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4302U - 即热加热装置和即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即热加热装置和即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4302U
CN219934302U CN202321324076.0U CN202321324076U CN219934302U CN 219934302 U CN219934302 U CN 219934302U CN 202321324076 U CN202321324076 U CN 202321324076U CN 219934302 U CN219934302 U CN 219934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tank
instant heating
heater
wat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240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亚光
辛森森
王丽利
熊晓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240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4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4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4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即热加热装置和即热设备,其中,即热加热装置包括预热模块、即热模块及用以对外供水的出水模块,预热模块包括储水箱、设于储水箱的预热加热器;即热模块包括控制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即热加热器和第一测温器,控制单元还与预热加热器电连接,第一测温器用以检测即热加热器的进水温度;即热加热器连通出水模块和储水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即热设备的能源浪费程度,并避免储水箱内的水被频繁加热而出现千滚水的问题。

Description

即热加热装置和即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供应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即热加热装置和即热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即热设备,例如开水厨宝,通常在储水箱内设置加热器,以将储水箱内的水加热至90℃以上的热水或开水状态,以便水龙头能够及时对外提供热水。由于储水箱内外侧的温差较大,导致其内热水的能量容易散失,这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还会导致储水箱内的水被频繁加热而出现千滚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即热加热装置,旨在降低即热设备的能源浪费程度,并避免储水箱内的水被频繁加热而出现千滚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即热加热装置包括:
预热模块,包括储水箱、设于所述储水箱的预热加热器;
即热模块,包括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即热加热器和第一测温器,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预热加热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测温器用以检测所述即热加热器的进水温度;以及
用以对外供水的出水模块,所述即热加热器连通所述出水模块和所述储水箱。
可选地,所述即热加热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水泵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水泵用以调节所述即热加热器的进水流量,所述流量传感器用以测量所述即热加热器的进水流量。
可选地,所述水泵连通所述即热加热器的进水口和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和/或,所述流量传感器设于所述即热加热器的进水口。
可选地,所述即热加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储水控制阀和低水位检测器,所述储水控制阀设于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并与外部水源相连通,所述低水位检测器设于所述储水箱内,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设于所述储水箱的上端。
可选地,所述即热加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高水位检测器,所述高水位检测器设于所述储水箱内。
可选地,所述即热加热装置还包括节流阀,所述出水模块包括对外出水口、及与所述对外出水口相连通的热水出水阀,所述节流阀设于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并与外部水源相连通,所述热水出水阀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并用以控制所述对外出水口的开闭。
可选地,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在相对的两侧壁上,且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储水箱的上端,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储水箱的上端。
可选地,所述出水模块还包括设有所述出水口的水龙头、及转动设于所述水龙头的旋转编码器,所述热水出水阀设于所述水龙头内,所述旋转编码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并用以供设定出水温度。
可选地,所述出水模块还包括连通所述对外出水口且设于所述水龙头内的常温出水阀、连通所述常温出水阀和外部水源的常温出水管。
可选地,所述预热加热器包括设于所述储水箱内的箱内加热器和/或设于所述储水箱外的箱外加热器。
可选地,所述箱内加热器配置为铠装电加热器,并设于所述储水箱的中部。
