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1660U - 一种积液引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积液引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1660U
CN219921660U CN202320768301.3U CN202320768301U CN219921660U CN 219921660 U CN219921660 U CN 219921660U CN 202320768301 U CN202320768301 U CN 202320768301U CN 219921660 U CN219921660 U CN 219921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drainage
connecting pipe
spring
drainage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83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晓峰
都渝
张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7683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1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1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1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积液引流设备,包括引流瓶,引流瓶的瓶口处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置有通气孔与连接孔,通气孔与连接孔贯通连接座的底部端面,连接座的底部端面上对应通气孔与连接孔的位置活动连接有封堵板,封堵板上设置有滑动柱,连接座上设置有安装腔,滑动柱滑动安装于安装腔内,滑动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位于安装腔内,连接孔内安装有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有引流管。本装置在连接孔的一端端口上设置封堵板,通过卡入或取出连接管,使得封堵板活动,进而使得引流瓶自动打开或者闭合,减免了医生手动开闭引流瓶的过程中,使用便捷,同时也避免引流瓶内的心包积液洒出,保证手术台以及其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

Description

一种积液引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医用护理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积液引流设备。
背景技术
在各级医院中,为了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能够能更快、更便捷地就医,医院在内科中设置了一个心血管内科,该科室主要是治疗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在心血管内科中,对于上述疾病引发的心包积液,医生往往是通过引流工具将积液排出患者的体外,该引流设备主要包括穿刺针、引流管以及引流瓶,其操作过程为通过穿刺针引导引流管的一端到达患者以内心包积液的位置,引流管的外端端头连接引流瓶,通过引流管的引流将心包积液导出到引流瓶中。
目前,市场上使用引流瓶上进液口与排气孔上都设置有塞盖,其在使用时,需要医生将塞盖打开,然后连接引流管进行使用,引流过程中,若引流瓶装满需要更换时,需要医生先对引流管的管口进行封口,避免空气通过引流管进入患者的心包内,进而引发其它疾病,然后拆卸装满的引流瓶,拆卸过程中,由于引流瓶上位于通液孔与通气孔上的塞盖此时未重新盖上,拆卸过程中,容易将其内的心包积液洒出,并且,拆卸后的引流瓶放置在放置台上,需要在引流管上先安装引流瓶,恢复引流,然后对放置台上的引流瓶进行处理,该处理过程为,医生将引流瓶上位于通液孔与通气孔上的塞盖重新盖好,然后使用无纺布擦拭瓶身,然引流瓶瓶身上外洒的心包积液擦拭干净,避免其在后续的处理中,对其它物品以及器械造成污染。该引流瓶处理过程较为复杂,且引流瓶放置以及将塞盖重新塞上的过程中,若是医生由于手滑,或者失误,使得引流瓶滑脱、倾倒时,由于引流瓶不能自动关闭,则其内储放的心包积液会洒出,对手术台以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故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积液引流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积液引流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引流设备中的引流瓶在使用时,不能自动启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积液引流设备,包括引流瓶,所述引流瓶的瓶口处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通气孔与连接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连接孔贯通所述连接座的底部端面,所述连接座的底部端面上对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连接孔的位置活动连接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上设置有滑动柱,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安装腔,所述滑动柱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滑动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连接孔内安装有连接组件的一端,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有引流管。