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5248U - 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5248U
CN219955248U CN202321705909.8U CN202321705909U CN219955248U CN 219955248 U CN219955248 U CN 219955248U CN 202321705909 U CN202321705909 U CN 202321705909U CN 219955248 U CN219955248 U CN 219955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induction
light
mounting groove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059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ke Zhib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ike Zh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ike Zhi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ike Zh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059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5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5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5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涉及照明技术领域,解决了感应灯中的感应模块设置于壳体内部,不利于感应模块散热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发光组件、感应组件和通信组件,发光组件、感应组件和通信组件均置于固定组件内部,感应组件与通信组件电连接;发光组件能够在感应组件和通信组件的作用下进行亮度调节;固定组件侧边设置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与感应组件、通信组件的设置位置相对应,用于将感应组件和通信组件产生的热量向外部散发。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固定组件、发光组件、感应组件、通信组件和散热结构能够对发光组件的亮度根据环境亮度进行调节,并且散热结构还能够将感应组件和通信组件产生的热量向外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
背景技术
灯具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传统的灯具是通过物理开关控制,并且一般安装有可更换的灯泡,人们往往需要通过手来直接接触开关才能实现对灯具的开启、调节和关闭。
目前已经出现有自动感应灯,自动感应灯通过感应模块自动控制光源点亮,利用感应模块感应人体或环境亮度的变化,从而在感应到人体靠近时点亮,在人离开后熄灭,或者在白天感应到环境亮度很亮时熄灭,在夜晚则点亮,进行自行开闭时还能够实现节能。此外,现有的也出现有通过感应模块感应外部环境来调节亮度的感应灯,但是这种感应模块的位置设置于壳体的内部,不利于感应,同时也不利于感应模块的散热。因此亟需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感应灯中的感应模块设置于壳体内部,也不利于感应模块散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包括固定组件、发光组件、感应组件和通信组件,所述发光组件、感应组件和通信组件均置于所述固定组件内部,所述感应组件与所述通信组件电连接;所述发光组件能够在所述感应组件和通信组件的作用下进行亮度调节;所述固定组件侧边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与所述感应组件、通信组件的设置位置相对应,用于将所述感应组件和通信组件产生的热量向外部散发。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上壳和侧部,所述上壳和侧部固定连接后形成空腔,所述空腔通过隔板隔断,将所述空腔分割为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发光组件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感应组件及通信组件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侧边设置有插脚座,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插脚座连接,所述插脚座能够为所述发光组件提供电能。
优选的,所述上壳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插脚座和所述感应组件通过所述连接孔与外部电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底壳和第二底壳,所述第一底壳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匹配,用于将第一安装槽内部的发光组件进行保护;所述第二底壳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相匹配,用于将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部的感应组件和通信组件进行保护。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壳为出光罩体,所述第二底壳为透明罩体。
优选的,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灯板和灯条,所述灯条与所述灯板固定连接,所述灯条上交错设置有白色灯珠和暖色灯珠。
优选的,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插脚,所述插脚置于所述灯板两端,用于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感应组件为红外探测器。
