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01585U - 调料容器和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料容器和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01585U
CN220001585U CN202321499941.5U CN202321499941U CN220001585U CN 220001585 U CN220001585 U CN 220001585U CN 202321499941 U CN202321499941 U CN 202321499941U CN 220001585 U CN220001585 U CN 220001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heck valve
seasoning
seasoning container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999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厚潮
程志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999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01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01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01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调料容器和烹饪设备,其中,调料容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包括腔体、进料口、出料口和第一开口,进料口、出料口和第一开口均与腔体相连通;第一止回阀,设置在进料口,第一止回阀由腔体到腔体的外部单向截止;第二止回阀,设置在出料口,第二止回阀由腔体的外部到腔体单向截止;按压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开口,并和腔体的腔壁密封连接。

Description

调料容器和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调料容器和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自动烹饪设备的调料自动定量添加通常是采用泵吸定量,调料的存储部件和定量部件是分开的,二者之间还需要存在密封结合部,且调料的输送是需要经过管道才能流入锅中。
因此,管道中易残留部分调料,会造成下次添加调料时定量精度差,且管路难以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中烹饪设备的调料容器采用泵吸定量,导致的管道残留,影响定量精度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调料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调料容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包括腔体、进料口、出料口和第一开口,进料口、出料口和第一开口均与腔体相连通;第一止回阀,设置在进料口,第一止回阀由腔体到腔体的外部单向截止;第二止回阀,设置在出料口,第二止回阀由腔体的外部到腔体单向截止;按压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开口,并和腔体的腔壁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调料容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和按压组件,第一壳体内部具有腔体,第一壳体上开设有与腔体相连通的进料口、出料口和第一开口,在进料口处设置第一止回阀,在出料口处设置第二止回阀,第一止回阀由腔体到腔体的外部单向截止,也就是腔体内的调料无法通过第一止回阀流出腔体,只能通过第一止回阀流入腔体,第二止回阀由腔体的外部到腔体单向截止,也就是腔体内的调料可以通过第二止回阀流出腔体,腔体的外部的介质,例如:空气或水等,无法通过第二止回阀进入到腔体中。
并且,在第一开口处设置有按压组件,按压组件和腔体的腔壁密封连接,进而在按压组件通过第一开口向腔体的内部运动时,由于按压组件和腔体的腔壁是密封的,因此,可以将腔体内的调料通过第二止回阀挤压出腔体,并且,由于按压组件的行程是固定的,每次驱动按压组件所排出的调料都是定量的,并且,在按压组件恢复状态后,调料可以通过第一止回阀进入到腔体中,实现调料的补充,以便于再次驱动按压组件时,再次排出定量的调料,进而每次驱动按压组件排出的调料都只是和按压组件的行程相对应的体积,从而提升调料定量排出的精度,并且,相对于通过泵体泵出调料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料容器无需设置管道,也就没有管道内的调料残留,从而提升调料定量排出的精度。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调料容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止回阀为泄压阀,腔体的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情况下;和/或第二止回阀为泄压阀,在腔体的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第二止回阀由腔体到腔体的外部单向导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止回阀采用泄压阀,也就是第一止回阀由腔体的外部到腔体的内部的导通,需要腔体的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压力,也就是在按压组件在由腔体内退出的过程中,腔体会形成负压,进而使得腔体的内部压力降低,进而在腔体的压力降低到小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第一止回阀由腔体的外部到腔体单向导通,从而调料可以通过第一止回阀进入到腔体中,实现自动吸入调料,并且,由于此时腔体的外部压力大于腔体的压力,进而调料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充分的进入到腔体中,确保腔体内可以充满调料,确保每次排出的调料都是定量的。
