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5973U - 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工作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5973U
CN219925973U CN202320906735.5U CN202320906735U CN219925973U CN 219925973 U CN219925973 U CN 219925973U CN 202320906735 U CN202320906735 U CN 202320906735U CN 219925973 U CN219925973 U CN 219925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support
locking
supporting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67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华飞
李井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067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5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5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5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台,包括承载台、两组支撑结构、操控件及连接组件,承载台具有相互背离的承载面与背面;两组支撑结构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背面;操控件可活动地连接于承载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操控件与支撑结构;操控件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连接组件能够带动两组支撑结构转动,以使工作台形成折叠状态与支撑状态,在折叠状态下,两组支撑结构均转动至靠近背面;在支撑状态下,两组支撑结构转动至支撑承载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台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连接组件及同一个操控件控制两组支撑结构展开或者折叠,使工作台能够快速形成便于使用的支撑状态和便于收纳的折叠状态,大幅提高工作台的使用便捷性。

Description

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作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作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作台,在使用时,一般需要先将一侧的支撑结构转动到位,再将另一侧的支撑结构转动到位,才能形成便于使用的支撑状态;从支撑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时,同样需要分别操控转动两侧的支撑结构进行收叠,使用过程较为繁琐,用户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作台,包括:
承载台,所述承载台具有相互背离的承载面与背面;
两组支撑结构,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背面;
操控件,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台;以及
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操控件与所述支撑结构;
所述操控件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能够带动两组所述支撑结构转动,以使所述工作台形成折叠状态与支撑状态,在所述折叠状态下,两组所述支撑结构均转动至靠近所述背面;在所述支撑状态下,两组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至支撑所述承载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部分所述操控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组所述支撑结构在同一个所述操控件的带动下均能够向内转动至所述折叠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还包括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结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承载台,所述支撑结构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及销轴,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第二活动件交叉设置并通过所述销轴铰接,所述销轴固定连接于所述承载台;所述第一活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组所述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活动件的两端也分别连接两组所述支撑结构;
所述操控件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第二活动件之间的交叉角度改变,使得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第二活动件带动所述支撑结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相对远离所述操控件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活动件相对远离所述操控件的一端形成驱动端,所述第一活动件相对靠近所述操控件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活动件相对靠近所述操控件的一端形成从动端;
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两组第一从动件及两组第二从动件,所述第一从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承载台的所述背面,两组所述第一从动件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件的所述驱动端与所述第二活动件的所述驱动端,所述第一从动件可转动地连接于相对远离所述操控件的一组所述支撑结构;
所述第二从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承载台的所述背面,两组所述第二从动件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件的所述从动端及与述第二活动件的所述从动端,所述第二从动件可转动地连接于相对靠近所述操控件的一组所述支撑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的所述驱动端及所述第二活动件的所述驱动端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活动件的所述从动端及所述第二活动件的所述从动端均开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驱动块及两组从动块,所述驱动块凸设于所述操控件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槽中;其中一组所述从动块凸设于所述第一从动件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槽中,另一组所述从动块凸设于所述第二从动件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还包括两个转动杆,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两组支座,其中一组支座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件上,另一组支座设置在所述第二从动件上;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于一组所述支撑结构,并通过所述支座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从动件,另一个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于另一组所述支撑结构,并通过所述支座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从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环形的限位槽,所述支座开设有U形槽,所述转动杆通过所述限位槽伸入所述U形槽内,且所述支座伸入所述限位槽内,所述转动杆通过所述限位槽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具有相互远离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两组所述支撑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所述操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及第二连接结构,所述操控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的所述支撑结构,所述操控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侧的所述支撑结构;
