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7267U - 一种蓄电池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电池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7267U
CN219937267U CN202321323651.5U CN202321323651U CN219937267U CN 219937267 U CN219937267 U CN 219937267U CN 202321323651 U CN202321323651 U CN 202321323651U CN 219937267 U CN219937267 U CN 219937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mpartment
battery
gas
controller
storag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236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加明
吴俊辉
陆朝阳
李雪城
刘广州
刘博嘉
李钊
刘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Changzhou NR Electric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Changzhou NR Electric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Changzhou NR Electric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236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7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7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7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舱,它包括舱体、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舱体中并将所述舱体分隔形成至少两个电池舱的隔墙、与所述电池舱对应并用于在对应的所述电池舱中进行灭火的自动灭火装置以及与所述电池舱对应并用于使对应的所述电池舱进行通风换气的通风泄压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个以上的电池舱,能够避免因一个蓄电池燃烧而引起全部蓄电池燃烧,能够提高蓄电池存放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蓄电池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舱。
背景技术
目前,在蓄电池存放领域内通常会将蓄电池放置到预制舱内以便更加安全的存放蓄电池。例如公开号为CN218569066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储能集装箱,其中将蓄电池放置在集装箱中存放。但是,该储能集装箱中仅设有一个用于存放蓄电池的电池舱,也就是说所有的蓄电池都要放置在同一个电池舱内,当其中一个蓄电池发生火灾自燃时会导致所有的蓄电池都被烧毁,给蓄电池的存放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蓄电池舱,它具有两个以上的电池舱,能够避免因一个蓄电池燃烧而引起全部蓄电池燃烧,能够提高蓄电池存放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电池舱,它包括:
舱体;
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舱体中的隔墙,所述隔墙将所述舱体分隔形成至少两个用于存放蓄电池的电池舱;
与所述电池舱对应并用于在对应的所述电池舱中进行灭火的自动灭火装置;
与所述电池舱对应并用于使对应的所述电池舱进行通风换气的通风泄压装置。
进一步,所述舱体上设有与所述电池舱对应并与对应的所述电池舱连通的进人门;
所述舱体上设有与所述电池舱对应并与对应的所述电池舱连通的逃生门。
进一步,所述自动灭火装置中包括气体自动灭火器;
所述舱体中设有一个所述隔墙,所述隔墙将所述舱体分隔形成两个所述电池舱;
所述隔墙上设有第一存储腔、第二存储腔、第三存储腔和第四存储腔;
所述第一存储腔和所述第二存储腔设于所述隔墙的一侧并与其中一个所述电池舱连通;
所述第三存储腔和所述第四存储腔设于所述隔墙的另一侧并与另一个所述电池舱连通;
所述第一存储腔和所述第三存储腔中分别安装有所述气体自动灭火器;
所述第二存储腔和所述第四存储腔中分别安装有手动灭火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存储腔和所述第三存储腔错位布置,所述第二存储腔和所述第四存储腔正对布置。
进一步提供一种进人门和逃生门的具体布置结构,所述进人门设有两个,所述进人门与所述电池舱一一对应;
所述逃生门设有两个,所述逃生门与所述电池舱一一对应;
两个所述进人门分别位于所述舱体的两端部上,两个所述逃生门位于所述舱体的中间部,所述隔墙位于两个所述逃生门之间。
进一步为了调节所述电池舱内的温度,所述蓄电池舱还包括与所述电池舱对应并用于控制对应的所述电池舱中的温度的空调装置;
所述电池舱中安装有红外双鉴探测器、红外摄像机、温湿度传感器、消防广播播放器和安装支架。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自动灭火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自动灭火装置包括气体灭火控制器、紧急启停按钮、手动报警器、声光报警器、至少一个气体自动灭火器、至少一个感烟探测器和至少一个感温探测器;其中,
所述感烟探测器和所述感温探测器均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电池舱中;
所述感烟探测器与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并用于将所述电池舱中的烟雾信息发送给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
所述感温探测器与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并用于将所述电池舱中的温度信息发送给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
所述紧急启停按钮与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与所述气体自动灭火器控制连接;
所述手动报警器与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还与所述声光报警器控制连接。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通风泄压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通风泄压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与对应的所述电池舱连通的进风口;
