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7559U - 一种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7559U
CN220017559U CN202321659009.4U CN202321659009U CN220017559U CN 220017559 U CN220017559 U CN 220017559U CN 202321659009 U CN202321659009 U CN 202321659009U CN 220017559 U CN220017559 U CN 220017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fi
side plate
block
stopper
dehumid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90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嘉明
王青松
贾彬
宗冬友
陈明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90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7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7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7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湿机,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除湿机包括蜗壳、WIFI组件和显示盒。蜗壳外设置有限位结构,WIFI组件与限位结构配合,限位结构用于对WIFI组件进行限位,显示盒与WIFI组件间隔设置,WIFI组件设置有电源线,电源线与显示盒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机由于采用了与限位结构配合且与显示盒间隔设置的WIFI组件,所以能够防止WIFI组件受到电路干扰,保证WIFI组件接收遥控信号的精度,避免遥控功能失效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潮湿的地区或者阴雨连绵不断的季节,室内空气湿度较高,通常需要用到除湿机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以提高体感舒适度。为了提高除湿机的功能性,很多厂家在除湿机上设置有WIFI遥控功能,以使用户能够通过手机远距离控制除湿机启动或者暂停,方便实用,但是现在这种带遥控功能的除湿机中的WIFI模块都是集成在显示盒的电路板上的,电路板会对WIFI模块的运行产生电路干扰,影响WIFI模块接收遥控信号的精度,甚至导致WIFI模块无法接收遥控信号的情况发生,造成遥控功能失效,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防止WIFI组件受到电路干扰,保证WIFI组件接收遥控信号的精度,避免遥控功能失效的情况发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蜗壳、WIFI组件和显示盒,蜗壳外设置有限位结构,WIFI组件与限位结构配合,限位结构用于对WIFI组件进行限位,显示盒与WIFI组件间隔设置,WIFI组件设置有电源线,电源线与显示盒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机由于采用了与限位结构配合且与显示盒间隔设置的WIFI组件,所以能够防止WIFI组件受到电路干扰,保证WIFI组件接收遥控信号的精度,避免遥控功能失效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WIFI组件包括WIFI接头和WIFI模块,WIFI模块插接于WIFI接头上,WIFI接头设置有电源线,WIFI接头和WIFI模块均与限位结构配合。限位结构能够同时对WIFI接头和WIFI模块进行限位,以提高限位效果,保证WIFI接头和WIFI模块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挡块、第二挡块和承载块,其中,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WIFI接头设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第一挡块、第二挡块和承载块均设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WIFI接头设置于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之间,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设置,承载块抵持于WIFI接头的下端。承载块用于对WIFI接头进行支撑,以防止WIFI接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脱出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挡块设置于第二挡块靠近蜗壳的一侧,第一挡块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第二挡块连接于第一侧板和/或第二侧板上,承载块连接于第一侧板和/或第二侧板上。以在保证对WIFI接头的限位效果的同时提高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强度,防止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发生变形。
进一步地,WIFI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平直部和缩口部,缩口部设置于平直部的下方,平直部贴合设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且贴合设置于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之间,缩口部设置有缩口斜面,承载块设置有承载斜面,缩口斜面与承载斜面抵持。承载块既能够通过承载斜面和缩口斜面的配合对缩口部进行支撑,又能够通过承载斜面和缩口斜面的配合对缩口部进行限位,稳定可靠,限位效果好。
