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4787U -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4787U
CN219954787U CN202321105265.9U CN202321105265U CN219954787U CN 219954787 U CN219954787 U CN 219954787U CN 202321105265 U CN202321105265 U CN 202321105265U CN 219954787 U CN219954787 U CN 219954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car
lifting
limiting
pillar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052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圣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otaitiany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otaitiany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otaitiany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otaitiany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052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4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4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4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包括轨道车本体,所述轨道车本体架设在轨道上,还包括作用于所述轨道车本体上端基座结构内的运动机构以及用于带动运动机构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装置和用于对升降行程进行极限限制的限位装置,运动机构位于所述轨道车本体的上端,升降装置对应运动机构位于所述轨道车本体内侧,限位装置位于升降装置的内侧中部。本实用新型的最终效果是设有基座运动结构与升降装置配合,可以构成轨道车上具有升降功能的外接平台,可以满足拍摄过程中需要轨道车行走以及与云台运行的协调同步的要求,其升降过程稳定,并设有限位机构,可以实现平台的分段式升降并且通过其滑动式限位装置实现对平台结构的机械限位。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影视拍摄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广电传媒行业中,如各大电视台、影视节目拍摄中,为保证拍摄内容的稳定性,采用人工智能自动化设备,如机器人智能轨道摄像机,能够完成特定环境下的拍摄或者特殊镜头的拍摄,不仅能够节省人工、保证了摄像机镜头的稳定性,拍摄质量得以提高,因而受到影视、传媒行业的欢迎。上述机器人智能轨道摄像机是将摄像机安装在特定的轨道车上在设计好的轨道上进行的拍摄工作。摄像轨道车是影视界经常使用的一种产品,该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安装快捷,便于携带;摄像用轨道车是在摄像中用于对摄像机进行固定的装置,通常通过底部的车辆轮系与轨道相配合,利用轨道的定位作用使得摄像机能够平稳移动,从而拍摄出稳定的画面。对拍摄电影要求的稳定性、匀速性可以得到更好的掌控。目前广泛使用的摄影轨道车,均采用双轨模式,即同时铺设两条并行的轨道,轨道车在两条轨道上运行。而现有技术中轨道车的安装平台均为固定式结构,无法根据实际的拍摄需求进行升降。
申请号为:202120861171.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隐形轨道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两边侧边对称设有四个驱动轮,还包括固设在车体下方的防脱装置,防脱装置包括与车体下表面固接的胀紧机构和固设于胀紧机构下方的防脱机构,胀紧机构包括设在车体下方与轨道内侧壁抵接的沿轨道车运动方向可以滚动的抵接轮,防脱机构包括与胀紧机构底面固接的防脱支架,防脱支架两侧均设有与轨道底侧相贴合的滚轮,滚轮通过滚轴与防脱支架连接。然而该种隐形轨道车上缺少安装摄像机的安装平台,并且现有技术中轨道车的安装平台均为固定式结构,无法根据实际的拍摄需求进行升降,导致摄影轨道车的运行拍摄方式较为单一,进而导致拍摄过程各机位的协调性较差,无法满足拍摄过程中云台运行的协调同步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包括轨道车本体,所述轨道车本体架设在轨道上,还包括作用于所述轨道车本体上端基座结构内的运动机构以及用于带动运动机构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装置和用于对升降行程进行极限限制的限位装置,运动机构位于所述轨道车本体的上端,升降装置对应运动机构位于所述轨道车本体内侧,限位装置位于升降装置的内侧中部。
运动机构包括基座、支柱组件以及外接平台,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轨道车本体的上端中部且通过螺钉与所述轨道车本体固定连接,支柱组件装配在所述基座的上部且经由基座配置在所述轨道车本体的上端,外接平台配置在支柱组件的上端。
