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9290U - 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9290U
CN220019290U CN202322720775.3U CN202322720775U CN220019290U CN 220019290 U CN220019290 U CN 220019290U CN 202322720775 U CN202322720775 U CN 202322720775U CN 220019290 U CN220019290 U CN 220019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tested
driving mechanism
liquid
te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207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晓葵
秦银银
张家燕
李中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yuan Material Fo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yuan Material Fo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yuan Material Fo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yuan Material Fo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207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9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9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9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浸润性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包括:承载装置,承载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并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盘以及置于转盘上的隔膜固定结构,多个隔膜固定结构间隔设于转盘上,适于固定待测隔膜,转盘上设有测试位置;滴液装置,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滴液机构,滴液机构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以向待测隔膜上定量滴液;图像获取装置,适于获取位于测试位置上的待测隔膜的图像,图像获取装置和滴液机构位于转盘的同一侧。可提高待测隔膜的平整度,保证液滴扩散效果;可以预先固定安放好多个待测隔膜,提高测试效率,又因是定量滴液,可保证液滴大小一致,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Description

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浸润性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锂电池隔膜的主要性能指标主要包括理化特性、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其电化学性能。其中,理化特性与厚度、孔隙率、平均孔径大小与孔径分布、透气性、曲折度、浸润性、吸液率、化学稳定性这八个参数有关。
现有技术中,对隔膜进行浸润性测试以获得浸润性参数的过程主要依赖人工,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测隔膜的两端搭在呈H形的隔膜放置架的两竖杆上,不与横杆接触,使待测隔膜样品位于放大镜视野下;
调节好放大镜的焦距,区分出图像中待测隔膜的MD、TD方向;
手动将电解液滴到待测隔膜样品上;
液滴滴到待测隔膜上后立即开始计时,并通过图像显示分析仪拍摄液滴在待测隔膜上的形态,记录液滴在待测隔膜上沿MD方向和TD方向上的尺寸,分别记录为MD0和TD0
间隔一段时间后,记录液滴在待测隔膜上沿MD方向和TD方向上的尺寸,分别记录为MD1和TD1
比较MD1和MD0的差值获取液滴在待测隔膜上沿MD方向的扩散数值,同时,比较TD1和TD0的差值获取液滴在待测隔膜上沿TD方向的扩散数值,MD方向的扩散数值和TD方向的扩散数值作为待测隔膜的浸润性能数据。
然而,上述的隔膜浸润性测试的不足之处在于:
1、利用待测隔膜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向下的形变使待测隔膜搭在隔膜放置架上,未对其进行固定,导致待测隔膜的中部会向下凹陷,进而影响液滴的扩散;
2、手动滴液会因每个操作人员力度的不同,易导致滴至待测隔膜上的液滴的大小出现不同;
3、只有一个隔膜放置架,需要等前一待测隔膜测完后,才能对后一待测隔膜进行定位放置,导致测试效率低。
鉴于上述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隔膜浸润性的测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隔膜测试过程中,待测隔膜未固定,中部易凹陷,影响液滴扩散,手动向待测隔膜上滴液易导致液滴大小不一,只有一个隔膜放置架,测试效率低,从而提供一种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
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由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并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盘以及置于所述转盘上的隔膜固定结构,多个所述隔膜固定结构间隔设于所述转盘上,适于固定待测隔膜,所述转盘上设有测试位置;
滴液装置,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滴液机构,所述滴液机构由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以向所述待测隔膜上定量滴液;
