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7409U - 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37409U CN219937409U CN202321152158.1U CN202321152158U CN219937409U CN 219937409 U CN219937409 U CN 219937409U CN 202321152158 U CN202321152158 U CN 202321152158U CN 219937409 U CN219937409 U CN 2199374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guide
- main body
- sleeve
- limi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369 Bras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1 br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贯穿主体,所述插接孔的两端均设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排对称的导电排,两排所述导电排的一端互相靠近,所述导电排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导片,两个所述对立导片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接触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提升导电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装联中,电连接器的应用极其广泛,它是保证电传输可靠性的关键产品。并且,电连接器大多采用直插式安装方式,使得工人在安装方便,也便于在后期维修时的拆卸。
中国专利CN201420355846.2公开了一种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连接端子包括:基部,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一对延伸臂,从所述基部的第一侧延伸;以及一个大致圆筒形的保持部,从所述基部的第二侧延伸,所述保持部的直径是可变的,以机械固定并电连接具有不同直径的导线。
当插片插入连接器内时,上述方案是通过连接器上的延伸臂与插片接触并夹持。为了提升插片在与连接器插接时能更加牢固和获得更好的导电性能,通过会将插片进行延长,使得插片能深入连接器内。但是,上述方案中的延伸臂是接触和夹持插片的中部,插片的末端处于悬空状态,当接入电流时,电流仅从插片的中部传递到延伸臂上,使得插片深入连接器内的部分没有充分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提升导电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贯穿主体,所述插接孔的两端均设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排对称的导电排,两排所述导电排的一端互相靠近,所述导电排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导片,两个所述对立导片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接触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片的一端延伸有翘起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件套设于双向接触件外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侧均设有卡扣,所述主体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卡扣卡入相邻的安装孔内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应导片上均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有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顶触相邻的导片。
作为优选方案,两个所述相邻的导片之间设为通槽,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均设有多个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延伸至通槽内,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设有凸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件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块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块卡入第二限位部内固定,所述主体包括上板件和下板件,所述上板件和下板件合并形成插接孔,所述上板件和下板件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块卡入相邻的第一限位部内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件卷曲成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部卡入相邻的限位孔内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件两端均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第三弹片,所述第三弹片的一端顶触相邻的导片。
作为优选方案,多个所述导片的长度尺寸不相同,所述不同长度尺寸的导片依次间隔排布。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的有益效果是:
当插片插入插接孔内后,通过插接孔两端的夹持组件分别夹持插片的中部和末端,并且主体两端的导电排均与插片电性连接的设计,使得导片也与深入连接器内的插片末端电性连接,提升连接器与插片接触的面积,从而提升连接器的导电效率,降低电流从插片传递到导片的电阻,从而降低故障率,提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接触件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接触件的主体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的主体与套件A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的主体与套件A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的套件A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的5图(A区域)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的5图(B区域)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的主体与套件B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的主体安装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的主体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的主体与套件B的安装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的图11(C区域)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图2。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包括主体10和套件。
