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5251U - 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5251U
CN220015251U CN202321271574.3U CN202321271574U CN220015251U CN 220015251 U CN220015251 U CN 220015251U CN 202321271574 U CN202321271574 U CN 202321271574U CN 220015251 U CN220015251 U CN 220015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re
drinking water
fighting
dri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715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旷文涛
杨昌宇
李正川
朱小兵
刘贵应
刘保林
肖强
曹林卫
刘乐川
王秋
吴伟
王思长
彭国钊
刘新荣
周小涵
祝鹏程
黄启淑
杨宝
田攀
姜波
汪伟松
李海军
冉俊元
邓晓佳
邹锐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EEC Chongqing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EEC Chongqing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EEC Chongqing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EEC Chongqing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715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5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5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5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安全保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包括救援总站和和避难洞室,救援总站设置在隧道外,救援总站内设有饮用水储备箱和主消防水池,避难洞室设置在隧道内,避难洞室内设有应急自救终端,应急自救终端包括饮水机构和消防机构,饮水机构通过饮水管道与饮用水储备箱连通,消防机构通过消防管道与主消防水池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隧道内外的救援总站和和避难洞室,进行应急自救。

Description

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安全保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
背景技术
在山地等区域进行铁路、公路施工,经常需要开挖隧道,隧道中的暗河、瓦斯含量及开采区域的地质情况(隧道位于背斜核部、断层附近且多次穿越煤系地层,煤质为焦煤,煤层间距均较小,地质为结构复杂且瓦斯突出隧道)都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的进度。
特别是对于较长距离的隧道,隧道修建过程中,需同时面对瓦斯突出和爆炸、暗河涌水及隧道塌方等一系列问题。当这些事故问题发生,危害性极大,严重影响工程建设,严重时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对工程建设产生较大社会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在隧道内建设安全应急自救保障系统,用于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提高施工安全性。而安全应急自救保障系统中的安全施工供水施救系统发挥着较大作用,能够在瓦斯突出复杂隧道施工工况下布设该人员应急安全保障系统,有效的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减少施工作业中人员的伤亡。
目前,就隧道施工技术而言,关于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的供水施救系统运用技术较为浅化,并且该技术基本常见于矿山和矿井领域,涉及与隧道工程相关的安全保障体系还相对较少。如果将煤矿行业的供水系统直接用在隧道工程施工领域中,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适应复杂的瓦斯突出隧道施工情况,无法达到隧道安全施工的效果。因此,为了应对复杂瓦斯突出隧道施工状况,迫切需要将煤矿行业中的基本供水系统技术,有效的融合到隧道施工领域中,从而解决隧道施工过程中供水应急自救的安全保障问题。同时为相关类似隧道施工提供技术、经验参考,为各种复杂隧道行业安全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以解决隧道施工过程中供水应急自救的安全保障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包括救援总站和和避难洞室;
所述救援总站设置在隧道外,救援总站内设有饮用水储备箱和主消防水池;
