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1407U - 第一柱、第二柱及组合柱 - Google Patents

第一柱、第二柱及组合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1407U
CN219931407U CN202222520249.8U CN202222520249U CN219931407U CN 219931407 U CN219931407 U CN 219931407U CN 202222520249 U CN202222520249 U CN 202222520249U CN 219931407 U CN219931407 U CN 219931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ave
column
convex
convex structure
reinforc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202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华
肖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5202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1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1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1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第一柱、第二柱及组合柱。该第一柱包括:四个第一连接板,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依次相互连接为四边环形结构;所述第一柱拐角处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横向交错设置的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容置部贯通所述第一柱拐角设置,并使所述第一柱拐角的其余部分相对凸出从而形成所述第一凸部。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柱中的第一柱、第二柱能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第一柱、第二柱及组合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第一柱、第二柱及组合柱。
背景技术
目前,组合柱需要将多个柱子组合拼接在一起。多个柱子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等方式拼接在一起。现有组合柱中多个柱子连接不牢靠,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第一柱、第二柱及组合柱。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柱。该第一柱包括:
四个第一连接板,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依次相互连接为四边环形结构;
所述第一柱拐角处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
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横向交错设置的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凸部;
所述第一容置部贯通所述第一柱拐角设置,并使所述第一柱拐角的其余部分相对凸出从而形成所述第一凸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柱。该第二柱包括:
四个第二连接板,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依次相互连接为四边环形结构;
所述第二柱拐角处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
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包括横向交错设置的第二容置部和第二凸部;
所述第二容置部贯通所述第二柱拐角设置,并使所述第二柱拐角的其余部分相对凸出从而形成所述第二凸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柱。该组合柱包括:
一个上述的第一柱,所述第一柱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凹凸结构;
两个上述的第二柱,所述第二柱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凹凸结构;所述第一柱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柱一个拐角处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及另一所述第二柱一个拐角处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和
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竖向两端均设置有第三凹凸结构;
所述加强板上的两个所述第三凹凸结构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柱另一拐角处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及另一所述第二柱另一拐角处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插设至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容置部中,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插设至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容置部中,使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之间插设有连杆;
所述第三凹凸结构包括第三容置部和第三凸钩;所述第三凸钩突出于所述加强板端部设置,并使所述加强板端部的其余部分相对凹陷从而形成所述第三容置部;
所述第三凹凸结构的第三凸钩插设至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容置部中,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中的第二凸部插设至所述第三凹凸结构中的第三容置部,使所述第三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所述第三凹凸结构的第三凸钩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之间插设有连杆。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所述第一柱的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个所述第二柱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另一所述第二柱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共同围成四边环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柱。该组合柱包括:
一个上述的第一柱,所述第一柱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凹凸结构;
一个上述的第二柱,所述第二柱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凹凸结构;所述第一柱上的一个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柱上的一个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和
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加强板弯折设置;
所述第一加强板背向所述第二加强板的端部设置有第四凹凸结构,所述第一加强板上的所述第四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一柱上的另一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板背向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五凹凸结构,所述第二加强板上的所述第五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柱上的另一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插设至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容置部中,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插设至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容置部中,使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之间插设有连杆;
