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9782U - 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9782U
CN219979782U CN202321167468.0U CN202321167468U CN219979782U CN 219979782 U CN219979782 U CN 219979782U CN 202321167468 U CN202321167468 U CN 202321167468U CN 219979782 U CN219979782 U CN 2199797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battery
insulating film
plastic par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674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玲玲
李俊义
刘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anyu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anyu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anyu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anyu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674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97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97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97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顶盖组件、壳体和电芯组件,顶盖组件与壳体盖合并围设形成容纳腔,电芯组件设置在容纳腔中,电芯组件包括电芯主体和绝缘膜,绝缘膜包裹于电芯主体的外表面;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和第一塑胶件,第一塑胶件连接于顶盖片面向电芯主体的一侧;绝缘膜朝向顶盖组件的一侧与第一塑胶件的侧壁热熔连接,绝缘膜与第一塑胶件之间具有热熔焊印,热熔焊印的面积与第一塑胶件周向侧壁的总面积的比值可以为0.005‑0.8,从而提高绝缘膜与顶盖上塑胶件的焊接可靠性,防止绝缘膜脱离造成短路。

Description

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在节能减排和持续发展的要求下,新能源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动力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用电设备上,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电动工具以及储能设备等。电池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尺寸和结构。
相关技术中,电池通常包括外壳和电芯,电芯设置在外壳内,壳体的顶部设有顶盖组件,电芯外侧设置有绝缘膜,绝缘膜的顶部边缘需要与顶盖组件的塑胶件进行热熔焊接。
然而,目前电池的电芯的绝缘膜与塑胶件的焊接可靠性较差,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以解决目前电池的电芯的绝缘膜与塑胶件的焊接可靠性较差,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顶盖组件、壳体和电芯组件,顶盖组件与壳体盖合并围设形成容纳腔,电芯组件设置在容纳腔中。
其中,电芯组件包括电芯主体和绝缘膜,绝缘膜包裹于电芯主体的外表面;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和第一塑胶件,第一塑胶件连接于顶盖片面向电芯主体的一侧;绝缘膜朝向顶盖组件的一侧与第一塑胶件的侧壁热熔连接,绝缘膜与第一塑胶件之间具有热熔焊印,热熔焊印的面积与第一塑胶件周向侧壁的总面积的比值可以为0.005-0.8。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通过在电芯主体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绝缘膜,利用绝缘膜包裹电芯主体,以防止电芯主体与外壳的内壁接触,并且将绝缘膜的边缘和顶盖组件上的第一塑胶件热熔连接,从而提高绝缘膜与顶盖上塑胶件的焊接可靠性,防止绝缘膜脱离造成短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热熔焊印可以为多个,多个热熔焊印可以分布于第一塑胶件的周侧,每个热熔焊印的面积可以为5mm2-50mm2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绝缘膜可以包括底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底面位于电芯主体背离顶盖组件的一侧,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可以共同包裹于电芯主体的周侧;第一侧面可以与底面连接,第二侧面连接于第一侧面的和底面相邻的一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侧面的面向底面的边缘与底面之间具有间隙L1,其中,0mm<L1≤20mm。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热熔焊印可以包括第一焊印和第二焊印,第一焊印位于第一侧面和第一塑胶件的侧壁之间,第二焊印位于第二侧面和第一塑胶件的侧壁之间。
