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3457U - 燃气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燃气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3457U
CN219913457U CN202321043772.4U CN202321043772U CN219913457U CN 219913457 U CN219913457 U CN 219913457U CN 202321043772 U CN202321043772 U CN 202321043772U CN 219913457 U CN219913457 U CN 219913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wind
cover plate
channel
smoke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37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建雄
李炳盛
朱华春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best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best Home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best Home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best Home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437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3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3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3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s, Intake/Discharge, And Installation Of Fluid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壳体和盖板组件。壳体具有带开口的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主排烟通道和泄烟通道。盖板组件盖合于安装腔的开口,盖板组件设有防风腔,防风腔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排烟孔和第二排烟孔,防风腔内活动安装有挡风板。其中,防风腔设有延伸至壳体外部的第一空气通道,泄烟通道一端与主排烟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空气通道相连通。当外部有风时,第二排烟孔关闭,从第一排烟孔流入的空气能够从第一空气通道排出至壳体外部,主排烟通道内的高温烟气则可通过泄烟通道流动至第一空气通道,与第一空气通道内的空气混合后再一同排出至壳体外部,由此能够降低从第一空气通道排出的烟气的温度。

Description

燃气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燃气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排出至室外。当室外刮风时,风容易通过排烟口直接倒灌进燃气热水器内,影响燃气热水器内燃气的燃烧。为此可以在燃气热水器上设置防风装置。
现有的防风装置通常是在排烟通道内转动安装有能够开启或关闭排烟口的挡风板,当室外刮风时,风力能够推动挡风板转动关闭排烟口。然而,当挡风板将排烟口关闭后,高温烟气无法从排烟口排出,若高温烟气无法及时排出同样会影响燃气的燃烧,为此有些燃气热水器会额外设置泄烟通道,在排烟口关闭后,高温烟气能够从排烟通道流动至泄烟通道,并从泄烟通道排出至热水器外部,但由于烟气温度太高,因而容易对用户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能够减少倒灌进排烟通道内的风量,同时还能够对高温烟气进行降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包括:壳体,具有带开口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主排烟通道和泄烟通道;
盖板组件,盖合于所述安装腔的所述开口,所述盖板组件设有防风腔,所述防风腔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排烟孔和第二排烟孔,所述第一排烟孔连通所述防风腔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排烟孔连通所述防风腔和所述主排烟通道,所述防风腔内活动安装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能够在风力作用下移动靠近所述第二排烟孔并关闭所述第二排烟孔;
其中,所述防风腔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一空气通道,所述泄烟通道一端与所述主排烟通道相连通,所述泄烟通道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空气通道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当外部无风时,第二排烟孔处于开启状态,主排烟通道内的高温烟气能够通过第二排烟孔流动至防风腔,最后从第一排烟孔排出。当外部有风时,外部空气将通过第一排烟孔流入防风腔内,并推动挡风板移动靠近第二排烟孔,从而将第二排烟孔关闭,由此能够减少从外部倒灌进入主排烟通道内的风量。此时,从第一排烟孔流入的空气在受到挡风板的阻挡后能够从第一空气通道排出至壳体外部,主排烟通道内的高温烟气则可流动至泄烟通道,而后再从泄烟通道流动至第一空气通道,与第一空气通道内的空气一同排出至壳体外部。