图像获取装置,适于获取位于所述测试位置上的所述待测隔膜的图像,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和所述滴液机构位于所述转盘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隔膜固定结构包括支撑座以及与所述支撑座相扣合的卡扣机构,所述支撑座顶面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有让位结构,所述支撑座上对应所述待测隔膜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外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缺口,所述卡扣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固定杆、以及连接于两所述固定杆之间弹簧,所述弹簧拉拢两所述固定杆分别扣入两所述缺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待测隔膜的宽度值。
进一步地,在所述待测隔膜的的宽度方向上,所述让位结构的宽度值大于所述待测隔膜的宽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容纳槽,所述支撑座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容纳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朝向所述转盘顶面的一侧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容纳槽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控制分析装置,所述控制分析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分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转盘转动,使所述待测隔膜到达或远离所述测试位置,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沿第一方向动作,使所述滴液机构滴液,所述控制模块还控制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所述图像,所述分析模块接收并分析所述图像,以得到液滴在所述待测隔膜上的浸润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滴液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连接的连接臂,所述滴液机构装设于所述连接臂上,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连接臂移动,使所述滴液机构到达或远离对应的所述待测隔膜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的中部设有盛液器,适于盛放供所述滴液机构吸取的电解液,所述滴液机构为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的推杆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使所述注射器从所述盛液器内吸取所述电解液。
进一步地,所述滴液装置还包括第四驱动机构,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四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滴液机构竖向升降,以带动所述滴液机构离开或伸入所述盛液器中。
进一步地,所述隔膜固定结构为由第五驱动机构驱动以相互靠拢或分开的两夹爪,两所述夹爪适于分别固定所述待测隔膜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以使所述待测隔膜展平,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五驱动机构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隔膜固定结构为相对设置的两夹子,所述夹子固定于所述转盘上,且两所述夹子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待测隔膜的长度尺寸相适配,两所述夹子适于分别固定所述待测隔膜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以使所述待测隔膜展平。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包括承载装置、滴液装置以及图像获取装置;承载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并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盘以及置于转盘上的多个隔膜固定结构,多个隔膜固定结构间隔设于转盘上,适于固定待测隔膜,转盘上设有测试位置;滴液装置包括第二驱动机构以及滴液机构,滴液机构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以定量滴液至待测隔膜上;图像获取装置适于获取位于测试位置上的待测隔膜的图像,这样一来,可借助隔膜固定结构将待测隔膜固定好,提高待测隔膜的平整度,进而保证液滴扩散效果,另外,由于在转盘上设有多个隔膜固定结构,可以将多个待测隔膜固定好后再开始测试,以便在测试时待测隔膜能及时到达测试位置,提高测试效率,再者,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滴液机构定量向待测隔膜上滴液,可避免手动滴液导致的液滴大小不一的问题,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隔膜固定结构包括支撑座以及与支撑座相扣合的卡扣机构,支撑座顶面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有让位结构,支撑座上对应待测隔膜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外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缺口,卡扣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固定杆、以及连接于两固定杆之间的弹簧,弹簧拉拢两固定杆分别扣入两缺口中,这样一来,可以固定好待测隔膜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固定杆的长度值大于或等于待测隔膜的宽度值,这样一来,待测隔膜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可完全被压住,进一步保证待测隔膜的平整度。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在待测隔膜的宽度方向上,让位结构的宽度值大于待测隔膜的宽度值,这样一来,可避免待测隔膜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与支撑座相接触,进而降低外物接触对液滴扩散效果的影响,保证液滴的扩散效果。