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3249U - 一种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3249U
CN219973249U CN202321598869.1U CN202321598869U CN219973249U CN 219973249 U CN219973249 U CN 219973249U CN 202321598869 U CN202321598869 U CN 202321598869U CN 219973249 U CN219973249 U CN 219973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retaining wall
active
discharge
disa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88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姬凤玲
李伟
李强
俞晶晶
李妙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5988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3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3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3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溜砂坡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其结构包括主动排砂挡墙、导砂槽、集砂井、集砂袋,主动排砂挡墙的正面朝向溜砂坡,主动排砂挡墙设有贯穿的排砂孔,导砂槽设置在主动排砂挡墙的背面,导砂槽的入口与排砂孔对接,集砂袋安装在集砂井内,导砂槽的出口与集砂袋的开口对接。设置了主动排砂支挡结构,利用主动排砂挡墙阻挡溜砂坡,并通过排砂孔及时主动排出堆积在坡体上的砂粒,减少坡体形态动态变化程度,从而减小溜砂坡灾害程度;同时,本结构也考虑了绿色、环保理念:通过导砂槽排出的砂粒引导到集砂井、集砂袋中进行及时收集,筛分后作为制作挡墙的砂浆或细粒材料进行二次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溜砂坡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
背景技术
溜砂坡是一种发育于干旱及半干旱、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特殊坡面地质灾害,它是陡峭坡面基岩在强烈的寒冻风化作用下形成碎石和砂粒,在重力及外荷载作用下发生溜动,并在坡脚堆积形成的锥状斜坡。溜砂坡产生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溜砂坡浅表层滑塌危害及滚石冲击危害。我国的川西、西藏、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区溜砂坡发育。这些地方现有公路沿线溜砂坡治理所采用的措施属于常规滑坡治理措施。现场调研资料表明,混凝土框架护坡、挡土墙、锚索挂网护坡、拦石网等这些常规措施治理溜砂坡效果不佳且往往毁坏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干旱的高寒山区,陡峭坡体基岩在地震、降雨、冻融循环和强紫外线作用下,风化作用强烈,坡顶基岩每年会产生大量的碎石、砂粒,这些碎石、砂粒溜动到堆积区,会引起溜砂坡坡体形态发生动态变化,并使溜砂坡规模不断增大。针对溜砂坡坡体动态变化这一主要特征,需要一种主动治理设施来减少溜砂坡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旨在通过主动治理设施来减少溜砂坡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包括主动排砂挡墙、导砂槽、集砂井、集砂袋,所述主动排砂挡墙的正面朝向溜砂坡,所述主动排砂挡墙设有贯穿的排砂孔,所述导砂槽设置在主动排砂挡墙的背面,所述导砂槽的入口与排砂孔对接,所述集砂袋安装在集砂井内,所述导砂槽的出口与集砂袋的开口对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砂槽为具有坡度的V字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排砂挡墙的高度大于溜砂坡的高度,所述主动排砂挡墙的横向长度大于或等于溜砂坡的横向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还包括挡石挡墙,所述挡石挡墙设置在主动排砂挡墙的背后,所述挡石挡墙和主动排砂挡墙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导砂槽的空间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还包括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安装在挡石挡墙的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废弃轮胎、废弃泡沫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石挡墙的高度大于主动排砂挡墙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