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2018U - 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2018U
CN219952018U CN202321667051.0U CN202321667051U CN219952018U CN 219952018 U CN219952018 U CN 219952018U CN 202321667051 U CN202321667051 U CN 202321667051U CN 219952018 U CN219952018 U CN 219952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base
pile foundation
pile
founda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670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宗强
龙小建
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ongm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ongm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ongm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ongm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670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2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2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2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包括桩基座、阻尼底座、阻尼板和受力板,所述阻尼底座位于所述桩基座底端,所述阻尼板位于桩基座和阻尼底座之间,所述受力板关于桩基座中心点对称分布,所述桩基座内部设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内部插接有支撑柱,所述阻尼底座与桩基座一端外表面均分布有阻尼块,所述阻尼块的内表面呈弧形状结构,所述阻尼板与阻尼块为贴合连接,所述阻尼板与受力板之间连接有抗震杆。该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桩基结构通过优化设计和材料选择,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使用该结构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有效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保障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桩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于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建筑桩基结构在抗震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其常见问题包括缺乏防震装置、抗震能力不足等,传统桩基结构在地震发生时,易发生破坏和倾斜,无法有效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桩基结构在地震发生时,易发生破坏和倾斜,无法有效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包括桩基座、阻尼底座、阻尼板和受力板,所述阻尼底座位于所述桩基座底端,所述阻尼板位于桩基座和阻尼底座之间,所述受力板关于桩基座中心点对称分布,所述桩基座内部设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内部插接有支撑柱。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尼底座与桩基座一端外表面均分布有阻尼块,所述阻尼块的内表面呈弧形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尼板与阻尼块为贴合连接,所述阻尼板与受力板之间连接有抗震杆。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受力板的一端外表面对称设置有菱形板,所述菱形板的数量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
1.抗震性能突出:阻尼底座与桩基座之间的阻尼块作为主要的抗震组件,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阻尼块和阻尼板的贴合连接能够减少振动对结构的影响,增强了桩基结构的抗震能力;
2.平衡力优化:阻尼底座底端设置的阻尼块作为主要的平衡组件,能够平衡桩基结构的水平力,并通过阻尼板的运动实现与阻尼块的续航,降低震动对桩基座的影响;
3.结构稳定性提高:阻尼板的设计及其与阻尼块的贴合连接能够起到平行导向作用,有效减少桩基结构的倾斜和变形,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4.材料优化:菱形板的切面较多且自身材质抗变形性能强,能够承受较大的挤压力,减轻挤压对菱形板的影响,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5.施工便捷:桩基座内部设有钢筋笼和支撑柱,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整个结构设计紧凑,施工过程简便,节省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桩基座;2、钢筋笼;3、支撑柱;4、阻尼底座;5、阻尼块;6、阻尼板;7、抗震杆;8、受力板;9、菱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包括桩基座1、阻尼底座4、阻尼板6和受力板8,阻尼底座4位于桩基座1底端,阻尼板6位于桩基座1和阻尼底座4之间,受力板8关于桩基座1中心点对称分布,桩基座1内部设有钢筋笼2,钢筋笼2内部插接有支撑柱3。
