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6811U - 显示器支架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6811U
CN220016811U CN202321573767.4U CN202321573767U CN220016811U CN 220016811 U CN220016811 U CN 220016811U CN 202321573767 U CN202321573767 U CN 202321573767U CN 220016811 U CN220016811 U CN 220016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bottom plate
adjusting fram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737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川
卢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u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u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u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u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737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6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6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6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座及至少二个卡接孔,支撑座位于底板的一端处,卡接孔沿底板的长度方向排布。具有第一收纳空间的支撑框,支撑框与底板的外壁铰接且位于支撑座靠近卡接孔的一侧。具有第二收纳空间的调节框,调节框与支撑框中部的内壁铰接,调节框上设有一个与卡接孔适配的卡接块,卡接块位于调节框远离调节框铰接处的一端上。第一收纳空间的尺寸大于底板、调节框的尺寸,第二收纳空间的尺寸大于底板远离支撑座的端部尺寸。该显示器支架的支撑稳定、支撑角度可调、便于收纳携带。

Description

显示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器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显示器产品(手机、平板)出现在我们身边。现在显示器产品使用时往往是采用皮套支撑方式或特定角度的支架支撑方式,但是皮套支撑方式的支撑强度不够,经常出现支撑不稳定的现象,特定角度的支架支撑方式使用角度受限而且不可折叠收纳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显示器产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支撑稳定、支撑角度可调、便于收纳携带的显示器支架。
一种显示器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座及至少二个卡接孔,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底板的一端处,所述卡接孔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排布;具有第一收纳空间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与所述底板的外壁铰接且位于所述支撑座靠近所述卡接孔的一侧;具有第二收纳空间的调节框,所述调节框与所述支撑框中部的内壁铰接,所述调节框上设有一个与所述卡接孔适配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位于所述调节框远离所述调节框铰接处的一端上;
所述第一收纳空间的尺寸大于所述底板、调节框的尺寸,所述第二收纳空间的尺寸大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支撑座的端部尺寸。
上述显示器支架,使用的时候,通过底板放置在支撑平台上,将支撑框绕着底板向上摆动一定角度,之后调节框绕着支撑框向下摆动,之后通过卡接块与卡接孔卡接固定形成稳定地支撑,最后将显示器产品放置在支撑座并靠着支撑框即可。不使用时,就可以将调节框从底板上脱离,之后摆动调节框收纳于第一收纳空间内,之后摆动底板使其收纳于第一收纳空间、第二收纳空间内。该显示器支架通过底板、支撑框和调节框形成三角支撑,支撑稳定,通过至少两个卡接孔可以实现支撑角度可调,而且不使用时,底板、支撑框、调节框可以收纳在一起,便于收纳携带,非常实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底面上的第一支撑垫片,所述第一支撑垫片位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面上的第二支撑垫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面上的第三支撑垫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向远离所述底板的底面的方向具有一定弯曲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面上的第四支撑垫片,所述第四支撑垫片位于所述支撑框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有一个凸块,所述调节框上设有一个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凸块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调节框靠近所述支撑座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块为梯形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孔的数量为三个。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器支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显示器支架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显示器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显示器支架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图4所示显示器支架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例如“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器支架100的示意图,该显示器支架100包括底板20、与底板20铰接的支撑框30、与支撑框30铰接的调节框40,其中底板20、支撑框30、调节框40之间可以展开形成使用状态,底板20、支撑框30、调节框40均采用铝合金制成,强度高、质量好。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20上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座21及至少两个卡接孔22,支撑座21位于底板20的一端处,卡接孔22沿底板20的长度方向排布,其中支撑座21在使用时对显示器产品(手机、平板等)进行支撑,卡接孔22形成角度调节位。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30具有第一收纳空间31,支撑框30与底板20的外壁铰接且位于支撑座21靠近卡接孔22的一侧。调节框40具有第二收纳空间41,调节框40与支撑框30中部的内壁铰接,并且可以拼接在一起,调节框40上设有一个与卡接孔22适配的卡接块42,卡接块42位于调节框40远离调节框40铰接处的一端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30、调节框40都成U型结构设置,第一收纳空间31的尺寸大于底板20、调节框40的尺寸,第二收纳空间41的尺寸大于底板20远离支撑座21的端部尺寸,这样不使用时就可以将底板20远离支撑座21的端部收纳至调节框40内,并将底板20、调节框40收纳于支撑框30内,使得显示器支架100呈扁平结构,便于收纳、携带。在本实施例中,卡接块42为梯形块,这样就有导向作用,便于卡接块42卡入于卡接孔22内,操作简单高效。其中卡接孔22的数量为三个,这样就可以配合卡接块42对整个显示器支架100实现三挡调节,满足显示器产品横竖支撑方式,也满足使用者对不同使用角度的要求,大大提高了使用体验感。