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0641U - 手握式泵 - Google Patents

手握式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0641U
CN220010641U CN202320263683.4U CN202320263683U CN220010641U CN 220010641 U CN220010641 U CN 220010641U CN 202320263683 U CN202320263683 U CN 202320263683U CN 220010641 U CN220010641 U CN 220010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iston
hand
outlet
held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636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要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xing KK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2636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0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0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0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手握式泵包括:入口,该入口通入安装有手握式泵的容器的内部,并且在入口中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允许产品从容器流入手握式泵中;出口,该出口通向外部环境;气缸,该气缸与入口和出口相连通,其中,气缸被布置成气缸的轴线沿着非竖直的方向延伸;活塞,该活塞包括活塞杆和活塞头,并设置在气缸的内部;弹性复位机构,该弹性复位机构设置在气缸和活塞之间,并将活塞和气缸朝着互相远离的方向偏置,以及按压部,该按压部与气缸或活塞相连接或一体形成。该手握式泵允许单手操作,便于施力。

Description

手握式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握式泵,该手握式泵特别是在容纳诸如洗手液、沐浴露、洗衣液等的卫生洗护制品的容器上使用。
背景技术
在用于洗手液、沐浴露、洗衣液等的卫生洗护产品的容器中,通常会在该容器上设置用来分配产品的装置,例如按压泵等。
图10中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的按压泵1。该按压泵1包括压头10和气缸20,在压头10上连接有活塞30,活塞30延伸到气缸20的内部。在活塞30和气缸20之间设置有弹簧40。例如,如图10所示,弹簧40的一端支承在气缸20的底部上,另一端支承在活塞30的下端。通过弹簧40的作用,将活塞30连同压头10一起向上偏置。进一步地,在气缸20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50。
图10所示的按压泵1的操作方式如下:当使用人向下按压压头10时,活塞30在气缸20内部向下运动,使气缸20内的压力上升,使得容纳在气缸20内的产品受压而经压头10的压嘴11泵送出来,并且,在气缸20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单向阀50关闭,阻止气缸20内的产品回流到容器(未示出)内。而当使用人松开压头10时,在弹簧40的作用下,活塞30和压头10向上运动,此时气缸20内的压力下降,直至低于容器内的压力,从而在气缸20内形成负压,在该负压作用下,单向阀50打开,允许容器内的产品流入气缸20内部。
通常来说,使用人在操作图10所示的按压泵1时都是用单指来按压,特别是用食指来进行按压。食指的按压力量相对来说较小,而按压泵的出液量又比较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非常费劲,也十分地不方便。
因此,存在对改进的用于分配产品的泵的需求,该泵允许使用人方便且省力地来分配容器中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作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该泵能够允许使用人单手操作,并且便于使用人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一种手握式泵来实现,该手握式泵包括:
入口,该入口通入安装有手握式泵的容器的内部,并且在入口中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允许产品从容器流入手握式泵中;
出口,该出口通向外部环境;
气缸,该气缸与入口和出口相连通,其中,气缸被布置成气缸的轴线沿着非竖直的方向延伸;
活塞,该活塞包括活塞杆和活塞头,并设置在气缸的内部;
弹性复位机构,该弹性复位机构设置在气缸和活塞之间,并将活塞和气缸朝着互相远离的方向偏置,以及
按压部,该按压部与气缸或活塞相连接或一体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上述结构的手握式泵中,将气缸设置成其轴线沿着非竖直的方向延伸,进而在气缸或活塞上设置按压部,由此可允许使用人以手握的姿势来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手握式泵允许使用人用单手来进行操作,且便于使用人施力。
进一步地,按压部可包括按压面,供使用人的手指按压,按压面被设置成,使使用人的手指施加在按压部上的按压力的方向与气缸的轴线相一致。