所述操控件在外力的作用下沿预设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使所述第一侧的所述支撑结构相对靠近所述承载台的一端向背离所述预设方向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用于使所述第二侧的所述支撑结构相对靠近所述承载台的一端向所述预设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传送件及转向件,所述传送件连接于所述转向件并在所述转向件处转向,所述传送件被所述转向件分为驱动段和从动段,所述驱动段与所述从动段的移动方向相反;
所述操控件连接于所述驱动段,所述第一侧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于所述从动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两个支撑腿和至少一个横撑,所述横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同组的两个所述支撑腿;不同组的所述支撑腿之间在所述折叠状态下错位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折叠状态下,其中一组所述支撑结构中的所述支撑腿均位于另一组所述支撑结构相对应的所述支撑腿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还包括第一锁定结构,所述第一锁定结构设置在位于外侧的所述支撑腿所对应的所述横撑上,所述第一锁定结构能够弹性抵接于位于内侧的所述支撑腿,以使所述工作台保持在所述折叠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触发件、两组第一传力件、两组第一锁定件及两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壳体固设于所述横撑,所述第一触发件、所述第一传力件及所述第一锁定件均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两组所述第一传力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触发件的两侧,每组所述第一锁定件连接于一组所述第一传力件相对远离所述第一触发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作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能够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并弹性抵接于所述支撑腿;
所述第一触发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运动,并通过所述第一传力件带动所述第一锁定件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锁定件能够离开所述支撑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还包括第二锁定结构,所述第二锁定结构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所述第二锁定结构能够抵接或离开所述操控件,从而将所述操控件锁定在所述折叠状态及/或所述支撑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定结构包括第二触发件、第二弹性件及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二锁定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触发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并弹性作用于所述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二触发件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运动,以使所述第二锁定件弹性抵接或离开所述操控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二锁定结构能够阻碍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承载台的背面,以使所述支撑结构保持在所述折叠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折叠状态下,其中一组所述支撑结构中的至少部分结构压设另一组所述支撑结构,且被压设的一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另一组所述支撑结构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定结构还包括锁钩,所述锁钩固设于所述第二锁定件,所述锁钩与所述第二锁定件之间形成卡接空间;
当所述工作台从所述支撑状态切换至所述折叠状态时,位于内侧的一组所述支撑结构能够伸入所述卡接空间内,所述锁钩能够阻碍位于内侧的一组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承载台的背面,以使所述支撑结构保持在所述折叠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台能够通过同一个操控件控制两组支撑结构向内或者向外转动,实现将工作台快速切换至支撑状态或者折叠状态的效果,有效提高工作台的使用便捷性及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第一个实施例在支撑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工作台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X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3中驱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工作台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工作台以A-A为剖切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工作台以B-B为剖切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承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工作台从支撑状态未完全切换至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工作台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Y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工作台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工作台以C-C为剖切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工作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Z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第二个实施例在支撑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工作台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5中工作台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工作台以D-D为剖切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L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