可选地,所述箱外加热器包括导热盘和设于所述导热盘的加热器本体,所述导热盘设于所述储水箱的底侧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即热设备,包括前述的即热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预热加热器能够预先加热进入储水箱内的常温水,以便在储水箱内储藏诸如40℃或60℃的温水,然后储水箱内的温水在流经即热加热器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加热温升,例如加热至90℃以上的热水或开水状态,以使最终经出水模块对外提供的热水满足用户需求。如此,通过预热模块与即热模块相互配合,使储水箱内外侧的温差变小,从而改善储水箱内热水的能量散失程度,并降低能源浪费的程度,同时避免储水箱内的水被频繁加热而出现千滚水的问题。其次,还能避免储水箱内出现蒸汽的问题,从而节省蒸汽排放的结构,并降低制造成本。
再者,通过第一测温器获取水进入即热加热器时的温度,也即进水温度,并将其反馈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进水温度、预设的出水设定温度、及即热加热器的进水流量,可计算得出将温水加热至出水设定温度所需的热量,并据此计算得出即热加热器的需求输出功率,然后控制即热加热器按对应的需求输出功率运行,以使最终的出水实际温度能准确达到出水设定温度,从而精准地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并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即热加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即热加热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即热加热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即热加热装置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预热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预热模块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预热模块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预热模块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有的即热设备,例如开水厨宝,通常在储水箱内设置加热器,以将储水箱内的水加热至90℃以上的热水或开水状态,以便水龙头能够及时对外提供热水。由于储水箱内外侧的温差较大,导致其内热水的能量容易散失,这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还会导致储水箱内的水被频繁加热而出现千滚水的问题。并且,若是储水箱内的水杯加热至开水状态,则储水箱内还会出现大量蒸汽,导致开水厨宝需要额外设置用于蒸汽排放的结构,导致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即热加热装置,应用于即热设备,该即热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开水厨宝、饮水机、咖啡机、饮料机、以及卫浴产品等。请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即热加热装置包括:
预热模块10,包括储水箱11、设于所述储水箱11的预热加热器12;
即热模块20,包括控制单元(附图中未示出)、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即热加热器21和第一测温器(附图未示出),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预热加热器12电连接,所述第一测温器用以检测所述即热加热器21的进水温度;以及
用以对外供水的出水模块30,所述即热加热器21连通所述出水模块30和所述储水箱1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预热加热器12能够预先加热进入储水箱11内的常温水,以便在储水箱11内储藏诸如40℃或60℃的温水,然后储水箱11内的温水在流经即热加热器21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加热温升,例如加热至90℃以上的热水或开水状态,以使最终经出水模块30对外提供的热水满足用户需求。如此,通过预热模块10与即热模块20相互配合,使储水箱11内外侧的温差变小,从而改善储水箱11内热水的能量散失程度,并降低能源浪费的程度,同时避免储水箱11内的水被频繁加热而出现千滚水的问题。其次,还能避免储水箱11内出现蒸汽的问题,从而节省蒸汽排放的结构,并降低制造成本。
再者,通过第一测温器获取水进入即热加热器21时的温度,也即进水温度,并将其反馈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进水温度、预设的出水设定温度、及即热加热器21的进水流量,可计算得出将温水加热至出水设定温度所需的热量,并据此计算得出即热加热器21的需求输出功率,然后控制即热加热器21按对应的需求输出功率运行,以使最终的出水实际温度能准确达到出水设定温度,从而精准地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并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而言,出水设定温度既可以是出厂时设定的默认值,且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保持不变,例如将出水设定温度恒设定在99℃或100℃;也可以是供用户选择调节的参数,例如即热加热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触控面板或无线通信模块,触控面板能够供用户进行操作,无线通信模块能接受远程指令(例如来自手机应用程序上的指令或遥控器的指令),以使用户完成参数设定,包括对出水设定温度的参数选择和调节,如此,能够提升即热设备的使用灵活性及便捷性,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可以理解,对于出水设定温度为出厂默认值的情况,出厂默认值可存储在即热设备的存储单元,存储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以便控制单元能按需调取该参数的数据。
同理,即热加热器21的进水流量既可以是恒定在出厂默认值,也可以是根据工况不同而进行灵活调节,也即,该进水流量作为不可变参数或可变参数均可。可以理解,当进水流量作为不可变参数时,只要将其对应的出厂默认值存储在存储单元即可;当进水流量作为可变参数时,即热加热装置可设置流量传感器以检测实时的进水流量数据,并将该数据反馈至控制单元,以使控制单元能更精准地计算得出即热加热器21的需求输出功率,进而提升出水实际温度的准确性。
当然,在进水流量作为可变参数的实施例中,还可将即热加热器21的进水流量及其输出功率共同作为调控变量,以便控制单元能更加灵活地实现对出水实际温度的调节。例如,请参照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即热加热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水泵411和流量传感器(附图中未示出),所述水泵411用以调节所述即热加热器21的进水流量,所述流量传感器用以测量所述即热加热器21的进水流量。
