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1623U - 建筑施工用安全带 - Google Patents

建筑施工用安全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41623U
CN219941623U CN202321168553.9U CN202321168553U CN219941623U CN 219941623 U CN219941623 U CN 219941623U CN 202321168553 U CN202321168553 U CN 202321168553U CN 219941623 U CN219941623 U CN 219941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rope
safety
hook
mounting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685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千兴
白峻铭
唐荣
刘冰
王方方
李向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685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41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41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41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带,包括安全绳、挂钩、弹性件、驱动机构;挂钩连接在安全绳的一端,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铰接在一起的钩部,两个钩部共同限定出用于挂载安全带的挂载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钩部朝向安全绳的一端,两个钩部远离安全绳的一端形成为挂载口;驱动机构连接在安全绳的朝向作业人员的一侧,并与弹性件连接;驱动机构能够朝向靠近安全绳的方向移动,以驱动弹性件收缩,以带动两个钩部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使挂载口打开以脱钩,与作业人员频繁返回摘钩的方案相比,本公开设置这样无需作业人员返回去摘钩脱钩,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使用方便,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建筑施工用安全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建筑工程安全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带。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特别是高空搭设防护架比如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作业人员在高空搭设时需要穿戴安全带,以防止作业人员发生坠落或发生坠落后将作业人员安全悬挂,可以避免高空坠落等不安全事故发生,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安全带通常包括挂绳、挂钩以及穿戴在作业人员身体上的穿戴本体,穿戴本体连接在挂绳的一端,挂钩连接在挂绳的另一端。使用时,作业人员将穿戴本体穿戴好,将挂钩挂设在已经安装好的钢管上,就可以在预设范围内进行施工作业。
然而,现有的安全带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更换施工范围时,作业人员需要返回挂钩的挂设位置,将挂钩从钢管上摘卸下来即摘钩,然后将挂钩挂设到新的挂设位置处,也就是说,作业人员需要频繁返回摘钩,使用不方便,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使用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带。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带,包括安全绳、挂钩、弹性件以及驱动机构;
所述挂钩连接在所述安全绳的一端,所述挂钩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钩部,两个所述钩部铰接在一起,并共同限定出用于挂载安全带的挂载腔;
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钩部的朝向所述安全绳的一端,两个所述钩部的远离所述安全绳的一端形成为可与所述挂载腔连通的挂载口;
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安全绳的朝向作业人员的一侧,并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朝向靠近所述安全绳的方向移动,以驱动所述弹性件收缩,以带动两个所述钩部的远离所述安全绳的一端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使所述挂载口打开以脱钩。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操作柄以及牵引件;
所述操作柄连接在所述安全绳的朝向作业人员的一侧,并显露在所述安全绳的一侧,所述牵引件沿所述安全绳的长度方向穿设在所述安全绳内,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柄连接,所述牵引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所述操作柄能够朝向靠近所述安全绳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牵引件朝向靠近所述操作柄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弹性件收缩。
可选的,所述安全绳的朝向作业人员的一侧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沿所述安全绳的径向连接在所述安全绳的一侧,所述操作柄连接在所述导向轮的背离所述安全绳的一侧,所述牵引件的朝向所述操作柄的一端绕设在所述导向件的外壁上并与所述操作柄连接。
