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3354U - 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3354U
CN219983354U CN202320784862.2U CN202320784862U CN219983354U CN 219983354 U CN219983354 U CN 219983354U CN 202320784862 U CN202320784862 U CN 202320784862U CN 219983354 U CN219983354 U CN 219983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kle pump
rack
exercise device
pedal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848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玉香
牛振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Clinic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Clinic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Clinic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Clinic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207848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3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3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3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包括基板、转动机构、驱动机构和脚踏,所述基板适于放置在平面上,所述转动机构设于所述基板上,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调整,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转动机构上,可随所述转动机构进行调整,所述脚踏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上方,以放置患者脚掌,所述脚踏可在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之间进行调节,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脚踏沿横向方向或纵向方向进行摆动,以带动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自动帮助患者进行踝泵训练,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踝泵运动练习就是主动活动踝关节做趾屈、背伸动作,在临床应用广泛,特别是对于经历下肢骨科手术后的患者来说,尽早有效的进行踝泵运动的训练,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及淋巴回流,防止静脉或静脉窦内血液淤滞,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增强肌力,避免肌肉萎缩;提高患侧肢体功能的重建。
目前踝泵运动主要是靠患者自主训练,然而,一些患者自控能力较差,在训练经常因疲累而中途停止,中断了训练进程,从而使得训练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从而影响到病情的康复。
因此,设计一种可自动帮助患者进行踝泵运动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包括基板、转动机构、驱动机构和脚踏。
所述基板适于放置在平面上。
所述转动机构设于所述基板上,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调整。
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转动机构上,可随所述转动机构进行调整。
所述脚踏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上方,以放置患者脚掌,所述脚踏可在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之间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脚踏沿横向方向或纵向方向进行摆动,以带动患者进行踝泵运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盘、转动柱和锁紧螺钉。
所述转盘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转盘上。
所述转动柱上端连接于所述转盘中部,下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基板上,便于所述转动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调整。
所述锁紧螺钉设于所述转盘上,用以将所述转盘锁止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机架、丝杆、齿条和驱动电机。
所述机架设于所述转动机构上。
所述丝杆设于所述机架上,并可沿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齿条设于所述机架上,并可沿所述机架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齿条下端和所述丝杆连接,以通过所述丝杆驱动所述齿条进行滑动。
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机架下方,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和所述丝杆连接,用以驱动所述丝杆进行转动。
其中,所述齿条上端和所述脚踏下端连接,以驱动所述脚踏沿横向方向或纵向方向进行摆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架包括两个第一立柱、两个第二立柱和两个安装臂。
两所述第一立柱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转动机构一侧。
两所述第二立柱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转动机构另一侧,两所述第一立柱和两所述第二立柱一一相对设置。
两所述安装臂中的一个设于两所述第一立柱之间,两所述安装臂中的另一个设于两所述第二立柱之间,所述丝杆设于两所述安装臂之间。
其中,两所述第一立柱和两所述第二立柱上均设有一顶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丝杆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均设有第一滑杆,两所述第一滑杆上均设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可沿所述第一滑杆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一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和所述丝杆螺纹配合,所述驱动块两侧分别通过连接臂和所述第一滑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均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设于所述第一滑杆上方。
所述齿条底面设有托板,所述托板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分别可滑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二滑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脚踏包括踏板和连接台。
所述踏板上开设有容置槽,便于患者脚掌放置,所述容置槽槽口处设有绑带,用以将患者脚掌限制在所述容置槽内。
