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4475U - 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4475U
CN219974475U CN202321107170.0U CN202321107170U CN219974475U CN 219974475 U CN219974475 U CN 219974475U CN 202321107170 U CN202321107170 U CN 202321107170U CN 219974475 U CN219974475 U CN 219974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ore holder
back pressure
foam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071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健
朱明宇
郭建忠
张茂元
孙京
周文斌
赵清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Huane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Huane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Huane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211071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4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4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4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包括泡沫产生系统、岩心夹持器、压力控制系统、气液计量系统和抽真空装置等,其中,泡沫产生系统包括气体供应组件、泡沫发生器和用于放置起泡液的第一活塞容器,泡沫发生器设置在气体供应组件和第一活塞容器的下游,气体供应组件包括气瓶,气瓶的出口管线上设置第一流量计,第一流量计出口管线的支路上设置第三活塞容器。本实用新型的CO2泡沫驱替系统的气体供应组件能够实现气体的量化注入;压力控制系统可稳定、准确控制岩心夹持器内的压力;安全阀能够对驱替过程进行更好地控制,减少安全隐患,为研究带来极大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CUS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
背景技术
驱替系统可以应用于CO2利用、封存领域及石油、天然气开发方面。根据驱替机理和相似原理模拟地层压力、温度条件,并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如计算机技术、先进传感器技术,模拟研究CO2驱油、N2驱油、混合气驱油、CO2泡沫或者N2泡沫驱油、水驱油、水气交替驱油、化学药品驱油、多元复合驱、多元交替驱、多元混合驱等动态驱油过程及相应的工艺方法研究,从而指导优化注采参数,提高驱油效率,改善生产效果。泡沫驱油是以泡沫作驱油剂的驱油方法,现有的泡沫驱油系统不能实现量化注入,系统内部压力、流量等控制不准,给驱替过程计量带来较大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包括:
泡沫产生系统,所述泡沫产生系统包括气体供应组件、泡沫发生器和用于放置起泡液的第一活塞容器,所述泡沫发生器设置在所述气体供应组件和所述第一活塞容器的下游,所述气体供应组件包括气瓶,所述气瓶的出口管线上设置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出口管线的支路上设置第三活塞容器;
设置在所述泡沫发生器下游的岩心夹持器,所述岩心夹持器内部设置控温装置,所述岩心夹持器出口端与入口端之间的管线上设置压差传感器;
压力控制系统,所述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泵和多个背压阀,所述背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端以及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和入口端;
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下游的气液计量系统,所述气液计量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第二流量计和液体计量装置,所述第二流量计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顶部的出口管线上,所述液体计量装置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底部出口端;