所述第四凹凸结构包括第四容置部和第四凸钩,所述第四凸钩突出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端部设置,并使所述第一加强板端部的其余部分相对凹陷从而形成第四容置部;
所述第四凹凸结构的第四凸钩插设至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容置部中,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中的第一凸部插设至所述第四凹凸结构中的第四容置部中,使所述第四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所述第四凹凸结构的第四凸钩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之间插设有连杆;
所述第五凹凸结构包括第五容置部和第五凸钩,所述第五凸钩突出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端部设置,并使所述第二加强板端部的其余部分相对凹陷从而形成第五容置部;
所述第五凹凸结构的第五凸钩插设至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容置部中,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中的第二凸部插设至所述第五凹凸结构中的第五容置部中,使所述第五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所述第五凹凸结构的第五凸钩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之间插设有连杆。
可选地,所述加强件的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柱的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柱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共同围成四边环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柱。该组合柱包括:
两个上述的第一柱,两个所述第一柱竖向相对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柱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
两个上述的第二柱,两个所述第二柱纵向相对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柱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
一个所述第一柱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柱一个拐角处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及另一所述第二柱一个拐角处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另一所述第一柱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柱另一拐角处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及另一所述第二柱另一拐角处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插设至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容置部中,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插设至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容置部中,使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之间插设有连杆;
一个所述第一柱的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另一所述第一柱的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个所述第二柱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另一所述第二柱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共同围成四边环形结构。
不同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柱、第二柱及组合柱中,组合柱中的第一柱、第二柱能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组合柱可由两个竖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柱和两个纵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二柱组合连接成型。第一柱与第二柱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合柱结构精简,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柱中的第一柱、第二柱能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组合柱可由一个第一柱、两个第二柱和加强板组合连接成型。第一柱分别与两个第二柱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加强板分别两个第二柱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合柱结构精简,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组合柱可由一个第一柱、一个第二柱和加强板组合连接成型。第一柱与第二柱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加强板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别与第一柱及第二柱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合柱结构精简,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组合柱可由两个竖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柱和两个纵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二柱组合连接成型。第一柱与第二柱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合柱结构精简,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组合柱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组合柱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组合柱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柱。请参阅图1和图2,该组合柱1包括一个第一柱10、两个第二柱20和加强板30。组合柱1具有横向X、竖向Y和纵向Z。其中,第一柱10和第二柱20能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第一柱10包括四个第一连接板12。四个第一连接板12首尾依次相互连接为四边环形结构。如此,第一柱10为中空结构的四边环形结构。例如第一柱10的横截面可呈正四边形。
第一柱10的拐角处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第一凹凸结构具有在横向上交错设置凹陷结构和凸出结构。具体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第一容置部14和第二凸部26。第一容置部14贯通第一柱10拐角设置。第一柱10拐角的其余部分相对于第一容置部14凸出设置,从而形成第一凸部16。
更有选地,多个第一容置部14可在第一柱10横向上间隔设置。第一容置部14的横向两侧或者一侧邻接设置有第一凸部16。
第二柱20包括四个第二连接板22。四个第二连接板22首尾依次相互连接为四边环形结构。如此,第二柱20为中空结构的四边环形结构。例如第二柱20的横截面可呈正四边形。
