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4910U - 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4910U
CN219934910U CN202321228788.2U CN202321228788U CN219934910U CN 219934910 U CN219934910 U CN 219934910U CN 202321228788 U CN202321228788 U CN 202321228788U CN 219934910 U CN219934910 U CN 219934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detection
sliding block
carrier
code re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287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燕
胡世其
李方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ge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ge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ge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ge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287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4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4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4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检测设备,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待测工件,包括:机架;至少两个载台,载台可移动地设于机架上,载台在上料位置和检测位置之间可移动,载台上设有两个呈对角线设置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用于对待测工件进行限位;检测仪设于机架上,在载台移动至检测位置时,载台位于检测仪的下方;读码器设于机架上,在载台移动至检测位置时,载台上的待测工件与读码器相对;控制器设于机架上,控制器与读码器和检测仪电性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设备,能够提升检测效率,减少了检测设备的停机等待;两个呈对角线设置的定位结构能够在实现对待测工件进行定位的同时,对待测工件的具体形状无限制。

Description

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件出厂前,需要对工件的几何尺寸和形状进行检测,通常使用CMM(三次元量测仪)对工件进行检测,CMM检测的原理是:将被测物体置于三次元量测空间,通过探测传感器与量测空间轴线运动的配合可获得被测物体上各测点的坐标位置,根据这些点的空间坐标值,能够计算得出被测物体的几何尺寸、形状和位置。但是,CMM检测速度较慢,对车间环境有要求,会受到温湿度、噪音、振动以及粉尘等的影响。部分厂家会使用专用检具进行检测,但是这些专用检具只能针对特定工件专机使用,无通用性,导致投入成本高,经济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能够通过设置至少两个载台,提升检测效率,两个呈对角线设置的定位结构能够在实现对待测工件进行定位的同时,对待测工件的具体形状无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待测工件,包括:
机架;
至少两个载台,所述载台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载台具有上料位置和检测位置,所述载台在所述上料位置和所述检测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载台上设有两个呈对角线设置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对所述待测工件进行限位;
检测仪,所述检测仪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机架上,在所述载台处于所述检测位置时,所述检测仪移动至所述载台的上方;
读码器,所述读码器设于所述机架上,在所述载台移动至所述检测位置时,所述载台上的待测工件与所述读码器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设备,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控制器、两个驱动部以及两个滑移模组,所述滑移模组包括导轨和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导轨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驱动部传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载台连接,所述驱动部、所述读码器和所述检测仪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两个滑移模组并排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设备,所述载台上还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设备,所述定位结构被配置为球锁轴组件。
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载台上,所述载台上设有沿X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安装孔和沿Y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安装孔,所述定位结构可通过紧固件与任一所述安装孔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设备,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上设有所述读码器,所述读码器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位置可调。
可选地,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基座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上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解锁状态和锁止状态,所述第一限位件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滑移块沿所述支撑杆可移动,所述第一限位件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滑移块锁止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滑移块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穿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滑移块上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处于解锁状态和锁止状态,所述第二限位件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安装杆可沿所述滑移块移动,所述第二限位件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安装杆锁止在所述滑移块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设备,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操作台和按钮,所述操作台和所述按钮并排设置,所述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操作台下方设有废料箱。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通过设置至少两个载台,在检测仪对其中一个待测工件进行检测时,另一个载台可以用于装载待测工件,这样当检测完成之后,检测完成的待测工件随载台移回上料位置时,同时另一个装载有待测工件的载台可以移向检测位置,供检测仪进行检测,这样能够提升检测效率,减少了检测设备的停机等待;载台上设有两个呈对角线设置的定位结构,这样,能够在实现对待测工件进行定位的同时,对待测工件的具体形状无限制,均能够通过定位结构实现定位,对于不同形状的待测工件均可适配。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设备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设备的另一个局部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设备的支架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设备的检测仪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检测设备1,
