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2338U - 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2338U
CN219922338U CN202321650110.3U CN202321650110U CN219922338U CN 219922338 U CN219922338 U CN 219922338U CN 202321650110 U CN202321650110 U CN 202321650110U CN 219922338 U CN219922338 U CN 219922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xedly connected
mountain
plat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01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森
董林
管堂珍
马晓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Academy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Academy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Academy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Yunnan Academy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216501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2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2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2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包括底部开设导流斜面(2)和集污空间(5)的水池主体(1),集污空间(5)侧壁铰接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板(15)的第一转动板(14),第一伸缩板(15)一端与集污空间(5)底部接触且一侧与第一液压缸(16)伸缩端铰接,第一液压缸(16)底部固接于集污空间(5)侧壁;两支架(20)滑动连接有移动块(21),移动块(21)下端面固接有电动伸缩杆(24),电动伸缩杆(24)的伸缩端铰接有与滤框(25)固接的转杆(26),滤框(25)下端固接斜块(27),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漂浮垃圾和泥沙进行集中收集,并使泥沙高效通过排污口。

Description

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
背景技术
山水河流生态是自然界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输水、泄洪、景观、航运和养殖等多种功能,河流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许多山水河流中都出现了污染问题,为了修复水生生态环境,人们开始使用通过在山水环境中设置滤水池来解决污染问题。
专利号为CN21546237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包括水池主体,所述水池主体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并且水池主体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并且两个连接块之间通过连接件转动有滤框A,所述滤框A的左侧固定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底部设置有水泥柱A,并且水泥柱A固定于水池主体的底部,所述垫板的顶部通过连接件固定有拉绳,并且拉绳的右端绕绕有转筒,所述转筒通过安装架转动连接于水池主体侧壁的顶部,并且转筒的一侧设置有把手。该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不仅能将漂浮垃圾,沉积的固体垃圾以及泥沙分开过滤,并且可以较为轻松的对滤水池进行清理。但是此专利中的泥沙容易囤积在排污孔处,影响后续泥沙在排污孔处的排放,排污孔排放泥沙时,泥沙难以高效通过排污孔并且不能对漂浮垃圾和泥沙进行集中收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能够对漂浮垃圾和泥沙进行集中收集,并使泥沙高效通过排污口。
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包括底部开设导流斜面(2)和集污空间(5)的水池主体(1),所述水池主体(1)开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集污空间(5)一侧开设于收集池(7)连通的排污口(6),滤板(8)一端搭接于开设在所述导流斜面(2)最低端的第一卡槽(9)上,所述滤板(8)下端面固接有遮挡所述排污口(6)密封件(10),所述集污空间(5)侧壁铰接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板(15)的第一转动板(14),所述第一伸缩板(15)一端与所述集污空间(5)底部接触且一侧与第一液压缸(16)伸缩端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16)底部固接于所述集污空间(5)侧壁;所述水池主体(1)上端固接有两支架(20),所述两支架(20)滑动连接有移动块(21),所述移动块(21)下端面固接有电动伸缩杆(24),所述电动伸缩杆(24)的伸缩端铰接有与滤框(25)固接的转杆(26),所述滤框(25)下端固接斜块(27)。
进一步地,所述滤板(8)为L形,且能够遮挡所述出水口(4)。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10)下端面与所述集污空间(5)底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水池主体(1)侧壁固接有输出端和与所述移动块(21)螺纹连接的螺纹杆(23)固接的伺服电机(22)。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伸缩杆(24)至少设置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滤板(8)下端面设置第一配重块(13)。
