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3039U - 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3039U
CN219963039U CN202320844596.8U CN202320844596U CN219963039U CN 219963039 U CN219963039 U CN 219963039U CN 202320844596 U CN202320844596 U CN 202320844596U CN 219963039 U CN219963039 U CN 219963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ositioning
cruciate ligament
posterior cruciat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445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战民庆
高振潮
颜秉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eigao Orthopedic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eigao Orthoped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eigao Orthopedic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eigao Orthoped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445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3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3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3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属于膝关节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撑部件、定位臂和导向管。定位臂的根部沿圆弧形轨迹滑动设置于支撑部件,定位臂沿圆弧形轨迹的径向延伸,定位臂的端部具有胫骨挂钩。支撑部件上定位穿设有两个导向管,两根导向管的端部均朝胫骨挂钩的端部设置,两根导向管彼此角度设置。通过在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上设置两根彼此角度设置的导向管,可同时准确定位后交叉韧带胫骨骨折的两侧,以更加准确地避开周围重要组织,避免副损伤。将胫骨挂钩由前侧置入后侧室,在两个导向管内均插入克氏针,即可同时建立骨折块旁的两个骨道,避免了常规导向器的二次操作。初学者也可以快速建立后内侧通道,降低学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膝关节手术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
背景技术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可以造成膝关节前后不稳、旋转不稳和侧方不稳。当后交叉韧带发生断裂或者不能通过保守治疗恢复生理功能时,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韧带的修复和重建。目前常采用依据中心点定位法设计的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来辅助确定后交叉韧带重建的附着点。
现有的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中,导向管的数量大多为一个,导向管和定位臂呈一定夹角设置。例如公开号为CN209933009U(公开日:2020.01.14)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的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以及公开号为CN115721374A(公开日:2023.03.03)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的胫骨导向装置均为上述结构。但现有技术采用的方案具有一定改进空间。
首先,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关节镜下复位固定必须分别使用导向器二次操作建立两个骨道,需要一定的经验及时间。同时,由于膝关节后关节囊有例如胫神经及腘动脉带等很多大的神经和动脉,如果没有准确的瞄准装置,则在建立通道时易造成血管、神经及周围重要组织的副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可通过单次操作建立两个骨道,减少手术时间,且能够准确定位,降低造成副损伤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包括支撑部件、定位臂和用于穿设克氏针的导向管;定位臂的根部沿圆弧形轨迹滑动设置于支撑部件,定位臂沿圆弧形轨迹的径向延伸,定位臂的端部具有胫骨挂钩;支撑部件上开设有导向通道,导向管定位穿设于导向通道,导向管的端部朝胫骨挂钩的端部设置;
导向通道具有两个,每个导向通道均穿设有导向管,两根导向管彼此角度设置。
可选地,第一根导向管与圆弧形轨迹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二根导向管与圆弧形轨迹所在的平面角度设置。
可选地,两根导向管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圆弧形轨迹所在的平面。
可选地,两根导向管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度至25度。
可选地,支撑部件上可拆卸安装有组装块,其中一个导向通道位于组装块。
可选地,支撑部件开设有定位槽,组装块设置有滑动置于定位槽的定位块;
支撑部件的侧壁上旋合有旋紧螺栓,旋紧螺栓的外侧壁套设有转动臂,转动臂的根部夹持在支撑部件与旋紧螺栓的螺栓头之间,转动臂的端部转动抵接于定位块,定位块夹持在定位槽的侧壁与转动臂的端部之间。
可选地,定位块朝向转动臂的端部设置有卡台,转动臂朝向定位块的端部设置有突出段;
突出段的端部转动抵接至定位块的端部,突出段的侧壁旋转压紧至卡台背离旋紧螺栓的侧壁。