可选的,所述导向件包括第一导向轮以及第二导向轮;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向轮穿设在所述安全绳中,并靠近所述安全绳的径向外缘设置,所述第二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安全绳的一侧,并靠近所述第一导向轮设置,所述操作柄连接在所述第二导向轮的一侧,所述牵引件的的朝向所述操作柄的一端依次绕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上。
可选的,所述安全绳上设置有承力层,所述承力层至少设置在所述安全绳的与所述驱动机构作用的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承力层为环形硬质衬套,所述安全绳具有中空腔,所述环形硬质衬套沿所述安全绳的周向嵌套在所述中空腔的腔壁上。
可选的,两个所述钩部的其中一者的靠近所述挂载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部,两个所述钩部的其中另一者的靠近所述挂载口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紧部配合的第二锁紧部,所述挂载口通过所述第一锁紧部和所述第二锁紧部的配合连接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第一锁紧部包括锁凸,所述第二锁紧部包括可供所述锁凸伸入的锁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锁紧部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锁紧部沿所述挂载腔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锁紧部至少为两个,一个所述第一锁紧部对应一个所述第二锁紧部;
和/或,两个所述钩部的其中一者的靠近所述挂载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锁紧部,两个所述钩部的其中另一者的靠近所述挂载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部。
可选的,至少部分所述挂载腔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滑层;
所述防滑层包括橡胶垫。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建筑施工用安全带,通过设置挂钩、弹性件以及驱动机构,挂钩连接在安全绳的一端,挂钩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铰接在一起的钩部,两个钩部的朝向安全绳的一端通过弹性件连接在一起,两个挂钩的远离安全绳的一端形成为挂载口,驱动机构连接在安全绳的朝向作业人员的一侧,并与弹性件连接,驱动机构能够朝向靠近安全绳的方向移动,以驱动弹性件收缩,从而带动两个钩部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使挂载口打开以脱钩,这样使用时,当需要更换施工范围时,作业人员朝向靠近安全绳的方向按压移动驱动机构,挂钩上的挂载口在驱动机构和弹性件的作用下即可打开脱钩,与作业人员频繁返回摘钩的方案相比,本公开设置这样无需作业人员返回去摘钩脱钩,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使用方便,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建筑施工用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C部的放大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建筑施工用安全带的挂钩的分解图。
其中,1、安全绳;2、挂钩;21、钩部;22、挂载腔;23、挂载口;3、弹性件;4、驱动机构;41、操作柄;42、牵引件;5、导向件;51、第一导向轮;52、第二导向轮;6、承力层;71、第一锁紧部;72、第二锁紧部;8、延伸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带(以下简称安全带),包括安全绳1、挂钩2、弹性件3以及驱动机构4。
具体实现时,安全带还包括能够穿戴在作业人员身体上的穿戴部,穿戴部连接在安全绳1上。其中,穿戴部比如可以包括肩带、腰带、腿带中的一个或多个。
具体的,挂钩2连接在安全绳1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穿戴部和挂钩2分别连接在安全绳1的两端。挂钩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钩部21,两个钩部21铰接在一起,并共同限定出用于挂载安全带的挂载腔22。
其中,两个挂钩2的相对面比如可以是弧形面,对应的挂载腔22比如可以是圆形腔等。
具体的,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钩部21的朝向安全绳1的一端,两个钩部21的远离安全绳1的一端形成为可与挂载腔22连通的挂载口23,其中,两个钩部21的铰接点位于弹性件3和挂载口23之间,使得挂载口23的张合方便,操作省力。
具体的,驱动机构4连接在安全绳1的朝向作业人员的一侧,并与弹性件3连接;驱动机构4能够朝向靠近安全绳1的方向移动,以驱动弹性件3收缩,以带动两个钩部21的远离安全绳1的一端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使挂载口23打开以脱钩。
脱钩时,作业人员按压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在按压外力的作用下朝向靠近安全绳1的方向移动(参考图1中位于最下方的带箭头的虚线),并可以带动弹性件3收缩,在弹性件3的收缩作用下,两个钩部21的靠近安全绳1的一端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参考图1中位于最中部的带箭头的虚线),由于两个钩部21铰接,所以两个钩部21的远离安全绳1的一端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参考图1中位于最上方的带箭头的虚线),从而使得挂载口23打开脱钩,进而使得安全带从挂载位置处脱离。
脱钩完毕后,取消作用在驱动机构4上的按压外力,弹性件3伸长复位,两个钩部21的靠近安全绳1的一端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复位,从而使得两个钩部21的远离安全绳1的一端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至挂载口23闭合复位。