还包括拦石网,所述挡石挡墙和主动排砂挡墙的墙体上均设有挂钩,所述拦石网的两侧分别连接挡石挡墙的挂钩和主动排砂挡墙的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还包括肋杆,所述肋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挡石挡墙和主动排砂挡墙的墙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还包括可拼装的耗能减震垫,所述挡石挡墙和主动排砂挡墙的墙体顶部均放置有多个耗能减震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主动排砂支挡结构,利用主动排砂挡墙阻挡溜砂坡,并通过排砂孔及时主动排出堆积在坡体上的砂粒,减少坡体形态动态变化程度,从而减小溜砂坡灾害程度;同时,本结构也考虑了绿色、环保理念:通过导砂槽排出的砂粒引导到集砂井、集砂袋中进行及时收集,筛分后作为制作挡墙的砂浆或细粒材料进行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不带拦石网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的第一视角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的第二视角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带有拦石网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导砂槽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包括主动排砂挡墙1、导砂槽2、集砂井3、集砂袋4,主动排砂挡墙1的正面朝向溜砂坡,主动排砂挡墙1设有贯穿的排砂孔11,导砂槽2设置在主动排砂挡墙1的背面,导砂槽2的入口与排砂孔11对接,集砂袋4安装在集砂井3内,导砂槽2的出口与集砂袋4的开口对接。
主动排砂挡墙1的正面阻挡溜砂坡坡体的滑坡,坡体上部新补给的砂粒通过排砂孔11溜入到导砂槽2内,并顺着导砂槽2滑入集砂井3内,集砂井3内安装集砂袋4,通过集砂袋4将新补给砂粒收集并转移至砂粒二次利用的工厂。
如图4所示,导砂槽2为具有坡度的V字形槽。主动排砂挡墙1上设置倾斜排砂孔11,溜砂坡坡体上部新补给砂粒通过排砂孔11,溜动至V字形导砂槽2。V字形导砂槽2的横断面中部比较低,有利于砂粒向中部聚集,利于砂粒顺利溜动。V字形导砂槽2的纵向坡度根据砂粒的休止角确定,一般略大于休止角,保证砂粒顺利通过V字形导砂槽2并溜动至集砂井3。
主动排砂挡墙1的高度大于溜砂坡的高度,主动排砂挡墙1的横向长度大于或等于溜砂坡的横向长度。主动排砂挡墙1是防止发生溜砂坡浅表层滑塌危害的第一道防线,主动排砂挡墙1应高于溜砂坡目前高度,其横向长度应等于溜砂坡横向长度,这样才能完全覆盖溜砂坡滑塌所涉及的面积范围。
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还包括挡石挡墙5,挡石挡墙5设置在主动排砂挡墙1的背后,挡石挡墙5和主动排砂挡墙1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导砂槽2的空间尺寸。挡石挡墙5设置在主动排砂挡墙1之后,二者之间的距离根据V字形导砂槽2空间尺寸来确定,给导砂槽2的安装提供了位置空间。挡石挡墙5一方面作为减小溜砂坡浅表层滑塌危害的第二道防线,另一方面主要拦截滚石并减小其冲击破坏。
挡石挡墙5的高度大于主动排砂挡墙1的高度。挡石挡墙5的高度设计,可以对主动排砂挡墙1没拦截到的滚石和溜砂坡塌方做进一步的防护,形成主动排砂挡墙1背后方的第二道防线。
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还包括缓冲结构6,缓冲结构6安装在挡石挡墙5的上部。缓冲结构6可以采用废弃轮胎或废弃泡沫板,通过双面粘结装置粘结在挡石挡墙5中上部,当滚石滑向挡石挡墙5起到缓存保护的作用,防止滚石直接撞击墙面对挡石挡墙5造成直接损坏,而且缓冲结构6损毁严重时可以进行及时更换,方便操作。
如图1至图3所示,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还包括拦石网7,挡石挡墙5和主动排砂挡墙1的墙体上均设有挂钩71,拦石网7的两侧分别连接挡石挡墙5的挂钩71和主动排砂挡墙1的挂钩71。两道挡墙中上部均设置拦石网7连接的挂钩71,其作用是将拦石网7固定。拦石网7通过挂钩71连接在前后两个挡墙之间,拦石网7可以拆卸,损毁严重时可以进行及时更换;拦石网7的主要作用是承接被拦截的滚石,并定期将滚石包裹后清理出去。
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还包括肋杆8,肋杆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挡石挡墙5和主动排砂挡墙1的墙体上。肋杆8布置在两道挡墙之间,主要作用是增加两道挡墙的整体刚度,使两道挡墙协同作用,共同防止溜砂坡浅表层滑塌危害。肋杆8可以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还包括可拼装的耗能减震垫9,挡石挡墙5和主动排砂挡墙1的墙体顶部均放置有多个耗能减震垫9。耗能减震垫9放置于主动排砂挡墙1、挡石挡墙5上,主要作用是避免落石直接撞击主动排砂挡墙1、挡石挡墙5顶部,保证墙体不被直接由落石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一方面设置了主动排砂支挡装置,及时主动排出堆积在坡体上的砂粒,减少坡体形态动态变化程度,从而减小溜砂坡灾害程度;另一方面设置了挡石、拦石装置,减小溜砂坡灾害中的滚石冲击危害。