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6046U - 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6046U
CN219976046U CN202321437703.1U CN202321437703U CN219976046U CN 219976046 U CN219976046 U CN 219976046U CN 202321437703 U CN202321437703 U CN 202321437703U CN 219976046 U CN219976046 U CN 219976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lifting
box
box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77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毓萍
王宝凤
张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aoli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aoli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aoli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aoli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77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6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6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6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上可升降式的设置有稳固支撑结构;箱体,通过支撑柱固定在移动底座的上侧中部,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升降驱动机构,设置于箱体的内侧;升降板,通过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式的设置于箱体的上方,所述升降板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检测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新型设置有移动底座,能够便于推动本新型进行移动,实现便于调节本新型的放置位置,同时本新型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能够通过驱动升降板升降来调节检测设备的检测高度,使得本新型能够检测到不同高度的气体的含尘量数据,使得检测的结果更加全面。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环境较为恶劣,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若不及时进行监控处理就会向四周扩散,进而造成周围空气的污染,严重会影响行人及周边小区的居民的身体健康,并且,建筑工人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也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为此,施工单位通常会在施工现场的某处设置无线监测设备。无线监测设备能够对建筑工地的环境情况进行实施监测,并将监测数据无线传输到控制器中进行处理,而后将数据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以便于施工单位根据监测的环境数据进行施工上的调整和对于环境的净化处理。
现有的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大多监测的高度固定,然而不同高度气体的含尘量不同,因此现有设备仅能监测到同一高度上的含尘量数据,导致监测的数据不够全面;同时现有的监测设备一般都是立式固定在地面上,不便于进行移动,使得监测设备监测地点的位置受到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困难,提供一种能够对监测的高度进行调节,并且便于移动,以能够对不同位置进行环境监测的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包括:
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上可升降式的设置有稳固支撑结构;
箱体,通过支撑柱固定在移动底座的上侧中部,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
升降驱动机构,设置于箱体的内侧;
升降板,通过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式的设置于箱体的上方,所述升降板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检测设备。
作为改进,所述移动底座包括底座箱和四个分别设置于底座箱底部四角处的自锁万向轮。使得本新型便于进行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稳固支撑结构包括活动套接于底座箱内部的活动板和四个分别固定在活动板下侧边角处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活动贯穿底座箱的底部,所述底座箱的内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轴端固定在活动板的上侧。将本新型移动至监测位置后,可通过驱动两个气缸,使得气缸能够推动活动板在底座箱的内侧向下移动,从而能够使得支撑脚能够下降至与地面接触,并能够将本新型撑起,从而实现稳定放置。
作为改进,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箱体底部的驱动电机、转动设置在箱体内左部的螺纹杆、固定在箱体内右部的导向杆和传动板,所述螺纹杆的底端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传动板的左部螺纹套接在螺纹杆上,且右部活动套接在导向杆上,所述传动板左右两端部的上侧分别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活动贯穿箱体的顶部,且顶端部固定在升降板的下侧。能够通过启动驱动电机来驱动螺纹杆转动,从而能够带动传动板沿着导向杆上下移动,从而能够通过支撑杆推动升降板升降,使得升降板上侧的检测设备能够调节检测的高度。
作为改进,所述检测设备包括固定在升降板上侧左部的粉尘浓度测量仪,和固定在升降板上侧右部的风速监测仪。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粉尘测量仪和风速监测仪能够将测量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控制模块进行分析处理,并由控制模块将数据显示在显示屏上。
作为改进,所述升降板的上侧通过支撑架固定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箱体内设有与太阳能板电性连接的蓄电池,太阳能板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中,蓄电池能够用来提供电能,使得本新型使用起来较为节能环保。
作为改进,所述底座箱的左端部上侧固定有手推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新型设置有移动底座,能够便于推动本新型进行移动,实现便于调节本新型的放置位置,同时本新型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能够通过驱动升降板升降来调节检测设备的检测高度,使得本新型能够检测到不同高度的气体的含尘量数据,使得检测的结果更加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的部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的部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箱体;2、支撑柱;3、显示屏;4、升降板;5、底座箱;6、自锁万向轮;7、活动板;8、支撑脚;9、气缸;10、驱动电机;11、螺纹杆;12、导向杆;13、传动板;14、支撑杆;15、粉尘浓度测量仪;16、风速监测仪;17、支撑架;18、挡雨板;19、太阳能板;20、手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包括:
