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2643U - 一种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2643U
CN220012643U CN202320535207.3U CN202320535207U CN220012643U CN 220012643 U CN220012643 U CN 220012643U CN 202320535207 U CN202320535207 U CN 202320535207U CN 220012643 U CN220012643 U CN 220012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positioning
storage
bin
p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52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超
汪波
王珺
易鑫
杨玲
潘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eenga Medical Laboratory Co ltd
Suzhou Jiyinjia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eenga Medical Laboratory Co ltd
Suzhou Jiyinjia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eenga Medical Laboratory Co ltd, Suzhou Jiyinjia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eenga Medical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352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2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2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2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包括:料仓,包括能够绕竖直方向旋转的存储机构,存储机构包括多列仓列;移液机构,转移试剂;检测机构,检测移液机构输出的样本;取放机构,取放机构能够夹取料仓、移液机构和检测机构上的物料,以及将物料转移至料仓、移液机构和检测机构,位置校准机构,位置校准机构能够承载物料,并校准物料的位置;温控模块,能够在预设温度下存储物料,取放机构能够取放温控模块上的物料。存储机构将物料在纵向上分布到存储机构上,节约了实验室内的空间。由于存储机构能够旋转,存储机构的每列仓列可以旋转至取料位,取放机构移动至取料位取放承载部上的物料即可,取放机构的移动路径减短,提高了物料取放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核酸检测等化学检测中,为避免人工操作容易出错的问题,往往采用自动化检测设备。由于化学检测中往往需要多种样品、试管、离心管、移液枪头、PCR板等耗材以及用于分别承载耗材的架体。检测中,往往需要各种规格的PCR板、试管和离心管,不同规格的试管或离心管需要放置到不同的管架上。为了便于放置移液枪头,以及保持移液枪头洁净,往往需要将移液枪头放置到枪头盒上。因此,在一次测试中,可能需要多种耗材和架体等物料。多种耗材和架体依次摆放于台面上。自动化检测设备包括自动取放机构,自动化取放机构沿滑轨移动,便可以拾取台面上的耗材或架体等物料,或将耗材或架体等物料再次摆放到台面上。
但是,由于实验室往往需要特别建造,单位面积造价高,因此实验室内的空间非常珍贵,现有技术中物料的摆放形式占用横向空间较大,浪费实验室内空间,且自动取放机构需要在横向空间内往复滑动进行取放料操作,导致取放机构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检测设备,以检测样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包括:
料仓,包括能够绕竖直方向旋转的存储机构,所述存储机构包括多列仓列,多列所述仓列绕所述存储机构的旋转轴线间隔设置,所述仓列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承载部;
移液机构,能够转移试剂;
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所述移液机构输出的样本;
取放机构,所述取放机构能够夹取所述料仓、所述移液机构和所述检测机构上的物料,以及将所述物料转移至所述料仓、所述移液机构和所述检测机构;
位置校准机构,所述位置校准机构能够承载物料,并校准物料的位置,所述取放机构能够拾取所述位置校准机构上的物料,以及将所述位置校准机构上的物料取下;
温控模块,能够在预设温度下存储物料,所述取放机构能够拾取所述温控模块上的物料,以及将所述温控模块上的物料取下。
可选的,所述移液机构和所述检测机构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位置校准机构、所述温控模块、所述料仓和所述取放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移液机构和所述检测机构的前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检测机构的前后方向垂直。
可选的,所述位置校准机构包括:
载台,能够承载物料,所述载台上开设有滑动孔;
