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3080U - 一种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3080U
CN219993080U CN202321021564.4U CN202321021564U CN219993080U CN 219993080 U CN219993080 U CN 219993080U CN 202321021564 U CN202321021564 U CN 202321021564U CN 219993080 U CN219993080 U CN 219993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caffold
buckle
wall body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215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迪
何志敏
张富东
秦英策
闻德猛
吕兵
徐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215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3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3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3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包括三段式对拉螺杆,水平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水平杆的第二端连接脚手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沿水平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水平杆的第一端,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水平杆围合成门型框架结构;三段式对拉螺杆的中部埋设在窗台下方的墙体中,墙体插设在门型框架结构的开口中,三段式对拉螺杆的两端均套设有卡扣,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位于对应的卡扣和墙体之间,各卡扣均设有开口朝向墙体的第一卡槽,三段式对拉螺杆的两端均螺接有用于压紧对应的卡扣的螺母;拆除速度快,且拆除后的三段式对拉螺杆的两端以均可重复利用,避免了钢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本当前建筑施工领域,脚手架连墙件是一种普遍的存在于建筑施工领域的施工操作装置,其用途为保证脚手架施工安全。如图1所示,需要将脚手架100连接在位于窗台下方的墙体300上时,传统做法需要设置预埋管400,预埋管400的外径与脚手架100钢管直径相同,预埋管400的下端预埋在墙体300中,脚手架100的水平连接管500通过旋转扣件200连接在预埋管400的上端,使脚手架100可靠连接在墙体上,从而保证脚手架100防倾覆、防塌落。
采用传统的连接方式,拆除预埋管时需采用切割机沿预埋管边缘将预埋管切断,再向预埋管的管腔中注浆,此做法需要切割预埋管,造成了钢材的浪费且需要向预埋管的管腔中注浆,拆除速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传统做法将脚手架连接在窗台下方的墙体上时,需要切割预埋管,造成了钢材的浪费且需要向预埋管的管腔中注浆,拆除速度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包括三段式对拉螺杆,水平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水平杆的第二端连接脚手架,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所述水平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水平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水平杆围合成门型框架结构;
所述三段式对拉螺杆的中部埋设在窗台下方的墙体中,所述墙体插设在所述门型框架结构的开口中,所述三段式对拉螺杆的两端均套设有卡扣,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卡扣和所述墙体之间,各所述卡扣均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墙体的第一卡槽,所述三段式对拉螺杆的两端均螺接有用于压紧对应的所述卡扣的螺母。
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卡扣均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墙体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和所述第一卡槽分别布置在所述三段式对拉螺杆的两侧,各所述第二卡槽中均卡设有顶撑件。
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顶撑件均为与所述水平杆的直径相同的管体。
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卡扣均为蝴蝶扣,所述蝴蝶扣的其中一个卡槽形成所述第一卡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水平杆均为与所述脚手架的钢管直径相同的管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水平杆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水平杆之间均通过旋转扣件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三段式对拉螺杆的两端均套设有垫圈,各所述垫圈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卡扣和所述螺母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三段式对拉螺杆的直径大于等于14mm且小于等于1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包括三段式对拉螺杆,水平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水平杆的第二端连接脚手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沿水平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水平杆的第一端,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水平杆围合成门型框架结构;三段式对拉螺杆的中部埋设在窗台下方的墙体中,墙体插设在门型框架结构的开口中,三段式对拉螺杆的两端均套设有卡扣,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位于对应的卡扣和墙体之间,各卡扣均设有开口朝向墙体的第一卡槽,三段式对拉螺杆的两端均螺接有用于压紧对应的卡扣的螺母;使用时,旋紧螺母,能够使得对应的卡扣分别靠近墙体并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夹持在卡扣与墙体之间,从而将脚手架连接在墙体上,拆除时,旋松螺母,取出