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6151U - 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6151U
CN219936151U CN202320247039.8U CN202320247039U CN219936151U CN 219936151 U CN219936151 U CN 219936151U CN 202320247039 U CN202320247039 U CN 202320247039U CN 219936151 U CN219936151 U CN 219936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outer side
peripheral hole
wall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70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龙兴
刘爱华
包耀文
郑桂胜
于兴强
张宪恒
周志鹏
唐振龙
宋静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High Tech Zone Aox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fei Optical Fiber And Cable Shenyang Co ltd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fei Optical Fiber And Cable Shenyang Co ltd,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fei Optical Fiber And Cable Shen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70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6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6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6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缆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多根第一类光纤带(1)、套管部件(3)、包覆在套管部件之外的保护套(4),第一类光纤带(1)由多根第一光纤(11)、及将多根第一光纤粘结住的第一粘结层(12)构成,第一类光纤带(1)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且有一个角为六十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部件(3)的横截面的外缘为正六边形,套管部件(3)为一体式结构,套管部件(3)为特殊的结构,其内部划分为多个平行四边形空间,平行四边形空间内放置多根具有平行四边形横截面的第一类光纤带。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纤芯密度更高、材料耗用更少、分离/开剥/识别更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芯数光缆的使用量日益增加,而作为纤芯密度较大的光纤带光缆来说,尤其被运营商所青睐。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刷及低成本的需求,用户对于高更纤芯密度、更低成本光纤带光缆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此行业内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以下为申请人在整个研发过程,包括研发前、研发中、研发后进行的最接近现有技术的检索结果。
CN218037476U公开了一种电力调度网络用通信光缆,具有通信单元,通信单元由保护部件、保护套构成,保护部件的外缘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保护套的外缘的横截面为圆形;其特征在于保护部件由六个嵌合部件构成,每个嵌合部件都由外壁体、第一倾斜壁体、第二倾斜壁体、第三倾斜壁体、第四倾斜壁体、六个第一通信部件、六个第二通信部件构成,第一通信部件、第二通信部件都位于保护部件内。其空间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且不适合不同的光纤带,如矩形光纤带与平行四边行光纤带同时存在的情况,同时存在时空间利用率不高。
CN113341520A公开了一种中心束管式大芯数带状光缆,包括有外护套和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缆芯由光纤带上下叠合而成,叠合的缆芯横截面呈十字形,其中缆芯中间层由24芯光纤带叠合成十字横划,缆芯上下层由12芯光纤带叠合成十字竖划,缆芯外包覆柔性薄膜紧套层,柔性薄膜紧套层外设置阻水层,阻水层外包覆圆形截面外护套,其未利用三角形空间。
CN111517637A公开了一种掺稀土多芯光纤、光纤预制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学与激光光电子领域,该光纤的中间纤芯的相对折射率差Δ1在0.12%~0.17%,直径D1为10~20um;中间纤芯周围的其余纤芯的相对折射率差Δ2在0.07%~0.12%,直径D2为12~25um,各纤芯的芯间距相同,其大小L均为16~30um;光纤的内包层为正八边形,其边-边距在250~400um;光纤的内涂层为低折射率聚合物,其相对折射率差Δ3为-5%,光纤的外涂层为高折射率涂料,其相对折射率差Δ4为3.5%,其不存在如何合理利用空间,使光纤带纤芯密度更大的技术启示。
CN211265093U公开了一种高纤芯密度的光电复合缆,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复合体,及将两个复合体整体包覆住的外护层;其特征在于复合体由连为一体的输电单元和输光单元构成,输电单元呈半圆柱体形状,输电单元由绝缘层、电导体构成,电导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弓形;输光单元由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形状的保护管、位于保护管内部空腔中的多根光纤带构成,每根光纤带内具有多根光波导体;一个复合体的输电单元的平面部分以上的输光单元的左侧面贴合在另一个复合体的输电单元的平面部分以上的输光单元的左侧面上。其平行四边形光纤带只适合单个平行四边形的护套,故面对更多芯数的扩展时,所在技术领域人员无法获知如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多根第一类光纤带、套管部件、包覆在套管部件之外的保护套,第一类光纤带由多根第一光纤、及将多根第一光纤粘结住的第一粘结层构成,第一类光纤带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且有一个角为六十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部件的横截面的外缘为正六边形,套管部件为一体式结构,套管部件由第一外侧壁、第二外侧壁、第三外侧壁、第四外侧壁、第五外侧壁、第六外侧壁、第一中侧壁、第二中侧壁、第三中侧壁、第四中侧壁、第一连接壁、第二连接壁、第一内分侧壁构成,第一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的另一端,第二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三外侧壁的另一端,第三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四外侧壁的另一端,第四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五外侧壁的另一端,第五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六外侧壁的另一端,第六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一外侧壁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二中侧壁的另一端,第二中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三中侧壁的另一端,第三中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四中侧壁的另一端,第四中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外侧壁的内壁的中央,第二中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四外侧壁的内壁的中央,第一连接壁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的一端,第一连接壁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的一端,第二连接壁的一端连接第五外侧壁的一端,第二连接壁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中侧壁的一端,第一内分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的内壁的中央,第一内分侧壁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中侧壁的内壁的中央,第一外侧壁、第二外侧壁、第一连接壁、第一中侧壁四者围成第一外围孔,第一连接壁、第三外侧壁、第四外侧壁、第二中侧壁四者围成第二外围孔,第四外侧壁、第五外侧壁、第二连接壁、第三中侧壁四者围成第三外围孔,第二连接壁、第六外侧壁、第一外侧壁、第四中侧壁四者围成第四外围孔,第一中侧壁、第一内分侧壁、第三中侧壁、第四中侧壁四者围成第一内围孔,第一中侧壁、第二中侧壁、第三中侧壁、第一内分侧壁四者围成第二内围孔,第一外围孔、第二外围孔、第三外围孔、第四外围孔、第一内围孔、第二内围孔的横截面都为具有一个六十度角的平行四边形,第一外围孔、第二外围孔、第三外围孔、第四外围孔、第一内围孔、第二内围孔内都有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光纤带体,所述光纤带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一类光纤带构成的。
