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9530U - 充电装置及设备组合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及设备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9530U
CN219959530U CN202320936085.9U CN202320936085U CN219959530U CN 219959530 U CN219959530 U CN 219959530U CN 202320936085 U CN202320936085 U CN 202320936085U CN 219959530 U CN219959530 U CN 219959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electronic device
charging
contact
magnetic at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360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松琪
彭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360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9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9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9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及设备组合,充电装置包括底座和磁吸组件,底座内设有充电模块和连接器,连接器包括连接件和触头,连接件与充电模块电性连接,触头可活动地连接于连接件,且外露于底座的表面,磁吸组件设置于底座内,并用于吸附电子设备使得电子设备的充电端子抵压触头,以使触头与连接件电性导通,当电子设备从底座移开时,触头断开与连接件之间的电性连接。本申请的充电装置及设备组合,利用磁吸组件对电子设备进行吸附,以利于维持充电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的稳定性,当电子设备从底座移开时,触头断开与连接件之间的电性连接,使得触头不带电,从而降低了电子设备从充电装置移开时的漏电风险。

Description

充电装置及设备组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充电装置及设备组合。
背景技术
相比于数据线type-C接口插拔的方式,以充电座形式支撑电子设备的充电装置使用更加便利,可以做到随手放置即可完成充电的连接。
然而,相关技术的充电装置通电后,可以利用其连接器为电子设备供电或充电,而在电子设备从充电装置移开时,裸露于充电装置的连接器会存在接触水汽而造成漏电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及设备组合,以解决如何降低漏电风险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
底座,内设有充电模块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件和触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充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触头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且所述触头外露于所述底座的表面;
磁吸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并用于吸附电子设备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端子抵压所述触头,以使所述触头与所述连接件电性导通,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底座移开时,所述触头断开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包括套接件,所述套接件套接于所述触头并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且所述套接件内设有弹性件,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底座移开时,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触头相对所述连接件伸展运动以断开彼此间的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被配置为:当所述电子设备放置于所述底座时,所述电磁铁的磁吸力为F1,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底座移开时,所述电磁铁的磁吸力为F2,F2小于F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内设有控制器,所述底座设置有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和所述电磁铁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信号端子外露于所述底座并用于接收接触信号,当信号端子接收到接触信号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铁减小磁吸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承接面,所述磁吸组件包括永磁铁,所述永磁铁在所述承接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底座的中间区域,所述电磁铁在所述承接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底座的端部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承接面,所述磁吸组件包括至少2个永磁铁,且一部分所述永磁铁在所述承接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底座的端部区域,另一部分所述永磁铁在所述承接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底座的另一端部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外周轮廓呈矩形或长圆形并关于中心线对称,所述磁吸组件中位于所述中心线一侧的所有永磁铁的磁吸力之和与位于所述中心线另一侧的所有永磁铁的磁吸力之和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组件的各所述永磁铁的磁吸力相等,且到所述中心线的距离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2个永磁铁关于与所述中心线垂直的直线对称设置,位于所述直线同一侧的所述永磁铁的极性相同,且与位于所述直线另一侧的所述永磁铁的极性相反。