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端头上连接所述引流管,另一端端头滑动连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台,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台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所述连接台上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封堵块,所述封堵块用于对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端头进行封堵,所述连接管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贴合于所述滑动套,另一端贴合于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台,所述连接孔内壁上远离所述封堵板的一端端头上设置有轨道槽,所述卡台卡设于所述的轨道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上远离所述滑动套的一端设置有凸出环,所述凸出环上连接所述引流管,所述凸出环上贴合于所述引流管外壁的位置连接有固定套。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板的侧端面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对应所述通气孔的位置设置有封堵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头,所述卡头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孔内,且其外端端头延伸出所述安装孔的外部,所述引流瓶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卡头的外部端头卡设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贴合于所述安装孔的内侧端,另一端端头贴合于所述卡头的内侧端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中的引流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引流管外端端头上连接的连接组件卡入连接座上的连接孔内,且连接组件的下端端头上推动封堵板,使得封堵板在通液孔内移动,进而自动打开连接孔与通气孔,使得心包积液导出到引流瓶中,医生不需要手动开引流瓶,同时,引流瓶装满时,医生只需要在将连接组件拆卸下来,封堵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重新将连接孔与通气孔封堵,实现引流瓶的自动闭合,使得医生能够快速地更换引流瓶,操作便捷,更换过程中,若是引流瓶发生倾倒,则封堵板会对连接孔与通气孔进行封堵,引流瓶中的心包积液也不会洒出引流瓶,避免其内的心包积液洒出,保证手术台以及其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
2.本装置中连接组件内通过在连接管的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套,滑动套在连接管上可沿着其轴向进行滑动,滑动套上位于连接管内部的位置设置有封堵块,将连接管的一端卡入连接孔内进行封堵,当更换引流瓶时,该封堵快能够对连接引流管的外端端头进行封堵,减免了医生对引流管外端端头的封堵,也避免了空气通过引流管进入患者心包的位置。
3.本装置中连接座上位于引流瓶瓶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通过卡头和第三弹簧配合,使得引流瓶与连接座拆卸便捷,便于医生对引流瓶进行清洗。
4.本装置中引流管的外端端头套设于连接组件中的连接管的一端端头上,然后通过固定套进行固定,使得引流管与连接组件拆卸便捷,便于使用后对连接组件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积液引流设备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积液引流设备连接机构的正视剖面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一种积液引流设备连接机构的侧视局部剖面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一种积液引流设备连接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一种积液引流设备连接机构的仰视剖面图。
图中:1、连接座;10、通气孔;11、把手;12、连接孔;120、轨道槽;121、挡环;13、通液孔;14、安装腔;15、安装孔;2、引流瓶;20、限位孔;3、连接组件;30、滑动套;301、连接台;302、封堵块;31、连接管;310、卡台;311、滑槽;312、安装环槽;32、第一弹簧;33、固定套;34、引流管;4、封堵板;40、滑动柱;41、第二弹簧;42、连接板;43、凸出台;44、封堵头;5、固定组件;50、卡头;51、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7,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积液引流设备,包括引流瓶2,引流瓶2的瓶口处连接有连接座1,连接座1的上端面上竖向设置有通气孔10与连接孔12,通气孔10与连接孔12的下端端头贯通连接座1的底部端面,连接座1的底部端面上对应通气孔10与连接孔12的位置设置有通液孔13,通液孔13的顶部端面上活动连接有封堵板4,封堵板4的上端端面与通液孔13的顶部端面贴合于,对通液孔13与通气孔10进行封堵,封堵板4的侧端面上设置四个凸出台43,每个凸出台43的上端面都竖向设置有一个滑动柱40,连接座1上位于通液孔13顶部端面上竖向设置有四个安装腔14,且四个安装腔14环绕连接孔12设置,同时与滑动柱40对齐,滑动柱40滑动安装于对应的安装腔14内,滑动柱40上位于安装腔14内部的端头上设置有挡块,滑动柱40上套设有第二弹簧41,且第二弹簧41位于安装腔14内,同时,第二弹簧41的一端端头贴合于安装腔14内靠近其腔口位置的端面,另一端端头贴合于挡块的下端端面,第二弹簧41能够使得封堵板4的上端面在不受外力从连接孔12上端推动情况下,其上端端面与通液孔13的顶部端面紧密贴合于,对通气孔10与连接孔12进行封堵,连接孔12内安装有连接组件3的一端,连接组件3的另一端连接有引流管34。