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均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孔;物料能够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
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
可选的,所述位置校准机构还包括物料检测单元,所述物料检测单元能够检测所述载台上是否有物料。
可选的,还包括:
常温存储部,能够存储物料,所述取放机构能够拾取所述常温存储部上的物料,以及将所述常温存储部上的物料取下。
可选的,所述料仓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初始位定位单元,能够识别所述存储机构是否转动至初始位置;
仓列识别单元,能够依次识别所述仓列;
控制器,所述初始位定位单元和所述仓列识别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取放机构包括:
机械臂;
夹手,连接于所述机械臂的自由端,并能够夹放物料;
视觉识别单元,连接于所述机械臂,并用于对物料进行定位及扫码。
可选的,所述移液机构和所述检测机构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料仓和所述取放机构设置于所述移液机构和所述检测机构的前侧。
可选的,所述移液机构包括第一上料部和第一外壳,所述第一上料部能够进出所述第一外壳;和/或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二上料部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二上料部能够进出所述第二外壳。
可选的,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回收机构,所述取放机构能够将物料转移至所述回收机构。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取放机构将料仓上的物料转移至移液机构,移液机构将物料内的试剂进行配置,将物料内的试剂加入需要检测的样本中或吸取样本加入配置试剂中,移液机构将移液机构输出的样本输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以对实验步骤完成的质量进行控制,最终完成样本建库实验。位置校准机构可以校准物料的位置,进而使得取放机构在抓取物料时,取放机构与物料的相对位置处于预设相对位置,从而取放机构可以将物料准确、稳定地放置于下一位置。温控模块能够在预设温度下存储物料,从而保证试剂的活性。存储机构将占用较大横向空间的物料,在纵向上分布到存储机构上,减小了横向占用空间,进而节约了实验室内的空间。由于存储机构能够旋转,存储机构的每列仓列可以旋转至取料位,取放机构移动至取料位取放承载部上的物料即可,取放机构的移动路径减短,提高了物料取放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位置校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位置校准机构移除部分载台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仓移除部分仓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仓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识别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料仓;
11、底座;12、第一驱动机构;
13、存储机构;
131、下固定部;1311、安装孔;
132、仓列;1321、承载部;1322、第一识别条;1323、第二识别条;1324、定位块;1325、标记点;1326、第一板;1327、第二板;1328、长条孔;1329、安装板;1320、把手;
133、上固定部;134、定位凸起;135、磁性件;
14、定位机构;141、初始位定位单元;1411、光电传感器;1412、挡光片;142、仓列识别单元;143、安装架;
15、放料位;16、取料位;
2、移液机构;3、检测机构;
4、取放机构;41、机械臂;411、第一臂;412、第二臂;413、第三臂;414、第四臂;42、夹手;43、视觉识别单元;
5、位置校准机构;51、载台;511、滑动孔;512、容纳空间;52、第一定位部;53、第二定位部;54、驱动件;55、物料检测单元;56、第一连接板;57、第二连接板;
6、温控模块;7、常温存储部;8、回收机构;9、工作台;
100、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实用新型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用于对样本进行检测,如对样本中核酸的浓度进行检测。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包括料仓1、移液机构2、检测机构3和取放机构4。其中,料仓1包括能够绕竖直方向旋转的存储机构13,存储机构13包括多列仓列132,多列仓列132绕存储机构13的旋转轴线间隔设置,仓列132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承载部1321,可以将物料100放置于承载部1321上。移液机构2能够转移试剂,检测机构3能够检测移液机构2输出的样本,可选地,检测机构3可以为质控仪、荧光分析仪等,如检测机构3可以检测移液机构2输出的样本的浓度等指标。检测机构3的工作原理和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取放机构4能够夹取料仓1、移液机构2和检测机构3上的物料100,以及将物料100转移至料仓1、移液机构2和检测机构3,以使物料100在料仓1、移液机构2和检测机构3之间转移。