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多根第一类光纤带、套管部件、包覆在套管部件之外的保护套、多根第二类光纤带、多根第三类光纤带,第一类光纤带由多根第一光纤、及将多根第一光纤粘结住的第一粘结层构成,第一类光纤带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且有一个角为四十五度,第二类光纤带由多根第二光纤、及将多根第二光纤粘结住的第二粘结层构成,第二类光纤带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三类光纤带由多根第三光纤、及将多根第三光纤粘结住的第三粘结层构成,第三类光纤带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部件的横截面的外缘为正八边形,套管部件为一体式结构,套管部件由第一外侧壁、第二外侧壁、第三外侧壁、第四外侧壁、第五外侧壁、第六外侧壁、第七外侧壁、第八外侧壁、第一中侧壁、第二中侧壁、第三中侧壁、第四中侧壁、第五中侧壁、第六中侧壁、第一连接壁、第二连接壁、第三连接壁、第四连接壁、第一内分侧壁、第二内分侧壁、第三内分侧壁、第五内分侧壁、第六内分侧壁、第七内分侧壁构成,第一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的另一端,第二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三外侧壁的另一端,第三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四外侧壁的另一端,第四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五外侧壁的另一端,第五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六外侧壁的另一端,第六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七外侧壁的另一端,第七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八外侧壁的另一端,第八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一外侧壁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二中侧壁的另一端,第二中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三中侧壁的另一端,第三中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四中侧壁的另一端,第四中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五中侧壁的另一端,第五中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六中侧壁的另一端,第六中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外侧壁的内壁的中央,第三中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五外侧壁的内壁的中央,第一连接壁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的一端,第一连接壁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的一端,第二连接壁的一端连接第四外侧壁的一端,第二连接壁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中侧壁的一端,第三连接壁的一端连接第六外侧壁的一端,第三连接壁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中侧壁的一端,第四连接壁的一端连接第七外侧壁的一端,第四连接壁的另一端连接第五中侧壁的一端,第一内分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的一端,第二内分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五外侧壁的内壁的中央,第三内分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五中侧壁的一端,第一内分侧壁的另一端、第二内分侧壁的另一端、第三内分侧壁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五内分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中侧壁的内壁的中央,第五内分侧壁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内分侧壁的内壁的中央,第六内分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二中侧壁的内壁的中央,第六内分侧壁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内分侧壁的一个侧壁的中央,第七内分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五中侧壁的内壁的中央,第七内分侧壁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内分侧壁的另一个侧壁的中央,第一外侧壁、第二外侧壁、第一连接壁、第一中侧壁四者围成第一外围孔,第三外侧壁、第二连接壁、第二中侧壁、第一连接壁四者围成第二外围孔,第四外侧壁、第五外侧壁、第三中侧壁、第二连接壁四者围成第三外围孔,第五外侧壁、第六外侧壁、第三连接壁、第四中侧壁四者围成第四外围孔, 第七外侧壁、第四连接壁、第五中侧壁、第三连接壁四者围成第五外围孔,第八外侧壁、第一中侧壁、第六中侧壁、第四连接壁四者围成第六外围孔,第一中侧壁、第五内分侧壁、第三内分侧壁、第六中侧壁四者围成第一内围孔,第一中侧壁、第一内分侧壁、第三内分侧壁、第五内分侧壁四者围成第二内围孔,第二中侧壁、第六内分侧壁、第二内分侧壁、第一内分侧壁四者围成第三内围孔,第二中侧壁、第三中侧壁、第二内分侧壁、第六内分侧壁四者围成第四内围孔,第四中侧壁、第五中侧壁、第七内分侧壁、第二内分侧壁四者围成第五内围孔,第四中侧壁、第三内分侧壁、第二内分侧壁、第七内分侧壁四者围成第六内围孔,第一外围孔、第三外围孔、第四外围孔、第六外围孔、第三内围孔、第四内围孔、第五内围孔、第六内围孔的横截面都为具有一个四十五度角的平行四边形,第二外围孔、第五外围孔、第一内围孔、第二内围孔的横截面都为矩形,第一外围孔、第三外围孔、第四外围孔、第六外围孔、第三内围孔、第四内围孔、第五内围孔、第六内围孔内都有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光纤带体,所述光纤带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一类光纤带构成的;第二外围孔、第五外围孔内都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光纤带叠状体,所述光纤带叠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二类光纤带构成的, 第二类光纤带的横截面长度远大于横截面长度宽度,第二类光纤带的横截面长度方向与第三外侧壁相平行;第一内围孔、第二内围孔内都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光纤带层叠体,所述光纤带层叠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三类光纤带构成的, 第三类光纤带的横截面长度远大于横截面长度宽度,第三类光纤带的横截面长度方向与第五内分侧壁相平行。