其中,第一焊印的面积与第一塑胶件周向侧壁的总面积的比值可以为0.005-0.6;和/或,第二焊印的面积与第一塑胶件周向侧壁的总面积的比值可以为0.01-0.8。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侧面可以为两个,每个第一侧面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二侧面,两个第一侧面同一侧的第二侧面具有重叠区域,重叠区域的宽度可以大于等于2mm。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电池还可以包括托板,托板可以位于电芯组件背离顶盖组件的一侧,底面可以与托板热熔连接,且底面与托板之间具有第三焊印,第三焊印的面积与托板的面积的比值可以为0.01-0.6。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托板的边缘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L2,壳体的相邻内壁之间圆角过渡,圆角的半径为R,其中,1mm≤R≤10mm,且L2>R。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底面具有第一通孔,托板具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可以相对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绝缘膜朝向顶盖片的一侧边缘与顶盖片之间具有间隙L3,热熔焊印靠近顶盖片的一侧与顶盖片之间具有间隙L4,其中,0.1mm≤L3≤5mm,0.5mm≤L4≤8mm,且L3<L4。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括顶盖组件、壳体和电芯组件,顶盖组件与壳体盖合并围设形成容纳腔,电芯组件设置在容纳腔中,电芯组件包括电芯主体和绝缘膜,绝缘膜包裹于电芯主体的外表面;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和第一塑胶件,第一塑胶件连接于顶盖片面向电芯主体的一侧;绝缘膜朝向顶盖片的一侧与第一塑胶件的侧壁热熔连接,从而提高绝缘膜与顶盖上塑胶件的焊接可靠性,防止绝缘膜脱离造成短路。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电芯组件与顶盖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绝缘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顶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绝缘膜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绝缘膜与托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绝缘膜的侧视图;
图9为图8中A位置的局部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托板与壳体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绝缘膜边缘与顶盖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顶盖组件;110-顶盖片;120-第一塑胶件;130-极柱;
200-壳体;201-容纳腔;
300-电芯组件;310-电芯主体;311-极耳;320-绝缘膜;321-热熔焊印;321a-第一焊印;321b-第二焊印;322-底面;3221-第一通孔;3222-第三焊印;323-第一侧面;324-第二侧面;
400-托板;40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新能源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动力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用电设备上,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电动工具以及储能设备等。电池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尺寸和结构,电池通常包括外壳和电芯,电芯设置在外壳内,外壳具有顶盖,顶盖与壳体的主体进行密封装配,顶盖上设有注液孔,用于向外壳内部注入电解液,同时,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在对应顶盖的位置会设置防爆阀。
但是,目前电池的电芯可能会与壳体的内壁产生接触,在电池充电后,电芯会带电,如果电芯与壳体接触,会造成电芯与壳体之间短路,产生自放电的问题,导致电池的可靠性降低。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通过在电芯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绝缘材料,利用绝缘材料包裹电芯,实现电芯与壳体的隔离和绝缘效果,并且,由于电芯需要与顶盖组件上的极柱连接,以输出或输出电流,通过绝缘材料与电池的顶盖组件上的塑胶件的连接配合,可以提高绝缘材料对电池电芯的绝缘防护效果,防止电芯与壳体之间短路而产生自放电,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可以为二次电池,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池可以进行充放电并循环使用,电池的具体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锂电池或蓄电池等,而电池可以使用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储能设备、交通工具等,例如移动通讯设备、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太阳能或风能发电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剖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电芯组件与顶盖组件的配合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绝缘膜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顶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顶盖组件100、壳体200和电芯组件300,顶盖组件100与壳体200盖合并围设形成容纳腔201,电芯组件300设置在容纳腔201中。容纳腔201内可以注入电解液,而顶盖组件100可以与壳体200密封连接,以保证容纳腔201为封闭空间,避免电解液漏出。