所述避难洞室设置在隧道内,避难洞室内设有应急自救终端,所述应急自救终端包括饮水机构和消防机构,所述饮水机构通过饮水管道与饮用水储备箱连通,所述消防机构通过消防管道与主消防水池连通。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在复杂的煤与瓦斯突出隧道施工建设中,供水施救系统以避难洞室为依托基础,通过连接隧道外部救援总站进行饮用水和消防水的输送,在隧道突发事故进行应急避难自救。以避难洞室为自救场所,被困作业人员可在避难洞室获得身体基本所需的纯净饮用水,在无法及时逃离突发事故灾害场所的状况下,获得生命延续的基本保障。同时,在避难洞室内还布设消防机构,能够及时有效应对隧道突发火灾事故。结合供水施救装置各功能,在煤与瓦斯突出的复杂隧道突发灾害事故时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员的伤亡,具备较好的实用性能,提升隧道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所述饮水机构包括饮用水过滤净化器和饮用水输出调节器,所述饮用水过滤净化器的进水端与饮水管道连通,饮用水过滤净化器的出水端与饮用水输出调节器连接。
利用饮用水过滤净化器和饮用水输出调节器对输入的饮用水进行过滤和输出调节,利于使用。
进一步,所述饮水机构还包括饮水出水总开关控制阀、饮水总水泵、饮水进水总开关控制阀、第一开关控制阀、第二开关控制阀、饮用水温调配器和营养液混合调配器;
所述饮水出水总开关控制阀、饮水总水泵和饮水进水总开关控制阀依次安装在饮水管道上,饮用水过滤净化器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开关控制阀和第二开关控制阀分别安装在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上;
所述第一出水管通过第一水泵与饮用水温调配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饮用水温调配器的出水端与饮用水输出调节器连通;
所述第二出水管通过第二水泵与营养液混合调配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营养液混合调配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营养液输出端调节器。
利用饮水机构及时提供充足、干净的引用水源以及受伤人员身体所需的营养液,使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物资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进一步,所述消防机构包括消防出水总开关控制阀、消防总水泵、消防进水总开关控制阀、副消防水池和高压水枪,所述消防出水总开关控制阀、消防总水泵和消防进水总开关控制阀依次安装在消防管道上,所述副消防水池的进水端与消防管道连通,副消防水池的出水端与高压水枪连通;
所述副消防水池的出水端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内设有增压水泵,水管远离副消防水池的一端连通有拉伸式的消防软管,所述消防软管与高压水枪连通。
设置副消防水池,在危机情况下,可用于储水灭火,通过高压水枪进行灭火操作,便于使用。高压水枪连接有可拉伸的消防软管,利于拉动高压水枪对不同位置进行灭火操作。
进一步,还包括废水集中储备箱和第三水泵,所述废水集中储备箱设置在饮用水过滤净化器的下方;
所述废水集中储备箱与饮用水过滤净化器的废水排出端连通,废水集中储备箱通过第三水泵与消防机构的副消防水池连通。
利用废水集中储备箱收集饮用水过滤净化器过滤的废水,并传输至副消防水池,作为消防用水,避免水资源浪费。
进一步,所述避难洞室的顶部设有抗压棚顶,所述抗压棚顶自其中心向边缘朝下倾斜设置,抗压棚顶的底部中心位置与避难洞室顶部间连接有第一弹性缓冲件。
抗压棚顶能够有效应对瓦斯隧道内部出现落石的突发情况,采用倾斜面可防止落石堆积且易于排掉上表面积水,采用第一弹性缓冲件进行缓冲,有效减小落石的冲击力。
进一步,所述避难洞室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箱体外框架,所述第一箱体外框架采用铝合金结构;
所述救援总站外壁上设有第二箱体外框架,所述第二箱体外框架采用不锈钢结构。
避难洞室和救援总站外部框架结构稳定,利于防护。
进一步,所述避难洞室采用永久避难洞室、临时避难洞室或可移动式救援仓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可移动式救援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缓冲式驱动轮,缓冲式驱动轮与避难洞室间设有第二弹性缓冲件。
避难洞室能够保障外部救援站水源的正常供应,缓冲式驱动轮便于灵活的对自救装置进行固定和移动,第二弹性缓冲件可对地面进行有效缓冲,减小移动阻力作用。
进一步,还包括警示灯、反光标识和防爆照明灯,所述警示灯和反光标识安装在避难洞室的外壁上,所述防爆照明灯设置在避难洞室的内壁上。
设置警示灯、反光标识和防爆照明灯,便于工作人员查看。
进一步,还包括饮水流量调节按钮、营养液流量调节按钮、水温调节按钮、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
所述饮水流量调节按钮、水温调节按钮和第一压力表安装在饮用水输出调节器上,饮水流量调节按钮的输出端与饮用水输出调节器的流量控制端连接,水温调节按钮的输出端与饮用水温调配器的温度控制端连接;
所述营养液流量调节按钮和第二压力表安装在营养液输出端调节器上,营养液流量调节按钮的输出端与营养液输出端调节器的流量控制端连接。
设置相应控制按钮,对饮用水和营养液的流量、温度进行控制,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的避难洞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的救援总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的饮用水输出调节器和营养液输出端调节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救援总站1、第二箱体外框架101、饮用水储备箱102、主消防水池103、饮水出水总开关控制阀104、饮水总水泵105、饮水进水总开关控制阀106、消防出水总开关控制阀107、消防总水泵108、消防进水总开关控制阀109;