取放机构4将料仓1上的物料100转移至移液机构2,移液机构2将物料100内的试剂进行配置,将物料100内的试剂加入需要检测的样本中或吸取样本加入配置试剂中,移液机构2将移液机构2输出的样本输送至检测机构3进行检测,以对实验步骤完成的质量进行控制,最终完成样本建库实验。存储机构13将占用较大横向空间的物料100,在纵向上分布到存储机构13上,减小了横向占用空间,进而节约了实验室内的空间。由于存储机构13能够旋转,存储机构13的每列仓列132可以旋转至取料位16,取放机构4移动至取料位16取放承载部1321上的物料100即可,取放机构4的移动路径减短,提高了物料100取放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物料100可以为深孔板、PCR板,用于盛放试管的试管架,用于盛放离心管的离心管架,用于盛放移液枪头的枪头盒等。其中,深孔板、PCR板、试管和离心管内可以盛放液体,如试剂、溶液、样本等。
可以理解的是,取料位16为空间上的一虚拟位置,取料位16的空间大小可以与一列仓列132匹配,在存储机构13旋转的过程中,每列仓列132可以转动至取料位16,从而使得取放机构4能拾取每列仓列132内的物料100。可选地,取料位16位于存储机构13靠近取放机构4的一侧。
存储机构13还可以包括放料位15,放料位15为空间上的一虚拟位置,放料位15的空间大小可以与一列仓列132匹配,在存储机构13旋转的过程中,每列仓列132可以转动至放料位15,从而使得自动放料的设备或人工将物料100一一放置到承载部1321。可选地,放料位15位于检测设备的外侧,从而便于向承载部1321放料。
可选地,检测设备还可以包括工作台9,移液机构2、检测机构3、料仓1和取放机构4均设置于工作台9上。
可选地,移液机构2包括第一上料部(图中未示出)和第一外壳,第一上料部能够进出第一外壳,因此,第一上料部能够将物料100输送至第一外壳,以及将第一外壳内的物料100输送出第一外壳。由于第一上料部能够位于第一外壳的外侧,因此当第一上料部位于第一外壳外侧时,取放机构4取放位于第一上料部上的物料100。
具体而言,第一上料部可以与齿轮齿条、链轮链条或丝杆螺母等驱动结构连接,以驱动第一上料部进出第一外壳。
检测机构3包括第二上料部(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外壳,第二上料部能够进出第二外壳,因此,第二上料部能够将物料100输送至第二外壳,以及将第二外壳内的物料100输送出第二外壳。由于第二上料部能够位于第二外壳的外侧,因此当第二上料部位于第二外壳外侧时,取放机构4可以取放位于第二上料部上的物料100。
具体而言,第二上料部可以与齿轮齿条、链轮链条或丝杆螺母等驱动结构连接,以驱动第二上料部进出第二外壳。
可选地,检测设备还包括温控模块6,温控模块6能够在预设温度下存储物料100,取放机构4能够拾取温控模块6上的物料100,以及将温控模块6上的物料100取下。温控模块6能够保存需要低温存储的试剂,从而保证试剂的活性,也能够在较高的温度下存储物料100,如温控模块6能够在4℃-99℃的温度范围内存储物料。温控模块6的具体结构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且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检测设备还包括常温存储部7,常温存储部7能够存储物料100,取放机构4能够拾取常温存储部7上的物料100,以及将常温存储部7上的物料100取下。常温存储部7可以作为备用料位,或如果认为检测机构3的检测结果不符合预期,可以将物料100放置于常温存储部7,以便于后期校核。常温存储部7可以为支架,支架的上表面可以承载物料100。
可选地,检测设备还包括回收机构8,取放机构4能够将物料100转移至回收机构8。具体而言,取放机构4可以将检测机构3输出的废弃物料100丢弃至回收机构8,或将移液机构2输出的后期不再需要使用的物料100丢弃至回收机构8。
可选地,常温存储部7、温控模块6、移液机构2、料仓1和取放机构4均设置于工作台9上。
回收机构8包括开设于工作台9的台面上的回收口和设置于台面下的回收部,废弃的物料100能够通过回收口进入到回收部中。
为了进一步简化取放机构4的移动路径,可选地,移液机构2和检测机构3沿第一方向设置(如图2箭头F所示的方向),温控模块6、料仓1和取放机构4均设置于移液机构2和检测机构3的前侧,其中,第一方向与检测机构3的前后方向垂直。更进一步地,温控模块6、料仓1和移液机构2沿移液机构2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取放机构4和温控模块6可以沿第一方向设置。更进一步地,取放机构4、温控模块6和常温存储部7可以沿第一方向设置,取放机构4可以位于检测机构3的正前方。取放机构4可以方便地在料仓1、移液机构2和检测机构3之间转移物料100。回收机构8可选地设置于移液机构2和检测机构3的前侧,并位于存储机构13靠近取放机构4的一侧。
如图2和3所示,可选地,取放机构4包括机械臂41和夹手42。机械臂41可以连接于工作台9上,取放机构4具有六个旋转轴,以实现夹手42在三维空间内的移动,可选地,机械臂41包括第一臂411、第二臂412、第三臂413和第四臂414,第一臂连接于工作台9,第一臂411、第二臂412、第三臂413和第四臂414依次转动连接,夹手42转动连接于第四臂414上,从而实现夹手42在三维空间内的移动。