第二柱20拐角处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第二凹凸结构具有在横向上交错设置凹陷结构和凸出结构。具体地,第二凹凸结构包括第二容置部24和第二凸部26。第二容置部24贯通第二柱20拐角设置。第二柱20拐角的其余部分相对于第二容置部24凸出设置从而形成第二凸部26。
更优选地,多个第二容置部24可在第二柱20横向上间隔设置。第二容置部24的横向两侧或者一侧邻接设置有第二凸部26。
第一柱10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第二柱20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
第一柱10上的两个第一凹凸结构分别与一个第二柱20一个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及另一第二柱20一个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具体地,第一柱10上的其中一个第一凹凸结构与一个第二柱20一个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第一柱10上的另一第一凹凸结构与另一第二柱20一个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一个第二柱20另一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与另一第二柱20另一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竖向相对且间隔设置。
加强板30竖向两端均设置有第三凹凸结构。加强板30上的两个第三凹凸结构分别与一个第二柱20另一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及另一第二柱20另一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具体地,加强板30上的一个第三凹凸结构与一个第二柱20另一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加强板30上的另一第三凹凸结构与另一第二柱20另一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具体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16可插设至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容置部24中,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26插设至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容置部14中,从而使第一凹凸结构与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凸部16位于第一柱10拐角部位,从局部结构来看第一凸部16为钩形结构。第二凸部26位于第二柱20拐角部位,从局部来看第二凸部26为钩形结构。
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16与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26之间可插设有连杆60。连杆60插设在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16与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26之间,可将第一柱10与第二柱20连接在一起,阻止第一柱10与第二柱20分离。
第三凹凸结构可包括第三容置部34和第三凸钩36。第三凸钩36突出于加强板30端部设置。加强板30端部的其余部分相对于第三凸钩36凹陷从而形成第三容置部34。
第三凹凸结构的第三凸钩36插设至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容置部24中,第二凹凸结构中的第二凸部26插设至第三凹凸结构中的第三容置部34,从而使第三凹凸结构与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第三凸钩36可设置成钩形结构。第三凹凸结构的第三凸钩36与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26之间可插设有连杆60。连杆60插设在第三凹凸结构的第三凸钩36与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26之间,可将加强板30与第二柱20连接在一起,阻止加强板30与第二柱20分离。
加强板30、第一柱10的一个第一连接板12、一个第二柱20的一个第二连接板22、另一第二柱20的一个第二连接板22可共同围成四边环形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柱10两个相邻拐角处的第一凹凸结构可相同或者不同设置,两个第二柱20结构可相同或者不同设置,第二柱20两个相邻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可相同或者不同设置。当然,为了制作和组装方便,第一柱10两个相邻拐角处的第一凹凸结构最好相同设置,两个第二柱20结构最好相同设置,第二柱20两个相邻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最好相同设置。
本实施例中,组合柱1中的第一柱10、第二柱20能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组合柱1可由一个第一柱10、两个第二柱20和加强板30组合连接成型。第一柱10分别与两个第二柱20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加强板30分别两个第二柱20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合柱1结构精简,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柱。请参阅图3和图4,该组合柱1包括一个第一柱10、一个第二柱20和加强件40。组合柱1具有横向X、竖向Y和纵向Z。其中,第一柱10和第二柱20能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第一柱10包括四个第一连接板12。四个第一连接板12首尾依次相互连接为四边环形结构。如此,第一柱10为中空结构的四边环形结构。例如,第一柱10的横截面可呈正四边形。
第一柱10的拐角处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第一凹凸结构具有在横向上交错设置凹陷结构和凸出结构。具体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第一容置部14和第二凸部26。第一容置部14贯通第一柱10拐角设置。第一柱10拐角的其余部分相对于第一容置部14凸出设置,从而形成第一凸部16。
更有选地,多个第一容置部14可在第一柱10横向上间隔设置。第一容置部14的横向两侧或者一侧邻接设置有第一凸部16。
第二柱20包括四个第二连接板22。四个第二连接板22首尾依次相互连接为四边环形结构。如此,第二柱20为中空结构的四边环形结构。例如,第二柱20的横截面可呈正四边形。
第二柱20拐角处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第二凹凸结构具有在横向上交错设置凹陷结构和凸出结构。具体地,第二凹凸结构包括第二容置部24和第二凸部26。第二容置部24贯通第二柱20拐角设置。第二柱20拐角的其余部分相对于第二容置部24凸出设置从而形成第二凸部26。
更优选地,多个第二容置部24可在第二柱20横向上间隔设置。第二容置部24的横向两侧或者一侧邻接设置有第二凸部26。
第一柱10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第二柱20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
第一柱10上的一个第一凹凸结构与第二柱20上的一个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第一柱10上的另一第一凹凸结构与第二柱20上的另一第二凹凸结构相对且间隔设置。
加强件40包括第一加强板41和第二加强板44。第一加强板41相对于第二加强板44弯折设置。例如,第一加强板41与第二加强板44之间可形成直角夹角。