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入口管线的支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量计与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下部连接第二注入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泡沫发生器内侧底部设置搅拌装置,所述泡沫发生器出口管线上设置可视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泡沫发生器内部设置多层不同孔径的筛网。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活塞容器并联设置有第二活塞容器,所述第二活塞容器用于放置原油,所述第一活塞容器和所述第二活塞容器下部均连接第一注入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压阀包括第一背压阀、第二背压阀和第三背压阀,所述第一背压阀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所述第二背压阀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所述第三背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端与所述泡沫发生器底部入口端之间的管线上,所述手动泵的输出端连接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出口端通过管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背压阀、所述第二背压阀、所述第三背压阀和所述岩心夹持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背压阀与所述泡沫发生器底部入口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三单向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流量计之间设置干燥器,所述干燥器与所述第二流量计之间设置第二单向阀,所述液体计量装置包括天平和放置在所述天平上的具有计量刻度的玻璃容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所述缓冲罐出口管线的支路上以及所述可视窗出口管线的支路上均设置安全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泡沫发生器出口端、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端、所述气液分离器顶部入口端、所述缓冲罐出口端、所述岩心夹持器出口端与入口端均设置压力机和温度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CO2泡沫驱替系统气体供应组件能够实现气体的量化注入;压力控制系统可稳定、准确控制岩心夹持器内的压力;安全阀能够对驱替过程进行更好地控制,减少安全隐患,给试验研究的开展带来极大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气瓶1、第一流量计2、第一单向阀3、第三活塞容器4、第二注入泵5、第二水槽6、第一安全阀7、第一压力计8、第一温度计9、第二活塞容器10、第一活塞容器11、第一注入泵12、第一水槽13、第二安全阀14、泡沫发生器15、第二压力计16、第二温度计17、可视窗18、第三安全阀19、第一背压阀20、第二背压阀21、第三背压阀22、第三阀门23、第四阀门24、第五阀门25、第六阀门26、第一阀门27、第二阀门28、手动泵29、缓冲罐30、第五压力计31、第五温度计32、第四安全阀33、岩心夹持器34、压差传感器35、第三压力计36、第三温度计37、第四压力计38、第四温度计39、气液分离器40、干燥器41、第二单向阀42、第二流量计43、玻璃容器44、天平45、气体收集装置46、第六压力计47、第六温度计48、抽真空装置49、第三单向阀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包括泡沫产生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气液计量系统、岩心夹持器34和抽真空装置49等。
其中,泡沫产生系统包括气体供应组件、泡沫发生器15和用于放置起泡液的第一活塞容器11,泡沫发生器15设置在气体供应组件和第一活塞容器11的下游,气体和起泡液经泡沫发生器15的底部入口端进入泡沫发生器15以产生气泡。
气体供应组件包括气瓶1,气瓶1的出口管线上设置第一流量计2,第一流量计2出口管线的支路上设置第三活塞容器4。第一流量计2与第三活塞容器4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一单向阀3,第三活塞容器4下部连接第二注入泵5。
具体为,气体供应组件的气瓶1用于存放气体,在气瓶1的出口管线上设置第一流量计2,第一流量计2用于计量从气瓶1中流出的气体的量。第三活塞容器4设置在第一流量计2出口管线的支路上,从气瓶1中流出的气体进入第三活塞容器4,第三活塞容器4的下部连接第二注入泵5,第二注入泵5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水槽6,当需要供应气体时,利用第二注入泵5挤压第三活塞容器4,使得第三活塞容器4中的气体从第三活塞容器4上部出口管线流出并进入泡沫发生器15。为了避免因气体高压作用造成的第一流量计2的损坏或计量误差,在第一流量计2和第三活塞容器4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一单向阀3。在第三活塞容器4的上部出口端设置第一压力计8和第一温度计9,第一压力计8和第一温度计9用于测试流出第三活塞容器4的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第三活塞容器4具有计量刻度,利用第一流量计2计量从气瓶1中流出的气体总量,根据第三活塞容器4的刻度读数以及第一压力计8和第一温度计9的测试数据,依据克拉伯龙方程可以换算出完成气体供应后,第三活塞容器4中剩余的气体的量,用第一流量计2计量的气体总量减去第三活塞容器4中剩余的气体的量即为通入泡沫发生器15的气体的量。