固定板2、消防管道3、饮水管道4、第一出水管5、第二出水管6、安全隔板7、隧道边墙8、永久避难洞室9、临时避难洞室10、可移动式救援仓11、隧道作业面12、抗压棚顶13、第一弹性缓冲件1301、第一箱体外框架14、防爆照明灯17、饮用水过滤净化器18、废水集中储备箱1801、第一水泵19、第二水泵1901、第三水泵1902;
饮用水温调配器20、营养液混合调配器21、警示灯22、反光标识23、饮用水输出调节器24、第一开关控制阀2401、第一压力表2402、饮水流量调节按钮2403、水温调节按钮2404、营养液输出端调节器25、第二开关控制阀2501、营养液流量调节按钮2502、第二压力表2503、缓冲式驱动轮26、第二弹性缓冲件2601、副消防水池27、增压水泵28、消防软管2901、高压水枪2902、分隔板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救援总站1和和避难洞室。如图3所示,救援总站1设置在隧道外的地面上,救援总站1内设有饮用水储备箱102和主消防水池103。救援总站1的底部设有固定板2,救援总站1固定安装在固定板2上。
避难洞室设置在隧道内,避难洞室背靠隧道边墙8,避难洞室远离隧道洞口的一侧为隧道作业面12,在已开挖隧道与避难洞室间设有安全隔板7。如图2所示,避难洞室内设有应急自救终端,应急自救终端包括饮水机构和消防机构。饮水机构通过饮水管道4与饮用水储备箱102连通,消防机构通过消防管道3与主消防水池103连通。救援总站1外壁上设有第二箱体外框架101,第二箱体外框架101采用不锈钢结构,避难洞室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箱体外框架14,第一箱体外框架14采用铝合金结构,具备耐高温防爆性能,避难洞室和救援总站1外部框架结构稳定,利于防护。
优选,避难洞室采用永久避难洞室9、临时避难洞室10或可移动式救援仓11的一种或多种,可移动式救援仓11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缓冲式驱动轮26。缓冲式驱动轮26可设置四个,结构稳定,缓冲式驱动轮26上可设置现有的电机等驱动机构,或者设置牵引机构,如牵引车等,牵引车置于隧道外,牵引车通过拉绳与可移动式救援仓11固定连接(如捆绑连接、焊接、铆接等)。缓冲式驱动轮26与避难洞室间设有第二弹性缓冲件2601,第二弹性缓冲件2601可采用弹簧,弹簧竖向设置,弹簧的底部与缓冲式驱动轮26的上部固定连接(如焊接、粘接等),弹簧的顶部与避难洞室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式驱动轮26便于灵活的对自救装置进行固定和移动,第二弹性缓冲件2601可对地面进行有效缓冲,减小移动阻力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如图2和图4所示,饮水机构包括饮用水过滤净化器18(如采用型号:德国德克西饮用水净水器)和饮用水输出调节器24(可采用通用型即热式水流水温调节器),饮用水过滤净化器18的进水端与饮水管道4连通,饮用水过滤净化器18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饮用水输出调节器24连接。利用饮用水过滤净化器18和饮用水输出调节器24对输入的饮用水进行过滤和输出调节,使用便捷。
更优选的,饮水机构还包括饮水出水总开关控制阀104(如采用普通内螺纹耐高温不锈钢球阀)、饮水总水泵105(如采用型号粤华牌射流式自吸不锈钢离心泵)、饮水进水总开关控制阀106(如采用Q11F-16P不锈钢二片式球阀等)、第一开关控制阀2401、第二开关控制阀2501(第一开关控制阀2401和第二开关控制阀2501可采用不锈钢二片式球阀等)、饮用水温调配器20(采用康斯拓普智能恒温水温自动调节器)和营养液混合调配器21(如采用MNB智能液体调配机等)。饮水出水总开关控制阀104、饮水总水泵105和饮水进水总开关控制阀106依次安装在饮水管道4上,饮用水过滤净化器18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一出水管5和第二出水管6,第一开关控制阀2401和第二开关控制阀2501分别安装在第一出水管5和第二出水管6上。
第一出水管5通过第一水泵19(可采用ZGD螺杆式自吸泵等)与饮用水温调配器20的进水端连通,饮用水温调配器20的出水端与饮用水输出调节器24连通。第二出水管6通过第二水泵1901(可采用ZGD螺杆式自吸泵等)与营养液混合调配器21的输入端连通,营养液混合调配器2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营养液输出端调节器25(可采用通用型即热式水流水温调节器)。
利用饮水机构及时提供充足、干净的引用水源以及受伤人员身体所需的营养液,使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物资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消防机构包括消防出水总开关控制阀107(可采用沟槽式手柄蝶阀HC81X-16Q等)、消防总水泵108(可采用型号XBD-GDL多级消防泵等)、消防进水总开关控制阀109(可采用沟槽式手柄蝶阀HC81X-16Q等)、副消防水池27(采用不锈钢抗压水箱)和高压水枪2902(如采用杰通牌直流式高压水枪)。
副消防水池27与饮用水输出调节器24和营养液输出端调节器25间设有分隔板30,分隔板30竖向设置,分隔板30的底部焊接在避难洞室内底部上。消防出水总开关控制阀107、消防总水泵108和消防进水总开关控制阀109依次安装在消防管道3上,副消防水池27的进水端与消防管道3连通,副消防水池27的出水端与高压水枪2902连通。副消防水池27的出水端连通有水管,水管内设有增压水泵28(可采用型号SHIMGE变频恒压增压水泵等),水管远离副消防水池27的一端连通有一定长度的拉伸式的消防软管2901,消防软管2901与高压水枪2902连通。
