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6956U - 开关防护罩及电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开关防护罩及电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6956U
CN219916956U CN202320148604.5U CN202320148604U CN219916956U CN 219916956 U CN219916956 U CN 219916956U CN 202320148604 U CN202320148604 U CN 202320148604U CN 219916956 U CN219916956 U CN 219916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over body
switch
lid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86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盛华
叶泽彬
张跃澄
陈文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Kehu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Kehu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Kehu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Kehu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86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6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6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6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防护罩及电气设备,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罩体、限位柱和摇盖;固定罩体固定于设备主体,固定罩体的后侧形成后开口;限位柱设有两个,两个限位柱分别设于固定罩体内侧壁的上部,且两个限位柱相对设置;摇盖的宽度小于后开口的宽度,摇盖的两侧边缘分别开设有与限位柱一一对应的行程槽,行程槽沿垂直于限位柱的方向延伸,限位柱与行程槽滑动配合,行程槽的一端形成盖合端定位端,另一端形成开启定位端,限位柱与盖合端定位端转动配合。其中,固定罩体之内形成开关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防护罩无需拆卸任何零件,开合效率高,能避免零件丢失;摇盖在开启后能有效固定在开启位置,保证使用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开关防护罩及电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防护罩及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各种电气设备层出不穷,但是,多数电气设备都具备设备开关,通过设备开关可手动控制设备的启停,为了避免误触开关的情况,往往在开关处加设开关防护罩。但是,现有的开关防护罩,往往需要利用工具将紧固件拆卸下来,才能将开关防护罩从电气设备上取下,进而实现开启操作;关闭操作也是类似的情况,需要利用工具将紧固件重新装回去,以完成开关防护罩的闭合固定。因而,现有的开关防护罩的开闭过程繁琐,还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才能完成,影响操作人员的作业效率,并且,拆装作业也容易导致零件丢失,增加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防护罩及电气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开关防护罩的开闭过程繁琐,影响操作人员的作业效率,还容易导致零件丢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开关防护罩,包括:
固定罩体,固定于设备主体,所述固定罩体的后侧形成后开口;
两个限位柱,分别设于所述固定罩体内侧壁的上部,且两个所述限位柱相对设置;以及
摇盖,所述摇盖的宽度小于所述后开口的宽度,所述摇盖的两侧边缘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柱一一对应的行程槽,所述行程槽沿垂直于所述限位柱的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柱与所述行程槽滑动配合,所述行程槽的一端形成盖合端定位端,另一端形成开启定位端,所述限位柱与所述盖合端定位端转动配合。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行程槽包括顺次衔接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二槽段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一槽段的槽宽,所述第二槽段形成所述盖合端定位端,所述第一槽段远离所述第二槽段的一端形成开启定位端,所述限位柱与所述第二槽段转动配合,所述限位柱与所述第一槽段滑动配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的内端形成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固定罩体的内侧壁配合,在平行于所述限位柱的方向上限制所述摇盖的位移。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摇盖包括盖体和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盖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连接板均垂直于所述盖体,所述行程槽开设于所述连接板,在盖合状态下,所述盖体的顶端与所述后开口的顶部边缘之间形成间隙。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顶端形成朝向所述固定罩体延伸的折弯边,所述折弯边与所述盖体呈钝角设置,在盖合状态下,所述折弯边遮挡所述间隙。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摇盖的侧边缘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后开口的后端面接触限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挡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挡板对称设于所述摇盖的相对两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罩体的前侧形成连接边,所述连接边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边通过贯穿所述固定孔的紧固件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固定。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罩体的下侧形成下开口。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需要打开摇盖的时候,向上掀起摇盖,掀起的过程中摇盖在行程槽的盖合端定位端转动,当摇盖上掀到预设位置的时候,向前推动摇盖,此时限位柱向开启定位端滑动,当滑动到开启定位端后,摇盖插入后开口的部分与固定罩体内顶壁接触限位,进而使摇盖保持在开启状态;若需要关闭摇盖,则向后拉拽摇盖,直至限位柱回到盖合端定位端,逐渐放下摇盖即可。