参见图1、图2、图4、图5和图6,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管31,连接管31的一端端头上连接引流管34,另一端端头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套30,滑动套30的内壁上沿着其径向设置有四个连接台301,连接管31外壁上靠近其下端端头的位置沿着其轴向设置有四个滑槽311,连接台301滑动安装于滑槽311内,四个连接台301的内侧端头上位于连接管31的内部共同连接有一个封堵块302,封堵块302的直径与连接管31下端端口处的内壁直径相同,用于对连接管31的下端端头进行封堵,连接管31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环槽312,安装环槽312内安装有第一弹簧32,且第一弹簧32套设于连接管31上,同时第一弹簧32的一端贴合于滑动套30的上端端面,另一端贴合于连接管31上安装环槽312的顶部端面,第一弹簧32能够使得滑动套30上连接的封堵块302对连接管31进行封堵,当连接管31的下端端头卡入连接孔12内后,连接孔12的内壁上靠近其下端端口的位置设置有挡环121,挡环121能够推动滑动套30在连接管31上滑动,滑动套30带动封堵块302打开其封堵的连接管31的一端端头,同时连接管31的下端端头推动连接孔12下端端口位置处的封堵板4竖向移动,进而打开引流瓶2,使得心包积液导入引流瓶2中,引流结束后或者更换引流瓶2时,将连接管2的下端端头抽离连接孔12,封堵板4重新恢复到初始位置,同时滑动套30在第一弹簧32的作用下也恢复到初始位置,进而实现引流瓶2的关闭以及引流管34的封堵。
连接管31的外壁上靠近安装环槽312的位置设置有卡台310,卡台310沿着其连接管31的径向设置,连接孔12内壁上远离封堵板4的一端端头上设置有轨道槽120,轨道槽120的一端贯通连接座1的上端面,卡台310卡设于的轨道槽120内,将连接管31稳定地连接于连接座1上,避免引流瓶2发生碰撞或者移动,使得连接管31脱离连接孔12,使得患者体内的心包积液稳定地导入引流瓶中。
参见图1、图2和图6,连接座1的上端面上靠近通气孔10的位置设置有把手11,把手11能够便于医生拿取本装置。
参见图2、图4和图5,连接管31上远离滑动套30的一端端头上沿着其轴向设置有凸出环,凸出环的外壁上连接引流管34的一端端头,凸出环的外壁上上贴合于引流管34外壁的位置连接有固定套33,固定套33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槽,凸出环的外壁上沿着其周向设置有环形台,环形台卡设于连接槽内,进而将引流管34牢靠地固定于连接套31上设置的凸出环上,凸出环与固定套33的设置,便于引流管34与连接组件3的连接以及拆卸,便于引流技术后连接组件3的清洗。
参见图2和图7,封堵板4上位于其左侧的端面上横向设置有连接板42,连接板42的上端面上对应通气孔10的位置设置有封堵头44,封堵头44用于对通气孔10进行封堵,避免引流瓶2中的心包积液从通气孔10洒出,污染手术或者手术台周围的环境。
参见图1、图4和图7,连接座1外壁上位于引流瓶2瓶口的位置设置有横向设置有两个安装孔15,每个安装孔15内安装有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用于将引流瓶2固定于连接座1上;固定组件5包括卡头50,卡头50滑动安装于安装孔15内,且卡头50的外端端头延伸出安装孔15的外部,引流瓶2外壁上位于瓶口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孔20,卡头50的外部端头卡设于限位孔20内,使得引流瓶2与连接座1固定连接在一起,安装孔15内安装有第三弹簧51,第三弹簧51的一端端头贴合于安装孔15的内侧端面上,另一端端头贴合于卡头50的内侧端头上,第三弹簧51能够使得卡头50稳定地卡设于限位孔20内,防止其随意脱离限位孔20,影响固定组件5对连接座1上对于引流瓶2的固定,同时,该连接组件3也便于引流瓶2从连接座1上拆卸下来,进而便于本装置使用后的清洗。
本装置的使用过程为:取下固定套33,将引流管34的一端套设于凸出环上,然后套合固定套33,对患者进行穿刺,当穿刺到心包积液位置时,将连接管31的下端端头卡入连接孔12内,且卡台310卡入轨道槽120内,将连接管31牢靠地连接于连接孔12内,连接管31卡入连接孔12内部时,连接管31上滑动套30的下端端面与连接孔12内的挡环121的上端端面贴合,连接管31卡入连接孔12内部的过程中,挡环121会推动滑动套30压缩第一弹簧32,使连接管31下端的封堵状态打开,同时,连接管31的下端端头推动封堵板4进行移动,封堵板4沿着通液孔13竖向移动,同时带动连接板42移动,打开连接孔12以及通气孔10,实现引流瓶2的自动开启,将心包积液通过引流管34导入引流瓶2中;引流结束或者引流瓶2装满需要更换时,旋转连接管31,使得卡台310脱轨道槽120,进而将连接管31抽离连接孔12,此时,滑动套30在第一弹簧32的作用下滑恢复初始位置,封堵块302对连接管31重新进行封堵,封堵板4在第二弹簧41的作用重新对通气孔10以及连接孔12实现封堵,实现引流瓶2的自动关闭。
清洗本装置时,可通过按动卡头50,使其内侧端头压缩第三弹簧51,进而其外端端头脱离限位孔20,将连接座1与引流瓶2分离,对连接座1与引流瓶2进行清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积液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瓶(2),所述引流瓶(2)的瓶口处连接有连接座(1),所述连接座(1)上设置有通气孔(10)与连接孔(12),所述通气孔(10)与所述连接孔(12)贯通所述连接座(1)的底部端面,所述连接座(1)的底部端面上对应所述通气孔(10)与所述连接孔(12)的位置活动连接有封堵板(4),所述封堵板(4)上设置有滑动柱(40),所述连接座(1)上设置有安装腔(14),所述滑动柱(40)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4)内,所述滑动柱(40)上套设有第二弹簧(41),且所述第二弹簧(41)位于所述安装腔(14)内,所述连接孔(12)内安装有连接组件(3)的一端,所述连接组件(3)的另一端连接有引流管(