第二止回阀采用泄压阀,也就是第二止回阀由腔体的内部到腔体的外部的导通,需要腔体的压力大于第二压力阈值,也就是在按压组件在向腔体内运动的过程中,腔体的压力会增加,进而使得腔体的压力大于等于第二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第二止回阀由腔体到腔体的外部单向导通,从而调料可以由腔体通过第二止回阀排出,实现排出调料,并且,由于腔体的压力大于腔体的外部压力,进而调料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充分的排出腔体,确保排出的调料是定量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相连接,第二壳体包括储料腔,第一止回阀和储料腔相对应的设置;其中,在腔体的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第一止回阀由储料腔到腔体单向导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调料容器还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相连接,第二壳体包括储料腔,第一止回阀和储料腔相对应的设置,也就是第一止回阀由腔体到储料腔单向截止,进而通过储料腔存放调料,在腔体排出调料后,储料腔内的调料可以补充,确保调料容器可以多次重复的定量排出调料。
具体地,在腔体的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第一止回阀开启,使得储料腔到腔体单向导通。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按压组件包括:按钮,可活动地设置在腔体内;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按钮上,用于密封按钮和腔体的腔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按压组件包括按钮和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按钮上,第一密封件密封按钮和腔体的腔壁,进而在按钮运动的过程中确保腔体的密封性,以降低调料通过按钮和腔体的腔壁之间的缝隙泄漏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按压组件还包括:复位件,设置在腔体内,一端和腔体的腔壁相抵,另一端和按钮相抵。
在该技术方案中,按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腔体内的复位件,复位件的一端和腔体的腔壁相抵,另一端和按钮相抵,进而为按钮提供向腔体的外部运动的力,便于腔体吸入调料。
具体地,可以向按钮施加力,使得按钮通过第一开口向腔体的内部运动时,挤压复位件,使得复位件蓄力,并可以将腔体内的调料通过第二止回阀挤压出腔体,撤去施加在按钮上的力后,复位件释放恢复力,推动按钮向腔体的外部运动,从而使得腔体形成负压,使得第一止回阀由腔体的外部向腔体导通,调料第一止回阀进入到腔体,实现调料的补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壳体还包括:限位件,设置在腔体内,限位件和第一开口分别位于腔体的相背的两侧,复位件设置在限位件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还包括设置在腔体上的限位件,限位件位于腔体背离第一开口的一侧,进而在按压组件向腔体内运动到和限位件相抵后,达到最大行程,减少按压组件和第一壳体的直接碰撞,降低调料容器损坏的可能性。
并且,复位件设置在限位件上,从而为复位件进行固定,降低复位件脱离等其他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腔体呈筒状结构,第一开口位于腔体的一端,按压组件可沿着腔体的延伸方向活动,进料口和出料口设置在腔体的周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腔体呈筒状结构,进而沿着腔体的延伸方向,腔体各处的截面都是相同的,并且,第一开口设置在腔体的一端,进而在按压组件沿着腔体的延伸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和腔体的腔壁密封,以减少调料泄漏的可能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进料口和出料口相对的设置在腔体的周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料口和出料口相对的设置在腔体的周侧,也就是在进料口朝向上方的情况下,出料口朝向下方,进而在重力的作用下,便于调料通过进料口进入腔体,也便于调料通过出料口排出腔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进料口和出料口远离第一开口,靠近腔体和第一开口向背的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料口和出料口相对于第一开口靠近腔体背离第一开口的一端,也就是,进而增加进料口和出料口与按压组件的距离,可以增加腔体每次排出调料的量,降低按压组件封闭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可能性,减少腔体中残留调料的可能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底板,设置在第一壳体上,底板包括按压孔,按压孔对应按压组件设置,按压孔的通过面积,小于按压组件的截面面积。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底板,底板包括按压孔,按压孔的通过面积,小于按压组件的截面面积,并且,按压孔和按压组件相对应,进而按压组件无法通过按压孔,底板可以将按压组件限制在腔体内,降低按压组件脱落的可能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提出的调料容器;以及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调料容器上的按压组件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提出的调料容器,因此,具有如第一方面提出的调料容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并且,烹饪设备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可以驱动调料容器上的按压组件向腔体运动,从而实现自动排出调料。