如图3所示,夹手42连接于机械臂41的自由端,即第四臂414的远离第三臂413的一端,并能够夹放物料100。视觉识别单元43连接于机械臂41,并用于对物料100进行定位及扫码。视觉识别单元43能够为夹手42提供视觉引导,使得夹手42对准物料100。可选地,视觉识别单元43可以为相机,视觉识别单元43可以连接于夹手42的下方。夹手42可以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可以通过气缸等驱动结构驱动,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靠近夹紧物料100或相互远离放开物料100。
可选地,物料100和/或承载部1321上还可以贴识别码,视觉识别单元43对识别码进行扫码操作,如识别码可以为二维码、条形码等,视觉识别单元43能够扫描识别码,进而确保取放机构4夹取正确的物料100。承载部1321上还可以贴人工识别标签,以便人工上料时,将物料100放置到对应的承载部1321上。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可选地,检测设备还包括位置校准机构5,位置校准机构5能够承载物料100,并校准物料100的位置,取放机构4能够拾取位置校准机构5上的物料100,以及将位置校准机构5上的物料100取下。检测设备的动作流程复杂,物料100的传递次数多,因此,物料100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放置失败问题,位置校准机构5可以对物料100的位置进行校准,进而使得取放机构4在抓取物料100时,取放机构4与物料100的相对位置处于预设相对位置,从而取放机构4可以将物料100准确、稳定地放置于下一位置。可选地,位置校准机构5设置于移液机构2和检测机构3的前侧。可选地,取放机构4将物料100放置于下一位置前,均在位置校准机构5上进行位置校准。
可以理解的是,取放机构4可以利用位置校准机构5和视觉识别单元43确保取放机构4与物料100的相对位置处于预设相对位置,也可以仅采用视觉识别单元43或取放机构4中的一种进行定位。
可选地,位置校准机构5包括载台51、驱动件54和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部52和第二定位部53。载台51能够承载物料100,载台51上开设有滑动孔511。第二定位部53和第二定位部53均滑动设置于滑动孔511;物料100能够设置于第一定位部52和第二定位部53之间。驱动件54与第一定位部52和第二定位部53连接,并能够驱动第一定位部52和第二定位部53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一定位部52和第二定位部53相互靠近可以将物料100移动至预设的位置,对物料100达到对中作用,夹手42移动到预设的位置进行夹料即可以保证夹手42与物料100的相对位置始终一致。
可选地,位置校准机构5还包括第一连接板56和第二连接板57,第一定位部5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定位部52通过第一连接板56连接于驱动件54,两个第一定位部52能够接触到物料100的第一侧。第二定位部53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定位部53通过第二连接板56连接于驱动件54,两个第二定位部52能够接触到物料100的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滑动孔511的数量为四个,一位对应一滑动孔511。
可选地,位置校准机构5还包括物料检测单元55,物料检测单元55能够检测载台51上是否有物料100。物料检测单元55可以为接近传感器、障碍物传感器等任何能够检测载台51上是否有物料100的传感器。可选地,载台51上还开设有检测口,物料检测单元55通过检测口检测是否有物料100。
可选地,载台51内具有容纳空间512,驱动件54和物料检测单元55可以设置于容纳空间512内,从而避免驱动件54和物料检测单元55裸露在外。
位置校准机构5可选地设置于移液机构2和检测机构3的前侧,并位于回收机构8远离存储机构13的一侧。
如图6所示,料仓1还可以包括底座11、第一驱动机构12和定位机构14。底座11为支撑结构,用于支撑第一驱动机构12、存储机构13和定位机构14等。第一驱动机构12用于驱动存储机构13旋转,存储机构13用于存储物料100,定位机构14能够检测存储机构13是否旋转到位。
具体地,第一驱动机构12连接于底座11,存储机构13绕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底座11,并与第一驱动机构12连接。存储机构13还包括下固定部131,多列仓列132绕存储机构13的旋转轴线间隔连接于下固定部131,仓列132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承载部1321。
多列仓列132通过下固定部131转动连接在底座11,多列仓列132绕存储机构13的旋转轴线间隔连接于下固定部131,因此,在下固定部131旋转过程中,每列仓列132均能够旋转至预设位置。存储机构13将占用较大横向空间的物料100,在纵向上分布到存储机构13上,减小了横向占用空间,进而节约了实验室内的空间。
可选地,存储机构13还包括上固定部133,多列仓列132连接于上固定部133和下固定部131之间。在存储机构13旋转过程中,上固定部133可以防止仓列132发生抖动。可选地,上固定部133可以设置插槽,仓列132的顶端可以设置插块,插块能够入插槽,从而将上固定部133连接于仓列132顶端。
定位机构14能够识别一仓列132是否位于预设位置,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预设位置为如图1所示的取料位16,定位机构14识别到所需的仓列132旋转至取料位16,取放机构4便可以进行取放料操作。定位机构14与可旋转的存储机构13配合,从而将物料100转动至预设位置,进而便于取放机构4取放料。
具体而言,第一驱动机构12可以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下固定部131连接,进而驱动下固定部131旋转。