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液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管(31),所述连接管(31)的一端端头上连接所述引流管(34),另一端端头滑动连接有滑动套(30),所述滑动套(30)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台(301),所述连接管(31)的外壁上设置有滑槽(311),所述连接台(301)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311)内,所述连接台(301)上位于所述连接管(31)的内部设置有封堵块(302),所述封堵块(302)用于对所述连接管(31)的一端端头进行封堵,所述连接管(31)上套设有第一弹簧(32),所述第一弹簧(32)的一端贴合于所述滑动套(30),另一端贴合于所述连接管(31),所述连接管(31)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台(310),所述连接孔(12)内壁上远离所述封堵板(4)的一端端头上设置有轨道槽(120),所述卡台(310)卡设于所述的轨道槽(12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积液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1)上远离所述滑动套(30)的一端设置有凸出环,所述凸出环上连接所述引流管(34),所述凸出环上贴合于所述引流管(34)外壁的位置连接有固定套(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液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4)的侧端面上设置有连接板(42),连接板(42)上对应所述通气孔(10)的位置设置有封堵头(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液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孔(15),所述安装孔(15)内安装有固定组件(5),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卡头(50),所述卡头(50)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5)内,且其外端端头延伸出所述安装孔(15)的外部,所述引流瓶(2)上设置有限位孔(20),所述卡头(50)的外部端头卡设于所述限位孔(20)内,所述安装孔(15)内安装有第三弹簧(51),所述第三弹簧(51)的一端贴合于所述安装孔(15)的内侧端,另一端端头贴合于所述卡头(50)的内侧端头。
CN202320768301.3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积液引流设备 Active CN219921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8301.3U CN219921660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积液引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8301.3U CN219921660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积液引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1660U true CN219921660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0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8301.3U Active CN219921660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积液引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1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73501A (en) Bottle top filter
CN105996675B (zh) 一种适用于坐、立卧式喝水的水杯盖及水杯
AU2011221397A1 (en) Needleless sampling port
CN206494531U (zh) 一种新型医院用纸杯抽取筒
CN219921660U (zh) 一种积液引流设备
JP2017533820A (ja) 液採取部材とチューブアセンブリの係合構造
CN204890048U (zh) 尿液收集器
CN208217485U (zh) 一种管状物取用装置
CN215677682U (zh) 一种改良的大便取样盒
CN201920505U (zh) 用于下置式饮水机的连接装置及下置式饮水机
CN213642762U (zh) 自封堵的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装置
CN113974700A (zh) 一体化肿瘤检验取样送检装置
CN211337036U (zh) 一种dna样品存储管
CN210913439U (zh) 一种杂质标准品的存放装置
JP3114690U (ja) サンプリングバルブ
CN213217251U (zh) 引流袋标本留取辅助装置
CN207136852U (zh) 一种具有保护针头功能的抽血器
CN207991884U (zh) 一种血清取样装置
CN216536350U (zh) 用于清洗负压吸引管的支座
CN214969745U (zh) 便于取样的引流袋
CN110530676A (zh) 采样杆及具有其的采样盒
CN111454824B (zh) 一种生物安全器皿
CN214916334U (zh) 一种生物实验器具收纳装置
CN219174495U (zh) 一种改良的核酸采样管
CN117126716B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富血小板血浆专用离心管及其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