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0480U - 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0480U
CN219920480U CN202320692398.4U CN202320692398U CN219920480U CN 219920480 U CN219920480 U CN 219920480U CN 202320692398 U CN202320692398 U CN 202320692398U CN 219920480 U CN219920480 U CN 219920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button
rod
supporting rib
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923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Unique Umbrell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Unique Umbrell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Unique Umbrell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Unique Umbrell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923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0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0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0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包括第一上盘、第一上杆、第一下盘、第一下杆、多个第一上内撑伞骨、第一下内撑伞骨、第一外撑伞骨、第一关节、第一按钮;第一上盘与第一上杆的一端装配,第一按钮布置在第一下盘内的按钮孔内并通过贴合方式并与第一上杆的另一端活动装配;第一上盘内部具有供一个第一下杆活动螺接的螺接孔,第一上内撑伞骨的一端与第一上盘的外侧铰接,第一下内撑伞骨一端与第一下盘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关节与第一上内撑伞骨铰接;上述多个第一上内撑伞骨中有两个分别通过第一关节与一个第一外撑伞骨铰接对第一上内撑伞骨的长度进行延伸。本技术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将现有的雨伞及帐篷结合在一起,使其即可当帐篷使用,也可当雨伞使用。

Description

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挡风挡雨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可以作为帐篷使用,也可以作为雨伞使用,这样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切换。
背景技术
帐篷、雨伞均可作为遮挡阳光、风雨的帐篷雨伞一体件,由于使用场所、方式、结构不同,目前两者均是相互独立使用无法切换使用,如帐篷是放置在地面上使用,雨伞通过用手握住撑杆支撑使用。
目前存在一种帐篷结构,其借用了雨伞的设计,在保持原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创新的在相对的两侧边位置作朝外的延伸设计,这样增加雨伞的整体面积,起到类似帐篷的作用。这种结构由于保持了雨伞的伞柄结构,使得伞柄处于帐篷的中间位置,使用过程中经常会触碰到,这样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使用体验有待改善。
目前存在一种帐篷结构,其使用一根拉绳使帐篷的上盘和下盘相互扣合在一起,由于拉绳是柔性部件,使得其无法与其它部件如支撑伞架的撑杆结合,从而使得该帐篷只能作为放置在地上的帐篷雨伞一体件使用,其无法作为雨伞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将现有的雨伞及帐篷结合在一起,使其即可当帐篷使用,也可当雨伞使用。
