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5530U - 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5530U
CN219925530U CN202321690283.8U CN202321690283U CN219925530U CN 219925530 U CN219925530 U CN 219925530U CN 202321690283 U CN202321690283 U CN 202321690283U CN 219925530 U CN219925530 U CN 219925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lumn
solenoid valve
ring
fixedly connected
thread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02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才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Hengd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Heng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Hengd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Heng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02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5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5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5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环,第一支撑柱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环,第一支撑柱的内部转动式连接有套筒,套筒的内部螺纹式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二夹持块,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式连接有转轮,第二支撑柱的内部转动式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一夹持块;其技术要点为:通过将活动柱的一端位于限位孔的内部,限制限位环的转动,从而限制套筒的转动,然后转动转轮,使其带动螺纹杆在套筒的内部转动,使与螺纹杆固定连接的第二夹持块向第一夹持块移动靠近,使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对电磁阀的两端更加紧固。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阀打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阀是用控制的,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
现有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的一种电磁阀外壳生产的精密打磨装置通过先拉动移动套在衔接杆上朝向支撑框架后端滑动,随着移动套的滑动带动连接柱的移动,带动三个滑筒在套杆上均朝向支撑块移动,对弹簧进行挤压,随后将需要精密打磨的电磁阀外壳套接于三个限位板上,松开移动套,通过弹簧形变,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反作用于滑筒,使得滑筒带动限位板分别与电磁阀外壳内壁相抵接,将电磁阀外壳进行固定,随后启动电机,电机动力输出端驱动转轴转动,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带动衔接杆转动,使电磁阀外壳转动。
但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方案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电磁阀的外壳套接于三个限位板上,当对电磁阀外壳进行打磨时,电磁阀本体会向下活动,对限位板下方连接的弹簧进行压缩,使电磁阀本体产生晃动,造成电磁阀外壳无法精准打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由于电磁阀的外壳套接于三个限位板上,当对电磁阀外壳进行打磨时,电磁阀本体会向下活动,对限位板下方连接的弹簧进行压缩,使电磁阀本体产生晃动,造成电磁阀外壳无法精准打磨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通过将活动柱的一端位于限位孔的内部,将限制限位环的转动,从而限制套筒的转动,然后转动转轮,使其带动螺纹杆在套筒的内部转动,使与螺纹杆固定连接的第二夹持块向第一夹持块移动靠近,使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对电磁阀的两端更加紧固解决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环,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部转动式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螺纹式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二夹持块,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式连接有转轮;
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内部转动式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一夹持块,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装配式连接有电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加工有第一限位槽,所述转轴的外部固定式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转动式连接在第一限位槽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套筒的一端与连接环的一侧固定式连接,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与限位环的一侧固定式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环的一侧设置有手轮,所述手轮的一侧固定式连接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一端插接式连接在限位环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加工有限位孔,所述活动柱的一端经限位环插接式连接在限位孔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轮的一侧固定式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限位环的一侧固定式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环的内部加工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活动柱的顶部固定式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部活动式连接在第二限位槽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块的外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块的外部均固定式连接有防滑垫。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一是,本方案中,通过将活动柱的一端位于限位孔的内部,将限制限位环的转动,从而限制套筒的转动,然后转动转轮,使其带动螺纹杆在套筒的内部转动,使与螺纹杆固定连接的第二夹持块向第一夹持块移动靠近,使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对电磁阀的两端更加紧固;
二是,本方案中,通过转动手轮,使其带动活动柱和限位块转动,当限位块从第二限位槽的底部旋转到第二限位槽的顶部后,弹簧舒张,使手轮带动活动柱向外活动,从而使活动柱的一端与限位孔的内壁脱离接触,使套筒可以在第一支撑柱的内部转动,使夹持的电磁阀可以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杆和套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环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撑柱和转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电机;4、转轴;5、第一夹持块;6、防滑垫;7、第二夹持块;8、螺纹杆;9、套筒;10、连接环;11、限位环;12、转轮;13、限位孔;14、固定环;15、第一限位槽;16、第二限位槽;17、活动柱;18、限位块;19、弹簧;20、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的具体结构,具体参照图1-图5所示,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第一支撑柱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环10,第一支撑柱1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环11,第一支撑柱1的内部转动式连接有套筒9,套筒9的内部螺纹式连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二夹持块7,螺纹杆8的另一端固定式连接有转轮12,第二支撑柱2的内部转动式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一夹持块5,转轴4的另一端装配式连接有电机3;
