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1689U - 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1689U
CN219931689U CN202321272796.7U CN202321272796U CN219931689U CN 219931689 U CN219931689 U CN 219931689U CN 202321272796 U CN202321272796 U CN 202321272796U CN 219931689 U CN219931689 U CN 219931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lamping
shell
block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727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an Chengx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an Chengx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an Chengx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an Chengx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727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1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1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1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凹槽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底端,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卡合块,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端固定有防护垫,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有底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防磨损结构,卡合块与连接块相适配,连接块设置有三组,三组连接块的等间距的固定在横板的底端,连接块的外径小于凹槽的内径,连接块卡合在凹槽的内部时,凹槽内部两侧的卡合块对连接块进行卡合限位,使横板能固定在壳体内部的底端,通过防护垫对壳体内部的模板进行保护,防止摩擦受损,实现了对模板在进行固定运输的时候的防磨损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在建筑中涉及的设备都属于建筑工程中的一种,其中包括建筑模板,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在对建筑模板进行运输的时候,涉及一种固定装置,便于对建筑模板进行固定,防止建筑模板在运输的时候的松散不稳固;
建筑模板固定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建筑模板放在固定装置的内部,通过螺栓将固定块与建筑模板之间产生夹持固定,使模板能固定在固定装置的内部,但是模板与固定装置的内部会产生一定的磨损,因此设计的防磨损结构,对模板与固定装置的内部进行保护,同时防护垫能进行更换,避免损坏后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缺陷。
(二)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螺纹槽块,所述螺纹槽块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设置有把手,所述螺纹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壳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防磨损结构,所述防磨损结构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底端,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卡合块,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端固定有防护垫,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凹槽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凹槽在壳体内部的底端呈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卡合块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卡合块关于凹槽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卡合槽,所述卡合槽设置于壳体一侧的内部,所述卡合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一侧固定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固定有软胶壳。
优选的,所述卡合槽的内径大于卡接块的外径,所述卡合槽与卡接块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接块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卡接块在防护壳的另一侧呈等间距分布。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其优点在于:
通过设置有防磨损结构,卡合块与连接块相适配,连接块设置有三组,三组连接块的等间距的固定在横板的底端,连接块的外径小于凹槽的内径,连接块卡合在凹槽的内部时,凹槽内部两侧的卡合块对连接块进行卡合限位,使横板能固定在壳体内部的底端,通过防护垫对壳体内部的模板进行保护,防止摩擦受损,实现了对模板在进行固定运输的时候的防磨损的效果;
通过设置有防护结构,通过卡合槽与卡接块的卡合结构,使防护壳能固定在壳体的一侧,通过防护壳一侧固定的软胶壳,使壳体的一侧具有防护的效果,使壳体的一侧在受到撞击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实现了对壳体的防护性,避免壳体在受到撞击的时候产生损坏影响壳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防护结构;201、卡合槽;202、防护壳;203、软胶壳;204、卡接块;3、螺纹槽块;4、螺纹杆;5、把手;6、固定块;7、防磨损结构;701、凹槽;702、卡合块;703、连接块;704、防护垫;705、横板;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结构2,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螺纹槽块3,螺纹槽块3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4,螺纹杆4的顶端设置有把手5,螺纹杆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块6,壳体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防磨损结构7,壳体1的底端固定有底座8;