如图7-图9所示,定位机构14包括初始位定位单元141、仓列识别单元142和控制器。初始位定位单元141能够识别存储机构13是否转动至初始位置;仓列识别单元142能够依次识别仓列132,第一驱动机构12、初始位定位单元141和仓列识别单元142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当存储机构13满载后,存储机构13可以先转动至初始位置,此时,与仓列识别单元142相对的仓列132可以为第一个仓列132,其余仓列132沿存储机构13的旋转方向依次为第二个仓列132、第三个仓列132、第三个仓列132……。初始定位单元检测到存储机构13位于初始位置,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在存储机构13旋转过程中,多个仓列132依次与仓列识别单元142相对,仓列识别单元142识别有仓列132经过,并将信号传递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运算能够获知所需的仓列132是否转动至取料位16(也即预设位置),若所需的仓列132转动至取料位16,则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2停止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是集中式或分布式的控制器,比如,控制器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单片机,也可以是分布的多块单片机构成,单片机中可以运行控制程序,进而控制上述各部件实现其功能。控制器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因此在此不再赘述控制器的具体结构。
如图8所示,初始位定位单元141包括光电传感器1411和挡光片1412,光电传感器1411和挡光片1412中的一个连接于下固定部131,另一个连接于底座11,光电传感器1411能够识别挡光片1412。具体而言,当挡光片1412位于光电传感器1411的发射部和接受部之间时,光电传感器1411能够检测到挡光片1412,此时存储机构13位于初始位置。
另外,当第一驱动机构12为步进电机时,当步进电机丢步后,借助初始定位单元可以对存储机构13进行初始化,即第一驱动机构12驱动存储机构13旋转,直至初始定位单元检测到存储机构13位于初始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初始位定位单元141不仅仅能检测存储机构13是否位于初始位置以及对存储机构13进行初始化。在为存储机构13放料的过程中,初始位置定位单元还能够检测存储机构13是否满料。具体而言,当存储机构13位于初始位置时,放料的设备或人工,将物料100放置于位于放料位15的仓列132上,每放满一列仓列132,则下一仓列132旋转至放料位15,直至存储机构13再次位于初始位置,则表面存储机构13满载。
仓列识别单元142包括接近传感器。可选地,接近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用于识别存储机构上的仓列顺序。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仓列识别单元142还可以为霍尔传感器等。
可选地,定位机构14还可以包括安装架143,下固定部131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1311,安装架143穿设于安装孔1311,以连接于底座11上,初始位定位单元141和仓列识别单元142连接于安装架143,并位于下固定部131的上侧,以便于初始位定位单元141和仓列识别单元142进行识别。更进一步地,光电传感器1411和仓列识别单元142固定于安装架143上,挡光片1412连接于下固定部131上。
如图9所示,下固定部131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34,仓列132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凸起134能够插入定位孔中,从而快速将仓列132固定到相应的位置上。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下固定部131上设置有定位孔,仓列132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凸起134。
仓列132和下固定部131上连接有磁性件135,磁性件135能够使仓列132与下固定部131连接。具体地,上固定部133上的磁性件135与仓列132上的的磁性件135的相互吸附,使仓列132与下固定部131连接。在其他可选地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仓列132和下固定部131中的一个上连接有磁性件135,磁性件135吸附仓列132和下固定部131中的另一个,进而使得列车和下固定部131连接。磁性件135和定位凸起134可实现仓列132的快速拆装。
如图10所示,仓列132还可以包括安装板1329,多个承载部1321平行设置于安装板1329上。可选地,仓列132还可以包括把手1320,把手1320安装于安装包的顶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提起仓列132。
承载部1321上连接有多个定位块1324,定位块1324能够为放置于承载部1321上的物料100定位。具体而言,定位块1324能够接触物料100的侧面,从而为物料100定位。
承载部1321上还可以设置有标记点1325,标记点1325可以为凹坑或凸起等,便于被视觉识别单元43识别的物理标记,以便于取放机构4对位于特定承载部1321上的物料100进行定位。