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多根第一类光纤带、套管部件、包覆在套管部件之外的保护套、多根第二类光纤带,第一类光纤带由多根第一光纤、及将多根第一光纤粘结住的第一粘结层构成,第一类光纤带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且有一个角为四十五度,第二类光纤带由多根第二光纤、及将多根第二光纤粘结住的第二粘结层构成,第二类光纤带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部件的横截面的外缘为正八边形,套管部件为一体式结构,套管部件由第一外侧壁、第二外侧壁、第三外侧壁、第四外侧壁、第五外侧壁、第六外侧壁、第七外侧壁、第八外侧壁、第一中侧壁、第二中侧壁、第三中侧壁、第四中侧壁、第五中侧壁、第六中侧壁、第一连接壁、第二连接壁、第三连接壁、第四连接壁、第一内分侧壁、第二内分侧壁、第三内分侧壁、第四内分侧壁、第五内分侧壁、第六内分侧壁、第八内分侧壁构成,第一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的另一端,第二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三外侧壁的另一端,第三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四外侧壁的另一端,第四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五外侧壁的另一端,第五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六外侧壁的另一端,第六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七外侧壁的另一端,第七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八外侧壁的另一端,第八外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一外侧壁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二中侧壁的另一端,第二中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三中侧壁的另一端,第三中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四中侧壁的另一端,第四中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五中侧壁的另一端,第五中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六中侧壁的另一端,第六中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外侧壁的内壁的中央,第三中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五外侧壁的内壁的中央,第一连接壁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的一端,第一连接壁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的一端,第二连接壁的一端连接第四外侧壁的一端,第二连接壁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中侧壁的一端,第三连接壁的一端连接第六外侧壁的一端,第三连接壁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中侧壁的一端,第四连接壁的一端连接第七外侧壁的一端,第四连接壁的另一端连接第五中侧壁的一端,第一内分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二内分侧壁的另一端,第二内分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三内分侧壁的另一端,第三内分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四内分侧壁的另一端,第四内分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一内分侧壁的另一端,第八内分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内分侧壁的内壁的中央,第八内分侧壁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内分侧壁的内壁的中央,第五内分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中侧壁的另一端,第五内分侧壁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内分侧壁的另一端,第六内分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四中侧壁的另一端,第六内分侧壁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内分侧壁的另一端,第一外侧壁、第二外侧壁、第一连接壁、第一中侧壁四者围成第一外围孔,第三外侧壁、第二连接壁、第二中侧壁、第一连接壁四者围成第二外围孔,第四外侧壁、第五外侧壁、第三中侧壁、第二连接壁四者围成第三外围孔,第五外侧壁、第六外侧壁、第三连接壁、第四中侧壁四者围成第四外围孔,第七外侧壁、第四连接壁、第五中侧壁、第三连接壁四者围成第五外围孔,第八外侧壁、第一中侧壁、第六中侧壁、第四连接壁四者围成第六外围孔,第六中侧壁、第五内分侧壁、第四内分侧壁、第五中侧壁四者围成第一内围孔,第一中侧壁、第二中侧壁、第一内分侧壁、第五内分侧壁四者围成第二内围孔,第二中侧壁、第三中侧壁、第六内分侧壁、第二内分侧壁四者围成第三内围孔,第四中侧壁、第五中侧壁、第三内分侧壁、第六内分侧壁四者围成第四内围孔,第一内分侧壁、第八内分侧壁、第三内分侧壁、第四内分侧壁四者围成第七内围孔,第一内分侧壁、第二内分侧壁、第三内分侧壁、第八内分侧壁、四者围成第八内围孔,第一外围孔、第三外围孔、第四外围孔、第六外围孔、第一内围孔、第二内围孔、第三内围孔、第四内围孔的横截面都为具有一个四十五度角的平行四边形,第二外围孔、第五外围孔、第七内围孔、第八内围孔的横截面都为矩形,第一外围孔、第三外围孔、第四外围孔、第六外围孔、第一内围孔、第二内围孔、第三内围孔、第四内围孔内都有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光纤带体,所述光纤带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一类光纤带构成的;第二外围孔、第五外围孔、第七内围孔、第八内围孔内都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光纤带叠状体,所述光纤带叠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二类光纤带构成的, 第二类光纤带的横截面长度远大于横截面长度宽度,第二外围孔、第五外围孔内的第二类光纤带的横截面长度方向与第三外侧壁相平行,第七内围孔、第八内围孔内的第二类光纤带的横截面长度方向与第八内分侧壁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纤芯密度更高、材料耗用更少、分离/开剥/识别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1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放大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使用的套管部件的一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放大的主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类光纤带的一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放大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2中使用的套管部件的一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放大的主视图。
图9为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二类光纤带的一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放大的主视图。
图11为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三类光纤带的一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放大的主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3中使用的套管部件的一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放大的主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4中使用的套管部件的一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放大的主视图。
图中:1—第一类光纤带、3—套管部件、4—保护套、5—第二类光纤带、6—第三类光纤带、11—第一光纤、12—第一粘结层、51—第二光纤、52—第二粘结层、61—第三光纤、62—第三粘结层、311—第一外侧壁、312—第二外侧壁、313—第三外侧壁、314—第四外侧壁、315—第五外侧壁、316—第六外侧壁、317—第七外侧壁、318—第八外侧壁、321—第一中侧壁、322—第二中侧壁、323—第三中侧壁、324—第四中侧壁、325—第五中侧壁、326—第六中侧壁、331—第一连接壁、332—第二连接壁、333—第三连接壁、334—第四连接壁、341—第一内分侧壁、342—第二内分侧壁、343—第三内分侧壁、344—第四内分侧壁、351—第五内分侧壁、352—第六内分侧壁、353—第七内分侧壁、361—第八内分侧壁、3110—第一外围孔、3120—第二外围孔、3130—第三外围孔、3140—第四外围孔、3150—第五外围孔、3160—第六外围孔、3210—第一内围孔、3220—第二内围孔、3230—第三内围孔、3240—第四内围孔、3250—第五内围孔、3260—第六内围孔、3310—第七内围孔、3320—第八内围孔。