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并且将三段式对拉螺杆凸出于墙体外的两端拧掉即可,不需要切割预埋管和向管腔中注浆,拆除速度快,且拆除后的三段式对拉螺杆的两端以均可重复利用,避免了钢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脚手架与窗台下方墙体的连接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三段式对拉螺杆的两侧为安装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顶撑件时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00、脚手架;200、旋转扣件;300、墙体;400、预埋管;500、水平连接管;1、三段式对拉螺杆;2、水平杆;3、卡扣;31、第一卡槽;32、第二卡槽;4、螺母;51、第一支撑杆;52、第二支撑杆;6、顶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包括三段式对拉螺杆1,水平杆2、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水平杆2的第二端连接脚手架100,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沿水平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水平杆2的第一端,第一支撑杆51、第二支撑杆52和水平杆2围合成门型框架结构;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中部埋设在窗台下方的墙体300中,墙体300插设在门型框架结构的开口中,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两端均套设有卡扣3,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分别位于对应的卡扣3和墙体300之间,各卡扣3均设有开口朝向墙体300的第一卡槽31,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两端均螺接有用于压紧对应的卡扣3的螺母4。使用时,旋紧螺母4,能够使得对应的卡扣3分别靠近墙体300并将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夹持在卡扣3与墙体300之间,从而将脚手架100连接在墙体300上;拆除时,旋松螺母4,取出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并且将三段式对拉螺杆1凸出于墙体300外的两端拧掉即可,不需要切割预埋管和向管腔中注浆,拆除速度快,且拆除后的三段式对拉螺杆的两端以均可重复利用,避免了钢材的浪费。
为提高卡扣3对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夹持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各卡扣3均设有开口朝向墙体300的第二卡槽32,第二卡槽32和第一卡槽31分别布置在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两侧,各第二卡槽32中均卡设有顶撑件6。
具体的,各卡扣3均设有开口朝向墙体300的第一卡槽31和第二卡槽32,且第一卡槽31和第二卡槽32分别布置在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两侧,第一卡槽31的槽壁与墙体300之间形成第一卡持空间、第二卡槽32的槽壁与墙体300之间形成第二卡持空间;水平杆2位于窗台上方且与三段式对拉螺杆1上下平行间隔布置,水平杆2位于墙体300外的一端固定连接脚手架100,水平杆2上平行间隔固定位于墙体300的内侧的第一支撑杆51和位于墙体300的外侧第二支撑杆52,第一支撑杆51的下端卡设在位于墙体300内侧的第一卡持空间中,第二支撑杆52的下端卡设在位于墙体300外侧的第一卡持空间中,位于墙体300内侧的第二卡持空间和位于墙体300外侧的第二卡持空间中均卡设有顶撑件6。使用时,将第一支撑杆51的下端插在位于墙体300内侧的第一卡持空间中、将第二支撑杆52的下端插设在位于墙体300外侧的第一卡持空间中、将各顶撑件6插设在对应的第二卡持空间中,然后旋紧螺母4,能够使得卡扣3夹紧第一支撑杆51、第二支撑杆52和顶撑件6,从而将脚手架100连接在墙体300上,拆除时,旋松螺母4,取出第一支撑杆51、第二支撑杆52和各顶撑件6,并且将三段式对拉螺杆1凸出于墙体300外的两端拧掉即可,不需要切割预埋管和向管腔中注浆,拆除速度快,且拆除后的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两端以均可重复利用,避免了钢材的浪费。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各卡扣3的第一卡槽31和第二卡槽32关于水平杆2的轴线左右对称布置,各卡扣3均为蝴蝶扣,第一支撑杆51、第二支撑杆52和水平杆2均为与脚手架100的钢管直径相同的管体,第一卡槽31和第二卡槽32均为弧形槽;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可以为多棱柱,第一卡槽31为与多棱柱的外侧匹配的多边形凹槽。
本实施例中,各顶撑件6均为与水平杆2的直径相同的管体。即顶撑件6为脚手架钢管切割而成,顶撑件6的长度低于窗台的高度,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的长度大于窗台的高度,第一支撑杆51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杆52的下端均与楼地面抵接,第一支撑杆51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杆52的上端均凸出于窗台顶面。第一支撑杆51与水平杆2之间、第二支撑杆52与水平杆2之间均通过旋转扣件200连接。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两端均套设有垫圈,各垫圈分别位于对应的卡扣3和螺母4之间。
为保证连接强度,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直径大于等于14mm且小于等于18mm。
综上,本实施例的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包括三段式对拉螺杆1,水平杆2、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水平杆2的第二端连接脚手架100,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沿水平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水平杆2的第一端,第一支撑杆51、第二支撑杆52和水平杆2围合成门型框架结构;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中部埋设在窗台下方的墙体300中,墙体300插设在门型框架结构的开口中,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两端均套设有卡扣3,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分别位于对应的卡扣3和墙体300之间,各卡扣3均设有开口朝向墙体300的第一卡槽31,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两端均螺接有用于压紧对应的卡扣3的螺母4。