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测试系统还包括控制分析装置,控制分析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分析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带动转盘转动,使待测隔膜到达或远离测试位置,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机构沿第一方向动作,使滴液机构滴液,控制模块还控制图像获取装置获取图像,分析模块接收并分析图像,以得到液滴在待测隔膜上的浸润数据,这样一来,可提高整个测试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转盘的中部设有盛液器,适于盛放供滴液机构吸取的电解液,滴液机构为注射器,注射器的推杆与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机构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使注射器从盛液器内吸取电解液,这样一来,可由控制模块控制滴液机构自动吸取电解液,实现电解液的自动补充,进一步提高测试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滴液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以及与第三驱动机构连接的连接臂,滴液机构装设于连接臂上,控制模块控制第三驱动机构带动连接臂移动,使滴液机构到达或远离对应的待测隔膜上方,这样一来,在需要时,滴液机构才会出现在待测隔膜的上方,不需要滴液时,滴液机构可远离待测隔膜,避免影响图像获取装置获取图像,提高测试的便捷性和自动化程度。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隔膜固定结构为相对设置的两夹子,夹子固定于转盘上,且两夹子之间的间距与待测隔膜的长度尺寸相适配,两夹子适于分别固定待测隔膜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以使待测隔膜展平,这样一来,可简化隔膜固定结构的结构,降低成本。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隔膜固定结构为由第五驱动机构驱动以相互靠拢或分开的两夹爪,两夹爪适于分别固定待测隔膜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以使待测隔膜展平,控制模块控制第五驱动机构动作,这样一来,对待测隔膜的展开力度稳定,可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承载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隔膜固定结构的支撑座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隔膜固定结构的支撑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隔膜固定结构的卡扣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转盘上的容纳槽和让位槽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隔膜固定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隔膜固定结构再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五驱动机构和夹爪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承载装置;10、待测隔膜;11、第一驱动机构;12、转盘;13、容纳槽;14、让位槽;141、引导结构;15、测试位置;21、支撑座;211、让位结构;212、缺口;22、卡扣机构;221、固定杆;222、弹簧;3、滴液装置;31、连接臂;32、滴液机构;4、图像获取装置;5、控制分析装置;6、盛液器;8、夹子;9a、第五驱动机构;9b、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包括承载装置1、滴液装置3、图像获取装置4、以及控制分析装置5。在本实施例中,图像获取装置4为CCD显微镜,用以获取位于下述测试位置15上的待测隔膜10的图像。CCD是Charge-Coupled Device的缩写,即电荷耦合器件。下面将以图像获取装置4为CCD显微镜进行介绍。
承载装置1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1、由第一驱动机构11驱动并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盘12以及多个隔膜固定结构。多个隔膜固定结构间隔设于转盘12上,以固定待测隔膜10,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隔膜固定结构沿转盘12的周向等间距设置。转盘12上设有位于CCD显微镜正下方的测试位置15。第一驱动机构11上安装有编码器,用于感应转盘12的位置,因此,可以更加精准的控制转盘12的转动角度,使待测隔膜10到达测试位置15。沿转盘12的周向等间距在转盘12上开设有多个容纳槽13。容纳槽13呈口形,自转盘12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容纳槽13朝向转盘12顶面的一侧设有让位槽14,以便为操作手放置隔膜固定结构于容纳槽13内提供让位空间,让位槽14与容纳槽13相连通。容纳槽13的深度大于让位槽14的深度,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13的深度为5mm,让位槽14的深度为3mm,当然,容纳槽13和让位槽14的深度也可以为其他数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另外,让位槽14的侧壁向容纳槽13内倾斜形成引导结构141,以便引导隔膜固定结构的放置。转盘12的中部还设有盛液器6,盛液器6内盛放电解液。
由于在转盘12上设有多个隔膜固定结构,这样一来,借助隔膜固定结构可将待测隔膜10固定好,提高待测隔膜10的平整度,进而降低因待测隔膜10不平整而产生的对液滴扩散的不利影响,再者,由于在转盘12上设有多个隔膜固定结构,可以将多个待测隔膜10提前固定好后再开始测试,以便在测试时待测隔膜10能及时到达测试位置15,提高测试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隔膜固定结构包括支撑座21、以及与支撑座21相扣合的卡扣机构22。支撑座21呈正方体状,中部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让位结构211,使支撑座21的横截面呈回字型。支撑座21的表面光滑平整,支撑座21的高度为5mm,外部尺寸为70mm×70mm,内部的让位结构211的尺寸为60mm×60mm。