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包括第一上盘、第一上杆、第一下盘、第一下杆、多个第一上内撑伞骨、第一下内撑伞骨、第一外撑伞骨、第一关节、第一按钮;第一上盘与第一上杆的一端装配,第一按钮布置在第一下盘内的按钮孔内并通过贴合方式并与第一上杆的另一端活动装配;第一上盘内部具有供一个第一下杆活动螺接的螺接孔,第一上内撑伞骨的一端与第一上盘的外侧铰接,第一下内撑伞骨一端与第一下盘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关节与第一上内撑伞骨铰接;上述多个第一上内撑伞骨中有两个分别通过第一关节与一个第一外撑伞骨铰接对第一上内撑伞骨的长度进行延伸。
所述第一上盘相对第一下盘布置在第一上杆的顶部,第一上盘的外侧面具有外螺纹,该外螺纹处于第一上盘与第一上内撑伞骨铰接处的上方位置,第一上盘通过螺接方式与一个头帽配合。
所述第一上盘内部具有内孔,螺接孔的直径小于上述内孔的直径;第一上盘外侧具有第一铰接槽及第一穿线槽,第一上内撑伞骨的一端配置在该第一铰接槽内与第一上盘铰接配合,第一穿线槽横向布置并贯穿第一铰接槽。
所述第一上盘与第一上杆成一体式结构;第一上盘整体为纵截面为T形的圆轴体结构,第一上杆整体为圆柱形的圆轴体结构,第一上盘具有铰接槽位置的部位的直径大于第一上杆的直径。
所述第一上杆内部中空,第一下杆活动插入到第一上杆内,第一下杆与螺纹孔配置的位置具有螺接端,该螺接端具有螺纹与螺纹孔配合。
所述第一下盘具有贯穿孔,第一上杆的底部位置处于第一下盘的贯穿孔内,该第一上杆的底部位置具有凹槽,第一按钮在对应位置具有朝凹槽方向延伸的凸缘,上述凸缘与凹槽活动装配使第一按钮与第一上杆活动装配。
所述第一上盘、第一下盘的外侧均具有第一铰接槽及第一穿线槽,第一穿线槽横向布置并贯穿第一铰接槽;按钮孔布置在第一下盘的第一铰接槽下方。
所述第一按钮的整体形状为倒置的D形结构,第一下盘内部与第一按钮的滑动臂配合的位置具有限位部,限位部具有两个并对称布置在第一下盘的内壁上;第一按钮的滑动臂整体为U形并横向布置,该滑动臂与第一按钮的按动臂整体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一按钮的按动臂的内侧具有挂钩,第一下盘对应位置具有具有对挂钩进行限位的挂槽;第一按钮的滑动臂的外侧面具有朝外延伸的弹簧柱,该弹簧柱配置有弹簧固定在第一下盘内壁的弹簧孔内实现第一按钮往复滑动配合在第一下盘上。
所述帐篷雨伞一体件还包括篷布,篷布覆盖上述第一上内撑伞骨及第一外撑伞骨。
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包括第二上盘、第二上杆、第二下盘、第二下杆、第二上内撑伞骨、第二下内撑伞骨、第二外撑伞骨、第二关节、第二按钮;第二上盘与第二上杆的一端装配,第二按钮布置在第二下盘外的按钮框架内并通过插销方式与第二上杆的另一端活动装配;第二上盘内部具有供一个第二下杆活动螺接的螺接孔,第二上内撑伞骨的一端与第二上盘的外侧铰接;第二下内撑伞骨一端与第二下盘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关节与第二上内撑伞骨铰接;上述多个第二上内撑伞骨中有两个分别通过第二关节与一个第二外撑伞骨铰接对第二上内撑伞骨的长度进行延伸。
所述第二上盘相对第二下盘布置在第二上杆的顶部,第二上盘的外侧面具有外螺纹,该外螺纹处于第二上盘与第二上内撑伞骨铰接处的上方位置,第二上盘通过螺接方式与一个头帽配合,该头帽顶部具有挂住绳索的挂柄。
所述第二上盘与第二上杆成一体式结构;第二上盘整体为纵截面为T形的圆轴体结构,第二上杆整体为圆柱形的圆轴体结构,第二上盘具有铰接槽位置的部位的直径大于第二上杆的直径。
所述第二上杆内部中空,第二下杆活动插入到第二上杆内,第二下杆与螺纹孔配置的位置具有螺接端,该螺接端具有螺纹与螺纹孔配合。
所述第二下盘具有贯穿孔,第二上杆的底部位置处于第二下盘的贯穿孔内,该第二上杆的底部位置具有销孔,第二按钮在对应位置具有朝销孔方向延伸的插销,上述插销与销孔活动装配使第二按钮与第二上杆活动装配。
所述第二上盘、第二下盘的外侧均具有第二铰接槽及第二穿线槽,第二穿线槽横向布置并贯穿第二铰接槽;按钮框架布置在第二下盘的第二铰接槽下方。
所述第二按钮的整体形状为长柄结构,该按钮中间位置铰接在按钮框架的内壁上,其一端通过弹簧配置在按钮框架的一端,另一端配置上述插销,该插销贯穿第二下盘的内壁与第二上杆的销孔配合。