这样,使用人施加在按压部上的力可以基本上完全作用在气缸上,由此提高力的使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手握式泵还包括量杯,量杯连接于出口,使得从出口泵出的产品能够流入量杯中。量杯上设置有刻度,从而便于计量由手握式泵从容器中泵送出的产品的量。
较佳地,量杯包括量杯盖和/或导流口。量杯盖可保护量杯中的产品免受外部的影响,而导流口可在将产品从量杯中倾倒出来的时候起到导流的作用。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手握式泵还可包括出液管,出液管与出口相连接。由手握式泵从容器中泵送出的产品可经出液管直接流出。
较佳地,在出口中设置有通孔,而出液管能够相对于出口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当出液管处于第一位置时,出口的通孔与出液管的侧壁相对,从而关闭出口与出液管的通道之间的连通,而当出液管处于第二位置时,出口的通孔与出液管的通道相连通,从而打开出口与出液管的通道之间的连通。通过该设置,可使手握式泵具有密封的出厂状态和打开的使用状态,并可在这两个状态之间切换。
较佳地,在出口中还可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允许产品从手握式泵流到外部。由此,可进一步有利于控制对产品的分配。
较佳地,按压面上形成有手指仿形的凹陷部。这可便于使用人的手指按压在按压面上,并且防止手指在按压过程中打滑。进一步地,按压面可设置成供两个手指或更多手指按压。
在一种具体结构中,入口和出口设置在气缸上,手握式泵还包括气缸盖,气缸盖安装在气缸上,以及
按压部具有筒形的外壁,筒形的外壁可滑动地套设在气缸和/或气缸盖的外周上,其中,活塞设置在按压部中,弹簧围绕着活塞的活塞杆设置,且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气缸盖上,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按压部上。
即,在该结构中,按压力使得活塞相对于气缸滑动,而气缸则相对固定。并且,在该结构中,弹簧是外置式的,不与产品相接触,从而可避免产品对弹簧的不利影响,如腐蚀等。
较佳地,在按压部的内部设置有活塞安装部,活塞连接在活塞安装部上;或者,活塞一体形成在按压部中。
较佳地,在气缸内设置有与容器的内部相连通的平衡孔,当按压部处于被弹簧偏置的位置时,活塞的活塞头封闭平衡孔。通过设置该平衡孔,可以在泵送产品的过程中对容器中形成的负压进行补偿。
较佳地,手握式泵中还设置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能够锁定活塞和/或按压部相对于气缸沿气缸的轴线的运动。
该锁定机构的一种具体结构为,在活塞杆上形成有凸块,在气缸盖上形成有凹槽,有该凸块和凹槽构成锁定机构,其中当凸块与凹槽相对准时,允许活塞相对于气缸沿气缸的轴线运动,而当凸块与凹槽错开时,凸块与气缸盖相抵接,从而锁定活塞相对于气缸沿气缸的轴线的运动。由此,凸块和凹槽的结构形成锁定机构。
或者,在按压部和气缸盖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内螺纹,在按压部和气缸盖的另一个上形成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构成锁定机构。
在另一种结构中,手握式泵还包括通道部,活塞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在通道部上,
其中,通道部包括:入口部分,入口部分包括入口,并将容纳有产品的容器的内部与活塞的内部空间连通;出口部分,出口部分包括出口,并将活塞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并且,气缸的一端开口,并可滑动地套设在活塞的活塞头上,而在气缸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按压部,并且,在气缸的一端上设置有气缸盖,弹簧围绕着活塞的活塞杆设置,且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气缸盖上,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活塞或通道部上。
可见,在该结构中,按压力使得气缸滑动,而活塞保持不动。并且,在该结构中,弹簧也是外置式的。
进一步地,在通道部中形成有与容器的内部相连通的平衡孔,并且在气缸盖上形成有密封片,当气缸处于被弹簧所偏置的位置时,密封片封闭平衡孔。由此,形成对容器内的负压进行补偿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复位机构可以采取各种形式,例如弹性复位机构可以是弹簧,该弹簧的一端支承在诸如气缸之类的固定部件上,另一端支承在诸如活塞杆或按压部之类的活动部件上。或者,弹性复位机构可以是弹性条,其可由塑料制成。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手握式泵的示意性截面图,其中手握式泵处于未被按压的状态。
图1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手握式泵的示意性截面图,其中手握式泵处于被按压或锁定的状态。
图2a是图1a所示手握式泵的气缸的纵向剖视图。
图2b是图1a所示手握式泵的气缸的立体图。
图3a是图1a所示手握式泵的活塞的纵向剖视图。
图3b是图1a所示手握式泵的活塞的立体图。
图4a是图1a所示手握式泵的按压部的纵向剖视图。
图4b是图1a所示手握式泵的按压部的立体图。
图5a是图1a所示手握式泵的量杯的剖视图。
图5b是图1a所示手握式泵的量杯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变型例的剖视图。
图7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手握式泵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b示出了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变型例的剖视图。