其中,电芯组件300包括电芯主体310和绝缘膜320,绝缘膜320包裹于电芯主体310的外表面,电芯主体310朝向顶盖组件100的一端可以设有极耳311,极耳311可以与顶盖组件100上的极柱130电连接,电芯主体310的顶侧设置顶盖组件100,绝缘膜320可以包裹电芯主体310除了与顶盖组件100相对的一侧表面之外的其他外表面区域,从而在电芯主体310与壳体200的内壁之间起到隔离和绝缘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组件100包括顶盖片110和第一塑胶件120,第一塑胶件120连接于顶盖片110面向电芯主体310的一侧,绝缘膜320朝向顶盖片110的一侧与第一塑胶件120的侧壁热熔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顶盖组件100在装配和与壳体200连接,绝缘膜320朝向顶盖片110一侧的边缘与第一塑胶件120连接,可以使得绝缘膜320的顶侧边缘与顶盖组件100相对固定,从而对包裹电芯主体310后的绝缘膜320进行固定,以防止绝缘膜320在容纳腔201中相对于电芯主体310散开或展开,进而可以提高绝缘膜320对电芯主体310与壳体200内壁之间绝缘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中,通过在电芯主体310与壳体200的内壁之间设置绝缘膜320,将绝缘膜320包裹在电芯主体310的外表面,以防止电芯主体310与外壳的内壁接触,并且将绝缘膜320的边缘和顶盖组件100上的第一塑胶件120热熔连接,从而提高绝缘膜320对电芯主体310的绝缘性能,防止电芯主体310产生自放电和短路,提高电池工作的可靠性。
下面首先对绝缘膜320与第一塑胶件120之间的热熔连接的具体方式和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绝缘膜320与第一塑胶件120之间具有热熔焊印321,热熔焊印321在绝缘膜320和第一塑胶件120进行热熔连接时形成,热熔焊印321的面积与第一塑胶件120周向侧壁的总面积的比值可以为0.005-0.8。
可以理解的是,热熔焊印321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热熔焊印321所形成的区域是绝缘膜320与第一塑胶件120的侧壁相对固定的区域,热熔焊印321是在绝缘膜320与第一塑胶件120的焊接过程中形成,在外表上看热熔焊印321位于绝缘膜320,但由于绝缘膜320与第一塑胶件120焊接在了一起,热熔焊印321也同样位于第一塑胶件120的侧壁表面。热熔焊印321所形成的热熔区域的总面积与塑胶件的周向侧壁的总面积的比值可以为0.005-0.8,从而提高绝缘膜320与第一塑胶件120之间热熔连接的可靠性。
示例性的,顶盖片110和第一塑胶件120可以呈方形片状结构,第一塑胶件120具有四个侧面,第一塑胶件120周向侧壁的面积之和为其四个侧面的面积之和。热熔焊印321的面积与第一塑胶件120周向侧壁的总面积的比值可采用的数值包括但不限于0.005、0.006、0.01、0.1、0.2、0.5、0.7、0.8等,例如,可以将热熔焊印321的面积与第一塑胶件120的周向侧壁总面积之比控制在0.01-0.2的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熔焊印321可以为多个,多个热熔焊印321可以分布于第一塑胶件120的周侧,热熔焊印321可以为完整图形,例如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每个热熔焊印321的面积可以为5mm2-50mm2,以提高保证绝缘膜320与第一塑胶件120之间热熔连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防止绝缘膜320从第一塑胶件120上脱落。
其中,热熔焊印321为规则形状时,可以通过测量热熔焊印321的边长、直径等参数计算其面积;当热熔焊印321为非规则形状时,可以将热熔焊印321分割为多个规则形状分别计算面积,再通过各个形状的面积求和得出热熔焊印321的面积,或者,可以将热熔焊印321的边缘轮廓切割等效为线段或弧线,通过绘图软件绘制热熔焊印321的近似形状,并由绘图软件模拟计算出热熔焊印321的近似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塑胶件120具有四个侧面时,四个侧面上均可以形成热熔焊印321,即在绝缘膜320折叠后,绝缘膜320的各个侧面朝向顶盖片110的一侧均可以分别与第一塑胶件120的各个侧面进行热熔连接,从而提高热熔焊印321所具有的拉力,保证绝缘膜320所起到的绝缘作用的可靠性。
示例性的,每个热熔焊印321的面积采用的数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5mm2、6mm2、10mm2、20mm2、30mm2、40mm2、49mm2、50mm2等,在保证热熔工艺实施便利性的同时,保证热熔连接后绝缘膜320和第一塑胶件120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以防止绝缘膜320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对热熔焊印321具体的面积数值不做限定。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绝缘膜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绝缘膜与托板的配合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绝缘膜的侧视图,图9为图8中A位置的局部视图;
下面对绝缘膜320的具体结构和包裹电芯主体310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绝缘膜320可以包括底面322、第一侧面323和第二侧面324,底面322位于电芯主体310背离顶盖组件100的一侧,第一侧面323和第二侧面324可以共同包裹于电芯主体310的周侧;第一侧面323可以与底面322连接,第二侧面324可以与第一侧面323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绝缘膜320的展开状态下,底面322、第一侧面323和第二侧面324位于同一平面中,第一侧面323连接在底面322的两侧,第二侧面324连接在第一侧面323的两侧,在绝缘膜320包裹电芯主体310时,底面322与电芯主体310的底部贴合,而第一侧面323和第二侧面324则依次贴合并包裹电芯主体310周向的各个侧壁。第一侧面323和第二侧面324均可以通过热熔连接的方式与第一塑胶件120的侧壁连接,在第一侧面323与第一塑胶件120的侧壁之间,以及在第二侧面324与第一塑胶件120的侧壁之间均形成热熔焊印321,放置绝缘膜320产生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面324与底面322之间具有间隙L1,其中,0mm<L1≤20mm,从而在绝缘膜320折叠并包裹电芯主体310后,第二侧面324靠近底面322一侧的边缘与底面322之间形成间隙,从而便于绝缘膜320进行折叠并且与电芯主体310的侧壁贴合,以防止产生褶皱造成绝缘效果不良。