气瓶1中放置CO2气体以进行CO2泡沫驱替。可以理解的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还可以进行其他气体的泡沫驱替,即气瓶1中还可以放置N2等其他合适的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活塞容器4上部出口管线紧邻的支路上设置第一安全阀7,当第三活塞容器4压力过大时,自动泄压以保护第三活塞容器4。
与第一活塞容器11并联设置有第二活塞容器10,第二活塞容器10用于放置原油,第一活塞容器11和第二活塞容器10下部均连接第一注入泵12。
具体为,第一活塞容器11与第二活塞容器10并联设置,第一活塞容器11用于放置起泡液,第二活塞容器10用于放置原油,第一活塞容器11和第二活塞容器10的下部均连接第一注入泵12,第一注入泵1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水槽13,利用第一注入泵12将原油和起泡液泵入下游系统。具体为,利用第一注入泵12将第一活塞容器11中的起泡液经第一阀门27从泡沫发生器15的底部泵入泡沫发生器15,利用第一注入泵12将第二活塞容器10中的原油经第二阀门28泵入下游的岩心夹持器34以使得岩样饱和原油。其中,起泡液为起泡剂的溶液,溶质为起泡剂,溶剂为水、醇类或油类物质,起泡剂主要为表面活性剂,如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烷基醇醚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活塞容器11中放置驱替使用的化学药品,则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进行化学药品驱油。
另外,第一注入泵12和第二注入泵5的注入排量均可调节,可以根据需要按照恒定排量注入或变排量注入,其中,变排量注入包括但不限于排量逐渐增大的注入方式或排量逐渐减小的注入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变排量可以阶梯变化或者线性变化或者更具需要灵活设计。
第一活塞容器11、第二活塞容器10和第三活塞容器4均有控温装置,可以对内部物质控温;系统管线均用保温材料包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活塞容器11上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设置第二安全阀14,当第一活塞容器11或第二活塞容器10超压时气体通过第二安全阀14自动泄压。
泡沫发生器15内侧底部设置搅拌装置,泡沫发生器15出口管线上设置可视窗18。泡沫发生器15内部设置多层不同孔径的筛网。
具体为,泡沫发生器15内侧底部设置搅拌装置,起泡液经第一阀门27从泡沫发生器15底部注入,气体经第三单向阀50从泡沫发生器15的底部注入,在搅拌装置作用下起泡液和气体充分搅拌发泡,其中,第三单向阀50设置在第三背压阀22与泡沫发生器15底部入口之间的管线上,搅拌装置的转速可以调节。可视窗18紧邻设置在泡沫发生器15的下游,通过可视窗18观察泡沫的稳定性情况,产生的泡沫进入岩心夹持器34进行驱替。其中,第三单向阀50的设置避免了泡沫向气体注入组件方向的流动。
泡沫发生器15采用独特的设计结构,气体沿切线方向射入起泡液中,使得起泡液和气体充分搅拌发泡。在一些实施例中,泡沫发生器15内部设置多层不同孔径的筛网。筛网根据孔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从上到下设置在泡沫发生器15中,泡沫发生器15中形成的泡沫依次经过孔径由大到小的筛网的通孔挤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筛网挤压的泡沫转变成与岩心孔隙大小属同一个数量级的微泡沫,便于泡沫进入岩心孔道。
可视窗18的视窗玻璃一般用耐压透明材料,通过可视窗18观察泡沫的形态、密度、稳定性等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视窗18的视窗玻璃采用人造蓝宝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可视窗18出口管线的支路上设置第三安全阀19,当可视窗18超压时自动泄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泡沫发生器15的顶部设置第二压力计16和第二温度计17,第二压力计16和第二温度计17用于测试泡沫发生器15内部的压力和温度。
岩心夹持器34设置在泡沫发生器15的下游,岩心夹持器34内部设置控温装置,岩心夹持器34出口端与入口端之间的管线上设置压差传感器35。
具体为,在岩心夹持器34中进行驱替,岩心夹持器34的出口端与入口端之间连接的管线上设置压差传感器35,压差传感器35用于测试岩心夹持器34出口端和入口端之间的压差,岩心夹持器34内部具有控温装置,利用控温装置对岩心夹持器34内部岩心等物质加热以模拟地层温度。岩心夹持器34的环压由手动泵29控制,手动泵29的输出端连接缓冲罐30,缓冲罐30的输出端连接岩心夹持器34。泡沫发生器15中产生的泡沫从可视窗18出口端流出后经第一背压阀20进入岩心夹持器34进行泡沫驱替。
