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02554U - 一体式改良灌肠器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改良灌肠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02554U
CN220002554U CN202320190810.2U CN202320190810U CN220002554U CN 220002554 U CN220002554 U CN 220002554U CN 202320190810 U CN202320190810 U CN 202320190810U CN 220002554 U CN220002554 U CN 220002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holes
anal
ring
anal canal
ene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908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危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anyu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any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anyu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any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01908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02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02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02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式改良灌肠器,包括肛管和存储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肛管、存储器、集中环、连接嘴、活塞、连接杆、推动环和定位半环能够便捷将需要的药物对病人进行的注入,解决了经临床实践开塞露肛塞用对于神经源性肠道的效果并不明显,开塞露容器塞入肛门内的长度约为3.5cm,因置入深度不足导致药物常肛门处流出且达不到润滑大便的效果,当需要用2‑4个开塞露时,需要用开塞露反复的置入与拔除,导致患者不舒适感增加,且增强刺激,使药物更容易外溢,当使用了4个以上开塞露仍不能解决患者排便问题时,常会使用500ml液体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因此在使用中较为不便,降低了灌肠器使用便捷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体式改良灌肠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肠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体式改良灌肠器。
背景技术
神经源性直肠是控制直肠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直肠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便秘。正常人直肠肠腔通常并无粪便。当肠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时刺激直肠壁内的感受器发生冲动,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至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到大脑皮质,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通过盆神经传出冲动,使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扩张;同时,阴部神经冲动减少,肛门外括约肌舒张。此外支配腹肌和膈肌的神经兴奋,腹肌、膈肌收缩,腹内压增加,使粪便排出。当与排便有关的神经损伤后,由于排便中枢、高级中枢及排便器官的联系中断,肠蠕动减慢,场内水分吸收过多,导致排便障碍;正常直肠虽也能为少量进入的粪便提供一个有限的、临时的储存场所,因与排便有关的神经损伤后,直肠周围组织的协调和控制功能受损,便会损伤排出功能使得直肠的储存功能异常增大,造成便秘。目前针对神经源性便秘的问题,综合应用饮食管理、直肠功能训练、腹部按摩等方法,但在临床中最直接的方法则是使用开塞露解决排便困难问题。成人开塞露的肛门内置入长度约3.5cm,且散入肛门部分材料材质较硬,一般临床一次性使用2-4个。但经临床实践开塞露肛塞用对于神经源性肠道的效果并不明显,开塞露容器塞入肛门内的长度约为3.5cm,因置入深度不足导致药物常肛门处流出且达不到润滑大便的效果,当需要用2-4个开塞露时,需要用开塞露反复的置入与拔除,导致患者不舒适感增加,且增强刺激,使药物更容易外溢,当使用了4个以上开塞露仍不能解决患者排便问题时,常会使用500ml液体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这样增加护士的工作量,耗时时间长,同时会使大便清理难度增加,因此在使用中较为不便,降低了灌肠器的使用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式改良灌肠器,具备了方便使用人员便捷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经临床实践开塞露肛塞用对于神经源性肠道的效果并不明显,开塞露容器塞入肛门内的长度约为3.5cm,因置入深度不足导致药物常肛门处流出且达不到润滑大便的效果,当需要用2-4个开塞露时,需要用开塞露反复的置入与拔除,导致患者不舒适感增加,且增强刺激,使药物更容易外溢,当使用了4个以上开塞露仍不能解决患者排便问题时,常会使用500ml液体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这样增加护士的工作量,耗时时间长,同时会使大便清理难度增加,因此在使用中较为不便,降低了灌肠器使用便捷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式改良灌肠器,包括肛管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的一端连通有集中环,所述集中环的一端连通有连接嘴,所述存储器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动环,所述存储器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半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肛管采用硅胶材质,所述肛管总长为15厘米,所述肛管表面开设有侧孔,所述侧孔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侧孔呈螺旋排列7排。