示例性的,第二侧面324靠近底面322一侧的边缘与底面322之间的间隙L1可以采用的具体数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mm、2mm、5mm、10mm、15mm、19mm、20mm等,例如可以将L1的取值控制在0-1mm的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熔焊印321可以包括第一焊印321a和第二焊印321b,第一焊印321a可以位于第一侧面323和第一塑胶件120的侧壁之间,第二焊印321b可以位于第二侧面324和第一塑胶件120的侧壁之间,从而使得第一侧面323与第二侧面324分别与第一塑胶件120的周向侧壁的不同面进行热熔连接。
示例性的,第一焊印321a的面积与第一塑胶件120周向侧壁的总面积的比值可以为0.005-0.6,包括但不限于0.005、0.006、0.01、0.1、0.2、0.5、0.6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以保证第一侧面323与第一塑胶件120之间具有可靠性的连接强度。
示例性的,第二焊印321b的面积与第一塑胶件120周向侧壁的总面积的比值可以为0.01-0.8,包括但不限于0.005、0.006、0.01、0.1、0.2、0.5、0.6、0.8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以保证第二侧面324与第一塑胶件120之间具有可靠性的连接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塑胶件120周侧的热熔焊印32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可以有八个热熔焊印321,第一塑胶件120的四个侧壁可以各自设有两个热熔焊印321,即第一侧面323和第二侧面324所对应的侧壁可以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热熔焊印32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面323可以为两个,每个第一侧面323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二侧面324,两个第一侧面323同一侧的两个第二侧面324具有重叠区域S,重叠区域S的宽度可以大于等于2mm,从而方便绝缘膜320进行折叠与焊接。
可以理解的是,电芯主体310具有四面侧壁,其中两面侧壁被两个第一侧面323覆盖,而另外两个侧壁被两个第一侧面323同一侧的两个第二侧面324交叠覆盖,从而提高绝缘膜320对电芯主体310的绝缘保护作用。
示例性的,两个第二侧面324的重叠区域的宽度可采用的具体数值L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2mm、2.1mm、3mm、4mm、5mm、10mm、30mm、50mm等,例如可以将重叠区域的宽度设计成10mm-20mm,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芯主体310在底部可以设置支撑结构,且可以在绝缘膜320与电芯主体310底部相对的位置设置空隙,以便于容纳腔201中注入的电解液对电芯主体310进行浸润,下面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托板与壳体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请参照图1至图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还可以包括托板400,托板400可以位于电芯组件300背离顶盖组件100的一侧,底面322可以与托板400热熔连接,且底面与托板400之间具有第三焊印3222,第三焊印3222的面积与托板400的面积的比值可以为0.01-0.6。
可以理解的是,托板400可以对电芯主体310起到承载作用,且托板400可以防止电芯主体310与外壳的底壁产生接触,此外,托板400通过热熔连接固定在绝缘膜320的底面322,可以防止托板400相对于电芯主体310产生位移。
示例性的,第三焊印3222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三焊印3222可以间隔排布在绝缘膜320的底面322上,而第三焊印3222的总面积与托板400的面积的比值可以采用的数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0.01、0.02、0.1、0.2、0.3、0.4、0.5、0.59、0.6等,例如,第三焊印3222的总面积与托板400的面积的比值可以设置在0.01-0.1的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膜320、第一塑胶件120以及托板400可以采用相同的材质,从而增加热熔焊接的可靠性,例如,绝缘膜320、第一塑胶件120以及托板400均可以采用熔点在100℃-400℃范围内的材质。
此外,第一焊印321a、第二焊印321b和第三焊印3222所可以采用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矩形、圆形、跑道形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板400的边缘与壳体200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L2,壳体200的相邻内壁之间圆角过渡,圆角的半径为R,其中,1mm≤R≤10mm,且L2>R,从而防止电芯主体310与壳体200的内壁边角之间产生干涉或碰撞,进而避免在放入电芯组件300时造成绝缘膜320磨损。