挂载安全带时,先实施上述脱钩步骤,当挂载口23打开时,将挂钩2套设在挂载位置处的构件比如钢管的外壁上,取消作用在驱动机构4上的按压外力,使挂载口23闭合复位,从而可将挂钩2挂设套设在钢管上,进而将安全带挂载在钢管上,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通过设置挂钩2、弹性件3以及驱动机构4,挂钩2连接在安全绳1的一端,挂钩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铰接在一起的钩部21,两个钩部21的朝向安全绳1的一端通过弹性件3连接在一起,两个挂钩2的远离安全绳1的一端形成为挂载口23,驱动机构4连接在安全绳1的朝向作业人员的一侧,并与弹性件3连接,驱动机构4能够朝向靠近安全绳1的方向移动,以驱动弹性件3收缩,从而带动两个钩部21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使挂载口23打开以脱钩,这样使用时,当需要更换施工范围时,作业人员朝向靠近安全绳1的方向按压移动驱动机构4,挂钩2上的挂载口23在驱动机构4和弹性件3的作用下即可打开脱钩,与作业人员频繁返回摘钩的方案相比,本实施例设置这样无需作业人员返回去摘钩脱钩,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使用方便,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示,驱动机构4包括操作柄41以及牵引件42,操作柄41连接在安全绳1的朝向作业人员的一侧,并显露在安全绳1的一侧,便于作业人员按压操作。牵引件42沿安全绳1的长度方向穿设在安全绳1内,牵引件42的一端与操作柄41连接,牵引件42的另一端与弹性件3连接;操作柄41能够朝向靠近安全绳1的方向移动,以带动牵引件42朝向靠近操作柄41的方向移动,以使弹性件3收缩。
其中,牵引件42沿安全绳1的长度方向布置,并可沿安全绳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具体使用时,朝向靠近安全绳1的方向按压操作柄41,操作柄41就可以带动牵引件42朝向靠近操作柄41的方向移动(参考图1中位于最下方的带箭头的虚线),即牵引件42朝向靠近作业人员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得弹性件3收缩,带动两个钩部21的靠近安全绳1的一端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参考图1中位于最中部的带箭头的虚线),从而使得两个钩部21的远离安全绳1的一端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参考图1中位于最上方的带箭头的虚线),进而使得挂载口23打开脱钩,脱钩方便。
具体实现时,牵引件42比如可以是不锈钢刹车线、碳纤维刹车线等。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牵引件42比如也可以沿安全绳1的长度方向布置在安全绳1的外壁上,并且牵引件42可沿安全绳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安全绳1的朝向作业人员的一侧设置有导向件5,导向件5沿安全绳1的径向连接在安全绳1的一侧,操作柄41连接在导向轮的背离安全绳1的一侧,牵引件42的朝向操作柄41的一端绕设在导向件5的外壁上并与操作柄41连接。
将牵引件42的朝向操作柄41的端部绕设在导向件5的外壁上,一方面,便于牵引件42的移动,有助于提高脱钩和挂钩2效率。另一方面,导向件5对牵引件42具有导向作用,特别是牵引件42的折弯拐点处,避免牵引件42在折弯拐点处磨损,有助于延长牵引件42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安全带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能。
具体实现时,导向件5沿安全绳1的径向布置,导向件5的中心轴线大致与安全绳1的中心轴线垂直,导向作用较好。
继续参考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件5包括第一导向轮51以及第二导向轮52,至少部分第一导向轮51穿设在安全绳1中,并靠近安全绳1的径向外缘设置,第二导向轮52设置在安全绳1的一侧,并靠近第一导向轮51设置,操作柄41连接在第二导向轮52的一侧,牵引件42的的朝向操作柄41的一端依次绕设在第一导向轮51和第二导向轮52上。
具体实现时,第一导向轮51的直径小于第二导向轮52的直径,使得牵引件42移动顺畅,操作省时省力。
第一导向轮51和第二导向轮52位于安全绳1的中心轴线的同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3所示,安全绳1上设置有承力层6,承力层6至少设置在安全绳1的与驱动机构4作用的位置处。
也就是说,在安全绳1上设置有承力层6,承力层6至少设置在驱动机构4附近,这样外力按压驱动机构4时,驱动机构4与安全绳1接触时,驱动机构4抵顶在承力层6上,也就是说,承力层6是力的承载区域,力的作用面,便于施力,从而便于脱钩和挂钩2,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具体的是,承力层6至少设置在操作柄41附近,操作柄41在安全绳1上的投影位于承力层6所覆盖的区域内,便于施力操作。
其中,承力层6比如可以是硬塑料,质轻且强度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承力层6为环形硬质衬套,安全绳1具有中空腔,环形硬质衬套沿安全绳1的周向嵌套在中空腔的腔壁上,对力的承载性能较好,便于操作。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承力层6比如也可以套设在安全绳1的外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4和图5所示,两个钩部21的其中一者的靠近挂载口2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部71,两个钩部21的其中另一者的靠近挂载口23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锁紧部71配合的第二锁紧部72,挂载口23通过第一锁紧部71和第二锁紧部72的配合连接在一起。