图7c示出了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又一变型例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手握式泵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9a和9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手握式泵的部分剖切视图。
图10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的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a~9b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应当了解,附图中所示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显而易见的修改、变型、等效替换,并且在不相矛盾的前提下,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而这些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中,所使用的“竖直”、“水平”等表示方向或朝向的用语都是以附图所示为基准的。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泵的朝向。例如,泵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与水平方向成一定的角度,甚至有可能是水平放置的,而不是如图中所示的沿上下方向放置。
<第一实施例及其变型例>
图1a和1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手握式泵100的示意性截面图,其中图1a示出的是该手握式泵100处于未被按压或锁定的状态,而图1b示出的是该手握式泵100处于被按压的状态。图2a~5b示出了该手握式泵100的各部件的具体结构。
如图1a和1b所示,手握式泵100具有气缸110,在气缸110上连接有气缸盖120。按压部130套设在气缸110和/或气缸盖120上,并且在按压部130和气缸盖120之间设置有弹簧150,该弹簧150的一端抵接在气缸盖120上,另一端抵接在按压部130上,将按压部130朝着远离气缸110的方向偏压。
活塞140连接在按压部130上,并穿过气缸盖120中的开口延伸到气缸110的内部空间中。
在气缸110的下部连接有牙套160,该牙套160与容纳有产品的容器(未示出)的出口相连接,由此将气缸110安装到容器上。
进一步地,如图1a和1b所示,手握式泵100还包括量杯170,该量杯170与气缸盖120的出口相连通。由此,由手握式泵100泵送出的液态或半液态的产品首先流入量杯170中,从而允许使用人控制所要使用的产品的量。
下面将参照图2a~5b同时结合图1a和1b来具体描述手握式泵100的各组成部件的结构和它们的连接关系。
气缸
图2a和2b分别示出了气缸110的纵向剖视图和立体图。如图2a所示,气缸110包括气缸本体113,该气缸本体113具有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气缸轴线A。气缸本体113上设有气缸入口111和气缸出口112,其中气缸入口111通入容器内部,气缸出口112通向外部环境。从图1a中可见,在气缸入口111中设有入口单向阀118,在气缸出口112中设有出口单向阀119。在一种未示出的示例中,也可只在气缸入口111处设置单向阀,也可基本实现手握式泵100的泵送产品的功能。
气缸本体113的另一端开口,并且在其内周上设有卡配部117,用于安装气缸盖120。卡配部117的一种实例是周向凹槽,相应地,在气缸盖120上设置有周向凸条,在安装状态下,该周向凸条过盈配合在周向凹槽中,从而将气缸盖120固定在气缸110上。当然,卡配部117也可以是其它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连接结构。例如,卡配部117可以是周向凹槽的形式,相对应的,在气缸盖120上设置的是形状互补的周向凸条,再例如,卡配部117可以是内螺纹,而在气缸盖120上相应地设置有相匹配的外螺纹。
图2a和2b所示的气缸110还包括安装部114,牙套160连接在安装部114上,如图1a中所示的。具体来说,在安装部114的下部形成有凸缘115,在安装好的状态下,牙套160的上部设置的卡爪161卡配在该凸缘115上。当然,此处所述的连接方式也是示例性的,也可用其它方式将牙套160配合在气缸110上,例如螺纹连接等。
作为一个较佳的结构,在气缸本体113上还设有平衡孔116,该平衡孔116被设置成,在使用过程中允许容纳产品的容器内部与外界空气连通,从而平衡容器内的负压,这将在下文中具体描述。
活塞
图3a和3b分别示出了活塞140的纵向剖视图和立体图。活塞140包括活塞杆141和活塞头142,活塞杆141的一端连接在按压部130上,例如通过凹槽-凸条的配合结构,或者通过其它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连接方式,如螺纹连接等。活塞头142的外径被设置成略大于气缸本体113的内径,从而与气缸本体113的内部紧密接触。
在一种较佳的结构中,在活塞杆141上设置有凸块143,相应地,在气缸盖120上设置有凹槽121(见图1b)。当凸块143与凹槽121对准时,活塞140可以沿着气缸110的气缸轴线A在气缸110内部往复运动,如图1a所示的状态;通过旋转按压部130,使活塞140也随之旋转,从而使凸块143与凹槽121相互错开,此时凸块143与气缸盖120相抵接,由此锁定按压部130的运动,如图1b所示的状态。
按压部
图4a和4b分别示出了按压部130的剖视图和立体图。按压部130的外壁呈大致筒形的形状,在按压部130的内部形成有活塞安装部131,如以上所述的,活塞140能够如图1a和1b中所示的那样连接在活塞安装部131上。在另一种未示出的结构中,活塞140可以一体地形成在按压部130上。