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料容器的爆炸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料容器的截面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料容器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截面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料容器由腔体排出调料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料容器腔体吸入调料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调料容器,110第一壳体,112腔体,114进料口,116出料口,118第一开口,120限位件,130第一止回阀,140第二止回阀,150按压组件,152按钮,154第一密封件,156复位件,160第二壳体,162储料腔,164瓶身,166盖体,170底板,172按压孔,200烹饪设备,210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调料容器100和烹饪设备2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料容器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一止回阀130、第二止回阀140和按压组件150,第一壳体110包括腔体112,以及和腔体112相连通的进料口114、出料口116以及第一开口118,第一止回阀130设置在进料口114处,腔体112可以通过第一止回阀130和外部连通,并且,第一止回阀130由腔体112到腔体112的外部单向截止,腔体112中的调料无法通过第一止回阀130排出腔体112,第二止回阀140设置在出料口116处,腔体112可以通过第二止回阀140和外部连通,并且,第二止回阀140由腔体112的外部到腔体112单向截止,腔体112外部的空气或水等介质无法通过第二止回阀140进入到腔体112中,按压组件150设置在第一开口118处,并能向腔体112内运动,还可以向腔体112外运动,并且,按压组件150和腔体112的腔壁形成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料容器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一止回阀130、第二止回阀140和按压组件150,第一壳体110内部具有腔体112,第一壳体110上开设有与腔体112相连通的进料口114、出料口116和第一开口118,在进料口114处设置第一止回阀130,在出料口116处设置第二止回阀140,第一止回阀130由腔体112到腔体112的外部单向截止,也就是腔体112内的调料无法通过第一止回阀130流出腔体112,只能通过第一止回阀130流入腔体112,第二止回阀140由腔体112的外部到腔体112单向截止,也就是腔体112内的调料可以通过第二止回阀140流出腔体112,腔体112的外部的介质,例如:空气或水等,无法通过第二止回阀140进入到腔体112中。
并且,在第一开口118处设置有按压组件150,按压组件150和腔体112的腔壁密封连接,进而在按压组件150通过第一开口118向腔体112的内部运动时,由于按压组件150和腔体112的腔壁是密封的,因此,可以将腔体112内的调料通过第二止回阀140挤压出腔体112,并且,由于按压组件150的行程是固定的,每次驱动按压组件150所排出的调料都是定量的,并且,在按压组件150恢复状态后,调料可以通过第一止回阀130进入到腔体112中,实现调料的补充,以便于再次驱动按压组件150时,再次排出定量的调料,进而每次驱动按压组件150排出的调料都只是和按压组件150的行程相对应的体积,从而提升调料定量排出的精度,并且,相对于通过泵体泵出调料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料容器100无需设置管道,也就没有管道内的调料残留,从而提升调料定量排出的精度。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110对应于进料口114设置有进料腔,第一止回阀130设置在进料腔内,第一壳体110对应于出料口116设置有出料腔,第二止回阀140设置在进料腔内。第一止回阀130上的密封圈与进料腔的腔壁可形成可靠的密封连接,第二止回阀140上的密封圈与出料腔的腔壁可形成可靠的密封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第一止回阀130为泄压阀,也就是第一止回阀130具有开启压力,在腔体112的小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第一止回阀130开启,使得腔体112的外部到腔体112单向导通。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止回阀130采用泄压阀,也就是第一止回阀130由腔体112的外部到腔体112的内部的导通,需要腔体112的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压力,也就是在按压组件150在由腔体112内退出的过程中,腔体112会形成负压,进而使得腔体112的内部压力降低,进而在腔体112的压力降低到小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第一止回阀130由腔体112的外部到腔体112单向导通,从而调料可以通过第一止回阀130进入到腔体112中,实现自动吸入调料,并且,由于此时腔体112的外部压力大于腔体112的压力,进而调料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充分的进入到腔体112中,确保腔体112内可以充满调料,确保每次排出的调料都是定量的。
具体地,如图5所示,按压组件150向C向运动,调料通过第一止回阀130向D向进入到腔体内。
如图4和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第二止回阀140为泄压阀,也就是第二止回阀140具有开启压力,在腔体112的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第二止回阀140开启,使得腔体112到腔体112的外部单向导通。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止回阀140采用泄压阀,也就是第二止回阀140由腔体112的内部到腔体112的外部的导通,需要腔体112的压力大于第二压力阈值,也就是在按压组件150在向腔体112内运动的过程中,腔体112的压力会增加,进而使得腔体112的压力大于等于第二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第二止回阀140由腔体112到腔体112的外部单向导通,从而调料可以由腔体112通过第二止回阀140排出,实现排出调料,并且,由于腔体112的压力大于腔体112的外部压力,进而调料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充分的排出腔体112,确保排出的调料是定量的。