支撑座21上至少在对应待测隔膜10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外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缺口21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1四面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圆弧形的缺口212,缺口212的半径为1mm,缺口212设于外侧壁的中部。在本实施例中,待测隔膜10被裁成100mm×50mm的规格,这样一来,待测隔膜10置于支撑座21上后,待测隔膜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不与支撑座21上对应的两侧搭接,仅待测隔膜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支撑座21上对应的两侧搭接,减少因外物接触而影响液滴在待测隔膜10上的扩散效果。当然,支撑座21、让位结构211、缺口212、以及待测隔膜10的尺寸也可以为其他数值,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卡扣机构2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固定杆221、以及连接于两固定杆221之间且间隔设置的两弹簧222。固定杆221的长度值不小于待测隔膜10的宽度值,且两弹簧222依靠弹性恢复力拉拢两固定杆221分别扣入两缺口212中,这样一来,可使待测隔膜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被对应的固定杆221和缺口212配合整个压住,保证待测隔膜10的平整度,避免待测隔膜10的中部出现凹陷而影响液滴在待测隔膜10上的扩散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弹簧222的数量也可仅为一个。
当然,隔膜固定结构还可为相对设置的两夹子8,如图7所示,转盘12不用开设容纳槽13。两夹子8分别固定于转盘12上,且两夹子8之间的间距与待测隔膜10的长度尺寸相适配,优选地,夹子8长度值不小于待测隔膜10的宽度值,使用时,先将待测隔膜10的一端用一个夹子8夹住,再将待测隔膜10扯平整,而后将待测隔膜10的另一端用另一夹子8固定,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待测隔膜10的平整度,并且可简化隔膜固定结构的结构,降低成本。
或者,隔膜固定结构为由第五驱动机构9a驱动以相互靠拢或分开的两夹爪9b,转盘12不用开设容纳槽13,如图8所示。下述的控制模块控制第五驱动机构9a动作,这样一来,对待测隔膜10的展开力度稳定,可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优选地,夹爪9b的长度值不小于待测隔膜10的宽度值,使用时,先将待测隔膜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由夹爪9b夹住,启动第五驱动机构9a,调节两夹爪9b之间的间距,使待测隔膜10平整。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驱动机构9a为气缸,当然,也可以为电机。
滴液装置3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滴液机构32,滴液机构32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以向待测隔膜10上定量滴液。在本实施例中,滴液机构32为注射器,注射器可采用5ul、10ul、25ul和50ul容积的注射器。注射器的推杆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控制分析装置5的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机构沿第一方向动作,以推动推杆朝注射器的针筒内移动,使液滴滴出,一次滴向待测隔膜10的液滴体积为0.5ul到50ul。当然,每次滴液的体积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滴液机构32干扰CCD显微镜的观察,不需要向待测隔膜10滴液时,滴液机构32需要退出CCD显微镜的观察区,具体实现方式为:滴液装置3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以及与第三驱动机构连接的连接臂31,滴液机构32装设于连接臂31上,控制模块控制第三驱动机构带动连接臂31移动,使滴液机构32到达或远离对应的待测隔膜10上方,这样一来,在需要时,滴液机构32才会出现在待测隔膜10的上方,不需要滴液时,滴液机构32可远离待测隔膜10,避免影响图像获取装置4获取图像,提高测试的便捷性和自动化程度。当然,滴液机构32的位置也可固定不动,此时,需要将滴液机构32临近CCD显微镜的一侧设置,在待测隔膜10到达CCD显微镜正下方之前,将电解液滴至待测隔膜10上。
具体地,滴液机构32为注射器,注射器的推杆与前述的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机构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将带动推杆向针筒外移动,以便滴液机构32从盛液器6内吸取电解液。当然,为了便于滴液机构32下降以从盛液器6中吸液,以及完成吸液后上升,还需要设置与滴液机构32相连的第四驱动机构,以实现滴液机构32相对连接臂31的升降。
CCD显微镜通过固定架固定装设于转盘12的上方,CCD显微镜和滴液机构32位于转盘12的同一侧。CCD显微镜具有自动录像和拍照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在图1视角下,在竖向方向上,CCD显微镜所在的位置高出滴液装置3所在的位置,以免滴液机构32运动过程中与CCD显微镜发生干涉。CCD显微镜的镜头朝向转盘12,以便观察待测隔膜10。CC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0.5倍至10倍,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控制分析装置5包括控制模块和分析模块。控制模块控制CCD显微镜获取图像,并且,控制模块可以控制CCD显微镜自动调节放大倍数,使图像清晰。分析模块接受并分析图像,并且,由于CCD显微镜带有自动标定功能,这样一来,图像分析模块上显示的图像自带尺寸标注,可提高测试的便捷性。
由于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11、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第五驱动机构9a、CCD显微镜以及分析模块电性连接,且控制模块内置有相应的控制程序,根据控制程序指令,可以实现测试的自动化。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的工作过程:
将待测隔膜10置于支撑座21上,用一个固定杆221将待测隔膜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压在一个缺口212中,整平待测隔膜10,拉动另一固定杆221扣入另一缺口212中,依靠两弹簧222的弹性恢复力将两固定杆221相互拉拢扣入两缺口212中,实现对待测隔膜10的固定;