机架10,载台20,定位结构30,球锁轴组件31,检测仪40,读码器50,滑移模组60,导轨61,传感器70,支架组件80,基座81,支撑杆82,滑移块83,安装杆84,驱动部90,操作台91,按钮92,废料箱93,(校准部94),显示屏95,控制器9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图1示出了检测设备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检测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检测设备的另一个局部示意图,其中,校准块94安装于载台上;图4示出了检测设备的支架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示出了检测设备的检测仪的立体图。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设备1,检测设备1用于检测待测工件,包括:机架10、至少两个载台20、检测仪40以及读码器50。
具体地,载台20可移动地设于机架10上,载台20具有上料位置和检测位置,载台20在上料位置和检测位置之间可移动,载台20上设有两个呈对角线设置的定位结构30,定位结构30用于对待测工件进行限位;检测仪40可移动地设于机架10上,在载台20处于检测位置时,检测仪40移动至载台20的上方;
读码器50设于机架10上,在载台20移动至检测位置时,载台20上的待测工件与读码器50相对。
展开来说,载台20可移动地设于机架10上,载台20具有上料位置和检测位置,载台20在上料位置和检测位置之间可移动,这样,载台20处于上料位置时,用户可以操作将待测工件固定在载台20上,待用户将待测工件固定好之后,载台20可以携带待测工件移动至检测位置处,利用读码器50对待测工件进行读取,将读取信息传递检测仪40,检测仪40对待测工件进行检测,将检测数据与根据读取信息确定的相应型号的尺寸数据进行比对,确定待测工件是否合格,在待测工件尺寸公差合格时,通过第一提示信息通知用户,在待测工件尺寸公差不合格时,通过第二提示信息通知用户。
在待测工件检测完毕之后,另一个装夹好待测工件的载台20携带待测工件移动至检测位置,检测仪40移动至该载台20的上方,从而对待测工件进行检测,上一个载台20携带待测工件返回至上料位置处,用户将待测工件取下,并根据检测结果分类堆放。
如图5所示,检测仪40可以被配置为多轴并联机器人,例如四轴delta机器人、六轴delta机器人等。
定位结构30可以是卡扣结构、球锁轴组件31以及拨叉结构等,本申请不作限制,以能够实现快速定位为佳。
其中,第一提示信息可以是灯光、语音、文字信息或者是音乐信息;第二提示信息可以是灯光、语音、文字信息或者是音乐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设备1,通过设置至少两个载台20,在检测仪40对其中一个待测工件进行检测时,另一个载台20可以用于装载待测工件,这样当检测完成之后,检测完成的待测工件随载台20移回上料位置时,同时另一个装载有待测工件的载台20可以移向检测位置,供检测仪40进行检测,这样能够提升检测效率,减少了检测设备1的停机等待;载台20上设有两个呈对角线设置的定位结构30,这样,能够在实现对待测工件进行定位的同时,对待测工件的具体形状无限制,均能够通过定位结构30实现定位,对于不同形状的待测工件均可适配。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设备1,机架10上还设有控制器96、两个驱动部90以及两个滑移模组60,滑移模组60包括导轨61和可滑动地设于导轨61上的滑块,滑块与驱动部90传动连接,滑块与载台20连接,驱动部90、读码器50和检测仪40均与控制器96电性连接。
利用读码器50对待测工件进行读取,将读取信息传递给控制器96,控制器96根据读取信息确定待测工件的型号,检测仪40对待测工件进行检测,可以是检测仪40将检测数据与根据读取信息确定的相应型号的尺寸数据进行比对确定待测工件是否合格,还可以是控制器96将检测数据与根据读取信息确定的相应型号的尺寸数据进行比对确定。
控制器96通过控制驱动部90正转反转或者停机来控制载台20在上料位置和检测位置之间移动,在载台20到达检测位置之后,控制器96还控制检测仪40移动至载台20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滑移模组60并排设置。这样,能够使得两个载台20的上料位置均位于机架10的同一侧,能够提升人工操作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设备1,载台20上还设有传感器70,传感器70与控制器96电性连接。传感器70可以对安装在载台20上的待测工件进行识别,从而识别工件的型号。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设备1,定位结构30被配置为球锁轴组件31,球锁轴组件31可实现快速拆卸和快速装配,能够实现待测工作的快速定位和快速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结构30可拆卸地设于载台20上,载台20上设有沿X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安装孔和沿Y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安装孔,定位结构30可通过紧固件与任一安装孔连接。这样,一个定位结构30与沿X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安装孔中的任一个连接,一个定位结构30与沿Y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安装孔中的任一个连接,这样通过调整定位结构30与不同的安装孔连接,能够实现对定位结构30在载台20上位置的调整,从而使定位结构30能够对不同型号的待测工件进行限位,对不同工件的适配性高,换型快,通用性强。
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设备1,机架10上还设有支架组件80,支架组件80上设有读码器50,读码器50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位置可调。由于不同型号的待测工件的读码区不同,为了使读码器50能够适应不同的待测工件,设置读码器50的位置可调整,从而与不同尺寸的待测工件进行适配。例如,支架组件80可以通过万向轴来固定读码器50。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台20上设有校准孔,校准孔用于固定校准块94,在待测工件换型之后,将校准块94固定于载台20上对应的位置处,移动载台20至检测位置,以校准块94为基准调整读码器50的位置,待调整到位之后,载台20返回至上料位置,用户将校准块94移开。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组件80包括基座81,基座81与机架10连接,基座81上支撑杆82,支撑杆82沿Y轴方向延伸,支撑杆82上设有滑移块83,滑移块83上设有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具有解锁状态和锁止状态,第一限位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滑移块83沿支撑杆82可移动,第一限位件处于锁止状态时,滑移块83锁止在支撑杆82上,滑移块83上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穿设有安装杆84,安装杆84沿X轴方向延伸,滑移块83上设有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处于解锁状态和锁止状态,第二限位件处于解锁状态时,安装杆84可沿滑移块83移动,第二限位件处于锁止状态时,安装杆84锁止在滑移块83上。
也就是说,第一限位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滑移块83沿支撑杆82可移动,这样可以调节滑移块83在Y轴方向的位置,进而调节读码器50在Y轴方向的位置,当读码器50在Y轴方向的位置调节到位之后,调整第一限位件使其处于锁止状态,滑移块83锁止在支撑杆82上,将读码器50在Y轴方向的位置锁定;第二限位件处于解锁状态时,安装杆84可沿滑移块83移动,进而调节读码器50在X轴方向的位置,当读码器50在X轴方向的位置调节到位之后,调整第二限位件使其处于锁止状态,安装杆84锁止在滑移块83上,将读码器50在X轴方向的位置锁定。这样,实现了对读码器50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的位置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被配置为卡扣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被配置为紧固件,通过紧固件与滑移块83和支撑杆82上的装配孔配合,对滑移块83进行限位,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设备1,机架10上还设有操作台91和按钮92,操作台91和按钮92并排设置,按钮92与控制器96电性连接。