示例性的,托板400的边缘与壳体20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可采用的数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mm、2mm、4mm、6mm、8mm、10mm等,例如可以将L2的范围设置在1mm-4mm的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对L2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膜320的厚度的数值范围可以为0.01mm-1mm,在保证绝缘膜320具有良好绝缘效果的同时,减小绝缘膜320的空间占用,示例性的,绝缘膜320的厚度可以设置在0.01mm-0.2mm的范围内。此外,托板400的厚度的数值范围可以为0.1mm-2mm,从而保证托板400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示例性的,托板400的厚度可以设置在0.02mm-0.4mm的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对绝缘膜320和托板400的具体厚度数值均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面322上可以设有第一通孔3221,托板400上可以设有第二通孔401,第一通孔3221与所述第二通孔401可以相对设置,其中,第一通孔3221可以用于供电解液流过,从而在容纳腔201注入电解液后,有利于电解液浸润电芯主体310,提升电池的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托板400上的第二通孔401与绝缘膜320上的第一通孔3221相对,可以在托板400与绝缘膜320装配连接时起到定位作用,保证托板400与绝缘膜320热熔焊接的位置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绝缘膜320的底面322上设置的第一通孔322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第一通孔3221的数量可以2、5、10、20、30、50、54、60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此外,第一通孔3221可以在绝缘膜320的底面322上呈阵列排布。第二通孔401可以采用与第一通孔3221近似或相同的数量以及设置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绝缘膜边缘与顶盖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请参照图11并结合图1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膜320朝向顶盖片110的一侧边缘与顶盖片110之间具有间隙L3,热熔焊印321靠近顶盖片110的一侧与顶盖片110之间具有间隙L4,其中,0.1mm≤L3≤5mm,0.5mm≤L4≤8mm,且L3<L4。
可以理解的是,绝缘膜320靠近顶盖片110一侧的边缘与顶盖片110之间具有间隙,可以在绝缘膜320与第一塑胶件120的侧壁连接时,防止绝缘膜320因顶盖片110的挤压而产生变形,此外,热熔焊印321朝向顶盖片110的一侧与顶盖片110之间具有间隙,可以提高绝缘膜320与第一塑胶件120之间热熔焊接的强度和可靠性,避免出现脱焊的情况。
示例性的,绝缘膜320朝向顶盖片110的一侧边缘与顶盖片110之间具有间隙L3可采用的数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0.1mm、0.2mm、1mm、2mm、3mm、4mm、5mm等,例如L3的数值范围可以设置为0.5mm-2mm。示例性的,热熔焊印321靠近顶盖片110的一侧与顶盖片110之间具有间隙L4可采用的数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0.5mm、0.6mm、1mm、2mm、3mm、4mm、7mm、8mm等,例如L4的数值范围可以设置为1.5mm-3.5mm。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括顶盖组件、壳体和电芯组件,顶盖组件与壳体盖合并围设形成容纳腔,电芯组件设置在容纳腔中,电芯组件包括电芯主体和绝缘膜,绝缘膜包裹于电芯主体的外表面;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和第一塑胶件,第一塑胶件连接于顶盖片面向电芯主体的一侧;绝缘膜朝向顶盖片的一侧与第一塑胶件的侧壁热熔连接,从而提高绝缘膜与顶盖上塑胶件的焊接可靠性,防止绝缘膜脱离造成短路。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顶盖组件、壳体和电芯组件,所述顶盖组件与所述壳体盖合并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电芯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
所述电芯组件包括电芯主体和绝缘膜,所述绝缘膜包裹于所述电芯主体的外表面;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和第一塑胶件,所述第一塑胶件连接于所述顶盖片面向所述电芯主体的一侧;所述绝缘膜朝向所述顶盖组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塑胶件的侧壁热熔连接;所述绝缘膜与所述第一塑胶件之间具有热熔焊印,所述热熔焊印的面积与所述第一塑胶件周向侧壁的总面积的比值为0.005-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焊印为多个,多个所述热熔焊印分布于所述第一塑胶件的周侧,每个所述热熔焊印的面积为5mm2-50m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包括底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底面位于所述电芯主体背离所述顶盖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共同包裹于所述电芯主体的周侧;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底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和所述底面相邻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的面向所述底面的边缘与所述底面之间具有间隙L1,其中,0mm<L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焊印包括第一焊印和第二焊印,所述第一焊印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一塑胶件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二焊印位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一塑胶件的侧壁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焊印的面积与所述第一塑胶件周向侧壁的总面积的比值为0.005-0.6;和/或,所述第二焊印的面积与所述第一塑胶件周向侧壁的总面积的比值为0.01-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一侧面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第二侧面,两个所述第一侧面同一侧的所述第二侧面具有重叠区域,所述重叠区域的宽度大于等于2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板,所述托板位于所述电芯组件背离所述顶盖组件的一侧,所述底面与所述托板热熔连接,且所述底面与所述托板之间具有第三焊印,所述第三焊印的面积与所述托板的面积的比值为0.01-0.