在该过程中,第一空气通道内空气与高温烟气混合,能够对高温烟气进行降温,由此能够降低从第一空气通道排出的烟气的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空气通道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盖板组件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和固定板,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安装腔的所述开口,所述第一排烟孔开设于所述盖板;所述固定板安装于所述盖板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防风腔由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盖板相互围合形成,所述第二排烟孔开设于所述固定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与所述安装腔的周缘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空气通道的出气口为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盖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一排烟孔的一侧,所述第一空气通道的进气口为所述第二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板具有排烟部,所述第二排烟孔开设于所述排烟部,所述排烟部相对所述盖板倾斜设置且所述排烟部与所述盖板之间的间隔沿着由上至下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挡风板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或所述盖板,所述挡风板的自由端能够在风力作用下转动靠近所述排烟部并使得所述挡风板关闭所述第二排烟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排烟孔包括至少两个开设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二通孔;所述挡风板设有至少两个与所有的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遮挡部,所述挡风板能够相对所述盖板移动靠近所述固定板并使得所述遮挡部封堵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相邻两个遮挡部之间间隔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泄烟通道的进烟口包括第一进烟口,所述第一进烟口为所述主排烟通道的周缘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间隙;和/或所述泄烟通道的进烟口包括第二进烟口,所述第二进烟口开设于所述主排烟通道的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泄烟通道位于所述主排烟通道的外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排烟通道具有排烟段和导向段,所述导向段一端与所述排烟段相连通,另一端延伸靠近所述第一排烟孔;所述导向段由至少两块导烟板相互围合形成,其中一块所述导烟板一端与所述排烟段的周缘之间具有第四间隙,所述第二进烟口为所述第四间隙,另一端延伸靠近所述第二排烟孔并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进烟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还开设有与所述防风腔相连通的进风孔,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第一排烟孔的一侧,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与所述进风孔相对设置;所述固定板具有挡风部,所述挡风部与所述盖板间隔布置并覆盖所述进风孔,所述挡风部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连通所述防风腔和安装腔的第二空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燃气热水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示出的燃气热水器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在无风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处在有风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盖板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在无风状态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中C处在有风状态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安装腔101、主排烟通道110、导向段111、排烟段112、泄烟通道120、第一进烟口121、第二进烟口122、导烟板130;
盖板200、第一排烟孔210、第一通孔211、进风孔220、第三通孔221、
固定板300、防风腔310、第二排烟孔320、第二通孔321、排烟部330、挡风部340、第一空气通道350、进气口351、出气口352、第二空气通道360;
挡风板400、遮挡部4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该燃气热水器包括壳体100和盖板组件。壳体100具有带开口的安装腔101,安装腔101内设有主排烟通道110和泄烟通道120。盖板组件盖合于安装腔101的开口,盖板组件设有防风腔310,防风腔310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排烟孔210和第二排烟孔320,第一排烟孔210连通防风腔310和壳体100的外部,第二排烟孔320连通防风腔310和主排烟通道110,防风腔310内活动安装有挡风板400,挡风板400能够在风力作用下移动靠近第二排烟孔320并关闭第二排烟孔320。其中,防风腔310设有延伸至壳体100外部的第一空气通道350,泄烟通道120一端与主排烟通道110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空气通道350相连通。
在上述结构中,使用时,壳体100安装于室内,盖板组件开设有第一排烟孔210的一侧则位于室外。参照图5,图5为燃气热水器在无风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的实线箭头表示高温烟气的流动方向,当外部无风时,第二排烟孔320处于开启状态,主排烟通道110内的高温烟气能够通过第二排烟孔320流动至防风腔310,最后从第一排烟孔210排出。参照图6,图6为燃气热水器在有风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的实线箭头表示高温烟气的流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当外部有风时,外部空气将通过第一排烟孔210流入防风腔310内,并推动挡风板400移动靠近第二排烟孔320,从而将第二排烟孔320关闭,由此能够减少从外部倒灌进入主排烟通道110内的风量。此时,从第一排烟孔210流入的空气在受到挡风板400的阻挡后能够从第一空气通道350排出至壳体100外部,主排烟通道110内的高温烟气则可流动至泄烟通道120,而后再从泄烟通道120流动至第一空气通道350,与第一空气通道350内的空气一同排出至壳体100外部。在该过程中,第一空气通道350内空气与高温烟气混合,能够对高温烟气进行降温,由此能够降低从第一空气通道350排出的烟气的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1至图10,第一排烟孔210具体可以包括多个开设于防风腔310侧壁的第一通孔211,第二排烟孔320具体可以包括多个开设于防风腔310侧壁的第二通孔321。