如图7和图11所示,仓列132还包括第一识别条1322和第二识别条1323,第一识别条1322和第二识别条1323分别设置于多个承载部1321的沿旋转方向的两侧。第一识别条1322和第二识别条1323能够被视觉识别单元43识别,进而根据视觉识别单元43识别的结果确定夹手42的位置。
第一识别条1322和第二识别条1323分别与多个承载部1321的侧面连接,并与多个承载部1321的侧面接触,以保证夹手42的位置精准。
可选地,第一识别条1322和第二识别条1323均包括连接呈L形结构的第一板1326和第二板1327,其中,第二板1327上开设有长条孔1328,承载部1321的侧面开设有螺纹孔,螺栓等连接件穿过长条孔1328与承载部1321的侧面连接。第一板1326则能够被视觉识别单元43识别。
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
1、上料:将存储机构13旋转至初始位置,将物料100放置于位于放料位15的仓列132上,放料的设备或人工为该仓列132放料,该仓列132满载后,第一驱动机构12驱动存储机构13旋转,使得下一仓列132位于放料位15上,直至所有的仓列132满载;
2、视觉校验:视觉识别单元43对每个物料100对应的识别码进行识别,并与系统内存储的数据进行核对,确定物料100放置于预设的承载部1321上;若未正确放置物料100,则人工介入更换物料100,或放料的设备更换物料100;若正确放置物料100,则进入步骤3;
3、为移液机构2上料:取放机构4抓取所需的物料100,并将物料100放置到位置校准机构5上进行二次定位,然后取放机构4将定位后的物料100放置到第一上料部;
或取放机构4抓取所需的物料100,并将物料100放置到第一上料部;
4、移液处理:第一上料部将物料100移送至第一外壳内,移液机构2进行移液操作,移液完成后,第一上料部将物料100以及配制的样本移送至第一外壳外;
5、对第一上料部上的物料100的处理:对于能够继续使用的物料100,取放机构4抓取第一上料部上的物料100,并放置到位置校准机构5上进行二次定位,然后取放机构4将定位后的物料100放置到对应的承载部1321上;或,取放机构4抓取第一上料部上的物料100,并放置到对应的承载部1321上;
对于废弃的物料100,取放机构4抓取第一上料部上的物料100,并将物料100转移至回收机构8;
对于配制的样本,取放机构4抓取第一上料部上的样本,并放置到位置校准机构5上进行二次定位,然后取放机构4将定位后的样本放置到第二上料部上;或,取放机构4抓取第一上料部上的样本,并放置到样本上;
6、检测样本:第二上料部将样本输送至第二外壳内,并在第二外壳内完成样本检测,第二上料部将样本输出到第二外壳外;
7、样本处理:对于对检测结果有质疑,需要再次校验的样本等有其他问题的样本,取放机构4抓取第二上料部上的样本,并放置到位置校准机构5上进行二次定位,然后取放机构4将定位后的样本放置到存储机构13或常温存储部7上;
对于无问题的样本,取放机构4抓取第二上料部上的样本,并将样本转移至回收机构8。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仓(1),包括能够绕竖直方向旋转的存储机构(13),所述存储机构(13)包括多列仓列(132),多列所述仓列(132)绕所述存储机构(13)的旋转轴线间隔设置,所述仓列(132)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承载部(1321);
移液机构(2),能够转移试剂;
检测机构(3),能够检测所述移液机构(2)输出的样本;
取放机构(4),所述取放机构(4)能够夹取所述料仓(1)、所述移液机构(2)和所述检测机构(3)上的物料(100),以及将所述物料(100)转移至所述料仓(1)、所述移液机构(2)和所述检测机构(3);
位置校准机构(5),所述位置校准机构(5)能够承载物料(100),并校准物料(100)的位置,所述取放机构(4)能够拾取所述位置校准机构(5)上的物料(100),以及将所述位置校准机构(5)上的物料(100)取下;
温控模块(6),能够在预设温度下存储物料(100),所述取放机构(4)能够拾取所述温控模块(6)上的物料(100),以及将所述温控模块(6)上的物料(100)取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机构(2)和所述检测机构(3)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位置校准机构(5)、所述温控模块(6)、所述料仓(1)和所述取放机构(4)均设置于所述移液机构(2)和所述检测机构(3)的前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检测机构(3)的前后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校准机构(5)包括:
载台(51),能够承载物料(100),所述载台(51)上开设有滑动孔(511);
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部(52)和第二定位部(53),所述第二定位部(53)和所述第二定位部(53)均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孔(511);物料(100)能够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部(52)和所述第二定位部(53)之间;
