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4881U - 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 - Google Patents

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4881U
CN219974881U CN202320851371.5U CN202320851371U CN219974881U CN 219974881 U CN219974881 U CN 219974881U CN 202320851371 U CN202320851371 U CN 202320851371U CN 219974881 U CN219974881 U CN 219974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oil
oil slinger
gland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513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冬林
孙明朱
刘万林
王哲
孙长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DEEP BLUE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DEEP BLUE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DEEP BLUE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DEEP BLUE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513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4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4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4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包括:外侧风扇、两个轴承压盖、轴承箱体、滚动轴承及甩油环套和对中调整环,滚动轴承成对、紧贴连接在转动轴的非驱动端上;甩油环套上连接有甩油环;通过锁紧结构将两个滚动轴承内圈夹紧固定在甩油环套、甩油环和对中调整环及轴肩之间;两个滚动轴承的外圈夹紧在内外侧两个轴承压盖之间;两个滚动轴承外圈的外壁与轴承箱体的内壁配合连接,两个轴承压盖分别与轴承箱体的内外两侧固定连接;轴承压盖与连接轴的连接处设置机械油封。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轴承温升、噪声、振动等机械性能。

Description

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动轴承部件,尤其涉及一种两端支撑泵用新型主动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市场现有泵型上使用的轴承部件,已出现技术落后、结构局限,润滑油轴承不能完全润滑,无法带走多余热量,导致温升高,噪声及振动大,工艺落后等问题,已不能满足新一代BB泵产品规划的应用需求,急需进行轴承产品更新迭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滚动轴承部件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包括:连接在转动轴一端且位于非驱端的外侧风扇、两个轴承压盖、轴承箱体、滚动轴承以及连接在转动轴上的甩油环套和对中调整环,所述滚动轴承成对、紧贴连接在转动轴的非驱动端上,位于外侧风扇的内侧;(外侧为轴承上远离泵的一侧,内侧为轴承上靠近泵的一侧)
所述甩油环套设置在两个滚动轴承的内圈外侧,甩油环套上连接有甩油环,对中调整环设置在两个滚动轴承的内圈内侧,对中调整环置于转动轴的轴肩处;通过锁紧结构将两个滚动轴承内圈夹紧固定在甩油环套、甩油环和对中调整环及轴肩之间;
位于外侧的轴承压盖安装在外侧风扇和滚动轴承之间;两个滚动轴承的外圈夹紧在内外侧两个轴承压盖之间;两个滚动轴承外圈的外壁与轴承箱体的内壁配合连接,两个轴承压盖分别与轴承箱体的内外两侧固定连接;内外侧轴承压盖与连接轴的连接处设置机械油封。
进一步地,位于内侧的所述轴承压盖底部设有凸台和回油孔结构,油位高度与凸台的上沿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甩油环的内孔开有环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连接在转动轴上的锁紧螺母和锁紧垫圈,锁紧螺母连接在甩油环套的外侧,锁紧垫圈连接在锁紧螺母和甩油环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侧风扇的外部设有风扇罩,风扇罩内设有隔栅,隔栅分布在外侧风扇与外侧轴承压盖之间;位于外侧的轴承压盖与风扇罩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上还连接有内侧风扇,设置在内侧轴承压盖的内侧,用于为轴承提供冷却。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采用该结构后,一方面,用来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的滚动轴承,在水平、垂直四个方向限制旋转部件的运动,显著提高了泵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内侧压盖将更多的润滑油输送向轴承,外侧压盖使外侧轴承附近也形成一个恒定的油位;甩油环内孔开槽也增大了甩油环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带油量,避免了一部分因轴承发热而造成的泵使用效率降低。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能够降低轴承温升、噪声、振动等机械性能。
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石油化工、原油输送、水利灌溉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压盖、甩油环结构图,其中(a)为内侧轴承压盖的示意图,(b)为外侧轴承压盖的示意图,(c)为甩油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润滑循环油路结构图。
图中:1、风扇罩;2、隔栅;3、外侧风扇;4、外侧轴承压盖;5、机械油封;6、轴承箱体;7、滚动轴承;8、锁紧螺母;9、锁紧垫圈;10、甩油环套;11、甩油环;12、对中调整环;13、内侧风扇;14、内侧轴承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端支撑泵用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原油输送、水利灌溉等行业。不同结构形式的轴承,满足不同结构载荷泵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包括:非驱端外侧的风扇罩1、隔栅2、设置于转动轴一端的外侧风扇3、设置于转动轴内侧的内侧风扇13、外侧轴承压盖4、内侧轴承压盖14、机械油封5、轴承箱体6(非驱端)、滚动轴承7、甩油环套10(非驱端)、甩油环11、对中调整环12(非驱端)以及锁紧螺母8(非驱端)、锁紧垫圈9(非驱端)等零部件,滚动轴承7成对面对面布置在非驱动端,使用轴承锁紧螺母8、锁紧垫圈9将轴承内圈夹紧固定在甩油环套10、甩油环11和对中调整环12及轴肩之间;滚动轴承7包括推力轴承组件和径向轴承,其中,与甩油环套接的推力轴承组件设置于轴承锁紧螺母、锁紧垫圈、对中调整环之间,与甩油环套接的径向轴承与推力轴承一样,使用轴承锁紧螺母、锁紧垫圈将轴承内圈夹紧固定在对中调整环及轴肩之间。轴承外圈夹在内外轴承压盖之间。这种布置形式无需垫片,轴承圈座与接触部件之间无间隙。内侧风扇13夹在轴上,为轴承提供冷却。