参照图1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空气通道350的出气口352位于盖板组件靠近壳体100的一侧。
在该结构中,通过将第一空气通道350的出气口352设置在盖板组件靠近壳体100的一侧,能够避免外部空气通过第一空气通道350的出气口352倒灌回第一空气通道350和泄烟通道120内,影响烟气的排放。
参照图7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包括盖板200和固定板300,盖板200安装于壳体100并关闭安装腔101,第一排烟孔210开设于盖板200;固定板300安装于盖板200并位于安装腔101内,防风腔310由固定板300与盖板200相互围合形成,第二排烟孔320开设于固定板300。
在上述结构中,将盖板组件分为盖板200和固定板300,由此能够便于盖板组件的生产加工,只需在盖板200上开设第一排烟孔210,在固定板300上开设第二排烟孔320,而后将固定板300安装于盖板200即可,结构简单,
参照图1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200与安装腔101的周缘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空气通道350的出气口352为该第一间隙。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空气通道350的出气口352位于盖板200与安装腔101的周缘之间,由此,无需在盖板200或者壳体100上单独开设出气口352,只需在盖板200与安装腔101的周缘之间留有第一间隙即可,结构简单,便于壳体100与盖板200的生产加工。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空气通道350的出气口352为盖板200与安装腔101的周缘之间的第一间隙,仅仅只是对于图1至图10的一个示例性说明。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空气通道350的出气口352也可以是开设于盖板200或者壳体100的通孔,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参照图1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300的一端与盖板20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位于第一排烟孔210的一侧,第一空气通道350的进气口351为该第二间隙。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空气通道350的进气口351位于固定板300的一端与盖板200之间,由此,无需在盖板200或者固定板300上单独开设与防风腔310相连通的进气口351,只需在固定板300的一端与盖板200之间留有第二间隙即可,结构简单,便于盖体和固定板300的生产加工。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空气通道350的进气口351为固定板300的一端与盖板200之间的第二间隙,仅仅只是对于图1至图10的一个示例性说明。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空气通道350的进气口351也可以是开设于盖板200或者固定板300的通孔,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1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空气通道350的出气口352为盖板200与安装腔101的周缘之间的第一间隙,同时,第一空气通道350的进气口351为固定板300的一端与盖板200之间的第二间隙,由此能够更加方便第一空气通道350的布置。
参照图1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300具有排烟部330,第二排烟孔320开设于排烟部330,排烟部330相对盖板200倾斜设置且排烟部330与盖板200之间的间隔沿着由上至下的方向逐渐增大。挡风板400的上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板300或盖板200,挡风板400的自由端能够在风力作用下转动靠近排烟部330并使得挡风板400关闭第二排烟孔320。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将排烟部330相对盖板200倾斜设置,因而只需将挡风板400的上端转动安装于防风腔310内便可根据外部风力大小开启或关闭第二排烟孔320,结构较为简单。当外部有风时,挡风板400的自由端能够在风力作用下转动靠近排烟部330并使得挡风板400关闭第二排烟孔320,而在无风时,挡风板400在重力作用下处于竖直状态,由此能够开启第二排烟孔320。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挡烟板能够根据风力大小开启或关闭第二排烟孔320,也可以在挡烟板与固定板300之间设置弹性装置,无风时,挡烟板与固定板300之间具有间隙,第二排烟孔320开启,有风时,挡风板400能够在风力作用下压缩弹性装置并移动靠近排烟部330,从而将第二排烟孔320关闭。
参照图1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排烟孔320包括至少两个开设于固定板300的第二通孔321;挡风板400设有至少两个与所有的第二通孔321一一对应的遮挡部410,挡风板400能够相对盖板200移动靠近固定板300并使得遮挡部410封堵对应的第二通孔321,相邻两个遮挡部410之间间隔布置。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在挡风板400设置于所有的第二通孔321一一对应的遮挡部410,且相邻两个遮挡部410之间间隔布置,由此,有风时挡风板400能够在风力作用下移动靠近固定板300,并使得各个遮挡部410封堵对应的第二通孔321;无风时,参照图5,图5为燃气热水器在无风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的实线箭头表示高温烟气的流动方向,主排烟通道110内的高温烟气通过各个第二通孔321流入防风腔310后,能够从相邻两个遮挡部410之间的间隙流动至第一排烟孔210,从而排出至燃气热水器外部,由此能够减小挡风板400在无风时对高温烟气的阻碍,使得高温烟气能够顺利从第二排烟孔320流动至第一排烟孔210。
