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3864U - 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3864U
CN219933864U CN202321726003.4U CN202321726003U CN219933864U CN 219933864 U CN219933864 U CN 219933864U CN 202321726003 U CN202321726003 U CN 202321726003U CN 219933864 U CN219933864 U CN 219933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base
lamp panel
pane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260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晓浩
张开儿
许昊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hangheg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hangheg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hangheg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hangheg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260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3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3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38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它包括底座和下连接臂,下连接臂同底座上的立柱连接,它还包括下灯盘和上灯盘,下灯盘和上灯盘分别嵌设于底座和下连接臂上,下灯盘和上灯盘中分别形成有下安装区和上安装区,下安装区中设有灯带、主控线路板、开关和供电线,灯带上排列有若干灯珠,灯带、开关和供电线均与主控线路板电连接,灯带和供电线的一端贯穿灯盘和底座向外延伸,且灯带贯穿下连接臂和上灯盘至上安装区中。本技术方案灯带均匀分布于底座和下连接臂上,灯带上灯珠被点亮时发出的光束同时透过下灯盘和上灯盘向外发散,使更多的光束投射至周围环境中,进而增加照亮范围,氛围的烘托渲染效果相应的得到大幅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支架技术领域,更具体讲的是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电脑显示器支架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固定电脑显示器的装置,显示器支架可被设置于桌面上,用来提升显示器的高度,并能够进行高度调节,同时,它还具有可调节所安装显示器角度的功能,使显示器的位置满足用户的视觉需求。
以上为传统显示器支架的全部功能,因此,传统显示器支架功能有限,主要集中在高度调节、角度调节方面,这部分功能作为基本功能虽可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增加电脑显示器支架的扩展功能也变得十分必要。
我司于2021年申请的公开号为CN216413460U,专利名称为“一种显示器支架底座”的实用新型专利记载的技术方案通过增加氛围灯板使显示器支架具备了照明和氛围烘托的扩展功能,具体的,它包括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保持对置,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之间所构成的空腔中设有线路板,氛围灯由线路板3上的芯片控制,且由同输电线缆连接的机箱或其他外部电源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氛围灯板7可以在工作时保持单一色彩的灯光保持常亮,或以如红色、蓝色、黄色等各色灯光保持常亮状态,其包括以各色灯光同时显示的状态下保持常亮,也包括其中任意一色灯光单独显示的状态下保持常亮,或包括灯光也产生规律或无规律的明灭变化。