7中工作台以E-E为剖切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M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15中工作台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工作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中N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2中工作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5中P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2中工作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第三个实施例在支撑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图28中工作台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8中工作台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图28中工作台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31中工作台以F-F为剖切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图28中工作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4为图33中Q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00、工作台;10、承载台;101、承载面;102、背面;103、第一侧;104、第二侧;11、第一滑动槽;12、第四滑动槽;13、第五滑动槽;14、第六滑动槽;20、支撑结构;21、支撑腿;211、配合槽;22、横撑;23、锁定槽;30、操控件;31、连接段;32、滑动段;321、定位孔;40、连接组件;401、驱动端;4011、第二滑动槽;402、从动端;4021、第三滑动槽;410、第一活动件;411、第二活动件;412、销轴;413、第一从动件;414、第二从动件;415、驱动块;4151、止挡部;4152、插接部;4153、转筒部;416、从动块;417、第一防脱件;418、第二防脱件;419、支座;4191、U形槽;42、第一连接结构;421、传送件;4211、驱动段;4212、从动段;4213、固定端头;4214、固定块;422、转向件;43、第二连接结构;50、铰接杆;60、第一锁定结构;61、第一壳体;62、第一触发件;63、第一传力件;631、辅助转轴;632、转动臂;64、第一锁定件;65、第一弹性件;70、第二锁定结构;701、卡接空间;71、第二触发件;711、导向斜边;72、第二锁定件;73、第二弹性件;74、滑动凸块;75、锁定块;751、锁定凸起;76、第三弹性件;77、锁钩;80、转动杆;81、限位槽;82、卡环垫片;83、卡簧;91、置物部;911、置物槽;912、置物孔;92、拎手;93、F夹导轨;931、导轨口;94、限位结构;941、拉拔件;942、锁销;943、第四弹性件;95、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连接于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现有的工作台,在使用时,一般需要先将一侧的支撑结构转动到位,再将另一侧的支撑结构转动到位,才能形成便于使用的支撑状态;从支撑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时,同样需要分别操控转动两侧的支撑结构进行收叠,使用过程较为繁琐,用户体验不佳。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工作台100,该工作台100包括但不限于用在车间维修、家居生活等场景中。
参见图1至图7,一种工作台100,包括承载台10、两组支撑结构20、操控件30及连接组件40,其中,承载台10具有相互背离的承载面101与背面;两组支撑结构20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背面相对的两侧;操控件30可活动地连接于承载台10;连接组件40用于连接操控件30与支撑结构20;操控件30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连接组件40能够带动两组支撑结构20转动,以使工作台100形成折叠状态与支撑状态,在折叠状态下,两组支撑结构20均转动至靠近背面;在支撑状态下,两组支撑结构20转动至支撑承载台10。
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台100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连接组件40及同一个操控件30控制两组支撑结构20展开或者折叠,使工作台100能够快速形成便于使用的支撑状态和便于收纳的折叠状态,大幅提高工作台100的使用舒适性和便捷性。
请再次参见图1、图2、图5及图7,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台10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11,至少部分操控件30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动槽11中。如此设置,能够降低或者避免操控件30在拉动时发生晃动、歪扭现象,有效提高操控件30的移动稳定性。
,请参见图8,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组支撑结构20在同一个操控件30的带动下均能够向内转动至折叠状态。换言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台100能够通过同一个操控件30控制两组支撑结构20向外转动展开成支撑转态,又能够在该操控件30的控制下向内转动形成折叠转态。可以理解,通过同一个操控件30带动两组支撑结构20既能够向外转动展开又能够向内转动折叠的难点在于,连接组件40的需要具备反向带动的能力和结构。
请再次参见图1、图2及图8,且一并参见图9,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工作台100还包括铰接杆50,铰接杆50的一端铰接于支撑结构20,另一端铰接于承载台10,支撑结构20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承载台10。如此设置,支撑结构20能够通过铰接杆50更稳定地相对于承载台10转动,保证切换支撑状态或者折叠状态时,支撑结构20相对于承载台10的位置始终位于预设位置处。
请再次参见图2至图9,且一并参见图10至图12,示例性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0包括第一活动件410、第二活动件411及销轴412,第一活动件410与第二活动件411交叉设置并通过销轴412铰接,销轴412固定连接于承载台10;第一活动件410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组支撑结构20,第二活动件411的两端也分别连接两组支撑结构20;
操控件30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滑动,以带动第一活动件410与第二活动件411之间的交叉角度改变,使得第一活动件410与第二活动件411带动支撑结构20转动。如此设置,交叉设置的第一活动件410及第二活动件411能够带动两组支撑结构20向内或者向外转动,实现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切换。
请再次参见图1及图2,进一步的,每组支撑结构20包括两个支撑腿21,第一活动件410的两端分别直接或者间接地连接于对角处的两个支撑腿21,两个支撑腿21分别属于两组支撑结构20;相应的,第二活动件411的两端分别直接或者间接地连接另一对角处的两个支撑腿21。
如此设置,交叉连接的第一活动件410和第二活动件411交叉转动时,能够同步带动两组支撑结构20相对转动或者相背转动,实现同步折叠或者展开。
请再次参见图2至图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件410及第二活动件411相对靠近操控件30的一端均连接于相对靠近操控件30一侧的一组支撑结构20。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活动件410相对远离操控件30的一端及第二活动件411相对远离操控件30的一端形成驱动端401,第一活动件410相对靠近操控件30的一端及第二活动件411相对靠近操控件30的一端形成从动端402;