防磨损结构7包括凹槽701,凹槽701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底端,凹槽70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卡合块702,凹槽70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703,连接块703的顶端固定有横板705,横板705的顶端固定有防护垫704,凹槽701设置有三组,三组凹槽701在壳体1内部的底端呈等间距分布,卡合块702设置有两组,两组卡合块702关于凹槽701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对壳体1的内部在固定模板的时候产生一定的防磨损效果,同时能进行替换,防止防护垫704磨损严重后影响使用;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使用该结构时,首先,将壳体1内部的底端等间距的设置凹槽701,然后将卡合块702对称的固定在凹槽701的内侧壁上,再将连接块703等间距的固定在横板705的底端,将防护垫704固定在横板705的顶端,然后将横板705放置在壳体1内部的底端,按压横板705,使连接块703能卡合在凹槽701的内部,使卡合块702对连接块703的两侧进行卡合限位,使横板705能固定在壳体1内部的底端,对壳体1的内部在固定模板的时候产生一定的防磨损效果,同时能进行替换,防止防护垫704磨损严重后影响使用;
防护结构2包括卡合槽201,卡合槽201设置于壳体1一侧的内部,卡合槽201的内部设置有卡接块204,卡接块204的一侧固定有防护壳202,防护壳202的一侧固定有软胶壳203,卡合槽201的内径大于卡接块204的外径,卡合槽201与卡接块204构成卡合结构,卡接块204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卡接块204在防护壳202的另一侧呈等间距分布,对模板用固定装置进行防护,避免模板用固定装置的侧面受撞击磕碰损坏;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使用该结构时,首先,将壳体1一侧的内部设置卡合槽201,然后将卡接块204固定在防护壳202的另一侧,将软胶壳203固定在防护壳202的一侧,然后将卡接块204放置在卡合槽201的一端,推动卡接块204,使卡接块204能卡合在卡合槽201的内部,使防护壳202能卡合在壳体1的一侧,对模板用固定装置进行防护,避免模板用固定装置的侧面受撞击磕碰损坏。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壳体1内部的底端等间距的设置凹槽701,然后将卡合块702对称的固定在凹槽701的内侧壁上,再将连接块703等间距的固定在横板705的底端,将防护垫704固定在横板705的顶端,然后将横板705放置在壳体1内部的底端,按压横板705,使连接块703能卡合在凹槽701的内部,使卡合块702对连接块703的两侧进行卡合限位,使横板705能固定在壳体1内部的底端,最后,将壳体1一侧的内部设置卡合槽201,然后将卡接块204固定在防护壳202的另一侧,将软胶壳203固定在防护壳202的一侧,然后将卡接块204放置在卡合槽201的一端,推动卡接块204,使卡接块204能卡合在卡合槽201的内部,使防护壳202能卡合在壳体1的一侧,最终完成该模板用固定装置的使用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结构(2),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螺纹槽块(3),所述螺纹槽块(3)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顶端设置有把手(5),所述螺纹杆(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壳体(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防磨损结构(7),所述防磨损结构(7)包括凹槽(701),所述凹槽(701)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底端,所述凹槽(70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卡合块(702),所述凹槽(70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703),所述连接块(703)的顶端固定有横板(705),所述横板(705)的顶端固定有防护垫(704),所述壳体(1)的底端固定有底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01)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凹槽(701)在壳体(1)内部的底端呈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块(702)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卡合块(702)关于凹槽(701)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2)包括卡合槽(201),所述卡合槽(201)设置于壳体(1)一侧的内部,所述卡合槽(201)的内部设置有卡接块(204),所述卡接块(204)的一侧固定有防护壳(202),所述防护壳(202)的一侧固定有软胶壳(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201)的内径大于卡接块(204)的外径,所述卡合槽(201)与卡接块(204)构成卡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204)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卡接块(204)在防护壳(202)的另一侧呈等间距分布。
CN202321272796.7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 Active CN219931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2796.7U CN219931689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2796.7U CN219931689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1689U true CN219931689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500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72796.7U Active CN219931689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1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31689U (zh) 一种模板用固定装置
CN210349394U (zh) 一种环保型低烟无卤电缆
CN216951975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的埋管装置
CN212160175U (zh) 一种阻燃通信电缆
CN209658877U (zh) 一种可弯曲的电缆接头防爆盒
CN209356716U (zh) 一种电力通讯光缆的保护和固定装置
CN215677362U (zh) 一种方便收纳的防尘防腐压力表
CN207166105U (zh) 一种拼装式电缆沟支架
CN220891265U (zh) 一种管沟防护器
CN214839005U (zh) 一种新型阻燃耐热管材
CN219287070U (zh) 一种抗压性好且阻燃的梅花管
CN214958439U (zh) 一种mpp电缆保护管
CN217063189U (zh) 抗震缝建筑电气管线结构
CN215721272U (zh) 一种用于柴油机管系的补偿支架
CN216497388U (zh) 一种可调节的健身器材用固定座
CN214579607U (zh) 一种保温套能够拆卸的保温弯头
CN216819274U (zh) 一种埋地式电力电缆用pvc-c套管结构
CN216980166U (zh) 一种隧道用高频无线覆盖增益泄露电缆
CN212115275U (zh) 一种带有防护措施的5g网络滤波器
CN212377555U (zh) 一种钢管连接件
CN212808720U (zh) 一种光缆接线盒
CN218278782U (zh) 一种水利工程勘察用安全防护头盔
CN211472617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挖渠设备
CN216999531U (zh) 一种可拆卸的防汛墙加高设备
CN217536525U (zh) 一种铁轨连接用且防变形的垫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