主体10上开设有插接孔101,插接孔101为贯穿主体10的通孔,插接孔101用于插接插片的作用。插接孔101的两端均设有夹持组件11,两个夹持组件11相互对称。夹持组件11包括两排对称的导电排12,两排所述导电排12的一端互相靠近,导电排12用于与插片电性连接,导通电流的作用。导电排12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导片13,本实施例优选多个导片13平行并间隔排布,以适配插片平直的侧面,使得在与之电接触时,多个导片13均能与插片的侧面接触。两个对立导片13的一端相互倾斜靠近,两个对立的导片1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接触区131,接触区131与插接孔101内的插片接触导通电流并夹持。两个相邻的接触区131之间设为夹持区。导片13的一端延伸有起翘部132,起翘部132向导片13另外一侧倾斜。
插片在滑插入插接孔101内时,由于插片两个对立的导片13是相互倾斜靠近,使得插片是通过挤兑推开导片13的方式穿过两个对立的导片13之间滑插入插接孔101内,使得倾斜的导片13通过自身的弹力可以夹持住插片。起翘部132由于是向导片13另外一侧倾斜,使得插片在滑插入时能在起翘部132上滑动并推开导片13的一端,使得插片在滑插入夹持区更加方便。
插片在滑插入插接孔101内时,插片穿过靠近插接孔101一端的夹持区,插片再穿过插接孔101,插片最后再滑插入插接孔101另一端的夹持区内,使得插片的中部和末端均与导片13接触并夹持,提升连接器与插片接触的面积,从而提升连接器的导电效率,降低电流从插片传递到导片13的电阻,并且由于插片的中部和末端均有导片13进行夹持,使得主体10夹持插片更加稳定。
实施例二,请参考图1-图7。
在实施例一原有的基础上,包括实施例一的双向接触件和套件2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内容,本实施例优选套件20命名为套件A20。
本实施例优选套件A20包括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的横截面均为U字形。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合并套设在主体10外侧,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并后的两端均形成开口,主体10两端的导片13分别靠近相邻的开口。主体10两侧开设有安装孔104,安装孔104贯穿主体10。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的两侧均设有卡扣203,卡扣203卡入相邻的安装孔104内固定连接,使得套件A20的更加牢固的套设在主体10上。
套件A20的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对应导片13上均开设有缺口204,缺口204内设有第一弹片21,第一弹片21的另一端顶触相邻的导片13,第一弹片21的一端靠近起翘部132。本实施例优选第一弹片21为圆弧型,第一弹片21与导片13接触的一端为圆弧的起点,第一弹片21与套件的连接处为圆弧的终点,圆弧型的第一弹片21能进一步提升自身弹力。
当插片滑插入插接孔101内时,由于插片会挤兑倾斜一定角度的导片13向另外一侧移动撑开,导片13推动第一弹片21移动,使得第一弹片21陷入缺口204内,缺口204能使第一弹片21在导片13的推动下有足够的移动空间。由于导片13为了与插片接触时获得更好的导电能力,本实施例优选导片13为黄铜材质,由于黄铜自身弹性不足,但是,第一弹片21的自身弹力能辅助导片13回弹,提升导片13的回弹能力,实现导片13夹持插片更加牢固。
本实施例优选两个相邻的导片13之间设为缝隙。套件A20的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上均设有多个第二弹片22,多个第二弹片22分别位于套件A20的两端,本实施例优选第二弹片22为回形弹片。第二弹片22的一端延伸至缝隙内,第二弹片22的一端与两侧相邻两个导片13互不干涉,第二弹片22的一端设有凸起221,凸起221与相邻的接触区131等高,当插片插入插接孔101内时,凸起221与插片接触。第二弹片22与套件A20连接的部分设为折弯区223,第二弹片22的中部设为过渡区222,当插片插入插接孔101内时,插片的末端在过渡区222上滑动并挤兑第二弹片22,直至凸起221与插片接触并在插片上滑动,第二弹片22通过自身的回弹能力夹持插片,进一步提升连接器夹持插片的夹持力。
实施例三,请参考图8-图12。
在实施例一原有的基础上,包括实施例一的双向接触件和套件3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内容,本实施例优选套件30命名为套件B30
本实施例优选主体10包括上板件102和下板件103,主体10的上板件102和下板件103合并并且形成插接孔101,插接孔101位于上板件102和下板件103之间。本实施例优选主体10的上板件102和下板件103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块105和第一限位部106,其中一个主体10上的第一限位块105卡入相邻另外一个主体10上的第一限位部106内固定,另外一个主体10上的第一限位块105卡入相邻其中一个主体10上的第一限位部106内固定。由上板件102和下板件103组成主体10形成双向接触件的分体式设计便于生产加工,卡接的方式便于安装。
本实施例优选套件B30卷曲成筒状结构,套件B30环绕包裹主体10,筒状结构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限位孔301。套件B30两端形成开口,主体10两端的导片13分别从相邻的开口延伸出套件B30。套件B30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块302和第二限位部303,本实施例优选第二限位块302和第二限位部303均为两个,第二限位块302卡入相邻的第二限位部303内固定连接。其中一个限位孔301两个第二限位部303之间,两个第一限位部106分别卡入相邻的限位孔301内,进一步将套件B30固定在主体10上。
套件B30两端均设有多个第三弹片31,第三弹片31的一端顶触相邻的导片13。本实施例优选第三弹片31为圆弧形,第三弹片31与导片13接触的一端为圆弧的起点,第三弹片31与套件的连接处为圆弧的终点,圆弧型的第三弹片31能进一步提升自身弹力。
由于导片13为了与插片接触时获得更好的导电能力,本实施例优选导片13为黄铜材质,由于黄铜自身弹性不足,但是,第三弹片31的自身弹力能辅助导片13回弹,提升导片13的回弹能力,实现导片13夹持插片更加牢固。