具体地,如图4所示,按压组件150向A向运动,调料通过第二止回阀140向B向排出到腔体外。
如图4和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第一止回阀130为泄压阀,也就是第一止回阀130具有开启压力,在腔体112的小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第一止回阀130开启,使得腔体112的外部到腔体112单向导通。并且,第二止回阀140为泄压阀,也就是第二止回阀140具有开启压力,在腔体112的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第二止回阀140开启,使得腔体112到腔体112的外部单向导通。其中,第一压力阈值小于第二压力阈值。
按压组件150、第一止回阀130和第二止回阀140使得腔体112密封,其中,第一止回阀130和第二止回阀140单向导通,第一止回阀130只有在入口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时才能够导通。第二止回阀140只有在入口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压力阈值时才能够导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调料容器100还包括和第一壳体110相连接的第二壳体160,第二壳体160包括储料腔162,第一止回阀130的一端对应于储料腔162,另一端对应于腔体112,其中,在腔体112的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情况下,第一止回阀130开启,使得储料腔162到腔体112单向导通。
在该实施例中,调料容器100还包括第二壳体160,第二壳体160和第一壳体110相连接,第二壳体160包括储料腔162,第一止回阀130和储料腔162相对应的设置,也就是第一止回阀130由腔体112到储料腔162单向截止,进而通过储料腔162存放调料,在腔体112排出调料后,储料腔162内的调料可以补充,确保调料容器100可以多次重复的定量排出调料。
并且,第二壳体160包括瓶身164和盖体166,瓶身164和盖体166围合出储料腔162,进而通过瓶身164和盖体166的设置,便于向储料腔162内添加调料。
具体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6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通过卡扣连接等,或者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60为一体式结构。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调料容器100还包括底板170,底板170设置在第一壳体110上,用于提升第一壳体110的美观性,使得调料容器100的外部更加完整,底板170和第一壳体110相连接,底板170上设置有按压孔172,按压组件150对应于按压孔172设置,以便于用户或其他驱动组件210可以推动驱动组件210。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按压组件150包括按钮152和第一密封件154,第一密封件154设置在按钮152上,按钮152和第一密封件154相对于第一壳体110可活动,并能够进行向腔体112内的运动,还能够进行向腔体112外的运动,并且,第一密封件154和腔体112的侧壁形成密封连接。其中,第一密封件154可以是O型密封圈,第一密封件154套设在按钮152上。
在该实施例中,按压组件150包括按钮152和第一密封件154,第一密封件154设置在按钮152上,第一密封件154密封按钮152和腔体112的腔壁,进而在按钮152运动的过程中确保腔体112的密封性,以降低调料通过按钮152和腔体112的腔壁之间的缝隙泄漏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按压组件150还包括设置在腔体112内的复位件156,复位件156一端和腔体112的腔壁相抵,另一端和按钮152相抵。具体地,复位件156可以是弹簧。
在该实施例中,按压组件150还包括设置在腔体112内的复位件156,复位件156的一端和腔体112的腔壁相抵,另一端和按钮152相抵,进而为按钮152提供向腔体112的外部运动的力,便于腔体112吸入调料。
具体地,可以向按钮152施加力,使得按钮152通过第一开口118向腔体112的内部运动时,挤压复位件156,使得复位件156蓄力,并可以将腔体112内的调料通过第二止回阀140挤压出腔体112,撤去施加在按钮152上的力后,复位件156释放恢复力,推动按钮152向腔体112的外部运动,从而使得腔体112形成负压,使得第一止回阀130由腔体112的外部向腔体112导通,调料第一止回阀130进入到腔体112,实现调料的补充。
其中,按钮152朝向复位件156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复位件156嵌入到凹槽中,从而实现复位件156和按钮152的定位。或者按钮152朝向复位件156的一侧设置有凸起,复位件156套设在凸起上,从而实现复位件156和按钮152的定位。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第一壳体11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110上的限位件120,限位件120位于腔体112内,限位件120和第一开口118分别位于腔体112的相背的两侧。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还包括设置在腔体112上的限位件120,限位件120位于腔体112背离第一开口118的一侧,进而在按压组件150向腔体112内运动到和限位件120相抵后,达到最大行程,减少按压组件150和第一壳体110的直接碰撞,降低调料容器100损坏的可能性。
其中,限位件120和第一壳体110为一体式结构。
并且,复位件156可以设置在限位件120上,从而为复位件156进行固定,降低复位件156脱离等其他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限位件120为限位柱,由腔体112背离第一开口118的一侧向着第一开口118凸出设置,复位件156套设在限位件120上。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腔体112呈筒状结构,第一开口118位于腔体112的一端,按压组件150可沿着腔体112的延伸方向活动,进料口114和出料口116设置在腔体112的周侧。
