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38988B - 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38988B
CN111238988B CN202010085788.6A CN202010085788A CN111238988B CN 111238988 B CN111238988 B CN 111238988B CN 202010085788 A CN202010085788 A CN 202010085788A CN 111238988 B CN111238988 B CN 1112389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ude oil
core
pressure
intermediate container
re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57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38988A (zh
Inventor
李蕾
苏玉亮
范理尧
陈征
吕玉廷
唐梅荣
李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to CN2020100857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389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38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8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38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89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5/00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 G01N5/02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components of a material and determining change of weight of the adsorbent, e.g. determining moisture cont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恒温箱及装有原油和CO2的中间容器、岩心夹持器、置换中间容器,利用驱替泵对岩心进行饱和原油操作、CO2加压及注入操作,测量在不同压力及不同压降下CO2置换出的原油量,计算CO2利用率及CO2置换原油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地层高温高压下的超临界CO2置换致密岩心内原油效率测量,减小了传统岩心称重法造成的气体膨胀误差,突破了传统方法只能测量地层压力到大气压的置换效率的局限性,实现了不同压降下原油置换量的测量和压降过程中的气油分离及精确计量。搭建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精度高,实验可重复性强,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 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用于测量注二氧化碳开发原油过程中二氧化碳对原油的置换效率。
背景技术
随着陆上沉积盆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发现可供开发的石油优质储量越来越少。逐渐由常规油气资源向非常规油气资源如致密油气藏、页岩油气藏发展。致密油藏、页岩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差,水敏严重,因此常规的注水开发其增产效果并不理想。
CO2具有易流动、降低原油粘度和降低界面张力等作用,与其他驱油技术相比,CO2驱油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大、驱油成本低、采收率提高显著等优点,适合非常规油藏的开发。在实际矿场的应用上,CO2驱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7%以上。CO2是一种温室气体,我国能源消费量和CO2排放量逐年升高,将CO2废气回收注入地层既能解决环境污染温室效应问题,又能提高非常规能源的开发效果,是具有广阔应用和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CO2与地层原油的相互作用是CO2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原因,分析在地层条件下和开采过程中CO2对原油的置换量对探究CO2提高采收率机理和推广CO2开发在矿场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CO2置换效率研究的最常见的方法有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主要基于达西渗流特征,在获取地层的主要参数如渗透率、孔隙度、饱和度分布情况之后,利用模拟软件计算,得到CO2在不同压力或者不同压差下的置换原油效率。但该模拟计算往往是基于理想化的条件,而实际油藏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另外,由于岩心的非均质性,模拟无法完全表征岩心内部的复杂结构特征。
除数模之外,目前也可以通过物理实验进行测量。国内外针对CO2置换原油实验大多都是进行岩心质量称重法,即将与CO2反应后的岩心取出,进行质量称量,由地层压力降低到大气压,岩心中原油的质量减少量作为CO2置换出原油的量。但这个方法存在的严重缺陷是在岩心压力降低到大气压的过程中,由于CO2的压缩系数大,CO2由超临界状态变化到大气压时的气态,CO2体积膨胀作用会携带出大量的原油,因此所测得的原油不仅包括CO2置换的原油量而且包括CO2体积膨胀的弹性携带量,而且携带量会远远大于膨胀量,因此该方法测得的CO2置换原油量远远大于实际值。另外,由于压力已经降低到大气压,岩心中已经没有CO2气体,进入岩心中的CO2的量无法计量。另一测CO2置换量的方法是采用核磁共振实验法,将装有岩心的中间容器置于核磁共振仪器上,进行核磁图谱扫描,由图谱的变化率分析CO2置换原油量。该方法对置换量的分析受到核磁图谱精度及外界干扰的制约,无法计量进入岩心的CO2的量,且置换出的原油存在于岩心表面,影响实际结果。另外该方法装置复杂,实验成本高,测量精度低,没法进行实验室普及。