所述第二上杆上及第二下盘的上方位置具有限位柱,该限位柱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上杆上,该限位柱横向布置处于第二下盘的上升路径上。
所述帐篷雨伞一体件还包括篷布,篷布覆盖上述第二上内撑伞骨及第二外撑伞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上内撑伞骨和下内撑伞骨整体形成一个伞状结构,通过关节在上内撑伞骨延伸配合外撑伞骨,从而可在上述伞状结构的左右两侧进行覆盖面积上的延伸,从而形成帐篷的整体形状及机构,这样从一把伞的形状拓展成帐篷结构。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上盘与下盘之间是通过上杆装配在一起,这样下杆可根据需要配置到上杆内,如将产品作为帐篷放在地上使用时,可不使用下杆,这样由于下杆不存在,这样不会产生触碰,影响帐篷的使用;如将产品作为雨伞如沙滩伞脱离地上使用时,可将下杆配置到上杆内部,这样对整个骨架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帐篷雨伞一体件的示意图,伞骨采用了简化画法;
图2是图1的帐篷雨伞一体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一根第一外撑伞骨未采用简化画法;
图3是头帽、第一上盘、第一上杆、第一下盘、第一按钮、第一下杆、弹簧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第一上盘和第一上杆配合的示意图;
图6是第一按钮的示意图;
图7是第一下盘的示意图;
图8是头帽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中帐篷雨伞一体件的示意图,伞骨采用了简化画法;
图10是图9的帐篷雨伞一体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二根第一外撑伞骨未采用简化画法;
图11是头帽、第二上盘、第二上杆、第二下盘、第二按钮、第二下杆、弹簧的装配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爆炸示意图;
图13是另一种头帽的示意图;
图中
11.第一上盘、12.第一上杆、121.凹槽、13.第一下盘、131.按钮孔、132.挂槽、14.第一上内撑伞骨、15.第一下内撑伞骨、16.第一关节、17.第一外撑伞骨、18.第一按钮、181.按动臂、1811.挂钩、182.滑动臂、1821.凸缘、1822.弹簧柱、19.第一下杆;
21.第二上盘、211.螺纹端、22.第二上杆、221.销孔、222.限位柱、23.第二下盘、231.按钮框架、24.第二上内撑伞骨、25.第二下内撑伞骨、26.第二外撑伞骨、27.第二关节、28.第二按钮、281.插销、29.第二下杆、291.螺接端;
31.内孔、32.螺接孔、33.第一铰接槽、34.第一穿线槽、35.第二铰接槽、36.第二穿线槽、37.贯穿孔;
4.头帽、41.挂柄;
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7,图中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图中设计了一个第一上盘11、一个第一上杆12、一个第一下盘13、多个第一上内撑伞骨14、一个第一下内撑伞骨15、多个第一关节16、二个第一外撑伞骨17、一个第一按钮18以及图中未显示的篷布;其中第一上盘11、第一上杆12、第一下盘13用于对第一上内撑伞骨14、第一下内撑伞骨15进行支撑固定;第一上内撑伞骨14通过第一关节16对第一外撑伞骨17进行支撑固定,使第一外撑伞骨17横向延伸从而扩大整个帐篷雨伞一体件的遮挡面积;第一下内撑伞骨15、第一关节16用于对第一上内撑伞骨14进行支撑;第一按钮18用于使第一上杆12与第一吸盘固定或者脱离。在实际应用中,还可对上述部件进行再优化或者使用现有部件进行替换,同样的,还可增加其它部件,这样明显的提高产品的各项性能。