在该实施例中,腔体112呈筒状结构,进而沿着腔体112的延伸方向,腔体112各处的截面都是相同的,并且,第一开口118设置在腔体112的一端,进而在按压组件150沿着腔体112的延伸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和腔体112的腔壁密封,以减少调料泄漏的可能性。
具体地,腔体112呈圆筒状,按钮152的周侧也为圆柱状,密封件套设在按钮152上,并和腔体112的侧壁接触。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进料口114和出料口116相对的设置在腔体112的周侧。
在该实施例中,进料口114和出料口116相对的设置在腔体112的周侧,也就是在进料口114朝向上方的情况下,出料口116朝向下方,进而在重力的作用下,便于调料通过进料口114进入腔体112,也便于调料通过出料口116排出腔体112。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进料口114和出料口116远离第一开口118,靠近腔体112和第一开口118向背的一端。
在该实施例中,进料口114和出料口116相对于第一开口118靠近腔体112背离第一开口118的一端,也就是,进而增加进料口114和出料口116与按压组件150的距离,可以增加腔体112每次排出调料的量,降低按压组件150封闭进料口114和出料口116的可能性,减少腔体112中残留调料的可能性。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还包括:底板170,设置在第一壳体110上,底板170包括按压孔172,按压孔172对应按压组件150设置,按压孔172的通过面积,小于按压组件150的截面面积。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上设置有底板170,底板170包括按压孔172,按压孔172的通过面积,小于按压组件150的截面面积,并且,按压孔172和按压组件150相对应,进而按压组件150无法通过按压孔172,底板170可以将按压组件150限制在腔体112内,降低按压组件150脱落的可能性。
具体地,按压孔172为圆孔,按压组件150对应于按压孔172一侧的端面呈圆形,按压孔172的直径小于按压组件150朝向按压孔172一侧的端面直径,进而通过按压孔172的边缘抵住按压组件150,防止按压组件150的脱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料容器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一止回阀130、第二止回阀140、第二壳体160、按压组件150和底板170,第二壳体160包括瓶身164和盖体166,按压组件150包括按钮152、复位件156和密封件。
第一壳体110包括腔体112,按压组件150设置在腔体112内,按压向腔体112内运动,可以将腔体112内的调料排出腔体112,第二壳体160包括储料腔162,用于存储调料,第一壳体110还包括和腔体112相连通的进料口114、出料口116和第一开口118,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限位件120。
按压组件150嵌入第一壳体110的腔体112内,并密封圈套设在按钮152上,使得按压组件150和腔体112的腔壁形成可滑动密封连接,复位件156嵌入腔体112内,并设置在限位件120上,复位件156还嵌入到腔体112内,也就是限位件120为复位件156提供可靠的径向定位。
第一止回阀130设置在进料腔中,第二止回阀140设置在出料腔中,第一止回阀130的出口对应进料口114,第二止回阀140的入口对应出料口116,且第一止回阀130上的密封圈与进料腔的腔壁可形成可靠的密封连接,第二止回阀140上的密封圈与出料腔的腔壁可形成可靠的密封连接。
底板170将按压组件150可靠的限位在腔体112中,驱动组件210穿过按压孔172推动按压组件150,实现按压组件150的往复动作,并且,每按压一次即可完成一次调料的定量排放。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200,包括:如第一方面提出的调料容器100;以及驱动组件210,用于驱动调料容器100上的按压组件150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设备200,包括如第一方面提出的调料容器100,因此,具有如第一方面提出的调料容器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并且,烹饪设备200还包括驱动组件210,驱动组件210可以驱动调料容器100上的按压组件150向腔体112运动,从而实现自动排出调料。
具体地,驱动组件210包括伸缩件,通过伸缩件推动按压组件150运动,其中伸缩件可以是气缸、油缸或直线电机等。
需要排出调料时,驱动组件210可以推动按压组件150,此时腔体112中的压力a会逐渐增大,当a大于或等于b时,第二止回阀140的入口会打开,第一止回阀130仍处于关闭状态,受压力作用,腔体112内的调料从出料口116和第二止回阀140排出,流道烹饪容器中,按压组件150运动至既定行程即完成一次调料的定量添加。
每次定量调料添加完成后会使a小于b,第二止回阀140自动复位关闭,驱动组件210回缩后,按钮152在复位件156的逐渐回弹复位,此时腔体112会处于负压状态,当腔体112的压力a小于或等于c时,第一止回阀130的入口会打开,使储料腔162中的调料通过进料口114和第一止回阀130进入腔体112中,填满腔体112后达到压力平衡,使得腔体112的压力a大于c,则第一止回阀130自动关闭。
需要添加调料时再驱动组件210推动按压组件150,如此往复即可完成调料的定量投放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调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腔体、进料口、出料口和第一开口,所述进料口、所述出料口和所述第一开口均与所述腔体相连通;
第一止回阀,设置在所述进料口,所述第一止回阀由所述腔体到所述腔体的外部单向截止;
第二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二止回阀由所述腔体的外部到所述腔体单向截止;
按压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并和所述腔体的腔壁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料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止回阀为泄压阀,在所述腔体的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止回阀由所述腔体的外部到所述腔体单向导通;和/或