同时,本装置也考虑了绿色、环保理念:排出的砂粒进行及时收集,筛分后作为制作挡墙的砂浆或细粒材料;挡石装置中的缓冲结构6主要采用废弃轮胎或废弃泡沫板,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排砂挡墙、导砂槽、集砂井、集砂袋,所述主动排砂挡墙的正面朝向溜砂坡,所述主动排砂挡墙设有贯穿的排砂孔,所述导砂槽设置在主动排砂挡墙的背面,所述导砂槽的入口与排砂孔对接,所述集砂袋安装在集砂井内,所述导砂槽的出口与集砂袋的开口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砂槽为具有坡度的V字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排砂挡墙的高度大于溜砂坡的高度,所述主动排砂挡墙的横向长度大于或等于溜砂坡的横向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石挡墙,所述挡石挡墙设置在主动排砂挡墙的背后,所述挡石挡墙和主动排砂挡墙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导砂槽的空间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安装在挡石挡墙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废弃轮胎、废弃泡沫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石挡墙的高度大于主动排砂挡墙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拦石网,所述挡石挡墙和主动排砂挡墙的墙体上均设有挂钩,所述拦石网的两侧分别连接挡石挡墙的挂钩和主动排砂挡墙的挂钩。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肋杆,所述肋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挡石挡墙和主动排砂挡墙的墙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拼装的耗能减震垫,所述挡石挡墙和主动排砂挡墙的墙体顶部均放置有多个耗能减震垫。
CN202321598869.1U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 Active CN219973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8869.1U CN219973249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8869.1U CN219973249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3249U true CN219973249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79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8869.1U Active CN219973249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3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92069U (zh) 一种边坡落石防护系统
CN209025104U (zh) 一种边坡治理用防高空滑石冲击型挡土墙
CN213389782U (zh) 一种高陡填方石质边坡防护
CN213653490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路基边坡防护装置
CN219973249U (zh) 一种可用于溜砂坡灾害治理的绿色主动排砂支挡结构
CN110344374A (zh) 泥石流柔性拦挡网及泥石流柔性拦挡坝
CN214089444U (zh) 一种防滚石与泥石流冲击的桥墩保护装置
CN211113239U (zh) 一种具有多重耗能体系的棚洞结构
CN210562017U (zh) 泥石流柔性拦挡网及泥石流柔性拦挡坝
CN216515205U (zh) 一种用于公路灾害防治的溜砂坡挡排防护装置
CN108560490A (zh) 一种夹芯式泥石流拦挡坝及其施工方法
CN216238193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被动防护网
CN214883731U (zh) 一种岩土混合边坡道路防护轻型廊道结构
CN210194645U (zh) 一种应用于明洞洞顶的新型回填结构
CN114737529A (zh) 一种土石坝防冰推冰拔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9240336U (zh) 一种落石被动柔性防护系统
CN209941705U (zh) 一种边坡防护建筑构件
CN209178853U (zh) 一种岩质边坡防护结构及岩质边坡防护监测系统
CN208088159U (zh) 一种路基的防护崩塌拦截设备
CN214328919U (zh) 一种护坡
CN221001081U (zh) 一种露天煤矿边坡加固装置
CN216809933U (zh) 一种临时性边坡加固装置
CN216739674U (zh) 一种用于矿山岩体修复的岩石边坡防护结构
CN220928152U (zh) 一种新型泥石流防护网装置
CN217785990U (zh) 一种用于矿山爆破碎石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