岩心夹持器34可以是长管岩心夹持器或普通岩心夹持器等类型,根据需要选择设计,岩心夹持器34设计有安装支撑机构,左封头、测点、胶皮筒、右岩心塞、右封头、支撑杆、支撑环、引出杆、引出密封机构,均在筒体外安装完成后直接放入筒体中,安装方便快捷。封头等经常拆卸的材料均可采用钛合金材料,使重量轻便,安装方便。岩心与胶皮筒间的装卸夹具倾斜一定角度,便于岩心利用重力下滑。岩心夹持器34模型筒体内壁拉毛,以防串流;内腔设计有隔热保温装置,堵头设计有活塞压实结构,各测压点和堵头设计有防砂结构。岩心夹持器34侧壁上设计有多路测点,用于测试温度、压力、电阻等技术参数,用户可根据需求沿着岩心夹持器34的轴向或径向在侧壁设置测点位置或根据需要任意规则设定测点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岩心夹持器34的胶皮筒为环氧树脂材质,采用环氧树脂材质的胶皮筒可以解决驱替气体为CO2时,橡胶与CO2溶胀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岩心夹持器34的出口端与入口端均设置压力计和温度计。具体为,在岩心夹持器34的入口端设置第三压力计36和第三温度计37,第三压力计36和第三温度计37用于测试进入岩心夹持器34的流体的压力和温度,在岩心夹持器34的出口端设置第四压力计38和第四温度计39,第四压力计38和第四温度计39用于测试流出岩心夹持器34的流体的压力和温度。
另外,在驱替进行过程中,当驱替物从岩心夹持器34入口端注入的排量与从岩心夹持器34出口端流出的排量相等且稳定,且无油被驱替出时,驱替过程完成,记录注入的驱替物质及驱替出的油气水等物质的量,分析驱替效果。其中,泡沫可以但不限于CO2泡沫,还可以为N2泡沫、天然气泡沫等。
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泵29和多个背压阀,背压阀设置在第三活塞容器4上部出口端以及岩心夹持器34的出口端和入口端。背压阀包括第一背压阀20、第二背压阀21和第三背压阀22,第一背压阀20设置在岩心夹持器34的入口端,第二背压阀21设置在岩心夹持器34的出口端,第三背压阀22设置在第三活塞容器4上部出口端与所述泡沫发生器底部入口端之间的管线上,手动泵29的输出端连接缓冲罐30,缓冲罐30的出口端通过管线分别连接第一背压阀20、第二背压阀21、第三背压阀22和岩心夹持器34。
具体为,手动泵29的输出端连接缓冲罐30,缓冲罐30的出口端通过管线分别连接第一背压阀20、第二背压阀21、第三背压阀22和岩心夹持器34,利用手动泵29控制第一背压阀20、第二背压阀21和第三背压阀22的压力以及岩心夹持器34的环压。第一背压阀20设置在岩心夹持器34的入口端,第二背压阀21设置在岩心夹持器34的出口端,第三背压阀22设置在第三活塞容器4上部出口端与所述泡沫发生器底部入口端之间的管线上,利用第一背压阀20和第二背压阀21控制进出岩心夹持器34的压力,利用第三背压阀22控制从第三活塞容器4流出气体的最小通过压力。
第一背压阀20侧面与缓冲罐30出口端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三阀门23,第二背压阀21侧面与缓冲罐30出口端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四阀门24,第三背压阀22侧面与缓冲罐30出口端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五阀门25,岩心夹持器34与缓冲罐30出口端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六阀门26,当需要调节第一背压阀20的压力值时,开启第三阀门23,关闭第四阀门24、第五阀门25和第六阀门26,利用手动泵29增大或减小第一背压阀20的压力值;当需要调节第二背压阀21的压力值时,开启第四阀门24,关闭第三阀门23、第五阀门25和第六阀门26,利用手动泵29增大或减小第二背压阀21的压力值;当需要调节第三背压阀22的压力值时,开启第五阀门25,关闭第三阀门23、第四阀门24和第六阀门26,利用手动泵29增大或减小第三背压阀22的压力值;当需要调节岩心夹持器34的环压时,开启第六阀门26,关闭第三阀门23、第四阀门24和第五阀门25,利用手动泵29增大或减小岩心夹持器34的环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缓冲罐30出口端设置第五压力计31和第五温度计32,第五压力计31和第五温度计32用于测试缓冲罐30出口端的压力和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缓冲罐30出口管线的支路上设置第四安全阀33,当缓冲罐30超压时自动泄压。
气液计量系统设置在岩心夹持器34下游,气液计量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40、第二流量计43和液体计量装置,第二流量计43设置在气液分离器40顶部的出口管线上,液体计量装置设置在气液分离器40底部出口端。气液分离器40与第二流量计43之间设置干燥器41,干燥器41与第二流量计43之间设置第二单向阀42,液体计量装置包括天平45和放置在天平45上的具有计量刻度的玻璃容器44。
具体为,气液计量系统用于计量从岩心夹持器34出口端流出的气液量,气液计量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40、第二流量计43和液体计量装置。其中,第二流量计43设置在气液分离器40顶部的出口管线上,用于计量气体流量,在气液分离器40和第二流量计43之间设置干燥器41,干燥器41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水汽,避免因水汽造成的计量误差。干燥器41与第二流量计43之间设置第二单向阀42,第二单向阀42的设置避免了因气体回流造成的计量误差。液体计量装置设置在气液分离器40底部出口端,液体计量装置包括天平45和玻璃容器44,其中,玻璃容器44放置在天平45上,气液混合物经气液分离器40分离后,液体流入玻璃容器44,根据玻璃容器44可以计量液体的体积,利用天平45可以测量液体的质量。玻璃容器44侧壁设计有计量刻度,油水混合物在其内部容易分层,方便分别计量油和水的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流量计43的出口端设置气体收集装置46,气体收集装置46用于收集气体以将不能直接排放的气体收集后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气液分离器40顶部的入口端设置第六压力计47和第六温度计48,第六压力计47和第六温度计48用于测试流入气液分离器40的气液混合物的温度和压力。