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上可升降式的设置有稳固支撑结构。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底座包括底座箱5和四个分别设置于底座箱5底部四角处的自锁万向轮6。具体的,所述底座箱5的左端部上侧固定有手推杆20。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稳固支撑结构包括活动套接于底座箱5内部的活动板7和四个分别固定在活动板7下侧边角处的支撑脚8,所述支撑脚8活动贯穿底座箱5的底部,所述底座箱5的内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活塞轴端固定在活动板7的上侧。值得注意的是,在气缸9收缩至最大时,支撑脚8与地面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当气缸伸长至最大时,自锁万向轮6与地面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箱体1,通过支撑柱2固定在移动底座的上侧中部,所述箱体1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3。
升降驱动机构,设置于箱体1的内侧。
升降板4,通过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式的设置于箱体1的上方,所述升降板4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检测设备。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箱体1底部的驱动电机10、转动设置在箱体1内左部的螺纹杆11、固定在箱体1内右部的导向杆12和传动板13,所述螺纹杆11的底端部与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传动板13的左部螺纹套接在螺纹杆11上,且右部活动套接在导向杆12上,所述传动板13左右两端部的上侧分别固定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活动贯穿箱体1的顶部,且顶端部固定在升降板4的下侧。
具体的,所述检测设备包括固定在升降板4上侧左部的粉尘浓度测量仪15,和固定在升降板4上侧右部的风速监测仪16。值得一提的是,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能够收发无线信号的控制模块,粉尘浓度测量仪15及风速监测仪16的检测数据能够实时无线传输到控制模块中,并由控制模块处理分析后发送至显示屏3进行显示,且上述检测技术及信号传输技术为现有技术。
具体的,所述升降板4的上侧通过支撑架17固定有挡雨板18,所述挡雨板18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太阳能板19。
值得注意的是,本新型所使用的气缸9、显示屏3、驱动电机10、粉尘浓度测量仪15、风速监测仪16、太阳能板19均为现有设备,且上述设备的使用控制方法和电路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能够储存太阳能板19转化的电能的蓄电池,蓄电池能够为气缸9、显示屏3、驱动电机10、粉尘浓度测量仪15和风速监测仪16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
如图1所示,推动手推杆20将本新型移动至需要检测的位置,如图2所示启动气缸9,使得气缸9推动活动板7在底座箱5的内部向下移动,从而能够使得支撑脚8向下移动并与地面想接触,从而能够将本新型稳定放置在地面上,当需要改变检测位置时,启动气缸9收缩,使得活动板7被带动上升,从而能够使得支撑脚8离开地面,即可移动本新型以改变检测的位置;
如图3所示,启动驱动电机10即可驱动螺纹杆11转动,从而能够带动传动板13沿着导向杆12上下移动,传动板13能够带动支撑杆14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升降板4升降,以调节放置在升降板4上的粉尘浓度测量仪15的检测高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上可升降式的设置有稳固支撑结构;
箱体(1),通过支撑柱(2)固定在移动底座的上侧中部,所述箱体(1)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3);
升降驱动机构,设置于箱体(1)的内侧;
升降板(4),通过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式的设置于箱体(1)的上方,所述升降板(4)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检测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包括底座箱(5)和四个分别设置于底座箱(5)底部四角处的自锁万向轮(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支撑结构包括活动套接于底座箱(5)内部的活动板(7)和四个分别固定在活动板(7)下侧边角处的支撑脚(8),所述支撑脚(8)活动贯穿底座箱(5)的底部,所述底座箱(5)的内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活塞轴端固定在活动板(7)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箱体(1)底部的驱动电机(10)、转动设置在箱体(1)内左部的螺纹杆(11)、固定在箱体(1)内右部的导向杆(12)和传动板(13),所述螺纹杆(11)的底端部与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传动板(13)的左部螺纹套接在螺纹杆(11)上,且右部活动套接在导向杆(12)上,所述传动板(13)左右两端部的上侧分别固定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活动贯穿箱体(1)的顶部,且顶端部固定在升降板(4)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括固定在升降板(4)上侧左部的粉尘浓度测量仪(15),和固定在升降板(4)上侧右部的风速监测仪(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4)的上侧通过支撑架(17)固定有挡雨板(18),所述挡雨板(18)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太阳能板(19)。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箱(5)的左端部上侧固定有手推杆(20)。
CN202321437703.1U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 Active CN219976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7703.1U CN219976046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7703.1U CN219976046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6046U true CN219976046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96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7703.1U Active CN219976046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60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72210U (zh) 一种环境检测用大气质量检测仪
CN219976046U (zh) 一种建筑工地环境无线监测设备
CN106839956A (zh) 起重机主梁腹板局部翘曲度检测装置
CN212721745U (zh) 一种全方位环境噪声监测装置
CN219319578U (zh) 一种煤矿机电震动检测装置
CN117329408A (zh) 一种多高度巡回式大气环境测定装置
CN210180409U (zh) 一种用于铁路既有线站台的雨棚限界测量装置
CN116593507A (zh) 用于建筑墙体损伤检测的x射线发射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1179800U (zh) 一种水质实验室用水质监测装置
CN109519669B (zh) 一种灵活的公共场所二氧化碳检测设备
CN219608880U (zh) 一种用于大气环境监测的报警装置
CN213455337U (zh) 混凝土裂缝检测设备
CN114659948B (zh) 一种作业场所金属粉尘检测系统
CN21430888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环境监控装置
CN217212273U (zh) 一种用于产品清洗的洁净度辅助检测装置
CN220270450U (zh) 一种房建工程项目管理用检测装置
CN219871220U (zh) 一种二氧化碳检测机构
CN214794661U (zh) 一种大气污染防治检测装置
CN216977840U (zh) 一种操作安全性高的桥梁底部裂缝检测装置
CN216308930U (zh) 一种建筑安全检测用定位效果好的楼板测厚仪
CN215812675U (zh) 一种环境检测用大气质量检测仪
CN214067059U (zh) 基于大气污染防治电力监控装置
CN211553938U (zh) 一种移动式检测氢气测爆仪装置
CN21450076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监理用混凝土取样器
CN207866151U (zh) 一种基坑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