当活塞140连接或一体形成在按压部130上时,在按压部130的筒形的外壁和活塞140的活塞杆141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弹簧150设置在该环形空间中,其一端抵接在按压部130上,另一端抵接在气缸盖120上,并包围着活塞140的活塞杆141,如图1a和1b所示。由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弹簧140为外置式弹簧的形式,从而不与产品,由此可避免产品对弹簧的负面影响,比如腐蚀等。
按压部130一端开口,并可滑动地套设在气缸110和/或气缸盖120上,而在按压部130的另一端上则形成有按压面132。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人可用两个手指或多个手指按压在按压部130的按压面132上,并能够沿着气缸110的气缸轴线A施加按压力。
较佳地,按压面132上形成有手指仿形的凹陷,以便于手指按压在按压面132上,并有助于防止手指在按压过程中打滑。
量杯
图5a和5b示出了量杯170的剖视图和立体图。量杯170的周壁上设有刻度,用于计量量杯170内的产品料液的量。量杯170的底部设置有量杯进口管171,该量杯进口管171与气缸110的气缸出口112相配合,使得经气缸出口112被泵出的产品料液进入量杯170中。如图5a中清楚地示出的,在量杯进口管171中较佳地可容纳有出口单向阀119。
较佳地,量杯170的上边沿上可设置有导流口173,在倾倒容纳在量杯170中的产品料液的时候,该导流口173起到导流的作用。此外,如图1a所示,量杯170还可包括量杯盖172,该量杯盖172盖住量杯170,以减少或避免外界环境对量杯170中产品的影响。
此处,量杯进口管171是可选的结构,也可仅在量杯170的底部设置开口,供气缸入口111穿过。
量杯170可以是可拆卸地安装在气缸110的气缸出口112上,从而允许在不需要量杯170时将量杯170拆下,并用其它部件来替换,例如出液管等,这将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
手握式泵的操作
下面将具体描述以上所公开的手握式泵100的操作方式。
在不使用时,如图1a所示,按压部130和连接于按压部130上的活塞140在弹簧150的作用下朝着远离气缸110的方向被偏置。此时,在气缸110中包括平衡孔116的情况下,活塞140的活塞头142所封闭,从而容器中容纳的产品不会溢出到容器外。
当需要从容器中分配产品时,使用人的两个或更多根手指按压在按压部130的按压面132上,使得按压部130朝着靠近气缸110的方向克服弹簧150的偏置力而运动,此运动过程称为“按压行程”。在按压行程过程中,连接在按压部130上的活塞140在气缸110的内部运动。较佳地,按压部130是沿着气缸110的气缸轴线A运动,且按压力的施加方向也与气缸轴线A的方向相一致。
随着活塞140沿着靠近气缸110的方向运动,气缸110的气缸本体113内的容积减小,使得容纳在气缸110内的产品料液的压力上升。该上升的压力使入口单向阀118关闭,阻止气缸110内的产品料液回流到容器内,并且该压力使出口单向阀119打开(如果设有出口单向阀119的话),从而使气缸110中的产品料液经气缸出口112和量杯进口管171流入量杯中。
并且,随着活塞140的运动,原本封闭平衡孔116的活塞头142从平衡孔116移开,由此使容器内部能够与外界环境相连通。
在按压行程到达终点之后,使用人撤去对按压部130的按压力,按压部130和连接在按压部130上的活塞140在弹簧150的作用下朝着远离气缸110的方向运动,恢复其初始的状态,此运动过程为“恢复行程”。在此恢复行程中,气缸110中的内部空间变大,其中的压力下降,形成负压。在此负压作用下,出口单向阀119关闭,而入口单向阀118打开,允许容器中的产品补充到气缸110内。并且,平衡孔116仍保持未被活塞头142封闭的状态,从而容器内部与外部环境连通,从而补偿容器内部由于产品料液被泵出而产生的负压。
而在恢复行程的终点,即,当按压部130和活塞140回到被弹簧150所偏置的位置时,活塞头142再次封闭平衡孔116,防止在不使用的时候容器内的产品溢出。
当需要将按压部130设置在锁定位置时,先使按压部130和活塞140运动到按压行程的终点,然后转动按压部130,使活塞140的凸块143与气缸盖120的凹槽121错开。这样,凸块143就抵接在气缸盖120上,由此阻止按压部130和活塞140朝着远离气缸110的方向运动。
图6示出了在以上所述的第一的基础上进行变型的手握式泵100’。在该变型结构中,弹簧150’为内置式的,其两端分别抵接在气缸110’的底部和活塞140的头部之间。进一步地,按压部130’上设置有内螺纹133’,相应地,在气缸盖120’上形成有外螺纹122’,内螺纹133’和外螺纹122’能够相啮合,以构成锁定机构,锁定按压部130’的运动。
当然,也可以在按压部130’上设置外螺纹,而在气缸盖120’上设置内螺纹,同样可获得用来锁定按压部130’的运动的锁定机构。
<第二实施例及其变型例>
图7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手握式泵200。该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下面将重点描述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特征。
如图7a所示,手握式泵200包括通道部260,该通道部260包括进口部分261和出口部分262。如图7a所示,活塞240固定连接在通道部260上,通道部260的进口部分261具有通入容器内部的入口211,并将容纳有产品的容器的内部与活塞240的内部空间连通,而通道部260的出口部分262具有通向外部环境的出口212,并将活塞240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相连通。气缸210的一端开口,并可滑动地套设在活塞240的活塞头上,而在气缸21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按压部230,供使用人的手指按压。
在气缸210的开口的一端上设置有气缸盖220。弹簧250的一端抵接在该气缸盖220上,另一端抵接在活塞240或通道部260上。由此,通过该弹簧250的弹簧力,将气缸210朝着远离活塞240的方向偏置。