阻尼底座4与桩基座1一端外表面均分布有阻尼块5,阻尼块5的内表面呈弧形状结构,阻尼底座4与桩基座1外表面均被混凝土填充,在填充前,阻尼底座4与桩基座1须提前安装,阻尼块5分布在桩基座1与阻尼底座4之间,其中阻尼底座4顶表面的阻尼块5为主要抗震组件,而桩基座1底端设置的阻尼块5为主要的平衡组件,阻尼块5与阻尼板6贴合,能够对抗振动所产生的挤压力,提高抗震性能。
阻尼板6与阻尼块5为贴合连接,阻尼板6与受力板8之间连接有抗震杆7,阻尼板6与阻尼块5贴合的连接端为弧形,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受力面积,并且阻尼板6的上下两端,分别卡入到阻尼板6和阻尼底座4内部,能够起到平行导向作用,而阻尼块5的分布位置,在前端的阻尼块5断裂后,能够通过阻尼板6移动与后端的阻尼块5贴合,能够起到续航作用,减少振动对桩基座1的影响。
受力板8的一端外表面对称设置有菱形板9,菱形板9的数量为四个,菱形板9的切面较多,并且自身材质抗变形性能强,可有效的减少挤压对菱形板9的影响。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时,首先根据桩基座1和阻尼底座4的填充长度将地基深度预设好,随后将抗震杆7的一端穿插在桩基座1和阻尼底座4之间,抗震杆7前端的阻尼板6连接在桩基座1和阻尼底座4之间,并且阻尼板6的部分卡入在桩基座1和阻尼底座4预设好的滑槽内,阻尼块5的分布位置,在前端的阻尼块5断裂后,能够通过阻尼板6移动与后端的阻尼块5贴合,能够起到续航作用,减少振动对桩基座1的影响,而受力板8设置在抗震杆7的另一端,位于抗震杆7和阻尼底座4之间,随后使用混凝土进行填充,而菱形板9的切面较多,并且自身材质抗变形性能强,可有效的减少挤压对菱形板9的影响,而随之的是菱形板9与受力板8与地底填充物接触面积大,在不可抗力的震动作用下,受力板8和菱形板9对称分布的位置受力相互均匀,避免桩基座1和阻尼底座4之间出现断裂,从而增加整体的抗震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座(1)、阻尼底座(4)、阻尼板(6)和受力板(8),所述阻尼底座(4)位于所述桩基座(1)底端,所述阻尼板(6)位于桩基座(1)和阻尼底座(4)之间,所述受力板(8)关于桩基座(1)中心点对称分布,所述桩基座(1)内部设有钢筋笼(2),所述钢筋笼(2)内部插接有支撑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底座(4)与桩基座(1)一端外表面均分布有阻尼块(5),所述阻尼块(5)的内表面呈弧形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板(6)与阻尼块(5)为贴合连接,所述阻尼板(6)与受力板(8)之间连接有抗震杆(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8)的一端外表面对称设置有菱形板(9),所述菱形板(9)的数量为四个。
CN202321667051.0U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 Active CN219952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7051.0U CN219952018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7051.0U CN219952018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2018U true CN219952018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2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67051.0U Active CN219952018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2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16975U (zh) 分段钢纤维混凝土预制壳壁
CN111622135A (zh) 一种桥梁加固托架
CN201411777Y (zh) 加强混合暗支撑的高阻尼混凝土组合核心筒体
CN109372283B (zh) 一种具有抗震加固性能的建筑墙体
CN219952018U (zh) 一种抗震性建筑桩基结构
CN213682200U (zh) 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CN213418131U (zh) 一种建筑物抗震结构
CN207405664U (zh) 一种土木工程中地桩用减震装置
CN113622595B (zh) 一种基于房屋设计用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分压装置
CN210658472U (zh)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基结构
CN202519813U (zh) 内藏钢板-钢筋暗支撑耗能的低剪力墙结构体系
CN213867954U (zh) 一种新型减震式建筑工程桩
CN213014780U (zh) 一种钢结构房屋抗震型墙体
CN211849400U (zh) 建筑工程用抗震型建筑桩
CN211473068U (zh) 一种韧性耗能钢柱
CN212375912U (zh)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基
CN218911495U (zh) 一种抗震性高的建筑基桩
CN114016796A (zh) 一种房屋设计用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分压装置
CN110761338B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
CN112647587A (zh) 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
CN211037920U (zh) 墙体置换施工用支撑构件
CN211172374U (zh) 一种新型抗震钢结构
CN216076477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房屋加固结构
CN216973515U (zh) 一种建筑工程抗震减震结构
CN214885292U (zh) 一种钢结构避震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