图中的第一上盘11整体采用了纵截面为T形的圆轴体设计并整体布置在第一上杆12的顶部位置,该顶部是相对第一下盘13而言。该T形上层部位设计了螺纹结构这样可通过螺接方式与一个头帽4装配,下层部位用于套住第一上杆12并对第一上内撑伞骨14进行铰接。如图中所示,该第一上盘11内部设计了内孔31,同时在内孔31内部朝内收缩形成并与第一下杆19活动螺接的螺接孔32,这样螺接孔32的直径整体小于上述内孔31的直径;除了上述设计,该第一上盘11外侧还设计有多个均匀布置的第一铰接槽33和一个横向布置的第一穿线槽34,这样第一上内撑伞骨14的一端就能配置在该第一铰接槽33内,同时第一穿线槽34采用贯穿每一个第一铰接槽33,这样通过穿过铁丝将每个第一上内撑伞骨14将每一个伞骨铰接固定住。上述第一上盘11可根据需要需要和第一上杆12采用合体或者分体式设计,如采用分体式设计,其可采用目前常规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第一上盘11的其它结构设计、作用及与其它部件的装配关系可参考现有帐篷中第一上盘11的设计,同时,对第一上盘11的理解应当依图中所示结构表达,文字描述可能存在瑕疵,但不影响对第一上盘11的理解。
图中的第一上杆12整体采用圆柱形的圆轴体结构设计并安装在如图中第一上盘11的下方位置,其整体直径小于第一上盘11下层具有铰接槽位置的部位的直径。如图中所示,该第一上杆12内部是中空设计,这样方便第一下杆19根据需要活动配置在第一上杆12的中空内部,同时第一下杆19顶部的螺纹端211就能固定在第一上杆12的螺纹孔配置。上述第一上杆12在与第一按钮18配合的位置设计了对应的凹槽121设计,其后续将与第一按钮18实现贴合方式配合。在实际应用中,还可对上述第一上杆12进行优化或者使用现有部件进行等同替换。
图中的第一下盘13如同第一上盘11一样在其外侧设计了第一铰接槽33和第一穿线槽34,同时第一穿线槽34也是横向布置并贯穿第一铰接槽33,这样可对第一下内撑伞骨15进行铰接固定。上述第一下盘13内部具有纵向贯穿的贯穿孔37及对弹簧5进行限位的弹簧孔133,这样第一上杆12的底部就能从上往下穿入到该第一下盘13的贯穿孔37内,同时第一下杆19也能从下往上穿入到该第一下盘13的贯穿孔37内同时穿入到第一上杆12内部。如同第一上盘11一样,对第一下盘13的理解应当依图中所示结构表达,文字描述可能存在瑕疵,但不影响对第一下盘13的理解。
图中的第一上内撑伞骨14、第一下内撑伞骨15、第一外撑伞骨17整体均是采用普通的帐篷龙骨骨架的设计,其用于对篷布进行支撑;上述各个伞骨之间通过第一关节16相互铰接固定如同目前的帐篷结构一样。如图中所示,第一上内撑伞骨14的一端和第一上盘11的外侧进行铰接,第一下内撑伞骨15一端和第一下盘13铰接,同时另一端通过第一关节16和处于上方位置的第一上内撑伞骨14进行铰接。与现有雨伞或帐篷不同的是,本案在两个相对的第一上内撑伞骨14上分别通过一个第一关节16铰接一个第一外撑伞骨17,从而对第一上内撑伞骨14进行横向长度上的延伸,同时该第一外撑伞骨17可进行折叠处理,方便整个帐篷雨伞一体件的收纳。
图中的第一关节16为现有帐篷或雨伞上常使用到的配件,其两端均设计有孔从而便于配置各种伞骨结构,第一关节16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如图中所示。
图中的第一按钮18整体形状采用了倒置90度的D形结构设计,同时第一下盘13对内壁对应位置进行打穿从而形成按钮孔131便于第一按钮18的放入,如图中所示,按钮孔131处于第一下盘13的第一铰接槽33的下方位置。该第一按钮18设计了滑动臂182和按动臂181两个结构,如图中所示,这两个结构是合体式设计,其中按动臂181整体与第一下盘13的外壁贴合,滑动臂182则与第一下盘13的内壁贴合。在上述按动臂181的内侧位置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挂钩1811,同时第一下盘13在对应位置设计了能对挂钩1811进行限位挂住的挂槽132,从而避免第一按钮18从按钮孔131中脱离,该按动臂181采用圆弧形设计从而与第一下盘13的圆弧面整体对应。滑动臂182整体为U形结构使得整个第一按钮18为一个戒指一样的结构,该滑动臂182横向设计,同时在第一下杆19的凹槽121对应位置设计了朝凹槽121方向延伸的凸缘1821结构,这样凸缘1821和凹槽121活动配合使得第一按钮18能通过贴合方式与第一上杆12活动装配。为了保障第一按钮18滑动平稳,第一下盘13内部设计了能与滑动臂182配合的限位部,限位部具有两个同时保持对称布置在第一下盘13的内壁上。为了保障第一按钮18在按动后及时复位,在上述滑动臂182的外侧面即第一下盘13的内壁方向设计了朝外延伸的弹簧柱1822,同时盖弹簧柱1822套上复位弹簧5固定在第一下盘13对应位置的弹簧5孔内,这样实现第一按钮18能往复滑动配置在第一下盘13上。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一按钮18的具体形状及结构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案中采用的篷布为现有雨伞或帐篷常采用的部件,本案只是对其进行了延伸设计,这样覆盖第一上内撑伞骨14及第一外撑伞骨17。