可选地,定位臂的根部和支撑部件分别设置有圆弧状滑轨和滑动臂,滑动臂开设有圆弧状滑槽,圆弧状滑轨滑动设置于圆弧状滑槽,圆弧状滑轨的侧壁旋合有与圆弧状滑轨抵接的定位螺栓。
可选地,沿滑动臂或圆弧状滑轨的延伸方向设置有角度刻度;滑动臂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手部匹配的握持凹槽。
可选地,还包括卡齿、弹性件和定位螺柱;导向管转动设置于导向通道,沿导向管外侧壁的延伸方向排布有单向齿,单向齿排布在导向管的同一侧,导向通道的侧壁开设有贯穿孔;
卡齿沿轴线方向活动设置于贯穿孔,卡齿卡接于任意单向齿,定位螺柱旋合连接在贯穿孔远离导向通道的端部,弹性件夹持在卡齿与定位螺柱之间。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上设置两根彼此角度设置的导向管,可同时准确定位后交叉韧带胫骨骨折的两侧。两根导向管同时定位,能够准确地避开周围重要组织,避免副损伤。
将胫骨挂钩由前侧置入后侧室,并在两个导向管内均插入克氏针,可同时建立骨折块旁两个骨道,避免了常规导向器的二次操作。初学者也可以快速建立后内侧通道,降低学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部件与定位块连接结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支撑部件与定位臂连接结构爆炸图;
图5为卡齿与单向齿卡接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支撑部件;101、导向通道;102、组装块;103、定位槽;104、定位块;105、旋紧螺栓;106、转动臂;107、圆弧状滑轨;108、卡齿;109、弹性件;110、定位螺柱;111、贯穿孔;112、卡台;113、突出段;114、限位筒;200、定位臂;201、胫骨挂钩;202、滑动臂;203、圆弧状滑槽;204、定位螺栓;205、角度刻度;206、握持凹槽;300、导向管;301、单向齿;400、克氏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与另一个元件“固定”或“设置”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与另一个原件“连接”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及射钉枪进行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基于图1所示,包括支撑部件100、定位臂200和用于穿设克氏针400的导向管300。定位臂200的根部沿圆弧形轨迹滑动设置于支撑部件100,定位臂200沿圆弧形轨迹的径向延伸,定位臂200的端部具有胫骨挂钩201。支撑部件100上开设有导向通道101,导向管300定位穿设于导向通道101,导向管300的端部朝胫骨挂钩201的端部设置。通过调整定位臂200沿圆弧形轨迹滑动,以调整定位臂200与导向管300之间的角度。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支撑部件100开设有两个导向通道101,每个导向通道101均穿设有导向管300,且两根导向管300彼此角度设置。胫骨挂钩201从胫骨前端越过胫骨平台定位在后交叉韧带胫骨隧道出口位置,用两根克氏针400分别穿入两根导向管300,方便手术观察和操作。两根角度设置的导向管300可同时准确定位后交叉韧带胫骨骨折的两侧,且两根导向管300同时定位,能够准确地避开周围重要组织,避免副损伤。该方式可同时建立骨折块旁两个骨道,避免了常规导向器的二次操作。初学者也可以快速建立后内侧通道,降低学习成本。
优选地,基于图1所示,第一根导向管300(附图1中位于底部的导向管300)与圆弧形轨迹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二根导向管300(附图1中位于顶部的导向管300)与圆弧形轨迹所在的平面角度设置。第一根导向管300的布置位置与现有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的导向管300布置方式相同,方便第一次定位操作。第一次定位操作后,在通过第二根导向管300进行第二次定位操作。
优选地,基于图1所示,两根导向管300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圆弧形轨迹所在的平面,以使定位臂200与两根导向管300在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
优选地,基于图1所示,两根导向管300之间的夹角范围为优选20度,也可以选用15度至25度之间的任意角度。该角度范围可满足大部分患者的治疗需求。
进一步地,基于图2和图3所示,支撑部件100上安装有组装块102,其中一个导向通道101位于组装块102,另一个导向通道101位于支撑部件100上,组装块102与支撑部件100可拆卸连接。通过更换具有不同延伸方向的导向通道101,可以使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两个导向通道101之间的夹角,以保证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与患者的适配性。
详细地,支撑部件100开设有定位槽103。定位槽103为盲槽,组装块102设置有滑动置于定位槽103的定位块104。定位槽103和定位块104的形状均为梯形。当定位块104位于定位槽103内时,定位块104无法从顶部(附图2所示方向)脱离定位槽103。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槽103和定位块104的形状还可以呈倒“T”形等。支撑部件100的侧壁上旋合有旋紧螺栓105,旋紧螺栓105的外侧壁套设有转动臂106,转动臂106的根部夹持在支撑部件100与旋紧螺栓105的螺栓头之间,以防止其从旋紧螺栓105上脱落。转动臂106在旋紧螺栓105上转动,当定位块104置入定位槽103后,转动臂106的端部可以与定位块104抵接,定位块104夹持在定位槽103的侧壁与转动臂106的端部之间。此时,将旋紧螺栓105旋紧,组装块102即可固定在支撑部件100上。当需要拆卸组装块102时,将旋紧螺栓105旋松,转动臂106旋离定位块104即可。
优选地,基于图3所示,定位块104朝向转动臂106的端部设置有卡台112,转动臂106朝向定位块104的端部设置有突出段113。突出段113的端部转动抵接至定位块104的端部,突出段113的侧壁旋转压紧至卡台112背离旋紧螺栓105的侧壁上,以保证连接的稳固。