这样在挂载状态时,挂载口23不仅可以在弹性件3的作用下闭合复位,还可以通过第一锁紧部71和第二锁紧部72的配合将挂载口23进一步锁紧闭合,提高了挂载腔22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挂钩2的挂载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安全带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两个钩部21的靠近挂载口23的一端均设置有延伸耳8,两个延伸耳8相对设置,第一锁紧部71和第二锁紧部72分别设置在对应的钩部21的延伸耳8上,不占用挂载腔22的空间,空间利用率高,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锁紧部71和第二锁紧部72不会对挂载产生干涉,提高了挂载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第一锁紧部71包括锁凸,第二锁紧部72包括可供锁凸伸入的锁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伸入配合锁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紧部71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第一锁紧部71沿挂载腔22的径向设置,第二锁紧部72至少为两个,一个第一锁紧部71对应一个第二锁紧部72。
在两个钩部21上分别设置多个第一锁紧部71和多个第二锁紧部72,进一步提高了挂载口23的锁紧闭合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挂载腔22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挂钩2的挂载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安全带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两个钩部21的其中一者的靠近挂载口2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锁紧部72,两个钩部21的其中另一者的靠近挂载口2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部71。
也就是说,在其中一个钩部21同时设置有第一锁紧部71和第二锁紧部72,在其中另一个钩部21上同时对应设置有第二锁紧部72和第一锁紧部71,进一步提高了挂载口23的锁紧闭合程度,进一步提高了挂载腔22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挂钩2的挂载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安全带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挂载腔22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滑层。
在挂载腔22的内壁上设置防护层,增大了挂钩与挂载构件之间的摩擦力,增强了挂钩2的耐磨防滑性能,从而提高了挂钩2的挂载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安全带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实现时,防滑层比如可以包括橡胶垫。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防滑层还可以是防滑纹、防护凸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绳(1)、挂钩(2)、弹性件(3)以及驱动机构(4);
所述挂钩(2)连接在所述安全绳(1)的一端,所述挂钩(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钩部(21),两个所述钩部(21)铰接在一起,并共同限定出用于挂载安全带的挂载腔(22);
所述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钩部(21)的朝向所述安全绳(1)的一端,两个所述钩部(21)的远离所述安全绳(1)的一端形成为可与所述挂载腔(22)连通的挂载口(23);
所述驱动机构(4)连接在所述安全绳(1)的朝向作业人员的一侧,并与所述弹性件(3)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能够朝向靠近所述安全绳(1)的方向移动,以驱动所述弹性件(3)收缩,以带动两个所述钩部(21)的远离所述安全绳(1)的一端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使所述挂载口(23)打开以脱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操作柄(41)以及牵引件(42);
所述操作柄(41)连接在所述安全绳(1)的朝向作业人员的一侧,并显露在所述安全绳(1)的一侧,所述牵引件(42)沿所述安全绳(1)的长度方向穿设在所述安全绳(1)内,所述牵引件(42)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柄(41)连接,所述牵引件(42)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件(3)连接;
所述操作柄(41)能够朝向靠近所述安全绳(1)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牵引件(42)朝向靠近所述操作柄(41)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弹性件(3)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绳(1)的朝向作业人员的一侧设置有导向件(5),所述导向件(5)沿所述安全绳(1)的径向连接在所述安全绳(1)的一侧,所述操作柄(41)连接在所述导向件(5)的背离所述安全绳(1)的一侧,所述牵引件(42)的朝向所述操作柄(41)的一端绕设在所述导向件(5)的外壁上并与所述操作柄(4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5)包括第一导向轮(51)以及第二导向轮(52);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向轮(51)穿设在所述安全绳(1)中,并靠近所述安全绳(1)的径向外缘设置,所述第二导向