将各隔膜固定结构装入对应的容纳槽13中,使待测隔膜10的顶部露出容纳槽13;
向盛液器6中加入充足的电解液,将注射器装在连接臂31上;
调好CC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1动作,带动转盘12转动,以带动隔膜固定结构上的待测隔膜10到达CCD显微镜的正下方,也即到达测试位置15;
控制模块控制第四驱动机构动作,带动注射器下降伸入电解液中,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机构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以带动推杆向针筒外移动,以便注射器从盛液器6中吸取电解液,吸取完后,控制模块控制第四驱动机构反向动作,带动滴液机构32上升;
控制模块控制第三驱动机构动作,通过连接臂31带动滴液机构32到达待测隔膜10的正上方;
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机构沿第一方向动作,带动推杆朝针筒内移动,将定量的液滴滴至待测隔膜10上,由于是定量滴液,可避免手动滴液导致的液滴大小不一的问题,进而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控制模块控制第三驱动机构反向动作,带动滴液机构32离开CCD显微镜的观察区并到达盛液器6的上方,等待下次吸液,当然,滴液机构32也可以在向待测隔膜10上多次滴液后,进行一次吸液动作;本实施例中,滴液机构32从开始滴液到回到盛液器6上方的过程,控制在3s内完成,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时长,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
滴液同时,控制模块控制CCD显微镜开始录像,图像传送至分析模块;当然,也可以采用拍照的形式获取图像,优选地,1帧/S;待目标时间间隔后,停止录像,此目标时间间隔可通过控制模块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时间间隔为5min,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时长,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不管是录像得到图像还是拍照得到图像,统一称之为获取图像;
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1继续转动,带动转盘12继续转动,以带动被CCD显微镜观察过的待测隔膜10离开测试位置15,下一待测隔膜10进入测试位置15,逐次完成各待测隔膜10浸润图像的录制;
由分析模块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视频中图像的灰度计算出液滴在待测隔膜10上浸润的面积,进而得到待测隔膜10的浸润数据;其中,根据图像灰度计算图像的面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也可以观察一个待测隔膜10后,立即由分析模块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此待测隔膜10的浸润性数据后,再进行下一待测隔膜10的测试。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浸润面积来反应待测隔膜10的浸润性能,相比通过MD、TD方向上的扩散值来反应待测隔膜10的浸润性能而言,更加准确,毕竟液滴在待测隔膜10上扩散的过程中形成的图像并非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2)

1.一种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包括:
承载装置(1),所述承载装置(1)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1)、以及由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驱动并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盘(12)以及置于所述转盘(12)上的多个隔膜固定结构,多个所述隔膜固定结构间隔设于所述转盘(12)上,适于固定待测隔膜(10),所述转盘(12)上设有测试位置(15);
滴液装置(3),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滴液机构(32),所述滴液机构(32)由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以向所述待测隔膜(10)上定量滴液;
图像获取装置(4),适于获取位于所述测试位置(15)上的所述待测隔膜(10)的图像,所述图像获取装置(4)和所述滴液机构(32)位于所述转盘(12)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固定结构包括支撑座(21)以及与所述支撑座(21)相扣合的卡扣机构(22),所述支撑座(21)顶面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有让位结构(211),所述支撑座(21)上对应所述待测隔膜(10)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外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缺口(212),所述卡扣机构(2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固定杆(221)、以及连接于两所述固定杆(221)之间的弹簧(222),所述弹簧(222)拉拢两所述固定杆(221)分别扣入两所述缺口(21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21)的长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待测隔膜(10)的宽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测隔膜(10)的宽度方向上,所述让位结构(211)的宽度值大于所述待测隔膜(10)的宽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2)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容纳槽(13),所述支撑座(21)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容纳槽(13)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3)朝向所述转盘(12)顶面的一侧设有让位槽(14),所述让位槽(14)与所述容纳槽(13)