本申请的开关防护罩,通过掀起、推拉等操作即可实现摇盖的开合,无需拆卸任何零件,不仅开合效率高,且能有效避免零件丢失的问题;另外,摇盖在开启后能有效固定在开启位置,避免摇盖下落影响操作人员手部动作的问题,保证使用的可靠性。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包括上述的开关防护罩。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上述的开关防护罩,提升开关防护罩开合操作的便捷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提升操作效率,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其中,摇盖处于盖合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其中,摇盖处于开启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一,其中,摇盖处于盖合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固定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摇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二,其中,摇盖处于开启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罩体;110、后开口;120、连接边;121、固定孔;130、下开口;2、限位柱;210、限位凸起;3、摇盖;310、盖体;320、连接板;330、折弯边;4、设备主体;5、行程槽;510、盖合端定位端;520、开启定位端;530、第一槽段;540、第二槽段;6、限位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高”、“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防护罩进行说明。所述开关防护罩,包括固定罩体1、限位柱2和摇盖3;固定罩体1的前侧固定于设备主体4,固定罩体1的后侧形成后开口110;限位柱2设有两个,两个限位柱2分别设于固定罩体1内侧壁的上部,且两个限位柱2相对设置;摇盖3的宽度小于后开口的宽度,摇盖3的两侧边缘分别开设有与限位柱2一一对应的行程槽5,行程槽5沿垂直于限位柱2的方向延伸,限位柱2与行程槽5滑动配合,行程槽5的一端形成盖合端定位端510,另一端形成开启定位端520,限位柱2与盖合端定位端510转动配合。其中,固定罩体1之内形成开关容置空间。
本实施例中的设备主体4设有开关,本实施例示例性的将开关示出为设于设备主体4的背面,但需要理解的是,开关设置的位置并不限于背面位置,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即可。本实施例中,固定罩体1的前侧具有前开口,前开口的边缘固定于设备主体4,以使固定罩体1罩设于开关。
本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防护罩,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需要打开摇盖3的时候,向上掀起摇盖3,掀起的过程中摇盖3在行程槽5的盖合端定位端510转动,当摇盖3上掀到预设位置的时候,向前推动摇盖3,此时限位柱2向开启定位端520滑动,当滑动到开启定位端520后,摇盖2插入后开口110的部分与固定罩体1内顶壁接触限位,进而使摇盖3保持在开启状态;若需要关闭摇盖3,则向后拉拽摇盖3,直至限位柱2回到盖合端定位端510,逐渐放下摇盖3即可。本实施例的开关防护罩,通过掀起、推拉等操作即可实现摇盖3的开合,无需拆卸任何零件,不仅开合效率高,且能有效避免零件丢失的问题;另外,摇盖3在开启后能有效固定在开启位置,避免摇盖3下落影响操作人员手部动作的问题,保证使用的可靠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开关防护罩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用于多种型号开关的防护需求,使用灵活性更强。
一些实施例采用如图3、图5及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3、图5及图6,行程槽5包括顺次衔接的第一槽段530和第二槽段540,第二槽段540的槽宽大于第一槽段530的槽宽,第二槽段540形成盖合端定位端510,第一槽段530远离第二槽段540的一端形成开启定位端520,限位柱2与第二槽段540转动配合,限位柱2与第一槽段530滑动配合。在盖合状态下,限位柱2能在第二槽段540中转动直至预设位置,此时向前推摇盖3(如图7所示),限位柱2随即进入第一槽段530,在滑动至第一槽段530远离第二槽段540的一端(开启定位端520)时,摇盖3得到定位,不会向下摆动。本实施例的第一槽段530为直线槽段,进而满足与限位柱2的滑动适配需求;第二槽段540为圆形槽,进而满足与限位柱2的转动适配需求。本实施例的行程槽5结构简单,开孔面积小,不仅满足开闭动作的需求,还避免影响摇盖3的结构强度。
一些实施例采用如图4及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4及图7,为了保证限位柱2与摇盖3之间装配的可靠性,限位柱2的内端形成限位凸起210,限位凸起210与固定罩体1的内侧壁配合,在平行于限位柱2的方向上限制摇盖3的位移,避免摇盖3脱落。本实施例中,限位柱2的主体可为外螺柱,限位凸起210可采用与外螺柱适配的螺母(图中未示出);或者,限位柱2为具有内螺柱,限位凸起210由螺栓的栓帽形成,螺栓与内螺柱螺纹适配(如图4及图7所示)。需要理解的是,限位柱2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列举方式,能满足装配需求即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摇盖3可以采用如图3、图5至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3、图5至图7,摇盖3包括盖体310和两个连接板320,两个连接板320分别位于盖体310的相对两侧,且两个连接板320均垂直于盖体310,行程槽5开设于连接板320,在盖合状态下,盖体310的顶端与后开口110的顶部边缘之间形成间隙。其中,间隙的设置是为了避免盖体310与固定罩体1之间发生干涉,间隙的大小与行程槽5的设置位置有关,行程槽5越靠近。盖体310和两个连接板320之间围合形成与开关对应的避位空间,避免摇盖3在开合时与开关相互干涉,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开关防护罩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保持结构的紧凑性。
一些实施例采用如图3、图5及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3、图5及图7,盖体310的顶端形成朝向固定罩体1延伸的折弯边330,折弯边330与盖体310呈钝角设置,在盖合状态下,折弯边330遮挡间隙,以避免盖合状态下从该间隙处进入污染物,保证开关的相对清洁。
一些实施例采用如图3、图5及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3、图5及图7,摇盖3的侧边缘设有限位挡板6,限位挡板6与后开口110的后端面接触限位,以避免下放摇盖3的过程中,摇盖3因惯性作用向前摆动幅度过大而磕碰到开关。
在一些变形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后开口110的后边缘设置向朝向开关容置空间的方向延伸的限位结构,通过该限位结构直接与摇盖3接触限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2,为了保证摇盖3与固定罩体1碰撞时受力均匀,限位挡板6设有多个,多个限位挡板6对称设于摇盖3的相对两侧。