所述连接台为方形,所述连接台底面固设有半圆齿轮,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半圆齿轮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安装口内,并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其中,所述踏板设于所述连接台上表面,并可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之间进行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踏板底面设有套接件,所述套接件底面设有插槽,所述连接台上端插置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槽顶壁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端设有限位块。
所述连接台上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孔口处设有环形限位部,所述连接柱下端设于所述连接孔内,并可沿所述连接孔深度方向滑动。
所述连接柱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限位块和所述环形限位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板上设有腿托,所述腿托呈前高后低倾斜状,用以放置患者小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使用时,可将所述基板置于平面上,将患者的脚掌固定在所述脚踏上,并将所述转动杆机构调整至第一位置,将所述脚踏调整至横向方向,此时即可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脚踏进行横向方向的摆动,从而带动患者脚掌进行横向方向往复摆动,当将所述脚踏调整至纵向方向时,则可将所述转动机构调整至第二位置,从而使得所述脚踏对设于患者,此时即可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脚踏沿纵向方向进行摆动,以带动患者脚掌进行前后摆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自动带动患者脚掌进行踝泵运动,保证了训练的时常,且可带动脚掌进行不同方向的摆动,使得训练效果更好,更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和脚踏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台和套接件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块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变化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
基板10;
腿托101;
转动机构20;
转盘201;
转动柱202;
锁紧螺钉203;
驱动机构30;
机架301;
第一立柱3011;
第二立柱3012;
安装臂3013;
顶板3014;
安装口30141;
第一滑杆3015;
第二滑杆3016;
丝杆302;
第一齿轮3021;
驱动块3022;
连接臂3023;
第一滑套3024;
齿条303;
托板3031;
第二滑套3032;
驱动电机304;
第二齿轮3041;
脚踏40;
踏板401;
容置槽4011;
绑带4012;
连接台402;
连接孔4021;
环形限位部4022;
复位弹簧4023;
半圆齿轮403;
套接件404;
插槽4041;
连接柱405;
限位块4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
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通过检索系统进行查新发现,踝泵运动主要是靠患者自主训练,然而,一些患者自控能力较差,在训练经常因疲累而中途停止,中断了训练进程,从而使得训练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从而影响到病情的康复。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包括基板10、转动机构20、驱动机构30和脚踏40。
所述基板10适于放置在平面上,即放置于床面或者椅面等,在所述基板10的底面还可设置防滑层,使其放置更加的稳定可靠。
所述转动机构20设于所述基板10上,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调整。转动机构20处于第一位置时,整个所述驱动机构30为横向设置,当所述转动机构20处于第二位置时,整个所述驱动机构30为纵向设置。
所述驱动机构30设于所述转动机构20上,可随所述转动机构20进行调整。即随着所述转动机构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脚踏40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30上方,以放置患者脚掌,所述脚踏40可在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之间进行调节。在所述脚踏40处于横向方向时,所述转动机构20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脚踏40调整至纵向方向时,所述转动机构20则可调整至第二位置,以保证脚踏40正面朝向患者,便于脚掌放置。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30可驱动所述脚踏40沿横向方向或纵向方向进行摆动,以带动患者进行踝泵运动。
基于上述所述,使用时,可将所述基板10置于平面上,将患者的脚掌固定在所述脚踏40上,并将所述转动杆机构调整至第一位置,将所述脚踏40调整至横向方向,此时即可通过所述驱动机构30驱动所述脚踏40进行横向方向的摆动,从而带动患者脚掌进行横向方向往复摆动,当将所述脚踏40调整至纵向方向时,则可将所述转动机构20调整至第二位置,从而使得所述脚踏40对设于患者,此时即可通过所述驱动机构30驱动所述脚踏40沿纵向方向进行摆动,以带动患者脚掌进行前后摆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自动带动患者脚掌进行踝泵运动,保证了训练的时常,且可带动脚掌进行不同方向的摆动,使得训练效果更好,更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20包括转盘201、转动柱202和锁紧螺钉203。
所述转盘201设于所述基板10上,所述驱动机构30设于所述转盘201上。
所述转动柱202上端连接于所述转盘201中部,下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基板10上,便于所述转动机构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调整。
所述锁紧螺钉203设于所述转盘201上,用以将所述转盘201锁止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如此,由于所述转动柱202上端连接于所述转盘201中部,下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基板10上,那么所述转盘201则可沿所述转动柱202轴线进行转动,即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调整,在调整完成后,可通过所述锁紧螺钉203将所述转盘201的位置进行锁止,使其保持在当前位置,作为优选的,在所述转动机构20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所述基板10上与所述锁紧螺钉203相对处均可设置限位孔,以便于在锁止时所述锁紧螺钉203插置于所述限位孔内,使其锁止更加的稳定可靠。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0包括机架301、丝杆302、齿条303和驱动电机304。
所述机架301设于所述转动机构20上。
所述丝杆302设于所述机架301上,并可沿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齿条303设于所述机架301上,并可沿所述机架301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齿条303下端和所述丝杆302连接,以通过所述丝杆302驱动所述齿条303进行滑动。