这样,用户将待测工件放置在操作台91上进行操作,从而方便将待测工件放置在载台20上,在用户将待测工件固定好之后,按动按钮92向控制器96发送指令,指示可以将载台20由上料位置移动至检测位置处。通过按钮92手动控制载台20由上料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可以提升用户操作的安全性,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台91下方设有废料箱93。用户可以方便地将检测出的不合格品投放至废料箱93中再进行回收。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运动情况,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前”、“后”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发生了位置翻转或者姿态变化或者运动状态变化,那么这些方向性的指示也相应的随之变化,例如: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待测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至少两个载台,所述载台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载台具有上料位置和检测位置,所述载台在所述上料位置和所述检测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载台上设有两个呈对角线设置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对所述待测工件进行限位;
检测仪,所述检测仪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机架上,在所述载台处于所述检测位置时,所述检测仪移动至所述载台的上方;
读码器,所述读码器设于所述机架上,在所述载台移动至所述检测位置时,所述载台上的待测工件与所述读码器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控制器、两个驱动部以及两个滑移模组,所述滑移模组包括导轨和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导轨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驱动部传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载台连接,所述驱动部、所述读码器和所述检测仪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滑移模组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上还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被配置为球锁轴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载台上,所述载台上设有沿X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安装孔和沿Y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安装孔,所述定位结构可通过紧固件与任一所述安装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上设有所述读码器,所述读码器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位置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基座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上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解锁状态和锁止状态,所述第一限位件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滑移块沿所述支撑杆可移动,所述第一限位件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滑移块锁止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滑移块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穿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滑移块上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处于解锁状态和锁止状态,所述第二限位件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安装杆可沿所述滑移块移动,所述第二限位件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安装杆锁止在所述滑移块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操作台和按钮,所述操作台和所述按钮并排设置,所述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下方设有废料箱。
CN202321228788.2U 2023-05-19 2023-05-19 检测设备 Active CN219934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8788.2U CN219934910U (zh) 2023-05-19 2023-05-19 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8788.2U CN219934910U (zh) 2023-05-19 2023-05-19 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4910U true CN219934910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7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28788.2U Active CN219934910U (zh) 2023-05-19 2023-05-19 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4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11346B2 (en) System for identifying the posi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machine in a fixed frame of reference
CN104204717B (zh) 确定用于监测流体轴承和具有至少一个流体轴承的机器的校正值的方法
EP0566719B1 (en) Touch probe
JP3467063B2 (ja) 座標測定装置
US5505003A (en) Generative measuring system
JP4985549B2 (ja) ワーク位置決め装置
CN104044131A (zh) 机器人系统、校正方法及被加工物制造方法
CN102706315A (zh) 平台台面的平面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JP4776772B2 (ja) 座標測定装置
JP2831610B2 (ja) 測定装置
JPS6232302A (ja) 3次元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CN219934910U (zh) 检测设备
CN219617025U (zh) 一种汽车顶盖柔性化对中机构
US6351313B1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position of two bodies
WO2021206172A1 (ja) 加工方法
JPH07139936A (ja) 座標測定機
CN210198327U (zh) 2d及3d量测装置
CN210161009U (zh) 塔式多轴柔性检测定位装置
JPS63289410A (ja) 三次元測定機
JPS62242811A (ja) 自動計測装置
CN219015230U (zh) 钣金检测装置
CN210441902U (zh) 一种快速检测设备
CN211904084U (zh) 一种机外定点测量机
CN213482290U (zh) 一种精确定位的电容屏探针测试机
JP4377267B2 (ja) 軸移動指令変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