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0093U - 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0093U
CN220010093U CN202321612464.9U CN202321612464U CN220010093U CN 220010093 U CN220010093 U CN 220010093U CN 202321612464 U CN202321612464 U CN 202321612464U CN 220010093 U CN220010093 U CN 220010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robot
robot
data center
arc
a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124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青松
李增华
李卫国
巩勇智
萨日娜
张秀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16124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0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0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0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包括数据中心和空中机器人,空中机器人包括空中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和定位器,空中机器人下方中间安装有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弧形电磁铁和开盖机构;定位器固定在金属管路靠近待测仪表盖背部一侧的上表面,弧形电磁铁安装在壳体的底部,弧形电磁铁可吸附在金属管路的上表面,开盖机构上的电动吸盘吸附在待测仪表盖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能够协同工作人员对车间厂房不同类型的待测仪表快速检查,减少潜在的不可预知的风险,降低了可能带来对人员的伤害,节省人工成本,提高检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机器人协同人们工作已经是常见的的事情,市面上存在一些空中机器人,通常能够飞行进入复杂狭小人员不易进入的地方,进行作业,包括巡逻、拍照、摄影等多个方面;但是用在工业上进行使用的还是很少。
现有多数车间厂房内,均铺设有很多管路,部分管路上会装有待测仪表,因此车间厂房会存在很多不同用途类别的待测仪表,通常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车间内设备待测仪表检查时需要专门的负责人进行逐个检查和记录。由于车间较大,所述检查完成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检查完毕,耗时耗力,为了更好的提高检查效率,减少人员的浪费使用,同时,一些厂房车间由于设备老化,还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通过人员检查也可能带来对人员的伤害;尽管目前的空中机器人能够进行一些对现场的一些位置进行拍照,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待测仪表的表盖是不透明的,因此,摄像头无法进行拍照记录,不能够自动将表盖进行打开和关闭,因此,车间厂房如果想要引入空中机器人进行作业,就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更好的协同工作人员工作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利用数据中心控制机器人协同进行对车间厂房内待测仪表拍照和记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包括数据中心和空中机器人,所述空中机器人包括空中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所述空中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中心的信号传输端与所述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的信号传输端连接;
还包括与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的定位器,所述定位器设置于与待测仪表连接的金属管路上,所述空中机器人下方中间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弧形电磁铁和开盖机构;所述数据中心的信号传输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传输端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弧形电磁铁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开盖机构上的电机和电动吸盘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器固定在金属管路靠近待测仪表盖背部一侧的上表面,所述弧形电磁铁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弧形电磁铁可吸附在金属管路的上表面,所述开盖机构上的电动吸盘吸附在所述待测仪表盖的上表面,所述壳体底部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开盖机构包括电机、蜗杆、转动轴、蜗轮、齿轮、弧形齿条和电动吸盘;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所述蜗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所述蜗轮和齿轮均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弧形齿条相啮合,所述弧形齿条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弧形滑槽内,所述弧形齿条的顶部一端安装有所述电动吸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空中机器人能够协同工作人员对车间厂房不同类型的待测仪表快速检查,减少潜在的不可预知的风险,降低了可能带来对人员的伤害,节省人工成本,人员的能够有效利用,提高检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空中机器人使用参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控制模块,2、空中机器人,2.1、空中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2.2、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