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3283U - 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3283U
CN219983283U CN202321131462.8U CN202321131462U CN219983283U CN 219983283 U CN219983283 U CN 219983283U CN 202321131462 U CN202321131462 U CN 202321131462U CN 219983283 U CN219983283 U CN 219983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movable
wheel
base
connec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14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红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ongca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ongca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ongca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ongca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314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3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3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3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上端的一侧竖直向上设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另一端部设有起吊电机,所述起吊电机的挂钩上设有若干个吊绳,所述吊绳的另一端连接有人体支撑吊件,所述移动底座的下端面四个角位置分别设有定向前后位移轮、用于使所述移动底座左右移动的升降轮部件。通过在移动底座的定向前后位移轮附近分别设置用于左右移动的升降轮部件,从而在前后位移时,升降轮部件处于收缩状态,需要左右移动时,升降轮部件通过伸展,使定向前后位移轮离地,通过左右位移滚轮即可实现对装置的左右移动,方向易控,易调节,方便监护者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失能人员是指由于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吃饭、洗澡、穿衣、上厕所、控制大小便、室内活动等日常生活必须由他人协助或者完全依赖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的人员,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对于失能人来说,腿脚不方便下床比较困难,洗澡就成为了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儿,而长期卧床的失能人身上容易长褥疮,恰巧需要经常进行清洗,保证身体清洁,保证卫生防止褥疮产生。监护者仅靠自身力量是很难将失能人抬入浴室、躺在浴缸中进行彻底清洗的,大部分是由直接躺在病残、老人的床上由监护人员直接擦洗,不但擦洗过程繁琐,而且擦洗不彻底,甚至引起病残、老人身上生褥疮等皮肤病,因此非常需要一种操作简便且易于将病残、老人从病床上移至浴室,并平稳、安全地安置在浴缸中的的起吊设备。
现有的移动式起吊设备,大多是在移动底座的下方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万向轮来实现对设备的移动,但万向轮具有方向不确定性,需要使用者通过自身力量进行移动方向的维持和改变,且这种万向轮组合很难满足在原位置实现左右横向移动的要求,导致监护者的大部分力量都用于维持和调节移动方向上,降低了对失能人的注意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上端的一侧竖直向上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部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移动底座的上方,且所述横杆远离所述支撑立柱的一端部设置有起吊电机,所述起吊电机的挂钩上设置有若干个吊绳,所述吊绳的另一端连接有人体支撑吊件,所述移动底座的下端面四个角位置呈矩形分别设置有定向前后位移轮,所述移动底座的下端面靠近所述定向前后位移轮的位置还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移动底座左右移动的升降轮部件。
优选的,所述人体支撑吊件包括头部支撑区、躯干部支撑区、下肢部支撑区,所述头部支撑区、躯干部支撑区、下肢部支撑区的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挂环。
优选的,所述吊绳的数量与所述挂环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吊绳的下端部分别设置有自锁式挂钩。
优选的,所述升降轮部件包括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下端面竖直向下设置有第二升降缸,所述第二升降缸的下端水平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下端通过轮座设置有左右位移滚轮。
优选的,所述移动底座位于每个所述升降轮部件位置分别设置有矩形开口,所述第一连接座位于所述矩形开口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四个角位置分别通过固定栓与所述移动底座的上端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升降缸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升降缸分别位于所述活动板上端面的前后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座下端面的中部竖直向下还设置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内部适配有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的下端贯穿所述导向筒的下端面与所述活动板上端面中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底座的下端面靠近所述升降轮部件的位置还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定向前后位移轮、升降轮部件离地的升降支撑部件。