请再次参见图2至图5,连接组件40还包括两组第一从动件413及两组第二从动件414,第一从动件413可滑动地设置在承载台10的背面,两组第一从动件413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活动件410的驱动端401与第二活动件411的驱动端401,第一从动件413可转动地连接于相对远离操控件30的一组支撑结构20;第二从动件414可滑动地设置在承载台10的背面,两组第二从动件414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活动件410的从动端402及与述第二活动件411的从动端402,第二从动件414可转动地连接于相对靠近操控件30的一组支撑结构20。
如此设置,能够通过第一从动件及第二从动件将对操控件30施加的作用力传动至支撑结构20,更易控制支撑结构20转动进而形成支撑状态或者折叠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相对靠近”及“相对远离”均以销轴412所在的位置为基准。
请再次参见图2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活动件410的驱动端401及第二活动件411的驱动端401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4011,第一活动件410的从动端402及第二活动件411的从动端402均开设有第三滑动槽4021,连接组件40还包括驱动块415及两组从动块416,驱动块415凸设于操控件30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动槽4011中;其中一组从动块416凸设于第一从动件413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动槽4011中,另一组从动块416凸设于第二从动件414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三滑动槽4021中。如此设置,操控件30能够通过驱动块415带动第一活动件410及第二活动件411的交叉转动,第一活动件410及第二活动件411又能够分别通过从动块416带动第一从动件413和第二从动件414滑动,第一从动件413和第二从动件414能够带动支撑结构20转动,进而实现通过同一个操控件30的控制,能够同步打开或者折叠两组支撑结构20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实现支撑结构20转动的过程包含多次传动转换,首先将操控件30的滑动转换至第一活动件410及第二活动件411的转动,再从第一活动件410及第二活动件411的转动转换至第一从动件413及第二从动件414的滑动,最后从第一从动件413及第二从动件414的滑动再转换至支撑结构20的转动。可以理解,如此设置,能够便于操控以及整体结构的布设。
进一步的,驱动块415可拆卸地凸设于操控件30,其中一个从动块416可拆卸地凸设于第一从动件413,另一个从动块416可拆卸地凸设于第二从动件414。如此设置,便于各零件的组装及检修。
可以理解,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换言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块415可螺纹连接于操控件30,从动块416可螺纹连接于第一从动件413或者第二从动件414。
需要注意的是,驱动块415及从动块416螺纹连接的深度需要保证第一活动件410和第二活动件411能够正常交叉活动,同时需要保证驱动块415不脱出第二滑动槽4011,两个从动块416不脱出第二滑动槽4011及第三滑动槽4021。
请参见图3a,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块415包括相互连接的止挡部4151和插接部4152,止挡部4151的直径大于第二滑动槽4011的宽度,用于避免驱动块415脱出第二滑动槽4011;插接部4152的直径小于第二滑动槽4011的宽度,用于穿过第二滑动槽4011连接操控件30,止挡部4151与操控件30之间的间距略大于第一活动件410及第二活动件411的厚度,以保证第一活动件410和第二活动件411能够正常交叉转动。
进一步的,驱动块415还包括转筒部4153,转筒部4153可转动地套设于插接部4152,转筒部4153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滑动槽4011的宽度,转筒部4153用于降低第一活动件410和第二活动件411交叉转动时与驱动块415之间产生的阻力及磨损,提高转动顺畅性,延长第一活动件410及驱动块415的使用寿命。
请再次参见图3及图3a,进一步的,从动块416的结构与驱动块415的结构相同,从动块416与第一活动件410、第二活动件411、第二活动槽及第三活动槽之间的配合关系可相对参照驱动块415、操控件30及第二滑动槽4011之间的配合关系,在此不再赘述。
请再次参加图2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0还包括第一防脱件417,承载台10的背面开设有第四滑动槽12,第四滑动槽12沿操控件30的滑动方向延伸,第一从动件413可滑动地设置在第四滑动槽12,第一防脱件417安装于承载台10的背面并遮挡至少部分第四滑动槽12,以避免第一从动件413脱出第四滑动槽12;及/或,连接组件40还包括第二防脱件418,承载台10的背面开设有第五滑动槽13,第五滑动槽13沿操控件30的滑动方向延伸,第二从动件414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五滑动槽13,第二防脱件418安装于承载台10的背面并遮挡至少部分第五滑动槽13,以避免第二从动件414脱出第五滑动槽13。
如此设置,能够通过第一防脱件417和第二防脱件418相对限位,保证在支撑结构20转动时,第一从动件413及第二从动件414能够分别在第四滑动槽12及第五滑动槽13中稳定的滑动,不脱出第四滑动槽12及第五滑动槽13。
请再次参见图2至图5及图7,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脱件417设置有一个,第二防脱件418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二防脱件418安装于承载台10的背面并遮挡至少部分第五滑动槽13,以避免第二从动件414脱出第五滑动槽13,另一个第二防脱件418安装于承载台10的背面并遮挡至少部分第一滑动槽11,以避免操控件30脱出第一滑动槽11。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防脱件417及第二防脱件418的数量不限,只要具有相应的防脱功能且不影响传动作用即可。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台10背面的周侧凸设有侧壁,侧壁与背面102之间能够形成容置空间,在折叠状态下,支撑结构20能够容置在该容置空间中,以便于包装,以及提高运输过程中连接组件40及支撑结构20的安全性。
请再次参见图2至图5,进一步的,与操控件30滑动方向平行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六滑动槽14,转动杆80的两端能够在第六滑动槽14内滑动及转动。第六滑动槽14能够辅助转动杆80滑动及转动,避免转动杆80滑动方向发生偏移,进而能够保证转动杆80在带动支撑结构20转动时更加稳定可靠。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六滑动槽14也可开设在承载板的背面。
可以理解,根据需求,上述第一滑动槽11、第二滑动槽4011、第三滑动槽4021、第四滑动槽12、第五滑动槽13及第六滑动槽14包括但不限于被实施为长条形的盲孔、长条形的通孔或者长条形的腰型孔。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滑动槽的延伸方向同向,且与操控件30的滑动方向同向;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操控件30的滑动方向与承载台10的长度同向,上述滑动槽均沿承载台10的长度方向开设。
请再次参见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工作台100还包括两个转动杆80,连接组件40还包括两组支座419,其中一组支座419设置在第一从动件413上,另一组支座419设置在第二从动件414上;其中一个转动杆80固定连接于一组支撑结构20,并通过支座419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从动件413,另一个转动杆80固定连接于另一组支撑结构20,并通过支座419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从动件414。
如此设置,能够通过转动杆80及支座419的辅助,使支撑结构20在转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从动件413及第二从动件414可直接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结构20,或者通过其他结构间接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结构20,不限于通过转动杆80及支座419进行辅助。