2.3、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3、定位器,4、壳体,4.1、凹槽,4.2、弧形滑槽,5、弧形电磁铁,6、开盖机构,6.1、电机,6.2、蜗杆,6.3、转动轴,6.4、蜗轮,6.5、齿轮,6.6、弧形齿条,6.7、电动吸盘,7、金属管路,8、待测仪表盖,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采用现有的公开技术:包括数据中心1和空中机器人2,空中机器人2包括空中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2.1、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2.2、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2.3;空中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2.1的信号输出端与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2.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2.2的输出端与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2.3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数据中心1的信号传输端与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2.3的信号传输端连接;
其中,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2.2由空中机器人微处理器、运动处理传感器单元、电子罗盘单元组成,采用微处制器SamsungS3C6410,姿态传感器选用整合9轴组合式传感器GY-86模块,集成了三轴磁场计、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对应使用的芯片分别为MPU6050、磁力计HMC5883L,实现的功能主要是位于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2.2的空中机器人微处理器直接控制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2.2中的运动处理传感器、电子罗盘收集空中机器人的姿态信息,通过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8的无限透传单元发送给数据中心1。
上述中空中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2.1由摄像头单元、声纳单元组成;主要功能是空中机器人2用于感知车间厂房内环境情况,位于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2.2的空中机器人微处理器通过控制空中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2.1中的声纳单元收发超声波确定障碍物位置及距离并将相关信息通过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2.3的无限透传单元发送给数据中心1。
车间厂房内排布有很多个金属管路7,车间厂房内的待测仪表通常安装在金属管路7上,待测仪表上安装有待测仪表盖8,每个需要检测的金属管路7上均安装有定位器3,定位器3设置在金属管路7靠近待测仪表盖8背部一侧的上表面,用于位置标记,便于空中机器人的快速捕捉位置,同时,定位器3上还安装有距离传感器,用于感应空中机器人2是否落置在金属管路7上,当感应空中机器人2落置在金属管路7上时将接收的信号反馈给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2.3,并将相关信息通过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2.3的无限透传单元发送给数据中心1,数据中心1通过发送信号通过控制器9对弧形电磁铁5、以及开盖机构6上的电机6.1和电动吸盘6.7分别控制,空中机器人2下方中间安装有壳体4,壳体4内设置有弧形电磁铁5和开盖机构6;弧形电磁铁5安装在壳体4的底部,弧形电磁铁5可吸附在金属管路7的上表面,开盖机构6上的电动吸盘6.7吸附在待测仪表盖8的上表面。
壳体4底部开设有凹槽4.1,当空中机器人2降落在金属管路7上,此时定位器3刚好置于凹槽4.1内,同时并触发距离传感器将接收的信号反馈给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2.3。
开盖机构6包括电机6.1、蜗杆6.2、转动轴6.3、蜗轮6.4、齿轮6.5、弧形齿条6.6和电动吸盘6.7;电机6.1固定在壳体4内,电机6.1的输出轴的一端与蜗杆6.2的一端固定,蜗杆6.2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壳体4的顶部,转动轴6.3转动设置在壳体4顶部,蜗轮6.4和齿轮6.5均固定在转动轴6.3上,蜗轮6.4与蜗杆6.2传动连接,齿轮6.5与弧形齿条6.6相啮合,弧形齿条6.6滑动设置在壳体4上的弧形滑槽4.2内,弧形齿条6.6的顶部一端安装有电动吸盘6.7。
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2.3分别与弧形电磁铁5、电机6.1和电动吸盘6.7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数据中心1对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2.3发出飞行指令,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2.3接收到飞行指令后,进入车间厂房根据预先设定的定位器3进行捕捉位置信息,位于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2.2的空中机器人微处理器通过控制空中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2.1中的声纳单元收发超声波确定障碍物位置及目标距离,并朝预先设定的定位器3靠近低速飞行,缓慢降落在金属管路7上,此时定位器3刚好置于凹槽4.1内,同时并触发距离传感器将接收的信号反馈给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2.3,并将相关信息通过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2.3的无限透传单元发送给数据中心1;随后数据中心1立即发送信号给控制器9,控制器9控制弧形电磁铁5通电产生磁力吸附在金属管路7表面固定,随后控制器9控制电机6.1正转驱动蜗杆6.2带动蜗轮6.4和齿轮6.5转动,齿轮6.5转动带动弧形齿条6.6上的电动吸盘6.7贴合在待测仪表盖8表面,控制器9控制电动吸盘6.7通电后产生吸力,将待测仪表盖8牢牢吸附住,最后,控制器9控制电机6.1反转驱动通过连续的机构传动将待测仪表盖8打开,打开后,摄像头单元进行对待测仪表内的表盘进行拍照记录;
最后,在控制器9控制电机6.1正转驱动将待测仪表盖8盖上,控制器9停止对弧形电磁铁5和电动吸盘6.7供电,解除两者的吸附效果。