进一步地,缩口斜面和承载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缩口斜面相对于设置于缩口部的两侧,每个缩口斜面与一个承载块的承载斜面抵持,第一挡块连接于两个承载块之间。以在保证对WIFI接头的支撑限位效果的同时提高两个承载块的强度,防止两个承载块发生变形。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抵持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间隔设置,抵持块连接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WIFI模块设置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且与抵持块抵持。以提高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强度,防止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发生变形,并且抵持块能够对WIFI模块进行限位,以保证WIFI模块与WIFI接头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便于进行WIFI模块的插接或者拆卸。
进一步地,抵持块的端部凸设有止挡部,止挡部抵持于WIFI模块的顶端。以在竖直方向上对WIFI模块进行限位,避免WIFI模块发生松动,防止WIFI模块向上意外脱离WIFI接头,保证WIFI模块与WIFI接头连接的可靠性,从而提高除湿机遥控功能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蜗壳相邻设置有顶壁和侧壁,限位结构设置于侧壁外,顶壁开设有用于供空气吹出的出风口,顶壁沿其所在平面延伸设置有延伸板,显示盒安装于延伸板上。以实现显示盒与WIFI组件的间隔设置,并且便于进行显示盒与WIFI组件的拆装作业。
进一步地,除湿机还包括外壳和盖板,蜗壳安装于外壳内,盖板盖设于外壳上,盖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格栅部和面板部,格栅部设置于出风口的上方,面板部设置于显示盒的上方。格栅部用于防止外界物体伸入出风口,提高安全性,用户能够通过面板部对显示盒进行操控,以实现人机交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除湿机的爆炸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除湿机中WIFI组件与蜗壳的限位结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除湿机中蜗壳的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除湿机中WIFI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除湿机中蜗壳与盖板连接的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除湿机;110-蜗壳;111-出风口;112-限位结构;1121-第一侧板;1122-第二侧板;1123-第一挡块;1124-第二挡块;1125-承载块;1126-承载斜面;1127-第一限位块;1128-第二限位块;1129-抵持块;1130-止挡部;114-顶壁;115-侧壁;116-延伸板;120-WIFI组件;121-电源线;122-WIFI接头;123-WIFI模块;124-平直部;125-缩口部;126-缩口斜面;130-显示盒;140-外壳;150-盖板;151-格栅部;152-面板部;170-蒸发器;180-冷凝器;190-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100,用于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其能够防止WIFI组件120受到电路干扰,保证WIFI组件120接收遥控信号的精度,避免遥控功能失效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除湿机100放置于室内,除湿机100能够将室内空气吸入后对其进行除湿处理,再将除湿后的空气向室内排出,以达到对室内空气的除湿效果。具体地,除湿机100具有WIFI遥控功能,用户能够通过手机远距离控制除湿机100启停,或者调整除湿机100的运行状态,方便实用,用户体验感好。
除湿机100包括蜗壳110、WIFI组件120、显示盒130、外壳140和盖板150。蜗壳110安装于外壳140内,蜗壳110设置有出风口111,蜗壳110用于对出风气流进行导向,并使出风气流从出风口111吹至室内。显示盒130与WIFI组件120间隔设置,且均安装于蜗壳110上,显示盒130与WIFI组件120电连接,显示盒130用于显示除湿机100的运行参数,并且通过设置按键的方式实现人机交互,WIFI组件120用于接收遥控信号,并将该遥控信号传递至显示盒130,以实现对除湿机100的遥控功能。盖板150盖设于外壳140上,以对外壳140内的零部件进行遮蔽和保护,提高整个除湿机100的美观度。
具体地,蜗壳110外设置有限位结构112,WIFI组件120与限位结构112配合,限位结构112用于对WIFI组件120进行限位,以固定WIFI组件120与蜗壳110的相对位置,防止WIFI组件120脱离蜗壳110。显示盒130与WIFI组件120间隔设置,WIFI组件120设置有电源线121,WIFI组件120通过电源线121与显示盒130连接,以实现显示盒130与WIFI组件120的电连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这样一来,由于显示盒130与WIFI组件12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所以显示盒130的电路板不会对WIFI组件120的运行产生电路干扰,保证WIFI组件120接收遥控信号的精度,避免WIFI组件120无法接收遥控信号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遥控功能失效的情况发生,提升用户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除湿机100还包括离心风机(图未示)、蒸发器170、冷凝器180、压缩机190和节流装置(图未示)。离心风机安装于蜗壳110内,离心风机用于产生负压,以带动空气流动,从而形成出风气流。蒸发器170、冷凝器180、压缩机190和节流装置均安装于外壳140内,蒸发器170与冷凝器180间隔设置,冷凝器180设置于蒸发器170和蜗壳110之间,离心风机用于带动空气依次穿过蒸发器170和冷凝器180,并通过蜗壳110流至室内,在此过程中,蒸发器170和冷凝器180共同作用,以对穿过的空气进行除湿处理,达到除湿且不影响室内温度的效果。
进一步地,压缩机190、冷凝器180、节流装置和蒸发器170首尾相连,且组合形成冷媒流路,以供冷媒流动。在冷媒流动的过程中,压缩机190用于对冷媒进行压缩,并将得到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输送至冷凝器180;冷凝器180用于对冷媒进行换热,以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降温变为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并使其流向节流装置;节流装置用于对冷媒进行节流,以将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变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并使其流向蒸发器170;蒸发器170用于对冷媒进行换热,以将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变为低压的气态冷媒,并使其流回压缩机190。在此过程中,离心风机产生负压,以将室内空气吸入外壳140,并依次穿过蒸发器170和冷凝器180,形成出风气流,最终通过蜗壳110的出风口111向外吹出,以实现除湿功能。