上述结构的用于显示器支架的底座通过氛围灯板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烘托出柔和、炫酷等多种不同的氛围,从而增添使用者使用时的情趣,然而配置有上述底座的显示器支架在使用过程中针对灯光烘托环境的扩展功能仍存在不小的可优化空间,具体的,底座为显示器支架中用于同桌面固定的直接部件,氛围灯板向外发射的大部分光束会直接投射于桌面面板上,致使仅有小部分光束射入周围环境中,故氛围渲染效果较差,其次,氛围灯板仅被配置于底座上,氛围灯板分布不均,也会使氛围渲染的效果大幅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为克服上述仅底座配置有氛围灯板的显示器支架存在仅有小部分光束射入周围环境中,故氛围渲染效果较差,且受限于氛围灯板分布不均,亦影响氛围渲染的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光效氛围渲染扩展功能的,光束发散均匀,氛围渲染效果好的显示器支架的支撑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它包括底座和下连接臂,下连接臂同形成于底座上的立柱连接,它还包括下灯盘和上灯盘,下灯盘和上灯盘分别嵌设于底座和下连接臂上,下灯盘和上灯盘中分别形成有下安装区和上安装区,下安装区中设有灯带、主控线路板、开关和供电线,灯带上排列有若干灯珠,灯带、开关和供电线均与主控线路板电连接,灯带和供电线的一端贯穿灯盘和底座向外延伸,且灯带贯穿下连接臂和上灯盘至上安装区中。
作为优选的是,下安装区包括与底座侧壁相对的第一安装空间,及与底座上端面相对的第二安装空间,上安装区与下连接臂内腔壁走向一致,灯带环绕第二安装空间和上安装区布置。
作为优选的是,下灯盘包括下灯座和下灯盖,下灯座侧壁形成有沿其走向布置的台阶面,下灯盖盖设于下灯座上,并同台阶面相抵,下安装区形成于下灯盘和下灯盖间,下灯座和下灯盖上还开分别开设有相对的下通槽和上通槽,立柱贯穿下通槽和上通槽向外延伸,下灯座的下端形成有卡槽,底座嵌设于卡槽中,下灯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外灯孔,底座上开设有与第一外灯孔相对的第一内灯孔,灯带依次穿过第一外灯孔、第一内灯孔至底座下方,并穿过立柱至上灯盘的上安装区中。
作为优选的是,上灯盘包括上灯座和上灯盖,上安装区形成于上灯座和上灯盖间,上灯盖上开设有第二外灯孔,立柱上开设有与第二外灯孔相对的第二内灯孔,灯带依次穿过第二内灯孔、第二外灯孔至上安装区中。
作为优选的是,下灯座和下灯盖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外过线槽和第二外过线槽,底座上开设有与第一外过线槽和第二外过线槽相对的内过线槽,供电线依次穿过内过线槽、第一外过线槽和第二外过线槽延伸至外部。
作为优选的是,下灯座侧壁形成有若干沿其走向布置的下肋条,灯带由各下肋条支撑。
作为优选的是,上灯座侧壁形成有若干沿其走向布置的上肋条,上灯盖上形成有若干与上肋条相对的压块,灯带夹持于上肋条和压块间。
作为优选的是,下灯座和上灯座的材质为透明PC。
作为优选的是,下灯盖和上灯盖的材质为ABS塑料或透明PC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的是,下灯盖和上灯盖侧壁的材质或顶壁的材质为ABS塑料,其余部分材质为透明P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灯带均匀分布于底座和下连接臂上,当使用者通过开关向主控线路板的芯片发出点亮灯带上灯珠的控制指令时,各灯珠发出的光束同时透过下灯盘和上灯盘向外发散,使更多的光束能够投射至周围环境中,进而增加照亮的范围,而不局限于底座周围的桌面面板附近被照亮,氛围的烘托渲染效果相应的得到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器支架支撑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器支架支撑组件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器支架支撑组件去除下灯盘及上灯盘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器支架支撑组件去除下灯盘的下灯盖,及上灯盘的上灯盖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箭头为灯带走向);
图5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器支架支撑组件去除下灯盘的下灯盖,及上灯盘的上灯盖后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箭头为灯带走向);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器支架支撑组件下灯盘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器支架支撑组件上灯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器支架支撑组件上灯盘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器支架支撑组件上灯盘