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组合,包括电子设备以及上述的充电装置,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充电端子,且能够叠放于所述充电装置的底座上,以在所述磁吸组件的作用下使得所述充电端子抵压所述连接器的所述触头,以使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充电端子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面壳和凸出于所述第一面壳的第二面壳,所述第二面壳的周侧呈圆弧面,所述底座的表面形成有凹陷部,当所述电子设备叠放于所述底座时,所述第一面壳与所述底座相抵,所述第二面壳收容于所述凹陷部且所述圆弧面与所述凹陷部的周侧壁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壳中设有感应件,当所述电子设备叠放于所述底座时,所述感应件的感应面与所述凹陷部的表面彼此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凸出于所述第一面壳的功能按键,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定位槽,当所述电子设备叠放于所述底座时,所述功能按键定位于所述定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电子设备和/或所述充电装置设置有识别模块,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叠放于所述底座时向所述识别模块传递接触信号,且当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电磁铁时,所述电磁铁可基于所述接触信号调整磁吸力大小。
本申请的充电装置及包括该充电装置的设备组合,充电装置包括底座和磁吸组件。底座内设有充电模块和连接器,连接器包括连接件和触头,连接件与充电模块电性连接,触头可活动地连接于连接件。磁吸组件通过对电子设备进行吸附,使得电子设备稳定地置于底座,以利于维持充电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的稳定性,当电子设备从底座移开时,触头断开与连接件之间的电性连接,如此便可以断开充电模块与触头之间的电性通路,使得触头不带电,从而降低了电子设备从充电装置移开时的漏电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设备组合中,电子设备叠放于充电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设备组合中,电子设备与充电装置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设备组合的充电装置的磁吸组件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设备组合的充电装置的磁吸组件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设备组合的充电装置的爆炸图。
图6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设备组合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设备组合中,电子设备从充电装置移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设备组合中,电子设备从充电装置移开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设备组合中,电子设备叠设于充电装置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方式的组合设备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模块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电子设备;101、盖板;102、支架;102a、凹槽;102b、注胶件;103、磁性件;110、充电端子;120、主板;120a、触点;130、第一电极;140、第二电极;150、第一面壳;160、第二面壳;160a、圆弧面;170、感应件;170a、感应面;180、功能按键;200、充电装置;210、底座;210a、承接面;210b、凹陷部;210c、定位槽;211、连接器;2111、连接件;2112、触头;2113、套接件;212、底壳;213、面盖;214、胶垫;220、磁吸组件;221、电磁铁;222、永磁铁;230、配重结构;240、电路板;Q1、中间区域;Q2、端部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
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电子设备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设备:
(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
(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
(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设备组合,包括电子设备100和充电装置200,充电装置200适用于对电子设备100进行充电,即,充电装置200与电子设备100相配合后,充电装置200能够对电子设备100进行充电。
充电装置200包括底座210和磁吸组件220。底座210用于承托电子设备100,磁吸组件220用于对电子设备100进行吸附,以将电子设备100稳定地叠设于底座210,从而有利于维持充电装置200对叠放于底座210上的电子设备100进行稳定充电。
底座210内设有充电模块(图未示出)和连接器211。连接器211包括连接件2111和触头2112,连接件2111与充电模块电性连接,触头2112可活动地连接于连接件2111,且触头2112外露于底座210的表面。如图1所示,磁吸组件220设置于底座210内,并用于吸附电子设备100使得电子设备100的充电端子110抵压触头2112,以使触头2112与连接件2111电性导通。从而使得充电模块与电子设备100的充电端子110电性连接,以满足充电模块对电子设备100进行充电的需要。结合图2所示,当电子设备100从底座210移开时,触头2112断开与连接件2111之间的电性连接,如此便可以断开充电模块与触头2112之间的电性通路,使得触头2112不带电。因此,即使触头2112暴露在底座210外,也不会因接触水汽而造成漏电,从而降低了电子设备100从充电装置200移开时的漏电风险。
继续结合图1和图2所示,基于电子设备100具有充电端子110,且能够叠放于充电装置200的底座210上,以在磁吸组件220的作用下使得充电端子110抵压连接器211的触头2112。如此,触头2112与连接件2111电性导通,以使得充电模块与电子设备100的充电端子110电性连接,继而充电模块可经连接器211为电子设备100供电或充电。电子设备100内设有主板120和电池(图未示出),主板120上设置有触点120a,触点120a可以为弹片触点120a,用于与充电端子110电性连接。如此,充电模块与充电端子110电性导通时,可以通过触点120a为主板120供电,主板120为电池提供电压,并实现对电池进行充电控制。
电子设备100内对应磁吸组件220的位置可以设置磁钢、铁片等能够被磁铁吸引的磁性件103,以利用磁性件103提高磁吸组件220对电子设备100进行吸附时的吸引力。当然,电子设备100的壳体或内部元件具有磁性时,也可以满足磁吸组件220对电子设备100吸附需要。
连接器211可以包括Pogo Pin弹簧顶针。Pogo Pin弹簧顶针可以是设置于胶座中,从而维持安装稳定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器211包括套接件2113,套接件2113套接于触头2112并与连接件2111相连接,且套接件2113内设有弹性件(图未示出)。当电子设备100从底座210移开时,弹性件用于驱使触头2112相对连接件2111伸展运动以断开彼此间的电性连接,继而实现断开触头2112的通电,继而使得触头2112不带电。弹性件包括但不限于弹簧、弹性块或弹性杆。弹性件可以是设置在连接件2111和触头2112之间,也可以是设置在套接件2113与触头2112之间,只要能够满足触头2112相对套接件2113伸缩复位运动需要即可。套接件2113与连接件2111之间可以采取焊接或胶水粘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套接件2113套设于连接件2111,如此连接件2111和触头2112通过套接件2113相连,以便通过套接件2113提升触头2112相对连接件2111运动的稳定性。