具体地,在出风气流穿过蒸发器170的过程中,蒸发器170中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吸收出风气流的热量,以使出风气流中的湿气凝结在蒸发器170上并形成凝露,此时出风气流降温,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升温形成低压的气态冷媒,实现除湿功能。在出风气流穿过冷凝器180的过程中,出风气流吸收冷凝器180中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的热量,此时出风气流升温(恢复至接近室内温度),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降温形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这样一来,由于出风气流在一次穿过蒸发器170和冷凝器180的过程中先降温再升温,最后达到接近室内温度的程度,所以从出风口111吹出的出风气流并不会对室内温度造成太大影响,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照图3,WIFI组件120包括WIFI接头122和WIFI模块123。WIFI模块123插接于WIFI接头122上,以实现WIFI接头122和WIFI模块123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对WIFI模块123进行更换或者维护。具体地,WIFI接头122设置有电源线121,WIFI接头122通过电源线121与显示盒130连接,以实现WIFI模块123与显示盒130的电连接,便于进行信号传输。WIFI接头122和WIFI模块123均与限位结构112配合,限位结构112能够同时对WIFI接头122和WIFI模块123进行限位,以提高限位效果,保证WIFI接头122和WIFI模块123安装的稳定性。
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限位结构112包括第一侧板1121、第二侧板1122、第一挡块1123、第二挡块1124和承载块1125,第一侧板1121、第二侧板1122、第一挡块1123、第二挡块1124和承载块1125组合形成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对WIFI接头122进行限位。其中,第一侧板1121和第二侧板1122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WIFI接头122设置于第一侧板1121和第二侧板1122之间,第一侧板1121和第二侧板1122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对WIFI接头122进行限位;第一挡块1123和第二挡块1124均设置于第一侧板1121和第二侧板1122之间,第一挡块1123和第二挡块1124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WIFI接头122设置于第一挡块1123和第二挡块1124之间,第一挡块1123和第二挡块1124用于在第二方向上对WIFI接头122进行限位;承载块1125设置于第一侧板1121和第二侧板1122之间,承载块1125抵持于WIFI接头122的下端,承载块1125用于对WIFI接头122进行支撑,以防止WIFI接头122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脱出第一挡块1123和第二挡块1124之间。
具体地,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设置,第一侧板1121、第二侧板1122、第一挡块1123和第二挡块1124共同作用,以对WIFI接头122四个方向的自由度进行限制,防止WIFI接头122发生松动,提高对WIFI接头122的限位效果,保证WIFI接头122安装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除湿机100竖直设置,承载块1125在竖直方向上对WIFI接头122进行支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竖直方向相互垂直,以进一步地提高对WIFI接头122的限位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挡块1123设置于第二挡块1124靠近蜗壳110的一侧,即第一挡块1123相对靠近蜗壳110设置,第二挡块1124相对远离蜗壳110设置。具体地,第一挡块1123连接于第一侧板1121和第二侧板1122之间,以在保证对WIFI接头122的限位效果的同时提高第一侧板1121和第二侧板1122的强度,防止第一侧板1121和第二侧板1122发生变形。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块1123贴合设置于蜗壳110外,第一挡块1123起到加强筋的作用,第一侧板1121、第一挡块1123和第二侧板1122共同围成U形,以进一步地提高第一侧板1121和第二侧板1122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挡块1124连接于第一侧板1121和/或第二侧板1122上,承载块1125连接于第一侧板1121和/或第二侧板1122上,以便于生产加工。本实施例中,第二挡块1124连接于第一侧板1121上,且朝靠近第二侧板1122的方向延伸设置,以对WIFI接头122进行止挡限位;承载块1125同时连接于第一侧板1121和第二侧板1122上,以保证对WIFI接头122的支撑效果。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挡块1124可以只连接于第二侧板1122上,也可以连接于第一侧板1121和第二侧板1122之间;承载块1125可以只连接于第一侧板1121上,也可以只连接于第二侧板1122上;对第二挡块1124和承载块1125的设置位置不作具体限定。
WIFI接头122包括相互连接的平直部124和缩口部125。平直部124与缩口部125一体成型,以提高连接强度。缩口部125设置于平直部124的下方,缩口部125在从上至下的方向上逐渐缩口,WIFI模块123插接于平直部124的顶端,缩口部125的底端设置有电源线121。具体地,平直部124贴合设置于第一侧板1121和第二侧板1122之间,且贴合设置于第一挡块1123和第二挡块1124之间,第一侧板1121和第二侧板1122在第一方向上对平直部124进行限位,第一挡块1123和第二挡块1124在第二方向上对平直部124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缩口部125设置有缩口斜面126,承载块1125设置有承载斜面1126,缩口斜面126与承载斜面1126抵持,承载块1125既能够通过承载斜面1126和缩口斜面126的配合对缩口部125进行支撑,又能够通过承载斜面1126和缩口斜面126的配合对缩口部125进行限位,稳定可靠,限位效果好。