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底座;101、立柱;101a、第二内灯孔;102、第一内灯孔;103、内过线槽;2、下连接臂;3、下灯盘;301、下灯座;301a、台阶面;301b、下通槽;301c、第一外灯孔;301d、第一外过线槽;301e、下肋条;302、下灯盖;302a、上通槽;302b、第二外过线槽;4、上灯盘;401、上灯座;401a、上肋条;402、上灯盖;402a、第二外灯孔;402b、压块;5、灯带;6、主控线路板;7、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该方位是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它包括底座1和下连接臂2,下连接臂2同形成于底座1上的立柱101连接,下连接臂2的下端形成有一向内凹陷的腔室,特别的,它还包括下灯盘3和上灯盘4,其中,下灯盘3嵌设于底座1上,上灯盘4嵌设于下连接臂2的腔室中,下灯盘3和上灯盘4中分别形成有下安装区和上安装区,下灯盘3于其下安装区中设有灯带5、主控线路板6、开关7和供电线8,灯带5上排列有若干灯珠,本实用新型中主控线路板6为具有芯片的PCB线路板,灯带5、开关7和供电线8均与主控线路板6电连接,灯带5上的灯珠由主控线路板6的芯片控制明灭,开关7用于供使用者向芯片发送控制灯带5灯珠明灭的控制指令,供电线8用于同如市电等外部电源连接为主控线路板6、灯带5传递运行所必须的电能,本实用新型中未对开关7的类型作出限定,但以感应式开关7为优选,使用者的手部贴近开关7时即可控制灯带5上灯珠的明灭,灯带5和供电线8的一端贯穿灯盘和底座1向外延伸,确保供电线8能够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且灯带5贯穿下连接臂2和上灯盘4至上安装区中,上述设置使灯带5均匀分布于底座1和下连接臂2上,当使用者通过开关7向主控线路板6的芯片发出点亮灯带5上灯珠的控制指令时,各灯珠发出的光束同时透过下灯盘3和上灯盘4向外发散,使更多的光束能够投射至周围环境中,进而增加照亮的范围,而不局限于底座1周围的桌面面板附近被照亮,氛围的烘托渲染效果相应的得到大幅提升。
进一步的,下安装区包括与底座1侧壁相对的第一安装空间,从整体上看,第一安装空间的形状环形,下安装区还包括与底座1上端面相对的第二安装空间,上安装区与下连接臂2内腔壁走向一致,灯带5环绕第二安装空间和上安装区布置,可以理解的是,灯带5位于上安装区和下安装区中的部分均被弯折为环形,灯珠被点亮时,光束可均匀的向底座1周围及下连接臂2周围的空间投射,劲儿消除底座1和下连接臂2周围的暗区,使氛围烘托渲染的效果更佳。
如图2、图4至图7所示,下灯盘3包括下灯座301和下灯盖302,下灯座301侧壁形成有沿其走向布置的台阶面301a,下灯盖302盖设于下灯座301上,下灯盖302的下端同台阶面301a相抵配,下安装区形成于下灯盘3和下灯盖302间,其中,与底座1外壁相对的第一安装空间位于下灯座301侧壁和下灯盖302侧壁间,第二安装空间则位于下灯座301顶壁和下灯盖302顶壁间,位于第一安装空间中的灯带5部分环绕下灯座301布置,下灯座301和下灯盖302上还开分别开设有相对的下通槽301b和上通槽302a,底座1上的立柱101贯穿下通槽301b和上通槽302a向外延伸,下灯座301的下端形成有卡槽,底座1嵌设于卡槽中,在安装时,下灯盘3通过下灯座301的下通槽301b和下灯盖302的上通槽302a套设于立柱101上,并向底座1方向移动,随着下灯盘3的移动,底座1可顺势嵌入至下灯座301的卡槽中,下灯座30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外灯孔301c,底座1上开设有与第一外灯孔301c相对的第一内灯孔102,环绕下灯座301的灯带5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外灯孔301c、第一内灯孔102至底座1的下方,并穿过立柱101至上灯盘4的上安装区中,需要提及的是,为防止底座1下方的灯带5部分发生悬垂,通过胶接的方式将此部分灯带5与底座1下端面相固定,使该部分灯带5与底座1相固定。
如图1、图2、图4至图10所示,上灯盘4包括上灯座401和上灯盖402,上安装区形成于上灯座401和上灯盖402件,上灯盖402上开设有第二外灯孔402a,立柱101上开设有与第二外灯孔402a相对的第二内灯孔101a,灯带5自立柱101的下端穿入后于第二内灯孔101a通出,并穿入至第二外灯孔402a中,再延伸至上安装区中,基于上述设置,灯带5位于上安装区中的部分由上灯盘4遮蔽,位于下安装区中的部分由下灯盘3遮蔽,位于下灯盘3和上灯盘4外的部分则位于底座1下方和气立柱101中,使灯带5具有隐蔽性,使用者无法直接观察到灯带5的位置,进而能够更好地保护灯带5,并提升具有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的显示器支架美观度。