例如,假设储水箱11内的水温保持在40℃,当控制单元接收到对外供水的指令后,控制单元控制水泵411启动以将储水箱11内40℃的温水泵411送至即热加热器21,控制单元优先默认采用即热加热器21的最大输出功率,此时水泵411的泵送流量(即进水流量)与出水设定温度相适配,例如出水设定温度为99℃时的泵送流量较小,出水设定温度为80℃时的泵送流量较大。若即热加热器21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且水泵411的泵送流量也已达到最大值,但出水实际温度仍高于出水设定温度,则调整水泵411按最大的泵送流量运行,并调小即热加热器21的输出功率,以保证出水实际温度符合出水设定温度。
请参照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水泵411连通所述即热加热器21的进水口111和所述储水箱11的出水口112,和/或,所述流量传感器设于所述即热加热器21的进水口111。具体可选地,流量传感器设于水泵411的出水口112与即热加热器21的进水口111之间。如此,能够提高进水流量的数据检测精准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水泵411和流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设于即热加热器21的出水口112。
请参照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即热加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储水控制阀412和低水位检测器413,所述储水控制阀412设于所述储水箱11的进水口111并与外部水源相连通,所述低水位检测器413设于所述储水箱11内,所述储水箱11的出水口112设于所述储水箱11的上端。如此,能够允许水泵411将储水箱11内的绝大部分温水持续泵送至即热加热器21,以满足用户持续接大量热水或开水的需求,在此期间储水控制阀412关闭以使储水箱11内的水温保持稳定,以使出水实际温度维持在出水设定温度,也即,能够避免出水实际温度的显著波动,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当储水箱11内的水位面低于预设的低水位时,低水位检测器413反馈信号至控制单元,则控制单元控制水泵411停止工作并控制储水控制阀412开启,以使外部水源的常温水进入储水箱11内,此时预热加热器12可以同步启动或延迟一段时间后再启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储水控制阀412和低水位检测器413,储水箱11的进水口111直接与外部水源相连通,则水泵411在抽取储水箱11内温水的同时,储水箱11的进水口111源源不断地接入来自外部水源的常温水。
请参照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即热加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高水位检测器414,所述高水位检测器414设于所述储水箱11内。具体地,当储水箱11内的水位面高于预设的最高水位时,高水位检测器414反馈信号至控制单元,则控制单元控制储水控制阀412关闭,以便储水箱11内的水能在预热加热器12的作用下逐渐升温至预设温度。进一步可选地,储水箱11的顶部还设有通气孔113,通气孔113位于最高水位之上并用以排出储水箱11内的多余空气。如此,能够准确判断储水箱11内的最高水位面,以充分利用储水箱11的容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高水位检测器414,通过预设储水控制阀412的开启时间即可。
当然,还可以是控制单元只调控即热加热器21的输出功率,例如,请参照图2和图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即热加热装置还包括节流阀42,所述出水模块30包括对外出水口30a、及与所述对外出水口30a相连通的热水出水阀(附图未示出),所述节流阀42设于所述储水箱11的进水口111并与外部水源相连通,所述热水出水阀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并用以控制所述对外出水口30a的开闭。具体地,在热水出水阀开启对外出水口30a以对外供水时,常温水自外部水源持续地流经节流阀42并进入储水箱11,以让储水箱11中的温水受压力作用流入即热加热器21并得到二次加热,最终由对外出水口30a对外输出热水。可以理解,在对外供热水的过程中,由于常温水不断流入储水箱11内并与原有的温水相互混合,若常温水的流量较大则可能会使储水箱11内的水温显著下降,则会导致即使即热加热器21以最大输出功率运行也无法满足用户持续大量的开水需求。因此,通过节流阀42将进入储水箱11内的常温水限定在一个较小的流量范围内,使储水箱11内的水能支持更长时间的对外输出开水,例如可对外持续输出相当于储水箱11容积的三分之一的开水后,储水箱11内的水温才不足以支持即热加热器21继续输出开水,如此,能够满足用户的大量取水需求,以提升用户体验。并且,由于节流阀42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不需要额外设置水泵411,从而能够降低即热加热装置的制造成本。
可以理解,随着常温水的不断混入储水箱11内,使得储水箱11内的实际水温下降至某一温度值后,也即,进水温度下降至某一温度值后,即使即热加热器21以最大输出功率运行也无法使出水实际温度满足出水设定温度,则控制单元强行控制热水出水阀关闭以停止对外供水,然后即热加热装置进入加热保温状态,以使储水箱11内的水温能重新升温至预设温度,以支持下一次的热水供应。
当然,在用户并非大量取水至热水出水阀需要被强制关闭的情况下,当热水出水阀关闭后,若储水箱11内的实际水温下降到预设温度的回差温度之下,例如,预设温度设为50℃,回差温度设为-5℃,则当实际水温下降至45℃后,即热加热装置进入加热保温状态。可以理解,回差温度与即热加热器21的最大输出功率、及节流阀42的流量相关。
为了提升对储水箱11内的水温监测,请参照图2和图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即热加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第二测温器13,所述第二测温器13设于所述储水箱11内。如此,在即热加热装置进入加热保温状态下,节流阀42仍向储水箱11输入常温水,则此时储水箱11内的实际水温仍处于变化当中,因此,通过第二测温器13能准确监测储水箱11内的实际水温,以使预热加热器12能更好地配合工作,确保储水箱11内的水温能重新升温至预设温度。
请参照图1,可以理解,在即热加热装置设有水泵411和储水控制阀412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储水箱11内设置第二测温器13,以便精确监测储水箱11内的实际水温,并使预热加热器12能更好地配合工作。当然,也可以将第一测温器设于储水箱11内,并将储水箱11内的水温数据作为即热加热器21的进水温度数据。