所述第二止回阀为泄压阀,在所述腔体的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压力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止回阀由所述腔体到所述腔体的外部单向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料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储料腔,所述第一止回阀和所述储料腔相对应的设置;
其中,在所述腔体的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止回阀由所述储料腔到所述腔体单向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
按钮,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按钮上,用于密封所述按钮和所述腔体的腔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还包括:
复位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一端和所述腔体的腔壁相抵,另一端和所述按钮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
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限位件和所述第一开口分别位于所述腔体的相背的两侧,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限位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料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体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腔体的一端,所述按压组件可沿着所述腔体的延伸方向活动,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设置在腔体的周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料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相对的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周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料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远离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腔体和所述第一开口向背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料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底板包括按压孔,所述按压孔对应所述按压组件设置,所述按压孔的通过面积,小于所述按压组件的截面面积。
1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料容器;以及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调料容器上的按压组件运动。
CN202321499941.5U 2023-06-12 2023-06-12 调料容器和烹饪设备 Active CN220001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9941.5U CN220001585U (zh) 2023-06-12 2023-06-12 调料容器和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9941.5U CN220001585U (zh) 2023-06-12 2023-06-12 调料容器和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01585U true CN220001585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7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99941.5U Active CN220001585U (zh) 2023-06-12 2023-06-12 调料容器和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01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6006A (zh) 仅由两个组件组成的弹性分配泵
CN220001585U (zh) 调料容器和烹饪设备
CN215349654U (zh) 一种冲牙器
CN210646887U (zh) 一种即关即停出水装置及花洒
KR101902268B1 (ko) 에어리스 펌프를 가지는 콤팩트 화장품용기
CN217865807U (zh) 一种正倒置全塑手枪泵
CN110406263B (zh) 一种墨盒的再生方法以及再生墨盒
KR20200052204A (ko) 방수 기능을 가진 액체용기용 펌핑장치
WO2022052217A1 (zh) 一种全塑型手枪喷雾泵
KR101789136B1 (ko) 에어리스 펌프를 가지는 콤팩트 화장품용기
CN214932164U (zh) 一种按压组件
CN111743437A (zh) 一种水液自混合发泡装置
CN111852830A (zh) 防滴漏水泵
CN112021762A (zh) 一种化妆品瓶
CN218898696U (zh) 一种化妆品容器
KR20140117832A (ko) 펌프식 액상 화장품 용기
CN115108166A (zh) 一种按压组件
CN218645692U (zh) 加湿器
CN215333685U (zh) 一种按压组件
CN218666780U (zh) 一种自动投放组件及洗涤设备
CN218500835U (zh) 冲牙器
CN219273385U (zh) 喷头和喷雾装置
CN213097630U (zh) 一种可调节溶液配比的混合泵、混合液发泡机构及洗手机
CN219030363U (zh) 一种按压式膏霜瓶
CN214682379U (zh) 一种可定量的气雾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