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控制分析装置(5),所述控制分析装置(5)包括控制模块和分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转盘(12)转动,使所述待测隔膜(10)到达或远离所述测试位置(15),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沿第一方向动作,使所述滴液机构(32)滴液,所述控制模块还控制所述图像获取装置(4)获取所述图像,所述分析模块接收并分析所述图像,以得到液滴在所述待测隔膜(10)上的浸润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液装置(3)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连接的连接臂(31),所述滴液机构(32)装设于所述连接臂(31)上,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连接臂(31)移动,使所述滴液机构(32)到达或远离对应的所述待测隔膜(10)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2)的中部设有盛液器(6),适于盛放供所述滴液机构(32)吸取的电解液,所述滴液机构(32)为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的推杆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使所述注射器从所述盛液器(6)内吸取所述电解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液装置还包括第四驱动机构,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滴液机构(32)竖向升降,以带动所述滴液机构(32)离开或伸入所述盛液器(6)中。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固定结构为由第五驱动机构(9a)驱动以相互靠拢或分开的两夹爪(9b),两所述夹爪(9b)适于分别固定所述待测隔膜(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以使所述待测隔膜(10)展平,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五驱动机构(9a)动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固定结构为相对设置的两夹子(8),所述夹子(8)固定于所述转盘(12)上,且两所述夹子(8)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待测隔膜(10)的长度尺寸相适配,两所述夹子(8)适于分别固定所述待测隔膜(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以使所述待测隔膜(10)展平。
CN202322720775.3U 2023-10-11 2023-10-11 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 Active CN220019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20775.3U CN220019290U (zh) 2023-10-11 2023-10-11 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20775.3U CN220019290U (zh) 2023-10-11 2023-10-11 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9290U true CN220019290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5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20775.3U Active CN220019290U (zh) 2023-10-11 2023-10-11 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9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19290U (zh) 隔膜浸润性的测试系统
CN107764698A (zh) 一种亲水多孔材料润湿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KR101279062B1 (ko) 강판 수소 투과 시험 장치
US10514339B2 (en) Test strip analyser having frame with movable support and test strip carrier
WO2022217397A1 (zh) 一种便于上下料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JPH04228062A (ja) 接種器及び組立体
CN207516204U (zh) 一种亲水多孔材料润湿性能的测试装置
CN112858106A (zh) 一种液滴接触角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CN209416274U (zh) 一种电池内部尺寸测量装置
CN11246171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浸润性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1239004A (zh) 一种用于测量透明固定样品的液固界面作用状态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9612969B (zh) 一种可用于长余辉发光物的光色测量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20568608U (zh) 一种锂电池隔膜浸润性检测装置
CN218766618U (zh) 一种液面分层检测装置及实验设备
CN110940397A (zh) 多功能玻璃量器自动检定装置及检定方法
CN110595368A (zh) 片式结构产品aoi检测设备
CN219369777U (zh) 血型检测仪
CN219201628U (zh) 血型检测仪
CN213632608U (zh) 镜头模组距离测试治具
CN217237647U (zh) 一种纺织品水滴扩散测试装置
CN219482708U (zh) 一种生物医药点液平台
CN220040467U (zh) 血型检测仪
CN220381008U (zh) 一种纸的耐油度的检测装置
CN216525735U (zh) 一种高精度的藏茶氟含量检测装置
CN219816043U (zh) 一种自动滴加血型试剂的混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