本实施例优选导片的长度尺寸为两种,两种不同长度尺寸导片依次间隔排布。长度尺寸不同的导片能使导片的接触区接触插片上的区域不同,错位接触插片的设计能使导片接触插片的位置更宽,使得夹持插片的稳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当插片插入插接孔内后,通过插接孔两端的夹持组件分别夹持插片的中部和末端,并且主体两端的导电排均与插片电性连接的设计,使得导片也与深入连接器内的插片末端电性连接,提升连接器与插片接触的面积,从而提升连接器的导电效率,降低电流从插片传递到导片的电阻,从而降低故障率,提升使用寿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向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贯穿主体,所述插接孔的两端均设有夹持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排对称的导电排,两排所述导电排的一端互相靠近,所述导电排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导片,两个对立的所述导片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接触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片的一端延伸有翘起部。
3.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接触件和套件,所述套件套设于双向接触件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侧均设有卡扣,所述主体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卡扣卡入相邻的安装孔内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应导片上均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有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顶触相邻的导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相邻的导片之间设为通槽,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均设有多个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延伸至通槽内,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设有凸起。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块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块卡入第二限位部内固定,所述主体包括上板件和下板件,所述上板件和下板件合并形成插接孔,所述上板件和下板件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块卡入相邻的第一限位部内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卷曲成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部卡入相邻的限位孔内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两端均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第三弹片,所述第三弹片的一端顶触相邻的导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片的长度尺寸不相同,所述不同长度尺寸的导片依次间隔排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52158.1U CN219937409U (zh) | 2023-05-15 | 2023-05-15 | 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52158.1U CN219937409U (zh) | 2023-05-15 | 2023-05-15 | 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37409U true CN219937409U (zh) | 2023-10-31 |
Family
ID=88499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52158.1U Active CN219937409U (zh) | 2023-05-15 | 2023-05-15 | 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37409U (zh) |
-
2023
- 2023-05-15 CN CN202321152158.1U patent/CN2199374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41083B (zh) | 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 | |
CN202772303U (zh) |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 |
US20110076900A1 (en) | One-piece conductive clip for push-in wire connector | |
CN102195176A (zh) | 插塞连接器 | |
CN201233969Y (zh) | 一种插入式导线接线端子 | |
CN101267066B (zh) | 一种插入式导线接线端子 | |
CN219937409U (zh) | 一种双向接触件及端子 | |
CN211829270U (zh) | 一种v型弹片及插套结构 | |
KR910004799B1 (ko) | 소켙 코넥터 | |
CN212991386U (zh) | 一种自短路连接器以及对应的连接器组件和插接端子 | |
CN204905501U (zh) | 同轴连接器及其可动导电端子 | |
CN108879149B (zh) | 易于装配的电连接器 | |
CN115528465A (zh) | 一种自短路连接器 | |
CN109066142B (zh) | 可同步装配的电源连接器 | |
CN109935988B (zh) | 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
CN111564719A (zh) |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接触件 | |
CN215771641U (zh) | 一种电源用2.54电连接器 | |
CN215497183U (zh) | 可扭转的圆弧形栅条簧片 | |
CN215732315U (zh) | 一种可以两头接插的弹片结构 | |
CN220306552U (zh) | 端子组件和电连接器 | |
CN112103689B (zh) | 一种母端子以及连接器 | |
CN216698968U (zh) | 一种模块化连接器 | |
CN217607034U (zh) | 一种快速接线端子 | |
CN218940049U (zh) | 导电端子 | |
CN215771642U (zh) | 一种电源用2.0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