具体地,缩口斜面126和承载块112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缩口斜面126相对于设置于缩口部125的两侧,每个承载块1125设置有一个承载斜面1126,每个缩口斜面126与一个承载块1125的承载斜面1126抵持,两个承载斜面1126共同作用,以同时对两个缩口斜面126进行支撑和限位,从而提高对缩口部125的限位效果。第一挡块1123连接于两个承载块1125之间,以在保证对WIFI接头122的支撑限位效果的同时提高两个承载块1125的强度,防止两个承载块1125发生变形。
本实施例中,承载块112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承载块1125分为两组,两组承载块1125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两组承载块1125均用于对WIFI接头122进行支撑和限位,以进一步地提高对缩口部125的限位效果。具体地,第一挡块1123的数量为三个,其中,第一个第一挡块1123连接于第一组承载块1125之间,第二个第一挡块1123连接于第二组承载块1125之间,第三个第一挡块1123连接于第一侧板1121和第二侧板1122之间。
限位结构112还包括第一限位块1127、第二限位块1128和抵持块1129,第一限位块1127、第二限位块1128和抵持块1129组合形成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用于对WIFI模块123进行限位。其中,第一限位块1127和第二限位块1128间隔设置,WIFI模块123设置于第一限位块1127和第二限位块1128之间,第一限位块1127和第二限位块1128用于对WIFI模块123进行限位;抵持块1129连接于第一限位块1127和第二限位块1128之间,抵持块1129贴合设置于蜗壳110外,以提高第一限位块1127和第二限位块1128的强度,防止第一限位块1127和第二限位块1128发生变形,并且WIFI模块123与抵持块1129抵持,抵持块1129能够对WIFI模块123进行限位,以保证WIFI模块123与WIFI接头12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便于进行WIFI模块123的插接或者拆卸。
本实施例中,抵持块1129的端部凸设有止挡部1130,止挡部1130设置于抵持块1129的顶端,止挡部1130抵持于WIFI模块123的顶端,以在竖直方向上对WIFI模块123进行限位,避免WIFI模块123发生松动,防止WIFI模块123向上意外脱离WIFI接头122,保证WIFI模块123与WIFI接头122连接的可靠性,从而提高除湿机100遥控功能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6,值得注意的是,蜗壳110相邻设置有顶壁114和侧壁115,限位结构112设置于侧壁115外,WIFI组件120通过与限位结构112的配合固定在侧壁115外。顶壁114开设有用于供空气吹出的出风口111,除湿完成后的空气在蜗壳110的导向作用下通过出风口111向上吹至室内,以避免风直吹人的情况发生。具体地,顶壁114沿其所在平面延伸设置有延伸板116,显示盒130安装于延伸板116上,以实现显示盒130与WIFI组件120的间隔设置,并且便于进行显示盒130与WIFI组件120的拆装作业。
本实施例中,盖板150包括相互连接的格栅部151和面板部152。格栅部151设置于出风口111的上方,从出风口111吹出的空气能够通过格栅部151向上吹出,格栅部151不会对出风气流产生影响,格栅部151用于防止外界物体伸入出风口111,提高安全性。面板部152设置于显示盒130的上方,用户能够通过面板部152对显示盒130进行操控,以实现人机交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除湿机100,蜗壳110外设置有限位结构112,WIFI组件120与限位结构112配合,限位结构112用于对WIFI组件120进行限位,显示盒130与WIFI组件120间隔设置,WIFI组件120设置有电源线121,电源线121与显示盒130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机100由于采用了与限位结构112配合且与显示盒130间隔设置的WIFI组件120,所以能够防止WIFI组件120受到电路干扰,保证WIFI组件120接收遥控信号的精度,避免遥控功能失效的情况发生。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110)、WIFI组件(120)和显示盒(130),所述蜗壳(110)外设置有限位结构(112),所述WIFI组件(120)与所述限位结构(112)配合,所述限位结构(112)用于对所述WIFI组件(120)进行限位,所述显示盒(130)与所述WIFI组件(120)间隔设置,所述WIFI组件(120)设置有电源线(121),所述电源线(121)与所述显示盒(13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组件(120)包括WIFI接头(122)和WIFI模块(123),所述WIFI模块(123)插接于所述WIFI接头(122)上,所述WIFI接头(122)设置有所述电源线(121),所述WIFI接头(122)和所述WIFI模块(123)均与所述限位结构(112)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112)包括第一侧板(1121)、第二侧板(1122)、第一挡块(1123)、第二挡块(1124)和承载块(1125),其中,所述第一侧板(1121)和所述第二侧板(1122)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WIFI接头(122)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121)和所述第二侧板(1122)之间,所述第一挡块(1123)、所述第二挡块(1124)和所述承载块(1125)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121)和所述第二侧板(1122)之间,所述第一挡块(1123)和所述第二挡块(1124)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WIFI接头(122)设置于所述第一挡块(1123)和所述第二挡块(1124)之间,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承载块(1125)抵持于所述WIFI接头(122)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1123)设置于所述第二挡块(1124)靠近所述蜗壳(110)的一侧,所述第一挡块(1123)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1121)和所述第二侧板(1122)之间,所述第二