因此,为了明确CO2提高采收率机理,我们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CO2置换原油测试装置及测试流程,准确测量不同开采压力、不同压差下的CO2置换原油量。同时还可以推广该测量方法到其他气体置换原油效率的测量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现场要求及实际地层岩心的特征,设计实验测试装置及方法精确测量CO2置换原油效率,实现在任何地层压力下的精确测量;实现进入致密岩心多孔介质内的CO2量的准确计算;实现压降过程中的气油分离及精确计量。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测量压力范围广、操作简单方便、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包括恒温箱,恒温箱内设有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岩心夹持器、置换中间容器,第一中间容器内装有原油,第二中间容器内装有CO2,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均通过管线与驱替泵连接,第一中间容器通过管线与岩心夹持器连接,岩心夹持器用于岩心饱和原油;
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均通过管线与置换中间容器连接,置换中间容器用于盛放实验用岩心并进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置换中间容器与干燥管连接,干燥管与湿式流量计连接。干燥管和湿式流量计分别用于测量CO2置换出原油质量和降压释放出的CO2体积,而且此收集装置可以进行气液分离,精确计量置换出的原油,大大降低了实验误差。
优选的,第二中间容器通过管线与CO2气瓶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CO2气瓶出气口设有气体减压阀。
优选的,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的入口端与驱替泵的出口端连接,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的入口端均设有二通阀,驱替泵的出口端设有二通阀;
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的出口端与置换中间容器的入口端管线连接,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的出口端均设有二通阀,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的出口端均设有压力表,该压力表用于测量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内的压力值,置换中间容器的入口端管线上设有二通阀。
优选的,岩心夹持器与围压泵相连,岩心夹持器末端连接有收集瓶,岩心夹持器首端设有二通阀和压力表,该压力表用于测量岩心夹持器内的压力值。
优选的,置换中间容器与干燥管之间设有回压阀。回压阀可以控制不同测试压力,测量不同压力下的超临界CO2置换出原油质量,该装置设计压力为0-50MPa,设计温度为0-150℃,测试过程避免了传统的降到大气压称重的方法,保证了实验条件在地层条件下进行。
优选的,置换中间容器端口设有压力表,该压力表用于测量置换中间容器的压力值。
围压泵自带压力表可以测压力,驱替泵可自显压力,CO2气瓶也自带测压装置。
优选的,置换中间容器中设有支架,支架用于固定岩心。
进一步优选的,置换中间容器外侧设有翻转电机,翻转电机用于将置换中间容器进行180°旋转。在测量CO2置换量的时候要将中间容器旋转180°,由于重力的影响和放置的支架尽可能使CO2置换出的全部原油进入干燥管被脱脂棉收集,这样有利于油往中间容器的出口端汇集,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精度。置换中间容器只有一个出入口,可以在放入岩心后立即翻转使出入口向下、进行注入CO2、测量置换的原油量,也可以在放入岩心后出入口向上时注入CO2、测量置换的原油量时再将置换中间容器进行180°翻转。
一种利用上述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获取不同地层压力下CO2置换原油效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测量岩心参数及原油参数,岩心参数包括岩心质量、岩心长度、岩心直径、渗透率、孔隙度,计算岩心的孔隙体积;原油参数包括原油的密度;
②岩心饱和地层水:将实验用的岩心饱和地层水后,测量饱和地层水后的岩心质量;
③岩心饱和原油,建立束缚水饱和度:将饱和地层水后的岩心放入岩心夹持器,利用围压泵给岩心加持器加围压,通过围压泵自带压力表观察围压压力值,通过压力表观察岩心夹持器内压力示数,使用驱替泵将第一中间容器中的原油驱替至岩心夹持器中的岩心中,直到驱替到岩心末端不出水,驱替出的水通过收集瓶收集,当驱替出油量达到1倍孔隙体积,认为岩心已经达到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束缚水饱和度Swi;岩心饱和完原油时关闭所有打开的阀门;
④注入CO2并使其与原油作用:将饱和完原油的岩心从岩心夹持器中取出,将岩心放入置换中间容器底部的支架上,保证岩心各个面可以充分与CO2作用,使得置换出的油在通入CO2后可以完全被CO2携带出来;向第二中间容器、置换中间容器中通入CO2,用驱替泵将第二中间容器、置换中间容器压力加到地层压力P1,控制恒温箱的实验温度即实际区块地层温度为T1
测量出置换中间容器容积为V1、岩心外观体积为V2,由式(3)计算出此时置换中间容器中CO2摩尔数为n1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041
式中:Z1——P1处压缩因子;
R——气体常数,8.314J/(mol·K);
⑤测量在不同压降或不同压力下CO2置换出原油量及置换效率:
不同压降下的测量步骤如下:
