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2595U - 一种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2595U
CN219992595U CN202321297316.2U CN202321297316U CN219992595U CN 219992595 U CN219992595 U CN 219992595U CN 202321297316 U CN202321297316 U CN 202321297316U CN 219992595 U CN219992595 U CN 219992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cleaning
filter screen
impeller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73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辉
蒋寅路
方祥
宋波
谢良林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vcheng Lip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vcheng Lip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vcheng Lip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vcheng Lip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73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2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2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2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包括设备主体和立管通道,设备主体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设备主体内腔中的下端设置有清洁筒,清洁筒的内侧壁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组装网和压盘,第一滤网内周向侧壁设置有输入导管,第一滤网下方的输入导管外周向侧壁设置有叶轮,叶轮上端表面设置有锯齿清洁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叶轮、锯齿清洁刷和清洁筒,在雨水过滤过程中雨水经过叶轮会产生螺旋效果,在叶轮转动过程中带动顶端的锯齿清洁刷进行旋转,使得锯齿清洁刷在有水流动时不停的洗刷第一滤网,实现雨水回收过程中的自清洁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雨水立管是用在建筑物屋面和一些公共部位的雨水排水管,雨水立管的尾部通常是向下排出积水,用于减少建筑物顶端雨水堆积,实现高效排雨水,相较于地面积水会干净许多,因此需要雨水回收装置对雨水进行回收。
现有的雨水立管末端的雨水回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较大的杂质堆积在回收的第一层,造成回收过程堵塞的问题,并且管道中的回收过滤表面清理时需要拆除,造成雨水回收装置的清理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包括设备主体和立管通道,所述设备主体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所述设备主体内腔中的下端设置有清洁筒,所述清洁筒的内侧壁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组装网和压盘,所述第一滤网内周向侧壁设置有输入导管,所述第一滤网下方的输入导管外周向侧壁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上端表面设置有锯齿清洁刷。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网、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组装网和压盘均呈圆环状,所述第一滤网的外环尺寸与清洁筒的内径尺寸相匹配,且所述第一滤网的内环尺寸与输入导管的外径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立管通道位于设备主体上方,所述输入导管上端延伸至贯穿设备主体,并与立管通道下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设备主体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溢出管道,所述溢出管道的上侧设置有放气阀,所述设备主体另远离溢出管道的一侧表面的下侧设置有回收管道。
优选的,所述设备主体的下端表面的外围设置有支脚,所述叶轮与输入导管之间设置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清洁筒下端设置有滤渣出口,所述滤渣出口下端旋转组装有密封旋盖,所述清洁筒靠近溢出管道一侧的下侧设置有输出管道。
优选的,所述溢出管道呈倒扣的J字形,所述输出管道与溢出管道的下端之间设置有自动排污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通过设置叶轮、锯齿清洁刷和清洁筒,通过在雨水通过立管通道进入输入导管中后进入清洁筒的内腔下侧,在输出管道的自动排污阀关闭时雨水会通过第一滤网进行粗滤和承托滤料层,再通过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组装网和压盘后溢出清洁筒,并流进设备主体下侧,在设备主体内部的雨水经过净化后通过回收管道进行回收,在使用过程中回收的雨水充足后会堆积至从溢出管道进行排出,对多余的雨水进行排放,在雨水过滤过程中雨水经过叶轮会产生螺旋效果,在叶轮转动过程中带动顶端的锯齿清洁刷进行旋转,使得锯齿清洁刷在有水流动时不停的洗刷第一滤网,实现雨水回收过程中的自清洁功能。
2、本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通过设置自动排污阀、溢出管道和回收管道,在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的含污量增加后,会发生滤料膨胀现象,推动压盘上升,触点被触发后说明较细的污物偏多,需要利用清洁桶里的存水进行反冲洗,因此要触点联动打开自动排污阀,使得水力冲刷使滤料中积存的污物向下通过自动排污阀排除,溢出管道和自动排污阀的出口可以分别流通,也可以合并流通,以便方便接管,在排污后自动排污阀关闭,使得雨水进入输入导管,经由多个滤层进行过滤净化,在净化后的雨水从回收管道进行集中回收利用,在回收的雨水充足后自动净化的雨水在填满设备主体后从溢出管道排出,实现设备的自动排污效果,提供了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的两种使用状态的灵活切换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筒结构剖切图。
图中:1、设备主体;2、清洁筒;3、输入导管;4、叶轮;5、放气阀;6、立管通道;7、密封旋盖;11、溢出管道;12、回收管道;13、支脚;21、第一滤网;22、第一净化层;23、第二净化层;24、组装网;25、压盘;31、滤渣出口;32、输出管道;33、自动排污阀;41、轴承;42、锯齿清洁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和立管通道6,设备主体1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且设备主体1的外壁安装有玻璃管液位计便于观察设备里面的水位,设备主体1的下端表面的外围设置有支脚13,设备主体1内腔中的下端设置有清洁筒2,清洁桶2上设有触点,清洁筒2的内侧壁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滤网21、第一净化层22、第二净化层23、组装网24和压盘25,第一滤网21起到了粗滤和承托滤料层两个作用,第一滤网21内周向侧壁设置有输入导管3,第一净化层22、第二净化层23在含污量增加后,会发生滤料膨胀现象,推动压盘25上升,压盘25既可以防止滤料被水流冲击后流失,又可以触发触点信号,第一滤网21下方的输入导管3外周向侧壁设置有叶轮4,叶轮4与输入导管3之间设置有轴承41,叶轮4上端表面设置有锯齿清洁刷42,在有水流上下流动时调动叶轮4旋转,叶轮4旋转时带动锯齿清洁刷42旋转清洁第一滤网21,实现自清洁效果。
