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7236U - 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7236U
CN219987236U CN202320733839.0U CN202320733839U CN219987236U CN 219987236 U CN219987236 U CN 219987236U CN 202320733839 U CN202320733839 U CN 202320733839U CN 219987236 U CN219987236 U CN 219987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fixedly connected
optical axis
constant force
shaft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338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ke Bozhi Industri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ke Bozhi Industri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ke Bozhi Industri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ke Bozhi Industri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338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7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7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7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呈长条形板件,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内表面分别滑动设有光轴,所述轴套的外侧分别套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光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设备外壳,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固定连接轴套,其中轴套的数量为三个,轴套内部分别设置有光轴,并在光轴外侧分别设置移动座,移动座在光轴与轴套的作用下可稳定滑动,通过设置设备外壳,设备外壳内部设置活动腔体,移动座通过活动环在活动腔体内部形成封闭,从而通过气孔向活动腔体内注入气体,控制移动座的移动,使移动座实现恒力输出。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打磨是很常见的工序。铸件(如铸铁、铸铝、铸钢)的飞边和浇口以及焊接件中间的焊缝常需要打磨。目前多数是靠人力打磨,费时费力,且现场工作环境差(如粉尘很大),使得打磨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相当恶劣。如今,使用机器人或其它自动化设备进行打磨逐渐成为趋势。
机器轴承基本都是刚性轴承,打磨过程中无法实现轴向伸缩,因此无法保证打磨过程中对加工器件施以恒力,对打磨的精度有很大的影响。传统方式往往在打磨过程中在轴向施力以实现打磨。但由于待打磨器件的表面形状、位置以及打磨方式等不同,因此对打磨工具的径向力的把控也很重要。现有的机器轴承基本都是刚性轴承,少部分能实现恒力收缩的也是在轴向的恒力浮动,而对于径向力,往往只是一些径向的柔性调整,还无法实现径向的恒力,使得一些需要径向恒力的工艺操作难以完成或者完成的效率、完成后工件的精度等都难以达到要求。
现有的机器人或其它自动化设备进行打磨,往往需要控制整个系统来进行协调作业。由于待打磨器件结构复杂,因此对整个系统的控制也很困难,尤其需要实现恒力的打磨,由于缺少恒力器件,且恒力控制实施效果不好,使得工业上难以实现恒力的打磨。
为此,提出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呈长条形板件,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轴套的内表面分别滑动设有光轴,所述轴套的外侧分别套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光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腔体,所述活动腔体的数量与轴套对应,且移动座的下端外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动环,所述设备外壳的侧壁贯穿设有与活动腔体连通的气孔,且两个气孔分别位于所述活动环的两侧处,所述活动腔体之间设有连通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轴套的下端外周面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轴套的内周面分别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延伸方向与轴套的轴心方向同向设置,所述光轴的外周面对应第一活动槽处分别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与对应的第二活动槽之间分别设有滚珠。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光轴的外周面对应第一活动槽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座的上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设在所述光轴的上端外表面处,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光轴之间通过若干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固定连接轴套,其中轴套的数量为三个,轴套内部分别设置有光轴,并在光轴外侧分别设置移动座,移动座在光轴与轴套的作用下可稳定滑动,通过设置设备外壳,设备外壳内部设置活动腔体,移动座通过活动环在活动腔体内部形成封闭,从而通过气孔向活动腔体内注入气体,控制移动座的移动,使移动座实现恒力输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光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座、2-轴套、3-光轴、4-移动座、5-设备外壳、6-活动腔体、7-活动环、8-气孔、9-连通孔、10-固定环、11-第一活动槽、12-第二活动槽、13-滚珠、14-限位块、15-固定螺栓、16-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底座1呈长条形板件,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轴套2,轴套2呈圆柱形,且轴套2两端分别呈开口状,所述轴套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轴套2沿固定底座1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轴套2的内表面分别滑动设有光轴3,光轴3呈圆柱形,且光轴3与对应的轴套2同轴设置,所述轴套2的外侧分别套设有移动座4,移动座4呈圆柱形,且移动座4下端套设在轴套2的外侧,所述移动座4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光轴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设备外壳5,所述设备外壳5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腔体6,所述活动腔体6的数量与轴套2对应,且移动座4的下端外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动环7,活动环7的外周面分别与活动腔体6的内周面均匀贴合,所述设备外壳5的侧壁贯穿设有与活动腔体6连通的气孔8,且两个气孔8分别位于所述活动环7的两侧处,所述活动腔体6之间设有连通孔9,在活动环7的作用下将活动腔体6内分割为两部分,通过向两部分分别注入气体,即可控制移动座4移动,而轴套2与光轴3可稳定滑动,对移动座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具体而言,所述轴套2的下端外周面设有固定环10,所述固定环10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底座1固定连接,固定环10与轴套2同轴连接,在固定环10的作用下,轴套2可稳定固定在固定底座1的表面上;