实施方式
请见图1至图6,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多根第一类光纤带1、套管部件3、包覆在套管部件之外的保护套4,第一类光纤带1由多根第一光纤11、及将多根第一光纤粘结住的第一粘结层12构成,第一类光纤带1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且有一个角为六十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部件3的横截面的外缘为正六边形,套管部件3为一体式结构,套管部件3由第一外侧壁311、第二外侧壁312、第三外侧壁313、第四外侧壁314、第五外侧壁315、第六外侧壁316、第一中侧壁321、第二中侧壁322、第三中侧壁323、第四中侧壁324、第一连接壁331、第二连接壁332、第一内分侧壁341构成,第一外侧壁311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312的另一端,第二外侧壁312的一端连接第三外侧壁313的另一端,第三外侧壁313的一端连接第四外侧壁314的另一端,第四外侧壁314的一端连接第五外侧壁315的另一端,第五外侧壁315的一端连接第六外侧壁316的另一端,第六外侧壁316的一端连接第一外侧壁311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321的一端连接第二中侧壁322的另一端,第二中侧壁322的一端连接第三中侧壁323的另一端,第三中侧壁323的一端连接第四中侧壁324的另一端,第四中侧壁324的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321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3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外侧壁311的内壁的中央,第二中侧壁322的一端连接在第四外侧壁314的内壁的中央,第一连接壁331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312的一端,第一连接壁33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321的一端,第二连接壁332的一端连接第五外侧壁315的一端,第二连接壁33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中侧壁323的一端,第一内分侧壁341的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321的内壁的中央,第一内分侧壁34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中侧壁323的内壁的中央,第一外侧壁311、第二外侧壁312、第一连接壁331、第一中侧壁321四者围成第一外围孔3110,第一连接壁331、第三外侧壁313、第四外侧壁314、第二中侧壁322四者围成第二外围孔3120,第四外侧壁314、第五外侧壁315、第二连接壁332、第三中侧壁323四者围成第三外围孔3130,第二连接壁332、第六外侧壁316、第一外侧壁311、第四中侧壁324四者围成第四外围孔3140,第一中侧壁321、第一内分侧壁341、第三中侧壁323、第四中侧壁324四者围成第一内围孔3210,第一中侧壁321、第二中侧壁322、第三中侧壁323、第一内分侧壁341四者围成第二内围孔3220,第一外围孔3110、第二外围孔3120、第三外围孔3130、第四外围孔3140、第一内围孔3210、第二内围孔3220的横截面都为具有一个六十度角的平行四边形,第一外围孔3110、第二外围孔3120、第三外围孔3130、第四外围孔3140、第一内围孔3210、第二内围孔3220内都有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光纤带体,所述光纤带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一类光纤带1构成的。
请见图7至图12,并参考图1至图6,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多根第一类光纤带1、套管部件3、包覆在套管部件之外的保护套4、多根第二类光纤带5、多根第三类光纤带6,第一类光纤带1由多根第一光纤11、及将多根第一光纤粘结住的第一粘结层12构成,第一类光纤带1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且有一个角为四十五度,第二类光纤带5由多根第二光纤51、及将多根第二光纤51粘结住的第二粘结层52构成,第二类光纤带5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三类光纤带6由多根第三光纤61、及将多根第三光纤61粘结住的第三粘结层62构成,第三类光纤带6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部件3的横截面的外缘为正八边形,套管部件3为一体式结构,套管部件3由第一外侧壁311、第二外侧壁312、第三外侧壁313、第四外侧壁314、第五外侧壁315、第六外侧壁316、第七外侧壁317、第八外侧壁318、第一中侧壁321、第二中侧壁322、第三中侧壁323、第四中侧壁324、第五中侧壁325、第六中侧壁326、第一连接壁331、第二连接壁332、第三连接壁333、第四连接壁334、第一内分侧壁341、第二内分侧壁342、第三内分侧壁343、第五内分侧壁351、第六内分侧壁352、第七内分侧壁353构成,第一外侧壁311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312的另一端,第二外侧壁312的一端连接第三外侧壁313的另一端,第三外侧壁313的一端连接第四外侧壁314的另一端,第四外侧壁314的一端连接第五外侧壁315的另一端,第五外侧壁315的一端连接第六外侧壁316的另一端,第六外侧壁316的一端连接第七外侧壁317的另一端,第七外侧壁317的一端连接第八外侧壁318的另一端,第八外侧壁318的一端连接第一外侧壁311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321的一端连接第二中侧壁322的另一端,第二中侧壁322的一端连接第三中侧壁323的另一端,第三中侧壁323的一端连接第四中侧壁324的另一端,第四中侧壁324的一端连接第五中侧壁325的另一端,第五中侧壁325的一端连接第六中侧壁326的另一端,第六中侧壁326的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321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3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外侧壁311的内壁的中央,第三中侧壁323的一端连接在第五外侧壁315的内壁的中央,第一连接壁331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312的一端,第一连接壁33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321的一端,第二连接壁332的一端连接第四外侧壁314的一端,第二连接壁33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中侧壁322的一端,第三连接壁333的一端连接第六外侧壁316的一端,第三连接壁33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中侧壁324的一端,第四连接壁334的一端连接第七外侧壁317的一端,第四连接壁334的另一端连接第五中侧壁325的一端,第一内分侧壁341的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321的一端,第二内分侧壁342的一端连接第五外侧壁315的内壁的中央,第三内分侧壁343的一端连接第五中侧壁325的一端,第一内分侧壁341的另一端、第二内分侧壁342的另一端、第三内分侧壁343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五内分侧壁35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中侧壁321的内壁的中央,第五内分侧壁35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内分侧壁343的内壁的中央,第六内分侧壁352的一端连接在第二中侧壁322的内壁的中央,第六内分侧壁35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内分侧壁342的一个侧壁的中央,第七内分侧壁353的一端连接在第五中侧壁325的内壁的中央,第七内分侧壁35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内分侧壁342的另一个侧壁的中央,第一外侧壁311、第二外侧壁312、第一连接壁331、第一中侧壁321四者围成第一外围孔3110,第三外侧壁313、第二连接壁332、第二中侧壁322、第一连接壁331四者围成第二外围孔3120,第四外侧壁314、第五外侧壁315、第三中侧壁323、第二连接壁332四者围成第三外围孔3130,第五外侧壁315、第六外侧壁316、第三连接壁333、第四中侧壁324四者围成第四外围孔3140, 