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3152U -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43152U
CN219943152U CN202321324861.6U CN202321324861U CN219943152U CN 219943152 U CN219943152 U CN 219943152U CN 202321324861 U CN202321324861 U CN 202321324861U CN 219943152 U CN219943152 U CN 219943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crushing
construction waste
electric telescopic
telescopic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248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璐
刘林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du Municipal Highway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du Municipal Highway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du Municipal Highway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du Municipal Highway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248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43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43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43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Abstract

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破碎机;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置的四组沉孔、连接在沉孔内的第一电动伸缩杆、连接在第一电动伸缩杆顶部的防护罩、开设在防护罩上的观察孔、以及连接在观察孔内的防护网、沉孔开设在第一粉碎箱顶部四角位置;防损组件;所述防损组件包括连接在防护罩顶部下表面的铰链、连接在铰链另一侧的第一挡板、连接在第一挡板下端的弹簧、连接在弹簧下端的第二挡板、连接在第二挡板下端的海绵。通过设置的防护组件与破碎机相互配合使用,在第一粉碎箱工作时,对进料口进行防护,避免碎块飞溅造成人身伤害,同时设置观察口,便于观察内部粉碎情况,及时进行填料。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再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目前一些建筑垃圾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在回收利用时,会用到破碎机对建筑垃圾进行粉碎。
现查询中国专利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破碎装置,公开号:CN 217615181 U,包括所述保护壳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保护壳内部轴承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粉碎杆,粉碎箱的底端卡装有第一收集箱,通过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粉碎杆与第一收集箱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两组粉碎杆转动,两组粉碎杆转动可以将建筑垃圾进行初步粉碎。一方面解决了粉碎时漂浮的灰尘,另一方面通过滤网将粉碎的垃圾筛分,进行二次粉碎确保建筑垃圾可以充分的被粉碎。
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通过喷洒水分,避免灰尘飞扬,降低了环境危害,但是在破碎机第一粉碎箱进料口处未做防护措施,在粉碎时,会有碎块从进料口飞溅出来,砸伤工作人员,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通过设置的防护组件与破碎机相互配合使用,在第一粉碎箱工作时,对进料口进行防护,避免碎块飞溅造成人身伤害,同时设置观察口,便于观察内部粉碎情况,及时进行填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
破碎机;
防护组件;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置的四组沉孔、连接在沉孔内的第一电动伸缩杆、连接在第一电动伸缩杆顶部的防护罩、开设在防护罩上的观察孔、以及连接在观察孔内的防护网;
防损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破碎机包括设置的底座、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一粉碎箱和第二粉碎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破碎机还包括放置在第一粉碎箱下端的第一收集箱、放置在第二粉碎箱下端的第二收集箱、以及连接在第二粉碎箱上端的水箱。
具体的,底座起整体支撑作用,将建筑垃圾放入第一粉碎箱,第一粉碎箱内粉碎辊开始工作,建筑垃圾粉碎后落入下端的过滤网,过滤网振动,细小的颗粒落入下方第一收集箱内,较大的碎块滑入第二粉碎箱,第二粉碎箱内粉碎辊开始工作,对碎块进行二次粉碎,最后粉碎后的颗粒落入第二收集箱内,顶部的水箱,在第一粉碎箱工作时,向其内部喷洒水雾,防止粉碎时产生的灰尘四散到空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沉孔开设在第一粉碎箱顶部四角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损组件包括连接在防护罩顶部下表面的铰链、连接在铰链另一侧的第一挡板、连接在第一挡板下端的弹簧、连接在弹簧下端的第二挡板、连接在第二挡板下端的海绵。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损组件还包括设置的第二电动伸缩杆、连接在第二电动伸缩杆两端的固定轴、其中一组固定轴连接在防护罩顶部下表面、另一组固定轴连接在第一挡板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粉碎箱顶部增加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控制防护罩,在工作时关闭防护罩,可避免碎石飞溅伤人。
二、基于有益效果一,在防护罩上设置观察口,便于观察内部粉碎情况,及时进行填料。
三、基于有益效果一,在观察口内安装防护网,进一步避免砂石飞溅。
具体使用时,在第一粉碎箱内送入一定量的建筑垃圾,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收回沉孔内,带动防护罩向下移动,盖住第一粉碎箱顶部进料口,当第一粉碎箱内粉碎辊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孔观察内部粉碎情况,若内部碎块较少,可及时打开第一电动伸缩杆,升起防护罩,及时添加建筑垃圾,连接在观察孔的防护网,也可将飞溅的碎石挡回第一粉碎箱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破碎机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组件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损组件结构图。