进一步地,所述滤框(25)下端面设置第二配重块(28)。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池(7)侧壁铰接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板(18)的第二转动板(17),所述第二伸缩板(18)一端与所述收集池(7)底部接触且一侧与第二液压缸(19)伸缩端铰接,所述第二液压缸(19)的底部固接于所述收集池(7)的侧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通过滤板上设置的吊耳将滤板取出时,弹簧恢复形变使挡块向上移动至遮挡第二卡槽的开口,避免泥沙进入第二卡槽,此时排污口开放,通过第一转动板、第一伸缩板和第一液压缸的配合能够使泥沙高效通过排污口进入至收集池内;启动伺服电机能够带动螺纹杆转动,移动块带动滤框移动,能够对漂浮垃圾进行打捞,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也能够对水中的杂质进行打捞,当使斜块的斜面与水池主体侧壁顶端接触时,继续向靠近收集池方向移动,能够使滤框饶转杆转动倾斜,将滤框内的杂质和垃圾倒入至收集池中,最终实现对漂浮垃圾和泥沙进行集中收集的功能,并使泥沙高效通过排污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的剖透视示意图;
图2是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滤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池主体;2、导流斜面;3、进水口;4、出水口;5、集污空间;51、第二卡槽;52、滑槽;6、排污口;7、收集池;8、滤板;9、第一卡槽;10、密封件;11、挡块;111、凸块;12、弹簧;13、第一配重块;14、第一转动板;15、第一伸缩板;16、第一液压缸;17、第二转动板;18、第二伸缩板;19、第二液压缸;20、支架;21、移动块;22、伺服电机;23、螺纹杆;24、电动伸缩杆;25、滤框;26、转杆;27、斜块;28、第二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包括底部开设导流斜面2的水池主体1,开设导流斜面2能够使从设置于导流斜面2最高点的水池主体1一侧的进水口3中流进的水更容易的流向位于导流斜面2最低点的出水口4处,出水口4设置于与进水口3侧壁方向相垂直的水池主体1侧壁。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水池主体1位于底部位于导流斜面2最低点设置有集污空间5,集污空间5用于暂时收集泥沙,且集污空间5远离进水口3的一侧开设有排污口6,排污口6与设置于水池主体1一侧的收集池7连通,收集池7内用于收集垃圾和泥沙;滤板8为L形,滤板8的竖直段贴合于出水口4,阻挡垃圾和杂质进入出水口4,且出水口4的位置高于导流斜面2的最低点,避免泥沙通过滤板8进入出水口4,滤板8的水平段一端与开设于导流斜面2最低点的第一卡槽9搭接,与之相对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密封件10,密封件10下端面与集污空间5底端搭接,刚好能够挡住排污口6,避免在修复过程中水流通过排污口6进入至收集池7中,造成水资源浪费。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3所示,集污空间5底部开设有第二卡槽51,第二卡槽51内滑动设置有具有凸块111的挡块11,第二卡槽51内两侧开设与凸块111滑动连接的滑槽52,且挡块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另一端与第二卡槽51底部固定连接的弹簧12,滤板8的下端面还设置有第一配重块13,当滤板8的水平段一端与第一卡槽9搭接时,密封件10下端面与挡块11接触并在第一配重块13的作用下,挡块11向下移动,密封件10的低端移动至第二卡槽51内,第二卡槽51开口与密封件10大小相适配,能够提升密封件10对排污口6密封效果的同时,使滤板8更稳定。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4所示,待修复的水从进水口3处流进水池主体1内,通过设置导流斜面2能够使待修复水流向滤板8,L形的滤板8能够将杂质和垃圾隔绝,又因出水口4的位置高于导流斜面2的最低点,泥沙不会通过滤板8进入出水口4,泥沙在导流斜面2的作用下进入至集污空间5中,集污空间5能够对泥沙起到初步收集作用,集污空间5内侧壁远离排污口6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转动板14,第一转动板1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板15,第一伸缩板15与第一液压缸16的伸缩端铰接,且第一液压缸16的底部与集污空间5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16的伸缩能够使第一伸缩板15从第一转动板14内伸缩,同时第一伸缩板15的远离第一转动板14的一端始终与集污空间5底部接触,能够避免泥沙囤积于集污空间5靠近导流斜面2的一侧,当通过滤板8上设置的吊耳将滤板8取出时,弹簧12恢复形变使挡块11向上移动至遮挡第二卡槽51的开口,避免泥沙进入第二卡槽51,此时排污口6开放,通过第一转动板14、第一伸缩板15和第一液压缸16的配合能够使泥沙高效通过排污口6进入至收集池7内;同理,收集池7内靠近排污口6侧壁铰接有第二转动板17,第二转动板17内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板18,第二伸缩板18与第二液压缸19的伸缩端铰接,且第二液压缸19的底部与收集池7侧壁固定连接,通过三者配合能够避免泥沙囤积于收集池7靠近排污口6一侧,使泥沙高效通过排污口6的同时,避免泥沙囤积。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4所示,漂浮垃圾会漂浮在水面,水池主体1上方固定设置有两支架20,两支架20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块21,水池主体1一侧侧壁上设置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3的伺服电机22,螺纹杆23与移动块21螺纹连接,移动块2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电动伸缩杆24,电动伸缩杆24至少设置两个,电动伸缩杆24的伸缩端同时与和滤框25内壁两侧固接的转杆26转动连接,滤框25下端面前侧设置斜块27,后侧设置第二配重块28,设置第二配重块28能够避免滤框25水平段长时间倾斜,斜块27的斜面朝向收集池7方向,通过启动伺服电机22,带动螺纹杆23转动,移动块21带动滤框25移动,能够对漂浮垃圾进行打捞,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24的伸缩,也能够对水中的杂质进行打捞,当使斜块27的斜面与水池主体1侧壁顶端接触时,继续向靠近收集池7方向移动,能够使滤框25饶转杆26转动倾斜,将滤框25内的杂质和垃圾倒入至收集池7中,最终实现对漂浮垃圾和泥沙进行集中收集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滤板8上设置的吊耳将滤板8取出,弹簧12恢复形变使挡块11向上移动至遮挡第二卡槽51的开口,避免泥沙进入第二卡槽51,此时排污口6开放,通过第一转动板14、第一伸缩板15和第一液压缸16的配合能够使泥沙高效通过排污口6进入至收集池7内;启动伺服电机22能够带动螺纹杆23转动,移动块21带动滤框25移动,能够对漂浮垃圾进行打捞,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24的伸缩,也能够对水中的杂质进行打捞,当使斜块27的斜面与水池主体