进一步地,基于图4所示,定位臂200的根部和支撑部件100分别设置有圆弧状滑轨107和滑动臂202。在本实施例中,圆弧状滑轨107与支撑部件100一体设置,滑动臂202与定位臂200一体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圆弧状滑轨107还可以与定位臂200一体设置,对应滑动臂202与支撑部件100一体设置。滑动臂202开设有圆弧状滑槽203,圆弧状滑轨107滑动设置于圆弧状滑槽203,以实现定位臂200与导向管300之间角度的调整。圆弧状滑轨107的侧壁旋合有与圆弧状滑轨107抵接的定位螺栓204。当定位臂200与导向管300之间角度确定后,通过旋紧定位螺栓204,以将二者的位置固定。
沿滑动臂202或圆弧状滑轨107的延伸方向设置有角度刻度205,以方便确定定位臂200与导向管300之间的角度。同时,滑动臂202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手部匹配的握持凹槽206,以方便医护人员握持。
进一步地,基于图5所示,还包括卡齿108、弹性件109和定位螺柱110。弹性件109优选弹簧,也可以采用弹簧片等。导向管300转动设置于导向通道101,沿导向管300外侧壁的延伸方向排布有单向齿301。导向通道101的侧壁开设有贯穿孔111,卡齿108沿轴线方向活动设置于贯穿孔111,卡齿108卡接于任意单向齿301。导向管300通过卡齿108与单向齿301的配合,实现其可以朝向朝胫骨挂钩201的端部延伸但无法直接反向抽出。单向齿301排布在导向管300的同一侧。导向管300沿轴向转动180度,卡齿108与单向齿301即可分离,导向管300即可反向抽出导向通道101。定位螺柱110旋合连接在贯穿孔111远离导向通道101的端部,弹性件109夹持在卡齿108与定位螺柱110之间。当导向管300伸入进导向通道101时,卡齿108在单向齿301的排斥作用下朝定位螺柱110移动,以保证导向管300的顺利伸入。同时,卡齿108在弹性件109的作用下能够与单向齿301顺次卡接,保证导向管300的卡合。定位螺柱110的设置方便卡齿108和弹性件109的拆装,以便组装和维修。
优选地,卡齿108朝向定位螺柱11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筒114,弹性件109采用弹簧。弹簧部分置于限位筒114内,且弹簧的外径与限位筒114的内径匹配,以保证弹性件109的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的手术操作如下:
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麻醉满意后,患肢Lachman试验(+),后抽屉试验(+),患肢股部上充气式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关节镜常规前内和外侧入口进行检查,镜下清理髁间窝部分滑膜,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建立后内侧低位及高位入口,将关节镜置入后内侧低位入口,观察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利用后内侧高位入口清理后交叉韧带后方滑膜,进一步显露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块。将撕脱骨折断端淤血及嵌入组织清理干净。
自前内入口将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的胫骨挂钩201准确放入膝关节后内侧间室,压住骨折块,复位骨折。于胫骨前内侧分别插入两根导向管300。调整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预计两个出口分别位于骨折断端下方两侧,用直径2.0mm克氏针400由前至后分别在骨折处两侧下方作骨道。
维持复位,分别先后取出两枚克氏针400,用硬膜外套管针在镜下导入两根高强度爱惜邦缝线交叉捆扎骨折块并经骨道拉出至胫骨结节内侧,于关节镜辅助下精准复位后交叉韧带平台止点骨块后,于胫骨结节处拉紧打结固定。术后给予石膏保护安返病房。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包括支撑部件(100)、定位臂(200)和用于穿设克氏针(400)的导向管(300);所述定位臂(200)的根部沿圆弧形轨迹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100),所述定位臂(200)沿所述圆弧形轨迹的径向延伸,所述定位臂(200)的端部具有胫骨挂钩(201);所述支撑部件(100)上开设有导向通道(101),所述导向管(300)定位穿设于所述导向通道(101),所述导向管(300)的端部朝所述胫骨挂钩(201)的端部设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通道(101)具有两个,每个所述导向通道(101)均穿设有所述导向管(300),两根所述导向管(300)彼此角度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根所述导向管(300)与所述圆弧形轨迹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二根所述导向管(300)与所述圆弧形轨迹所在的平面角度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导向管(300)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圆弧形轨迹所在的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导向管(300)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度至25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100)上可拆卸安装有组装块(102),其中一个所述导向通道(101)位于所述组装块(10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100)开设有定位槽(103),所述组装块(102)设置有滑动置于所述定位槽(103)的定位块(104);
所述支撑部件(100)的侧壁上旋合有旋紧螺栓(105),所述旋紧螺栓(105)的外侧壁套设有转动臂(106),所述转动臂(106)的根部夹持在所述支撑部件(100)与旋紧螺栓(105)的螺栓头之间,所述转动臂(106)的端部转动抵接于所述定位块(104),所述定位块(104)夹持在所述定位槽(103)的侧壁与所述转动臂(106)的端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04)朝向所述转动臂(106)的端部设置有卡台(112),所述转动臂(106)朝向所述定位块(104)的端部设置有突出段(113);