继续参阅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背壳(图未示出)、盖板101以及设置于背壳和盖板101围合的空间内的支架102。充电端子110可以为金属pin针,具体可以采用车削加工,制造成本低,并且可以较方便的生产出倒扣结构,以与支架102的注塑材料咬合紧密,增大其可靠性。当然,充电端子110的设置不限于嵌件注塑工艺,充电端子110和支架102的结合还可以采用热熔方案、过盈配合方案、螺纹自攻等方案,相比相关技术中采用防水密封圈、卡接、焊接等方式更加方便节省制造成本。进一步地,支架102设有凹槽102a,如此可以在凹槽102a中注胶,使得对应充电端子110的周侧形成注胶件102b,以利用注胶件102b实现防水。
充电端子110为多个,相应地,连接器211具有与多个充电端子110对应设置的触头2112。以连接器211包括Pogo Pin弹簧顶针,充电端子110为金属pin针为例。Pogo Pin弹簧顶针和金属pin针成对设置,以便于传递信号来识别充电状态或传输电能实现充电。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210的连接器211包括4个Pogo Pin弹簧顶针,电子设备100对应设置有4个金属pin针,其中,2个Pogo Pin弹簧顶针与电子设中的2个金属pin针对应配合以作为充电正负极,另外2个Pogo Pin弹簧顶针与电子设中的另外2个金属pin针对应配合,以用于识别和传输信号。
4个Pogo Pin弹簧顶针的下压弹力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4个Pogo Pin弹簧顶针的下压弹力相同,从而使得电子设备100叠放于底座210时,不会出现因弹力不均而倾向一侧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作为充电正负极的Pogo Pin弹簧顶针与用于识别和传输信号的Pogo Pin弹簧顶针存在区别,例如,用于作为充电正负极的Pogo Pin弹簧顶针只有在电子设备100被磁吸组件220吸附而下压至触头2112与连接件2111电性导通时,Pogo Pin弹簧顶针才能通过与对应pin针的电性连接来实现充电模块与电子设备100的电性连接,以适应充电需要。在电子设备100从底座210移开时,用于作为充电正负极的Pogo Pin弹簧顶针中的触头2112与连接件2111彼此断开电性连接。
用于识别和传输信号的Pogo Pin弹簧顶针无论是否受到来自电子设备100或其他结构的下压作用力,触头2112与连接件2111可以一直保持导通状态,以实现识别和传输信号的作用,且该作用下的电流小,不会因为外部接触水汽而出现漏电风险。
本申请的充电装置200中,磁吸组件220的结构具有多种实施方式来实现吸附电子设备10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磁吸组件220包括电磁铁221,电磁铁221被配置为:当电子设备100放置于底座210时,电磁铁221的磁吸力为F1,从而利用电磁铁221对当电子设备100的吸附,使得电子设备100的充电端子110与外露于底座210的触头2112电性连接,并对触头2112进行抵压,使得触头2112与连接件2111电性导通,实现充电模块与电子设备100的充电端子110之间的电性连接,如此便可维持充电模块对电子设备100进行充电时的稳定性。
该实施方式中,在电子设备100从底座210移开时,电磁铁221的磁吸力为F2,F2小于F1,也就是说,在需要将电子设备100从底座210移开时,电磁铁221对电子设备100的磁吸力会减小,如此便可以使得电子设备100能够轻松从底座210移开,降低底座210因吸附于电子设备100而无法与电子设备100分离的几率。
进一步地,底座210内设有控制器,底座210设置有信号端子,信号端子和电磁铁221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信号端子外露于底座210并用于接收接触信号,当信号端子接收到接触信号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铁221减小磁吸力。需要说明的是,信号端子所接收的接触信号可以为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的信号,也就是说,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移开底座210时,与电子设备100之间的这种接触信号会被信号端子接收,从而控制器及时控制电磁铁221减小磁吸力,以利于将电子设备100从底座210移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极130和第二电极140,电子设备100和/或充电装置200设置有识别模块。第一电极130和第二电极140用于在电子设备100叠放于底座210时向识别模块传递接触信号,且当磁吸组件220包括电磁铁221时,电磁铁221可基于接触信号调整磁吸力大小。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130和第二电极140作为感应电极,用于感知用户手指触碰电子设备100的行为。当用户的手指拿握电子设备100时,第一电极130和第二电极140的长宽度基本能覆盖手指触碰到的区域,如此便可利用第一电极130和第二电极140将用户手指的触碰行为以接触信号的方式传递至识别模块。进一步地,在电子设备100处于充电状态下,第一电极130和第二电极140处于低功耗的待激活状态,当手指触碰第一电极130和第二电极140时,第一电极130和第二电极140将接触信号传递至识别模块。识别模块接收到接触信号后,会基于接触信号来确定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的行为,此时,电磁铁221可以基于该接触信号调整磁吸力大小,以适应电子设备100吸附固定于底座210或从底座210移开时的磁吸力调整需要。
诚如前面,磁吸组件220具有多种可能。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3所示,在磁吸组件220包括电磁铁221的实施方式中,底座210具有用于放置电子设备100的承接面210a,磁吸组件220包括永磁铁222,永磁铁222在承接面210a上的正投影位于底座210的中间区域Q1,电磁铁221在承接面210a上的正投影位于底座210的端部区域Q2。如此,在需要利用磁吸组件220将电子设备100吸附于底座210时,电磁铁221产生的磁吸力和永磁铁222的磁吸力共同实现对电子设备100进行吸引,以迫使电子设备100的充电端子110抵压触头2112来实现触头2112与连接件2111之间的电性导通,从而适应充电模块对电子设备100进行充电的需要。相应地,在需要将电子设备100从底座210移开时,电磁铁221的磁吸力减小甚至消失,如此电子设备100受到的磁吸力减小,以便于从底座210移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永磁铁222在承接面210a上的正投影位于底座210的中间区域Q1,电磁铁221在承接面210a上的正投影位于底座210的端部区域Q2,因此,在电磁铁221的磁吸力减小甚至消失时,电子设备100主要受到位于底座210的中间区域Q1的永磁铁222的磁吸力,如此,便可以手持电子设备100的中部位置从底座210平稳地移开,避免电子设备100受到的磁吸力偏离电子设备100的中部位置而导致手持电子设备100时受力不均衡,从而降低了电子设备100相对底座210倾斜或从用户手中滑脱的风险。
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210具有用于放置电子设备100的承接面210a,磁吸组件220包括至少2个永磁铁222,这些永磁铁222在承接面210a上的正投影位于底座210的两端区域。具体地,一部分永磁铁222在承接面210a上的正投影位于底座210的端部区域Q2,另一部分永磁铁222在承接面210a上的正投影位于底座210的另一端部区域Q2。如此设置,用户可以手持电子设备100的中部位置从底座210平稳地移开。