请参考图8至图13,图中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设计了一个第二上盘21、一个第二上杆22、一个第二下盘23、多个第二上内撑伞骨24、多个第二下内撑伞骨25、二个第二外撑伞骨26、多个第二关节27、一个第二按钮28、一个图中未显示的篷布;上述部件的作用可参考图1至图7的实施例。
图中的第二上盘21整体为纵截面为T形的圆轴体结构,具有上层部分和下层部分,其中上层部分的直径小于下层部件的直径。上层部件设计有外螺纹形成螺纹端211,该螺纹端211处于第二上盘21与第二上内撑伞骨24铰接出的上方位置,从而与一个头帽4螺接配合,头帽4如图中所示在其顶部设计有挂柄41结构,这样可对该帐篷雨伞一体件的伸缩部分进行挂住收纳,下层部分设计有多个第二铰接槽35和第二穿线槽36;其中第二铰接槽35用于与第二上内撑伞骨24铰接,第二穿线槽36横向布置并贯穿上述第二铰接槽35,这样便于铁丝穿过对上述多个第二上内撑伞骨24铰接固定。如图中所示,该第二上盘21整体是按照在第二上杆22的顶部,该顶部是相对第二下盘23而言。上述螺纹端211内部中空,中空的底部位置具有螺纹孔,这样便于与第二下杆29活动螺接装配。在具体应用中,上述螺纹端211可参考其它活动扣合方式,如卡扣等方式,同时,第二上盘21与第二上杆22也可采用一体式或分体式结构。
图中的第二上杆22整体为圆柱体结构,其内部中空便于第二下杆29活动插入到其内部从而便于对整个骨架进行支撑,该第二上杆22在底部位置设计有一个方形的销孔221结构,这样便于后续的第二按钮28的插销281插入从而便于按钮与第二上杆22之间的活动装配。第二上杆22的整体直径是小于第二上盘21具有第二铰接槽35位置的部位的直径。如图中所示,上述第二上杆22的外壁上及第二下盘23的上方位置设计有一个横向布置的圆柱形的限位柱222,该限位柱222内部设计有螺钉孔,这样可通过打入螺钉对其它部件进行固定,同时该限位柱222也是处于第二下盘23的上升路径上。本实施例中,第二上杆22旋转是采用圆杆结构,其还可采用现有的各种应用在雨伞或帐篷的杆件进行替代。
图中的第二下盘23如同第二上盘21一样设计有第二铰接槽35和第二穿线槽36,这两个槽的结构及配合关系可参考上述描述,这里不再重复描述。第二下盘23设计有纵向的贯穿孔37,这样第二上杆22的底部位置和第二下杆29贯穿布置在该贯穿孔37内。该第二下盘23的外壁上设计有按钮框架231,这样便于将整个第二按钮28放置其框架内部,该框架采用轴接的方式与第二按钮28相互装配在一起,这样第二按钮28一端配置弹簧5,另一端配置有插销281,这样第二按钮28就能通过插销281的方式与第二上杆22在销孔221位置装配。在实际应用中,第二下盘23的结构还可进行进一步优化,关于第二下盘23的理解除了参考本实施例中的文字及附图的表达,还可参考现有雨伞或帐篷上起到对应作用的部件的表达。
图中的第二下杆29整体也为圆柱形的结构,其顶部设计在与螺纹孔配置的位置设计有带有螺纹的螺接端291,这样螺接端291就能活动的与第二上盘21的螺纹孔活动螺接配置,这样当将整个帐篷雨伞一体件作为帐篷使用时,其无需使用到第二下杆29即将第二下杆29从第二上盘21上脱离,当将整个帐篷雨伞一体件作为雨伞使用时,其将第二下杆29与第二上盘21结合在一起,然后第二下杆29作为支撑杆插在地上或手持。
图中的第二上内撑伞骨24、第二下内撑伞骨25、第二外撑伞骨26、第二关节27均是现有雨伞或帐篷中使用到的部件,其整体作用是对篷布进行支撑及收纳。如图中所示,六个第二上内撑伞骨24的一端均与第二上盘21的外侧铰接,从而实现第二上盘21对这些第二上内撑伞骨24的固定。第二下内撑伞骨25一端与第二下盘23铰接,从而实现第二下盘23对这些第二下内撑伞骨25的固定。同时第二下内撑伞骨2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关节27与第二上内撑伞骨24铰接;这样形成收纳和打开的整体骨架结构。为了拓展整个帐篷雨伞一体件的横向遮挡面积,有两个对称的第二上内撑伞骨24分别通过一个第二关节27与一个第二外撑伞骨26铰接对第二上内撑伞骨24的长度进行延伸。
图中的第二按钮28整体采用长柄的设计,该长柄的理解可参考附图中的表达,这样第二按钮28的中间位置就能铰接在处于第二铰接槽35下方的按钮框架231的内壁上,同时通过配置朝销孔221方向延伸的插销281贯穿第二下盘23的内壁实现与第二上杆22的销孔221配合。在实际应用中,还可采用其它样式的按钮形式,只要满足本案的功能即可。