第一加强板41背向第二加强板44的端部设置有第四凹凸结构。第一加强板41上的第四凹凸结构与第一柱10上的另一第一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第二加强板44背向第一加强板41的端部设置有第五凹凸结构。第二加强板44上的第五凹凸结构与第二柱20上的另一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具体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16可插设至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容置部24中,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26插设至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容置部14中,从而使第一凹凸结构与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凸部16位于第一柱10拐角部位,从局部结构来看第一凸部16为钩形结构。第二凸部26位于第二柱20拐角部位,从局部来看第二凸部26为钩形结构。
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16与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26之间可插设有连杆60。连杆60插设在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16与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26之间,可将第一柱10与第二柱20连接在一起,阻止第一柱10与第二柱20分离。
第四凹凸结构包括第四容置部42和第四凸钩43。第四凸钩43突出于第一加强板41端部设置。第一加强板41端部的其余部分相对于第四凸钩43凹陷,从而形成第四容置部42。
第四凹凸结构的第四凸钩43插设至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容置部14中,第一凹凸结构中的第一凸部16插设至第四凹凸结构中的第四容置部42,从而使第四凹凸结构与第一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第四凸钩43可设置成钩形结构。第四凹凸结构的第四凸钩43与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16之间可插设有连杆60。连杆60插设在第四凹凸结构的第四凸钩43与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16之间,可将加强件40与第一柱10连接在一起,阻止加强件40与第一柱10分离。
第五凹凸结构包括第五容置部45和第五凸钩46。第五凸钩46突出于第二加强板44端部设置。第二加强板44端部的其余部分相对于第五凸钩46凹陷设置,从而形成第五容置部45。
第五凹凸结构的第五凸钩46插设至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容置部24中,第二凹凸结构中的第二凸部26插设至第五凹凸结构中的第五容置部45,从而使第五凹凸结构与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第五凸钩46可设置成钩形结构。第五凹凸结构的第五凸钩46与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26之间可插设有连杆60。连杆60插设在第五凹凸结构的第五凸钩46与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26之间,可将加强件40与第二柱20连接在一起,阻止加强与第二柱20分离。
加强件40的第一加强板41和第二加强板44、第一柱10的一个第一连接板12、第二柱20的一个第二连接板22可共同围成四边环形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柱10两个相邻拐角处的第一凹凸结构可相同或者不同设置,第二柱20两个相邻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可相同或者不同设置。当然,为了制作和组装方便,第一柱10两个相邻拐角处的第一凹凸结构最好相同设置,第二柱20两个相邻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最好相同设置。
本实施例中,组合柱1中的第一柱10、第二柱20能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组合柱1可由一个第一柱10、一个第二柱20和加强板组合连接成型。第一柱10与第二柱20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加强板的第一加强板41和第二加强板44分别与第一柱10及第二柱20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合柱1结构精简,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柱。请参阅图5和图6,该组合柱1包括两个第一柱10和两个第二柱20。组合柱1具有横向X、竖向Y和纵向Z。其中,第一柱10和第二柱20能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第一柱10包括四个第一连接板12。四个第一连接板12首尾依次相互连接为四边环形结构。如此,第一柱10为中空结构的四边环形结构。例如,第一柱10的横截面可呈正四边形。
第一柱10的拐角处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第一凹凸结构具有在横向上交错设置凹陷结构和凸出结构。具体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第一容置部14和第二凸部26。第一容置部14贯通第一柱10拐角设置。第一柱10拐角的其余部分相对于第一容置部14凸出设置,从而形成第一凸部16。
更有选地,多个第一容置部14可在第一柱10横向上间隔设置。第一容置部14的横向两侧或者一侧邻接设置有第一凸部16。
第二柱20包括四个第二连接板22。四个第二连接板22首尾依次相互连接为四边环形结构。如此,第二柱20为中空结构的四边环形结构。例如,第二柱20的横截面可呈正四边形。
第二柱20拐角处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第二凹凸结构具有在横向上交错设置凹陷结构和凸出结构。具体地,第二凹凸结构包括第二容置部24和第二凸部26。第二容置部24贯通第二柱20拐角设置。第二柱20拐角的其余部分相对于第二容置部24凸出设置从而形成第二凸部26。
更优选地,多个第二容置部24可在第二柱20横向上间隔设置。第二容置部24的横向两侧或者一侧邻接设置有第二凸部26。
两个第一柱10在竖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每个第一柱10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
两个第二柱20在纵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每个第二柱20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
一个第一柱10上的两个第一凹凸结构分别与一个第二柱20一个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及另一第二柱20一个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具体地,一个第一柱10上的一个第一凹凸结构与一个第二柱20一个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一个第一柱10上的另一第一凹凸结构与另一第二柱20一个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另一第一柱10上的两个第一凹凸结构分别与一个第二柱20另一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及另一第二柱20另一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具体地,另一第一柱10上的一个第一凹凸结构与一个第二柱20另一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另一第一柱10上的另一第一凹凸结构与另一第二柱20另一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具体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16可插设至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容置部24中,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26插设至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容置部14中,从而使第一凹凸结构与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16与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26之间可插设有连杆60。连杆60插设在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16与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26之间,可将第一柱10与第二柱20连接在一起,阻止第一柱10与第二柱20分离。