设置副消防水池27,在危机情况下,可用于储水灭火,通过高压水枪2902进行灭火操作,便于使用。高压水枪2902连接有可拉伸的消防软管2901,利于拉动高压水枪2902对不同位置进行灭火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还包括废水集中储备箱1801和第三水泵1902,废水集中储备箱1801设置在饮用水过滤净化器18的下方。废水集中储备箱1801与饮用水过滤净化器18的废水排出端连通,废水集中储备箱1801通过第三水泵1902与消防机构的副消防水池27连通。利用废水集中储备箱1801收集饮用水过滤净化器18过滤的废水,并传输至副消防水池27,作为消防用水,避免水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避难洞室的顶部设有抗压棚顶13,抗压棚顶13自其中心向边缘朝下倾斜设置,抗压棚顶13可自中间位置向两侧倾斜,形成三角形的抗压棚顶13,或自其中心位置向周向边缘倾斜,形成圆锥形的抗压棚顶13。采用斜面设计的高性能缓冲抗冲击式瓦楞顶材料进行架设,抗压棚顶13能够有效应对瓦斯隧道内部出现落石的突发情况,采用倾斜面可防止落石堆积且易于排掉上顶部表面积水(残留雨水)。
抗压棚顶13的底部中心位置或/和底部两端,与避难洞室顶部间连接有第一弹性缓冲件1301。采用第一弹性缓冲件1301进行缓冲,第一弹性缓冲件1301可采用弹簧,弹簧一端与抗压棚顶13的底部焊接,另一端与避难洞室顶部焊接,有效减小落石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还包括警示灯22、反光标识23和防爆照明灯17,警示灯22和反光标识23固定安装(如焊接、粘接、铆接等)在避难洞室的外壁上或者体外框架上,防爆照明灯17设置在避难洞室的内壁上。设置警示灯22、反光标识23和防爆照明灯17,便于工作人员查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还包括饮水流量调节按钮2403、营养液流量调节按钮2502、水温调节按钮2404、第一压力表2402和第二压力表2503,第一压力表2402和第二压力表2503可采用上海YN-60不锈钢耐震压力表等。
饮水流量调节按钮2403、水温调节按钮2404和第一压力表2402安装在饮用水输出调节器24上,饮水流量调节按钮2403的输出端与饮用水输出调节器24的流量控制端电性连接,水温调节按钮2404的输出端与饮用水温调配器20的温度控制端电性连接。
营养液流量调节按钮2502和第二压力表2503安装在营养液输出端调节器25上,营养液流量调节按钮2502的输出端与营养液输出端调节器25的流量控制端电性连接。设置相应控制按钮,对饮用水和营养液的流量、温度进行控制,操作简单。
本技术方案依托隧道内部避难洞室发挥作用,有效的节省了占用空间,通过隧道内外供水系统协同发挥作用,该供水施救系统在隧道外部地面布设救援总站1,并连通临时避难洞室10、永远避难洞室以及可移动式救援仓11,发挥应急自救作用。当隧道内出现煤与瓦斯突出状况及发生灾害的情况下,导致隧道内部施工作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逃生时,可依托布设的避难洞室来进行应急自救。
由于隧道内部状况复杂多变,很难在短时间内逃生至隧道外,这时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物资需求就必得到充分保障,这样才能达到在避难洞室进行自救的效果。该供水施救系统可以发挥自救保障作用,能够及时提供充足、干净的引用水源以及受伤人员身体所需的营养液,除此之外,该供水施救装置还布设有消防池,在危机情况下,消防储水池可用于灭火作用;该装置通过以上作用来有效保障隧道内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救援总站和和避难洞室;
所述救援总站设置在隧道外,救援总站内设有饮用水储备箱和主消防水池;
所述避难洞室设置在隧道内,避难洞室内设有应急自救终端,所述应急自救终端包括饮水机构和消防机构,所述饮水机构通过饮水管道与饮用水储备箱连通,所述消防机构通过消防管道与主消防水池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构包括饮用水过滤净化器、饮用水输出调节器,所述饮用水过滤净化器的进水端与饮水管道连通,饮用水过滤净化器的出水端与饮用水输出调节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构还包括饮水出水总开关控制阀、饮水总水泵、饮水进水总开关控制阀、第一开关控制阀、第二开关控制阀、饮用水温调配器和营养液混合调配器;
所述饮水出水总开关控制阀、饮水总水泵和饮水进水总开关控制阀依次安装在饮水管道上,饮用水过滤净化器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开关控制阀和第二开关控制阀分别安装在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上;
所述第一出水管通过第一水泵与饮用水温调配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饮用水温调配器的出水端与饮用水输出调节器连通;
所述第二出水管通过第二水泵与通过与营养液混合调配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营养液混合调配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营养液输出端调节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机构包括消防出水总开关控制阀、消防总水泵、消防进水总开关控制阀、副消防水池和高压水枪,所述消防出水总开关控制阀、消防总水泵和消防进水总开关控制阀依次安装在消防管道上,所述副消防水池的进水端与消防管道连通,副消防水池的出水端与高压水枪连通;