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L2,所述壳体的相邻内壁之间圆角过渡,所述圆角的半径为R,其中,1mm≤R≤10mm,且L2>R。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具有第一通孔,所述托板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朝向所述顶盖片的一侧边缘与所述顶盖片之间具有间隙L3,所述热熔焊印靠近所述顶盖片的一侧与所述顶盖片之间具有间隙L4,其中,0.1mm≤L3≤5mm,0.5mm≤L4≤8mm,且L3<L4。
CN202321167468.0U 2023-05-12 2023-05-12 电池 Active CN2199797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7468.0U CN219979782U (zh) 2023-05-12 2023-05-12 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7468.0U CN219979782U (zh) 2023-05-12 2023-05-12 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9782U true CN219979782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3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67468.0U Active CN219979782U (zh) 2023-05-12 2023-05-12 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97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77131A (zh) * 2024-04-01 2024-05-03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池包
CN117977131B (zh) * 2024-04-01 2024-06-11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池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77131A (zh) * 2024-04-01 2024-05-03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池包
CN117977131B (zh) * 2024-04-01 2024-06-11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池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71630A1 (en) Secondary battery
CN216085238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JP2007311323A (ja) 電池ケースにセパレータを固定して安定性を向上させた二次電池
CN212676424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CN112510242B (zh)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KR20180069746A (ko) 배터리 셀 시스템용 파우치 필름
US20240154278A1 (en) Battery cel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same, battery, and power consuming device
CN202662721U (zh) 一种单体高电压的二次锂离子电池
KR101261243B1 (ko) 변형된 구조의 보호테이프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및 이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전지모듈
CN117374485A (zh) 电芯壳体、电芯及电池包
CN216354304U (zh) 极片及电池
CN219979782U (zh) 电池
CN11150915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结构
WO2021135165A1 (zh) 一种储能装置以及储能装置的组装方法
JP2009181899A (ja) 積層式電池
CN219180633U (zh) 集流体保护支架、电芯、电池包和车辆
JP2014063696A (ja) 蓄電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481497B2 (ja) 電池セ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システム、電池並びに電力消費装置
US20220416377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ouch battery
JP2018056029A (ja) 角形二次電池
CN217691501U (zh) 电芯结构与二次电池
CN205692877U (zh) 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219937190U (zh) 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JP2006286471A (ja) 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池
KR102006899B1 (ko) 과열을 방지하는 보호 소자를 포함하는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을 제조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