(5-11)、测量干燥管的初始质量为m3,然后利用干燥管收集CO2置换出的原油,然后通过压力表监测置换中间容器的出口端压力,分别将系统压力降低不同压力,记为P2,在每个压降下用装有脱脂棉的干燥管收集并称量干燥管总质量m4,用湿式流量计收集每个过程中所释放的CO2、记为V3,由式(4)、(5)计算出置换中间容器中和排出的CO2摩尔数分别为n2、n3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042
式中:Z2——P2处压缩因子;
T2——恒温箱温度。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043
式中:P3——大气压;
Z2——P3处压缩因子;
(5-12)、计算CO2进入到岩心中的量及CO2的利用率:
利用式(6)计算CO2在不同压降下进入岩心的CO2摩尔数n4,用式(7)计算在不同压降下进入岩心的CO2的体积V4,通过式(8)计算出CO2利用率;
n4=n1-n2+n3 (6)
式中:n1——注入置换中间容器的CO2摩尔数;
n2——压力从系统压力如25MPa降到某压力如20MPa置换中间容器内CO2摩尔数;
n3——压力降到某压力如20MPa排出CO2的摩尔数;
n4——CO2与原油相作用的摩尔数。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051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052
式中:ζ——CO2的利用率;
(5-13)、测量CO2置换出原油的量:
保持恒压通入的CO2将岩心中置换出的原油驱替出来,记录装有脱脂棉的干燥管的总质量为m4,如步骤(5-11)所记录,则通过式(9)计算出置换出的原油的总重量为Δm。
Δm=m4-m3 (9)
式中:m3——干燥管的原始质量;
m4——收集了置换出原油的干燥管的总质量;
(5-14)、计算CO2置换原油效率
通过式(10)计算出CO2置换出的原油的置换效率η。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053
式中:η——置换效率;
Δm——置换出的原油的总重量;
V2——岩心外观体积;
Φ——孔隙度;
Swi——束缚水饱和度;
重复(5-11)至(5-14),测量不同压降下的CO2利用率及CO2原油的置换效率,每一次不同压降下的测量均需更换新的干燥管;
不同压力下的测量步骤如下:
(5-21)、测量不同时间内地层温度压力P1下CO2置换出原油量:测量干燥管的初始质量为m5,保持置换中间容器压力为地层压力不变,等待CO2与岩心内原油置换一段时间,控制回压阀保持压力为目前地层压力P1,继续恒压通入CO2将岩心中置换出的原油全部驱替出来,然后利用干燥管收集CO2置换出的原油,记录装有脱脂棉的干燥管的总质量为m6,此部分继续通入的CO2的目的是为了将置换的原油携带至干燥管,不需要用湿式流量计记录CO2量,通过式(11)计算出置换出的原油的总重量为Δm1
Δm1=m6-m5 (11)
式中:m5——干燥管的原始质量;
m6——收集了置换出原油的干燥管的总质量;
(5-22)、计算CO2置换原油的置换效率
通过式(12)计算出CO2置换出的原油的置换效率η。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061
式中:η——置换效率;
Δm1——置换出的原油的总重量;
V2——岩心外观体积;
Φ——孔隙度;
Swi——束缚水饱和度;
重复所有步骤①至⑤,测量不同地层温度压力下的CO2原油的置换效率,每一次不同压力下的测量均需重新饱和原油及更换新的干燥管。
优选的,步骤①中,测量岩心质量m1、岩心长度L、岩心直径D、渗透率K和孔隙度Φ,利用式(1)计算岩心的孔隙体积PV,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062
优选的,步骤②中,将岩心烘干24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放入饱和中间容器进行抽真空,然后将饱和中间容器加压到地层压力,保持加压状态饱和地层水24小时,测量饱和地层水后的岩心质量为m2
优选的,步骤③中,使用驱替泵将第一中间容器中的原油驱替至岩心夹持器中的岩心中,驱替速度控制在0.1mL/min,直到驱替到岩心末端不出水,驱替出的水通过收集瓶收集,当驱替出油量达到1倍的孔隙体积(PV),认为岩心已经达到束缚水饱和度;
通过油水分离后记录此时收集瓶中地层水的体积为Vw,通过式(2)计算束缚水饱和度Swi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071
ρw为地层水的密度。
优选的,步骤④中,注入CO2并使其与原油作用24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研究CO2置换原油效率的测试装置及方法,针对真实油藏条件,设计了一种可以准确测量不同开采压力下CO2置换原油的实验装置,并设计了简单、精确计量CO2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方法,实现了不同压力及不同压降下的CO2置换原油量的测量及精确分析。相比于目前存在的测量方法,该实验装置搭建成本低,测试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精度高。而且可以推广到其他气体置换原油效率的测量。
本发明提供的实验装置集建立岩心束缚水、驱替、加压CO2、测量CO2在不同压力下置换出原油质量等功能,推广性强、易实现,且实验可重复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结构图。
图1中:1为CO2气瓶;2为气体减压阀;3为压力表;4为压力表;5为第一中间容器;6为二通阀;7为二通阀;8为驱替泵;9为二通阀;10为二通阀;11为第二中间容器;12为二通阀;13为二通阀;14为压力表;15为岩心夹持器;16为围压泵;17为收集瓶;18为二通阀;19为置换中间容器;20为支架;21为实际区块的岩心;22为支架;23为压力表;24为回压阀;25为装有脱脂棉的干燥管;26为湿式流量计;27为实验所用的管线;28为恒温箱。
图2为实验例1条件下的压降与置换效率关系图;
图3为实验例2条件下的压降与置换效率关系图;
图4为实验例3条件下的压力与置换效率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包括恒温箱28,恒温箱内设有第一中间容器5、第二中间容器11、岩心夹持器15、置换中间容器19,第一中间容器内装有原油,第二中间容器内装有CO2,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均通过管线与驱替泵8连接,第一中间容器通过管线与岩心夹持器连接,岩心夹持器用于岩心饱和原油;