1侧壁顶端接触时,继续向靠近收集池7方向移动,能够使滤框25饶转杆26转动倾斜,将滤框25内的杂质和垃圾倒入至收集池7中,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能够对漂浮垃圾和泥沙进行集中收集,并使泥沙高效通过排污口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开设导流斜面(2)和集污空间(5)的水池主体(1),所述水池主体(1)开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集污空间(5)一侧开设于收集池(7)连通的排污口(6),滤板(8)一端搭接于开设在所述导流斜面(2)最低端的第一卡槽(9)上,所述滤板(8)下端面固接有遮挡所述排污口(6)密封件(10),所述集污空间(5)侧壁铰接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板(15)的第一转动板(14),所述第一伸缩板(15)一端与所述集污空间(5)底部接触且一侧与第一液压缸(16)伸缩端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16)底部固接于所述集污空间(5)侧壁;所述水池主体(1)上端固接有两支架(20),所述两支架(20)滑动连接有移动块(21),所述移动块(21)下端面固接有电动伸缩杆(24),所述电动伸缩杆(24)的伸缩端铰接有与滤框(25)固接的转杆(26),所述滤框(25)下端固接斜块(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8)为L形,且能够遮挡所述出水口(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0)下端面与所述集污空间(5)底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主体(1)侧壁固接有输出端和与所述移动块(21)螺纹连接的螺纹杆(23)固接的伺服电机(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24)至少设置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8)下端面设置第一配重块(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框(25)下端面设置第二配重块(2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7)侧壁铰接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板(18)的第二转动板(17),所述第二伸缩板(18)一端与所述收集池(7)底部接触且一侧与第二液压缸(19)伸缩端铰接,所述第二液压缸(19)的底部固接于所述收集池(7)的侧壁。
CN202321650110.3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 Active CN219922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0110.3U CN219922338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0110.3U CN219922338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2338U true CN219922338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501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0110.3U Active CN219922338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23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6883A (zh) * 2024-01-16 2024-02-20 成都森隆纸业有限公司 废水净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6883A (zh) * 2024-01-16 2024-02-20 成都森隆纸业有限公司 废水净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7566883B (zh) * 2024-01-16 2024-04-30 成都森隆纸业有限公司 废水净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22338U (zh) 一种山水生态修复用滤水池
CN108824534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CN213296303U (zh) 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水域垃圾处理装置
CN212248601U (zh) 一种市政工程排水管道道口装置
CN218814208U (zh) 一种给排水工程用泄水分流装置
CN113431139B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CN21639558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固液分离系统
CN216379719U (zh) 水利清淤装置
WO2023103078A1 (zh) 一种滨海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CN214914103U (zh) 一种倒虹管防淤积提升装备
CN213589921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多功能疏水装置
CN21374088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渡槽
CN211037142U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
CN208777270U (zh) 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
CN111998166A (zh) 一种市政用便于清理垃圾的排水管道
CN207121973U (zh) 一种城市防洪排水自动集污装置
CN217175131U (zh) 一种水利设计用防积水排水结构
CN219794119U (zh) 一种智能化雨水导流装置
CN218466670U (zh) 一种防水排水装置
CN213407919U (zh) 一种防水卷材废水环保处理装置
CN21735238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流垃圾拦截设备
CN215801432U (zh) 一种水电站大坝生态流量孔拦污装置
CN220609359U (zh) 一种市政施工用污水再利用装置
CN215692009U (zh) 一种污水预处理池
CN219386215U (zh) 一种给排水工程用闸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