至少一个与对应的所述电池舱连通的排风口;
至少一个与对应的所述电池舱连通的泄压窗;
与所述排风口对应并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排风口中的排风风机;
与所述排风风机控制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排风风机工作的风机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蓄电池舱还包括与所述电池舱一一对应的可燃气体探测装置,所述可燃气体探测装置包括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可燃气体探测器;其中,
所述可燃气体探测器与所述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相连,所述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电池舱中并用于将探测得到的可燃气体浓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所述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与所述风机控制器相连并用于根据接收的可燃气体浓度信息向所述风机控制器发送指令以启动所述排风风机。
进一步,所述电池舱中安装有正常照明灯、事故照明灯、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牌、用于控制所述正常照明灯的正常照明开关和用于控制所述事故照明灯的事故照明开关。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所述隔墙在所述舱体中分隔形成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池舱,蓄电池就存放在所述电池舱中,当其中一个电池舱中的蓄电池起火燃烧室不会影响其它电池舱中的蓄电池,避免了因一个蓄电池燃烧而引起全部蓄电池燃烧,提高了蓄电池存放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舱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舱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舱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舱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舱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蓄电池舱,它包括:
舱体1;
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舱体1中的隔墙2,所述隔墙2将所述舱体1分隔形成至少两个用于存放蓄电池的电池舱3;
与所述电池舱3对应并用于在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中进行灭火的自动灭火装置;
与所述电池舱3对应并用于使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进行通风换气的通风泄压装置。具体的,通过所述隔墙2在所述舱体1中分隔形成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池舱3,蓄电池就存放在所述电池舱3中,当其中一个电池舱3中的蓄电池起火燃烧室不会影响其它电池舱3中的蓄电池,避免了因一个蓄电池燃烧而引起全部蓄电池燃烧,提高了蓄电池存放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灭火装置与所述电池舱3一一对应,所述通风泄压装置与所述电池舱3一一对应。
如图1、4、5所示,所述舱体1上设有与所述电池舱3对应并与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连通的进人门4;
所述舱体1上设有与所述电池舱3对应并与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连通的逃生门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人门4上安装有门禁锁,所述舱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与所述门禁锁相连的门禁开关6,所述舱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与所述门禁锁相连的门禁读卡器7,进而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正常进出所述电池舱3;所述逃生门5上设有机械逃生锁,当电池舱3中发生危险时工作人员能够迅速通过所述逃生门5逃离。
如图3~5所示,所述自动灭火装置中可以包括气体自动灭火器8;
所述舱体1中设有一个所述隔墙2,所述隔墙2将所述舱体1分隔形成两个所述电池舱3;
所述隔墙2上设有第一存储腔9、第二存储腔10、第三存储腔11和第四存储腔12;
所述第一存储腔9和所述第二存储腔10设于所述隔墙2的一侧并与其中一个所述电池舱3连通;
所述第三存储腔11和所述第四存储腔12设于所述隔墙2的另一侧并与另一个所述电池舱3连通;
所述第一存储腔9和所述第三存储腔11中分别安装有所述气体自动灭火器8;
所述第二存储腔10和所述第四存储腔12中分别安装有手动灭火器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存储腔9、所述第二存储腔10、所述第三存储腔11和所述第四存储腔12共同占用所述隔墙2,节约了空间,减小了空间占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存储腔9和所述第三存储腔11错位布置,所述第二存储腔10和所述第四存储腔12正对布置;具体的,所述气体自动灭火器8的体积较大,所述手动灭火器13的体积相对比较小,因此所述第一存储腔9和所述第三存储腔11错位布置,所述第二存储腔10和所述第四存储腔12正对布置,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空间利用率,充分利用隔墙2内的空间。
所述第二存储腔10和所述第四存储腔12中分别设有透明门,一来能够避免第二存储腔10和第四存储腔12中的手动灭火器13被人频繁移动,二来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发现第二存储腔10和第四存储腔12中的手动灭火器13,提高应急反应速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人门4设有两个,所述进人门4与所述电池舱3一一对应;
所述逃生门5设有两个,所述逃生门5与所述电池舱3一一对应;
两个所述进人门4分别位于所述舱体1的两端部上,两个所述逃生门5位于所述舱体1的中间部,所述隔墙2位于两个所述逃生门5之间,这样设计能够使所述逃生门5更靠近所述隔墙2,进而使所述手动灭火器13离所述逃生门5更近,保证手动灭火器13的取用更加方便以及更加便于人员逃离。