支柱组件包括支柱体以及支柱本体,所述支柱体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上部外侧且通过螺钉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柱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柱体的内侧且通过滑轨组件与所述支柱体滑动连接,所述外接平台设置在所述支柱本体的上端且与所述支柱本体固定连接。
滑轨组件包括直线滑轨以及随动滑块,所述直线滑轨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直线滑轨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柱本体的两侧且通过螺钉与所述支柱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随动滑块对应两组所述直线滑轨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直线滑轨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柱体的内部两侧且与所述支柱体固定连接,所述随动滑块与对应的所述直线滑轨滑动连接。
升降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动力螺杆以及升降螺母,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底部且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朝向上方设置,所述动力螺杆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且其下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螺杆位于支柱组件内侧,所述升降螺母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螺母并列设置在所述支柱本体的内侧下部且通过安装座与所述支柱本体转动连接,两组所述升降螺母套设在所述动力螺杆的上端且与所述动力螺杆螺纹连接。
所述动力螺杆的外螺纹设置为梯形螺纹,所述升降螺母的内螺纹对应所述动力螺杆设置为梯形螺纹。
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护罩以及滑动限位组件,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支柱本体的一侧且通过螺钉与所述支柱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护罩设置在所述限位板的外侧且与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所述护罩的底部设置有止挡凸沿结构,止挡凸沿结构位于所述支柱体内部,滑动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护罩与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护罩通过滑动限位组件与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
滑动限位组件包括导向滑槽以及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槽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导向滑槽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板的两侧,所述导向滑块对应两组所述导向滑槽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导向滑块对称设置在所述护罩靠近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且通过螺钉与所述护罩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滑块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滑槽滑动连接。
限位装置设有两组,两组限位装置对称配置在所述支柱本体的两侧下部,限位装置位于所述支柱本体与所述支柱体之间。
还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轨道并排间隔铺设在地面上,所述轨道车本体配置在两组所述轨道上端,所述轨道车本体经由所述轨道架设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设有运动机构与升降装置配合,可以构成轨道车上具有升降功能的安装平台结构,平台结构可根据实际的拍摄需求进行升降,运行拍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满足拍摄过程中轨道车行走以及云台运行的协调同步需求,工作过程中各机位的协调性强,升降装置采用梯形螺杆螺母结构进行传动,同时螺母采用双螺母结构,可以实现无轴向间隙,升降过程稳定以保证承载设备的稳定性,设有安全极限限位装置,可以实现平台结构的分段式升降并且通过其滑动式结构实现对平台结构的限位,另可将本方案中具有升降功能的安装平台结构更换为常规的平台结构,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运动机构、升降装置以及限位装置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柱组件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滑动限位组件与限位板以及护罩配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导向滑块与护罩配合剖视图。