一个第一柱10的一个第一连接板12、另一第一柱10的一个第一连接板12、一个第二柱20的一个第二连接板22、另一第二柱20的一个第二连接板22可共同围成四边环形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第一柱10结构可相同或者不同设置,第一柱10两个相邻拐角处的第一凹凸结构可相同或者不同设置,第二柱20构可相同或者不同设置,第二柱20两个相邻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可相同或者不同设置。当然,为了制作和组装方便,两个第一柱10结构最好相同设置,第一柱10两个相邻拐角处的第一凹凸结构最好相同设置,两个第二柱20结构最好相同设置,第二柱20两个相邻拐角处的第二凹凸结构最好相同设置。
本实施例中,组合柱1中的第一柱10、第二柱20能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组合柱1可由两个竖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柱10和两个纵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二柱20组合连接成型。第一柱10与第二柱20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合柱1结构精简,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中,组合柱中的第一柱、第二柱20能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组合柱可由一个第一柱、两个第二柱和加强板组合连接成型。第一柱分别与两个第二柱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加强板分别两个第二柱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合柱结构精简,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组合柱可由一个第一柱、一个第二柱和加强板组合连接成型。第一柱与第二柱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加强板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别与第一柱及第二柱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合柱结构精简,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组合柱可由两个竖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柱和两个纵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二柱组合连接成型。第一柱与第二柱通过结构互补的凹凸结构对配连接,连接可靠。组合柱结构精简,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第一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四个第一连接板,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依次相互连接为四边环形结构;
所述第一柱拐角处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
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横向交错设置的第一容置部和第一凸部;
所述第一容置部贯通所述第一柱拐角设置,并使所述第一柱拐角的其余部分相对凸出从而形成所述第一凸部。
2.第二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四个第二连接板,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依次相互连接为四边环形结构;
所述第二柱拐角处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
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包括横向交错设置的第二容置部和第二凸部;
所述第二容置部贯通所述第二柱拐角设置,并使所述第二柱拐角的其余部分相对凸出从而形成所述第二凸部。
3.组合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柱,所述第一柱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凹凸结构;
两个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二柱,所述第二柱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凹凸结构;所述第一柱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柱一个拐角处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及另一所述第二柱一个拐角处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和
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竖向两端均设置有第三凹凸结构;
所述加强板上的两个所述第三凹凸结构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柱另一拐角处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及另一所述第二柱另一拐角处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插设至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容置部中,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插设至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容置部中,使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之间插设有连杆;
所述第三凹凸结构包括第三容置部和第三凸钩;所述第三凸钩突出于所述加强板端部设置,并使所述加强板端部的其余部分相对凹陷从而形成所述第三容置部;
所述第三凹凸结构的第三凸钩插设至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容置部中,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中的第二凸部插设至所述第三凹凸结构中的第三容置部,使所述第三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所述第三凹凸结构的第三凸钩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之间插设有连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板、所述第一柱的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个所述第二柱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另一所述第二柱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共同围成四边环形结构。
6.组合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柱,所述第一柱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凹凸结构;
一个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二柱,所述第二柱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凹凸结构;所述第一柱上的一个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柱上的一个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和
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加强板弯折设置;