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均通过管线与置换中间容器连接,置换中间容器用于盛放实验用岩心并进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置换中间容器19与回压阀24连接,回压阀24与干燥管25连接,干燥管25与湿式流量计26连接。干燥管和湿式流量计分别用于测量CO2置换出原油质量和降压释放出的CO2体积,而且此收集装置可以进行气液分离,精确计量置换出的原油,大大降低了实验误差。
第二中间容器通过管线与CO2气瓶连接。CO2气瓶出气口设有气体减压阀2。
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的入口端与驱替泵的出口端连接,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的入口端均设有二通阀,如图1中的二通阀6、二通阀12,驱替泵的出口端设有二通阀7。
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的出口端与置换中间容器的入口端管线连接,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的出口端均设有二通阀,如图1中的二通阀9、二通阀10,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的出口端均设有压力表,如图1中的压力表3、压力表4,该压力表用于测量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内的压力值,置换中间容器的入口端管线上设有二通阀18。
岩心夹持器与围压泵16相连,岩心夹持器末端连接有收集瓶17,岩心夹持器首端设有二通阀13和压力表14,该压力表用于测量岩心夹持器内的压力值。
置换中间容器与干燥管之间设有回压阀24。回压阀可以控制不同测试压力,测量不同压力下的超临界CO2置换出原油质量,该装置设计压力为0-50MPa,设计温度为0-150℃,测试过程避免了传统的降到大气压称重的方法,保证了实验条件在地层条件下进行。
置换中间容器端口设有压力表23,该压力表用于测量置换中间容器的压力值。围压泵16自带压力表可以测压力,驱替泵8可自显压力,CO2气瓶1也自带测压装置。
实施例2:
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其结构如实施例1所述,所不同是,置换中间容器中设有支架22、支架20,上下两个支架用于在置换中间容器内固定岩心,使得置换中间容器翻转的时候岩心依旧被固定。
实施例3:
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其结构如实施例2所述,所不同是,置换中间容器外侧设有翻转电机,翻转电机用于将置换中间容器进行180°旋转。在测量CO2置换量的时候要将中间容器旋转180°,由于重力的影响和放置的支架尽可能使CO2置换出的全部原油进入干燥管被脱脂棉收集,这样有利于油往中间容器的出口端汇集,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精度。置换中间容器只有一个出入口,可以在放入岩心后立即翻转使出入口向下、在出入口向下的状态下进行注入CO2步骤、测量不同压降下置换的原油量步骤,如图1所示的置换中间容器的出入口即为向下的状态;也可以在放入岩心后出入口向上时注入CO2、测量置换的原油量时再将置换中间容器进行180°翻转使其出入口向下。
实施例4:
一种利用实施例3所述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获取不同地层压降下CO2置换原油效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测量岩心参数及原油参数,岩心参数包括岩心质量、岩心长度、岩心直径、渗透率、孔隙度,计算岩心的孔隙体积;原油参数包括原油的密度ρo
测量岩心质量m1、岩心长度L、岩心直径D、渗透率K和孔隙度Φ,利用式(1)计算岩心的孔隙体积PV,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091
②岩心饱和地层水:将岩心烘干24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放入饱和中间容器(另外的常用容器、图1中未标出)进行抽真空,然后将饱和中间容器加压到地层压力,保持加压状态饱和地层水24小时,测量饱和地层水后的岩心质量为m2
③岩心饱和原油,建立束缚水饱和度:将饱和地层水后的岩心放入岩心夹持器15,利用围压泵16给岩心加持器加围压(相比于入口端压力高3—5MPa),通过围压泵自带压力表观察围压压力值,通过压力表14观察岩心夹持器内压力示数,然后打开二通阀6、7、9和13,使用驱替泵8将第一中间容器5中的原油驱替至岩心夹持器15中的岩心中,驱替速度控制在0.1mL/min,直到驱替到岩心末端不出水,驱替出的水通过收集瓶17收集,当驱替出油量达到1倍孔隙体积(PV),认为岩心已经达到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束缚水饱和度Swi;岩心饱和完原油时关闭所有打开的阀门;
通过油水分离后记录此时收集瓶17中地层水的体积为Vw,通过式(2)计算束缚水饱和度Swi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092
ρw为地层水的密度。
④注入CO2并使其与原油作用24h:将饱和完原油的岩心从岩心夹持器15中取出,将岩心放入置换中间容器19底部的支架上,保证岩心各个面可以充分与CO2作用,也有利于置换出的油在通入CO2后可以完全被CO2携带出来;打开二通阀2、10和18,向第二中间容器11、置换中间容器19中通入CO2,关闭二通阀2,然后打开二通阀7、12,用驱替泵8将第二中间容器11、置换中间容器19压力加到地层压力P1(本区块为25MPa),当压力表23达到25MPa并稳定后停止加压,关闭二通阀7、10、12和18,控制恒温箱的实验温度即实际区块地层温度为T1;在此温度下,维持压力24h使CO2与原油有足够时间进行置换;
测量出置换中间容器19容积为V1、岩心21外观体积为V2,由式(3)计算出此时置换中间容器19中CO2摩尔数为n1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101