底座210的外周轮廓呈矩形或长圆形并关于中心线对称,磁吸组件220中位于中心线一侧的所有永磁铁222的磁吸力之和与位于中心线另一侧的所有永磁铁222的磁吸力之和相等,以进一步平衡磁吸组件220作用至电子设备100的磁吸力,使得电子设备100与底座210之间的作用力尽可能避免偏心底座210的其中一端,以便平稳地将电子设备100从底座210移开。
进一步地,磁吸组件220的各永磁铁222的磁吸力相等,且到中心线的距离相等,因此,用户可以手持电子设备100的对应该中心线的位置,以降低将电子设备100从底座210移开时偏心一侧而出现滑脱的几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2个永磁铁222关于与中心线垂直的直线对称设置,位于直线同一侧的永磁铁222的极性相同,且与位于直线另一侧的永磁铁222的极性相反,如此可以实现防呆效果,使得电子设备100只能以特定的方向叠放至底座210,而以其他方向叠放至底座210时,在永磁体的磁力会阻止电子设备100放下,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调整电子设备100相对底座210的叠放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5所示,底座210中设有配重结构230,以加重充电装置200的重量,使得手持电子设备100从底座210移开时,底座210不会被带起。结合图5所示,充电装置200的底座210包括底壳212和面盖213,面盖213与底壳212相连接,并围合形成设置其他例如充电模块和连接器211等结构的空间。面盖213与底壳212之间可以是通过胶水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或卡扣连接,在此不做限定。配重结构230可以为设置于面盖213和底壳212之间的配重块。
继续参阅图5所示,底壳212背向面盖213的一侧设有胶垫214,以在充电装置200放置至桌面时,胶垫214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结合图7所示,面盖213作为底座210用于承接电子设备100的结构,连接器211的触头2112从面盖213外露,以与电子设备100进行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盖213与底壳212围合的空间内设置有电路板240,充电模块设置于电路板240上,连接器211设置于电路板240并用于实现电子设备100与电路板240上的充电模块电性导通,即,当电子设备100叠放于底座210的面盖213时,电子设备100的充电端子110与外露于面盖213的触头2112相抵,从使得触头2112与连接件2111电性导通,如此连接器211将充电模块与电子设备100的充电端子110电性连接,使得充电模块可以对电子设备100进行充电。电路板240可以设置USB接口,以与适配的充电线连接,以便利用充电线与外部电源相连实现外部电源为充电装置200供电。USB接口的插接端位于底座210的底面,即底座210背向承接面210a的一侧,从而充电装置200放桌面或台面使用时,不会暴露USB接口的插接端,从而维持整体美感。
结合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包括外壳,外壳包括第一面壳150和凸出于第一面壳150的第二面壳160,第二面壳160的周侧呈圆弧面160a,底座210的表面形成有凹陷部210b。当电子设备100叠放于底座210时,第一面壳150与底座210相抵,第二面壳160收容于凹陷部210b且圆弧面160a与凹陷部210b的周侧壁相抵,如此便可实现底座210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承托的同时,对电子设备100进行定位,防止电子设备100从底座210的凹陷部210b滑脱,以提升底座210对电子设备100的支撑稳定性。这种结构设置下,利用第二面壳160的周侧的圆弧面160a与底座210的凹陷部210b的周侧壁的抵接配合,使得电子设备100能够稳定放置在底座210上而不会出现晃动不稳的情况,继而借助电子设备100和底座210的外观结构件来实现定位,避免增加定位、导向等作用的凹凸结构而破坏整体外观美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面壳160中设有感应件170,当电子设备100叠放于底座210时,感应件170的感应面170a与凹陷部210b的表面彼此间隔,从而避免感应面170a被磨损。感应件170可以是用于感应指纹,以便向电子设备100录入指纹信息。或者,感应件170可以为触控屏,从而实现对电子设备100进行触控操作,例如,通过感应件170进行触控操作电子设备100播放音乐或进行投屏至其他例如电视等设备。对于感应件170的类型,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具有凸出于第一面壳150的功能按键180,底座210的表面设有定位槽210c,当电子设备100叠放于底座210时,功能按键180定位于定位槽210c。如此,利用电子设备100的功能按键180充当定位件与定位槽210c进行配合,实现电子设备100与充电装置200之间的充电对位,因此,电子设备100和底座210的设置连接器211的匹配位置附近不用再专门设计导向结构来进行充电对位,以此保持电子设备100和底座210的外观的平整一致性和美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磁吸组件220能够吸附电子设备100,从而在电子设备100与底座210进行对位时,磁吸组件220对电子设备100的吸附力会使得功能按键180滑入定位槽210c,即磁吸组件220在实现充电对位方面还具有回正效果,以便于电子设备100与充电装置200之间的充电对位,降低电子设备100叠放至充电装置200时充电对位不准的几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结合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电路模块框图。该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射频(RF,Radio Frequency)电路501、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502、输入单元503、显示单元504、传感器505、音频电路506、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507、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508、以及电源509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射频电路5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交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508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电路5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用户身份模块(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双工器等。此外,射频电路5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该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等。