请再次参加图2及图3,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动杆80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环形的限位槽81,支座419开设有U形槽4191,转动杆80通过限位槽81伸入U形槽4191内,且支座419伸入限位槽81内,转动杆80通过限位槽81可转动地安装于支座419。如此设置,转动杆80与支座419之间能够更稳定的配合,支撑结构20能够通过连接组件40、转动杆80及支座419之间的传动作用更稳定的转动,进而形成支撑状态或者折叠状态。
可以理解,限位槽81包括但不限于被实施为圆环形、圆弧形,只要保证转动杆80在支座419上的转动角度满足需求即可。
请再次参见图3,可以理解,只要保证转动杆80能够在支座419上稳定的转动,限位槽81可以直接开设在转动杆80上,也可以通过卡位组件等与转动杆80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限位槽81。在本实施例中,卡位组件包括卡环垫片82及卡簧83,转动杆80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卡簧83及卡环垫片82均套设在小径段,卡环垫片82与大径段之间形成限位槽81。需要说明的是,大径段用于连接支撑腿21,以保证连接强度和支撑强度。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件410、销轴412及第二活动件411设置于承载台10背面的中心区域,两组支撑结构20分别位于承载台10背面相对的两侧,操控件30设置于承载台10的其中一侧,操控件30的滑动方向与承载台10台面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一致,换言之,第一滑动槽11的贯穿承载台10的其中一个侧面,以便于从侧方拉动操控件30。
请再次参见图1及图7,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台10具有相互远离的第一侧103与第二侧104,两组支撑结构20分别设置在第一侧103与第二侧104,操控件30设置在第一侧103。
请再次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支撑结构20还包括至少一个横撑22,横撑22的两端分别连接同组的两个支撑腿21。横撑22能够增强每组支撑结构20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组的支撑腿21之间在折叠状态下错位设置。如此设置,能够避免两组支撑腿21在相对转动时,出现相互卡挡阻碍对方转动的现象。
请再次参见图8及图9,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折叠状态下,其中一组支撑结构20中的支撑腿21均位于另一组支撑结构20相对应的支撑腿21的内侧。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折叠状态下,每组的两个支撑腿21与另一组的两个支撑腿21之间也可交错设置;换言之,每组的两个支撑腿21均一个相对在内一个相对在外。
请再次参见图9至图12,且一并参见图13及图14,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工作台100还包括第一锁定结构60,第一锁定结构60设置在位于外侧的支撑腿21所对应的横撑22上,第一锁定结构60能够弹性抵接于位于内侧的支撑腿21,以使工作台100保持在折叠状态。如此设置,能够通过第一锁定结构60将两组支撑结构20锁定,使工作台100能够保持在折叠状态,便于运输及储放。可以理解,第一锁定结构60也可设置在位于内侧的支撑腿21对应的横撑22上,只要设置相应的结构允许第一锁定结构60能够弹性抵接于位于外侧的支撑腿21即可。
请再次参见图13及图14,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定结构60包括第一壳体61、第一触发件62、两组第一传力件63、两组第一锁定件64及两组第一弹性件65;第一壳体61固设于横撑22,第一触发件62、第一传力件63及第一锁定件64均可活动地安装于第一壳体61,两组第一传力件63分别连接于第一触发件62的两侧,每组第一锁定件64连接于一组第一传力件63相对远离第一触发件62的一侧,第一弹性件65弹性作用于第一锁定件64,第一锁定件64能够伸出第一壳体61并弹性抵接于支撑腿21;
第一触发件62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运动,并通过第一传力件63带动第一锁定件64运动,从而使得第一锁定件64能够离开支撑腿21。如此设置,能够通过同一个第一触发件62解锁第一锁定结构60两侧的支撑腿21。具体的,解锁时,第一触发件62在外力作用下被压缩,第一触发件62能够通过压持第一传力件63的一端,带动第一传力件63以辅助转轴631为支点转动,从而通过第一传力件63的另一端带动第一锁定件64向中间移动解锁;撤去外力后,在两组第一弹性件65的作用下两个第一锁定件64能够各自复位。
需要强调的是,第一传力件63具有两个具有倾角的转动臂632,倾角优选为钝角,辅助转轴631用于为两个转动臂632提供转动支点,使第一传力件63的两端的转动方向不同,以实现带动第一锁定件64向中间移动解锁的效果。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第一传力件63,使第一触发件62直接与第一锁定件64相连。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传力件63能够使第一触发件62与横撑22之间具有握持空间,便于使用人员伸入向第一触发件62施力。
请再次参见图2及图10,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内侧的支撑腿21上开设有配合槽211,第一锁定件64能够伸入配合槽211并弹性抵接于配合槽211的槽壁。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内侧的两个支撑腿21均开设有配合槽211,两个第一锁定件64相对背离的端部能够分别伸入两个配合槽211并弹性抵接于配合槽211的槽壁。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设置一个第一锁定件64,在其中一个位于内侧的支撑腿21上开设有配合槽211进行配合;换言之,可根据需求选择锁定一侧的支撑腿21或者两侧的支撑腿21。
可以理解,第一锁定结构60也可设置在位于内侧的支撑腿21的横撑22上,在内侧的支撑腿21开设插接孔,在外侧的支撑腿21上开设配合槽211,使得第一锁定件64能够穿过插接孔弹性抵接于配合槽211的槽壁即可。
请再次参见图1,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台10还设置有置物部91,置物部91包括开设在承载台10上的置物槽911及置物孔912,其中置物槽911可用于与电动工具配合使用,电动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切割锯、电钻等;置物孔912可用于配合维修工具,例如夹具等进行使用。
请再次参见图1,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台10还设置有拎手92,拎手92便于使用人员拎取移动工作台100。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拎手92可以被设置于承载台10的外侧壁。
请参见图15至图2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有第二个实施例,第二个实施例的实用新型构思及大部分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0包括第一连接结构42及第二连接结构43,操控件30通过第一连接结构42连接于第一侧103的支撑结构20,操控件30通过第二连接结构43连接于第二侧104的支撑结构20;操控件30在外力的作用下沿预设方向滑动时,第一连接结构42用于使第一侧103的支撑结构20相对靠近承载台10的一端向背离预设方向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接结构43用于使第二侧104的支撑结构20相对靠近承载台10的一端向预设方向移动。
请再次参见图17至图19,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42包括传送件421及转向件422,传送件421连接于转向件422并在转向件422处转向,传送件421被转向件422分为驱动段4211和从动段4212,驱动段4211与从动段4212的移动方向相反;操控件30连接于驱动段4211,位于第一侧103的支撑结构20连接于从动段4212。
可选的,传送件421包括传送带、传送绳、传送链条或传送齿条。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传送件421为传送绳;更优选的,传送件421为钢丝制成的传送绳。如此能够延长传送件421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传送件421为首尾相连的环形。进一步的,传送件421为首尾相连的光滑环形。如此更便于传送件421滑动及转向。可以理解,传送件421也可不具有首尾两端,换言之,传送件421可以为完整的不具有断口的环形件。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传送件421也可不是环形,只要能够发挥传送作用即可。