驱动件(54),与所述第一定位部(52)和所述第二定位部(53)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定位部(52)和所述第二定位部(53)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校准机构(5)还包括物料检测单元(55),所述物料检测单元(55)能够检测所述载台(51)上是否有物料(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常温存储部(7),能够存储物料(100),所述取放机构(4)能够拾取所述常温存储部(7)上的物料(100),以及将所述常温存储部(7)上的物料(100)取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还包括定位机构(14),所述定位机构(14)包括:
初始位定位单元(141),能够识别所述存储机构(13)是否转动至初始位置;
仓列识别单元(142),能够依次识别所述仓列(132);
控制器,所述初始位定位单元(141)和所述仓列识别单元(142)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机构(4)包括:
机械臂(41);
夹手(42),连接于所述机械臂(41)的自由端,并能够夹放物料(100);
视觉识别单元(43),连接于所述机械臂(41),并用于对物料(100)进行定位及扫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机构(2)和所述检测机构(3)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料仓(1)和所述取放机构(4)设置于所述移液机构(2)和所述检测机构(3)的前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机构(2)包括第一上料部和第一外壳,所述第一上料部能够进出所述第一外壳;和/或
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第二上料部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二上料部能够进出所述第二外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回收机构(8),所述取放机构(4)能够将物料(100)转移至所述回收机构(8)。
CN202320535207.3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检测设备 Active CN220012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5207.3U CN220012643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5207.3U CN220012643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2643U true CN220012643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6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5207.3U Active CN220012643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2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73597B2 (ja) 自動化された診断アナライザおよびその動作のための方法
US20220365107A1 (en) Automated sample diagnostic analyzer and method for its operation
EP2148208B1 (en) Method and laboratory system for handling sample tube racks
EP1546737B1 (en) Two-axis robot for specimen transfer
CN109313207B (zh) 试样处理测量系统
US666943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pipetting tip magazines
US636887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emical processing
CN110699253A (zh) 基因检测系统以及基因检测方法
CN108885222B (zh) 运输装置
CN220012643U (zh) 一种检测设备
CN114214183A (zh) 自动核酸提取设备及其核酸提取方法
CN114261939A (zh) 自动化分装设备
CN219771205U (zh) 一种料仓
CN113495166A (zh) 一种试剂盒自动加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6584999U (zh) 自动核酸提取设备
CN211497640U (zh) 基因检测系统
CN114317230A (zh) 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及核酸提取检测方法
CN216072156U (zh) 一种试管码垛机构
CN214427456U (zh) 一种全自动化检测平台
CN217112092U (zh) 全自动均相化学发光即时检测分析仪
WO202303889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ventory handling in an automated diagnostic analyzer
CN115792260A (zh) 一种纳米酶免疫分析系统
CN116788828A (zh) 一种智能核酸检测分析系统
CN115825416A (zh) 一种全自动纳米酶免疫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