本实施方式中,如附图2所示,在轴承压盖(与推力轴承或者径向轴承相接的两个轴承压盖)底部设置凸台(该凸台的高度根据润滑油位的高度来确定)和回油孔结构,内侧轴承压盖14底部设置凸台和回油孔结构,油位高度与凸台上沿平齐;该结构可以使更多的润滑油输送向轴承,也可以在外侧轴承压盖附近形成一个恒定的油位,提高了轴承的润滑油量和润滑性能。外侧轴承压盖4,油位高度与侧面窗口下沿平齐。
本实施方式中,如附图3所示,甩油环11内孔开环形槽,相比光滑内孔的甩油环,内孔开槽可增大甩油环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提高带油量。本实用新型轴承部件的标准轴承供油方法是甩油环润滑,甩油环在抛油槽内运动,部分浸没在油池中,油池的液位由恒位油杯保持。当甩油环旋转时,它从油池中甩起润滑油,并将油甩到轴承的前面和轴承座的侧壁上。油顺着侧壁流下,并逐渐在外侧压盖附近形成一个恒定的油位,油位的高度和内侧压盖的底部凸台高度平齐。
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后,一方面,用来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的滚动轴承,在水平、垂直四个方向限制旋转部件的运动,显著提高了泵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内侧压盖将更多的润滑油输送向轴承,外侧压盖使外侧轴承附近也形成一个恒定的油位;甩油环内孔开槽也增大了甩油环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带油量,避免了一部分因轴承发热而造成的泵使用效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能够保障设备运行稳定、可靠,不同结构形式的轴承,可以满足不同结构载荷泵的需要,同时,能够提高轴承的润滑油量和润滑性能,降低轴承温升、振动以及噪声等机械设计问题,减少润滑油发黑的情况,增加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轴承温升、噪声、振动等机械性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为轴承部件的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技术。
综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转动轴一端且位于非驱端的外侧风扇(3)、外侧轴承压盖(4)、内侧轴承压盖(14)、轴承箱体(6)、滚动轴承(7)以及连接在转动轴上的甩油环套(10)和对中调整环(12),所述滚动轴承(7)成对、紧贴连接在转动轴的非驱动端上,位于外侧风扇(3)的内侧;
所述甩油环套(10)设置在两个滚动轴承(7)的内圈外侧,甩油环套(10)上连接有甩油环(11),对中调整环(12)设置在两个滚动轴承(7)的内圈内侧,对中调整环(12)置于转动轴的轴肩处;通过锁紧结构将两个滚动轴承(7)内圈夹紧固定在甩油环套(10)、甩油环(11)和对中调整环(12)及轴肩之间;
所述外侧轴承压盖(4)安装在外侧风扇(3)和滚动轴承(7)之间;两个滚动轴承(7)的外圈夹紧在内外侧两个轴承压盖之间;两个滚动轴承(7)外圈的外壁与轴承箱体(6)的内壁配合连接,内外侧轴承压盖分别与轴承箱体(6)的内外两侧固定连接;外侧轴承压盖(4)和内侧轴承压盖(14)与连接轴的连接处设置机械油封(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轴承压盖(14)底部设有凸台和回油孔结构,油位高度与凸台的上沿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环(11)的内孔开有环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连接在转动轴上的锁紧螺母(8)和锁紧垫圈(9),锁紧螺母(8)连接在甩油环套(10)的外侧,锁紧垫圈(9)连接在锁紧螺母(8)和甩油环套(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风扇(3)的外部设有风扇罩(1),风扇罩(1)内设有隔栅(2),隔栅(2)分布在外侧风扇(3)和外侧轴承压盖(4)之间,外侧轴承压盖(4)与风扇罩(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上还连接有内侧风扇(13),设置在内侧轴承压盖(14)的内侧,用于为轴承提供冷却。
CN202320851371.5U 2023-04-17 2023-04-17 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 Active CN219974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51371.5U CN219974881U (zh) 2023-04-17 2023-04-17 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51371.5U CN219974881U (zh) 2023-04-17 2023-04-17 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4881U true CN219974881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96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51371.5U Active CN219974881U (zh) 2023-04-17 2023-04-17 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4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90068A (en) Unique grease lubricated ball bearing canned motor pump
US3494291A (en) Bearing assembly
US9360051B2 (en) Shaft bearing with a shaft seal
CN109139708B (zh) 轴承润滑结构及隔爆电机
CN219974881U (zh) 新型自循环完全润滑的轴承部件
US6048168A (en) Lubricated ceramic/hybrid anti-friction bearing centrifugal pump
CN108561435A (zh) 一种支承拉杆转子的组合对开式滑动轴承
CN204783793U (zh) 自平衡式多级离心泵定位端轴承箱体结构及轴承组件
CN208966879U (zh) 一种超声波雾化油料润滑式汽车轴承
CN206410150U (zh) 刮板捞渣机轴承外置机械密封式内导轮装置
CN203892230U (zh) 一种单级单吸化工泵
CN211449064U (zh) 耐腐蚀耐磨高温陶瓷泵
CN114484245A (zh) 一种应用于高速电机的喷油润滑密封结构
CN208831313U (zh) 一种外置轴承的水泵
CN218509732U (zh) 一种立式浸没式液态金属磁力泵
CN108561316B (zh) 一种配置空气动压轴承的卧式离心泵
CN114275137B (zh) 一种用于紧凑型轴流式喷水推进器的轴系结构
CN205977697U (zh) 改进的两级、首级双吸、径向剖分、两端支撑化工泵
JP2002303297A (ja) 横軸型ポンプ
CN215110130U (zh) 一种改进型循环水泵轴承轴套组件
JPS62131979A (ja) 水車
CN217130335U (zh) 一种机械密封及具有其的高速泵
CN103527507A (zh) 一种带有自润滑轴承及自定心作用的离心泵
CN114810619A (zh) 一种立式浸没式液态金属磁力泵
CN210565141U (zh) 一种立式管道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