式中:Z1——P1处压缩因子;
R——气体常数,8.314J/(mol·K);
⑤测量在不同压降下CO2置换出原油量:测量干燥管25的初始质量为m3,然后利用干燥管收集CO2置换出的原油,然后通过压力表监测置换中间容器的出口端压力,分别将系统压力降低不同压力、记为P2,分别将系统压力降到20MPa、15MPa、10MPa、5MPa和常压,在每个压降下用装有脱脂棉的干燥管收集携带出的原油,用湿式流量计26收集每个过程中所释放的CO2、记为V3,由式(4)、(5)计算出置换中间容器19中和排出的CO2摩尔数分别为n2、n3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102
式中:Z2——P2处压缩因子;
T2——恒温箱温度。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103
式中:P3——大气压;
Z2——P3处压缩因子;
⑥计算CO2进入到岩心中的量及CO2的利用率:
利用式(6)计算CO2在不同压降下进入岩心的CO2摩尔数n4,用式(7)计算在不同压降下进入岩心的CO2的体积V4,通过式(8)计算出CO2利用率;
n4=n1-n2+n3 (6)
式中:n1——注入置换中间容器的CO2摩尔数;
n2——压力从25MPa降到某压力如20MPa置换中间容器内CO2摩尔数;
n3——压力降到某压力如20MPa排出CO2的摩尔数;
n4——CO2与原油相作用的摩尔数。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111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112
式中:ζ——CO2的利用率;
⑦测量CO2置换出原油的量:
保持目前压力如20MPa,继续恒压通入CO2将岩心中置换出的原油全部驱替出来,记录装有脱脂棉的干燥管25的总质量为m4,此部分继续通入的CO2的目的是为了将置换的原油携带至干燥管,不需要用湿式流量计记录CO2量,如步骤⑤所记录的m3,则通过式(9)计算出置换出的原油的总重量为Δm。
Δm=m4-m3 (9)
式中:m3——干燥管的原始质量;
m4——收集了置换出原油的干燥管的总质量;
⑧计算CO2置换原油效率
通过式(10)计算出CO2置换出的原油的置换效率η。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113
式中:η——置换效率;
Δm——置换出的原油的总重量;
V2——岩心外观体积;
Φ——孔隙度;
Swi——束缚水饱和度;
重复⑤至⑧,测量不同压降下的CO2利用率及CO2原油的置换效率,每一次不同压降下的测量均需更换新的干燥管。
实施例5:
一种利用实施例3所述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获取不同地层压力下CO2置换原油效率的方法,该方法①-④步与实施例4相同,剩余步骤不同,主要为:
⑤测量不同时间内地层温度压力下P1(本区块为25MPa)CO2置换出原油量:测量干燥管25的初始质量为m5,保持置换中间容器压力为地层压力不变,等待CO2与岩心内原油置换一段时间(如24小时)。控制回压阀保持置换中间容器内压力为目前地层压力P1,继续恒压通入CO2将岩心中置换出的原油全部驱替出来,然后利用干燥管收集CO2置换出的原油,记录装有脱脂棉的干燥管25的总质量为m6,此部分继续通入的CO2的目的是为了将置换的原油携带至干燥管,不需要用湿式流量计记录CO2量,则通过式(11)计算出置换出的原油的总重量为Δm1
Δm1=m6-m5 (11)
式中:m5——干燥管的原始质量;
m6——收集了置换出原油的干燥管的总质量;
⑥计算CO2置换原油效率
通过式(12)计算出CO2置换出的原油的置换效率η。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121
式中:η——置换效率;
Δm1——置换出的原油的总重量;
V2——岩心外观体积;
Φ——孔隙度;
Swi——束缚水饱和度;
重复①至⑥,测量不同地层温度压力下的CO2原油的置换效率,每一次不同压力下的测量均需重新饱和原油及更换新的干燥管,所以需要重复所有步骤、而非只重复单个步骤。本发明通过公式推导建立不同地层温度高压下、不同压降下的CO2置换出原油质量的计算方法,为分析不同地层原位环境下及开发过程中CO2置换原油作用效果,研究CO2增产机理提供了新思路,并且可以用于对实验结果的验证,如下所述实验例。
实验例1:
本实验例中,利用实施例3所述的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以及实施例4所述的步骤方法,分别将系统压力从原始地层压力25MPa降到20MPa、15MPa、10MPa、5MPa和常压下进行测量与计算,结果如表1和图2所示。
表1:实验例1中的不同压降的测量计算结果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131
实验例2:
本实验例中,利用实施例3所述的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以及实施例4所述的步骤方法,所不同的是,步骤⑤中的不同的压降选择为从原始地层压力40MPa以每次递减5MPa减至常压。测量计算结果如表2和图3所示。
表2:实验例2中的不同压降的测量计算结果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132
实验例3:
本实验例中,利用实施例3所述的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以及实施例5所述的步骤方法,保持地层温度为60℃不变,分别测量地层压力为40MPa,30MPa,20MPa下的原油置换效率,计算结果如表3和图4所示。
表3:实验例3中的不同压力的测量计算结果
Figure BDA0002381970880000141

Claims (9)

1.一种利用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获取不同地层压力下CO2置换原油效率的方法,
实验装置包括恒温箱,恒温箱内设有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岩心夹持器、置换中间容器,第一中间容器内装有原油,第二中间容器内装有CO2,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均通过管线与驱替泵连接,第一中间容器通过管线与岩心夹持器连接,岩心夹持器用于岩心饱和原油;