在通道部260的下部较佳地设置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安装部114相似的安装结构,用于与牙套相连接。较佳地,在该安装结构上形成有平衡孔216,用于平衡容器内的负压。与之相应地,在气缸盖220上设置有密封片221,在气缸210的恢复行程的终点处,即,当气缸210处于被弹簧250所偏置的位置时,该密封片221封闭平衡孔216,防止在不使用的时候容器内的产品溢出。
可见,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活塞240是固定的,而气缸210是相对运动的,且按压部230设置在气缸210上。
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a所示,气缸210的气缸轴线A’并非是大致水平的,而是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但该角度为锐角,即,气缸210的气缸轴线A’不会呈竖直的状态。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又一不同之处在于,该手握式泵200不包括量杯,而是用出液管270来作为替代的结构。
在图7b所示的变型结构的手握式泵200’中,在出液管270’与气缸210’的出口212’之间的连接部分处设置有可切换密封结构。具体来说,如图7b所示,在气缸210’的出口212’处设置有通孔213’,并且出液管270’可相对于出口21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当出液管270’位于第一位置时,出口212’上的通孔213’与出液管270’的侧壁相对,从而阻止产品经出口212’流入出液管270’中。在此,该第一位置可被设置为该手握式泵200’的出厂状态或密封状态。
当使用人要使用该产品时,可将出液管270’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例如转动90°),此时出口212’的通孔213’与出液管270’内的通道相连通,从而允许产品经出口212’流到出液管270’中。因此,可将出液管270’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设为使用状态。
可以了解,以上所述的第二实施例中区别于第一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分别用来替代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特征。例如,可以将出液管270”设置在第一实施例中,替代其量杯的设置,而按压部230”则仍保持基本水平地设置,如图7c所示;或者第一实施例中的其它特征可以不变,而只是将气缸设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
<第三实施例>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手握式泵300。该第三实施例中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大体类似,在此不再详细描述,下面将重点描述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特征。
可以看到,第三实施例的手握式泵300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手握式泵200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与通道部360的出口部分362相连通的是量杯370。
<第四实施例>
图9a和9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手握式泵400,其中9a示出了手握式泵400的放松状态,而9b则示出了手握式泵400的被按压状态。该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下面将重点描述第四实施例与之前的实施例不同的特征。
如图9a和9b所示,手握式泵400包括气缸410、按压部430和量杯470。与之前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在第四实施例的手握式泵400中设置有弹性条450,用于提到之前的实施例中的弹簧。该弹性条450一端固定在气缸410上,另一端固定在按压部430上。当对按压部430进行按压时,弹性条450受压而弯曲变形,积蓄弹性力,当松开按压部430时,弹性条450的弹性力使按压部430复位。
该弹性条430可以与手握式泵430的其它部分一样由塑料材料制成,并且,该弹性条430还可以设置在气缸430之外。
该第四实施例的手握式泵400也可结合有以上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特征,例如,可以将图9a和9b中所示的量杯470替换为第二实施例中的出液管。

Claims (17)

1.一种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入口,所述入口通入安装有所述手握式泵的容器的内部,并且在所述入口中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允许产品从所述容器流入所述手握式泵中;
出口,所述出口通向外部环境;
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相连通,其中,所述气缸被布置成所述气缸的轴线沿着非竖直的方向延伸;
活塞,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杆和活塞头,并设置在所述气缸的内部;
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气缸和所述活塞之间,并将所述活塞和所述气缸朝着互相远离的方向偏置,以及