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肛管管尖至第7排侧孔直线距离为10厘米,所述侧孔的孔径为0.5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侧孔前密后疏地设置肛管上,所述肛管管尖至第3排侧孔直线距离为4厘米,所述肛管管尖第3排至第7排侧孔间隔距离为2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存储器的使用容量为60毫升,所述存储器的表面标有60毫升刻度标。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推动环的右侧开设有防滑纹,所述肛管口的一端呈漏斗型设置,所述肛管的内部与连接嘴的表面弹性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位半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防滑条呈等距离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肛管、存储器、集中环、连接嘴、活塞、连接杆、推动环和定位半环能够便捷将需要的药物对病人进行的注入,解决了经临床实践开塞露肛塞用对于神经源性肠道的效果并不明显,开塞露容器塞入肛门内的长度约为3.5cm,因置入深度不足导致药物常肛门处流出且达不到润滑大便的效果,当需要用2-4个开塞露时,需要用开塞露反复的置入与拔除,导致患者不舒适感增加,且增强刺激,使药物更容易外溢,当使用了4个以上开塞露仍不能解决患者排便问题时,常会使用500ml液体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这样增加护士的工作量,耗时时间长,同时会使大便清理难度增加,因此在使用中较为不便,降低了灌肠器使用便捷性的问题,达到了方便使用人员便捷使用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肛管和侧孔,肛管的材质为硅胶,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属非晶态物质,同时硅胶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够稳定的与连接嘴进行弹性插接,方便患者或医护人员进行使用,同时肛管总长度15cm,可以有效地保证管道置入的深度,而肛管管身上布满侧孔,用药时药物均可以从侧孔流出,可以使大便得到充分的润滑,便于排除,达到治疗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侧孔,肛管末端侧孔距管尖的距离为10cm,且每排侧孔间的距离都固定,可以方便护士有限地判断肛管进入的深度,保证灌肠安全,同时侧孔的孔径为0.5厘米,能够有效的保证药物的均匀注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零件定位半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肛管;2、存储器;3、集中环;4、连接嘴;5、活塞;6、连接杆;7、推动环;8、定位半环;9、侧孔;10、防滑纹;11、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改良灌肠器,包括肛管1和存储器2,存储器2的一端连通有集中环3,集中环3的一端连通有连接嘴4,存储器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5,活塞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动环7,存储器2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半环8。
参考图2,肛管1采用硅胶材质,肛管1总长为15厘米,肛管1表面开设有侧孔9,侧孔9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侧孔9呈螺旋排列7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肛管1和侧孔9,肛管1的材质为硅胶,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属非晶态物质,同时硅胶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够稳定的与连接嘴4进行弹性插接,方便患者或医护人员进行使用,同时肛管1总长度15cm,可以有效地保证管道置入的深度,而肛管1管身上布满侧孔9,用药时药物均可以从侧孔9流出,可以使大便得到充分的润滑,便于排除,达到治疗效果。
参考图2,肛管1管尖至第7排侧孔9直线距离为10厘米,侧孔9的孔径为0.5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侧孔9,肛管1末端侧孔9距管尖的距离为10cm,且每排侧孔9间的距离都固定,可以方便护士有限地判断肛管1进入的深度,保证灌肠安全,同时侧孔9的孔径为0.5厘米,能够有效的保证药物的均匀注入。
参考图2,侧孔9前密后疏地设置肛管1上,肛管1管尖至第3排侧孔9直线距离为4厘米,肛管1管尖第3排至第7排侧孔9间隔距离为2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侧孔9,侧孔9前密后疏地设置肛管1上,可以缓冲肛管1置入力度,避免肠道粘膜损伤,其次还能够保证药物的稳定注入,减速药物在注入后的流出。
参考图2,存储器2的使用容量为60毫升,存储器2的表面标有60毫升刻度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存储器2,存储器2的使用容量为60毫升,在使用中通过活塞5抽吸所需要药物,一次性可以满足适用体量,同时药物储存器与肛管1可以分离增加药物用量,有效地避免开塞露反复的置入与拔除带来的不适感,同时清楚的刻度标也能够方便进行精准注入。
参考图2,推动环7的右侧开设有防滑纹10,肛管1口的一端呈漏斗型设置,肛管1的内部与连接嘴4的表面弹性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防滑纹10和肛管1,防滑纹10能够避免在使用中,由于患者或医护人员的不便推动,导致在推动推动环7时出现手滑的情况,增加了使用的效果,同时肛管1的一端呈漏斗型设置,能够更换的与连接嘴4的连接端进行啮合插接。