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均通过管线与置换中间容器连接,置换中间容器用于盛放实验用岩心并进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置换中间容器与回压阀连接,回压阀与干燥管连接,干燥管与湿式流量计连接;
包括以下步骤:
①测量岩心参数及原油参数,岩心参数包括岩心质量、岩心长度、岩心直径、渗透率、孔隙度,计算岩心的孔隙体积;原油参数包括原油的密度;
步骤①中,测量岩心质量m1、岩心长度L、岩心直径D、渗透率K和孔隙度Φ,利用式(1)计算岩心的孔隙体积PV,
Figure FDA0003497926990000011
②岩心饱和地层水:将实验用的岩心饱和地层水后,测量饱和地层水后的岩心质量m2
③岩心饱和原油,建立束缚水饱和度:将饱和地层水后的岩心放入岩心夹持器,利用围压泵给岩心加持器加围压,通过围压泵自带压力表观察围压压力值,通过压力表观察岩心夹持器内压力示数,使用驱替泵将第一中间容器中的原油驱替至岩心夹持器中的岩心中,直到驱替到岩心末端不出水,驱替出的水通过收集瓶收集,当驱替出油量达到1倍孔隙体积,认为岩心已经达到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束缚水饱和度Swi;岩心饱和完原油时关闭所有打开的阀门;
④注入CO2并使其与原油作用:将饱和完原油的岩心从岩心夹持器中取出,将岩心放入置换中间容器底部的支架上;向第二中间容器、置换中间容器中通入CO2,用驱替泵将第二中间容器、置换中间容器压力加到地层压力P1,控制恒温箱的实验温度即实际区块地层温度为T1
测量出置换中间容器容积为V1、岩心外观体积为V2,由式(3)计算出此时置换中间容器中CO2摩尔数为n1
Figure FDA0003497926990000021
式中:Z1——P1处压缩因子;
R——气体常数,8.314J/(mol·K);
⑤测量在不同压降或不同压力下CO2置换出原油量及置换效率:
不同压降下的测量步骤如下:
(5-11)、测量干燥管的初始质量为m3,然后利用干燥管收集CO2置换出的原油,然后通过压力表监测置换中间容器的出口端压力,分别将系统压力降低不同压力、记为P2,在每个压降下用装有脱脂棉的干燥管收集携带出的原油,用湿式流量计收集每个过程中所释放的CO2、记为V3,由式(4)、(5)计算出置换中间容器中和排出的CO2摩尔数分别为n2、n3
Figure FDA0003497926990000022
式中:Z2——P2处压缩因子;
T2——恒温箱温度;
Figure FDA0003497926990000023
式中:P3——大气压;
Z2——P3处压缩因子;
(5-12)、计算CO2进入到岩心中的量及CO2的利用率:
利用式(6)计算CO2在不同压降下进入岩心的CO2摩尔数n4,用式(7)计算在不同压降下进入岩心的CO2的体积V4,通过式(8)计算出CO2利用率;
n4=n1-n2+n3 (6)
式中:n1——注入置换中间容器的CO2摩尔数;
n2——压力从系统压力降到某压力置换中间容器内CO2摩尔数;
n3——压力降到某压力排出CO2的摩尔数;
n4——CO2与原油相作用的摩尔数;
Figure FDA0003497926990000024
Figure FDA0003497926990000031
式中:ζ——CO2的利用率;
(5-13)、测量CO2置换出原油的量:
保持目前压力,继续恒压通入的CO2将岩心中置换出的原油全部驱替出来,记录装有脱脂棉的干燥管的总质量为m4,则通过式(9)计算出置换出的原油的总重量为Δm;
Δm=m4-m3 (9)
式中:m3——干燥管的原始质量;
m4——收集了置换出原油的干燥管的总质量;
(5-14)、计算CO2置换原油效率
通过式(10)计算出CO2置换出的原油的置换效率η;
Figure FDA0003497926990000032
式中:η——置换效率;
Δm——置换出的原油的总重量;
V2——岩心外观体积;
Φ——孔隙度;
Swi——束缚水饱和度;
重复(5-11)至(5-14),测量不同压降下的CO2利用率及CO2原油的置换效率,每一次不同压降下的测量均需更换新的干燥管;
不同压力下的测量步骤如下:
(5-21)、测量不同时间内地层温度压力P1下CO2置换出原油量:测量干燥管的初始质量为m5,保持置换中间容器压力为地层压力不变,等待CO2与岩心内原油置换一段时间,控制回压阀保持置换中间容器内压力为目前地层压力P1,继续恒压通入CO2将岩心中置换出的原油全部驱替出来,然后利用干燥管收集CO2置换出的原油,记录装有脱脂棉的干燥管的总质量为m6,则通过式(11)计算出置换出的原油的总重量为Δm1
Δm1=m6-m5 (11)
式中:m5——干燥管的原始质量;
m6——收集了置换出原油的干燥管的总质量;
(5-22)、计算CO2置换原油的置换效率
通过式(12)计算出CO2置换出的原油的置换效率η;
Figure FDA0003497926990000041
式中:η——置换效率;
Δm1——置换出的原油的总重量;
V2——岩心外观体积;
Φ——孔隙度;
Swi——束缚水饱和度;
重复所有步骤①至⑤,测量不同地层温度压力下的CO2原油的置换效率,每一次不同压力下的测量均需重新饱和原油及更换新的干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将岩心烘干24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放入饱和中间容器进行抽真空,然后将饱和中间容器加压到地层压力,保持加压状态饱和地层水24小时,测量饱和地层水后的岩心质量为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中,使用驱替泵将第一中间容器中的原油驱替至岩心夹持器中的岩心中,驱替速度控制在0.1mL/min,直到驱替到岩心末端不出水,驱替出的水通过收集瓶收集,当驱替出油量达到1倍的孔隙体积(PV),认为岩心已经达到束缚水饱和度;
通过油水分离后记录此时收集瓶中地层水的体积为Vw,通过式(2)计算束缚水饱和度Swi
Figure FDA0003497926990000042
ρw为地层水的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中,注入CO2并使其与原油作用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中,第二中间容器通过管线与CO2气瓶连接;CO2气瓶出气口设有气体减压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中,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的入口端与驱替泵的出口端连接,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的入口端均设有二通阀,驱替泵的出口端设有二通阀;