存储器502可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502存储的应用程序中包含有可执行代码。应用程序可以组成各种功能模块。处理器508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2的应用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5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5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5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508和输入单元503对存储器502的访问。
输入单元5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字符信息或用户特征信息(比如指纹),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输入单元503可包括触敏表面以及其他输入设备。触敏表面,也称为触摸天线组件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上或在触敏表面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508,并能接收处理器508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进一步的,触敏表面可覆盖液晶面板,当触敏表面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508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508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液晶面板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显示单元504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
虽然在图10中,触敏表面与液晶面板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与液晶面板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输入单元503和显示单元504。
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505,比如接近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其中,接近传感器可在电子设备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液晶面板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电子设备1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506可通过扬声器、传声器提供用户与电子设备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506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成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由扬声器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506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508处理后,经射频电路501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电子设备100,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502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506还可能包括耳机座,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电子设备100的通信。
无线保真(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电子设备100通过无线保真模块507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0示出了无线保真模块507,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电子设备1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508是电子设备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1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50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508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508中。
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509。优选的,电源509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508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509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图10中未示出,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模块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模块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内设有充电模块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件和触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充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触头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且所述触头外露于所述底座的表面;
磁吸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并用于吸附电子设备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端子抵压所述触头,以使所述触头与所述连接件电性导通,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底座移开时,所述触头断开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套接件,所述套接件套接于所述触头并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且所述套接件内设有弹性件,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底座移开时,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触头相对所述连接件伸展运动以断开彼此间的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被配置为:当所述电子设备放置于所述底座时,所述电磁铁的磁吸力为F1,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底座移开时,所述电磁铁的磁吸力为F2,F2小于F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有控制器,所述底座设置有