挡块(1124)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1121)和/或所述第二侧板(1122)上,所述承载块(1125)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1121)和/或所述第二侧板(11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接头(122)包括相互连接的平直部(124)和缩口部(125),所述缩口部(125)设置于所述平直部(124)的下方,所述平直部(124)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121)和所述第二侧板(1122)之间,且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一挡块(1123)和所述第二挡块(1124)之间,所述缩口部(125)设置有缩口斜面(126),所述承载块(1125)设置有承载斜面(1126),所述缩口斜面(126)与所述承载斜面(1126)抵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口斜面(126)和所述承载块(112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缩口斜面(126)相对于设置于所述缩口部(125)的两侧,每个所述缩口斜面(126)与一个所述承载块(1125)的所述承载斜面(1126)抵持,所述第一挡块(1123)连接于所述两个所述承载块(112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112)包括第一限位块(1127)、第二限位块(1128)和抵持块(1129),所述第一限位块(1127)和所述第二限位块(1128)间隔设置,所述抵持块(1129)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127)和所述第二限位块(1128)之间,所述WIFI模块(123)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127)和所述第二限位块(1128)之间,且与所述抵持块(1129)抵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块(1129)的端部凸设有止挡部(1130),所述止挡部(1130)抵持于所述WIFI模块(123)的顶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10)相邻设置有顶壁(114)和侧壁(115),所述限位结构(112)设置于所述侧壁(115)外,所述顶壁(114)开设有用于供空气吹出的出风口(111),所述顶壁(114)沿其所在平面延伸设置有延伸板(116),所述显示盒(130)安装于所述延伸板(11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还包括外壳(140)和盖板(150),所述蜗壳(110)安装于所述外壳(140)内,所述盖板(150)盖设于所述外壳(140)上,所述盖板(150)包括相互连接的格栅部(151)和面板部(152),所述格栅部(151)设置于所述出风口(111)的上方,所述面板部(152)设置于所述显示盒(130)的上方。
CN202321659009.4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除湿机 Active CN220017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9009.4U CN220017559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9009.4U CN220017559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7559U true CN220017559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2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9009.4U Active CN220017559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75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56344A1 (zh) 空调器
CN105937793A (zh) 一种空调加湿系统
CN101929714A (zh) 室内机带有吸气风扇的移动式空调
CN106482222A (zh) 一种无水加湿空调及加湿方法
CN220017559U (zh) 一种除湿机
CN102313332B (zh) 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控制盒
CN103673125A (zh) 一种除湿器
CN105841256A (zh) 电器盒的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114234282B (zh) 空调内机及空调
CN109631160B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及控制方法
CN208936488U (zh) 面框、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319503A (zh) 一种整体式机柜空调
CN213892118U (zh) 一种新型汽车空调出风口注塑件
CN207094859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一体机
CN204947397U (zh) 一种冷凝式自动驱潮装置
CN205783404U (zh) 电器盒的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106152272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218544648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06145805U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
CN208936266U (zh) 空调器
CN218544787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710978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08271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832261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953061U (zh) 一种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