请参照图2和图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储水箱11的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分别设在相对的两侧壁上,且所述进水口111设于所述储水箱11的下端,所述出水口112设于所述储水箱11的上端。如此,经节流阀42和出水口112流入的常温水混入底部的温水,并使顶部的温水能在压力作用下经出水口112输送至即热加热器21,以降低中下层冷热水混合对温水供给的干扰,并使得顶部温度较高的水能优先供给即热加热器2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储水箱11的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均设于上端或均设于下端,且储水箱11内的流道呈连续弯折的结构设置,例如呈W型流道结构设置。
请参照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模块30还包括设有所述出水口112的水龙头31、及转动设于所述水龙头31的旋转编码器32,所述热水出水阀设于所述水龙头31内,所述旋转编码器32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并用以供设定出水温度。如此,通过在水龙头31上设置旋转编码器32,能方便用户灵活选择所需的出水温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触控面板以供用户设定出水温度。
请参照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模块30还包括连通所述对外出水口30a且设于所述水龙头31内的常温出水阀33(附图未示出)、连通所述常温出水阀33和外部水源的常温出水管34。如此,用户还能控制常温出水阀33以直接获得常温水,从而提升即热加热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及便捷性。具体可选地,即热加热装置还包括总进水管43、箱进水管及三通管接头,总进水管43、箱进水管及常温出水管34通过三通管接头连通在一起,总进水管43与外部水源相连通,箱进水管与节流阀42或储水控制阀412相连通。
具体可选地,高水位检测器414和低水位检测器413可配置为光电式水位传感器、电容式水位传感器或浮球式水位传感器等,第一测温器和第二测温器13可配置为接触式传感器或非接触式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等类型;储水控制阀412、热水出水阀及常温出水阀33可配置为开关阀或调节阀等,例如电控的开关电磁阀,常温出水阀33可配置为球阀开关。
进一步可选地,请参照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常温出水阀33、热水出水阀及对外出水口30a通过一个三通管接头相连通,例如,常温出水阀33可配置为球阀开关,旋转编码器32和球阀开关的手柄分设于水龙头31的相对两侧。如此,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单热水功能、单常温水功能或热水混合常温水的功能,以灵活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常温出水阀33和热水出水阀共同构成一个三位三通阀,该三位三通阀的P接口连通对外出水口30a,且A接口连通常温出水管34、B接口连通即热加热器21,阀芯具有三个工作位置并分别对应于单独导通P接口和A接口、单独导通P接口和B接口、及A接口和B接口与P接口均不导通,如此,能够实现常温水功能和热水功能的功能互斥,也即,方便用户在常温水和热水供应这两者中择一地选用,并简化即热加热器21的结构。
请参照图5和图6,在预热模块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热加热器12包括设于所述储水箱11内的箱内加热器121。具体可选地,所述箱内加热器121配置为铠装电加热器,并设于所述储水箱11的中部。如此,箱内加热器121浸入水中,能够直接与水直接进行热交换,从而提升热交换效率和热转化率。
当然,预热加热器12还可以配置为其他结构形式,例如,请参照图7和图8,在预热模块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热加热器12包括设于所述储水箱11外的箱外加热器122。具体可选地,所述箱外加热器122包括导热盘和设于所述导热盘的加热器本体,所述导热盘设于所述储水箱11的底侧面。如此,箱外加热器122由于设在储水箱11的外侧,能够避免长期浸泡在水中导致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且还便于对其进行维修和更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设置箱内加热器121和箱外加热器122。
在一些实施例中,即热加热器21配置为流通式加热器,包括但不限于厚膜加热器、薄膜加热器、流道式铝压铸加热器或即热杯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即热设备,包括前述的即热加热装置,该即热加热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即热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即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热模块,包括储水箱、设于所述储水箱的预热加热器;
即热模块,包括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即热加热器和第一测温器,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预热加热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测温器用以检测所述即热加热器的进水温度;以及
用以对外供水的出水模块,所述即热加热器连通所述出水模块和所述储水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加热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水泵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水泵用以调节所述即热加热器的进水流量,所述流量传感器用以测量所述即热加热器的进水流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即热加热器的进水口和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和/或,所述流量传感器设于所述即热加热器的进水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加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储水控制阀和低水位检测器,所述储水控制阀设于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并与外部水源相连通,所述低水位