参照图1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泄烟通道120的进烟口包括第一进烟口121,第一进烟口121为主排烟通道110的周缘与固定板300之间的第三间隙。由此,在挡风板400关闭第二排烟孔320后,主排烟通道110内的高温烟气能够从第三间隙流入泄烟通道120内,并从泄烟通道120流入第一空气通道350,最终沿着第一空气通道350排出至壳体100外部。
参照图1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泄烟通道120的进烟口也可以包括第二进烟口122,第二进烟口122开设于主排烟通道110的侧壁。由此,在挡风板400关闭第二排烟孔320后,泄烟通道120内的高温烟气能够从主排烟通道110侧壁上的第二进烟口122流入泄烟通道120内,并从泄烟通道120流入第一空气通道350,最终沿着第一空气通道350排出至壳体100外部。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1至图6,第二排烟孔320同时设有第一进烟口121和第二进烟口122,由此能够便于有风时高温烟气的排出。当然,第二排烟孔320也可以只具有第一进烟口121或者只具有第二进烟口122,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在无风时主排烟通道110内的高温烟气能够大部分从第二排烟孔320排出,第一进烟口121、第二进烟口122的横截面积均应当小于第二排烟孔320的横截面积。
参照图1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泄烟通道120位于主排烟通道110的外周。
在上述结构中,在有风时,泄烟通道120内的高温烟气将通过主排烟通道110的进烟口流动至主排烟通道110内,通过将泄烟通道120设于主排烟通道110的外周,有利于高温烟气在泄烟通道120内的分散,进一步便于高温烟气的降温。
此外,通过将泄烟通道120设于主排烟通道110的外周,由此只需在安装腔101内设置主排烟通道110,主排烟通道110的周壁与安装腔101的周壁之间便可形成泄烟通道120,即主排烟通道110的周壁可以将安装腔101分隔形成主排烟通道110和泄烟通道120,因而无需单独设置两条排烟通道,使得壳体100内部的结构更加简单,便于燃气热水器的生产制造。
参照图1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排烟通道110具有排烟段112和导向段111,导向段111一端与排烟段112相连通,另一端延伸靠近第一排烟孔210;导向段111由至少两块导烟板130相互围合形成,其中一块导烟板130一端与排烟段112的周缘之间具有第四间隙,第二进烟口122为该第四间隙,另一端延伸靠近第二排烟孔320并与固定板300之间形成第三间隙,即第一进烟口121。
通过将主排烟通道110分为排烟段112和导向段111,排烟段112用于燃气燃烧并对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输送至导向段111,导向段111则可以将高温烟气引导至第二排烟孔320处,使得高温烟气能够从第二排烟孔320排出。通过设置导烟板,导烟板的一端与排烟段112的周缘间隔设置形成泄烟通道120的第二进烟口122,导烟板的另一端与固定板300间隔设置形成泄烟通道120的第一进烟口121,由此使得泄烟通道120的进烟口的设置更加方便简单。
参照图1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烟板靠近排烟段112的一端具有竖直设置的竖直部,该竖直部与排烟段112的出烟口之间间隔布置形成第二进烟口122,并且遮挡部410分排烟段112的出烟口,由此能够在无风时阻止排烟段112中的高温烟气从第二进烟口122流入泄烟通道120内,使得大部分的高温烟气都沿着导烟板流动至导向段111内,最终从第一排烟孔210排出。
参照图1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200还开设有与防风腔310相连通的进风孔220,进风孔220位于第一排烟孔210的一侧,安装腔101内还设置有燃烧装置,该燃烧装置与进风孔220相对布置。固定板300具有挡风部340,挡风部340与盖板200间隔布置并覆盖进风孔220,挡风部340与盖板200之间设有连通防风腔310和安装腔101的第二空气通道360。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在固定板300设置覆盖进风孔220的挡风部340,能够避免外部的风直吹进入安装腔101内而影响燃烧装置中燃气的燃烧,外部空气通过进风孔220进入防风腔310后,能够在挡风部340的阻挡作用下转弯从第二空气通道360流入安装腔101内,从而为燃烧装置中燃气的燃烧提供氧气。此外,在该过程中,由于挡风部340能够对外部空气的流动进行阻挡,因而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部空气的流速,使得空气能够更加平稳缓和的流动至安装腔101内。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1至图10,进风口具体可以包括多个开设于盖板200的第三通孔221,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具有带开口的安装腔(101),所述安装腔(101)内设有主排烟通道(110)和泄烟通道(120);
盖板组件,盖合于所述安装腔(101)的所述开口,所述盖板组件设有防风腔(310),所述防风腔(310)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排烟孔(210)和第二排烟孔(320),所述第一排烟孔(210)连通所述防风腔(310)与所述壳体(100)的外部,所述第二排烟孔(320)连通所述防风腔(310)和所述主排烟通道(110),所述防风腔(310)内活动安装有挡风板(400),所述挡风板(400)能够在风力作用下移动靠近所述第二排烟孔(320)并关闭所述第二排烟孔(320);
其中,所述防风腔(310)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100)外部的第一空气通道(350),所述泄烟通道(120)一端与所述主排烟通道(110)相连通,所述泄烟通道(120)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空气通道(350)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通道(350)的出气口(352)位于所述盖板组件靠近所述壳体(10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00)组件包括盖板(200)和固定板(300),
所述盖板(200)盖合于所述安装腔(101)的所述开口,所述第一排烟孔(210)开设于所述盖板(200);
所述固定板(300)安装于所述盖板(200)并位于所述安装腔(101)内,所述防风腔(310)由所述固定板(300)与所述盖板(200)相互围合形成,所述第二排烟孔(320)开设于所述固定板(3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00)与所述安装腔(101)的周缘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空气通道(350)的出气口(352)为所述第一间隙;