所述驱动电机304设于所述机架301下方,所述驱动电机304输出端和所述丝杆302连接,用以驱动所述丝杆302进行转动。
其中,所述齿条303上端和所述脚踏40下端连接,以驱动所述脚踏40沿横向方向或纵向方向进行摆动。
如此,在使用时,可通过所述驱动电机304带动丝杆302进行转动,而所述丝杆302则可带动所述齿条303进行移动,而所述齿条303上端和所述脚踏40下端连接,那么,即可通过所述驱动电机304的正反向转动来驱动所述脚踏40进行摆动,其驱动方式简便可靠。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301包括两个第一立柱3011、两个第二立柱3012和两个安装臂3013。
两所述第一立柱3011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转动机构20一侧。
两所述第二立柱3012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转动机构20另一侧,两所述第一立柱3011和两所述第二立柱3012一一相对设置。
两所述安装臂3013中的一个设于两所述第一立柱3011之间,两所述安装臂3013中的另一个设于两所述第二立柱3012之间,所述丝杆302设于两所述安装臂3013之间。
其中,两所述第一立柱3011和两所述第二立柱3012上均设有一顶板3014。
如此,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立柱3011和第二立柱3012,从而将所述安装臂3013进行支撑,而所述丝杆302安装于两所述安装臂3013之间,即可便于所述丝杆302的安装。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丝杆302一端设有第一齿轮3021,所述驱动电机304输出端设有第二齿轮3041,所述第一齿轮3021和所述第二齿轮3041相啮合。
如此,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齿轮3021和第二齿轮3041,且所述第一齿轮3021和所述第二齿轮3041相啮合,那么,当所述驱动电机304运行时,其输出端可带动所述第一齿轮3021和第二齿轮3041进行转动,即可带动所述丝杆302进行转动,进而驱动所述脚踏40进行摆动。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所述第一立柱3011和所述第二立柱3012之间均设有第一滑杆3015,两所述第一滑杆3015上均设有第一滑套3024,所述第一滑套3024可沿所述第一滑杆3015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丝杆302上套设有一驱动块3022,所述驱动块3022和所述丝杆302螺纹配合,所述驱动块3022两侧分别通过连接臂3023和所述第一滑套3024连接。
如此,由于所述丝杆302上套设有一驱动块3022,所述驱动块3022和所述丝杆302螺纹配合,而所述驱动块3022两侧分别通过连接臂3023和所述第一滑套3024连接,从而将所述驱动块3022限定为只能沿所述丝杆302长度方向移动,那么,在所述丝杆302转动时,即可通过丝杆302上的螺纹驱动所述驱动块3022进行移动,进而驱动所述齿条303进行相应的移动,其驱动方式简便快捷,稳定可靠。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所述第一立柱3011和所述第二立柱3012之间均设有第二滑杆3016,所述第二滑杆3016设于所述第一滑杆3015上方。
所述齿条303底面设有托板3031,所述托板3031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套3032,所述第二滑套3032分别可滑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二滑杆3016上。
如此,通过设置第二滑套3032,并将所述第二滑套3032分别可滑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二滑杆3016上,即可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所述托板3031可跟随所述驱动块3022进行同步移动,即所述齿条303也随所述托板3031进行移动,从而驱动所述踏板401进行摆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脚踏包括踏板401和连接台402。
所述踏板401上开设有容置槽4011,便于患者脚掌放置,所述容置槽4011槽口处设有绑带4012,用以将患者脚掌限制在所述容置槽4011内。
所述连接台402为方形,所述连接台402底面固设有半圆齿轮403,所述顶板3014上开设有安装口30141,所述半圆齿轮403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安装口30141内,并与所述齿条303相啮合。
其中,所述踏板401设于所述连接台402上表面,并可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之间进行调节。
如此,通过在连接台402底面固设有半圆齿轮403,所述半圆齿轮403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安装口30141内,并与所述齿条303相啮合,那么,当所述齿条303移动时,即可带动所述半圆齿轮40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脚踏40进行摆动,进而带动患者脚掌进行踝泵运动。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踏板401底面设有套接件404,所述套接件404底面设有插槽4041,所述连接台402上端插置于所述插槽4041内,所述插槽4041顶壁设有连接柱405,所述连接柱405下端设有限位块4051。
所述连接台402上端设有连接孔4021,所述连接孔4021孔口处设有环形限位部4022,所述连接柱405下端设于所述连接孔4021内,并可沿所述连接孔4021深度方向滑动。
所述连接柱405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023,所述复位弹簧4023位于所述限位块4051和所述环形限位部4022之间。
要说明的是,所述插槽4041形状是和所述连接太的外形相适配的,那么,当所述连接台402上端插置于所述插槽4041内时,所述套接件404和脚踏40为固定的,而所述连接柱405下端设于所述连接孔4021内,并可沿所述连接孔4021深度方向滑动,如此,当将所述脚踏40向上移动时,即可使得所述连接台402移出所述插槽4041,此时所述脚踏40和所述连接台402即可沿所述连接柱405轴线进行转动,从而将脚踏40的方向进行改变,所述环形限位部4022可对所述限位块4051进行限位,避免所述连接柱405脱落,同时,所述复位弹簧4023的弹力可对所述连接柱405的位置进行辅助限定,避免其意外上升。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0上设有腿托101,所述腿托101呈前高后低倾斜状,用以放置患者小腿。
如此,由于所述腿托101呈前高后低倾斜状,则可在使用时对患者的小腿部分进行托起,使其进行踝泵训练时更加的舒适,有利的,在所述腿托101上表面还可开设与人体小腿外轮廓相适配的弧形槽,使得小腿放置更加的稳定舒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适于放置在平面上;
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设于所述基板上,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调整;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转动机构上,可随所述转动机构进行调整;
脚踏,所述脚踏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上方,以放置患者脚掌,所述脚踏可在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之间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脚踏沿横向方向或纵向方向进行摆动,以带动患者进行踝泵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
转盘,所述转盘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转盘上;