图中:1、轨道车本体;2、基座;3、外接平台;4、支柱体;5、支柱本体;6、直线滑轨;7、随动滑块;8、伺服电机;9、动力螺杆;10、升降螺母;11、限位板;12、护罩;13、导向滑槽;14、导向滑块;15、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包括轨道车本体1,轨道车本体1架设在轨道上,还包括作用于轨道车本体1上端基座结构内的运动机构以及用于带动运动机构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装置和用于对升降行程进行极限限制的限位装置,运动机构位于轨道车本体1的上端,升降装置对应运动机构位于轨道车本体1的内侧,限位装置位于升降装置的内侧中部,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运动机构包括基座2、支柱组件以及外接平台3,基座2设置在轨道车本体1的上端中部且通过螺钉与轨道车本体1固定连接,支柱组件装配在基座2的上部且经由基座2配置在轨道车本体1的上端,外接平台3配置在支柱组件的上端,运动机构通过基座2、支柱组件以及外接平台3配合,构成轨道车上端的支柱平台结构,其中,基座2用于为支柱组件提供安装支撑并将支柱平台结构装配在轨道车本体1的上端,支柱组件用于作为支柱平台结构的主体以满足支柱的升降高度需求,外接平台3用于作为支柱平台结构上端的安装平台,从而为摄影设备提供基础安装支撑以将摄影设备配置固定在轨道车上,本实用新型运动机构、升降装置以及限位装置配合示意图如图2所示。
支柱组件包括支柱体4以及支柱本体5,支柱体4设置在基座2的上部外侧且通过螺钉与基座2固定连接,支柱本体5设置在支柱体4的内侧且通过滑轨组件与支柱体4滑动连接,外接平台3设置在支柱本体5的上端且与支柱本体5固定连接,支柱组件通过支柱体4以及支柱本体5配合,构成可以进行升降动作的支柱平台结构的主体,其中,支柱体4用于为支柱本体5提供安装支撑,支柱本体5用于与支柱体4共同构成可升降的支柱平台结构。
滑轨组件包括直线滑轨6以及随动滑块7,直线滑轨6设有两组,两组直线滑轨6对称设置在支柱本体5的两侧且通过螺钉与支柱本体5固定连接,随动滑块7对应两组直线滑轨6设有两组,两组直线滑轨6对称设置在支柱体4的内部两侧且与支柱体4固定连接,随动滑块7与对应的直线滑轨6滑动连接,滑轨组件通过直线滑轨6以及随动滑块7配合,构成支柱体4与支柱本体5之间的滑动结构,其中,直线滑轨6用于作为支柱本体5上的滑动导向体,随动滑块7用于作为支柱体4内部的滑动导向结构,通过直线滑轨6与随动滑块7对支柱体4与支柱本体5之间的相对滑动进行限位导向,直线滑轨6为滚珠直线滑轨6,本实用新型支柱组件剖视图如图3所示。
升降装置包括伺服电机8、动力螺杆9以及升降螺母10,伺服电机8设置在基座2的底部且与基座2固定连接,伺服电机8的动力输出端朝向上方设置,动力螺杆9设置在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且其下端与伺服电机8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动力螺杆9位于支柱组件内侧,升降螺母10设有两组,两组升降螺母10并列设置在支柱本体5的内侧下部且通过安装座与支柱本体5转动连接,两组升降螺母10套设在动力螺杆9的上端且与动力螺杆9螺纹连接,两组升降螺母10共同构成升降双螺母结构,升降装置通过伺服电机8、动力螺杆9以及升降螺母10配合,带动支柱本体5相对于支柱体4进行升降动作,其中,伺服电机8用于带动动力螺杆9转动,动力螺杆9用于作为传动结构的主体,升降螺母10用于作为支柱本体5中的升降传动结构,通过动力螺杆9与升降螺母10配合以构成升降装置中的传动结构,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剖视图如图4所示。
动力螺杆9的外螺纹设置为梯形螺纹,升降螺母10的内螺纹对应动力螺杆9设置为梯形螺纹,其中,动力螺杆9以及升降螺母10均设置为梯形螺纹,且两组升降螺母10共同构成升降双螺母结构,可以将传动结构调整到无轴向间隙的状态。
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11、护罩12以及滑动限位组件,限位板11设置在支柱本体5的一侧且通过螺钉与支柱本体5固定连接,护罩12设置在限位板11的外侧且与限位板11滑动连接,护罩12的底部设置有止挡凸沿结构,止挡凸沿结构位于支柱体4内部,滑动限位组件设置在护罩12与限位板11之间,护罩12通过滑动限位组件与限位板11滑动连接,限位装置通过限位板11、护罩12以及滑动限位组件配合,对支柱本体5的升降行程进行限位,其中,限位板11用于作为支柱本体5上的限位安装结构,护罩12用于作为支柱本体5上可滑动的限位结构,止挡凸沿结构用于通过其凸沿对支柱本体5的升降行程进行限位,滑动限位组件用于实现限位板11与护罩12之间的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滑动限位组件与限位板11以及护罩12配合示意图如图5所示。
滑动限位组件包括导向滑槽13以及导向滑块14,导向滑槽13设有两组,两组导向滑槽13对称设置在限位板11的两侧,导向滑块14对应两组导向滑槽13设有两组,两组导向滑块14对称设置在护罩12靠近限位板11的一侧且通过螺钉与护罩12固定连接,导向滑块14与对应的导向滑槽13滑动连接,滑动限位组件通过导向滑槽13以及导向滑块14配合,将限位板11与护罩12进行滑动连接,其中,导向滑槽13用于作为限位板11上的滑动连接结构并为导向滑块14提供滑动支撑,导向滑块14用于作为护罩12上的滑动结构并与导向滑槽13配合以实现限位板11与护罩12之间的滑动连接,从而实现护罩12与支柱本体5之间的滑动连接,当导向滑块14的上端与导向滑槽13的上端抵接或者导向滑块14的下端与导向滑槽13的下端抵接时,二者之间不再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对支柱本体5的升降行程进行限位。