参考图3,定位半环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防滑条11,防滑条11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防滑条11呈等距离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防滑条11,防滑条11能够增强定位半环8的使用稳定性,减速推动时手滑的现象,避免在使用中患者单独使用较为不便的情况,增强了使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通过连接嘴4配合通用注射针与药物接触,再通过向外侧拉伸推动环7,使推动环7带动连接杆6和活塞5进行移动,活塞5移动从而能够使药物通过连接嘴4被吸入到存储器2的内部,再次精确注入药物的容量后,将肛管1的连接端与连接嘴4进行弹性插接,再将肛管1管尖缓慢插入肛门,再通过侧孔9确认插入深度,之后通过食指和中指勾住定位半环8,并通过大拇指缓慢推动推动环7,使推动环7移动推动连接杆6进行移动,连接杆6移动能够推动活塞5进行移动,活塞5移动能够将存储器2内的药物缓慢的通过连接嘴4注入到肛管1中,再通过肛管1的管尖和侧孔9平稳的将药物注入到患者的肛门内,达到了方便使用人员便捷使用的效果,提升了在便秘时开塞露等药物的便捷注入,同时药物存储器2与肛管1可以分离增加药物用量,有效地避免开塞露反复的置入与拔除带来的不适感,增强了灌肠器的使用便捷性。
综上所述:该一体式改良灌肠器,通过设置肛管1、存储器2、集中环3、连接嘴4、活塞5、连接杆6、推动环7和定位半环8能够便捷将需要的药物对病人进行的注入,解决了经临床实践开塞露肛塞用对于神经源性肠道的效果并不明显,开塞露容器塞入肛门内的长度约为3.5cm,因置入深度不足导致药物常肛门处流出且达不到润滑大便的效果,当需要用2-4个开塞露时,需要用开塞露反复的置入与拔除,导致患者不舒适感增加,且增强刺激,使药物更容易外溢,当使用了4个以上开塞露仍不能解决患者排便问题时,常会使用500ml液体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这样增加护士的工作量,耗时时间长,同时会使大便清理难度增加,因此在使用中较为不便,降低了灌肠器使用便捷性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体式改良灌肠器,包括肛管(1)和存储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2)的一端连通有集中环(3),所述集中环(3)的一端连通有连接嘴(4),所述存储器(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5),所述活塞(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动环(7),所述存储器(2)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半环(8),所述肛管(1)采用硅胶材质,所述肛管(1)总长为15厘米,所述肛管(1)表面开设有侧孔(9),所述侧孔(9)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侧孔(9)呈螺旋排列7排;
所述定位半环(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防滑条(11),所述防滑条(11)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防滑条(11)呈等距离分布;
所述肛管(1)管尖至第7排侧孔(9)直线距离为10厘米,所述侧孔(9)的孔径为0.5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改良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9)前密后疏地设置肛管(1)上,所述肛管(1)管尖至第3排侧孔(9)直线距离为4厘米,所述肛管(1)管尖第3排至第7排侧孔(9)间隔距离为2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改良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2)的使用容量为60毫升,所述存储器(2)的表面标有60毫升刻度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改良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环(7)的右侧开设有防滑纹(10),所述肛管(1)口的一端呈漏斗型设置,所述肛管(1)的内部与连接嘴(4)的表面弹性插接。
CN202320190810.2U 2023-02-09 2023-02-09 一体式改良灌肠器 Active CN220002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0810.2U CN220002554U (zh) 2023-02-09 2023-02-09 一体式改良灌肠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0810.2U CN220002554U (zh) 2023-02-09 2023-02-09 一体式改良灌肠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02554U true CN220002554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4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90810.2U Active CN220002554U (zh) 2023-02-09 2023-02-09 一体式改良灌肠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025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rnes et al. Balloon expulsion from the rectum in constip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JP2012228545A (ja) 腸管理システム
CN204864491U (zh) 一种改进型的可留置性肛管
CN220002554U (zh) 一体式改良灌肠器
CN109303941B (zh) 一种一次性灌肠器
CN202342544U (zh) 一次性双腔气囊联合肛管
GB2527278A (en) Insertion device for an irrigation system
CN215134518U (zh) 一种带有刻度的无创灌肠装置
CN209827760U (zh) 一种负压密闭回流式灌肠装置
CN210447754U (zh) 一种儿科治疗用的灌肠装置
CN210044682U (zh) 一种妇科用消毒给药装置
CN204864284U (zh) 一种便携式水疗装置
CN213588733U (zh) 一种带有肛塞卫生棉条的护理卫生巾
CN201441675U (zh) 一次性加压灌肠器
CN205411793U (zh) 危重病人大便引流装置
CN211272778U (zh) 一种灌肠用注射装置
CN213608824U (zh) 一种医用灌肠冲洗器
CN213789226U (zh) 改良灌肠器具
CN213911712U (zh) 一次性使用一体式通便器
CN213911426U (zh) 一种鼻胃肠营养管
CN217187226U (zh) 一种婴幼儿灌肠器
CN218572587U (zh) 一种灌肠辅助装置
CN211327324U (zh) 一种灌肠器
CN215778435U (zh) 肠道护理器
CN215024767U (zh) 一种肛肠清理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