实施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固定组件、发光组件、感应组件、通信组件和散热结构能够对发光组件的亮度根据环境亮度进行调节,并且散热结构还能够将感应组件和通信组件产生的热量向外排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中:1、固定组件;11、上壳;111、连接孔;12、侧部;13、隔板;131、隔热层;14、第一安装槽;15、第二安装槽;16、插脚座;161、插脚孔;17、第一底壳;18、第二底壳;2、发光组件;21、灯板;22、灯条;23、插脚;3、感应组件;4、通信组件;5、散热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要描述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将要参考相应的附图,这些附图构成了示例性实施例的一部分,其中描述了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应明白,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流程、方法和装置等的例子,还可使用其他的实施例,或者对本文列举的实施例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修改,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等指示的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连接、机械连接、电连接、通信连接、直接相连、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包括固定组件1、发光组件2、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发光组件2、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均置于固定组件1内部,感应模块与通信组件4电连接;发光组件2能够在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的作用下进行亮度调节;固定组件1侧边设置有散热结构5,散热结构5与感应组件3、通信组件4的设置位置相对应,用于将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产生的热量向外部散发。具体的,固定组件1作为一个壳体,发光组件2、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均置于固定组件1中,在固定组件1中依次排列,在固定组件1中分别进行工作。感应组件3与通信组件4电连接,通信组件4与发光组件2电连接,感应组件3用于感应外界环境亮度或人员走动,感应之后传输给通信组件4,通过通信组件4对发光组件2的亮度进行调节。更为具体的,感应组件3及通信组件4需要长时间工作或长时间待机,需要随时对外界环境亮度或人员走动进行检测、感应,因此,在固定组件1上设置有散热结构5,此散热结构5的设置位置与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的位置相对应,用于将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向外散发,以此来保证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的正常工作。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固定组件1包括上壳11和侧部12,上壳11和侧部12固定连接后形成空腔,空腔通过隔板13隔断,将空腔分割为第一安装槽14和第二安装槽15,发光组件2置于第一安装槽14内,感应组件3及通信组件4置于第二安装槽15内。具体的,固定组件1包括上壳11和侧部12,上壳11和侧部12固定连接,由于侧部12设置有一定长度,侧部12在与上壳11固定连接后中部会形成空腔,内部形成的空腔会通过隔板13进行隔断,隔断之后会形成第一安装槽14和第二安装槽15,第一安装槽14和第二安装槽15分别用于安装发光组件2和感应组件3、通信组件4,将发光组件2与感应组件3、通信组件4进行分隔,在安装时较为方便,并且不会影响其他组件的正常工作。更为具体的,隔板13靠近第二安装槽15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131,隔热层131的设置能够将感应组件3、通信组件4与发光组件2之间所产生的热量隔开,保证发光组件2不被感应组件3、通信组件4所产生的热量影响。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槽14侧边设置有插脚座16,发光组件2与插脚座16连接,插脚座16能够为发光组件2提供电能。具体的,发光组件2与插脚座16连接,插脚座16为发光组件2提供电能,使发光组件2在插脚座16的作用下发光进行照明。插脚座16上设置有插脚孔161,发光组件2上设置有插脚23,发光组件2通过插脚23与插脚座16上的插脚孔161连接,保证发光组件2与插脚座16连接紧密,为发光组件2发光提供电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上壳11设置有连接孔111,插脚座16和感应组件3通过连接孔111与外部电线连接。具体的,上壳1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111,多个连接孔111用于与固定组件1内部所设置的各个结构和外部电线进行连接,保证其固定组件1内的各个组件正常供电。插脚座16需要通过连接孔111与外部的电线连接,因此,上壳11上与插脚座16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孔111用于插脚座16与外部电线连接;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也需要与外部连接,上壳11上与第二安装槽15所对应的位置也设置有连接孔111,使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与电线连接,使其在供电的情况下正常运行。更为具体的,隔板13上也设置有连接孔111,用于通信组件4与发光组件2进行电连接,便于通信组件4对发光组件2进行亮度切换。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固定组件1还包括第一底壳17和第二底壳18,第一底壳17与第一安装槽14匹配用于将第一安装槽14内部的发光组件2进行保护,第二底壳18与第二安装槽15匹配用于将第二安装槽15内部的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进行保护。具体的,第一底壳17的形状及大小与第一安装槽14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能够在第一安装槽14上进行安装,用于将第一安装槽14内部的发光组件2进行保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底壳17为出光罩体,第一底壳17的设置并不会将发光组件2所发出的光进行遮挡。第二底壳18的形状及大小与第二安装槽15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并能够在第二安装槽15上进行安装,用于将第二安装槽15内部的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进行保护。为了保证感应组件3在第二底壳18设置后还能够拍摄到环境亮度及人员走动,将第二底壳18设置有透明罩体,保证感应组件3正常拍摄实际环境中的情况。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发光组件2包括灯板21和灯条22,灯条22与灯板21固定连接,灯条22上交错设置有白色灯珠和暖色灯珠。具体的,发光组件2中的灯条22设置在灯板21上用于发光,灯条22与灯板21固定连接的同时也能通电,灯条22的数量在灯板21上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来进行设置,灯板21的两端设置有插脚23,灯板21通过插脚23与插脚座16上的插脚孔161进行连接,为灯条22通电,使灯条22发光进行照明。更具体的,灯条22上设置有多个白色灯珠和多个暖色灯珠,白色灯珠和暖色灯珠在灯条22上交错设置,在需要根据环境亮度对感应灯的明暗进行调节时,是通过通信组件4控制白色灯珠和暖色灯珠的开闭进行实现的。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感应组件3为红外探测器。