限位装置设有两组,两组限位装置对称配置在支柱本体5的两侧下部,限位装置位于支柱本体5与支柱体4之间,其中,两组限位装置可以保证限位过程中支柱本体5两侧的平衡。
还包括轨道15,轨道15设有两组,两组轨道15并排间隔铺设在地面上,轨道车本体1配置在两组轨道15上端,轨道车本体1经由轨道15架设在地面上,其中,轨道15用于为轨道车本体1提供移动支撑。
其中,本实用新型导向滑块与护罩配合剖视图如图6所示。
工作原理:
运动机构与升降装置共同构成轨道车本体1上具有升降功能的柱状安装平台结构,在滑轨组件以及梯形螺杆螺母传动结构的作用下,支柱本体5以及外接平台3可以实现稳定的升降动作,从而满足拍摄过程中轨道车行走以及云台运行的协调同步需求,并且限位装置可以通过护罩12下部的止挡凸沿结构对支柱本体5的升降行程进行限位,防止支柱本体5与支柱体4之间出现脱落,并且可将本方案中运动机构、升降装置以及限位装置构成的具有升降功能的安装平台结构更换为常规的平台结构,满足不同情况下的摄影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有运动机构与升降装置配合,可以构成轨道车上具有升降功能的安装平台结构,平台结构可根据实际的拍摄需求进行升降,运行拍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满足拍摄过程中轨道车行走以及云台运行的协调同步需求,工作过程中各机位的协调性强,升降装置采用梯形螺杆螺母结构进行传动,同时螺母采用双螺母结构,可以实现无轴向间隙,升降过程稳定以保证承载设备的稳定性,设有安全极限限位装置,可以实现平台结构的分段式升降并且通过其滑动式结构实现对平台结构的限位,另可将本方案中具有升降功能的安装平台结构更换为常规的平台结构,使用灵活。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包括轨道车本体(1),所述轨道车本体(1)架设在轨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作用于所述轨道车本体(1)上端基座结构内的运动机构以及用于带动运动机构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装置和用于对升降行程进行极限限制的限位装置,运动机构位于所述轨道车本体(1)的上端,升降装置对应运动机构位于所述轨道车本体(1)内侧,限位装置位于升降装置的内侧中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其特征在于,运动机构包括基座(2)、支柱组件以及外接平台(3),所述基座(2)设置在所述轨道车本体(1)的上端中部且通过螺钉与所述轨道车本体(1)固定连接,支柱组件装配在所述基座(2)的上部且经由基座(2)配置在所述轨道车本体(1)的上端,外接平台(3)配置在支柱组件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支柱组件包括支柱体(4)以及支柱本体(5),所述支柱体(4)设置在所述基座(2)的上部外侧且通过螺钉与所述基座(2)固定连接,所述支柱本体(5)设置在所述支柱体(4)的内侧且通过滑轨组件与所述支柱体(4)滑动连接,所述外接平台(3)设置在所述支柱本体(5)的上端且与所述支柱本体(5)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滑轨组件包括直线滑轨(6)以及随动滑块(7),所述直线滑轨(6)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直线滑轨(6)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柱本体(5)的两侧且通过螺钉与所述支柱本体(5)固定连接,所述随动滑块(7)对应两组所述直线滑轨(6)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直线滑轨(6)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柱体(4)的内部两侧且与所述支柱体(4)固定连接,所述随动滑块(7)与对应的所述直线滑轨(6)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包括伺服电机(8)、动力螺杆(9)以及升降螺母(10),所述伺服电机(8)设置在所述基座(2)的底部且与所述基座(2)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朝向上方设置,所述动力螺杆(9)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且其下端与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螺杆(9)位于支柱组件内侧,所述升降螺母(10)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螺母(10)并列设置在所述支柱本体(5)的内侧下部且通过安装座与所述支柱本体(5)转动连接,两组所述升降螺母(10)套设在所述动力螺杆(9)的上端且与所述动力螺杆(9)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螺杆(9)的外螺纹设置为梯形螺纹,所述升降螺母(10)的内螺纹对应所述动力螺杆(9)设置为梯形螺