未显示的篷布为现有的雨伞或帐篷的标准部件,本案只是对其进行了横向延伸处理,这样覆盖上述第二上内撑伞骨24及第二外撑伞骨26。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实施例中,诸如第一上盘11、第二上盘21;第一上杆12、第二上杆22都可以认为是同一技术特征,其“第一”、“第二”的用词只是为了便于将两个实施例区分开。
应当理解,上述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术语在本技术方案中的具体含义。本申请所涉及的如术语“上”、“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本申请所涉及的如术语“连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或是可以包括电气、通信等方面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装配关系。本申请所涉及的如术语“固定”、“配合”、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Claims (19)

1.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盘(11)、第一上杆(12)、第一下盘(13)、第一下杆(19)、多个第一上内撑伞骨(14)、第一下内撑伞骨(15)、第一外撑伞骨(17)、第一关节(16)、第一按钮(18);第一上盘(11)与第一上杆(12)的一端装配,第一按钮(18)布置在第一下盘(13)内的按钮孔(131)内并通过贴合方式并与第一上杆(12)的另一端活动装配;第一上盘(11)内部具有供一个第一下杆(19)活动螺接的螺接孔(32),第一上内撑伞骨(14)的一端与第一上盘(11)的外侧铰接,第一下内撑伞骨(15)一端与第一下盘(13)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关节(16)与第一上内撑伞骨(14)铰接;上述多个第一上内撑伞骨(14)中有两个分别通过第一关节(16)与一个第一外撑伞骨(17)铰接对第一上内撑伞骨(14)的长度进行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盘(11)相对第一下盘(13)布置在第一上杆(12)的顶部,第一上盘(11)的外侧面具有外螺纹,该外螺纹处于第一上盘(11)与第一上内撑伞骨(14)铰接处的上方位置,第一上盘(11)通过螺接方式与一个头帽(4)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盘(11)内部具有内孔(31),螺接孔(32)的直径小于上述内孔(31)的直径;第一上盘(11)外侧具有第一铰接槽(33)及第一穿线槽(34),第一上内撑伞骨(14)的一端配置在该第一铰接槽(33)内与第一上盘(11)铰接配合,第一穿线槽(34)横向布置并贯穿第一铰接槽(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盘(11)与第一上杆(12)成一体式结构;第一上盘(11)整体为纵截面为T形的圆轴体结构,第一上杆(12)整体为圆柱形的圆轴体结构,第一上盘(11)具有铰接槽位置的部位的直径大于第一上杆(1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杆(12)内部中空,第一下杆(19)活动插入到第一上杆(12)内,第一下杆(19)与螺纹孔配置的位置具有螺接端(291),该螺接端(291)具有螺纹与螺纹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盘(13)具有贯穿孔(37),第一上杆(12)的底部位置处于第一下盘(13)的贯穿孔(37)内,该第一上杆(12)的底部位置具有凹槽(121),第一按钮(18)在对应位置具有朝凹槽(121)方向延伸的凸缘(1821),上述凸缘(1821)与凹槽(121)活动装配使第一按钮(18)与第一上杆(12)活动装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盘(11)、第一下盘(13)的外侧均具有第一铰接槽(33)及第一穿线槽(34),第一穿线槽(34)横向布置并贯穿第一铰接槽(33);按钮孔(131)布置在第一下盘(13)的第一铰接槽(33)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钮(18)的整体形状为倒置