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气缸或所述活塞相连接或一体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包括按压面,供使用人的手指按压,所述按压面被设置成,使所述使用人的手指施加在所述按压部上的按压力的方向与所述气缸的所述轴线相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式泵还包括量杯,所述量杯连接于所述出口,使得从所述出口泵出的产品能够流入所述量杯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量杯包括量杯盖和/或导流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式泵还包括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出口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中设置有通孔,所述出液管能够相对于所述出口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当所述出液管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出口的所述通孔与所述出液管的侧壁相对,从而关闭所述出口与所述出液管的通道之间的连通,而当所述出液管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出口的所述通孔与所述出液管的所述通道相连通,从而打开所述出口与所述出液管的所述通道之间的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口中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允许产品从所述手握式泵流到外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面上形成有手指仿形的凹陷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气缸上,所述手握式泵还包括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安装在所述气缸上,以及
所述按压部具有筒形的外壁,所述筒形的外壁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气缸和/或所述气缸盖的外周上,其中,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按压部中,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围绕着所述活塞的所述活塞杆设置,且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气缸盖上,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按压部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压部的内部设置有活塞安装部,所述活塞连接在所述活塞安装部上;或者
所述活塞一体形成在所述按压部中。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内设置有与所述容器的内部相连通的平衡孔,当所述按压部处于被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偏置的位置时,所述活塞的活塞头封闭所述平衡孔。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式泵中还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能够锁定所述活塞和/或所述按压部相对于所述气缸沿所述气缸的所述轴线的运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杆上形成有凸块,在所述气缸盖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凸块和所述凹槽形成所述锁定机构,其中,当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相对准时,允许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气缸沿所述气缸的所述轴线运动,而当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错开时,所述凸块与所述气缸盖相抵接,从而锁定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气缸沿所述气缸的所述轴线的运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压部和所述气缸盖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内螺纹,在所述按压部和所述气缸盖的另一个上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构成所述锁定机构。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式泵还包括通道部,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在所述通道部上,
其中,所述通道部包括:入口部分,所述入口部分包括所述入口,并将容纳有产品的容器的内部与所述活塞的内部空间连通;出口部分,所述出口部分包括所述出口,并将所述活塞的所述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所述气缸的一端开口,并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活塞的所述活塞头上,而在所述气缸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按压部,并且,在所述气缸的所述一端上设置有气缸盖,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围绕着所述活塞的所述活塞杆设置,且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气缸盖上,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活塞或所述通道部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道部中形成有与所述容器的内部相连通的平衡孔,并且在所述气缸盖上形成有密封片,当所述气缸处于被所述弹性复位机构所偏置的位置时,所述密封片封闭所述平衡孔。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弹簧或弹性条。