所述突出段(113)的端部转动抵接至所述定位块(104)的端部,所述突出段(113)的侧壁旋转压紧至所述卡台(112)背离所述旋紧螺栓(105)的侧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臂(200)的根部和所述支撑部件(100)分别设置有圆弧状滑轨(107)和滑动臂(202),所述滑动臂(202)开设有圆弧状滑槽(203),所述圆弧状滑轨(107)滑动设置于所述圆弧状滑槽(203),所述圆弧状滑轨(107)的侧壁旋合有与所述圆弧状滑轨(107)抵接的定位螺栓(20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滑动臂(202)或所述圆弧状滑轨(107)的延伸方向设置有角度刻度(205);所述滑动臂(202)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手部匹配的握持凹槽(206)。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齿(108)、弹性件(109)和定位螺柱(110);所述导向管(300)转动设置于所述导向通道(101),沿所述导向管(300)外侧壁的延伸方向排布有单向齿(301),所述单向齿(301)排布在所述导向管(300)的同一侧,所述导向通道(101)的侧壁开设有贯穿孔(111);
所述卡齿(108)沿轴线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贯穿孔(111),所述卡齿(108)卡接于任意所述单向齿(301),所述定位螺柱(110)旋合连接在所述贯穿孔(111)远离所述导向通道(101)的端部,所述弹性件(109)夹持在所述卡齿(108)与所述定位螺柱(110)之间。
CN202320844596.8U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 Active CN219963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4596.8U CN21996303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4596.8U CN21996303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3039U true CN219963039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7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44596.8U Active CN21996303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3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23709A (en) Table supported surgical retractor and pelvic support
US4428571A (en) Limb positioning device
JP2013511353A (ja) 関節異常をターゲットにするための機器
US20120226277A1 (en) Orthopedic external fixator and method of use
CN104382643B (zh) 一种骨折微创固定的克氏针定位器
CN2834447Y (zh) 医用万向定位器
RU234029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теотомии большеберцовой кости
Sisk General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external skeletal fixation
CN219963039U (zh) 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
CN105816248A (zh)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端定位装置
CN113633362A (zh) 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止点骨折微创手术工具
CN116725593A (zh) 一种Pilon骨折距骨撑开复位器
RU202853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ополнительной остеотомии кости при эндопротезировании коленного сустава
RU2265413C2 (ru) Аппарат белинова для закрытого компрессионного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шейки бедренной кости
CN202589589U (zh) 一种微创跟腱固定吻合器
RU72397U1 (ru) Монорепозиционное стержневое компрессионно-дистрак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конечностей
CN107049518B (zh) 一种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体位固定器
AU2009241686B2 (en) Surgical implant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an extra-articular mechanical energy absorbing apparatus
CN215874907U (zh) 一种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手术的胫骨瞄准器
CN215306651U (zh) 一种用于髌骨骨折的克氏针精准定位置入的导航装置
CN219661889U (zh) 用于导航机器人手术的手腕稳定装置
CN109171926A (zh) 一种便于置入操作的胫骨髓内钉及置入器械
CN220001842U (zh) 一种髌骨骨道导向器
CN217696774U (zh) 一种骨牵引固定支架
CN215651459U (zh) 一种骨外科用辅助接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