其中,在需要对电磁阀外壳打磨时,先将电磁阀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夹持块5的外部,然后使活动柱17的一端位于限位孔13的内部,限制限位环11的转动,然后转动转轮12,转轮12带动螺纹杆8在套筒9的内部转动,使与螺纹杆8固定连接的第二夹持块7向第一夹持块5移动靠近;
其次,当第二夹持块7与电磁阀的另一端接触后,将对电磁阀的两端进行夹持,第一夹持块5和第二夹持块7外部的防滑垫6可以增大与电磁阀的摩擦力,可以使夹持的更紧固;
套筒9的一端与连接环10的一侧固定式连接,套筒9的另一端与限位环11的一侧固定式连接,第二支撑柱2的顶部加工有第一限位槽15,转轴4的外部固定式连接有固定环14,固定环14转动式连接在第一限位槽15的内部;
其中,连接环10和限位环11可以限制套筒9在第一支撑柱1的内部左右移动,第一限位槽15可以限制固定环14在第二支撑柱2的内部左右移动,避免电磁阀夹持后不牢固的情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上述设计通过使活动柱17的一端位于限位孔13的内部,从而限制限位环11的转动,然后转动转轮12,使其带动螺纹杆8在套筒9的内部转动,使与螺纹杆8固定连接的第二夹持块7向第一夹持块5移动靠近,当第二夹持块7与电磁阀的另一端接触后,使第一夹持块5和第二夹持块7对电磁阀的两端更加紧固。
实施例2:
以实施例1为基础,本实施例介绍了限位块18和第二限位槽16的具体结构,限位环11的一侧设置有手轮20,手轮20的一侧固定式连接活动柱17,活动柱17的一端插接式连接在限位环11的内部,手轮20的一侧固定式连接有弹簧19,弹簧19的一端与限位环11的一侧固定式连接,限位环11的内部加工有第二限位槽16,活动柱17的顶部固定式连接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的外部活动式连接在第二限位槽16的内部;
其中,先转动手轮20,手轮20将带动活动柱17转动,使与活动柱17固定连接的限位块18旋转,当限位块18从第二限位槽16的底部,移动到第二限位槽16的顶部后,弹簧19舒张,带动手轮20向外活动,使手轮20带动活动柱17向外活动,使活动柱17带动限位块18向第二限位槽16的一侧凹槽活动;
其次,从而使活动柱17的一端与限位孔13的内壁脱离接触,将解除限位环11与限位孔13之间的固定连接,使与限位环11连接的套筒9可以在第一支撑柱1的内部转动,同时套筒9将带动螺纹杆8同步转动,当启动电机3时,使电机3带动转轴4转动,然后使转轴4带动电磁阀转动。
使用者的操作步骤为:
S1、先按压并转动手轮20,使活动柱17插接进限位孔13的内部,同时活动柱17和带动限位块18旋转,当限位块18的一端从第二限位槽16的顶部移动到第二限位槽16的底部;
S2、然后转动转轮12,使转轮12带动螺纹杆8在套筒9的内部转动,使与螺纹杆8固定连接的第二夹持块7向第一夹持块5移动靠近,使第一夹持块5和第二夹持块7对电磁阀的两端进行夹持;
S3、再转动手轮20,当限位块18从第二限位槽16的底部旋转到第二限位槽16的顶部后,弹簧19舒张,推动手轮20带动活动柱17向外活动,从而使活动柱17的一端与限位孔13的内壁脱离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上述设计通过转动手轮20,当活动柱17带动限位块18的一端从第二限位槽16的底部旋转到第二限位槽16的顶部后,弹簧19伸展,推动手轮20和活动柱17向外活动,使活动柱17带动限位块18向第二限位槽16的外侧凹槽活动,从而使活动柱17的一端与限位孔13的内壁脱离接触,解除限位环11与限位孔13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套筒9可以在第一支撑柱1的内部转动,使电机3带动转轴4和电磁阀转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柱(1),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环(10),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环(11),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内部转动式连接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内部螺纹式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二夹持块(7),所述螺纹杆(8)的另一端固定式连接有转轮(12);
第二支撑柱(2),所述第二支撑柱(2)的内部转动式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一夹持块(5),所述转轴(4)的另一端装配式连接有电机(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2)的顶部加工有第一限位槽(15),所述转轴(4)的外部固定式连接有固定环(14),所述固定环(14)转动式连接在第一限位槽(15)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9)的一端与连接环(10)的一侧固定式连接,所述套筒(9)的另一端与限位环(11)的一侧固定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11)的一侧设置有手轮(20),所述手轮(20)的一侧固定式连接活动柱(17),所述活动柱(17)的一端插接式连接在限位环(11)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顶部加工有限位孔(13),所述活动柱(17)的一端经限位环(11)插接式连接在限位孔(13)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20)的一侧固定式连接有弹簧(19),所述弹簧(19)的一端与限位环(11)的一侧固定式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11)的内部加工有第二限位槽(16),所述活动柱(17)的顶部固定式连接有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的外部活动式连接在第二限位槽(16)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5)的外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块(7)的外部均固定式连接有防滑垫(6)。
CN202321690283.8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 Active CN219925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0283.8U CN219925530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0283.8U CN219925530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5530U true CN219925530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9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0283.8U Active CN219925530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5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92165U (zh) 三爪定心装置
CN112605799B (zh) 一种汽车配件磨具
CN201863118U (zh) 一种柔轴研磨装置
CN219925530U (zh) 一种电磁阀外壳打磨装置
CN102303270B (zh) 车轮鼓面的打磨机构
CN214922359U (zh) 一种加工中心固定装置
CN110405237B (zh) 一种弹药药柱成形加工时的固定装置
CN216940104U (zh) 夹持研磨主轴结构
CN202556161U (zh) 一种基于磁流变力矩伺服非球面研抛装置
CN201067810Y (zh) 钻夹头的松紧套
CN214979908U (zh) 一种密封蝶阀加工用阀体内壁抛光装置
WO2019041392A1 (zh) 抛光机及其旋转定位机构
CN106363203A (zh) 一种同步器摩擦环薄壁件加工用卡盘
CN108247423B (zh) 一种剥皮机用分度定位夹紧一体机
CN113084209A (zh) 电驱液压锁紧刀架
CN215510514U (zh) 不锈钢套生产用抛光装置
CN205967694U (zh) 伸缩式丝锥夹头
CN201329527Y (zh) 修光机装置
CN206356922U (zh) 一种新型伺服器结构加工卡盘
CN216178448U (zh) 一种夹紧定位机电装置
CN211966757U (zh) 一种薄壁皮带轮车削工装
CN218874779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打磨机
CN117600931A (zh) 一种电机轴加工工艺及设备
CN217256125U (zh) 一种加工蝶阀阀体的旋转卡具
CN219426398U (zh) 机械零部件生产用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