具体而言,所述轴套2的内周面分别设有第一活动槽11,所述第一活动槽11的延伸方向与轴套2的轴心方向同向设置,每个轴套2内的第一活动槽11的数量为多个,本实施例中为四个,四个第一活动槽11以对应的轴套2的轴心为圆心呈环形均匀分部,所述光轴3的外周面对应第一活动槽11处分别设有第二活动槽12,所述第一活动槽11与对应的第二活动槽12之间分别设有滚珠13,从而轴套2与光轴3之间通过滚珠13滑动连接,以减小光轴2与光轴3之间的摩擦力;
具体而言,所述光轴3的外周面对应第一活动槽11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槽11的内部,当光轴3相对轴套2滑动的同时,限位块14沿着第一活动槽11滑动,保证轴套2与光轴3之间的稳定滑动;
具体而言,所述移动座4的上端设有连接环16,所述连接环16套设在所述光轴3的上端外表面处,所述连接环16与所述光轴3之间通过若干固定螺栓15固定连接,以保证移动座4与光轴3之间的稳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相气孔8内注入气体,气体通过连通孔9充满各个活动腔体6内部,控制活动环7在活动腔体6的内部移动,活动环7带动移动座4移动并产生恒力,在滚珠13的作用下,轴套2可相对光轴3稳定滑动,对移动座4起到导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呈长条形板件,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轴套(2),所述轴套(2)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轴套(2)的内表面分别滑动设有光轴(3),所述轴套(2)的外侧分别套设有移动座(4),所述移动座(4)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光轴(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设备外壳(5),所述设备外壳(5)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腔体(6),所述活动腔体(6)的数量与轴套(2)对应,且移动座(4)的下端外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动环(7),所述设备外壳(5)的侧壁贯穿设有与活动腔体(6)连通的气孔(8),且两个气孔(8)分别位于所述活动环(7)的两侧处,所述活动腔体(6)之间设有连通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2)的下端外周面设有固定环(10),所述固定环(10)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底座(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2)的内周面分别设有第一活动槽(11),所述第一活动槽(11)的延伸方向与轴套(2)的轴心方向同向设置,所述光轴(3)的外周面对应第一活动槽(11)处分别设有第二活动槽(12),所述第一活动槽(11)与对应的第二活动槽(12)之间分别设有滚珠(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3)的外周面对应第一活动槽(11)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槽(1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4)的上端设有连接环(16),所述连接环(16)套设在所述光轴(3)的上端外表面处,所述连接环(16)与所述光轴(3)之间通过若干固定螺栓(15)固定连接。
CN202320733839.0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 Active CN219987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3839.0U CN219987236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3839.0U CN219987236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7236U true CN219987236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2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33839.0U Active CN219987236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72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63551U (zh) 一种改进型风机修复用薄壁圆筒夹具
CN102501020B (zh) 中小型薄壁交叉圆柱滚子转盘轴承分体式外圈加工方法
CN100488726C (zh) 大型曲面自主研抛作业的微小机器人
CN205685504U (zh) 陶瓷喷嘴等静压成型模具
CN108943022A (zh) 一种径向柔顺补偿装置
CN109202944A (zh) 一种用于汽车转向节的机器人打磨末端抓手
US3029667A (en) Metal working
CN219987236U (zh) 一种新型气动恒力浮动装置
CN211053271U (zh) 一种球面刀头磨削数控工具磨床
CN113523819B (zh) 一种支重轮精加工自动化生产装配线及工艺
CN210909600U (zh) 一种抛丸机挂架
CN201217175Y (zh) 大型曲面自主研抛作业的微小机器人
CN216065546U (zh) 一种对轴承位及油封位加工的半轴套管加工车床
CN211761517U (zh) 一种用于船舶舱壁打磨的五自由度并联机器人
US4063390A (en)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machining parts and especially optical lenses by means of a model
CN104400634A (zh) 一种薄壁轴承端面的磨削装置及方法
CN210435400U (zh) 一种自定心轴头车削可胀芯气动夹紧胎具
CN109333561B (zh) 一种机器人打磨系统
JPS62292296A (ja) 配管自動組立溶接装置
CN113386015A (zh) 一种多轴运动与串联机械手复合驱动四反镜抛光机床
Tang et al. A Review on End-effectors of Robotic Grinding
CN207205901U (zh) 机床钻孔用轴向夹紧装置
CN206415630U (zh) 车床加工液压钢管用活顶尖
CN216421091U (zh) 一种后置的尾座机床顶针结构
CN113414672B (zh) 一种八轴六联动打磨机器人本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