请再次参见图19,在本实施例中,转向件422为两个,两个转向件422均为滚轮。被实施为滚轮的转向件422更利于传送件421进行转动换向。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向件422也可仅设置一个,尤其当传送件421为非环形时。
请再次参见图19,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传送件421包括两个固定端头4213,两个固定端头4213分别位于传送件421的首尾两端,两个固定端头4213之间固定连接且与操控件30固定连接。如此设置,能够确保传送件421能够跟随操控件30运动进而带动支撑结构20转动,同时两个固定端头4213之间固定连接且与操控件30固定连接能够保证传送件421其他部分为光滑连续的绳体,在转向件422上移动转向时不易出现卡顿现象。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固定端头4213也可直接固连于操控件30,只要能够操控件30能够带动传送件421在转向件422上滑动转向即可。
请再次参见图23及图24,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43与第一连接结构42相同,操控件30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结构42及第二连接结构43同时带动两组支撑结构20转动。
请再次参见图22,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00也包括两个转动杆80,其中一个转动杆80固定连接于一组支撑结构20,另一个转动杆80固定连接于另一组支撑结构20;两组支撑结构20通过两个转动杆80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结构42与第二连接结构43。
请再次参见图18、图19、图23及图24,进一步的,传送件421还包括固定块4214,固定块4214设置在传送件421的从动段4212,固定块4214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侧103的转动杆80。固定块4214用于为传送件提供导向作用,能够使传送件更稳定的跟随操控件30移动,进而在两个转向件422上换向。
需要强调的是,该固定块4214与传送件421固连,在操控件30滑动时,固定块4214与传送件421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
请再次参见图15,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台10上还开设有第六滑动槽14,第六滑动槽14沿操控件30的运动方向延伸,转动杆80可滑动并可转动地连接于第六滑动槽14,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操控件30。如此设置,操控件30能够带动远离操控件30的一组支撑结构20稳定的转动。可以理解,第六滑动槽14可以开设于承载台10的侧壁,也可以开设在承载台10的背面,只要能够配合转动杆80辅助支撑结构20更稳定的转动及滑动即可。
请再次参见图15、图16、图17、图20、图21、图25及图26,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00还包括第二锁定结构70,第二锁定结构70设置在承载台10上,第二锁定结构70能够抵接或离开操控件30,从而将操控件30锁定在折叠状态及/或支撑状态。
换言之,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锁定结构70具有将操控件30锁定在折叠状态的功能。或者,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锁定结构70具有将操控件30锁定在支撑状态的功能。或者,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锁定结构70既具有将操控件30锁定在折叠状态的功能,同时又具有将操控件30锁定在支撑状态的功能。
请再次参见图23至图26,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锁定结构70包括第二触发件71、第二弹性件73及第二锁定件72,第二锁定件72连接于第二触发件71,第二弹性件73连接并弹性作用于第二锁定件72,第二触发件71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运动,并带动第二锁定件72运动,以使第二锁定件72弹性抵接或离开操控件30。如此设置,能够通过锁定操控件30实现两组支撑结构20在支撑状态或者折叠状态下保持固定。
请再次参见图23、图24及图27,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锁定件72为两组,两组第二锁定件72分别位于第二触发件71的两侧,操控件30包括连接段31及两个分别与连接段31倾斜设置的滑动段32,两个滑动段32分别连接于连接段31的两端,每个滑动段32上均开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321;在支撑状态及/或折叠状态下,第二锁定件72能够弹性卡接在不同的定位孔321内。如此设置,两个第二锁定件72能够分别卡接操控件30的两个滑动段32上的定位孔321内,加强对操控件30的锁定作用,进一步保证在折叠状态或者支撑状态下操控件30能够保持固定。
可以理解,定位孔321可开设有多个,多个定位孔321形成多个调节档位。以调整工作台100的折叠高度。
进一步的,定位孔321可以被实施为通孔、也可以被实施为盲孔。只要不影响对操控件30的锁定作用即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锁定件72也可仅设置有一组,仅锁定操控件30的其中一侧。进一步的,可以理解,操控件30包括但不限于被实施为U型。
请再次参见图15、图23及图24,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锁定件72可滑动地安装于承载台10,第二触发件71可按压地安装于承载台10,第二锁定件72的滑动方向与第二触发件71的按压方向之间具有倾角;进一步的,第二触发件71上设置有导向斜边711,第二锁定结构70还包括滑动凸块74,滑动凸块74凸设于第二锁定件72,滑动凸块74可滑动地连接于导向斜边711;
第二触发件71在外力作用下被按压,导向斜边711能够通过滑动凸块74带动第二锁定件72滑动,以使第二锁定件72能够抵接或离开操控件30。如此设置,能够通过按压第二触发件71快速使第二锁定件72伸入定位孔321内,实现对操控件30的锁定。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折叠状态下,第二锁定结构70能够阻碍支撑结构20远离承载台10的背面,以使支撑结构20保持在折叠状态。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锁定结构70既能够锁定操控件30也能够锁定支撑腿21。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在折叠状态下,其中一组支撑结构20中的至少部分结构压设另一组支撑结构20,且被压设的一组支撑结构20位于另一组支撑结构20的外侧。如此,仅锁定位于内侧的一组支撑腿21即可限制两组支撑结构20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组支撑结构20的横撑22压设在另一组支撑结构20上。
请再次参见图17、图20、图21、图25及图26,在本实施例中,操控件30上开设有为通孔的定位孔321,支撑结构20上开设有锁定槽23,第二锁定结构70还包括锁定块75及第三弹性件76,锁定块75可活动地安装于承载台10,第三弹性件76安装于承载台10并弹性作用于锁定块75,以使锁定块75具有相对靠近第二锁定件72的运动趋势;
在折叠状态下,第二锁定件72能够伸出定位孔321并带动锁定块75运动,锁定块75能够伸入锁定槽23内,以阻碍位于内侧的一组支撑结构20远离承载台10的背面;
第二触发件71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二锁定件72向相对远离锁定块75的方向运动,锁定块75在第三弹性件76的弹性作用下离开锁定槽23,以使支撑结构20能够从折叠状态切换至支撑状态。
如此设置,第二锁定结构70能够通过锁定块75及第三弹性件76同时实现锁定支撑腿21的功能,进一步保证支撑状态或者折叠状态下,各结构之间保持稳定不易移动。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锁定块75可转动地安装于承载台10,锁定块75具有锁定凸起751,锁定凸起751能够伸入锁定槽23中。进一步的,第三弹性件76优选为扭簧。
请再次参见图15、图16、图17、图25及图27,进一步的,为了便于使用,承载台10上还可以设置F夹导轨93、限位结构94及固定件95,以进一步扩展工作台100的使用场景,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F夹导轨93具有导轨口931,导轨口931设置在承载台10相对背离操控件30的一侧,限位结构94包括相互配合的拉拔件941、锁销942及第四弹性件943,锁销942能够从侧方插入F夹导轨93,拉拔件941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将锁销942从F夹导轨93中拔出,第四弹性件943能够在外力撤除后使锁销942复位,再次实现锁销942的锁定作用,具体场景下的详细使用步骤在此不在详述。