抽真空装置49设置在岩心夹持器34入口管线的之路上,用于为系统抽真空。在一些实施例中,抽真空装置49为真空泵。
以CO2泡沫驱油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检查系统气密性,将岩样装到岩心夹持器34内;
(2)利用真空泵将系统抽真空,利用手动泵29调节岩心夹持器34的环压,利用控温装置调节岩心夹持器34的内部温度;
(3)利用第一注入泵12将第二活塞容器10中的原油依次经第二阀门28和第一背压阀20注入岩心夹持器34至岩样饱和,调节第一背压阀20和第二背压阀21的压力进而调节进出岩心夹持器34的内部压力至目标值,其中,当第一注入泵12注入的原油与从第二背压阀21流出的原油的排量相同且稳定时,岩样达到饱和,第二背压阀21流出的原油的量通过玻璃容器44和天平45计量;
(4)在第一注入泵12的作用下将第一活塞容器11中的起泡液经第一阀门27注入泡沫发生器15,在第二注入泵5作用下将第三活塞容器4中的气体依次经第三背压阀22和第三单向阀50注入泡沫发生器15,气体和起泡液在搅拌装置作用下产生泡沫,并通过可视窗18观察泡沫流体的状态,计录生成泡沫的条件和成分,气泡经第一背压阀20进入岩心夹持器34,泡沫对岩样内部的原油进行驱替;
(5)利用气液分离器40进行油水分离,通过玻璃容器44和天平45计量分离出来的油水量;
(6)清洗设备,驱替过程结束。
可以理解的是,在驱替模拟中可以通过改变第一注入泵12排量或累计注入量、第二注入泵5排量或累计注入量、温度、环压等,开展对比研究,分析驱替效果。泡沫驱替模拟的气体可以为CO2、N2、混合气体等。
在驱替过程中,当从岩心夹持器34注入的原油的排量与从岩心夹持器34流出的原油的排量相等且稳定,则认为岩样饱和,即饱和油。具体为,利用第一注入泵12将第二活塞容器10中的原油按照一定排量依次经第二阀门28和第一背压阀20注入岩心夹持器34,当注入的原油的排量与从岩心夹持器34的出口端经第二背压阀21流出的排量相等且稳定时,岩样即达到饱和,其中,从岩心夹持器34的出口端经第二背压阀21流出的原油的量利用玻璃容器44和天平45计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可以针对不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泡沫产生系统,所述泡沫产生系统包括气体供应组件、泡沫发生器和用于放置起泡液的第一活塞容器,所述泡沫发生器设置在所述气体供应组件和所述第一活塞容器的下游,所述气体供应组件包括气瓶,所述气瓶的出口管线上设置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出口管线的支路上设置第三活塞容器;
设置在所述泡沫发生器下游的岩心夹持器,所述岩心夹持器内部设置控温装置,所述岩心夹持器出口端与入口端之间的管线上设置压差传感器;
压力控制系统,所述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泵和多个背压阀,所述背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端以及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和入口端;
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下游的气液计量系统,所述气液计量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第二流量计和液体计量装置,所述第二流量计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顶部的出口管线上,所述液体计量装置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底部出口端;
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入口管线的支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计与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下部连接第二注入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发生器内侧底部设置搅拌装置,所述泡沫发生器出口管线上设置可视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发生器内部设置多层不同孔径的筛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活塞容器并联设置有第二活塞容器,所述第二活塞容器用于放置原油,所述第一活塞容器和所述第二活塞容器下部均连接第一注入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阀包括第一背压阀、第二背压阀和第三背压阀,所述第一背压阀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所述第二背压阀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所述第三背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端与所述泡沫发生器底部入口端之间的管线上,所述手动泵的输出端连接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出口端通过管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背压阀、所述第二背压阀、所述第三背压阀和所述岩心夹持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背压阀与所述泡沫发生器底部入口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三单向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流量计之间设置干燥器,所述干燥器与所述第二流量计之间设置第二单向阀,所述液体计量装置包括天平和放置在所述天平上的具有计量刻度的玻璃容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所述缓冲罐出口管线的支路上以及所述可视窗出口管线的支路上均设置安全阀。