优选的,所述升降支撑部件包括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下端面竖直向下设置有第三升降缸,所述第三升降缸的下端部水平设置有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水平设置有防滑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移动底座位于每个所述升降支撑部件位置分别设置有圆形开口,所述第二连接座位于所述圆形开口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四个角位置分别通过第二固定栓与所述移动底座的上端面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通过在移动底座的定向前后位移轮附近分别设置用于左右移动的升降轮部件,从而在前后位移时,升降轮部件处于收缩状态,需要左右移动时,升降轮部件通过伸展,使定向前后位移轮离地,通过左右位移滚轮即可实现对装置的左右移动,方向易控,易调节,方便监护者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轮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底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升降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支撑吊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所述移动底座1上端的一侧竖直向上设置有支撑立柱2,所述支撑立柱2的上端部设置有横杆3,所述横杆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移动底座1的上方,且所述横杆3远离所述支撑立柱2的一端部设置有起吊电机4,所述起吊电机4的挂钩上设置有若干个吊绳5,所述吊绳5的另一端连接有人体支撑吊件6,所述移动底座1的下端面四个角位置呈矩形分别设置有定向前后位移轮7,所述移动底座1的下端面靠近所述定向前后位移轮7的位置还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移动底座1左右移动的升降轮部件8。通过在移动底座的定向前后位移轮附近分别设置用于左右移动的升降轮部件,从而在前后位移时,升降轮部件处于收缩状态,需要左右移动时,升降轮部件通过伸展,使定向前后位移轮离地,通过左右位移滚轮即可实现对装置的左右移动,方向易控,易调节,方便监护者操作。
所述人体支撑吊件包括头部支撑区61、躯干部支撑区62、下肢部支撑区63,所述头部支撑区、躯干部支撑区、下肢部支撑区的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挂环64。所述人体支撑吊件为尼龙绳编织的软垫,能够实现对失能人整个身体的支撑。
所述吊绳的数量与所述挂环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吊绳的下端部分别设置有自锁式挂钩。挂环与自锁式挂钩之间的可分离设计,能够方便吊绳与人体支撑吊件的分离,方便将人体支撑吊件放入失能人身体下方。
所述升降轮部件8包括第一连接座81,所述第一连接座81的下端面竖直向下设置有第二升降缸86,所述第二升降缸86的下端水平设置有活动板85,所述活动板85的下端通过轮座87设置有左右位移滚轮88。通过第二升降缸86的工作能够实现活动板85、左右位移滚轮88的上升或下降。当第二升降缸86处于收缩状态时,左右位移滚轮88的最下端高于所述定向前后位移轮7的最下端。当第二升降缸86处于伸展状态时,左右位移滚轮88的最下端低于所述定向前后位移轮7的最下端。
所述移动底座1位于每个所述升降轮部件8位置分别设置有矩形开口10,所述第一连接座81位于所述矩形开口10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座81的四个角位置分别通过固定栓82与所述移动底座1的上端面连接。
所述第二升降缸86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升降缸86分别位于所述活动板85上端面的前后两侧。进一步提高左右位移滚轮88移动时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连接座81下端面的中部竖直向下还设置有导向筒83,所述导向筒83内部适配有导向滑杆84,所述导向滑杆84的下端贯穿所述导向筒83的下端面与所述活动板85上端面中部连接。进一步提高左右位移滚轮88移动时的稳定性。
所述移动底座1的下端面靠近所述升降轮部件8的位置还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定向前后位移轮7、升降轮部件8离地的升降支撑部件9。
所述升降支撑部件9包括第二连接座91,所述第二连接座91的下端面竖直向下设置有第三升降缸93,所述第三升降缸93的下端部水平设置有支撑板94。当需要使装置停止移动时,通过第三升降缸的伸展能够使支撑板94下移,并使移动底座1整体上升,使定向前后位移轮7、升降轮部件8离地。
所述支撑板94的下端面水平设置有防滑橡胶垫95。
所述移动底座1位于每个所述升降支撑部件9位置分别设置有圆形开口11,所述第二连接座91位于所述圆形开口11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座91的四个角位置分别通过第二固定栓92与所述移动底座1的上端面连接。
实施例2
请参阅图6-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支撑立柱2包括套筒(21),所述套筒(21)的下端垂直设置在所述移动底座上,所述套筒内部的下端竖直向上设置有升降缸23,所述套筒内部的中上部适配有调节杆22,所述调节杆的下端与所述升降缸的上端部连接。通过升降缸的工作能够带动调节杆的升高和降低。