如图1~5所示,所述蓄电池舱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电池舱3对应并用于控制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中的温度的空调装置14;
所述电池舱3中还安装有红外双鉴探测器15、红外摄像机16、温湿度传感器17、消防广播播放器18和安装支架19;具体的,所述安装支架19上用于摆放所述蓄电池,所述空调装置14与所述电池舱3一一对应,所述空调装置14内嵌安装在所述舱体1的侧壁上,所述空调装置14为工业空调。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红外双鉴探测器15和所述红外摄像机16均安装在所述舱体1的顶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7和所述消防广播播放器18安装在所述舱体1的内壁上,所述红外双鉴探测器15可以实时监测人员进出所述电池舱3的情况,所述红外摄像机16能够实时监测所述电池舱3内的工作环境情况,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7可以实时监测所述电池舱3内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数值;
如图1~5所示,所述自动灭火装置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气体灭火控制器、紧急启停按钮20、手动报警器21、声光报警器22、至少一个气体自动灭火器8、至少一个感烟探测器23和至少一个感温探测器24;其中,
所述感烟探测器23和所述感温探测器24均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中;
所述感烟探测器23与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并用于将所述电池舱3中的烟雾信息发送给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
所述感温探测器24与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并用于将所述电池舱3中的温度信息发送给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
所述紧急启停按钮20与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与所述气体自动灭火器8控制连接;
所述手动报警器21与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还与所述声光报警器22控制连接;具体的,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按压所述紧急启停按钮20以发送信号给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进而使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控制所述气体自动灭火器8启动来实现灭火。当所述感烟探测器23检测到的烟雾信息和所述感温探测器24检测到的温度信息都超过设定阀值时,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控制所述气体自动灭火器8启动来实现灭火。当所述感烟探测器23检测到的烟雾信息和所述感温探测器24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中仅有任意一个超过设定阀值时,可以人工按压所述手动报警器21以发送信号给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进而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控制所述气体自动灭火器8启动以实现灭火并同时控制所述声光报警器22发出警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急启停按钮20、手动报警器21和所述声光报警器22均安装在所述舱体1的外壁上,所述感烟探测器23和所述感温探测器24安装在所述舱体1的顶部,所述感烟探测器23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电池舱3内的烟雾信息,所述感温探测器24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电池舱3中的温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灭火装置设有两套,每个所述电池舱3对应一套所述自动灭火装置。所述气体自动灭火器8主要包括储存瓶组和各种阀门,其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赘述。
如图3~5所示,所述通风泄压装置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
至少一个与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连通的进风口25;
至少一个与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连通的排风口26;
至少一个与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连通的泄压窗27;
与所述排风口26对应并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排风口26中的排风风机;
与所述排风风机控制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排风风机工作的风机控制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25设于所述逃生门5上,所述进风口25中安装有百叶窗和过滤棉。所述排风口26设有多个,一部分所述排风口26设于所述舱体1的侧壁的上端部,另一部分所述排风口26设于所述舱体1的侧壁的下端部。
具体的,启动所述排风风机后所述电池舱3中的空气在所述排风风机的抽送下从所述排风口26排出,外界的空气穿过所述进风口25进入所述电池舱3中。当所述电池舱3内的气压过大时,可以通过所述泄压窗27快速泄压,保证电池舱3的安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风泄压装置设有两套,每个所述电池舱3对应一套所述通风泄压装置。
如图2所示,所述蓄电池舱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电池舱3一一对应的可燃气体探测装置,所述可燃气体探测装置包括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可燃气体探测器28;其中,