轮(52)设置在所述安全绳(1)的一侧,并靠近所述第一导向轮(51)设置,所述操作柄(41)连接在所述第二导向轮(52)的一侧,所述牵引件(42)的朝向所述操作柄(41)的一端依次绕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轮(51)和所述第二导向轮(5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绳(1)上设置有承力层(6),所述承力层(6)至少设置在所述安全绳(1)的与所述驱动机构(4)作用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层(6)为环形硬质衬套,所述安全绳(1)具有中空腔,所述环形硬质衬套沿所述安全绳(1)的周向嵌套在所述中空腔的腔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钩部(21)的其中一者的靠近所述挂载口(2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部(71),两个所述钩部(21)的其中另一者的靠近所述挂载口(23)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紧部(71)配合的第二锁紧部(72),所述挂载口(23)通过所述第一锁紧部(71)和所述第二锁紧部(72)的配合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部(71)包括锁凸,所述第二锁紧部(72)包括可供所述锁凸伸入的锁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部(71)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锁紧部(71)沿所述挂载腔(22)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锁紧部(72)至少为两个,一个所述第一锁紧部(71)对应一个所述第二锁紧部(72);
和/或,两个所述钩部(21)的其中一者的靠近所述挂载口(2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锁紧部(72),两个所述钩部(21)的其中另一者的靠近所述挂载口(2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部(7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安全带,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挂载腔(22)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滑层;
所述防滑层包括橡胶垫。
CN202321168553.9U 2023-05-15 2023-05-15 建筑施工用安全带 Active CN219941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8553.9U CN219941623U (zh) 2023-05-15 2023-05-15 建筑施工用安全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8553.9U CN219941623U (zh) 2023-05-15 2023-05-15 建筑施工用安全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41623U true CN219941623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4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68553.9U Active CN219941623U (zh) 2023-05-15 2023-05-15 建筑施工用安全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41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97405B1 (en) Hydraulic puller
CN1756886B (zh) 转轴式窗遮帘配件
CN219941623U (zh) 建筑施工用安全带
US20100139052A1 (en) Swivel hook assembly
CA2431793C (en) A swivel connector for a pipeline
EP0353954A2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braking devices
CN113799033B (zh) 弹簧扣锁紧定位工装
JP2018517643A (ja) カバー要素を有するプーリーブロック、及び、プーリーブロックにカバー要素を取り付けるための方法
CN216824552U (zh) 一种输电线路登塔轻便型防坠落工具
CN209821695U (zh) 一种伸缩式旋钮结构
CN113069696A (zh) 一种锁紧防坠落安全钩
US9266250B2 (en) Saw blade guard quick releas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locking and unlocking saw blade guard
CN217676510U (zh) 一种伸缩臂
CN218909610U (zh) 一种便于解锁的吊钩
CN212978391U (zh) 一种生产自动化设备用具有防护结构抓取稳定的气爪
CN215101473U (zh) 一种卸扣用适配接头
CN218950795U (zh) 一种大型载重工装吊具
CN209977008U (zh) 一种伸缩杆
KR200227729Y1 (ko) 신축조절기가 장착된 안전대 부착설비
CA2243749C (en) Fixture and method for compressing wire mesh grip to facilitate installation on cables
CN213923862U (zh) 一种连接器及动滑轮装置及手摇晾衣架
CN219375916U (zh) 一种能适应钩挂吊杆粗细的可调式防坠装置
CN212712370U (zh) 一种电动葫芦用起重吊钩
CN218094068U (zh) 一种具有防脱、保护功能的索具套环
CN217609081U (zh) 附带背带挂件的钓箱提手以及钓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