所述调节杆22的上端部通过角度调节组件12与所述横杆3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12包括调节座121,所述调节座的下端与所述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座靠近所述横杆的一侧面设置有凹槽122,所述凹槽内竖直设置有连接轴123,所述横杆3通过轴承与所述连接轴123连接,所述调节座靠近所述横杆的一侧面上还设置有伸缩缸124,所述伸缩缸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座125与所述调节座靠、横杆3连接。通过伸缩缸的工作能够带动横杆3绕所述连接轴123的轴线方向转动一定角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1),所述移动底座(1)上端的一侧竖直向上设置有支撑立柱(2),所述支撑立柱(2)的上端部设置有横杆(3),所述横杆(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移动底座(1)的上方,且所述横杆(3)远离所述支撑立柱(2)的一端部设置有起吊电机(4),所述起吊电机(4)的挂钩上设置有若干个吊绳(5),所述吊绳(5)的另一端连接有人体支撑吊件(6),所述移动底座(1)的下端面四个角位置呈矩形分别设置有定向前后位移轮(7),所述移动底座(1)的下端面靠近所述定向前后位移轮(7)的位置还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移动底座(1)左右移动的升降轮部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轮部件(8)包括第一连接座(81),所述第一连接座(81)的下端面竖直向下设置有第二升降缸(86),所述第二升降缸(86)的下端水平设置有活动板(85),所述活动板(85)的下端通过轮座(87)设置有左右位移滚轮(8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位于每个所述升降轮部件(8)位置分别设置有矩形开口(10),所述第一连接座(81)位于所述矩形开口(10)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座(81)的四个角位置分别通过固定栓(82)与所述移动底座(1)的上端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缸(86)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升降缸(86)分别位于所述活动板(85)上端面的前后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81)下端面的中部竖直向下还设置有导向筒(83),所述导向筒(83)内部适配有导向滑杆(84),所述导向滑杆(84)的下端贯穿所述导向筒(83)的下端面与所述活动板(85)上端面中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的下端面靠近所述升降轮部件(8)的位置还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定向前后位移轮(7)、升降轮部件(8)离地的升降支撑部件(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部件(9)包括第二连接座(91),所述第二连接座(91)的下端面竖直向下设置有第三升降缸(93),所述第三升降缸(93)的下端部水平设置有支撑板(94)。
CN202321131462.8U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 Active CN219983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1462.8U CN219983283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1462.8U CN219983283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3283U true CN219983283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9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1462.8U Active CN219983283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32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94834B (fi) Sairaalasänky
US6880186B2 (en) Arrangement in a bed for a disabled person, and a bed provided with the said arrangement
KR101345273B1 (ko) 이동식 환자 리프트 장치
US20060162069A1 (en) Lifting and transfer apparatus
CN205198347U (zh) 多功能电动移位车
CN204219245U (zh) 升降机
US2680855A (en) Attachment for lifting invalids in and out of bathtubs
CN107496105A (zh) 一种便于上下床的护理床
JP2007202880A (ja) 歩行器
CN105662762A (zh) 一种护理装置
CN219983283U (zh) 一种移动式失能人员护理起吊装置
US2809381A (en) Bed having means for lifting helpless occupant
US20020038477A1 (en) Lifting and transfer apparatus
CN210301609U (zh) 一种新型适用诊疗床
CN208677782U (zh) 超低床
CN211271868U (zh) 一种平移式转移人体的床椅系统
EP1116481A1 (en) Transfer apparatus for nursing
CN211356410U (zh) 一种具有人体平移转移功能的护理床
CN217611780U (zh) 多功能失能护理床
CN208573923U (zh) 一种便于上下床的护理床
CN208481624U (zh) 一种具有头部翻折防护功能的护理床
CN108338874B (zh) 医疗用护理病床
CN206730081U (zh) 护理起重器械
JP3205662U (ja) ロボット付介護装置
CN219700446U (zh) 一种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