检测器设于所述储水箱内,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设于所述储水箱的下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即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加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高水位检测器,所述高水位检测器设于所述储水箱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加热装置还包括节流阀,所述出水模块包括对外出水口、及与所述对外出水口相连通的热水出水阀,所述节流阀设于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并与外部水源相连通,所述热水出水阀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并用以控制所述对外出水口的开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即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在相对的两侧壁上,且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储水箱的下端,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储水箱的上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即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模块还包括设有所述出水口的水龙头、及转动设于所述水龙头的旋转编码器,所述热水出水阀设于所述水龙头内,所述旋转编码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并用以供设定出水温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即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模块还包括连通所述对外出水口且设于所述水龙头内的常温出水阀、连通所述常温出水阀和外部水源的常温出水管。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即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加热器包括设于所述储水箱内的箱内加热器和/或设于所述储水箱外的箱外加热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即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内加热器配置为铠装电加热器,并设于所述储水箱的中部;
和/或,所述箱外加热器包括导热盘和设于所述导热盘的加热器本体,所述导热盘设于所述储水箱的底侧面。
12.一种即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即热加热装置。
CN202321324076.0U 2023-05-24 2023-05-24 即热加热装置和即热设备 Active CN219934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4076.0U CN219934302U (zh) 2023-05-24 2023-05-24 即热加热装置和即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4076.0U CN219934302U (zh) 2023-05-24 2023-05-24 即热加热装置和即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4302U true CN219934302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87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24076.0U Active CN219934302U (zh) 2023-05-24 2023-05-24 即热加热装置和即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4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2107B2 (en) Method for water temperature stepless adjustment of pipeline water dispenser
CN205745606U (zh) 一种智能淋浴
CN209295460U (zh) 用于沐浴的集中热水混合动态调控系统
WO2018166147A1 (zh) 一种具有小容积水箱的低功率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01171604Y (zh) 饮水机
CN111568187A (zh) 可连续出水的即热恒温式直饮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08020100A (ja) 貯湯式給湯暖房装置
CN106820971A (zh) 饮水机控制方法
CN104914894A (zh) 一种淋浴水温调节控制装置
CN219934302U (zh) 即热加热装置和即热设备
CN112842073A (zh) 液体加热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07299499U (zh) 一种组合式智能恒温电热水器
CN105953303A (zh) 一种组合式的智能表阀一体机
CN103123141A (zh) 淋浴器供水水温调控装置
CN104848296A (zh) 节能舒适型全自动板式换热机组
WO2020181341A1 (en) Coffee machine with a temperature adjustment and control module
CN110595073A (zh) 一种保持热水器放水温度稳定的温度调节装置
CN203719210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辅助储水装置
JP2004324905A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
JP2004233003A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
CN111811144B (zh) 一种电热水器水温预设装置
CN210114344U (zh) 一种多种调温的饮水机
KR20130076841A (ko) 물 절약 시스템
CN202501564U (zh) 一种节能生活用热水智能循环系统
CN210374040U (zh) 即热式热水器及其储水式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