一些实施例采用如图4及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4及图7,为了实现与设备主体4的连接固定,固定罩体1的前侧形成连接边120,连接边120上开设有固定孔121,连接边120通过贯穿固定孔121的紧固件与设备主体4连接固定。本实施例的连接边120可以向朝向开关容置空间的方向翻折(如图4及图7所示),也可以向背离开关容置空间的方向翻折,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一些实施例采用如图4及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4及图7,固定罩体1的下侧形成下开口130。下开口130可以让操作人员从下方波动摇盖3,以掀开摇盖3,在满足对开关的防护效果的同时,提升开合摇盖3的便捷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气设备,包括上述的开关防护罩。
本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防护罩,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上述的开关防护罩,提升开关防护罩开合操作的便捷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提升操作效率,降低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开关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罩体,固定于设备主体,所述固定罩体的后侧形成后开口;
两个限位柱,分别设于所述固定罩体内侧壁的上部,且两个所述限位柱相对设置;以及
摇盖,所述摇盖的宽度小于所述后开口的宽度,所述摇盖的两侧边缘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柱一一对应的行程槽,所述行程槽沿垂直于所述限位柱的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柱与所述行程槽滑动配合,所述行程槽的一端形成盖合端定位端,另一端形成开启定位端,所述限位柱与所述盖合端定位端转动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槽包括顺次衔接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二槽段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一槽段的槽宽,所述第二槽段形成所述盖合端定位端,所述第一槽段远离所述第二槽段的一端形成开启定位端,所述限位柱与所述第二槽段转动配合,所述限位柱与所述第一槽段滑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内端形成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固定罩体的内侧壁配合,在平行于所述限位柱的方向上限制所述摇盖的位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摇盖包括盖体和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盖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连接板均垂直于所述盖体,所述行程槽开设于所述连接板,在盖合状态下,所述盖体的顶端与所述后开口的顶部边缘之间形成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顶端形成朝向所述固定罩体延伸的折弯边,所述折弯边与所述盖体呈钝角设置,在盖合状态下,所述折弯边遮挡所述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摇盖的侧边缘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后开口的后端面接触限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挡板对称设于所述摇盖的相对两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体的前侧形成连接边,所述连接边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边通过贯穿所述固定孔的紧固件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体的下侧形成下开口。
10.一种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开关防护罩。
CN202320148604.5U 2023-01-18 2023-01-18 开关防护罩及电气设备 Active CN219916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8604.5U CN219916956U (zh) 2023-01-18 2023-01-18 开关防护罩及电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8604.5U CN219916956U (zh) 2023-01-18 2023-01-18 开关防护罩及电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6956U true CN219916956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5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8604.5U Active CN219916956U (zh) 2023-01-18 2023-01-18 开关防护罩及电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69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179374A1 (en) Safety shutter of vacuum circuit breaker
CN219916956U (zh) 开关防护罩及电气设备
CN209571942U (zh)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
CN208904430U (zh) 一种高压电柜防撞装置
CN110047675A (zh) 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11044112U (zh) 一种隐藏式机箱前面板防尘结构
CA2836009C (en) While-in-use cover with splash guards
CN202919968U (zh) 开盖装置及具有其的电饭煲
CN205755267U (zh) 通信设备屏蔽装置
CN203571952U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电控盒组件和空调器室内机
CN207977280U (zh) 开关电器的触头结构
CN109373685B (zh) 冰箱
CN206685731U (zh) 联锁机构,电气设备及电气柜
CN218634666U (zh) 一种具有屏蔽模块的电力机箱
CN207303685U (zh) 一种开关设备用智能开关柜
JP6615035B2 (ja) 配電盤
CN211352734U (zh) 一种网络机柜背板部结构
CN205828325U (zh) 设备用断路器的复位机构
CN218038987U (zh) 一种电气接地开关锁止装置
CN114727523B (zh) 一种电气设备的箱体结构及电气设备
CN209860775U (zh) 变频器
CN214507574U (zh) 一种带透明翻盖的一体预装组合件
CN205069541U (zh) 一种断路器动触头手柄分闸锁止机构
CN219478314U (zh) 一种柜体
CN215220625U (zh) 安装便捷且防护性能好的带有防护结构的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