通过空中机器人2能够协同工作人员对车间厂房不同类型的待测仪表快速检查,减少潜在的不可预知的风险,降低了可能带来对人员的伤害,节省人工成本,人员的能够有效利用,提高检查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

1.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包括数据中心(1)和空中机器人(2),所述空中机器人(2)包括空中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2.1)、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2.2)、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2.3);所述空中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2.1)的信号输出端与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2.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2.2)的输出端与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2.3)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中心(1)的信号传输端与所述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2.3)的信号传输端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2.3)信号连接的定位器(3),所述定位器(3)设置于与待测仪表连接的金属管路(7)上,所述空中机器人(2)下方中间安装有壳体(4),所述壳体(4)内设置有控制器(9)、弧形电磁铁(5)和开盖机构(6);所述数据中心(1)的信号传输端与所述控制器(9)的信号传输端连接,所述控制器(9)与所述弧形电磁铁(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9)分别与所述开盖机构(6)上的电机(6.1)和电动吸盘(6.7)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3)固定在金属管路(7)靠近待测仪表盖(8)背部一侧的上表面,所述弧形电磁铁(5)安装在所述壳体(4)的底部,所述弧形电磁铁(5)可吸附在金属管路(7)的上表面,所述开盖机构(6)上的电动吸盘(6.7)吸附在所述待测仪表盖(8)的上表面,所述壳体(4)底部开设有凹槽(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机构(6)包括电机(6.1)、蜗杆(6.2)、转动轴(6.3)、蜗轮(6.4)、齿轮(6.5)、弧形齿条(6.6)和电动吸盘(6.7);所述电机(6.1)固定在所述壳体(4)内,所述电机(6.1)的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蜗杆(6.2)的一端固定,所述蜗杆(6.2)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4)的顶部,所述转动轴(6.3)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4)顶部,所述蜗轮(6.4)和齿轮(6.5)均固定在所述转动轴(6.3)上,所述蜗轮(6.4)与所述蜗杆(6.2)传动连接,所述齿轮(6.5)与所述弧形齿条(6.6)相啮合,所述弧形齿条(6.6)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4)上的弧形滑槽(4.2)内,所述弧形齿条(6.6)的顶部一端安装有所述电动吸盘(6.7)。
CN202321612464.9U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 Active CN220010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2464.9U CN220010093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2464.9U CN220010093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0093U true CN220010093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3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12464.9U Active CN220010093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0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2174B (zh) 一种带有3d全息扫描仪的隧道安全检修车
CN109773804A (zh) 一种基于钢结构超声波探伤的机器人检测系统
JP2020059333A (ja) 突然の環境汚染事件のための緊急監視ドローン
CN111290054A (zh) 翻斗式雨量计的自动防护装置
CN216771147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自动采样取水设备
CN211013251U (zh) 一种管道电缆检测机器人及检测系统
CN220010093U (zh) 一种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协同机器人
CN109808875A (zh) 一种消防无人机
CN206459622U (zh) 园林市政道路交通测量工具
CN206728172U (zh) 一种视频监控装置
CN206876901U (zh) 一种红外可见光融合探测装置
CN209938945U (zh)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用无人飞机
CN110374823A (zh) 一种可实时监测风力机的装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3331648A (zh) 自动换刀旋转机械臂振动测量装置
CN206161612U (zh) 一种具有行走底盘的远程控制型气体环境监测设备
CN214093576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管道泄漏巡检机器人
CN110715683B (zh) 一种地理信息数据采集装置及数据采集方法
CN210268712U (zh) 一种具有自动提醒功能的环境保护监测设备
CN211013685U (zh) 一种环境检测用水质采样装置
CN208711989U (zh) 一种扬尘监测喷淋系统
CN111397648A (zh) 一种放置于机械生产室内的环境质量检验检测装置
CN220292081U (zh) 一种自动化监控系统
CN209264509U (zh) 一种扬尘监测智能联动模块
CN2932524Y (zh) 一种公路测速系统的检验装置
CN219872616U (zh) 一种智能实训诊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