请参见图28至图34,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有第三个实施例,第三个实施例的实用新型构思及大部分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及第二个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
请再次参见图33及图34,在第三个实施例中,通过第二锁定结构70锁定操控件30及支撑腿21,第二锁定结构70还包括锁钩77,锁钩77固设于第二锁定件72,锁钩77与第二锁定件72之间形成卡接空间701;当工作台100从支撑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时,位于内侧的一组支撑结构20能够伸入卡接空间701内,锁钩77能够阻碍位于内侧的一组支撑结构20远离承载台10的背面,以使支撑结构20保持在折叠状态。
请再次参见图33,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加工,锁钩77与第二锁定件72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台100能够通过同一个操控件30控制两组支撑结构20同步向内或者向外转动,实现将工作台100快速切换至支撑状态或者折叠状态的效果,有效提高工作台100的使用便捷性及实用性。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台(10),所述承载台(10)具有相互背离的承载面(101)与背面(102);
两组支撑结构(20),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背面(102);
操控件(30),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台(10);以及
连接组件(40),用于连接所述操控件(30)与所述支撑结构(20);
所述操控件(30)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连接组件(40)能够带动两组所述支撑结构(20)转动,以使所述工作台形成折叠状态与支撑状态,在所述折叠状态下,两组所述支撑结构(20)均转动至靠近所述背面(102);在所述支撑状态下,两组所述支撑结构(20)转动至支撑所述承载台(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0)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11),部分所述操控件(3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槽(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撑结构(20)在同一个所述操控件(30)的带动下均能够向内转动至所述折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还包括铰接杆(50),所述铰接杆(50)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结构(20),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承载台(10),所述支撑结构(20)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承载台(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0)包括第一活动件(410)、第二活动件(411)及销轴(412),所述第一活动件(410)与所述第二活动件(411)交叉设置并通过所述销轴(412)铰接,所述销轴(412)固定连接于所述承载台(10);所述第一活动件(410)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组所述支撑结构(20),所述第二活动件(411)的两端也分别连接两组所述支撑结构(20);
所述操控件(30)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活动件(410)与所述第二活动件(411)之间的交叉角度改变,使得所述第一活动件(410)与所述第二活动件(411)带动所述支撑结构(2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410)相对远离所述操控件(30)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活动件(411)相对远离所述操控件(30)的一端形成驱动端(401),所述第一活动件(410)相对靠近所述操控件(30)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活动件(411)相对靠近所述操控件(30)的一端形成从动端(402);
所述连接组件(40)还包括两组第一从动件(413)及两组第二从动件(414),所述第一从动件(413)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承载台(10)的所述背面(102),两组所述第一从动件(413)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件(410)的所述驱动端(401)与所述第二活动件(411)的所述驱动端(401),所述第一从动件(413)可转动地连接于相对远离所述操控件(30)的一组所述支撑结构(20);
所述第二从动件(414)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承载台(10)的所述背面(102),两组所述第二从动件(414)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件(410)的所述从动端(402)及与述第二活动件(411)的所述从动端(402),所述第二从动件(414)可转动地连接于相对靠近所述操控件(30)的一组所述支撑结构(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410)的所述驱动端(401)及所述第二活动件(411)的所述驱动端(401)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4011),所述第一活动件(410)的所述从动端(402)及所述第二活动件(411)的所述从动端(402)均开设有第三滑动槽(4021),所述连接组件(40)还包括驱动块(415)及两组从动块(416),所述驱动块(415)凸设于所述操控件(30)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槽(4011)中;其中一组所述从动块(416)凸设于所述第一从动件(413)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槽(4011)中,另一组所述从动块(416)凸设于所述第二从动件(414)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槽(4021)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还包括两个转动杆(80),所述连接组件(40)还包括两组支座(419),其中一组支座(419)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件(413)上,另一组支座(419)设置在所述第二从动件(414)上;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杆(80)固定连接于一组所述支撑结构(20),并通过所述支座(419)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从动件(413),另一个所述转动杆(80)固定连接于另一组所述支撑结构(20),并通过所述支座(419)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从动件(4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80)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环形的限位槽(81),所述支座(419)开设有U形槽(4191),所述转动杆(80)通过所述限位槽(81)伸入所述U形槽(4191)内,且所述支座(419)伸入所述限位槽(81)内,所述转动杆(80)通过所述限位槽(81)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座(419)。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0)具有相互远离的第一侧(103)与第二侧(104),两组所述支撑结构(2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103)与所述第二侧(104),所述操控件(3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103);