如图2、图4至图7所示,下灯座301和下灯盖302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相对的第一外过线槽301d和第二外过线槽302b,底座1上开设有与第一外过线槽301d和第二外过线槽302b相对的内过线槽103,供电线8依次穿过内过线槽103、第一外过线槽301d和第二外过线槽302b延伸至外部,通过第一外过线槽301d、第二外过线槽302b和内过线槽103的设置防止向外延伸的供电线8将底座1顶起,使得底座1能够完全与所安装的桌面贴合而保持平稳。
如图4至图7所示,下灯座301侧壁形成有若干沿其走向布置的下肋条301e,灯带5由各下肋条301e支撑,在下肋条301e的支撑作用下防止环绕下灯座301的灯带5在重力作用下下坠,进而保持其平稳。
如图4至图6和图8所示,上灯座401侧壁形成有若干沿其走向布置的上肋条401a,上灯盖402上形成有若干与上肋条401a相对的压块402b,灯带5夹持于上肋条401a和压块402b间,同样的,在夹持状态下能够防止位于上安装区中的灯条下坠,使灯条保持环绕状态。
进一步的,下灯座301和上灯座401的材质为透光的透明PC,灯条的灯珠被点亮时所发出的光束透过下灯座301和上灯座401向外投射。
进一步的,下灯盖302和上灯盖402的材质为ABS塑料或透明PC中的至少一种,ABS塑料为不透光材料,使得灯带5上灯珠发出的光束仅能够自下灯座301的外壁向外投射,若同样使用透明PC材料,则能够使光束投射的范围最大化,进而具有最佳的氛围烘托渲染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其中一种优化设计,下灯盖302和上灯盖402侧壁的材质或顶壁的材质为ABS塑料,其余部分材质则为透明PC,区别不透或全透的下灯盖302和上灯盖402,将部分材质配置为透光,为氛围烘托渲染提供另一种不同的选择。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2,并参阅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显示器支架的支撑组件具有额外的氛围烘托渲染功能,使用者将供电线8与市电或其他外部电源连接,再通过手部靠近下灯盘3的开关7处,开关7产生感应电流向主控线路板6的芯片发出控制指令,芯片控制灯带5上的灯珠点亮,灯珠发出的光束透过为透明PC材质的下灯座301、上灯座401,及具有透明PC材质的下灯盖302、上灯盖402向外投射,光束同时自底座1处和下连接臂2处向外投射,扩大照明范围,不局限于底座1周围的桌面面板附近被照亮,使氛围的烘托渲染效果相应的得到大幅提升,由于灯带5环绕下灯座301和上灯座401布置,即相应的环绕底座1和下连接臂2的腔室布置,使得底座1、下连接臂2的周围环境能够被均匀照亮,进一步提升了氛围烘托渲染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它包括底座(1)和下连接臂(2),所述下连接臂(2)同形成于底座(1)上的立柱(101)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灯盘(3)和上灯盘(4),所述下灯盘(3)和上灯盘(4)分别嵌设于底座(1)和下连接臂(2)上,所述下灯盘(3)和上灯盘(4)中分别形成有下安装区和上安装区,所述下安装区中设有灯带(5)、主控线路板(6)、开关(7)和供电线,所述灯带(5)上排列有若干灯珠,所述灯带(5)、开关(7)和供电线均与主控线路板(6)电连接,所述灯带(5)和供电线的一端贯穿灯盘和底座(1)向外延伸,且所述灯带(5)贯穿下连接臂(2)和上灯盘(4)至上安装区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区包括与底座(1)侧壁相对的第一安装空间,及与底座(1)上端面相对的第二安装空间,所述上安装区与下连接臂(2)内腔壁走向一致,所述灯带(5)环绕第二安装空间和上安装区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下灯盘(3)包括下灯座(301)和下灯盖(302),所述下灯座(301)侧壁形成有沿其走向布置的台阶面(301a),所述下灯盖(302)盖设于下灯座(301)上,并同所述台阶面(301a)相抵,所述下安装区形成于下灯盘(3)和下灯盖(302)间,所述下灯座(301)和下灯盖(302)上还开分别开设有相对的下通槽(301b)和上通槽(302a),所述立柱(101)贯穿下通槽(301b)和上通槽(302a)向外延伸,所述下灯座(301)的下端形成有卡槽,底座(1)嵌设于卡槽中,所述下灯座(30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外灯孔(301c),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与第一外灯孔(301c)相对的第一内灯孔(102),所述灯带(5)依次穿过第一外灯孔(301c)、第一内灯孔(102)至底座(1)下方,并穿过立柱(101)至上灯盘(4)的上安装区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上灯盘(4)包括上灯座(401)和上灯盖(402),所述上安装区形成于上灯座(401)