第七外侧壁317、第四连接壁334、第五中侧壁325、第三连接壁333四者围成第五外围孔3150,第八外侧壁318、第一中侧壁321、第六中侧壁326、第四连接壁334四者围成第六外围孔3160,第一中侧壁321、第五内分侧壁351、第三内分侧壁343、第六中侧壁326四者围成第一内围孔3210,第一中侧壁321、第一内分侧壁341、第三内分侧壁343、第五内分侧壁351四者围成第二内围孔3220,第二中侧壁322、第六内分侧壁352、第二内分侧壁342、第一内分侧壁341四者围成第三内围孔3230,第二中侧壁322、第三中侧壁323、第二内分侧壁342、第六内分侧壁352四者围成第四内围孔3240,第四中侧壁324、第五中侧壁325、第七内分侧壁353、第二内分侧壁342四者围成第五内围孔3250,第四中侧壁324、第三内分侧壁343、第二内分侧壁342、第七内分侧壁353四者围成第六内围孔3260,第一外围孔3110、第三外围孔3130、第四外围孔3140、第六外围孔3160、第三内围孔3230、第四内围孔3240、第五内围孔3250、第六内围孔3260的横截面都为具有一个四十五度角的平行四边形,第二外围孔3120、第五外围孔3150、第一内围孔3210、第二内围孔3220的横截面都为矩形,第一外围孔3110、第三外围孔3130、第四外围孔3140、第六外围孔3160、第三内围孔3230、第四内围孔3240、第五内围孔3250、第六内围孔3260内都有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光纤带体,所述光纤带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一类光纤带1构成的;第二外围孔3120、第五外围孔3150内都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光纤带叠状体,所述光纤带叠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二类光纤带2构成的, 第二类光纤带2的横截面长度远大于横截面长度宽度,第二类光纤带2的横截面长度方向与第三外侧壁313相平行;第一内围孔3210、第二内围孔3220内都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光纤带层叠体,所述光纤带层叠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三类光纤带3构成的, 第三类光纤带3的横截面长度远大于横截面长度宽度,第三类光纤带3的横截面长度方向与第五内分侧壁351相平行。
请见图13和图14,并参考图1至图12,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多根第一类光纤带1、套管部件3、包覆在套管部件之外的保护套4、多根第二类光纤带5,第一类光纤带1由多根第一光纤11、及将多根第一光纤粘结住的第一粘结层12构成,第一类光纤带1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且有一个角为四十五度,第二类光纤带5由多根第二光纤51、及将多根第二光纤51粘结住的第二粘结层52构成,第二类光纤带5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部件3的横截面的外缘为正八边形,套管部件3为一体式结构,套管部件3由第一外侧壁311、第二外侧壁312、第三外侧壁313、第四外侧壁314、第五外侧壁315、第六外侧壁316、第七外侧壁317、第八外侧壁318、第一中侧壁321、第二中侧壁322、第三中侧壁323、第四中侧壁324、第五中侧壁325、第六中侧壁326、第一连接壁331、第二连接壁332、第三连接壁333、第四连接壁334、第一内分侧壁341、第二内分侧壁342、第三内分侧壁343、第四内分侧壁344、第五内分侧壁351、第六内分侧壁352、第八内分侧壁361构成,第一外侧壁311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312的另一端,第二外侧壁312的一端连接第三外侧壁313的另一端,第三外侧壁313的一端连接第四外侧壁314的另一端,第四外侧壁314的一端连接第五外侧壁315的另一端,第五外侧壁315的一端连接第六外侧壁316的另一端,第六外侧壁316的一端连接第七外侧壁317的另一端,第七外侧壁317的一端连接第八外侧壁318的另一端,第八外侧壁318的一端连接第一外侧壁311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321的一端连接第二中侧壁322的另一端,第二中侧壁322的一端连接第三中侧壁323的另一端,第三中侧壁323的一端连接第四中侧壁324的另一端,第四中侧壁324的一端连接第五中侧壁325的另一端,第五中侧壁325的一端连接第六中侧壁326的另一端,第六中侧壁326的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321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3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外侧壁311的内壁的中央,第三中侧壁323的一端连接在第五外侧壁315的内壁的中央,第一连接壁331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312的一端,第一连接壁33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321的一端,第二连接壁332的一端连接第四外侧壁314的一端,第二连接壁33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中侧壁322的一端,第三连接壁333的一端连接第六外侧壁316的一端,第三连接壁33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中侧壁324的一端,第四连接壁334的一端连接第七外侧壁317的一端,第四连接壁334的另一端连接第五中侧壁325的一端,第一内分侧壁341的一端连接第二内分侧壁342的另一端,第二内分侧壁342的一端连接第三内分侧壁343的另一端,第三内分侧壁343的一端连接第四内分侧壁344的另一端,第四内分侧壁344的一端连接第一内分侧壁341的另一端,第八内分侧壁36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内分侧壁341的内壁的中央,第八内分侧壁36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内分侧壁343的内壁的中央,第五内分侧壁35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中侧壁321的另一端,第五内分侧壁35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内分侧壁341的另一端,第六内分侧壁352的一端连接在第四中侧壁324的另一端,第六内分侧壁35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内分侧壁343的另一端,第一外侧壁311、第二外侧壁312、第一连接壁331、第一中侧壁321四者围成第一外围孔3110,第三外侧壁313、第二连接壁332、第二中侧壁322、第一连接壁331四者围成第二外围孔3120,第四外侧壁314、第五外侧壁315、第三中侧壁323、第二连接壁332四者围成第三外围孔3130,第五外侧壁315、第六外侧壁316、第三连接壁333、第四中侧壁324四者围成第四外围孔3140,第七外侧壁317、第四连接壁334、第五中侧壁325、第三连接壁333四者围成第五外围孔3150,第八外侧壁318、第一中侧壁321、第六中侧壁326、第四连接壁334四者围成第六外围孔3160,第六中侧壁326、第五内分侧壁351、第四内分侧壁344、第五中侧壁325四者围成第一内围孔3210,第一中侧壁321、第二中侧壁322、第一内分侧壁341、第五内分侧壁351四者围成第二内围孔3220,第二中侧壁322、第三中侧壁323、第六内分侧壁352、第二内分侧壁342四者围成第三内围孔3230,第四中侧壁324、第五中侧壁325、第三内分侧壁343、第六内分侧壁352四者围成第四内围孔3240,第一内分侧壁341、第八内分侧壁361、第三内分侧壁343、第四内分侧壁344四者围成第七内围孔3310,第一内分侧壁341、第二内分侧壁342、第三内分侧壁343、第八内分侧壁361、四者围成第八内围孔3320,第一外围孔3110、第三外围孔3130、第四外围孔3140、第六外围孔3160、第一内围孔3210、第二内围孔3220、第三内围孔3230、第四内围孔3240的横截面都为具有一个四十五度角的平行四边形,第二外围孔3120、第五外围孔3150、第七内围孔3310、第八内围孔3320的横截面都为矩形,第一外围孔3110、第三外围孔3130、第四外围孔3140、第六外围孔3160、第一内围孔3210、第二内围孔3220、第三内围孔3230、第四内围孔3240内都有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光纤带体,所述光纤带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一类光纤带1构成的;第二外围孔3120、第五外围孔3150、第七内围孔3310、第八内围孔3320内都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光纤带叠状体,所述光纤带叠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二类光纤带2构成的, 第二类光纤带2的横截面长度远大于横截面长度宽度,第二外围孔3120、第五外围孔3150内的第二类光纤带2的横截面长度方向与第三外侧壁313相平行,第七内围孔3310、第八内围孔3320内的第二类光纤带2的横截面长度方向与第八内分侧壁361相平行。