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和所述电磁铁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信号端子外露于所述底座并用于接收接触信号,当信号端子接收到接触信号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铁减小磁吸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承接面,所述磁吸组件包括永磁铁,所述永磁铁在所述承接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底座的中间区域,所述电磁铁在所述承接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底座的端部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承接面,所述磁吸组件包括至少2个永磁铁,且一部分所述永磁铁在所述承接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底座的端部区域,另一部分所述永磁铁在所述承接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底座的另一端部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外周轮廓呈矩形或长圆形并关于中心线对称,所述磁吸组件中位于所述中心线一侧的所有永磁铁的磁吸力之和与位于所述中心线另一侧的所有永磁铁的磁吸力之和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组件的各所述永磁铁的磁吸力相等,且到所述中心线的距离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2个永磁铁关于与所述中心线垂直的直线对称设置,位于所述直线同一侧的所述永磁铁的极性相同,且与位于所述直线另一侧的所述永磁铁的极性相反。
10.一种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充电端子,且能够叠放于所述充电装置的底座上,以在所述磁吸组件的作用下使得所述充电端子抵压所述连接器的所述触头,以使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充电端子电性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面壳和凸出于所述第一面壳的第二面壳,所述第二面壳的周侧呈圆弧面,所述底座的表面形成有凹陷部,当所述电子设备叠放于所述底座时,所述第一面壳与所述底座相抵,所述第二面壳收容于所述凹陷部且所述圆弧面与所述凹陷部的周侧壁相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壳中设有感应件,当所述电子设备叠放于所述底座时,所述感应件的感应面与所述凹陷部的表面彼此间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凸出于所述第一面壳的功能按键,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定位槽,当所述电子设备叠放于所述底座时,所述功能按键定位于所述定位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电子设备和/或所述充电装置设置有识别模块,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叠放于所述底座时向所述识别模块传递接触信号,且当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电磁铁时,所述电磁铁可基于所述接触信号调整磁吸力大小。
CN202320936085.9U 2023-04-23 2023-04-23 充电装置及设备组合 Active CN219959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6085.9U CN219959530U (zh) 2023-04-23 2023-04-23 充电装置及设备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6085.9U CN219959530U (zh) 2023-04-23 2023-04-23 充电装置及设备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9530U true CN219959530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38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36085.9U Active CN219959530U (zh) 2023-04-23 2023-04-23 充电装置及设备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9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05731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arphone switching, earphone, and earphone system
AU201837397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082953A1 (zh) 移动终端及其按键组件
KR20130066880A (ko) 이어폰 접속 검출 시스템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US20120086648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ouch-sensitive display
KR20210120103A (ko) 충전 제어 회로, 단말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CN209787212U (zh) 终端设备及中框
WO2018191898A1 (zh) 插接装置及终端
CN219959530U (zh) 充电装置及设备组合
US11018468B2 (en) Card tray, card tray plug-in device, and terminal
CN110072331B (zh) 一种屏蔽接地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14552253B (zh) 电子设备、电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WO2012155399A1 (zh) 多媒体播放设备及通过其充电的无线耳机
CN108259647B (zh) 光感器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113676573B (zh) 电子设备
US11507207B2 (en) Multifunctional stylus and touch device
CN210075302U (zh) 电子设备
CN110165451B (zh) Btb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00259489A1 (en) Touch control display apparatus and position indicator thereof
CN109005257B (zh) 电子设备
CN202872862U (zh) 一种手持终端
CN112291651A (zh) 一种扬声器组件结构及终端
CN112019654A (zh) 设备套装及其终端设备
CN212209297U (zh) 终端设备及其壳组件
JP2015100096A (ja) イヤホ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