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其特征在于,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11)、护罩(12)以及滑动限位组件,所述限位板(11)设置在所述支柱本体(5)的一侧且通过螺钉与所述支柱本体(5)固定连接,所述护罩(12)设置在所述限位板(11)的外侧且与所述限位板(11)滑动连接,所述护罩(12)的底部设置有止挡凸沿结构,止挡凸沿结构位于所述支柱体(4)内部,滑动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护罩(12)与所述限位板(11)之间,所述护罩(12)通过滑动限位组件与所述限位板(11)滑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滑动限位组件包括导向滑槽(13)以及导向滑块(14),所述导向滑槽(13)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导向滑槽(13)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板(11)的两侧,所述导向滑块(14)对应两组所述导向滑槽(13)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导向滑块(14)对称设置在所述护罩(12)靠近所述限位板(11)的一侧且通过螺钉与所述护罩(1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滑块(14)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滑槽(13)滑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其特征在于,限位装置设有两组,两组限位装置对称配置在所述支柱本体(5)的两侧下部,限位装置位于所述支柱本体(5)与所述支柱体(4)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其特征在于,轨道为轨道(15),所述轨道(15)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轨道(15)并排间隔铺设在地面上,所述轨道车本体(1)配置在两组所述轨道(15)上端,所述轨道车本体(1)经由所述轨道(15)架设在地面上。
CN202321105265.9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 Active CN219954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5265.9U CN219954787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5265.9U CN219954787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4787U true CN219954787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0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05265.9U Active CN219954787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47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36315U (zh) 一种车辆自动定位对中装置
WO2022144029A1 (zh) 可移动的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存储介质、移动平台及附件
CN110805320B (zh) 舞台用自驱车台
CN107187511A (zh) 变轴距可越障工业机器人全向底盘
CN110986697A (zh) 一种多功能火箭舱段对接车
CN111746680B (zh) 一种用于焊接作业的轮腿复合爬壁机器人
CN111391883B (zh) 一种动车组底部故障检测装置
CN205111192U (zh) 一种二接一管道组对接长装置
CN109975030A (zh) 车辆自动定位对中装置
CN112591398B (zh) 穿梭车、货架、货物分拣系统和建筑物
CN105668209A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式转角传运架
CN219954787U (zh)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无线操控轨道车
CN208826569U (zh) 一种筒体对接装置
CN210258627U (zh) 一种带有精密减震舵轮的agv小车
CN114700965B (zh) 多自由度混联调姿装配机器人
CN116742512A (zh) 手车式断路器转运平台及断路器检测方法
CN211417636U (zh) 位置调整装置及无人机停机坪
CN214084828U (zh) 一种无人机的存取装置
CN205111193U (zh) 一种三接一管道组对接长装置
CN210235146U (zh) 自动浮动定位装配agv小车
CN208576621U (zh) 混合式运动的爬壁机器人
CN209776276U (zh) 一种车载式无人机停机库
CN208932217U (zh) 一种上料车
CN112623249A (zh) 一种无人机的存取装置
CN111267953A (zh) 一种柔体爬壁机器人转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