请见图15和图16,并参考图1至图14,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基本同实施实例3,不同之处在于:第八内分侧壁361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内分侧壁342的内壁的中央,第八内分侧壁36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四内分侧壁344的内壁的中央,第二内分侧壁342、第三内分侧壁343、第四内分侧壁344、第八内分侧壁361四者围成第七内围孔3310,第一内分侧壁341、第二内分侧壁342、第八内分侧壁361、第四内分侧壁344四者围成第八内围孔3320。
上述实施实例2中,还可仅具有第二类光纤带或第三类光纤带。
同样地,实施实例3、4中还有同时具有第二类光纤带及第三类光纤带。
同样地,实施实例3、4中还可仅具有第三类光纤带,即第三类光纤带替代了第二类光纤带。
更进一步地,实施实例2-4中的第一内围孔3210、第二内围孔3220内的第二类光纤带或第三类光纤带,其横截面的长度方向还可以是和第一连接壁331相平行的。
更进一步地,实施实例2中的第一内围孔3210、第二内围孔3220内的第二类光纤带或第三类光纤带,其横截面的长度方向也还可以是和第一中侧壁321相平行的;实施实例3中的第一内围孔3210、第二内围孔3220内的第二类光纤带或第三类光纤带,其横截面的长度方向也还可以是和第一内分侧壁341相平行的;实施实例4中的第一内围孔3210、第二内围孔3220内的第二类光纤带或第三类光纤带,其横截面的长度方向也还可以是和第二内分侧壁342相平行的。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套管部件3的材料为塑料,优选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光纤11、第二光纤51、第三光纤61为单模或多模光纤,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A1e。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粘结层12、第二粘结层51、第三粘结层的62的材料都为塑料,优选聚丙烯酸树脂。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保护套4的材料为塑料,优选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
本申请中,不具有保护套4时同样可以成为产成品使用,具有保护套4后可以使用在更广的场合,此外,在保护套4与套管部件3之间可以增设至少一层保护层,一层时可为阻水带、无纺布、钢带、铝带、玻璃纤维带等,可以对套管部件3进行各种保护,如防火、防水、防压、防冲击等等。
本申请中,实施实例1-4达到了最大程度利用空间,且有效隔离,每个空间可分配给不同的用户的目的,且分离、开剥、识别方便;实施实例1中全部使用平行四边形光纤带来实现空间的最大利用;实施实例2-4中不仅可以使用平行四边形截面的光纤带,还可以使用短形截面的光纤带,这样,不仅合理地划分了空间,而且每个小空间也可分配给不同的用户的目的,且分离、开剥、识别方便;本申请中,不含保护套时,外缘为正多棱柱体,这样可以在布放时、布放中、布放后稳定地固定,不会产生滚动;本申请中的套管部件3是一次成型的,通过在护套、松套管、二次被覆等机器设备上挤塑,一次即可成型,故产品的工序相对层较式光缆来说更简单、保管、保护等成本都极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纤芯密度更高、材料耗用更少、分离/开剥/识别更方便;可以使用复合光纤带。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多根第一类光纤带(1)、套管部件、包覆在套管部件之外的保护套(4),第一类光纤带(1)由多根第一光纤(11)、及将多根第一光纤粘结住的第一粘结层(12)构成,第一类光纤带(1)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且有一个角为六十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部件的横截面的外缘为正六边形,套管部件为一体式结构,套管部件由第一外侧壁(311)、第二外侧壁(312)、第三外侧壁(313)、第四外侧壁(314)、第五外侧壁(315)、第六外侧壁(316)、第一中侧壁(321)、第二中侧壁(322)、第三中侧壁(323)、第四中侧壁(324)、第一连接壁(331)、第二连接壁(332)、第一内分侧壁(341)构成,第一外侧壁(311)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312)的另一端,第二外侧壁(312)的一端连接第三外侧壁(313)的另一端,第三外侧壁(313)的一端连接第四外侧壁(314)的另一端,第四外侧壁(314)的一端连接第五外侧壁(315)的另一端,第五外侧壁(315)的一端连接第六外侧壁(316)的另一端,第六外侧壁(316)的一端连接第一外侧壁(311)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321)的一端连接第二中侧壁(322)的另一端,第二中侧壁(322)的一端连接第三中侧壁(323)的另一端,第三中侧壁(323)的一端连接第四中侧壁(324)的另一端,第四中侧壁(324)的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321)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3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外侧壁(311)的内壁的中央,第二中侧壁(322)的一端连接在第四外侧壁(314)的内壁的中央,第一连接壁(331)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312)的一端,第一连接壁(33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321)的一端,第二连接壁(332)的一端连接第五外侧壁(315)的一端,第二连接壁(33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中侧壁(323)的一端,第一内分侧壁(341)的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321)的内壁的中央,第一内分侧壁(34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中侧壁(323)的内壁的中央,第一外侧壁(311)、第二外侧壁(312)、第一连接壁(331)、第一中侧壁(321)四者围成第一外围孔(3110),第一连接壁(331)、第三外侧壁(313)、第四外侧壁(314)、第二中侧壁(322)四者围成第二外围孔(3120),第四外侧壁(314)、第五外侧壁(315)、第二连接壁(332)、第三中侧壁(323)四者围成第三外围孔(3130),第二连接壁(332)、第六外侧壁(316)、第一外侧壁(311)、第四中侧壁(324)四者围成第四外围孔(3140),第一中侧壁(321)、第一内分侧壁(341)、第三中侧壁(323)、第四中侧壁(324)四者围成第一内围孔(3210),第一中侧壁(321)、第二中侧壁(322)、第三中侧壁(323)、第一内分侧壁(341)四者围成第二内围孔(3220),第一外围孔(3110)、第二外围孔(3120)、第三外围孔(3130)、第四外围孔(3140)、第一内围孔(3210)、第二内围孔(3220)的横截面都为具有一个六十度角的平行四边形,第一外围孔(3110)、第二外围孔(3120)、第三外围孔(3130)、第四外围孔(3140)、第一内围孔(3210)、第二内围孔(3220)内都有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光纤带体,所述光纤带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一类光纤带(1)构成的。
2.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多根第一类光纤带(1)、套管部件、包覆在套管部件之外的保护套(4)、多根第二类光纤带、多根第三类光纤带,第一类光纤带(1)由多根第一光纤(11)、及将多根第一光纤粘结住的第一粘结层(12)构成,第一类光纤带(1)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且有一个角为四十五度,第二类光纤带由多根第二光纤(51)、及将多根第二光纤(51)粘结住的第二粘结层(52)构成,第二类光纤带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三类光纤带由多根第三光纤(61)、及将多根第三光纤(61)粘结住的第三粘结层(62)构成,第三类光纤带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部件的横截面的外缘为正八边形,套管部件为一体式结构,套管部件由第一外侧壁(311)、第二外侧壁(312)、第三外侧壁(313)、第四外侧壁(314)、第五外侧壁(315)、第六外侧壁(316)、第七外侧壁(317)、第八外侧壁(318)、第一中侧壁(321)、第二中侧壁(322)、第三中侧壁(323)、第四中侧壁(324)、第五中侧壁(325)、第六中侧壁(326)、第一连接壁(331)、第二连接壁(332)、第三连接壁(333)、第四连接壁(334)、第一内分侧壁(341)、第二内分侧壁(342)、第三内分侧壁(343)、第五内分侧壁(351)、第六内分侧壁(352)、第七内分侧壁(353)构成,第一外侧壁(311)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312)的另一端,第二外侧壁(312)的一端连接第三外侧壁(313)的另一端