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支架100还包括安装于底板20的底面上的第一支撑垫片50,第一支撑垫片50位于底板20远离支撑座21的一端,当显示器支架100在桌面使用时,第一支撑垫片50与桌面接触,增大显示器支架100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起到支撑防滑的作用。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于支撑座21的顶面上的第二支撑垫片60,其起到对显示器产品的支撑缓冲防滑作用,保护显示器产品边缘。又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于支撑座21底面上的第三支撑垫片70,增大显示器支架100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其起到支撑防滑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1向远离底板20的底面的方向具有一定弯曲度,这样就可以起到空间限定的作用,当显示器产品放置在支撑座21上时就不会从支撑座21内滑脱,支撑稳定。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1、第二支撑垫片60、第三支撑垫片70的数量均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支架100还包括安装于支撑框30的顶面上的第四支撑垫片80,第四支撑垫片80位于支撑框30远离支撑座21的一端处。在使用时,第四支撑垫片80对显示器产品起到支撑保护作用,避免显示器产品与支撑框30硬性接触刮花。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20上设有一个凸块23,调节框40上设有一个第一容纳槽43,第一容纳槽43与凸块23适配,这样整个显示器支架100处于收纳状态时,凸块23位于第一容纳槽43内。其中,凸块23位于底板20远离支撑座21的一端上,第一容纳槽43位于调节框40靠近支撑座21的一侧。更进一步地,支撑框30上设有一个第二容纳槽32,第二容纳槽32与卡接块42适配。
上述显示器支架100,使用的时候,通过底板20放置在支撑平台上,将支撑框30绕着底板20向上摆动一定角度,之后调节框40绕着支撑框30向下摆动,之后通过卡接块42与卡接孔22卡接固定形成稳定地支撑(参考图4和图5),最后将显示器产品放置在支撑座21并靠着支撑框30即可。不使用时,就可以将调节框40从底板20上脱离,之后摆动调节框40收纳于第一收纳空间31内,之后摆动底板20使其收纳于第一收纳空间31、第二收纳空间41内。该显示器支架100通过底板20、支撑框30和调节框40形成三角支撑,支撑稳定,通过至少两个卡接孔22可以实现支撑角度可调,而且不使用时,底板20、支撑框30、调节框40可以收纳在一起,减少空间占用,便于收纳携带,非常实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座及至少二个卡接孔,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底板的一端处,所述卡接孔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排布;
具有第一收纳空间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与所述底板的外壁铰接且位于所述支撑座靠近所述卡接孔的一侧;
具有第二收纳空间的调节框,所述调节框与所述支撑框中部的内壁铰接,所述调节框上设有一个与所述卡接孔适配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位于所述调节框远离所述调节框铰接处的一端上;
所述第一收纳空间的尺寸大于所述底板、调节框的尺寸,所述第二收纳空间的尺寸大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支撑座的端部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底面上的第一支撑垫片,所述第一支撑垫片位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面上的第二支撑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面上的第三支撑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向远离所述底板的底面的方向具有一定弯曲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面上的第四支撑垫片,所述第四支撑垫片位于所述支撑框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一个凸块,所述调节框上设有一个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凸块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调节框靠近所述支撑座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为梯形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孔的数量为三个。
CN202321573767.4U 2023-06-19 2023-06-19 显示器支架 Active CN220016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3767.4U CN220016811U (zh) 2023-06-19 2023-06-19 显示器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3767.4U CN220016811U (zh) 2023-06-19 2023-06-19 显示器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6811U true CN220016811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1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73767.4U Active CN220016811U (zh) 2023-06-19 2023-06-19 显示器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6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31253B2 (en) Support device for computer peripheral equipment
US8100376B2 (en) Supporting bracket
US9207711B2 (en) Display stand with cable routing underpass
US20080251680A1 (en) Portable and adjustable stand for laptop computers or other devices
US8662465B2 (en) Tiltable notebook-computer cooling pad with tablet-computer bracket
US20220322823A1 (en) Laptop stand
WO2005089046A2 (en) Flat screen display stand
US11013317B2 (en) Folding stand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0799788B (zh) 云台手柄和手持云台
KR101906040B1 (ko) 노트북용 접이식 거치대
US20090221333A1 (en) Cell Phone Device
US950417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product
CN220016811U (zh) 显示器支架
US20100149438A1 (en) Monitor apparatus
US7527230B2 (en) Anchor dock equipped with a bracing rack
CN210266519U (zh) 一种具有角度可调底座的电视机
KR101789578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접이식 슬림 거치대
CN210724927U (zh) 手机支架
CN210462350U (zh) 一种双支撑折叠式支撑架
KR200488289Y1 (ko) 휴대 단말기 거치수단
CN106168322B (zh) 一种可收合的摄影器材支架
US20150144672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215300686U (zh) 桌面支架
CN219473262U (zh) 自带支架的测试仪
CN213018548U (zh) 一种大屏支架的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