所述连接组件(40)包括第一连接结构(42)及第二连接结构(43),所述操控件(3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2)连接于所述第一侧(103)的所述支撑结构(20),所述操控件(3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3)连接于所述第二侧(104)的所述支撑结构(20);
所述操控件(30)在外力的作用下沿预设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2)用于使所述第一侧(103)的所述支撑结构(20)相对靠近所述承载台(10)的一端向背离所述预设方向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3)用于使所述第二侧(104)的所述支撑结构(20)相对靠近所述承载台(10)的一端向所述预设方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2)包括传送件(421)及转向件(422),所述传送件(421)连接于所述转向件(422)并在所述转向件(422)处转向,所述传送件(421)被所述转向件(422)分为驱动段(4211)和从动段(4212),所述驱动段(4211)与所述从动段(4212)的移动方向相反;
所述操控件(30)连接于所述驱动段(4211),所述第一侧(103)的所述支撑结构(20)连接于所述从动段(4212)。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支撑结构(20)包括两个支撑腿(21)和至少一个横撑(22),所述横撑(22)的两端分别连接同组的两个所述支撑腿(21);不同组的所述支撑腿(21)之间在所述折叠状态下错位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折叠状态下,其中一组所述支撑结构(20)中的所述支撑腿(21)均位于另一组所述支撑结构(20)相对应的所述支撑腿(21)的内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还包括第一锁定结构(60),所述第一锁定结构(60)设置在位于外侧的所述支撑腿(21)所对应的所述横撑(22)上,所述第一锁定结构(60)能够弹性抵接于位于内侧的所述支撑腿(21),以使所述工作台保持在所述折叠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结构(60)包括第一壳体(61)、第一触发件(62)、两组第一传力件(63)、两组第一锁定件(64)及两组第一弹性件(65);所述第一壳体(61)固设于所述横撑(22),所述第一触发件(62)、所述第一传力件(63)及所述第一锁定件(64)均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61),两组所述第一传力件(63)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触发件(62)的两侧,每组所述第一锁定件(64)连接于一组所述第一传力件(63)相对远离所述第一触发件(62)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65)弹性作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64),所述第一锁定件(64)能够伸出所述第一壳体(61)并弹性抵接于所述支撑腿(21);
所述第一触发件(62)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运动,并通过所述第一传力件(63)带动所述第一锁定件(64)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锁定件(64)能够离开所述支撑腿(21)。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还包括第二锁定结构(70),所述第二锁定结构(70)设置在所述承载台(10)上,所述第二锁定结构(70)能够抵接或离开所述操控件(30),从而将所述操控件(30)锁定在所述折叠状态及/或所述支撑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结构(70)包括第二触发件(71)、第二弹性件(73)及第二锁定件(72),所述第二锁定件(72)连接于所述第二触发件(71),所述第二弹性件(73)连接并弹性作用于所述第二锁定件(72),所述第二触发件(71)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二锁定件(72)运动,以使所述第二锁定件(72)弹性抵接或离开所述操控件(3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二锁定结构(70)能够阻碍所述支撑结构(20)远离所述承载台(10)的背面(102),以使所述支撑结构(20)保持在所述折叠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折叠状态下,其中一组所述支撑结构(20)中的至少部分结构压设另一组所述支撑结构(20),且被压设的一组所述支撑结构(20)位于另一组所述支撑结构(20)的外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结构(70)还包括锁钩(77),所述锁钩(77)固设于所述第二锁定件(72),所述锁钩(77)与所述第二锁定件(72)之间形成卡接空间(701);
当所述工作台从所述支撑状态切换至所述折叠状态时,位于内侧的一组所述支撑结构(20)能够伸入所述卡接空间(701)内,所述锁钩(77)能够阻碍位于内侧的一组所述支撑结构(20)远离所述承载台(10)的背面(102),以使所述支撑结构(20)保持在所述折叠状态。
CN202320906735.5U 2023-04-19 2023-04-19 工作台 Active CN219925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6735.5U CN219925973U (zh) 2023-04-19 2023-04-19 工作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6735.5U CN219925973U (zh) 2023-04-19 2023-04-19 工作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5973U true CN219925973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504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6735.5U Active CN219925973U (zh) 2023-04-19 2023-04-19 工作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59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57728B2 (en) Foldable table bench
US20040187749A1 (en) Folding table
KR101272310B1 (ko) 테이블 상판의 각도조절장치
CN219925973U (zh) 工作台
EP2598687B1 (en) Ironing board assembly with configurable ironing surface
US20070012228A1 (en) Foldable support for foldable furniture
US5810382A (en) Grip bar for baby carriage
CN217372005U (zh) 夹持工具
CN110525504A (zh) 一种折叠式婴儿车
CN213411892U (zh) 工作台
CN209553285U (zh) 折叠儿童车推把插销锁定关节
CN212671108U (zh) 折叠工作台
CN210822417U (zh) 一种方便收展的儿童手推车
CN208731061U (zh) 一种具有座架换向功能的手推车
CN112431484A (zh) 一种拉链密码锁
CN208418151U (zh) 一种超低温流体用快速连接脱断设备
CN207697791U (zh) 儿童推车
CN108820027A (zh) 一种具有座架换向功能的手推车
CN206569122U (zh) 一种可折叠童车提篮
CN220408658U (zh) 一种快速折叠工作台
CN101152715B (zh) 支撑台面型工具的收折结构
CN110171458A (zh) 儿童推车的解锁装置、儿童用品的解锁装置及儿童推车
CN213109483U (zh) 方便可旋转座椅装卸的儿童推车
CN114310805B (zh) 工作台
CN211565787U (zh) 一种切割机的折叠支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