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的出口端与置换中间容器的入口端管线连接,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的出口端均设有二通阀,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的出口端均设有压力表,置换中间容器的入口端管线上设有二通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中,岩心夹持器与围压泵相连,岩心夹持器末端连接有收集瓶,岩心夹持器首端设有二通阀和压力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中,置换中间容器端口设有压力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中,置换中间容器中设有支架,支架用于固定岩心;
置换中间容器外侧设有翻转电机,翻转电机用于将置换中间容器进行180°旋转。
CN202010085788.6A 2020-02-11 2020-02-11 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12389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5788.6A CN111238988B (zh) 2020-02-11 2020-02-11 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5788.6A CN111238988B (zh) 2020-02-11 2020-02-11 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8988A CN111238988A (zh) 2020-06-05
CN111238988B true CN111238988B (zh) 2022-06-14

Family

ID=70865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5788.6A Active CN111238988B (zh) 2020-02-11 2020-02-11 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389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4176B (zh) * 2020-12-28 2022-12-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吞吐采油试验模拟装置及方法
CN115075783A (zh) * 2021-03-10 2022-09-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置换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13340928B (zh) * 2021-05-28 2022-04-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超临界co2/h2o混合流体吞吐开发页岩油的实验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8328A (en) * 1989-02-24 1991-09-17 Amoco Corporation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porosity and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of a coal cleat system
CN102374963A (zh) * 2010-08-27 2012-03-1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煤层气完井方式评价实验装置
CN104483449A (zh) * 2014-12-08 2015-04-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测量二氧化碳驱油过程滞留率的装置及方法
CN106093345A (zh) * 2016-06-16 2016-11-09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一种模拟co2驱替置换页岩气动态过程的方法
CN106884635A (zh) * 2017-03-03 2017-06-2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低、特低渗透油藏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测定方法
CN108007954A (zh) * 2017-11-29 2018-05-0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岩心束缚水环境建立的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8490156A (zh) * 2018-03-21 2018-09-04 西南石油大学 高温高压条件下混合气体驱油埋存量实验测试方法
CN109916799A (zh) * 2019-03-22 2019-06-21 西南石油大学 测量非常规致密气藏自发渗吸相对渗透率的实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6189B (zh) * 2008-12-28 2011-08-10 大连理工大学 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物理模拟装置