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发生器出口端、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端、所述气液分离器顶部入口端、所述缓冲罐出口端、所述岩心夹持器出口端与入口端均设置压力计和温度计。
CN202321107170.0U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 Active CN219974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7170.0U CN219974475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7170.0U CN219974475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4475U true CN219974475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95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07170.0U Active CN219974475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4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0906B (zh) 一种压裂液携砂能力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US2021019066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horizontal/vertical permeability of hydrate reservoir
CN104897543A (zh) 多相渗透仪及岩石渗透特性测定方法
CN108195732B (zh) 一种致密岩心渗吸实验装置及渗吸量测试方法
CN205643098U (zh) 一种渗透及压缩耦合试验装置
CN104775809B (zh) 一种水溶气藏开发模拟实验系统及方法
BE1026550B1 (fr) Dispositif d'expérimentation d'échantillons de roche de charbon saturée à deux phases gaz-liquide et méthode d'essai de saturation
CN108316916B (zh) 不同煤储层条件下的排采压降控制模拟试验方法
CN109932272B (zh) 一种co2驱替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CN110761749A (zh)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的合成及开采模拟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CN113075109B (zh) 地下储气库储层干化盐析堵塞伤害实验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05388254A (zh) 高温高压泡沫压裂液滤失伤害实验系统
CN209821028U (zh) 一种岩心渗透率测试装置
CN110261571A (zh) 致密多孔介质中凝析气定容衰竭的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08732329B (zh) 一种煤层瓦斯压力测定相似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1238988B (zh) 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CN205981916U (zh) 侧向围压可控的岩石侧向约束膨胀率测定装置
CN112198093A (zh) 测试气体在饱和活油岩心中扩散系数的装置与方法
CN108387497A (zh) 一种膨润土防水毯渗透系数测定方法
CN219974475U (zh) 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
CN208076347U (zh) 岩石渗透率和压缩系数联测装置
CN111323359A (zh) 一种高压天然气-水系统岩心自发渗吸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6092830A (zh) 一种研究二氧化碳扩散前缘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3916748B (zh) 轻质油测页岩基质渗透率和采收率的装置和方法
CN111855522A (zh) 一种岩心夹持器、高温高压岩心自发渗吸实验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