所述可燃气体探测器28与所述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相连,所述可燃气体探测器28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中并用于将探测得到的可燃气体浓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所述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与所述风机控制器相连并用于根据接收的可燃气体浓度信息向所述风机控制器发送指令以启动所述排风风机;具体的,所述可燃气体探测器28连接在所述舱体1的顶部,当所述可燃气体探测检测到的对应的电池舱3中可燃气体的浓度超标时,可以把可燃气体的浓度信息传递给所述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发送指令给所述风机控制器进而打开所述排风风机以便将可燃气体排出电池舱3外,保证电池舱3内环境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也与所述风机控制器相连,当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控制所述气体自动灭火器8启动灭火时,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所述风机控制器进而控制所述排风风机停止工作,以保障电池舱3内的灭火效果。当灭火结束后,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再发送信号给所述风机控制器以控制所述排风风机启动,进而排出所述电池舱3中的灭火气体。具体的,所述排风风机还可以通过手动开关控制或定时开启排风。
如图1、2所示,所述电池舱3中可以安装有正常照明灯29、事故照明灯30、应急照明灯31、疏散指示牌32、用于控制所述正常照明灯29的正常照明开关33和用于控制所述事故照明灯30的事故照明开关34;具体的,所述正常照明灯29和所述事故照明灯30安装在所述舱体1的顶部,所述应急照明灯31和所述疏散指示牌32安装在所述舱体1的内壁上,所述正常照明开关33和所述事故照明开关34安装在所述舱体1的外壁上,其中所述应急照明灯31和所述疏散指示牌32自带电池。在正常情况下可以闭合所述正常照明开关33以启动所述正常照明灯29工作,此时事故照明灯30、应急照明灯31和疏散指示牌32均不工作;当所述正常照明灯29的电源断电的情况下,可以闭合所述事故照明开关34以启动所述事故照明灯30工作,此时所述应急照明灯31和疏散指示牌32仍不工作;当正常照明灯29的电源和事故照明灯30的电源都断电的情况下,自带电池的应急照明灯31和疏散指示牌32启动工作,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通行。本实施例中的所有器件均需采用防爆型号以便保证电池舱3内环境的安全,避免因电弧引起爆炸的情况产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舱体1的外壁上连接有风机防雨罩35、防雨箱36、遮雨板37和遮雨槽38;其中,
所述风机防雨罩35与所述排风口26一一对应并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排风口26的外侧,进而保证所述排风口26的防雨性能;
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所述风机控制器和所述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均安装在所述防雨箱36中,所述防雨箱36上设有观察口以便观察所述防雨箱36内的状况;
所述门禁读卡器7、所述紧急启停按钮20、所述手动报警器21、所述正常照明开关33所述事故照明开关34均安装在所述遮雨板37的下方;
所述声光报警器22安装在所述遮雨槽38内,所述遮雨槽38内还安装有气体释放警报器39,所述遮雨槽38中设有透明观察窗以便更好的保护所述气体释放警报器39和所述声光报警器22,而又不会影响对所述气体释放警报器39和所述声光报警器22的观察。
综上所述,通过所述隔墙2在所述舱体1中分隔形成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池舱3,蓄电池就存放在所述电池舱3中,当其中一个电池舱3中的蓄电池起火燃烧室不会影响其它电池舱3中的蓄电池,避免了因一个蓄电池燃烧而引起全部蓄电池燃烧,提高了蓄电池存放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舱体(1);
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舱体(1)中的隔墙(2),所述隔墙(2)将所述舱体(1)分隔形成至少两个用于存放蓄电池的电池舱(3);
与所述电池舱(3)对应并用于在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中进行灭火的自动灭火装置;
与所述电池舱(3)对应并用于使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进行通风换气的通风泄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舱体(1)上设有与所述电池舱(3)对应并与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连通的进人门(4);
所述舱体(1)上设有与所述电池舱(3)对应并与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连通的逃生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灭火装置中包括气体自动灭火器(8);
所述舱体(1)中设有一个所述隔墙(2),所述隔墙(2)将所述舱体(1)分隔形成两个所述电池舱(3);
所述隔墙(2)上设有第一存储腔(9)、第二存储腔(10)、第三存储腔(11)和第四存储腔(12);
所述第一存储腔(9)和所述第二存储腔(10)设于所述隔墙(2)的一侧并与其中一个所述电池舱(3)连通;
所述第三存储腔(11)和所述第四存储腔(12)设于所述隔墙(2)的另一侧并与另一个所述电池舱(3)连通;
所述第一存储腔(9)和所述第三存储腔(11)中分别安装有所述气体自动灭火器(8);
所述第二存储腔(10)和所述第四存储腔(12)中分别安装有手动灭火器(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腔(9)和所述第三存储腔(11)错位布置,所述第二存储腔(10)和所述第四存储腔(12)正对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人门(4)设有两个,所述进人门(4)与所述电池舱(3)一一对应;
所述逃生门(5)设有两个,所述逃生门(5)与所述电池舱(3)一一对应;
两个所述进人门(4)分别位于所述舱体(1)的两端部上,两个所述逃生门(5)位于所述舱体(1)的中间部,所述隔墙(2)位于两个所述逃生门(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电池舱(3)对应并用于控制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中的温度的空调装置(14);
所述电池舱(3)中安装有红外双鉴探测器(15)、红外摄像机(16)、温湿度传感器(17)、消防广播播放器(18)和安装支架(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灭火装置包括气体灭火控制器、紧急启停按钮(20)、手动报警器(21)、声光报警器(22)、至少一个气体自动灭火器(8)、至少一个感烟探测器(23)和至少一个感温探测器(24);其中,
所述感烟探测器(23)和所述感温探测器(24)均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中;