CN108181201A (zh) * 2017-12-15 2018-06-19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通过co2置换开采页岩气的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8328A (en) * 1989-02-24 1991-09-17 Amoco Corporation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porosity and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of a coal cleat system
CN102374963A (zh) * 2010-08-27 2012-03-1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煤层气完井方式评价实验装置
CN104483449A (zh) * 2014-12-08 2015-04-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测量二氧化碳驱油过程滞留率的装置及方法
CN106093345A (zh) * 2016-06-16 2016-11-09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一种模拟co2驱替置换页岩气动态过程的方法
CN106884635A (zh) * 2017-03-03 2017-06-2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低、特低渗透油藏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测定方法
CN108007954A (zh) * 2017-11-29 2018-05-0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岩心束缚水环境建立的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8490156A (zh) * 2018-03-21 2018-09-04 西南石油大学 高温高压条件下混合气体驱油埋存量实验测试方法
CN109916799A (zh) * 2019-03-22 2019-06-21 西南石油大学 测量非常规致密气藏自发渗吸相对渗透率的实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Effects of Injection Pressure and Imbibition Water on CO2 Huff-n-Puff Performance in Liquid-Rich Shale Reservoirs;Lei Li等;《Energy Fuels》;20180425;第5789-5798页 *
岩心循环饱和油水驱替实验剩余油成因解释;黄波等;《石化技术》;20191231;第17-18,2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8988A (zh)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6799B (zh) 测量非常规致密气藏自发渗吸相对渗透率的实验方法
CN111238988B (zh) 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1042387B (zh) 一种气体水合物动力学测定方法及装置
CN106544070B (zh)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生成与置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83221B (zh) 一种地层应力敏感实验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897543A (zh) 多相渗透仪及岩石渗透特性测定方法
US20220390342A1 (en) Experiment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percritical co2/h2o mixed fluid huff and puff for shale oil development
CN110345904B (zh) 水合物分解过程中沉积物变形及渗透率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2285201B (zh) 一种低渗凝析气储层注气反蒸发凝析油饱和度测试方法
CN113431537B (zh) 一种非稳态变流速大尺度岩心水驱气相对渗透率测试方法
CN109932272B (zh) 一种co2驱替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CN110501272A (zh) 三轴应力和孔隙压力条件下同时测试多孔岩石孔隙率和渗透率的方法
CN113075109A (zh) 地下储气库储层干化盐析堵塞伤害实验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11878075B (zh) 一种倾斜油藏气水协同注入分区采出程度的测试方法
CN113866069A (zh) 一种页岩岩心渗透率实验装置和方法
CN110231266A (zh) 不同应力不同水合物饱和状态下气水相对渗透率测定方法
CN105842073A (zh) 含水合物沉积物原位在线固结与剪切实验系统
CN107907464B (zh) 一种压裂用渗透石水泥浆性能测定装置及方法
CN110045080A (zh) 一种不同水合物饱和度状态下水合物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方法
CN112945827A (zh) 岩石动态物性测量系统
CN111855522B (zh) 一种岩心夹持器、高温高压岩心自发渗吸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3670769B (zh) 一种模拟海相页岩地层抬升过程中含气量变化的方法
CN113670768B (zh) 海相页岩原位气量恢复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24943B (zh) 煤层气井定量化排采实验装置及排采控制方法
CN210919000U (zh)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的合成及开采模拟实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