所述副消防水池的出水端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内设有增压水泵,水管远离副消防水池的一端连通有拉伸式的消防软管,所述消防软管与高压水枪连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水集中储备箱和第三水泵,所述废水集中储备箱设置在饮用水过滤净化器的下方;
所述废水集中储备箱与饮用水过滤净化器的废水排出端连通,废水集中储备箱通过第三水泵与消防机构的副消防水池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洞室的顶部设有抗压棚顶,所述抗压棚顶自其中心向边缘朝下倾斜设置,抗压棚顶的底部中心位置与避难洞室顶部间连接有第一弹性缓冲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洞室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箱体外框架,所述第一箱体外框架采用铝合金结构;
所述救援总站外壁上设有第二箱体外框架,所述第二箱体外框架采用不锈钢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洞室采用大型永久避难洞室、临时避难洞室或可移动式救援仓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可移动式救援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缓冲式驱动轮,缓冲式驱动轮与避难洞室间设有第二弹性缓冲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灯、反光标识和防爆照明灯,所述警示灯和反光标识安装在避难洞室的外壁上,所述防爆照明灯设置在避难洞室的内壁上。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饮水流量调节按钮、营养液流量调节按钮、水温调节按钮、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
所述饮水流量调节按钮、水温调节按钮和第一压力表安装在饮用水输出调节器上,饮水流量调节按钮的输出端与饮用水输出调节器的流量控制端连接,水温调节按钮的输出端与饮用水温调配器的温度控制端连接;
所述营养液流量调节按钮和第二压力表安装在营养液输出端调节器上,营养液流量调节按钮的输出端与营养液输出端调节器的流量控制端连接。
CN202321271574.3U 2023-05-24 2023-05-24 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 Active CN220015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1574.3U CN220015251U (zh) 2023-05-24 2023-05-24 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1574.3U CN220015251U (zh) 2023-05-24 2023-05-24 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5251U true CN220015251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2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71574.3U Active CN220015251U (zh) 2023-05-24 2023-05-24 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52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3277A (zh) 一种金属矿井避灾硐室系统
CN220015251U (zh) 复杂构造瓦斯突出隧道揭煤防突供水施救系统
CN202169117U (zh) 一种用于救生舱内的压风过滤装置
CN110051942B (zh) 一种智能矿井压风自救装置
CN204419234U (zh) 矿井掘进巷道高浓度硫化氢喷雾处理系统
CN202745922U (zh) 矿用气水一体型压风自救装置
CN108421188B (zh) 一种用于灭火的水罐消防车
CN212396277U (zh) 一种压风移动式隔离防尘设备
CN202914129U (zh) 一种金属矿井避灾硐室系统
CN207470223U (zh)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的个人防护装置
CN210278013U (zh) 一种智能矿井压风自救装置
CN215256305U (zh) 一种机载式压风自救装置
CN216691162U (zh) 一种综放工作面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移动系统
CN220015250U (zh) 瓦斯突出隧道超长距离揭煤防突压风自救系统
CN211366966U (zh) 一种煤矿用变压吸附制氮机
CN114294048A (zh) 一种矿山灾害阻隔紧急避险装置
CN209637688U (zh) 一种全气动全方位钻车
CN202157828U (zh) 矿灾立体应急自救避险系统
CN214303924U (zh) 一种矿井用压风供水自救装置
CN217875336U (zh) 一种煤矿井下用应急系统控制阀块
CN217462238U (zh) 一种钻/救两用安全自救供风供氧系统
CN201486588U (zh) 矿用自动喷雾除尘装置
CN211258692U (zh) 一种矿井压风供水自救系统
CN203175603U (zh) 矿用供气供水自救装置
CN1023071C (zh) 照明兼通讯压风呼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