图中:10、破碎机;11、底座;12、第二收集箱;13、第二粉碎箱;14、水箱;15、第一收集箱;16、第一粉碎箱;20、防护组件;21、第一电动伸缩杆;22、防护罩;23、观察孔;24、防护网;25、沉孔;30、防损组件;31、铰链;32、第一挡板;33、固定轴;34、第二电动伸缩杆;35、弹簧;36、第二挡板;37、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通过设置的防护组件与破碎机相互配合使用,在第一粉碎箱工作时,对进料口进行防护,避免碎块飞溅造成人身伤害,同时设置观察口,便于观察内部粉碎情况,及时进行填料。
实施例1
图1-3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破碎机10和防护组件20。
破碎机10包括设置的底座11、连接在底座11上的第一粉碎箱16和第二粉碎箱13、还包括放置在第一粉碎箱16下端的第一收集箱15、放置在第二粉碎箱13下端的第二收集箱12、以及连接在第二粉碎箱13上端的水箱14;
防护组件20包括设置的四组沉孔25、连接在沉孔25内的第一电动伸缩杆21、连接在第一电动伸缩杆21顶部的防护罩22、开设在防护罩22上的观察孔23、以及连接在观察孔23内的防护网24、沉孔25开设在第一粉碎箱16顶部四角位置。
防护组件20的使用:
在第一粉碎箱16内送入一定量的建筑垃圾,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21,第一电动伸缩杆21收回沉孔25内,带动防护罩22向下移动,盖住第一粉碎箱16顶部进料口,当第一粉碎箱16内粉碎辊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孔23观察内部粉碎情况,若内部碎块较少,可及时打开第一电动伸缩杆21,升起防护罩22,及时添加建筑垃圾,连接在观察孔23的防护网24,也可将飞溅的碎石挡回第一粉碎箱内16。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防损组件30,如图4所示:
防损组件30包括连接在防护罩22顶部下表面的铰链31、连接在铰链31另一侧的第一挡板32、连接在第一挡板32下端的弹簧35、连接在弹簧35下端的第二挡板36、连接在第二挡板36下端的海绵37、还包括设置的第二电动伸缩杆34、连接在第二电动伸缩杆34两端的固定轴33、其中一组固定轴33连接在防护罩22顶部下表面、另一组固定轴33连接在第一挡板32上表面。
防损组件30的使用:
碎石飞溅碰撞在防护罩22和防护网24上,会造成防护罩22和防护网24的损毁,缩短了使用寿命,可通过增设的防损组件30,当防护罩22向下关闭时,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34,第二电动伸缩杆34绕固定轴33转动,带动两组第一挡板32绕铰链31向上翻转闭合,碎石飞溅上来,碰撞在海绵37上,第二挡板36在弹簧35作用下,向上移动,降低了冲击力。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 ,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破碎机(10);
防护组件(20);
所述防护组件(20)包括设置的四组沉孔(25)、连接在沉孔(25)内的第一电动伸缩杆(21)、连接在第一电动伸缩杆(21)顶部的防护罩(22)、开设在防护罩(22)上的观察孔(23)、以及连接在观察孔(23)内的防护网(24);
防损组件(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10)包括设置的底座(11)、连接在底座(11)上的第一粉碎箱(16)和第二粉碎箱(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10)还包括放置在第一粉碎箱(16)下端的第一收集箱(15)、放置在第二粉碎箱(13)下端的第二收集箱(12)、以及连接在第二粉碎箱(13)上端的水箱(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25)开设在第一粉碎箱(16)顶部四角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损组件(30)包括连接在防护罩(22)顶部下表面的铰链(31)、连接在铰链(31)另一侧的第一挡板(32)、连接在第一挡板(32)下端的弹簧(35)、连接在弹簧(35)下端的第二挡板(36)、连接在第二挡板(36)下端的海绵(3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损组件(30)还包括设置的第二电动伸缩杆(34)、连接在第二电动伸缩杆(34)两端的固定轴(33)、其中一组固定轴(33)连接在防护罩(22)顶部下表面、另一组固定轴(33)连接在第一挡板(32)上表面。
CN202321324861.6U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 Active CN219943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4861.6U CN219943152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4861.6U CN219943152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43152U true CN219943152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2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24861.6U Active CN219943152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431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64161B1 (de) Elektrowerkzeug mit schutzhaube
CN207371617U (zh) 一种高效粉碎的建筑垃圾粉碎装置
CN106861880A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物料粉碎装置
CN206168493U (zh) 一种粉碎装置
CN114433604B (zh) 一种城市建设用垃圾无害处理装备
CN213315540U (zh) 一种含油废白土粉碎装置
CN210357317U (zh) 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装置
CN210700315U (zh) 一种玻璃纤维板材制造用原料粉碎装置
CN219943152U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4262086U (zh) 一种废弃建筑构筑物的粉碎分选设备
CN211099274U (zh) 一种木质建筑模板回收再制造粉碎装置
CN215197358U (zh) 一种减震式建筑垃圾除铁粉碎回收装置
CN211217047U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粉碎装置
CN212702190U (zh) 一种市政垃圾处理装置
CN214916909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环保型废弃物回收装置
CN106994379A (zh) 一种无动力球磨机清扫装置
CN112337940A (zh) 一种建筑施工垃圾粉碎装置
CN220425464U (zh) 一种具有回收功能的砖块粉碎机
CN216261017U (zh) 一种建筑工地垃圾人工智能粉碎装置
CN211329572U (zh) 一种建筑用石块粉碎装置
CN213762047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建筑垃圾处理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19898460U (zh) 一种方便筛选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
CN216224616U (zh)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CN220590292U (zh) 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用振动破碎装置
CN21531284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粉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