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端连接于所述转盘中部,下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基板上,便于所述转动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调整;
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设于所述转盘上,用以将所述转盘锁止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设于所述转动机构上;
丝杆,所述丝杆设于所述机架上,并可沿自身轴线转动;
齿条,所述齿条设于所述机架上,并可沿所述机架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齿条下端和所述丝杆连接,以通过所述丝杆驱动所述齿条进行滑动;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机架下方,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和所述丝杆连接,用以驱动所述丝杆进行转动;
其中,所述齿条上端和所述脚踏下端连接,以驱动所述脚踏沿横向方向或纵向方向进行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
两个第一立柱,两所述第一立柱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转动机构一侧;
两个第二立柱,两所述第二立柱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转动机构另一侧,两所述第一立柱和两所述第二立柱一一相对设置;
两个安装臂,两所述安装臂中的一个设于两所述第一立柱之间,两所述安装臂中的另一个设于两所述第二立柱之间,所述丝杆设于两所述安装臂之间;
其中,两所述第一立柱和两所述第二立柱上均设有一顶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均设有第一滑杆,两所述第一滑杆上均设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可沿所述第一滑杆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一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和所述丝杆螺纹配合,所述驱动块两侧分别通过连接臂和所述第一滑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均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设于所述第一滑杆上方;
所述齿条底面设有托板,所述托板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分别可滑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二滑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包括:
踏板,所述踏板上开设有容置槽,便于患者脚掌放置,所述容置槽槽口处设有绑带,用以将患者脚掌限制在所述容置槽内;
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为方形,所述连接台底面固设有半圆齿轮,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半圆齿轮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安装口内,并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其中,所述踏板设于所述连接台上表面,并可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之间进行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底面设有套接件,所述套接件底面设有插槽,所述连接台上端插置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槽顶壁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端设有限位块;
所述连接台上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孔口处设有环形限位部,所述连接柱下端设于所述连接孔内,并可沿所述连接孔深度方向滑动;
所述连接柱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限位块和所述环形限位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有腿托,所述腿托呈前高后低倾斜状,用以放置患者小腿。
CN202320784862.2U 2023-03-31 2023-03-31 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 Active CN219983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4862.2U CN219983354U (zh) 2023-03-31 2023-03-31 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4862.2U CN219983354U (zh) 2023-03-31 2023-03-31 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3354U true CN219983354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9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84862.2U Active CN219983354U (zh) 2023-03-31 2023-03-31 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3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7501B (zh) 踝关节训练适配件及康复训练设备
US4159111A (en) Leg exercising apparatus
US4672697A (en) Tilting exercise bed actuated by a linear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KR100245627B1 (ko) 운동용 보조의자를 이용한 운동장치
US20030060339A1 (en) Soleus pump
KR101528562B1 (ko) 회전근개 재활운동 장치
CN113181005A (zh)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运动装置
CN220193483U (zh) 一种下肢被动运动装置
CN219983354U (zh) 自动化踝泵锻炼装置
KR101879973B1 (ko) 쿠션 모듈이 구비된 발목운동기구
CN211863709U (zh) 一种腰腿部康复训练椅
CN217366443U (zh)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运动装置
CN214633644U (zh) 一种腿部肌康复训练装置
CN213884920U (zh) 一种踝泵运动辅助装置
CN212880797U (zh) 一种康复用腿部锻炼装置
CN212522862U (zh) 一种具备锻炼下肢功能的骨科助行器
CN213218930U (zh) 一种多功能的腿部关节康复医疗椅
CN109998856B (zh) 一种风湿患者脚部活动器
CN108030640A (zh) 一种神经科康复训练装置
JP2005211323A (ja) 筋力トレーニング器具
CN220714711U (zh) 一种移动式桥式运动双下肢固定器
CN220938482U (zh) 一种多功能踝泵运动仪
CN220237683U (zh) 一种可折叠踝泵运动反馈器
CN216455522U (zh) 一种防足下垂护理辅助装置
CN217489676U (zh) 一种协同式老年锻炼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