实施例仅是一个特例,并不表明本实用新型就这样一种实现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同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发光组件(2)、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所述发光组件(2)、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均置于所述固定组件(1)内部,所述感应组件(3)与所述通信组件(4)电连接;所述发光组件(2)能够在所述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的作用下进行亮度调节;所述固定组件(1)侧边设置有散热结构(5),所述散热结构(5)与所述感应组件、通信组件(4)的设置位置相对应,用于将所述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产生的热量向外部散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上壳(11)和侧部(12),所述上壳(11)和侧部(12)固定连接后形成空腔,所述空腔通过隔板(13)隔断,将所述空腔分割为第一安装槽(14)和第二安装槽(15),所述发光组件(2)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4)内,所述感应组件(3)及通信组件(4)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5)内;所述隔板(13)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槽(15)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4)侧边设置有插脚座(16),所述发光组件(2)与所述插脚座(16)连接,所述插脚座(16)能够为所述发光组件(2)提供电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1)设置有连接孔(111),所述插脚座(16)和所述感应组件(3)通过所述连接孔(111)与外部电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还包括第一底壳(17)和第二底壳(18),所述第一底壳(17)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4)相匹配,用于将第一安装槽(14)内部的发光组件(2)进行保护;所述第二底壳(18)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5)相匹配,用于将所述第二安装槽(15)内部的感应组件(3)和通信组件(4)进行保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壳(17)为出光罩体,所述第二底壳(18)为透明罩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2)包括灯板(21)和灯条(22),所述灯条(22)与所述灯板(21)固定连接,所述灯条(22)上交错设置有白色灯珠和暖色灯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2)还包括插脚(23),所述插脚(23)置于所述灯板(21)两端,用于与所述固定组件(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3)为红外探测器。
CN202321705909.8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 Active CN219955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5909.8U CN219955248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5909.8U CN219955248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5248U true CN219955248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6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05909.8U Active CN219955248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52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21848A1 (en) Multiple Functions LED Night Light
US10184624B2 (en) Multiple functions LED night light
US6371636B1 (en) LED light module for vehicles
US8547022B2 (en)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for a plurality of luminaires
US6609804B2 (en) LED interior light fixture
US20100271815A1 (en) Clip-on decorative led light
US8525420B2 (en) Luminaire having a HID light source and a LED light source
KR100985474B1 (ko) 에코센서를 구비한 led 조명장치
US20140265905A1 (en) Switchable Light Bulb Assembly with Integral Power Source
US20070091598A1 (en) Low-voltage LED garden lights
CN206352800U (zh) 一种具有灭蚊功能的太阳能led路灯
US20060209569A1 (en) Soft glow nightlight
CN107599995A (zh) 一种汽车发光标牌
CN219955248U (zh) 一种智能调节感应灯
CN104728645B (zh) 一种多功能led节能灯
US20140286014A1 (en) Lamp Device and Luminaire
KR101690567B1 (ko) 색온도 선택이 가능한 led 실내 평판 조명등 장치
CN208886562U (zh) 一种一体式侧发光的led超薄筒灯
CN203743957U (zh) 人体红外感应led筒灯
CN206929584U (zh) 一种导光输出的R7s光源
KR20120073556A (ko) 엘이디 경광등
CN215372218U (zh) 一种人体红外感应调色温防火筒灯
CN208983051U (zh) 一种户外防水的led灯丝灯
WO2005047766A1 (en) Illuminator
CN219674041U (zh) 一种用于展示冰柜内展品的led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