和/或所述固定板(300)的一端与所述盖板(20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一排烟孔(210)的一侧,所述第一空气通道(350)的进气口(351)为所述第二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00)具有排烟部(330),所述第二排烟孔(320)开设于所述排烟部(330),所述排烟部(330)相对所述盖板(200)倾斜设置且所述排烟部(330)与所述盖板(200)之间的间隔沿着由上至下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挡风板(400)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300)或所述盖板(200),所述挡风板(400)的自由端能够在风力作用下转动靠近所述排烟部(330)并使得所述挡风板(400)关闭所述第二排烟孔(32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烟孔(320)包括至少两个开设于所述固定板(300)的第二通孔(321);
所述挡风板(400)设有至少两个与所有的所述第二通孔(321)一一对应的遮挡部(410),所述挡风板(400)能够相对所述盖板(200)移动靠近所述固定板(300)并使得所述遮挡部(410)封堵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321),相邻两个遮挡部(410)之间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泄烟通道(120)的进烟口包括第一进烟口(121),所述第一进烟口(121)为所述主排烟通道(110)的周缘与所述固定板(300)之间的间隙;
和/或所述泄烟通道(120)的进烟口包括第二进烟口(122),所述第二进烟口(122)开设于所述主排烟通道(110)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烟通道(120)位于所述主排烟通道(110)的外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排烟通道(110)具有排烟段(112)和导向段(111),所述导向段(111)一端与所述排烟段(112)相连通,另一端延伸靠近所述第一排烟孔(210);
所述导向段(111)由至少两块导烟板(130)相互围合形成,其中一块所述导烟板(130)一端与所述排烟段(112)的周缘之间具有第四间隙,所述第二进烟口(122)为所述第四间隙,另一端延伸靠近所述第二排烟孔(320)并与所述固定板(300)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进烟口(121)。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00)还开设有与所述防风腔(310)相连通的进风孔(220),所述进风孔(220)位于所述第一排烟孔(210)的一侧,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与所述进风孔相对设置;
所述固定板(300)具有挡风部(340),所述挡风部(340)与所述盖板(200)间隔布置并覆盖所述进风孔(220),所述挡风部(340)与所述盖板(200)之间设有连通所述防风腔(310)和安装腔(101)的第二空气通道(360)。
CN202321043772.4U 2023-04-28 2023-04-28 燃气热水器 Active CN219913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3772.4U CN219913457U (zh) 2023-04-28 2023-04-28 燃气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3772.4U CN219913457U (zh) 2023-04-28 2023-04-28 燃气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3457U true CN219913457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5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3772.4U Active CN219913457U (zh) 2023-04-28 2023-04-28 燃气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34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5264A (zh) 一种防尘通风性能好的配电柜
CN219913457U (zh) 燃气热水器
CA1040955A (en) Horizontal vent air terminal for sealed combustion furnaces
CN210602218U (zh) 户外燃气热水器
AU2021352876A1 (en) Pipe assembly and heating apparatus
CN210861190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09914357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气柜
US3426742A (en) Combined intake and exhaust mechanism for heating unit
CN208284874U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开关柜
CN218721677U (zh) 一种助燃装置及燃具炉
CN220648654U (zh) 一种储水式燃气热水器的防倒风出烟结构
CN219199490U (zh) 一种储水式气电一体式热水器的排烟道结构
CN218269598U (zh) 用于壁挂炉设备的烟管装置和壁挂炉设备
CN110332696B (zh) 户外燃气热水器
CN219889630U (zh) 一种高效且可切换排换气的浴霸
CN215686971U (zh) 门组件外置冷却装置及蒸汽烤箱
CN211839482U (zh) 一种对通型内补风通风柜
CN220210831U (zh) 一种电气控制柜的散热结构
CN213636646U (zh) 一种防水效果好的进线柜
CN216114655U (zh) 挡雨结构和燃气热水器
CN218772685U (zh) 一种户外人脸识别门禁装置
CN219203897U (zh) 校园用电设备配电箱
CN220453716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取暖器
CN219735281U (zh) 一种能够防止烟气回流的燃烧器及蒸汽发生器
CN218846135U (zh) 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