,第三外侧壁(313)的一端连接第四外侧壁(314)的另一端,第四外侧壁(314)的一端连接第五外侧壁(315)的另一端,第五外侧壁(315)的一端连接第六外侧壁(316)的另一端,第六外侧壁(316)的一端连接第七外侧壁(317)的另一端,第七外侧壁(317)的一端连接第八外侧壁(318)的另一端,第八外侧壁(318)的一端连接第一外侧壁(311)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321)的一端连接第二中侧壁(322)的另一端,第二中侧壁(322)的一端连接第三中侧壁(323)的另一端,第三中侧壁(323)的一端连接第四中侧壁(324)的另一端,第四中侧壁(324)的一端连接第五中侧壁(325)的另一端,第五中侧壁(325)的一端连接第六中侧壁(326)的另一端,第六中侧壁(326)的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321)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3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外侧壁(311)的内壁的中央,第三中侧壁(323)的一端连接在第五外侧壁(315)的内壁的中央,第一连接壁(331)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312)的一端,第一连接壁(33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321)的一端,第二连接壁(332)的一端连接第四外侧壁(314)的一端,第二连接壁(33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中侧壁(322)的一端,第三连接壁(333)的一端连接第六外侧壁(316)的一端,第三连接壁(33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中侧壁(324)的一端,第四连接壁(334)的一端连接第七外侧壁(317)的一端,第四连接壁(334)的另一端连接第五中侧壁(325)的一端,第一内分侧壁(341)的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321)的一端,第二内分侧壁(342)的一端连接第五外侧壁(315)的内壁的中央,第三内分侧壁(343)的一端连接第五中侧壁(325)的一端,第一内分侧壁(341)的另一端、第二内分侧壁(342)的另一端、第三内分侧壁(343)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五内分侧壁(35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中侧壁(321)的内壁的中央,第五内分侧壁(35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内分侧壁(343)的内壁的中央,第六内分侧壁(352)的一端连接在第二中侧壁(322)的内壁的中央,第六内分侧壁(35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内分侧壁(342)的一个侧壁的中央,第七内分侧壁(353)的一端连接在第五中侧壁(325)的内壁的中央,第七内分侧壁(35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内分侧壁(342)的另一个侧壁的中央,第一外侧壁(311)、第二外侧壁(312)、第一连接壁(331)、第一中侧壁(321)四者围成第一外围孔(3110),第三外侧壁(313)、第二连接壁(332)、第二中侧壁(322)、第一连接壁(331)四者围成第二外围孔(3120),第四外侧壁(314)、第五外侧壁(315)、第三中侧壁(323)、第二连接壁(332)四者围成第三外围孔(3130),第五外侧壁(315)、第六外侧壁(316)、第三连接壁(333)、第四中侧壁(324)四者围成第四外围孔(3140), 第七外侧壁(317)、第四连接壁(334)、第五中侧壁(325)、第三连接壁(333)四者围成第五外围孔(3150),第八外侧壁(318)、第一中侧壁(321)、第六中侧壁(326)、第四连接壁(334)四者围成第六外围孔(3160),第一中侧壁(321)、第五内分侧壁(351)、第三内分侧壁(343)、第六中侧壁(326)四者围成第一内围孔(3210),第一中侧壁(321)、第一内分侧壁(341)、第三内分侧壁(343)、第五内分侧壁(351)四者围成第二内围孔(3220),第二中侧壁(322)、第六内分侧壁(352)、第二内分侧壁(342)、第一内分侧壁(341)四者围成第三内围孔(3230),第二中侧壁(322)、第三中侧壁(323)、第二内分侧壁(342)、第六内分侧壁(352)四者围成第四内围孔(3240),第四中侧壁(324)、第五中侧壁(325)、第七内分侧壁(353)、第二内分侧壁(342)四者围成第五内围孔(3250),第四中侧壁(324)、第三内分侧壁(343)、第二内分侧壁(342)、第七内分侧壁(353)四者围成第六内围孔(3260),第一外围孔(3110)、第三外围孔(3130)、第四外围孔(3140)、第六外围孔(3160)、第三内围孔(3230)、第四内围孔(3240)、第五内围孔(3250)、第六内围孔(3260)的横截面都为具有一个四十五度角的平行四边形,第二外围孔(3120)、第五外围孔(3150)、第一内围孔(3210)、第二内围孔(3220)的横截面都为矩形,第一外围孔(3110)、第三外围孔(3130)、第四外围孔(3140)、第六外围孔(3160)、第三内围孔(3230)、第四内围孔(3240)、第五内围孔(3250)、第六内围孔(3260)内都有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光纤带体,所述光纤带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一类光纤带(1)构成的;第二外围孔(3120)、第五外围孔(3150)内都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光纤带叠状体,所述光纤带叠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二类光纤带构成的, 第二类光纤带的横截面长度远大于横截面长度宽度,第二类光纤带的横截面长度方向与第三外侧壁(313)相平行;第一内围孔(3210)、第二内围孔(3220)内都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光纤带层叠体,所述光纤带层叠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三类光纤带构成的, 第三类光纤带的横截面长度远大于横截面长度宽度,第三类光纤带的横截面长度方向与第五内分侧壁(351)相平行。
3.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多根第一类光纤带(1)、套管部件、包覆在套管部件之外的保护套(4)、多根第二类光纤带,第一类光纤带(1)由多根第一光纤(11)、及将多根第一光纤粘结住的第一粘结层(12)构成,第一类光纤带(1)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且有一个角为四十五度,第二类光纤带由多根第二光纤(51)、及将多根第二光纤(51)粘结住的第二粘结层(52)构成,第二类光纤带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部件的横截面的外缘为正八边形,套管部件为一体式结构,套管部件由第一外侧壁(311)、第二外侧壁(312)、第三外侧壁(313)、第四外侧壁(314)、第五外侧壁(315)、第六外侧壁(316)、第七外侧壁(317)、第八外侧壁(318)、第一中侧壁(321)、第二中侧壁(322)、第三中侧壁(323)、第四中侧壁(324)、第五中侧壁(325)、第六中侧壁(326)、第一连接壁(331)、第二连接壁(332)、第三连接壁(333)、第四连接壁(334)、第一内分侧壁(341)、第二内分侧壁(342)、第三内分侧壁(343)、第四内分侧壁(344)、第五内分侧壁(351)、第六内分侧壁(352)、第八内分侧壁(361)构成,第一外侧壁(311)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312)的另一端,第二外侧壁(312)的一端连接第三外侧壁(313)的另一端,第三外侧壁(313)的一端连接第四外侧壁(314)的另一端,第四外侧壁(314)的一端连接第五外侧壁(315)的另一端,第五外侧壁(315)的一端连接第六外侧壁(316)的另一端,第六外侧壁(316)的一端连接第七外侧壁(317)的另一端,第七外侧壁(317)的一端连接第八外侧壁(318)的另一端,第八外侧壁(318)的一端连接第一外侧壁(311)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321)的一端连接第二中侧壁(322)的另一端,第二中侧壁(322)的一端连接第三中侧壁(323)的另一端,第三中侧壁(323)的一端连接第四中侧壁(324)的另一端,第四中侧壁(324)的一端连接第五中侧壁(325)的另一端,第五中侧壁(325)的一端连接第六中侧壁(326)的另一端,第六中侧壁(326)的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321)的另一端,第一中侧壁(3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外侧壁(311)的内壁的中央,第三中侧壁(323)的一端连接在第五外侧壁(315)的内壁的中央,第一连接壁(331)的一端连接第二外侧壁(312)的一端,第一连接壁(33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