所述第一加强板背向所述第二加强板的端部设置有第四凹凸结构,所述第一加强板上的所述第四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一柱上的另一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板背向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五凹凸结构,所述第二加强板上的所述第五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柱上的另一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插设至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容置部中,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插设至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容置部中,使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之间插设有连杆;
所述第四凹凸结构包括第四容置部和第四凸钩,所述第四凸钩突出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端部设置,并使所述第一加强板端部的其余部分相对凹陷从而形成第四容置部;
所述第四凹凸结构的第四凸钩插设至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容置部中,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中的第一凸部插设至所述第四凹凸结构中的第四容置部中,使所述第四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所述第四凹凸结构的第四凸钩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之间插设有连杆;
所述第五凹凸结构包括第五容置部和第五凸钩,所述第五凸钩突出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端部设置,并使所述第二加强板端部的其余部分相对凹陷从而形成第五容置部;
所述第五凹凸结构的第五凸钩插设至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容置部中,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中的第二凸部插设至所述第五凹凸结构中的第五容置部中,使所述第五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所述第五凹凸结构的第五凸钩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之间插设有连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件的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柱的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柱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共同围成四边环形结构。
9.组合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柱,两个所述第一柱竖向相对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柱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
两个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二柱,两个所述第二柱纵向相对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柱的两个相邻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
一个所述第一柱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柱一个拐角处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及另一所述第二柱一个拐角处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另一所述第一柱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柱另一拐角处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及另一所述第二柱另一拐角处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插设至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容置部中,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插设至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容置部中,使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配连接;
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第二凸部之间插设有连杆;
一个所述第一柱的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另一所述第一柱的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个所述第二柱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另一所述第二柱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共同围成四边环形结构。
CN202222520249.8U 2022-09-22 2022-09-22 第一柱、第二柱及组合柱 Active CN219931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0249.8U CN219931407U (zh) 2022-09-22 2022-09-22 第一柱、第二柱及组合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0249.8U CN219931407U (zh) 2022-09-22 2022-09-22 第一柱、第二柱及组合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1407U true CN219931407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6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20249.8U Active CN219931407U (zh) 2022-09-22 2022-09-22 第一柱、第二柱及组合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14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27163B2 (ja) 涙滴状切込み及びオフセットした切込み付きブリッジコネクタ
US20120291375A1 (en) Construction panel and stiffening plate
CN219931407U (zh) 第一柱、第二柱及组合柱
KR102270444B1 (ko) 측면 및 하부강판을 고정철물과 연결강봉을 이용하여 일체화시키는 강판 거푸집 보
CN208501898U (zh) 一种集装箱房屋箱底
CN216689940U (zh) 一种轻质隔墙与混凝土梁一体化装修结构
CN115467467A (zh) 第一柱、第二柱及组合柱
CN114737813B (zh) 一种耐疲劳多层抗弯抗震钢承板
CN113508986B (zh) 一种桌子
EP0808589B1 (en) Device for interlocking complementary pairs of components of sets of shelves made of metal plate
CN211510868U (zh) 一种快速拼装的组装结构
CN212295257U (zh) 一种屋架
CN210396528U (zh) 一种无焊接免油漆彩钢门框
KR101897919B1 (ko) 강도가 보강된 고 하중용 금속관
CN204491974U (zh) 一种片状钢筋笼结构
CN210860620U (zh) 一种h型钢加固便捷部件
CN110213931B (zh) 一种连接结构
CN217464845U (zh) 一种塑料角码
CN217849284U (zh) 檩条构件、光伏支架及光伏发电站
CN216840161U (zh) 一种转向连接龙骨及龙骨组件
CN215304255U (zh) 一种高强度挡栏
KR102351435B1 (ko) 장부 맞춤 구조를 갖는 비탈형 보 거푸집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CN221546082U (zh) 一种支撑强度高的手工板
CN217926593U (zh) 一种金属柜体加固结构
CN215367816U (zh) 一种新型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