使用时,旋紧螺母4,能够使得对应的卡扣3分别靠近墙体300并将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夹持在卡扣3与墙体300之间,从而将脚手架100连接在墙体300上;拆除时,旋松螺母4,取出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并且将三段式对拉螺杆1凸出于墙体300外的两端拧掉即可,不需要切割预埋管和向管腔中注浆,拆除速度快,且拆除后的三段式对拉螺杆的两端以均可重复利用,避免了钢材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段式对拉螺杆(1),水平杆(2)、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所述水平杆(2)的第二端连接脚手架(100),所述第一支撑杆(5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52)沿所述水平杆(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水平杆(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51)、所述第二支撑杆(52)和所述水平杆(2)围合成门型框架结构;
所述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中部埋设在窗台下方的墙体(300)中,所述墙体(300)插设在所述门型框架结构的开口中,所述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两端均套设有卡扣(3),所述第一支撑杆(5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52)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卡扣(3)和所述墙体(300)之间,各所述卡扣(3)均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墙体(300)的第一卡槽(31),所述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两端均螺接有用于压紧对应的所述卡扣(3)的螺母(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卡扣(3)均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墙体(300)的第二卡槽(32),所述第二卡槽(32)和所述第一卡槽(31)分别布置在所述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两侧,各所述第二卡槽(32)中均卡设有顶撑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顶撑件(6)均为与所述水平杆(2)的直径相同的管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卡扣(3)均为蝴蝶扣,所述蝴蝶扣的其中一个卡槽形成所述第一卡槽(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1)、所述第二支撑杆(52)和所述水平杆(2)均为与所述脚手架(100)的钢管直径相同的管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1)与所述水平杆(2)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杆(52)与所述水平杆(2)之间均通过旋转扣件(20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两端均套设有垫圈,各所述垫圈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卡扣(3)和所述螺母(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段式对拉螺杆(1)的直径大于等于14mm且小于等于18mm。
CN202321021564.4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 Active CN219993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1564.4U CN219993080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1564.4U CN219993080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3080U true CN219993080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0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21564.4U Active CN219993080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3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00024U (zh) 一种可以拆卸重复使用的工具式外脚手架螺栓连墙件
CN213173702U (zh) 两两预制桩之间的连接件以及两两预制桩连接组件
CN110965454A (zh) 一种钢拱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12696012A (zh) 一种可拼接墙柱模板装置
CN111173250A (zh) 一种脚手架的斜拉式悬挑梁支撑体系
CN219993080U (zh) 一种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结构
CN212053722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脚手架
CN212295578U (zh) 一种脚手架的斜拉式悬挑梁支撑体系
CN217001001U (zh) 一种可适应不同墙厚的临边定型化防护结构
CN216840656U (zh) 一种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用伸缩式分隔器
CN214658653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悬挑式脚手架支撑装置
CN210659270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模板支护结构
CN208815876U (zh) 一种可拆卸悬挑脚手架立杆固定装置
CN105863248B (zh) 一种连接组件及脚手架
CN112252591A (zh) 一种具有纠偏功能的钢筋骨架用连接件
CN216921501U (zh) 一种钢筋支撑骨架顶撑结构
CN221070780U (zh) 一种塔吊塔身高度超标用加固结构
CN219219755U (zh) 一种用于爬架体系的简易翻板
CN214423989U (zh) 一种建筑木模板连接机构
CN212507259U (zh) 一种装修用脚手架
CN217175768U (zh) 一种被动式建筑用免拆保温墙体模板支撑架结构
CN220705165U (zh) 可调节柱子定位及防烂根工具
CN214786212U (zh) 一种绿色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结构
CN220666868U (zh) 一种脚手架支撑结构
CN213572966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