中侧壁(321)的一端,第二连接壁(332)的一端连接第四外侧壁(314)的一端,第二连接壁(33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中侧壁(322)的一端,第三连接壁(333)的一端连接第六外侧壁(316)的一端,第三连接壁(33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中侧壁(324)的一端,第四连接壁(334)的一端连接第七外侧壁(317)的一端,第四连接壁(334)的另一端连接第五中侧壁(325)的一端,第一内分侧壁(341)的一端连接第二内分侧壁(342)的另一端,第二内分侧壁(342)的一端连接第三内分侧壁(343)的另一端,第三内分侧壁(343)的一端连接第四内分侧壁(344)的另一端,第四内分侧壁(344)的一端连接第一内分侧壁(341)的另一端,第八内分侧壁(36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内分侧壁(341)的内壁的中央,第八内分侧壁(36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内分侧壁(343)的内壁的中央,第五内分侧壁(35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中侧壁(321)的另一端,第五内分侧壁(35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内分侧壁(341)的另一端,第六内分侧壁(352)的一端连接在第四中侧壁(324)的另一端,第六内分侧壁(35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内分侧壁(343)的另一端,第一外侧壁(311)、第二外侧壁(312)、第一连接壁(331)、第一中侧壁(321)四者围成第一外围孔(3110),第三外侧壁(313)、第二连接壁(332)、第二中侧壁(322)、第一连接壁(331)四者围成第二外围孔(3120),第四外侧壁(314)、第五外侧壁(315)、第三中侧壁(323)、第二连接壁(332)四者围成第三外围孔(3130),第五外侧壁(315)、第六外侧壁(316)、第三连接壁(333)、第四中侧壁(324)四者围成第四外围孔(3140),第七外侧壁(317)、第四连接壁(334)、第五中侧壁(325)、第三连接壁(333)四者围成第五外围孔(3150),第八外侧壁(318)、第一中侧壁(321)、第六中侧壁(326)、第四连接壁(334)四者围成第六外围孔(3160),第六中侧壁(326)、第五内分侧壁(351)、第四内分侧壁(344)、第五中侧壁(325)四者围成第一内围孔(3210),第一中侧壁(321)、第二中侧壁(322)、第一内分侧壁(341)、第五内分侧壁(351)四者围成第二内围孔(3220),第二中侧壁(322)、第三中侧壁(323)、第六内分侧壁(352)、第二内分侧壁(342)四者围成第三内围孔(3230),第四中侧壁(324)、第五中侧壁(325)、第三内分侧壁(343)、第六内分侧壁(352)四者围成第四内围孔(3240),第一内分侧壁(341)、第八内分侧壁(361)、第三内分侧壁(343)、第四内分侧壁(344)四者围成第七内围孔(3310),第一内分侧壁(341)、第二内分侧壁(342)、第三内分侧壁(343)、第八内分侧壁(361)、四者围成第八内围孔(3320),第一外围孔(3110)、第三外围孔(3130)、第四外围孔(3140)、第六外围孔(3160)、第一内围孔(3210)、第二内围孔(3220)、第三内围孔(3230)、第四内围孔(3240)的横截面都为具有一个四十五度角的平行四边形,第二外围孔(3120)、第五外围孔(3150)、第七内围孔(3310)、第八内围孔(3320)的横截面都为矩形,第一外围孔(3110)、第三外围孔(3130)、第四外围孔(3140)、第六外围孔(3160)、第一内围孔(3210)、第二内围孔(3220)、第三内围孔(3230)、第四内围孔(3240)内都有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光纤带体,所述光纤带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一类光纤带(1)构成的;第二外围孔(3120)、第五外围孔(3150)、第七内围孔(3310)、第八内围孔(3320)内都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光纤带叠状体,所述光纤带叠体是由多根以层叠方式分布的第二类光纤带构成的, 第二类光纤带的横截面长度远大于横截面长度宽度,第二外围孔(3120)、第五外围孔(3150)内的第二类光纤带的横截面长度方向与第三外侧壁(313)相平行,第七内围孔(3310)、第八内围孔(3320)内的第二类光纤带的横截面长度方向与第八内分侧壁(361)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套管部件的材料为塑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光纤(11)的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A1e。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粘结层(12)的材料都为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保护套(4)的材料为塑料。
CN202320247039.8U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 Active CN219936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7039.8U CN219936151U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7039.8U CN219936151U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6151U true CN219936151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9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7039.8U Active CN219936151U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6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73352A (en) Fiber optic micro cable
US6839494B2 (en) Dual stage fiber optic cable design
CN113611453B (zh) 一种具有八面柱体结构外壳的光纤带光缆
CN211263901U (zh) 一种带状光缆及具有光纤带的电缆
CN110853817A (zh) 一种用于5g网络的新型结构的光电复合缆
CN117148530B (zh) 一种可防鼠的光缆
CN116381878A (zh) 一种具有正多边形横截面的光纤带光缆
EP1550891A2 (en) Improved optical fiber cables
CN210052579U (zh) 一种室内复合光缆
KR20160092667A (ko) 리본 튜브형 광케이블
US20190113703A1 (en) Fiber Optic Drop Cable
CN219936151U (zh) 一种复合的光纤带光缆
CN212515159U (zh) 一种电力通信用高纤芯密度光缆
CN101881868A (zh) 具有三层松套管的层绞式光缆
CN114690350A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光缆
CN116299910A (zh) 一种具有彩条的中心束管式光缆
CN211265093U (zh) 一种高纤芯密度的光电复合缆
CN211016585U (zh) 一种三角形截面的光电混合缆
CN210572928U (zh) 一种新型野战应急光缆
CN111208613A (zh) 一种光纤带光缆及光纤带复合电缆
KR20220140381A (ko) 광케이블
KR20120034296A (ko) 광케이블
CN112578513A (zh) 一种新型野战应急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10956225U (zh) 一种用于5g网络的新型结构的光电复合缆
CN217060591U (zh) 带状光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5

Address after: 515041 No. 15, Keji East Road, Shantou high tech Zone, Shant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TOU HIGH-TECH ZONE AOX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30073 No.9, Guanggu Avenue,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JOINT STOCK 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ANGFEI OPTICAL FIBER AND CABLE SHENYA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