的D形结构,第一下盘(13)内部与第一按钮(18)的滑动臂(182)配合的位置具有限位部,限位部具有两个并对称布置在第一下盘(13)的内壁上;第一按钮(18)的滑动臂(182)整体为U形并横向布置,该滑动臂(182)与第一按钮(18)的按动臂(181)整体成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钮(18)的按动臂(181)的内侧具有挂钩(1811),第一下盘(13)对应位置具有对挂钩(1811)进行限位的挂槽(132);第一按钮(18)的滑动臂(182)的外侧面具有朝外延伸的弹簧柱(1822),该弹簧柱(1822)配置有弹簧(5)固定在第一下盘(13)内壁的弹簧孔(133)内实现第一按钮(18)往复滑动配合在第一下盘(1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雨伞一体件还包括篷布,篷布覆盖上述第一上内撑伞骨(14)及第一外撑伞骨(17)。
11.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上盘(21)、第二上杆(22)、第二下盘(23)、第二下杆(29)、第二上内撑伞骨(24)、第二下内撑伞骨(25)、第二外撑伞骨(26)、第二关节(27)、第二按钮(28);第二上盘(21)与第二上杆(22)的一端装配,第二按钮(28)布置在第二下盘(23)外的按钮框架(231)内并通过插销(281)方式与第二上杆(22)的另一端活动装配;第二上盘(21)内部具有供一个第二下杆(29)活动螺接的螺接孔(32),第二上内撑伞骨(24)的一端与第二上盘(21)的外侧铰接;第二下内撑伞骨(25)一端与第二下盘(23)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关节(27)与第二上内撑伞骨(24)铰接;上述多个第二上内撑伞骨(24)中有两个分别通过第二关节(27)与一个第二外撑伞骨(26)铰接对第二上内撑伞骨(24)的长度进行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盘(21)相对第二下盘(23)布置在第二上杆(22)的顶部,第二上盘(21)的外侧面具有外螺纹,该外螺纹处于第二上盘(21)与第二上内撑伞骨(24)铰接处的上方位置,第二上盘(21)通过螺接方式与一个头帽(4)配合,该头帽(4)顶部具有挂住绳索的挂柄(4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盘(21)与第二上杆(22)成一体式结构;第二上盘(21)整体为纵截面为T形的圆轴体结构,第二上杆(22)整体为圆柱形的圆轴体结构,第二上盘(21)具有铰接槽位置的部位的直径大于第二上杆(22)的直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杆(22)内部中空,第二下杆(29)活动插入到第二上杆(22)内,第二下杆(29)与螺纹孔配置的位置具有螺接端(291),该螺接端(291)具有螺纹与螺纹孔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盘(23)具有贯穿孔(37),第二上杆(22)的底部位置处于第二下盘(23)的贯穿孔(37)内,该第二上杆(22)的底部位置具有销孔(221),第二按钮(28)在对应位置具有朝销孔(221)方向延伸的插销(281),上述插销(281)与销孔(221)活动装配使第二按钮(28)与第二上杆(22)活动装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盘(21)、第二下盘(23)的外侧均具有第二铰接槽(35)及第二穿线槽(36),第二穿线槽(36)横向布置并贯穿第二铰接槽(35);按钮框架(231)布置在第二下盘(23)的第二铰接槽(35)下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钮(28)的整体形状为长柄结构,该按钮中间位置铰接在按钮框架(231)的内壁上,其一端通过弹簧(5)配置在按钮框架(231)的一端,另一端配置上述插销(281),该插销(281)贯穿第二下盘(23)的内壁与第二上杆(22)的销孔(221)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杆(22)上及第二下盘(23)的上方位置具有限位柱(222),该限位柱(222)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上杆(22)上,该限位柱(222)横向布置处于第二下盘(23)的上升路径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雨伞一体件还包括篷布,篷布覆盖上述第二上内撑伞骨(24)及第二外撑伞骨(26)。