所述感烟探测器(23)与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并用于将所述电池舱(3)中的烟雾信息发送给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
所述感温探测器(24)与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并用于将所述电池舱(3)中的温度信息发送给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
所述紧急启停按钮(20)与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与所述气体自动灭火器(8)控制连接;
所述手动报警器(21)与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气体灭火控制器还与所述声光报警器(22)控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泄压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与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连通的进风口(25);
至少一个与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连通的排风口(26);
至少一个与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连通的泄压窗(27);
与所述排风口(26)对应并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排风口(26)中的排风风机;
与所述排风风机控制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排风风机工作的风机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电池舱(3)一一对应的可燃气体探测装置,所述可燃气体探测装置包括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可燃气体探测器(28);其中,
所述可燃气体探测器(28)与所述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相连,所述可燃气体探测器(28)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电池舱(3)中并用于将探测得到的可燃气体浓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所述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与所述风机控制器相连并用于根据接收的可燃气体浓度信息向所述风机控制器发送指令以启动所述排风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舱(3)中安装有正常照明灯(29)、事故照明灯(30)、应急照明灯(31)、疏散指示牌(32)、用于控制所述正常照明灯(29)的正常照明开关(33)和用于控制所述事故照明灯(30)的事故照明开关(34)。
CN202321323651.5U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蓄电池舱 Active CN219937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3651.5U CN219937267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蓄电池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3651.5U CN219937267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蓄电池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7267U true CN219937267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88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23651.5U Active CN219937267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蓄电池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72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60079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
CN214957115U (zh) 一种安全型防爆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CN112255957A (zh) 一种消防安防摄像头监控系统
CN210644901U (zh) 一种储能箱的灭火装置
CN219937267U (zh) 一种蓄电池舱
CN214633592U (zh) 一种机房气体灭火系统
JP2005005575A (ja) 電気機器収納用閉鎖パッケージハウス
CN216855561U (zh) 一种电力方舱的智能消防系统
CN215809066U (zh) 一种楼宇消防快速排烟装置
CN211894503U (zh) 一种厢式耐火化学品存储单元
JP2022150911A (ja) 蓄電池設備室の消火システムおよび消火方法
CN210534947U (zh) 一种船舶用烟雾报警器、报警系统
KR101722090B1 (ko) 전기밀폐공간 감시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19646580U (zh) 一种用于电梯的应急装置
RU2813850C1 (ru) Пункт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в самоспасатели
CN220714623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系统检测室火灾消防系统
CA1112980A (en) Vaults and strongrooms
CN220125379U (zh) 一种具有气帘防护功能的安全舱
RU219690U1 (ru) Пункт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в самоспасатели
US4224861A (en) Vaults and strongrooms
CN214713905U (zh) 一种具有泄压功能的储能方舱火警消防系统
CN217604293U (zh) 一种避险间用微正压新风系统
CN212054788U (zh) 一种隧道/洞内可移动多功能救生装置
CN219418023U (zh) 仓房安全管理智能控制系统
CN218552954U (zh) 一种适用于化学品或新能源电池储存的防火储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