电池电压、温度等信号可靠传递给电池管理系统(BMS)从控模块,最终进行动力电池智能管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有效提高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的安装简易性和可靠性、防错防呆性,提高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所述的电池模组26上设置多个铝巴27。每根电压信号采集线的电压采集端子B连接在电池模组26上对应一个铝巴27上;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的温度采集端子C连接在电池模组26上对应一个铝巴27上。上述结构,铝巴设置多个,分别用于连接对应的电压采集端子B和温度采集端子C。这样,便于实现电池模组与电池管理系统的连接。
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6包括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所述的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包括多根温度信号采集线和多根电压信号采集线,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包括多根温度信号采集线和多根电压信号采集线。上述结构,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分别布置在电池模组的不同位置,便于区分,便于连接。
所述的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上设置多个粘贴板D,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上设置多个粘贴板D。上述结构,粘贴板设置多个,并且设计在线束中,避免了生产安装时需重新安装粘贴板,方便实现粘贴板与电池模组连接,从而可靠将采集线束固定,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准确性。
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的一个分支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分开走线,另一个分支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合拢走线。上述结构,当采集线束和电池模组进行安装之前先将采集线束整体布置在锂离子电池模组上,如果电压信号采集端子和温度信号采集端子连接到各自位置的采集线线长不够时,则说明安装错误,需重新调整布置方向,只需要将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翻转180°,即将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吊环位置即可。这样,相对于传统锂离子电池模组采集线束,具有防错、防呆设计,提高了生产安装的准确性和效率性,节约了人力成本。
每根电压信号采集线的电压采集端子B通过铆钉28固定连接在电池模组26上对应一个铝巴27上;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的温度采集端子C通过铆钉28固定连接在电池模组26上对应一个铝巴27上。上述结构,铆钉实现对应的端子与对应铝巴可靠连接,连接可靠性高。
所述的电压信号采集插件1和温度信号采集插件2分别连接电池管理系统。上述结构,电池工作时,压信号采集插件1、多个个温度信号采集插件和电池箱管理系统对应插件对插后,即可实现锂离子电池模组电压、温度的信号传输,以实现电池电压、温度等信号可靠传递给电池管理系统(BMS)从控模块,最终进行动力电池智能管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粘贴板设置多个,序号分别是图1中的粘贴板7、11、13、18、21、24,粘贴板直接设计在线束中,避免生产安装时需重新安装粘贴板,极大的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准确性,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本实用新型将电压采集端子设置多个,序号分别是图1中的电压采集端子9、10、12、14、15、17、19、22、25,温度采集端子设置多个,序号分别是图1中的温度采集端子8、16、20、23,每个端子分别用铆钉固定在电池模组的对应铝巴上。与传统螺栓和焊接相比,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采集线束包括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设计时采用了不同走线方式:一侧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分开走线,另一侧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合拢走线,使得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为非对称的结构。这样,当采集线束和锂离子电池模组进行安装之前先布置在锂离子电池模组上,如果电压信号采集端子和温度信号采集端子连接到各自位置线长不够时,则说明安装错误,需重新调整布置方向,只需要将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翻转180°,即将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吊环位置即可。这样,相对于传统锂离子电池模组采集线束,具有防错、防呆设计,提高了生产安装的准确性和效率性,节约了人力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电压信号采集插件、多个温度信号采集插件和电池箱管理系统对应插件对插后,即可实现锂离子电池模组电压、温度的信号传输,以实现电池电压、温度等信号可靠传递给电池管理系统从控模块,最终进行动力电池智能管理。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模组采集线束(6)包括电压信号采集插件(1)和温度信号采集插件(2),电压信号采集插件(1)连接长短不同的多根电压信号采集线,温度信号采集插件(2)连接长短不同的多根温度信号采集线,每根电压信号采集线端头分别设置电压采集端子(B),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端头分别设置温度采集端子(C),相邻采集线设置一个粘贴板(D),电池模组采集线束(6)包括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为非对称布置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模组(26)上设置多个铝巴(2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电压信号采集线的电压采集端子(B)连接在电池模组(26)上对应一个铝巴(27)上;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的温度采集端子(C)连接在电池模组(26)上对应一个铝巴(2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包括多根温度信号采集线和多根电压信号采集线,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包括多根温度信号采集线和多根电压信号采集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上设置多个粘贴板(D),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上设置多个粘贴板(D)。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线束第一分支(E)和采集线束第二分支(F)的一个分支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分开走线,另一个分支是温度信号采集线和电压信号采集线合拢走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电压信号采集线的电压采集端子(B)通过铆钉(28)固定连接在电池模组(26)上对应一个铝巴(27)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温度信号采集线的温度采集端子(C)通过铆钉(28)固定连接在电池模组(26)上对应一个铝巴(27)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信号采集插件(1)和温度信号采集插件(2)分别连接电池管理系统。
CN202320367853.3U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 Active CN220021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7853.3U CN220021538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7853.3U CN220021538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1538U true CN220021538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69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7853.3U Active CN220021538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15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51430U (zh) 电池模组电压采集组件及具有该电压采集组件的电池模组
CN102087345A (zh) 一种电池电流传感器故障诊断控制方法
CN110588412A (zh) 电动汽车模块化充电桩系统
CN205282602U (zh) 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的信息采集装置
CN220021538U (zh) 一种电池模组采集线束结构
CN214313459U (zh)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采样组件
CN210576302U (zh) 一种无线通讯电池管理系统
CN112803196A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压巡检系统的电气连接结构
CN216851896U (zh) 一种新型光伏电池接线盒装置
CN215266594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CN211829053U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的信息采集系统
CN206976745U (zh) 一种矿山车通用中控配电盒
CN106405275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从控模块的测试系统和方法
CN205388982U (zh) 导电接触端结构及电池模块
CN213007646U (zh) 电池的信号采集装置、电池包和汽车
CN209280892U (zh) 基于fpc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组信号采集设备
CN204649937U (zh) 一种电池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电路、采集器
CN114220998A (zh) 电压巡检插件、带电压巡检部的单电池以及电压巡检装置
CN206489239U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线束的检测装置
CN111162733A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故障检测系统
CN112259921A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电路板
CN212933766U (zh) 一种物联网电力参数采集器
CN218858216U (zh) 一种单电池巡检装置、燃料电池系统及新能源车辆
CN219892233U (zh) 一种蓄电池组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系统设备
CN217158295U (zh) 一种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