CN202320692398.4U 2023-04-01 2023-04-01 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 Active CN219920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2398.4U CN219920480U (zh) 2023-04-01 2023-04-01 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2398.4U CN219920480U (zh) 2023-04-01 2023-04-01 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0480U true CN219920480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89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92398.4U Active CN219920480U (zh) 2023-04-01 2023-04-01 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0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6044B1 (en) Reverse folding umbrella
EP3757318B1 (en) Canopy frame with an opening mechanism
US8485208B2 (en) Canopy tent
EP2245952B1 (en) Umbrella handle
US10016033B2 (en) Adjustable canopy umbrella with auditory pin locking and centering system
US10822829B1 (en) Folding canopy with central locking mechanism
JP2008516114A (ja) テントフレーム
US20140338710A1 (en) Collapsible mechanism at the top of a collapsible tent
WO2007064114A1 (en) Structure controlling hight of tent roof
CN219920480U (zh) 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帐篷雨伞一体件
US20210112934A1 (en) Rib assembly capable of being telescopically packed for outdoor umbrella and outdoor umbrella
CN214710935U (zh) 一种具有拆装伸缩结构的户外伞架
CN202788160U (zh) 一种帐篷及其骨架
WO2022152188A1 (zh) 一种紧凑型雨伞
KR200382808Y1 (ko) 텐트용 폴대 절첩구조
US5711599A (en) Lampshade
CN214432377U (zh) 一种多用途户外伞
CN219982294U (zh) 一种新型雨伞
US20060060234A1 (en) Firm automatic multi-sectional collapsible umbrella structure
KR100913419B1 (ko) 휴대용 콤팩트 우산
US20200054105A1 (en) Middle rod structure of automatic umbrella, umbrella frame, and automatic umbrella
CN214729308U (zh) 顶部开合的伞架及遮挡伞
KR200483766Y1 (ko) 파라솔 편심지주 형성장치
KR102037566B1 (ko) 파라솔의 각도 조절장치
CN2584906Y (zh) 多杆调节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