具体的,第一滤网21、第一净化层22、第二净化层23、组装网24和压盘25均呈圆环状,第一滤网21的外环尺寸与清洁筒2的内径尺寸相匹配,且第一滤网21的内环尺寸与输入导管3的外径尺寸相匹配,使得组装后的滤层实用且不占空间。
进一步的,立管通道6位于设备主体1上方,输入导管3上端延伸至贯穿设备主体1,并与立管通道6下端连接,输入导管3将雨水直降排放至设备主体1内腔下侧。
更进一步的,设备主体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溢出管道11,溢出管道11的上侧设置有放气阀5,因为雨水立管的末端一般是空气和水的混合物,在设备里面流速忽然降低后,大量的空气会从水里溢出,放气阀5可以自动排气,有利于稳定过滤,设备主体1另远离溢出管道11的一侧表面的下侧设置有回收管道12,过滤后的雨水经由回收管道12排出,在回收的雨水充足后经由溢出管道11排出,清洁筒2下端设置有滤渣出口31,滤渣出口31下端旋转组装有密封旋盖7,清洁筒2靠近溢出管道11一侧的下侧设置有输出管道32,输出管道32流出的水不用于回收,溢出管道11呈倒扣的J字形,输出管道32与溢出管道11的下端之间设置有自动排污阀33,通过自动排污阀33控制切换设备的使用状态。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作为普通排水装置使用时,将自动排污阀33打开,作为正常排水使用,将雨水直接从输出管道32排出;在需要回收雨水时,将自动排污阀33关闭,使得雨水进入输入导管3后向上流通,在雨水向上流通过程中雨水经过叶轮4会产生螺旋效果,从而推动叶轮4旋转,在叶轮4旋转时带动顶端的锯齿清洁刷42进行旋转,使得锯齿清洁刷42在有水流动时不停的洗刷第一滤网21,实现自清洁功能,向上挤压的雨水,经由第一滤网21、第一净化层22、第二净化层23、组装网24和压盘25后溢出清洁筒2,并流进设备主体1内部,在设备主体1内部的雨水经过净化后通过回收管道12进行回收,在净化后的雨水从回收管道12进行集中回收利用,在回收的雨水充足后自动净化的雨水在填满设备主体1后从溢出管道11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和立管通道(6),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所述设备主体(1)内腔中的下端设置有清洁筒(2),所述清洁筒(2)的内侧壁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滤网(21)、第一净化层(22)、第二净化层(23)、组装网(24)和压盘(25),所述第一滤网(21)内周向侧壁设置有输入导管(3),所述第一滤网(21)下方的输入导管(3)外周向侧壁设置有叶轮(4),所述叶轮(4)上端表面设置有锯齿清洁刷(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21)、第一净化层(22)、第二净化层(23)、组装网(24)和压盘(25)均呈圆环状,所述第一滤网(21)的外环尺寸与清洁筒(2)的内径尺寸相匹配,且所述第一滤网(21)的内环尺寸与输入导管(3)的外径尺寸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通道(6)位于设备主体(1)上方,所述输入导管(3)上端延伸至贯穿设备主体(1),并与立管通道(6)下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溢出管道(11),所述溢出管道(11)的上侧设置有放气阀(5),所述设备主体(1)另远离溢出管道(11)的一侧表面的下侧设置有回收管道(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下端表面的外围设置有支脚(13),所述叶轮(4)与输入导管(3)之间设置有轴承(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筒(2)下端设置有滤渣出口(31),所述滤渣出口(31)下端旋转组装有密封旋盖(7),所述清洁筒(2)靠近溢出管道(11)一侧的下侧设置有输出管道(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出管道(11)呈倒扣的J字形,所述输出管道(32)与溢出管道(11)的下端之间设置有自动排污阀(33)。
CN202321297316.2U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 Active CN219992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7316.2U CN219992595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7316.2U CN219992595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2595U true CN219992595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8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7316.2U Active CN219992595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2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97825U (zh) 一种油田注水反冲式过滤除污器
CN204563744U (zh) 前置过滤器
CN209025172U (zh) 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市政排水管
CN110984337B (zh) 一种市政排水管道过滤结构
CN214785423U (zh) 一种建筑屋面排水口结构
CN219992595U (zh) 一种安装在雨水立管末端的自清洁雨水回收装置
CN210887521U (zh) 一种防毛发堵塞地漏
CN208815647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
CN113117398B (zh)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排水的防堵装置
CN112554305B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的系统
CN213038546U (zh)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CN211081819U (zh) 一种采油注水专用滤砂装置
CN113480025A (zh)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111877497A (zh) 雨水自动弃流装置
CN205917829U (zh)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CN219450978U (zh) 一种排水结构
CN219011414U (zh) 节能型电动弃流装置
CN219681819U (zh) 一种给排水用过滤装置
CN214884195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214738652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的系统
CN212176028U (zh) 自动废渣、废气分离型一体化预制泵站
CN220521778U (zh) 一种雨水回收屋顶构造
CN219596064U (zh) 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净水装置
CN216640747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蓄水装置
CN220376405U (zh) 一种疏干水回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