和上灯盖(402)间,所述上灯盖(402)上开设有第二外灯孔(402a),所述立柱(101)上开设有与第二外灯孔(402a)相对的第二内灯孔(101a),所述灯带(5)依次穿过第二内灯孔(101a)、第二外灯孔(402a)至上安装区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灯座(301)和下灯盖(302)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外过线槽(301d)和第二外过线槽(302b),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与第一外过线槽(301d)和第二外过线槽(302b)相对的内过线槽(103),供电线依次穿过内过线槽(103)、第一外过线槽(301d)和第二外过线槽(302b)延伸至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灯座(301)侧壁形成有若干沿其走向布置的下肋条(301e),所述灯带(5)由各下肋条(301e)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灯座(401)侧壁形成有若干沿其走向布置的上肋条(401a),所述上灯盖(402)上形成有若干与上肋条(401a)相对的压块(402b),所述灯带(5)夹持于上肋条(401a)和压块(402b)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下灯座(301)和所述上灯座(401)的材质为透明PC。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下灯盖(302)和上灯盖(402)的材质为ABS塑料或透明PC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灯盖(302)和上灯盖(402)侧壁的材质或顶壁的材质为ABS塑料,其余部分材质为透明PC。
CN202321726003.4U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 Active CN219933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6003.4U CN219933864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6003.4U CN219933864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3864U true CN219933864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5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26003.4U Active CN219933864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38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67738B1 (ko) 조명광 및 환경광용 램프 및 전구
JPWO2005031208A1 (ja) 電飾装置
US11674646B1 (en) Multi-positional bar shaped light
CN110701520A (zh) Led挂屏灯
CN219933864U (zh) 一种显示器支架的可散光支撑组件
AU2013371192B2 (en) Fluorescent lamp-type LED lighting device
CN217684810U (zh) 多面出光的台灯
JP2001084808A (ja) スタンド型多色切り替え方式の室内照明器具
JPH0573807U (ja) ミラー付照明スタンド
CN113339726A (zh) 一种用于家具上的灯带
CN211289666U (zh) 一种背景光亮度可调的台灯
CN209146806U (zh) 学习用无阴影台灯
CN111197713A (zh) 一种夜灯
JP2007200719A (ja) 照明器具
CN216131800U (zh) 照明灯
CN220417076U (zh) 一种可均匀发光的显示器支架组件
CN211574868U (zh) 一种夜灯
CN215862933U (zh) 广域发光装置
CN209540749U (zh) 一种多重照射效果的舞台灯
CN217441408U (zh) 一种t5一体化带开关和运动感应控制灯管
KR102034631B1 (ko) 화장용 조명등
CN212901104U (zh) 一种多氛围壁灯
CN210581906U (zh) 多功能展座灯具
CN214369670U (zh) 一种光疗护眼吸顶灯及灯组
CN217503434U (zh) 一种面板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