CN202320263683.4U 2023-02-20 2023-02-20 手握式泵 Active CN220010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63683.4U CN220010641U (zh) 2023-02-20 2023-02-20 手握式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63683.4U CN220010641U (zh) 2023-02-20 2023-02-20 手握式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0641U true CN220010641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0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63683.4U Active CN220010641U (zh) 2023-02-20 2023-02-20 手握式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0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15649B2 (en) Bellows pump for delivery of liquids
US9894981B2 (en) Container for cream-type cosmetic
CA1296302C (en) Push up dispenser with capsule valve
US7644841B2 (en) Blister pump dispenser
US7721918B1 (en) Automatic dispensing cap for squeezable bottle
US4138039A (en) Pump actuating system
EA029857B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озирования жидкости, система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го сжатия для так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способ ее сборки
US20070164053A1 (en) Airless type cosmetic container with quantified contents discharging, contents leakage preventing and contents deterioration preventing functions
KR20110010649U (ko) 점성 내용물 압출 용기
AU2001266022A1 (en) Bellows pump for delivery of liquids
RU224892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сфасовки и выдачи продукта, в частности, в виде образца
WO1988000911A1 (en) Fluid discharge mechanism
CN220010641U (zh) 手握式泵
US8453884B2 (en) Diaphragm pump actuated liquid dispensing apparatus having dome shaped deformable membrane
RU2747671C2 (ru) Дозатор и доз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5995893B2 (ja) スプレー装置
KR20210129555A (ko) 펌프형 화장품 용기
EP0079905A1 (en) Dispenser
JP5008958B2 (ja) 押出容器
KR100875906B1 (ko) 액체용기의 간헐펌핑장치
JP4737520B2 (ja) 塗布容器
KR101753843B1 (ko) 탄성버튼이 구비된 펌핑식 화장품용기
KR200311496Y1 (ko) 노즐고정형 디스펜서 용기
KR102649598B1 (ko) 미세분출이 가능한 화장품 용기
JP3245398U (ja) 可動ノズルを備えたポンプディスペ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6

Address after: No.55 Jiangping North Road, Taixing City,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400

Patentee after: Taixing K.K. Plastic Co.,Ltd.

Address before: No.55 Jiangping North Road, Taixing City,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400

Patentee before: Ding Yao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